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终末期肾衰竭(ESRD)是慢性肾脏病(CKD)的终末阶段。当肾衰竭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当前主要有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和肾移植(RT)[1]。而使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治疗手段,目前是血液透析,正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的普遍应用,使ESRD患者赖以生存,并提高了生活质量,笔者就近2年来我院血透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21例做简要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1例ESRD均符合CKD血液透析的指标:慢性肾衰竭患者,尿素氮>28.6mmol/L,肌酐>707.2umol/L[2]。男12例,女9例,年龄24~70岁,平均41.8岁,其中藏族9例,汉族12例。
病因:21例中有明显阳性多囊肾家族病史者3例,男1例,女2例,病史中有糖尿病者3例,均为男性。慢性肾脏病史(CKD)12例,不明原因3例。
临床表现:21例均有不同程度高血压、贫血以及消化道的症状。
辅助和实验室检查:除多囊肾外,其余患者B超双肾示缩小;肾功能指标:尿素氮>28.6mmol/L,肌酐>707.2μmol/L。
治疗方法:均采用动静脉内瘘做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1~3次不等,贫血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3000-1000U,每周1~2次,加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15g,1次/日,以及叶酸10mg,3次/日,贫血重的患者给予输血或静脉补铁;高血压者均采用二联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结合补钙及阿尔法骨化醇胶囊调节钙磷代谢等治疗。
结 果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方法 把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贯穿整个日常医疗过程中。结果 通过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管理,提升血液净化室的整体医疗水平,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论 严格做好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血液净化技术质量和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 质量控制;血液透析;安全性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呈迅猛发展,且血液净化技术有着其本身的专业特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辅助设备繁多,操作复杂,技术性强。为了保证血液净化技术质量和安全,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显得尤其重要,而血液净化室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感染控制、反渗水处理系统、复用系统[1]。我院血液净化室于2006年1月起针对血液净化室的专科特点把质量控制不断改进并持续贯穿整个日常医疗过程中,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室现有固定血液透析机16台,床边血滤机3台,目前固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人,每月血液净化治疗达800余例次。血透护士14名,血透医生2名,选择统计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有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包括本院质控中心每季度的抽样检查,并统计6年中血透患者的热原反应发生率、血管通路感染发生率。
2 质量控制实施方法
2.1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是血液净化工作的重点和根本,为使血液净化各项工作良性运行,使工作规范化、操作常规化、管理制度化,血液净化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血液净化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内容包括:血液净化工作制度、血液净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工作检查制度、血液透析技术操作程序、业务学习制度、记录和保管资料制度、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阳性患者登记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设备保养维修与清洗制度、透析用水定期消毒和消毒效果检测记录等。每月对各项制度和质量控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不断完善。
摘 要:分析与总结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将13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梳理与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护理主要包括皮下血肿的护理、感染的护理、内瘘的护理等。结论:只有加强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才能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护理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我国每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病约为1万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占到9.2%。而良好的血管通路则是维持此类患者血液透析的关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其生存时间的长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加强对血管通路并发症护理的研究至关重要,对13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诊断标准[1]、且有血液透析指征的进行血液透析的136例患者,同时排除具有血液系统疾病和言语障碍、智能障碍等不能配合患者;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者52例、糖尿病者20例、高血压者42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22例;并且136例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136例患者中行临时性血管通路者46例,其中24例采用Seldinger置管术,给予颈静脉或股静脉插管,采用直接穿刺建立通路22例;永久性血管通路90例,其中自体内瘘87例均为腕部和腕上部内瘘,长期导管3例。均给予136例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
2 护理分析
除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外,还给予整体护理与预防性护理,包括:①皮下血肿的护理,直接穿刺患者容易出现皮下血肿现象;若血肿形成,需在充分止血后的1 d穿刺不理想而引起局部血肿时,那么远心端则不应做为静脉回路,内瘘患者的近心端则不能行动脉引流;②积极预防及控制血管通路感染的护理。感染作为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而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则是血管通路的感染,约占全部感染的24%[2]。由于血管通路的感染常表现为局部感染、全身菌血症以及败血症,常危及患者生命。究其原因不外是内瘘的感染和静脉插管的感染,例如前者穿刺口的污染,后者导管出口皮肤的污染、导管接头部的污染、输液液体的污染等。因此针对以上原因,在护理时常常鼓励患者加强营养,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例如牛奶和鸡蛋等;同时嘱咐患者适当锻炼,增强患者体质及提高免疫力。另外,应严格执行血液透析室相关管理章程,例如入室时需更衣、换鞋,严禁外来人员出入;对于血透室和水处理室需用紫外线消毒2次/d,同时用消毒液对桌面和地面进行擦洗;每月则要对室内空气培养1次,并根据结果进行消毒;对于透析室内的垃圾应及时清倒;同时严格执行对血透的进水、出水和反渗水、透析液等进行每月1次的细菌培养监测。做到上述工作外,还需注意无菌操作,例如医护人员应戴口罩、圆帽以及对于穿刺口应保持清洁、干燥状态,并及时更换敷料;若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时,应按照医嘱给予敏感抗生素,同时根据感染不同,可配合相关对症处理,例如导管口的感染给予局部消毒;若深静脉置管等感染严重时则应马上拔管,并配合医生给予相关对症处理,情况严重者可考虑重建血管通路;③内瘘的护理。内瘘是患者自体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血液透析的生命通路,因此对内瘘的护理至关重要。而内瘘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血栓形成、血肿、血管狭窄等,因此在护理上,针对内瘘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如在内瘘术后的1周之内,嘱患者患肢避免屈曲,并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10 cm;同时让患者保暖以及活动内瘘侧手指从而改善患者血液循环。1周之后,视患者恢复情况嘱患者开始适当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3],例如可以让患者前臂与上臂呈60°上下摆动,并做握拳活动200次,每4小时重复1次。同时护理上应注意观察内瘘是否有红肿热痛现象、触摸内瘘血管的搏动是否有力和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是否有吹风样杂音,若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处理。另外,做好平时的宣教工作,例如讲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内瘘侧肢体不能受压、不能输液、不能测血压以及抽血和用力过度,同时嘱患者如何避免血压过低以及出现脱水情况,因为这样可以造成内瘘的堵塞。
59例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心血管并发症
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已成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治疗手段。一般认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pd较hd好,但近年有研究发现,dn患者接受pd治疗的远期死亡危险性较接受hd治疗者高,其原因尚不清楚。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1〕,是影响透析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死因。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密切相关,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及心血管并发症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加重预后不良〔2〕。本研究通过观察长期hd和pd治疗的老年dn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了解不同透析方式的老年dn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的差异及其对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透析的老年dn患者59例,其中hd 32例,pd 27例。32例hd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7.38岁;27例pd组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64~79岁,平均69.18岁。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hd组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及脱水量≤3 kg,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治疗时间平均(17.34±11.28)m;pd组采用手术种植tenckhofl透析管,百特公司产腹膜透析液(2 l/袋),每日交换透析液4次,应用胰岛素对冲透析液中的糖。患者治疗时间均大于一年,平均(24.84±12.51)月。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选择近年因终末期肾病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6例;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LF-408Q对患者进行心电12导联同步分析监测,对于变化比较明显的患者在透析完过程中重复做12导联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只有13.2%的患者心电图正常;其中心电图异常者主要表现在II、III、avF,V4~V6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者,占32.9%;24例患者因心电图变化较明显加做一次心电图进行对比,占31.6%,其中伴有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患较多,占54.1%。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时心电图的变化,可以反应患者电解质的紊乱或心肌收缩力的下降,为及时对症处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心电图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63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甚至高达十万分之一,以此估计,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总数约为22万,数量较大。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人群是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1]。研究显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存在冠心病的患者占40%,存在左室肥厚的患者占75%,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占40%。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率约15%~30%,比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高30多倍[2]。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普遍的替代治疗方法[3]。而进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而其他异常的的心电图变化如ST段和QT减轻延长同样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时至关重要[4]。本研究主要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因终末期肾病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18~80岁,平均(47.5±2.4)岁,透析时间3个月~8年,平均透析时间(3.4±1.5)年,引起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7例,梗阻性肾病5例,间质性肾炎4例,多囊肾3例,高血压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14例,不明原因的肾衰竭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进口费森尤斯聚腹膜透析器进行透析,1周透析2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 h。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透析时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LF-408Q对患者进行心电12导联同步分析监测,必要时可加做V7~V9导联及右心导联V3R~V5R,对于变化比较明显的患者在透析完过程中重复做12导联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以P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通过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 根据其临床特点制定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共实施血液透析624次, 心律失常126次, 其中, 29次为心房颤动, 2次为窦性心动过缓, 37次为室上性早搏, 1次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29次为室性早搏, 28次为室性早搏二联律。年龄>50岁患者心率失常率显著高于年龄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078
基于多种因素影响, 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逐渐上升, 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慢性肾衰终末期需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在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基于患者活动减少、血脂异常、透析不充分和毒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储留等因素, 导致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 威胁患者生命[1]。为进一步了解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通过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 其中, 男38例, 女22例;年龄30~77岁, 平均年龄(53.62±7.02)岁;1例多囊肾, 5例药物性肾损害, 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8例糖尿病肾病, 18例高血压肾病。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均通过碳酸氢盐透析液和聚飒膜透析器维持血液透析, 透析4~4.5 h/次, 透析3~5次/周, 根据患者透析过程中的尿量决定透析时间和次数。对于24 h尿量15 h;对于24 h尿量>800 ml的患者透析2次/周, 每次透析>9 h。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在血液透析中维持心电, 定期听诊心脏,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择时测量血压。记录心律失常患者胸闷、大汗、恶心、心悸、头晕和头痛等症状, 并查找原因, 制定相应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包含降低血流量、吸氧和静脉注射150 mg胺碘酮[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3077]+500 ml葡萄糖注射液等。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状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护士个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一)
对我有着特殊意义的20xx年即将过去,回看这特殊的一年,仿佛历历在目。在今年的工作中,不迟到、不早退,能遵守各项院纪院规,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主动积极的完成各级领导给予的工作任务。除了圆满的完成了血液透析的进修学业外,还成功的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创建了血透室,并良好的开展和维持血液透析工作。
人说万事开头难,自血透室开科以来,我协助护士长制定血透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账目管理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做到超前思维,保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有据可查和及时解决,保证血透室工作顺利开展。
在工作中,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用亲切而有耐心的语言沟通来增强护患感情,细心的讲解透析知识,给予饮食指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对疾病的盲目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我还经常主动征求患者意见,不断改善服务工作。在没有家属陪同的透析病人透析中,我能担起家属的责任,送水、热饭、搀扶、更衣、协助大小便等,从不埋怨脏和累。
对于我的本职工作,我负有高度责任心,胆大心细。血液透析工作具有较高风险,作为护理操作者,我既有风险意识,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除此之外,我还有具有高度的营销意识,为医院的经济效益有着高度的敏锐性,做到服务好每位固定病人,留住每位咨询病人,推广医院的软件与硬件,吸引更多的病人。我积极参加各种院外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主动参与科内两新技术的开展,自血透室开科以来,共完成血液透析410台,其中:血液透析滤过(两新技术)20台,血液灌流2台,无肝素透析11台。全年工作中,无护理安全事故、差错的发生。
身为血透室院感负责人,除日常透析工作,我还要完成对水机、透析机的定期保养工作,和对透析用水、透析液、透析环境的定期的监督工作,最终,我以优秀院感质控员我管理的血透室,以优秀院感科室的荣誉称号,圆满画上了今年的句号。
回顾这一切的一切,这只是一个小开端,我会全心全意工作,协助科主任和护士长让我们医院的血透室更富特色,更加壮大。
护士个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二)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前后及血透过程中,始终给予生理、心理及社会舒适护理,不仅减轻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躯体不适,还缓解了其心理和社会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报务的内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血液透析前的舒适护理
透析环境舒适:舒适的环境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要给患者一个安静的治疗休息环境。透析室要安静整齐、宽敞明亮、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没有消毒剂等异味,且地面干燥防滑。室温可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湿度50%~60%,透析室的窗帘、被套和床单采用淡紫色或淡黄色,使患者在视觉上感到舒适,消除其紧张情绪,合理布局透析室,严格消毒和划分区域,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分室、分机透析,控制进出透析室的人员,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播放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及音乐,遥控器放在患者便于取放的地方,待透析室准备报纸、杂志与健康教育宣传册等,便于患者和家属参阅。
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尽早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静脉置管或血管造瘘以便于穿刺及减轻患者痛苦。
心理舒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终年依赖透析存活,受透析治疗的束缚,其不能正常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还有承担各种压力(经济的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对预后易产忧虑、恐惧心理,且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多,易产生紧张情绪,因此,血液透析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重视接待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血液透析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身体及心理上不舒适的原因、程度等,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予以生理、心理支持,尽量满足其心理需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来接受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中的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中动静脉穿刺的舒适护理:合理选择穿刺点,严格无菌操作,每次穿刺更换部位,不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在患者处于舒适的情况下妥善固定,必要时穿刺侧肢体垫以软枕,指导患者如何活动肢体可以避免血液外渗及活动量适度才不影响血液透析。
并发症的舒适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症较多,在透析过过程中,脱水量设置适宜,密切观察患者的全面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经常巡视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出现冷汗、心慌时要及时测血糖及补充糖剂;如肢体有抽搐、麻木要帮助及时按摩活动肢体,必要时补充钙剂;如有血液外渗应立即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迅速更换穿刺部位等;如有皮肤瘙痒时可给给予温水擦洗,口服地西泮、氯苯那敏等药物,避免用力搔抓及热水擦洗等。
摘要: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优质护理观念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护理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为观察组中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中患者的优良率为97.8%,对照组中患者的优良率为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血透室;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效果对比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血透室较为特殊,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所以容易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经济等方面造成较大压力。在治疗血透室患者时,心理与生理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血透室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有效干预。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提出“贴近患者、贴近社会、贴近床位、提供满意服务”等护理方针,我科室积极响应,并且在符合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前提下,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文章对2015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护理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在32-74岁,平均年龄为(49.3±4.9)岁;透析时间为2个月-3.2年,平均透析时间为(11.3±1.4)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在33-76岁,平均年龄为(50.4±4.9)岁;透析时间为3个月-2.9年,平均透析时间为(9.8±1.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以上各项数据,P>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性,可以对比。
1.2o理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方案,主要流程为:①透析前,为患者安排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心中疑惑;②透析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时24 h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③透析后,多和患者交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告知透析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2.2观察组 为观察组中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①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原有护理要求,分解每个护理措施,并且将分解后的护理细节,有目标的进行提升;②注意多加干预影响患者护理效果的因素,包括进一步改善环境与加强心理疏导等;③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时间,掌握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并耐心地解答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潜在问题;④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注意患者对护理效果的反馈,按照反馈效果优化护理模式,最终实现兼顾护理效果和患者需求的目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究血透室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结合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在整个病区血透工作开始后进行床旁护理查房。整理分析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前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并将发生的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0.52%,患者满意度上升了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血透室;护理质量;效果
血透室是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患者总数已经达到150万~200万。特别是近年来,血液透析的患者急剧增加,同时血透室规模不断扩张。导致血透室的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大,随之所面临的护理工作风险也在增加。同时新增护理人员虽然经过3个月的专业培训,但是在应对突发状况时不能积极有效的快速应对,也是护理质量中的一个缺陷。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一些自身的因素,护理人员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偶然性因素导致护理中存在着缺陷[1]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2]。如何更好的做好血透室每日透析患者透析期间的护理工作,提高血透室的护理质量,成为了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室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血透室归属肾内科,护士长1名,共有15名护士。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3±3)岁,主管护师8人,护师5人,护士2人。本科毕业10人,专科毕业5人。血液透析工作经验10年以上的4人。科室主要完成全院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有血液透析机32台。每月透析1700多例。常年血液透析患者200人。开展了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灌流,医护人员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工作无间断。因为工作量大,血透患者多,均为门诊走透患者。护理人员因为倒班,无法对每个血透患者的病情变化有连续性的动态观察。血透室因为分区治疗,每位临床护士管5例透析患者。有时候1位护理人员可以连续几天甚至1 w以上未在当班时见到患者。因此血透室工作潜在的危险因素很多。
1.2方法 将2014年6月~12月血透室200例血透患者发生的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方案。其后,对这同样的200例血透患者在床旁护理查房中实施,增加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和患者人人参与床旁护理查房。再将进行了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的2015年1月~7月200例患者发生的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
1.2.1在整个病房的当班透析患者全部开始透析以后,由护士长带领全科当班护士和1名专科医生,在患者床旁进行查房。查房时首先由当班责任护士介绍患者此次透析情况及前次透析的相关情况。例如:患者的内瘘评估;静脉置管是否通畅;患者超滤量的多少,超出可以涨幅范围多少;患者比较突出的外在表现,如有无胸闷气急,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此次透析前的特殊情况,如有无解黑便,有无痔疮出血或者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期等;患者上次透析是否有凝血现象及有无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此次透析中患者容易发生的问题以及防范措施,列出主次顺序。再由其他护士或者专科医生提出补充当班护士未能及时发现提出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最后护士长总结。当班责任护士将查房总结记录在患者的透析治疗单上。
1.2.2护理查房是连续的,持续性的,每一班患者查一次。对于患者来说,只要他来做透析,他就能接受到血透室的床旁护理查房。因为血透室的特殊性,每个护理人员使负责当班的4~5个血透患者。因此他可能对不是自己负责的患者情况就不够了解。当护理人员再次负责这个患者的时候,可能与他上次负责该患者已经相隔1~2w。这样,护理人员对该患者的病情了解就出现了一个空窗期。进行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患者的整个病情变化都在护理人员连续性的观察当中。做到了对患者病情心中有数。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己当班负责的患者容易发生的问题提高了警惕。针对患者容易发生的危险因数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做好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