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行政论文

学前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进一步廓清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理清研究思路、把握研究重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军队音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0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更好的认识和分析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可以进一步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利用和发挥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一、 国外研究现状

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外国还没有对于此类课题的相关研究,但对于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是有一定的研究。

公元三世纪,雅典学者朗吉弩斯在他的名著《论崇高》中就曾指出:"音乐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古希腊学者则认为音乐可以让人勇敢、积极而谦和,令人轻松和愉快。很多西方国家的音乐教育者都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20世纪伟大的小提琴家胡迪?梅纽因则提倡用来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指出:"只要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艺术教育,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就会减少"。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

对于外军来说,关于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暂时还没有涉及,但对于军队文化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查阅到相关的一些资料,在此简单做以介绍,以达到借鉴思考之目的。

全文阅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12-07-05

作者简介:李 军(1982-),男,四川广元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了解,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特别是综合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该论题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势和趋向。研究分析表明:该命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068-05

当前,高校已日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障碍,开发潜能,自我实现,更是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单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职业规划能力差,职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拟在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并提出这一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及理论工作者们一直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全文阅读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构想

[摘要]恩政教育是高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一定问题,既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果,又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步发展受到阻碍。本文对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做了简单分析,探讨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剖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期可以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促使相关工作不断转型升级,发挥出原本的效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作用;问题;优化措施

大学是学生最后一个学习环节,离开大学就意味着踏入社会,需要学生独自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思政教育是学生离开校园前接受的重要教育,其虽然不会教给学生任何实际的生存技能,但是可以在意志、品质、心灵、道德等方面使其不断实现提升,最终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个体。因此,对高校而言,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等同于站好教育学生的最后一班岗。只有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的理念方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升级进步,才能使学生接受最好的思政教育,进而达成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高校思政教育内涵论述

思政教育即指思想政治教育,其基本内涵是指群体组织通过道德规范、政治观念和思想观念等形式,对群体组织内部的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影响活动,是这些成员能够通过这些影响行为在思想品德上达到一定水平。对高校而言,思政教育工作就是通过学校这一主体,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其实思政教育的基础层面,简单而言就是通过马列主义、毛思邓论等核心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武装,使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正确树立和形成。第二,时代精神教育,即通过改革创新和民族精神作为核心对学生展开的政治层面的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信念和立场等方面不断提升。第三,公民道德教育,依据道德规范从引导层面对大学生展开教育,以期是大学生养成团结友善、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勤俭自强的道德品质。第四,素质教育,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外延层面对大学生展开教育,实现大学生在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和健康素养等方面均衡发展。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在高校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包含的内容众多,对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各大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内涵,并在相关工作中切实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内涵,不断提升相关工作。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意义、论域和方法

摘 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就这一论题所展开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零散、经验化的层面。深化这一论题的研究,需要我们确立严整的论域与框架,并遵循科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60-0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视角。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就这一论题所展开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零散、经验化的层面。当前,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完善的必要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意义

有效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和科学衔接,是整体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此,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大中小学《德育大纲》开始,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文件和通知中就曾多次强调,要重视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注重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功能。2005年,教育部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以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观点。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观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着力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但直到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构建和有效衔接实践中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无法突破,致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功能发挥的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有效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就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极其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从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范式与视角,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问题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近年来,这一问题又被作为一个实践问题提出来,并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围绕着一些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探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规律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认识偏差、研究兴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要素结构优化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多,研究也更为充分,而从纵向的学段衔接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也还很不充分。目前,仅有的从学段衔接角度进行的研究,大多散见于有关教育衔接、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等问题的研究中,鲜有单纯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并且,目前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衔接问题的仅有研究也往往只是就问题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问题发现者多、呼吁者多、指责者多,但真正把它作为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却较少。虽然在相关研究中不乏一些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也同样存在缺乏系统性,没有摆脱形式羁绊等诸多不足,没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研究视角上看,现有研究大多以中小学为封闭系统或以中学和大学为封闭系统,鲜有将大中小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教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入研究的视野;从研究路径上看,由于研究队伍的视界和能力所限,现有研究多为一些“书斋式”的个别性、随机性和经验性研究,往往仅从理论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缺乏建立在系统实证调查之上的实质性研究,因而也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易导致研究流于形式或陷入浅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问题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段衔接整合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相当重要。

总体而言,当前无论是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都显得相对欠缺与薄弱。因此,当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比较深入和系统地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段层次衔接及优化整合,无论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的全面建设,还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全文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和其他途径对教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对此理论的研究尚不足,对问题的研究停留在点上。因此,对此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具有开拓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性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文献概况

1.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集中反映在教学情景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上。代表著作是:(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2007),(2)《教育心理学》(莫雷2002),(3)《教育心理学》(张承芬2010),(4)《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黄希庭、郑涌1998)。

2.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学界对这部分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200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延,2010)

(二)论文论著概况

以“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检索,共有93条结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和重复的,共18条结果。其他途径查找到1篇硕士论文,共有19篇。概览和研读这些文献,以此为中心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运用现状,为以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预见性、实效性、针对性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状况

全文阅读

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问题

【摘 要】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要靠教育方法这一手段,教育方法是为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而服务的。本文主要讲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及内容。通过分析当前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广义上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所必需的各种要素的综合,是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和影响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中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工具、程序等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即教育工作者面向教育对象在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或手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分为显性教育方法和隐性教育方法。“显性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进行直接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和途径的总和。”“隐性教育方法不是直接进行,而是利用人们参与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两种方法相比较,隐性教育方法较之显性教育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它能够更好地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将教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显性教育方法无法达到的工作生活空间,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单一,重理论灌输

全文阅读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几年学科建设中存在教育模式保守、教育路径单一、教育内容空泛、教育环境复杂等困境。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角度切入,研究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达到全面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大发展理念;教育模式;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8-0073-07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也是社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国家的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实事求是才能继续前行,实现既定目标。因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段内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所以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旗帜。

从教育角度出发,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实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就业模式、协调创业机制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各高校思想政治应该深入研究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寻找更多的策略,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二)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全文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综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成果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意义和必然性;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考;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探讨;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以及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分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研究欠缺、理论借鉴偏颇、理论与实践失衡等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研究; 人学视域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28-04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范式转换,对于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增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构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分支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理论意义。笔者试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成果作以概括,以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深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意义和必然性

1.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意义重大。张耀灿等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只有以此为指导,以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才能在当今多学科体系发展中,扬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有相对稳定性和坚实理论内容、并为社会认同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1]

思想政治人学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确立学科独立地位的需要”、“走出既有研究模式困境的选择”和“对当今时代要求的回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普遍存在“学科边界模糊”、“理论移植”、“借船出海”、“解题低效”等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学界更多的是从政治和社会需要研究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的内在需要;更多地关注“为谁教育”、“教育什么”、“如何教育”的研究而相对忽视对“教育为了谁”这样一个事关教育本质的深层课题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在鲜活的实践面前继续持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理论穿透力,要实现新的提升和发展,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找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理论和实践困境的方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2]

全文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摘 要:在本学科发展处于分化与整合、调整与创新的阶段,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新审视研究,对于推动学科新一轮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以原理内容框架和体系的构建为基础,注重“顶层设计”,在理念和思路上超越“基于教育教学”的早期原理建构思维模式,要能够反映学界基础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核心概念诠释、不同观点的整合、增强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提升学理性和指导性、凝练规范行文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回顾;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40-05

原理,通常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基础理论是指在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是体系化、科学化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或者说是本学科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现实实践的深入发展,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学习培养对基本原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以发展性、超越性和建构性的眼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内生要求。本文在对部分文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建构、教材编撰,包括内容框架设计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文献概况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创立以来,学界对其基础理论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辛勤探索,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也多达数十种。1986年第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正式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本学科最带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本学科主干课程的建设拉开了新序幕。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自成一体,不可割离。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检索专著,共有17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是1986年(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同样的检索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题名检索即可得出75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为1983年(曾德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这75条记录除9条属于学位论文外,其余66条全部为专著。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材、专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沈壮海教授曾做过统计: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有88%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著作。其中,概论性著作80部,占此类著作59%;分论性著作39部,占29%。[1]从检索得出的专著的出版年份数量来看,2010年4部,2009年4部,2008年4部,2007年4部,2006年7部,2004年5部,2000至2003年共9部,1990年到1999年共19部,从总的趋势上看,这些数据的变化实质上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越来越形成了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和结论,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凝练、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甚至于后续形成的大部分原理专著,无论是章节设计,还是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概念、范畴,都是在1999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2001年人民出版社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在CNKI中国知网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进行跨库检索仅有17篇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题名检索仅有6篇期刊文献(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4日)。检索结果表明:学界很少以整体性或系统化的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问题,而大多都是就原理本身所辖含的某一问题加以研究。这是目前学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及原因研究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高等职业院校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其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出分析,意在探索出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思政理论课 实践教学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31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Causes Research

WANG Yichen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Zhengzhou, He'nan 451450)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combine to carry out a lo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s ow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ing practice innovation, its effect has been recognized by stud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chieved, and analyze causes of the problem,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