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美容毕业总结

学美容毕业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专业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分析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

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

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全文阅读

关于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的思考

内容摘要:文章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进行了分析,并对教与学、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学生作品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对提高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水平和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毕业创作 情感体验 审美观念

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既是学院式教学所设定的必修课,也是本科生对自身四年专业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和自我检验。由于学院式教学是以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进行的,可以说,毕业创作也是学院式的教学成果的综合和最高体现。

在毕业创作过程中,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倾向和审美趣味不尽相同,但这些不同主题内容、风格样式的作品也体现出学生对当下所处各种环境各种自我情感体验的一种较为真实的思考。但毕业作品中真实情感的缺失,对西方艺术手法和形式的抄袭,缺少独创性和想象力等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事实。不可否认,在此过程中,这种教学相长的角色定位,创作中求真务实的情感体验,共性与个性的艺术表达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对提高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会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尊重不同学生的创作是极为必要的。美术学科门类发展特点的多样性和学生自身经历和背景的差异性决定着毕业作品的多元化,因此美术教育中的包容性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保持一种尊重的心态去分析作品是前提,但这种尊重并不是过分地强调任其自由发挥,甚至将学生置于一个虚无的空间,因为毕竟学生的作品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现代美术思潮的误导、判断力和知识面的狭窄、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长期相互脱节等。因此,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良好的创作心态更显珍贵。在创作中,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培育独立的人格,从美术史纵向上与今天艺术发展现状的横向上,寻求自己的定位。同时也应在美术理论上丰富自己且加强修养,更多地聆听艺术家们的困惑和感悟,使自己不轻易迷信个人。教师尊重心态的形成和对学生理性独立创作心态的积极引导,在毕业创作中会起到极为重要的先决作用。

二、教师应充分把握毕业创作中的各个阶段,总体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鼓励合理的个性化艺术表达与创造,毕竟,创作的本质是探索和创造。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在学院教学体系中是经过生活感受――创作欲望――构思选择――提炼升华――制作展示等一系列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教师应充分掌握完成创作的不同阶段,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启发,起助动作用。学生是主体,一方面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艺术和技术的领悟;另一方面也一并提高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师在其知识范围内能够极大地宽容并准确地指正存在于学生中的各种意识,这也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毕业生形成一种互动式的教学相长,都应清晰地明确毕业创作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以及过程中双方的角色互动关系。

三、积极引导学生毕业创作中的个性表达。在美术风格和样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显然不能以某种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应在教学中强化并开启学生创作性的思维,在创作中,不应总是纠缠学生的基础,使学生丧失创作的勇气。以现在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程度,应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想象、思维、艺术技术等综合能力,探索更适合自身的最佳表现形式。即便有些学生在毕业创作构思和风格的主观表现上有些极端或是不太令人接受,但笔者认为这在一定层面上有利于创作的环境宽松,从而引发美术思维的活跃,也有利于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毕业创作中观念的转化,视觉图示的新奇表现,这本身也是对惯性欣赏定式的冲击。毕业生作品不成熟是必然的,作品中有追逐时尚流行风格的痕迹也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深入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势,并合理适度地大胆引导他们自信地走下去,这一点最为重要,毕竟学生积极努力的理性思考、真诚踏实对待艺术的态度,以及有创造性的个性艺术表达是极为珍贵的。

四、美术创作中,生动的情感表达是作品的关键。我们对客体世界的表达往往是借助所学的知识如构图、色彩、线条、笔墨等技巧因素来实现的。优秀的毕业创作自然也不会缺少这些因素,好的作品使我们在盛赞其高明的艺术技巧时,更多时候往往被画中某种精神意蕴所深深吸引。因此真正优秀的毕业创作,真实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作品中的“情感”不是指在描绘对象时所体现出来的所谓的“激情”,而是在对描绘客体有了“具体把握”或“深入理解”的程度时,所赋予画面的“情感”,这样的毕业创作才真正值得推敲且耐人寻味,也自然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创作手法上,应使学生主动地对所描绘形象进行理解和感悟,突出所描绘对象的特征、特点,对人物描绘更应着重于动势、表情、心理等方面的刻画,甚至适当合理地夸大其相貌特征和心理特征也会产生很好的画面效果,能够传达出一定“情感”因素,体现出对所刻画对象的不同审美理解。

全文阅读

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应用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以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设计;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专业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从而使几年来的学习得以很好的总结和提高。应用型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情况,抓好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

一、毕业设计现状

目前,应用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图规范度不够,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应用型院校中的毕业设计是对多年学习成果的展现与总结,但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图纸规范度方面的错误严重。由于不按制图标准绘制图纸,导致频频出现低级性错误。如:尺寸标注间距、数字的大小、图名的位置与比例的注明、家具陈设的比例关系、图纸之间不规范、不统一和线型混乱等。这些基本的制图规范是大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应予以重视。第二,题材单一,新颖度、个性化不足。多数学生在做毕业设计选题时,由于实践经验少、选题时考虑不足,题材较为单一。如:家居空间、别墅空间等,在风格上也多以现代风格为主。所以,大部分设计作品缺乏亮点,作品形式不突出。第三,过于注重效果图美观,忽略实践应用性。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时,多数学生事先拟定题目,虚拟出空间进行设计,以想象为主,而开始的想象过于单一,不容易进行发散性思维,或停留在初始的想法中,不能够上升设计思维。在设计时,作品中就会出现图纸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第四,理论知识应用不够,设计作品缺乏主题。在设计作品中,设计内容经不起推敲,学生只注重电脑效果图的美感,而忽视了设计理念对作品的主题性。内在的设计脉络、主题思想是支撑设计作品的框架,也是设计作品的灵魂。第五,设计作品手绘表现力较弱,构图中的视角选择不好。手绘作品的表现是展现设计师设计能力、设计内涵的重要形式,是方案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型院校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手绘水平有待提高。第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按时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工作计划。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开始在公司实习或已在公司兼职,可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时间相对较少,从而不能使学生完成指导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减少了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导致毕业设计作品进展缓慢,也使毕业设计的作品质量不高。第七,设计作品知识片单一,整体规划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作品的实际内容多集中在面积较小的室内空间,而忽略了室内空间所处的周边环境以及自身的景观空间设计,导致整体规划能力不足,不利于有效体现毕业设计的整体能力。第八,毕业设计作品抄袭现象突出,过多。由于网络资源的设计内容丰富,致使有些同学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抄袭网络上的设计效果图,作品原创性不足。更有甚者,直接找人完成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改革的建议

(1)加强图纸中的制图规范度,大二年级的制图课结束后的后续专业课,要严格要求专题课中的制图规范度。(2)引导学生多看书,多看网络上的优秀设计案例,使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增强实践性。(3)在效果图表现中,不能只注重效果图的美化效果,而忽略了设计宗旨,这在毕业设计中具有现实意义。(4)理论知识要综合运用,设计内容要突出主题,围绕设计的中心,使设计主题鲜明。(5)加强手绘训练,提高手绘表现能力,特别是草图的规划能力,用手绘的方式设计方案,而后再结合电脑辅助进行设计的后期制作。(6)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7)在毕业设计中,进行全面知识的引导和培养,拓展毕业设计的领域范围。(8)严查毕业设计的抄袭与现象,提高设计的自主原创性。

作者:唐殿民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全文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探索

一、课程结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设置有以绘画基础为着眼点的素描、色彩和简笔画培训,以美工技巧为学科应用的综合材料和手工制作,以美学素养和现代教学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油画、国画和电脑美术等,全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毕业设计现状与问题

其一,美术技能展示形式单一化。美术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呈现较为单一化,没有多维度展示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因为美术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偏向于学生对视觉审美规律的掌握程度,所以学生较少进行美术知识如何在幼儿教学层面转化的实践探索,忽略了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未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二,活动组织能力不足。毕业设计展示仅呈现学生的美术学识远远不够,也应注重彰显学生的组织能力。幼儿园教学不仅包含课堂教育部分,还涉及室内外环境创设、游戏、文艺表演、校内外展览等组织活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对色彩、造型与空间关系的协调能力、人员工作的分配能力和活动现场的驾驭能力。其三,学业任务与毕业创作衔接不充分。学前教育专业学业任务中安排了半年的幼儿教学实习,通常未考虑其与毕业设计实践充分衔接。这导致一方面学生没有将毕业设计中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行幼儿教学转换,理论与实践未能及时得到相互修正;另一方面,学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创作探索,被迫中断相应研究。其四,交流氛围不浓。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美术技能和知识的结果,而最终验收者只有少数几位评委教师,验收场地也仅限于答辩教室等封闭性室内空间,交流氛围偏弱,不能促进全校师生的交流、学生就业或展开现代幼儿美育的学术讨论。其五,就业应用延续性弱。因幼儿的身心结构特点,有些美术创作形式在幼儿园中无法有效开展。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经过将复杂的美术创作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适合幼儿年龄结构特征方面的实践,所以难以将学校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三、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方案的重心应围绕如何整合四年所学知识,平衡美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制订成套的毕业设计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指导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美术院系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实践技能而撰写美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因此,学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美术基本功一样举足轻重,在毕业设计中均应得到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应结合“套餐”与“自助餐”设置,自主选择个性化创作方式。毕业设计“套餐”,即毕业设计创作+幼儿教学实践+展览组织策划+毕业设计答辩。美术毕业设计创作“自助餐”,即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可选择平时最擅长的创作门类,如绘画创作(手绘本、油画、水彩、国画、景泰蓝、综合材料或彩铅画等)或设计创作(定格动画和手工装置等);幼儿教学实践要求运用与所选毕业设计门类相对应的创作材料和方法实施于幼儿美术实习教学课堂中,并拍摄现场教学录像,整体展示幼儿美术教学情况;展览组织策划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视觉展示效果的思考和操作;毕业设计答辩邀请在校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一起对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幼儿教学进行提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此套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系统地实现了以绘画与手工并置为主体、教学实践为载体、多样化展示为体现、理论总结为补充。学生可在硬性规定下和自主选择范围中,以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将四年所学的美术教育知识和创作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毕业设计增设多层面的考核内容,实现立体化展览效应,使美术类毕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毕业设计改革,可大力推进该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调整,综合展示该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教学能力,并为现代幼儿美育研究进行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整合多元化的跨学科教育学知识结构,为其成为未来合格的幼儿美术教育者提供了前提,有利于更多人接受个性化表达的幼儿美术创作,有助于形成创新的美术教学氛围。

全文阅读

大学毕业生欢送晚会活动策划书

大学对一些人来说,是一场梦,四年光阴似箭,大学就像是我们开始梦的地方 一样,在大学四年里,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开心的、有难过的…… 而大学毕业,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校园,踏入社会,去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意味着我们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即将结束;意味着我们将要担任起许多不同的责 任……

其实,大学毕业也是一个梦开始的时候。毕业生要走上他们的人生之旅,我们 要走向一个新的学期,所以今年我们一起“毕业”。我们在这个校园里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当离开时都怀有一份留恋,让我们用歌声、用掌声、用心语、用我们 最美好的姿态,为即将远行的朋友们送上最真诚,最深厚的祝福。

一、晚会主题:

三、晚会地点:毕节学院演播厅

四、晚会目的及意义

我们满怀着希望,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拥着相聚的欣喜,我们揣着离别的寓意,我们共济一堂度过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夜晚,表达对毕业生的祝福,留下大学生活一个美好的尾声。“毕业了,我的大学!”

五、晚会的形式及内容

晚会的主要形式是文艺晚会。演出节目由我院学 生报名参加,形式不限,内容尽量贴近大学生活、贴近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节目演出次序由晚会主持人和晚会策划组决定。节目表演时,可以使用各种活跃 气氛的道具或横幅。晚会中可以拍照记录这一时刻,晚会结束后,有关文艺内容可以编辑成册,在院刊上发表,或发到微博。

全文阅读

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分析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全文阅读

盛产“废品”的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生缀学率之高令人惊讶,这其中有各种原因,值得各国深思。

美国或许是世界上拥有最好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但在把青少年变成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的核心使命上,美国的大部分公立大学却不合格。美国大学辍学率之高,让经济学家惊呼:大学成了“废品工厂”。

在美国公立大学,三、四成大学生需要五年、六年才能从大学毕业;另一方面,美国高中毕业生虽有六成多进入大学,但只有一半的学生念到毕业。在发达国家,美国的大学生毕业率仅高于意大利一个国家。经济学家认为,大学生毕业率低是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急剧扩大和生产力成长减缓的一大原因,大学生辍学危机并不亚于金融风暴。

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威廉姆・鲍文和莱斯特学院前院长麦克尔・迈克森在十几年中,对美国68所大学的20万名学生纪录进行了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强调招生,忽视毕业率,大学也未为这种失败负起责任。

几个世纪以来,招收更多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但几十年下来,伴随着大学生入学率的大幅提升,大学教育却陷入了大量学生辍学和无法从大学毕业的境地。在进入4年制大学的学生中,只有54%的学生可以在6年内获得学位,而余下者成为中途下课者。美国开始吞食大学扩招的恶果。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辍学率为20%,到了90年代,辍学率上升到33%。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到2006年,美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辍学率为30%,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毕业,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辍学率已高达50%。

在美国,大学可分成有竞争力和无竞争力等多个层次。无竞争力大学的学生毕业率最低,平均为34.7%;缺少竞争力大学的学生毕业率次之,平均为39.6%;有竞争力大学的学生毕业率平均为48.6%;有一定竞争力大学的学生毕业率平均为62.3%;有高度竞争力大学的学生毕业率平均为75.2%;最有竞争力大学的学生毕业率平均为87.8%。也就是说,即使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也有一批学生难以毕业。

在有关专家研究的美国1383所大学中,毕业率在30%以下的学校有114所,占8.3%;毕业率在30%至5%的学校有505所,占36.5%;毕业率在50%以上的学校有764所,占55.2‰

全文阅读

谈美术毕业论文的创作教导

当前的美术教育已成为普及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界定也日趋标准化。量化的教学标准与美术的人文特点之间的矛盾,如“前沿、前瞻”等科研标准成为美术研究的“主导思想”,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这是当前毕业论文选题和完成情况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具体到学生论文选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更认真切实地寻找原因和改进办法。选题过大、没有观点这些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缺乏写作经验、理论与语文基础差是根本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基本的写作与书面语言表达问题是当前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相当现实的问题,而没有创新,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等问题则更多的是前文所述的当前某些不恰当的美术论文指导思想,盲目地以理工学科的要求与模式为标准,不理解或忽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意义与学科特点,更不顾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导致的伪问题。当前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应该怎样应对?

笔者认为始终要把学生作为论文与创作教学的主体,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安排具体的教学指导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例如在学生选题之前,应先安排、组织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参与毕业指导的教师应为学生所熟悉。这一环节很有必要,这样安排首先体现了对学生意愿的尊重,学生在情感和主观意愿上对指导教师的认同与接受将会有利于此后的教学指导工作。所指导的学生确定后,教师应约谈所有要辅导的学生,逐一听取他们的创作和论文选题意向,然后结合学生平时作业的水平及其提供的创作、论文素材为其拟定出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与创作方向。这样安排正是考虑到学生普遍缺乏论文写作经验和缺乏客观全面的专业认识,而教师相对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和较为全面客观的判断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自拟题目出现选题过大、宽泛等问题。另外,美术学专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论文与创作的关系:该专业四年的课程里绘画实践类课程占绝大部分,理论课程则以美术史为主,相对比例较少,因此,毕业总结阶段必定是以绘画创作为主。论文选题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巩固、提高学过的美术史及其他美术理论知识,或围绕创作的主题、形式风格和技法特点做出理论与历史的阐释、溯源和分析总结。至于对本科论文的要求则更应该适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水平,观点与主题的“创新与前瞻”只能作为一种期望而不能作为指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则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术学科的实际问题,美术所属的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是对文明、文化、传统的传承、研究与发展,不可能像理、工、农、医等自然社会学科那样去研究解决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问题。

对于本科阶段的美术学理论研究与论文写作,学生能够在具备较熟练的美术技能和基本的创作能力的同时,较为深入认真地研读美术史和与绘画实践相关的技法理论,了解与美术相关的学科与社会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基础、基本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论文写作知识,并能够借助工具查阅翻译英文文献,这就是很理想的状态了。而学生的普遍状况是:从平时的理论课作业与其他文字类作业甚至以往相当数量的毕业论文看,大量的语法错误,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成为了最大的问题;美术史知识和理论常识比较欠缺,这些在以往的论文写作到答辩均有体现;对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格式生疏,很多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混乱,读起来不知所云。这种状况可能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态度有关,但近年来本科生的基本素质整体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再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创新与前瞻”不仅是空话,而且简直就是荒诞了。因此,在努力搞好平时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校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论文与创作的基本标准,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论文与创作的侧重,这样才能使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与创作课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论文与创作的选题通过开题报告会集体商讨确定后,就进入论文提纲的确定、初稿写作、创作草图与构图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有创作采风或专业考察的课程安排。由于教学大纲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安排有艺术考察课,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不理解这次采风与考察的区别与意义,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要么简单重复上一次的内容,要么就被改为集中创作辅导。但是,就大多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一教学安排很有必要,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教学与学生的欠缺与需要。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很多大城市都普遍缺乏高水平公共美术收藏展示场馆与文化艺术活动,这对学生学习美术是非常不利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四年来没有见过有一定水平的专业展览,更不要提优秀的古今中外原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和论文更像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三年级的艺术考察一般是了解地域、民族和传统遗存的文化艺术,而本次考察则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目的就是通过观摩高水平美术展馆与作品、访问知名美术院校与艺术家工作室以开阔眼界、丰富直接体验,为完成毕业创作与毕业论经验准备。考察之后就是时间最长的课程主体阶段:论文的撰写修改和创作的绘制完成。这一阶段能否顺利,除了与学生的积极自觉性有关系外,就是教师恰当的指导心态与方式了。教师的不恰当方式主要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学生。

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更具危害性。因为放任不管虽说多是教师偷懒不负责任,但对于有基础、能自觉的学生来说也未必会有多大影响,反而是管得太紧太细可能会限制学生能力与意愿的发挥,但这两种方式都可能会造成学生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恰当的方式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意愿,在提建议和评论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状态,多一些点拨和引导,少一点命令与指挥。心态决定方式,客观包容的心态对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的创作很重要。如有人认为“缺乏精神力度已成为近年来毕业创作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的人物情绪总是异常的冷漠茫然,甚至趋向某种变态或病态的心理显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朝气,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毕业作品”。这样的评论体现的正是某些教师不能客观包容的心态。作品情绪的冷漠茫然,变态病态与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并没有必然联系,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社会中的现实和时尚风潮肯定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能真实深刻地表现与反映冷漠茫然和变态、病态其实正是自尊、自信的体现,否则即使是满眼的和谐美满也只不过是假大空的自欺欺人。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阳光灿烂,在艺术表现的方式与取向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毕业创作与论文的最后阶段是毕业创作汇报展览和论文的毕业答辩。有人质疑这一环节走过场、流于形式,这只能归因于学校的组织审查方法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责任心。教师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水平如果不高,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准确精练地提出问题,客观地总结评判,教师间不能互相补充、良性辨析,毕业答辩必定会失去意义,学校对学生的答辩结果和教师的评判水平有相应的考评奖惩措施,可以从制度上为有效地完成这项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郭侈

全文阅读

多策并举,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不仅关系到这一宝贵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个经济体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同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前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7.5万亿美元,大学毕业生600多万;同期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5万亿美元,是我国的2倍,而去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00多万,大约是我们的1/2。吸纳劳动力最强的第三产业,我国占43.1%,美国则是78.4%,我国第三产业比例比美国小得多。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重挑战,每年至少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多种对策并举。其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建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鼓励大学毕业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自主创业,是重要的对策之一。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促进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扩大我国的经济总量,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设立专门选修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惠普公司(HP)、雅虎公司等,我国的百度公司、中坤公司等许多闻名全球的大公司都是大学生或毕业生创业的结果。二是要通过教学过程和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要吸引大学生和研究生参与到学校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各种科研项目中来,使学生具有创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使学生们懂得,不仅理工科的学生可以运用科技知识创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可以发挥所学之长进行卓有成效的创业。例如百度公司、中坤公司、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都是文科毕业生创办的。三是要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各种程序性环节,通过系列讲座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大学毕业生仅仅有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还不能自动转化为创业实践,他们还需要各种扶持和启动资金。首先,政府相关机构应该设立必要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并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对此基金的投入。其次,要设立大学毕业生创业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创业项目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凡是经过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通过的、有现实可行性的创业项目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要本着积极支持、大胆尝试、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原则,对那些创业没有成功的大学毕业生,经过论证和评估后可以免除其偿还启动资金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还要建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地,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如聘请创业指导专家,经常举办创业培训班,请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并对大学生的创业过程给予即时的指导等。大学毕业生创业是一个艰辛的奋斗过程。许多世界闻名的大企业,例如微软公司、惠普公司、百度公司、中坤公司都走过了曲折的创业道路,但其意义非常重大。即使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毕业生90%创业失败了,10%取得了成功,那也是非常值得的。

(闵维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全文阅读

中外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针对国内机械工程类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问题,参照德、法、英、及美国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先进理念、选题、过程、评价等,发现差距,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外高校;机械工程;毕业设计;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45-02

一、我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导师对本科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预先指定,给出具体实施步骤和解决方案,学生被动接受并完成,许多问题分别存在于选题、开题、设计或研究、论文撰写、答辩、评价等环节中,表现在:无论是以软件设计为主的计算机编程类题目,还是以工艺设计或以结构设计为主的工程设计类题目,综合性不够。选题环节中导师的课题题目大而空洞,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不明确。

作者对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04级(2008年毕业)、2005级(2009年毕业)、2006级(2010年毕业)、2007级(2011年毕业)、2008级(2012年毕业)、2009级(2013年毕业)毕业设计的选题类型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80%以上为自拟课题,务虚化严重。

设计类课题所占比例不足4成(2008年及2011年除外),有理科化的倾向。设计类选题(包括机电专业硬件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或工艺设计)较论文类(包括以软件应用和程序编写为主)题目比重所占比例过小。学生识别能力下降。

国内其他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人一题虽然可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但不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不利于设计成果的实物化和产品化;毕业设计任务书代替开题报告,设计环节学生得不到及时指导;低水平,重复多,创新能力不足;设计任务不明确,进度不合理;外文资料与设计内容相关性不强,综述缺少整体感,文献数量不够;毕业答辩环节中提问简单,学生回答随意,成绩评价不够客观;很少做出物理样机或经过实验验证,不能反映学生的水平;毕业设计成绩对就业和升学没有太大影响,也是导致设计质量下要原因之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