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装礼仪

西装礼仪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装礼仪

西装是目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男女皆用的礼服。西装与衬衫、领带、皮鞋、袜子、裤带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彼此统一、协调,才能衬托出西装的美感。

(一)衬衫的选择和穿着

能与西装相配的衬衫最常见的是白色或其他浅色。领子应是硬领,衣领的高度应根据自己的脖子长短来选择。脖子较短的人不宜选用宽领衬衫;相反,脖子较长的人也不宜选用窄领衬衫。领口大小以扣上领口扣子以后,自己的食指能上下自由为比较标准。袖子的长度以长出西装袖口2厘米为标准。

衬衫在穿着时,不能挽起衣袖,袖口也应扣好。长袖或短袖硬领衬衫应扎进西裤里面,短袖无座软领衬衫可不扎。如果长袖衬衫不与西装上装合穿时,衬衫领口的扣子可以不扣,让起敞开,但一般只能敞开一粒扣子,袖口可以挽起来,但一般只能按袖口宽度挽两次,绝对不能挽过肘部。

(二)少穿内衣

一般衬衫里面不要在穿较厚的棉毛衣衫。如果天气冷必须穿时,也不可以把领圈和袖口露出来。衬衫外面最好配上马夹,但以不显臃肿为适度。

(三)领带的选择与扎系

领带起源与17世纪的斯拉夫骑兵,它是西装的灵魂,在西装的穿着中起或画龙点睛的作用。经常出席较正式场合的男士应准备七条左右的领带。

全文阅读

职场西装穿着礼仪

交际场合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是西装。因为西装在造型上线条活泼而流畅,使穿着的人潇洒自然,风度翩翩,富有健美感;在结构造型上与人体活动相适应,使人的颈、胸、腰等部位展舒坦,富有挺括之美;在装饰上胸前饰以领带,色彩夺目,给人以一种飘逸的美感。因此,西装是举世公认的合乎美观大方,又穿着舒适的普着化服装,男女皆宜。因为它既正统又简练,且不失气派风度,所以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国际最标准通用的礼服,在各种礼仪场合被广泛穿着。西装的穿着有相当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只有符合这种模式和要求的穿着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礼仪的。

西装分类与适用

西装有单件上装和套装之分,套装又分二件套和三件套。一般非正式场合如旅游、参观、一般性聚会等,可穿单件上装配以各种西裤,也可根据需要和爱好,配以牛仔等时装裤。半正式场合,如一般性会见、访问,较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为隆重的活动时,应着套装,但也可视场合气氛选择格调较为轻松的色彩和图案,如花格呢、粗条纹、淡色的套装都不失整洁且颇感洒脱活泼;但在正式场合,如宴会、正式会见、婚丧活动、大型记者招待会、正式典礼及特定的晚间社交活动时,必须穿着颜色素雅套装,以深色、单色最为适宜,花格五彩图案的选择不够严肃。1983年6月,里根出访欧洲四国时,就因穿了一套格子西装而引出一场轩然大波,因为按照惯例,在正式的外交扬合应着黑色礼服,以示庄重。

西装钮扣样式的选择与使用

西装的风格在钮扣样式上能得到很好体现。西装的钮扣除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装饰和造型作用。西装有单排钮和双排钮之分。单排钮又有单粒扣、双粒扣、三粒扣之别。在非正式场合,一般可不扣钮,以显示潇洒飘逸的风度;但在正式和半正式场合,要求将实际钮扣即单粒扣、双粒扣的第一粒,三粒扣的中间一粒都扣上,而双粒扣的第二粒,三粒扣的第一、三粒都是样钮(也称游扣),不必扣上。双排钮则有四粒扣和六粒扣之别,上面的两粒或四粒都是样扣,不必扣上。

西裤穿着

西裤作为西服整体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要求与上装互相协调,以构成和谐的整体。西裤立档的长度以裤带的鼻子正好通过胯骨上边为宜,裤腰大小以合扣后插入一手掌为标准,裤长以裤脚接触脚背最为适合。西裤穿着时,裤扣要扣好,拉锁全部拉严。西裤的裤带一般在2畅5~3厘米的宽度较为美观,裤带系好后留有皮带头的长度一般为12厘米左右,过长或过短都不合美学要求。

衬衫选配

全文阅读

怎样穿西装才合礼仪

西装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服装,是有很多优点的。老一辈革命家在谈到西装时指出:穿西装上衣可以解开钮扣,畅开胸襟,既不失礼貌,也不显得流气。

西装已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服装。这种服装,老年人穿了显得年轻,中年人穿了格外精神,姑娘们穿丁美观大方,小伙子穿了英俊潇洒。其好处有三,一是前面开襟钮扣少,穿着舒适、方便,二是造型严谨,线条舒展,视之有凝重、端庄之感。其与衬衣、领带的色彩和式样上的配合,还能给人增添美感;三是西装的后领比衬衫的后顶低,袖子比一般制服略短,能使衣领和袖口保持清洁。

穿西装还能防止“颈动脉窦症候群”的发生。据研究,此病是由于穿了领子又高又硬的上衣引起的。患这种病的人,会出现心跳减恒,血压降低、头痛头晕,眼冒金花的现象。而西服领口宽大,穿着能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

西装的穿着在其流行数百年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讲究,这是穿西装者必须知道的。

西装通常有简易和精制之分

简易西装穿着比较随便,而精制西装在穿着上要略加讲究。后者是配套的,穿着时不可翻卷袖子,不然会有失端庄,内衣要配以硬领衬衫,佩带领带或领结,领头与袖口一般要露出衬衫一厘米(领头多则可露出衬衫领阔的三分之二),这样不仅显得清秀雅致,而且还能起到避免领口、袖口易污的作用;衬衫袖口的钮扣,必须扣上,以免扬手的时候,胳膊露出来,衬衫要束在裤腰里,不然背摆衩部位内衣外露有失雅观,还要穿皮鞋,以取得整体感。不配套的西装,上农穿法可自由些,但也要注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相称协调,以保持匀称、文雅的外观。

在不同的场合下,西装的穿着也有不同的要求

参加一些重要活动,如宴会、婚丧事、重大会议,正式会见或礼节性的拜访,应穿套装,颜色以深色为宜,以显示严肃、端庄。如是上班,午宴、一般性会见,访问、高级会议和白日举行的较隆重的活动,一般也应穿套装,颜色以中等深浅、浅色或较明亮的深色为好。而一般性的娱乐、游玩和会友等活动,可视各人爱好或穿套装或不穿,这时颜色的选择较为随便,宜用明朗,轻快、华丽的花型色调。

全文阅读

西装的着装礼仪

西装是男士的正装,礼服。在大多数社交活动中,男子都穿西装。西装可分工作用的西装、礼服用的西装、休闲用的西装等,对一般人来说,同样一套西装装配上不同衬衫、领带,差不多就可以每天穿着并应付多数的交际活动了。在各种类别的服装中,男子穿西装的讲究最多,因此,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常识。

(1)西装款式与场合。现在男子常穿的西装有两大类,一类是平驳领、圆角下摆的单排扣西装;另一类是枪驳领、方角下摆的双排扣西装。另外西装还有套装(正装)和单件上装(简装)的区别。套装要求上下装面料、色彩一致,这种两件套西装再加上同色同料的背心(马甲)就成为三件套西装。套装如作正式交际场合的礼服用,色调应比较深,最好用毛料制作。在半正式交际场合,如在办公室参加一般性的会见,可穿色调比较浅一些的西装。在非正式场合,如外出游玩、购物等,如穿西装,最好是穿单件的上装,配以其它色调和面料的裤子。

(2)西装穿着要领。穿双排扣的西装一般应将纽扣都扣上。穿单排扣的西装,如是两粒扣的只扣上面的一粒,三粒扣的则扣中间的一粒。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可以不扣纽扣。穿西装时衬衫袖口一定要扣上。西装的驳领上通常有一只扣眼,这叫插花眼,是参加婚礼、葬礼或出席盛大宴会、典礼时用来插鲜花用的,在我国人们一般无此习惯。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最好将东西放在西装左右两侧的内袋里。西装的左胸外面有个口袋,这是用来插手帕用

(3)西装与衬衫。穿西装时,衬衫袖应比西装袖长出1-2厘米,衬衫领应高出西装领1厘米左右。衬衫下摆必须扎进裤内。若不系领带,衬衫的领口应敞开。在正式交际场合,衬衫的颜色最好是白色的。

(4)西装与领带。领带是西装的灵魂。凡是参加正式交际活动,穿西装就应系领带。领带长度以到皮带扣处为宜。如穿马甲或毛衣时,领带应放在它们后面。领带夹一般夹在衬衫的第四五个钮扣之间。

(5)西装与鞋袜。穿西装时不宜穿布鞋、凉鞋或旅游鞋。庄重的西装要配深褐色或黑色的皮鞋。袜子的颜色应比西装深一些,花色要尽可能朴素大方。

女子的西式服装样式、花色繁多。不仅如此,即使许多男式服装女子也可以穿用,如夹克衫、牛仔装等等。按传统要求,在正式的交际场合,女子一般应穿礼服。但现在多数西方国家对女子的穿着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在一般的交际场合女子可穿各式各样的裙子,正式一点的场合则穿西服套裙。

领带的学问

全文阅读

探析传统礼仪与现代消费社会礼服设计的融合与开发

摘 要:礼仪服饰的穿着在西方国家历史上较为久远,这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参与社交礼仪场合的活动越来越多。其场合下穿着的礼服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民众接受了西洋礼仪、礼服,同时却忽略东方礼仪与服饰。近年来很多学者和服装界人士开始关注传统礼仪与现代礼服设计问题。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做了一些现代消费社会的礼仪与礼服的问题研究与试尝。

关键词:传统礼仪 消费社会 礼服造型设计

一、 社交礼仪与礼服是社会沟通的重要手段

礼服是指在某些特殊、重大或特定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服装。它源于近代西方上层社会的宫宴、家庭聚会、仪式庆典等社交礼仪活动时所穿的服装。礼仪服饰的穿着在西方国家历史上较为久远,划分较细,较为完善,这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参与会务宴席、节目表演、仪式典礼等一些社交礼仪场合的活动越来越多。其场合下穿着的礼服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人们希望沟通,乐与交流,参与礼仪活动的兴趣越发的增强,民众接受了西方礼仪文化,尊重礼仪的同时也认同了西式礼服礼服。

与传统礼服相比,现代礼服不仅继承了传统礼服的华美、绚丽,更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状况下,发展为时尚文化的代表,风格或简约大气或盛大华丽。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礼仪服饰语言独特,最具服装文化艺术与技术的代表性,需求面越来越广泛。纵观礼服的发展,其经历了时装化、平民化、休闲化、个性化等多方位的演变,发展的今天成为服装类别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礼仪文化的差异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服装审美存在很多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突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如在设计女装时,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在一些舞会、酒会的社交活动中参加者以站立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使得礼服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穿着者的着装魅力。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在歌舞宴会上,一般都是表演者站立,宾客坐立,很难展现参加者着装全貌。

全文阅读

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对空间环境装饰的影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婚礼西化现象愈发加剧,个性主题式婚礼形式受到人们的追捧,对于当代流行的婚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大同小异现状需要系统的规范和创新,因此如何使能中西婚庆文化很好的融合,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为此本文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中西婚礼环境装饰的融合与对立,指出其应适应历史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婚礼庆典空间环境装饰在理论上需要系统化,设计布置上规范化。

关键词:中西文化;婚礼庆典;环境装饰

中图分类号:J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69-01

一、中西婚礼文化差异

(一)中西婚礼文化对比

中国的古代的婚姻主要是为了生儿育女,壮大家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俗规,并且是一夫多妻,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当代的中国婚姻的目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人们自由恋爱,是否选择喜欢的有感情的配偶为伴侣是婚姻的基础。相比之下西方的传统婚姻观会体现的很开放,比方说西方人在婚前可以试婚,并且父母不干涉子女的婚姻。

(二)中西传统婚俗对比

1.婚礼仪式。仪式是婚礼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不同国家有相同的婚礼的仪式。在这一环节,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要比西方简单。

全文阅读

谈庆典礼仪装饰设计的现状

1.中国古代庆典礼仪环境装饰的历史与发展

乡饮酒礼是一种宴饮仪式,重在于体现举贤敬能、尊老尚齿之思想。仪式的现场,要先铺设好参礼者席位,陈设好礼器,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明史·乡饮酒礼》中对乡饮酒礼的场景是这样记载的:设宾席于堂北两楹之间,少西,南面;主席于阼阶上,西面;介席于西阶上,东面;僎席于宾东,南面;三宾席于宾西,南面。皆专席不属。众宾六十以上者,席于西序,东面北上。宾多则设席于西阶,北面东上;僚佐席于东序,西面北上。设众宾五十以下者位于堂下西阶之西,当序,东面北上。宾多则又设位于西阶之南,北面东上。司正及读律者,位于堂下阼阶之南,北面西上。设主之赞者位于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设主及僚佐以下次于东廊,宾介及众宾次于庠门之外,僎次亦在门外。设酒尊于堂上东南隅,加勺冪,用葛巾;爵洗于阼阶下东南;篚一于洗西,实以爵觯;盥洗在爵洗东。设卓案于堂上下席位前,陈豆于其上。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堂下者二豆。主人豆如宾之数,皆实以菹醢。通过古书记载古代乡饮酒礼的环境装饰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也是古代礼仪的一个重要表征。

2.西方庆典礼仪环境装饰设计历史与发展

西方社会的礼仪文化略晚于中国,在西方社会,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因为法庭是庄严的,在中世纪法国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将“法庭须知”印在或写在一张长方形的证件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作为通行证,上面记载着进人法庭应遵守的事项,使法庭活动的参加者遵守法庭的行为准则。后来在其它各种公众场合也都规定了相应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西方社会的庆典礼仪形成与有着根本的联系,因此很多庆典礼仪环境装饰都带有宗教色彩。

西方的庆典仪式大多是在宫殿或教堂里完成的,如爱丽舍宫,它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府,也是法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其中的节庆厅和冬园是设宴会款待贵宾的场所,1889年,由建筑师欧仁·德布雷桑设计建成了节庆厅,墙壁、天花板、地毯都是丝绒,天花板上的12个水晶灯华丽异常。面壁都用镀金钿木装饰,墙上悬挂着著名油画或精致挂毯,四周陈设着17、18世纪的镀金雕刻家具,国宴台面呈“U”型,四周装饰得金碧辉煌,极尽奢华;凡而赛宫中的镜厅也是重要的礼仪空间,拱顶上布满了描绘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战功绩得彩色绘画。吊灯、烛台与彩色大理石壁柱激素及盔甲交相辉映,排列两旁的8座罗马皇帝雕像、8座古代天神雕像计24支光芒闪烁的火炬,令人眼花缭乱。最为吸引人的是与长廊左侧面对花园而开的17扇巨大拱形窗门相对应的17面镜子。使整个礼仪空间更为宽敞宏伟。在前希腊环境装饰风格中,红色是最受欢迎的如果墙体是满墙着色的通常会用红色,一般宴会在花园内举行,在花园里竖起华盖,后来有所改变一些临时性的建筑物经常被借用,阿特纳奥斯在四个世纪后对它进行了描述“这个大帐篷由木柱构成,能放置为客人准备的130个长沙发椅……柱子有规律的间隔……在柱子上面是一个方形的框缘,它支撑了整个有白边的圆形猩红色华盖,并作为屋顶”支撑体上镶嵌着图案或是鹅卵石,并且还悬挂其他的装饰物。结论: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物质技术还精神文化,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历史延续性。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越是高度发展的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们越是对文化具有更为迫切的需求。庆典礼仪环境装饰设计应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用现代的设计理念重新诠释和传承,这是新世纪庆典礼仪环境装饰设计探索的重大课题。因此,庆典礼仪环境装饰应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风格、样式、品味上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李莹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全文阅读

晓龙“议”礼

现象级电视剧《琅琊榜》火了,剧中呈现的附手礼、稽首、正规揖礼、立容、坐容等中华传统礼仪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时掀起了传统礼仪热潮。而彼时该剧的礼仪指导团队主创成员张晓龙也远赴大洋彼岸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讲学,向美国人民展示中国古典传统礼仪。礼仪的重要程度古已有之,观众对礼仪指导的关心程度却是在近年来才出现持续升温的态势。

电视剧是礼仪传承的重要载体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宝贵财富,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包括道德修养、礼仪规范、传统美德等,于是才有了今日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有“五礼”之说,时光的车轮到了21世纪,也形成了日常生活礼仪、节日节庆礼仪、商务礼仪等诸多礼仪……那么,电视剧作为媒介是如何展现礼仪的?当前影视产业链上礼仪指导的发展现状如何?这些都是值得考究的问题。

提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除了爆表的颜值、精湛的演技、巧妙的剧情,最让观众念念不忘的就是细节――无论是搭景、构图、服饰,还是礼仪都备受关注,而我们今天就邀请到了《琅琊榜》礼仪指导团队的核心人物――张晓龙,来说一说关于礼仪指导的那些事儿。

张晓龙――“中国古代礼仪指导第一人”

提起张晓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甄执》里默默付出、温文尔雅的“温实初”,其实他的标签不止于此:他是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是《十月围城》《陆小凤与花满楼》《妻子的谎言》等多部剧的主演;他是即将上映的古装巨制《芈月传》的礼仪指导;他还是……

作为礼仪指导,张晓龙有“中国古代礼仪指导第一人”的美誉,身兼数职的他是如何协调自己的工作的呢?

他说,“在学校做老师,在外面拍戏,尤其做礼仪指导,做一些国学舞台演出的导演,其实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我觉得我的幸福之处就是我有很多我喜欢的工作。这些工作能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让我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因为这些工作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是无法舍弃的。所以都在同时进行着,也曾经取舍过很多工作,这几项工作是我没办法取舍的,所以我都留下来了。要是一定要取舍的话,我可能首先选择把演员这个身份给舍掉,因为做老师我很喜欢,无论是带研究生还是带本科班,或是将来从事研究;做导演也能传递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做礼仪指导我觉得是一种使命,所以这几个身份都舍不得。之所以可以舍掉演员这个身份,就是现在有很多好演员,也不缺我这一个人。”

全文阅读

公务员面试应注意的哪些细节

在公务员面试中,举止仪表又称非语言因素。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举止仪表贯穿全场,在公务员考试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塑造礼仪细节,可以点亮面试之睛,照亮面试高分之路。

鉴于近期有上海、广东、安徽、北京等省市已经进行着或马上就要面试,以及参加4.24考试的宁夏、黑龙江等省份已经开始陆续出成绩,在这个面试密集时期,专家就面试中应该注意的礼仪细节做简单介绍,帮助考生塑造良好的礼仪细节,为面试加分。

对参加公务员面试的礼仪要求,简言之就是考生要做到规范但不刻板。刻板的礼仪不但不能给人美的感受,甚至有做作之嫌,让人生厌。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是良好礼仪的基础,面试礼仪是需要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提高,毕竟是在公开场合接受别人的考查,礼仪需要规范化。包括进场礼仪、答题过程的礼仪以及离场礼仪,这些需要在面试前进行必要的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在练习礼仪时,专家建议考生对每个动作应该由内而发,而非貌合神离,同时应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到自然、大方、规范。

通过礼仪细节,可以反映考生内在的意志、品质、修养、文化、处事原则等方面。因此,考生应该对礼仪予以足够的重视,下面,专家对公务员着装礼仪做一个简要介绍:

公务员面试中,失败者的穿戴常常不合时宜,男士西装笔挺,却不打领带,脚蹬跑鞋,或一身牛仔;而女士则可能身着短裙,t-shirt飘飘洒洒,脚上是一双5cm的高跟鞋,尽显混搭时尚风。也许,他们认为自己这样的打扮“靓丽”“不俗”。殊不知,这一身穿着无异于在公共场合自我“曝光”,——表明自己“不入流”并蔑视注重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人,而这恰恰是面试官讨厌看到的人。因此,对于着装的选择,考生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男性的着装礼仪

冷色调是男士面试时的最佳选择,它们给面试官留下的是沉稳、牢靠、坦诚、朴实、冷静和负责的印象。一般来说,夏季多建议男性穿白色短袖衬衫搭蓝、黑西裤,配上黑色皮鞋,春、秋、冬季推荐男生选择蓝、灰、黑西装配上单色领带和黑色皮鞋。总之,着装打扮应求端庄大方,可以稍事修饰,男生可以把头发吹得整齐一点,皮鞋擦得干净一点。

女性的着装礼仪

全文阅读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探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分析了影响中西礼仪差异的因素。通过对比,认清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去糟取精,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礼仪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影响因素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文明古国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跨国交际的日益增多,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1.中西礼仪文化在交际语言方面的差异

对于社交礼仪,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不同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如:见面称谓、告辞、致谢等等。

1.1见面礼仪,在日常打招呼中,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去?”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1.2称谓礼仪,中国人对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一般忌讳直呼其名,中国人取名时,力求避免与父母或其他长辈重名,这也是敬老的一种传统。在一些英美国家,家庭中的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且西方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以父母亲的名字为己名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一习俗反映了父母亲期望子女后代继承家庭的传统,做的和自己一样好,也体现了子女后代与亲朋好友的关系非常密切。

1.3告辞礼仪,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辞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或“多穿些衣服”、“早点休息”之类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这样说,因为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在拜访结束时,中国客人寒暄两句话会立刻离开的。而在英美国家,客人向主人提出告辞时和他真正离开应有一个短暂的时间间隔,约为15到20分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