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医诊断学

西医诊断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院校西医诊断思维培养教学探讨

诊断思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信息及资料的整理、综合、分析、推理,以期作出能够解释患者临床现象的逻辑思维过程[1]。诊断思维是临床基本的医疗活动,诊断思维的培养是临床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患者对中医师知识要求的增加,现代中医院要求中医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传统中医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西医学诊治疾病的能力[2]。如何针对中医学生的特点加强其西医诊断思维的培养也是中医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西医内科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西医诊断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重点要使学生把握好西医内科的学习。以下就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道交流。

一、目前中医院校学生西医诊断思[文秘站:]维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⒈由于中西医诊断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内科时多存在“入门难”的问题。

由于在开设西医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若干中医课程,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中医诊断思维模式,在学习西医课程时不可避免地会沿用用中医的思维模式,但中西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是有差异的,中医侧重证候分析,注重舌脉等大体表象,诊断多是证候诊断,如“咳嗽”、“喘证”,讲究辨证论治;而西医侧重疾病分析,注重微观指标,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在“症”的基础上得出“病”的诊断,如“肺炎”“心力衰竭”,讲究因病论治。可见套用中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来学习西医必定会导致头绪混乱、难以入门的情况。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医院校内初学西医内科学的学生往往把症状描述的非常全面,但是他们往往不能从描述中看到是哪种“病”,缺乏相应的逻辑归纳能力。

⒉中医院校西医课时有限,内容学习多不够深入、全面。

中医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五年期间,要学习中医和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几乎是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各半,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课程较西医院校明显压缩,比如西医院校系统讲授西医内科学需要两个学期约550学时[3],而中医院校仅仅安排100学时左右。同样因为学时限制,中医院校的临床见习不可能和西医院校一样细化、全面,比如西医的见习是按病见习,中医只能按系统见习。西医基础课程如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亦是如此。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生对西医课程不够重视,学习西医内科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西医内科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医学生在和西医在同样的学制情况下既要学好中医,又要学习西医课程,相对任务紧、课业重,一些学生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只好选择求“中”摒“西”,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中医学习,而在西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及精力很少。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西医理论论文

1教学模式相对较落后

目前大多数中医院校的西医诊断学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模式进行,而且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较差,无法开发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考试多以笔试为主,学生感觉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所学知识,使得所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应用。

2提高中医院校西医诊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转变观念,增加学时

中医诊疗源自丰富的哲学内涵和人体认识,西医诊疗则源于精细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中西医诊断的共识都源自远古时代的对人体的基本认识[3]。西医诊断学是解决中医院校理论与实践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等弊端的最佳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认识,了解西医诊断学教学在中医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保证足够的教学时数;转变学生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西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2.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西医诊断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问题式(PBL)与授课式(LBL)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培养全面型人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模拟或恢复教学内容情境[4]。LBL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将学生引入问题后激发其积极思考能力,通过自我讨论、探究及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5]。PBL教学法则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习[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采用PBL与L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中准备典型案例让学生模拟患者或选择标准化患者,教师让学生通过询问病情、采集病史、书面记录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3教学与临床相结合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西医诊断思维培养教学探讨

【摘 要】培养中医院校学生的西医诊断思维能力重点要使学生把握好西医内科的学习。针对目前中医院校学生西医内科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西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探讨,包括制定内科学常见病诊断训练与量化考核指导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教学互动模式相结合及全面的考核方式对培养学生西医诊断思维的作用。

【关键词】西医诊断思维;教学模式;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74-01

诊断思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信息及资料的整理、综合、分析、推理,以期作出能够解释患者临床现象的逻辑思维过程[1]。诊断思维是临床基本的医疗活动,诊断思维的培养是临床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患者对中医师知识要求的增加,现代中医院要求中医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传统中医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西医学诊治疾病的能力[2]。如何针对中医学生的特点加强其西医诊断思维的培养也是中医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西医内科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西医诊断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重点要使学生把握好西医内科的学习。以下就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道交流。

一、目前中医院校学生西医诊断思维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⒈由于中西医诊断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内科时多存在“入门难”的问题。

由于在开设西医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若干中医课程,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中医诊断思维模式,在学习西医课程时不可避免地会沿用用中医的思维模式,但中西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是有差异的,中医侧重证候分析,注重舌脉等大体表象,诊断多是证候诊断,如“咳嗽”、“喘证”,讲究辨证论治;而西医侧重疾病分析,注重微观指标,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在“症”的基础上得出“病”的诊断,如“肺炎”“心力衰竭”,讲究因病论治。可见套用中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来学习西医必定会导致头绪混乱、难以入门的情况。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医院校内初学西医内科学的学生往往把症状描述的非常全面,但是他们往往不能从描述中看到是哪种“病”,缺乏相应的逻辑归纳能力。

⒉中医院校西医课时有限,内容学习多不够深入、全面。

全文阅读

浅谈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结合实践介绍诊断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际应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形式,与临床和医师资格考试接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 探索 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1-0040-02

西医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也是临床实际应用和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诊断课的学习,不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学会采集病史,正确系统地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及阳性体征选择必要的实验检查和辅助检查;学会各种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为其将来学习临床课以及进入临床实践做好准备。但是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得这样一门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某部分课程不能充分的让学生领会及掌握。鉴于此情况,我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如下两点个人体会:

第一,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采取演示教法、引导法、类比法、分组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法,使抽象的理论课变得具体生动,化难为易;把实验课枯燥无味的技能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与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

(一)诊断学体格检查中心脏听诊“杂音的听诊”是全章中授课和学习的难点,往往教师单纯只是讲授的话,学生容易因听不懂而疲劳厌学,或暂时听懂却很容易搞混不同瓣膜病变的杂音特点。我在讲授时结合使用挂图或模型或手绘图或多媒体等教具,来辅助讲解并演示各杂音产生机制、瓣膜的位置、听诊位置及病变时各瓣膜的情况、血流方向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心脏杂音是如何产生的,各种瓣膜病变产生的杂音听诊部位、产生时期、性质、传导、等特点;用心肺听诊模型人设定不同瓣膜病变情况下心脏杂音的声音播放,插入到对杂音特点讲解的过程中,代替只用几个形容词对杂音特点的描述;在同学们对瓣膜特点基本掌握的前提下,用提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讨论对临床瓣膜病变的杂音做出分析判断,进一步加深对心脏瓣膜杂音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不但可以化难为易,而且教具的使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的配合,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更高,往往到最后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得出结论(即不同病变时瓣膜杂音的特点),使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同学们在乐中学、乐意学,并且有掌握知识和发挥分析能力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体格检查的各项技能操作练习是诊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学生临床必备的基本技能,那么在上技能操作练习的实验课的时候,会存在很多同学在练习的时候眼高于手或主动性底而达不到操作标准的要求。首先,我在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遵循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学习积极性好的和学习积极性差的交叉分配的原则,各小组设立组长;实验课时,分组练习,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过关检测,小组与小组进行技能操作评比,所有的技能操作标准与医师资格技能考试标准接轨;每进行到一个阶段,教师对每位学生实施考核,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可以确保每位同学的技能操作达标,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学习督促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充分有效地演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演示有集体演示和小组演示,演示技能操作一定要规范到位,与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要求接轨,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标准化的训练。再次,充分使用模型人与实体技能操作相结合,以弥补只有学生间相互的实体技能操作而不能实现的一些病理情况下的异常体征的学习与练习。另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练习指导和总结。让学生真正做到自我管理,主动练习,测试达标的目的。

全文阅读

模拟病人在《西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病人在《西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西医诊断学是关于诊断疾病所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临床课程。在讲授中,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但是,在目前,医学生很少能参与临床实践,原因是由于缺乏足够多的典型病例;还有就是部分病人不愿意配合见习医生,因其肯能带来不适或伤害。所以,利用模拟病人进行教学显得很有必要,可以弥补病人的不足,增加学生的实践次数,增强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锻炼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这样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1 应用模拟病人的必要性

我国医学院的招生规模多数在扩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多,导致了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其次,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也为临床见习、实习增添了难度。也由于学生较多,患者只会配合少数医学生的操作,而其他多数学生只能旁观。如见习心脏体征时,由于学生人多,每人的听诊时间不长,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另外,随着医疗法规的健全以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学生所致的事故均由带教医师承担责任。因此,老师大多只示范操作,让学生观摩,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很少[1]。

2 模拟病人的定义

模拟病人即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指经过系统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常人或病人。另外,电子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也较广泛[2]。

模拟病人的应用于问诊与体格检查,比如常见的心脏杂音、肺部??粢约案纹⒅状蟮奶逭鳌?现就模拟病人在问诊和检体中的应用分述如下。

全文阅读

谈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西医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也是临床实际应用和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诊断课的学习,不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学会采集病史,正确系统地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及阳性体征选择必要的实验检查和辅助检查;学会各种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为其将来学习临床课以及进入临床实践做好准备。但是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得这样一门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某部分课程不能充分的让学生领会及掌握。鉴于此情况,我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如下两点个人体会:

第一,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采取演示教法、引导法、类比法、分组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法,使抽象的理论课变得具体生动,化难为易;把实验课枯燥无味的技能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与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

(一)诊断学体格检查中心脏听诊“杂音的听诊”是全章中授课和学习的难点,往往教师单纯只是讲授的话,学生容易因听不懂而疲劳厌学,或暂时听懂却很容易搞混不同瓣膜病变的杂音特点。我在讲授时结合使用挂图或模型或手绘图或多媒体等教具,来辅助讲解并演示各杂音产生机制、瓣膜的位置、听诊位置及病变时各瓣膜的情况、血流方向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心脏杂音是如何产生的,各种瓣膜病变产生的杂音听诊部位、产生时期、性质、传导、等特点;用心肺听诊模型人设定不同瓣膜病变情况下心脏杂音的声音播放,插入到对杂音特点讲解的过程中,代替只用几个形容词对杂音特点的描述;在同学们对瓣膜特点基本掌握的前提下,用提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讨论对临床瓣膜病变的杂音做出分析判断,进一步加深对心脏瓣膜杂音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不但可以化难为易,而且教具的使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的配合,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更高,往往到最后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得出结论(即不同病变时瓣膜杂音的特点),使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同学们在乐中学、乐意学,并且有掌握知识和发挥分析能力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体格检查的各项技能操作练习是诊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学生临床必备的基本技能,那么在上技能操作练习的实验课的时候,会存在很多同学在练习的时候眼高于手或主动性底而达不到操作标准的要求。首先,我在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遵循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学习积极性好的和学习积极性差的交叉分配的原则,各小组设立组长;实验课时,分组练习,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过关检测,小组与小组进行技能操作评比,所有的技能操作标准与医师资格技能考试标准接轨;每进行到一个阶段,教师对每位学生实施考核,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可以确保每位同学的技能操作达标,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学习督促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充分有效地演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演示有集体演示和小组演示,演示技能操作一定要规范到位,与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要求接轨,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标准化的训练。再次,充分使用模型人与实体技能操作相结合,以弥补只有学生间相互的实体技能操作而不能实现的一些病理情况下的异常体征的学习与练习。另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练习指导和总结。让学生真正做到自我管理,主动练习,测试达标的目的。

第二,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接近临床,结合临床。像我们的实验课中某些实验课内容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教师就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来完成实验教学。例如:

(一)学生练习病史采集的实验课,我们没有条件提供真正的病例资源(患者)让学生练习问诊,但我们可以采取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用于病史采集的练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建立医患关系,如何把握问诊的技巧等。以避免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首次面对真正病人时的不知所措。我会在实验室模拟病房的情境,搜集不同类型疾病的病史资料发给各个小组,先让他们对病史资料熟悉,然后每组派两名同学,一位扮演医生的角色,一位扮演患者的角色,根据他们的病史材料做情境问诊,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视学生对问诊掌握的情况不同,问诊的练习内容可以按部分进行,也可按整体进行。这样去练习问诊,既可以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经意间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能让学生尽可能的与临床接轨,提高学生将来适应临床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单纯讲授法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只是记数值,记临床意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很低,理解也不深刻。我采取的方法是到临床上或在平常生活中搜集各种检查的资料或数据,甚至发动学生主动地去搜集一些检查的结果,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将不同的内容应用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判断、联系临床等。这样的话,不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各项检查与临床的关系,缩短与临床的距离,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同时,学生从搜集数据到学会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既体验参与的乐趣,又可以品尝收获知识的成就与喜悦。

全文阅读

对中医院校西医诊断思维培养教学探讨

诊断思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信息及资料的整理、综合、分析、推理,以期作出能够解释患者临床现象的逻辑思维过程[1]。诊断思维是临床基本的医疗活动,诊断思维的培养是临床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患者对中医师知识要求的增加,现代中医院要求中医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传统中医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西医学诊治疾病的能力[2]。如何针对中医学生的特点加强其西医诊断思维的培养也是中医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西医内科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西医诊断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重点要使学生把握好西医内科的学习。以下就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道交流。

一、目前中医院校学生西医诊断思维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⒈由于中西医诊断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内科时多存在“入门难”的问题。

由于在开设西医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若干中医课程,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中医诊断思维模式,在学习西医课程时不可避免地会沿用用中医的思维模式,但中西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是有差异的,中医侧重证候分析,注重舌脉等大体表象,诊断多是证候诊断,如“咳嗽”、“喘证”,讲究辨证论治;而西医侧重疾病分析,注重微观指标,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在“症”的基础上得出“病”的诊断,如“肺炎”“心力衰竭”,讲究因病论治。可见套用中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来学习西医必定会导致头绪混乱、难以入门的情况。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医院校内初学西医内科学的学生往往把症状描述的非常全面,但是他们往往不能从描述中看到是哪种“病”,缺乏相应的逻辑归纳能力。

⒉中医院校西医课时有限,内容学习多不够深入、全面。

中医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五年期间,要学习中医和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几乎是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各半,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课程较西医院校明显压缩,比如西医院校系统讲授西医内科学需要两个学期约550学时[3],而中医院校仅仅安排100学时左右。同样因为学时限制,中医院校的临床见习不可能和西医院校一样细化、全面,比如西医的见习是按病见习,中医只能按系统见习。西医基础课程如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亦是如此。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生对西医课程不够重视,学习西医内科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西医内科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医学生在和西医在同样的学制情况下既要学好中医,又要学习西医课程,相对任务紧、课业重,一些学生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只好选择求“中”摒“西”,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中医学习,而在西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及精力很少。

全文阅读

对于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西医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也是临床实际应用和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诊断课的学习,不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学会采集病史,正确系统地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及阳性体征选择必要的实验检查和辅助检查;学会各种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为其将来学习临床课以及进入临床实践做好准备。但是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得这样一门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某部分课程不能充分的让学生领会及掌握。鉴于此情况,我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如下两点个人体会:

第一,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采取演示教法、引导法、类比法、分组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法,使抽象的理论课变得具体生动,化难为易;把实验课枯燥无味的技能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与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

(一)诊断学体格检查中心脏听诊“杂音的听诊”是全章中授课和学习的难点,往往教师单纯只是讲授的话,学生容易因听不懂而疲劳厌学,或暂时听懂却很容易搞混不同瓣膜病变的杂音特点。我在讲授时结合使用挂图或模型或手绘图或多媒体等教具,来辅助讲解并演示各杂音产生机制、瓣膜的位置、听诊位置及病变时各瓣膜的情况、血流方向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心脏杂音是如何产生的,各种瓣膜病变产生的杂音听诊部位、产生时期、性质、传导、等特点;用心肺听诊模型人设定不同瓣膜病变情况下心脏杂音的声音播放,插入到对杂音特点讲解的过程中,代替只用几个形容词对杂音特点的描述;在同学们对瓣膜特点基本掌握的前提下,用提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讨论对临床瓣膜病变的杂音做出分析判断,进一步加深对心脏瓣膜杂音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不但可以化难为易,而且教具的使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的配合,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更高,往往到最后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得出结论(即不同病变时瓣膜杂音的特点),使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同学们在乐中学、乐意学,并且有掌握知识和发挥分析能力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体格检查的各项技能操作练习是诊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学生临床必备的基本技能,那么在上技能操作练习的实验课的时候,会存在很多同学在练习的时候眼高于手或主动性底而达不到操作标准的要求。首先,我在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遵循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学习积极性好的和学习积极性差的交叉分配的原则,各小组设立组长;实验课时,分组练习,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过关检测,小组与小组进行技能操作评比,所有的技能操作标准与医师资格技能考试标准接轨;每进行到一个阶段,教师对每位学生实施考核,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可以确保每位同学的技能操作达标,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学习督促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充分有效地演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演示有集体演示和小组演示,演示技能操作一定要规范到位,与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要求接轨,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标准化的训练。再次,充分使用模型人与实体技能操作相结合,以弥补只有学生间相互的实体技能操作而不能实现的一些病理情况下的异常体征的学习与练习。另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练习指导和总结。让学生真正做到自我管理,主动练习,测试达标的目的。

第二,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接近临床,结合临床。像我们的实验课中某些实验课内容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教师就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来完成实验教学。例如:

(一)学生练习病史采集的实验课,我们没有条件提供真正的病例资源(患者)让学生练习问诊,但我们可以采取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用于病史采集的练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建立医患关系,如何把握问诊的技巧等。以避免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首次面对真正病人时的不知所措。我会在实验室模拟病房的情境,搜集不同类型疾病的病史资料发给各个小组,先让他们对病史资料熟悉,然后每组派两名同学,一位扮演医生的角色,一位扮演患者的角色,根据他们的病史材料做情境问诊,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视学生对问诊掌握的情况不同,问诊的练习内容可以按部分进行,也可按整体进行。这样去练习问诊,既可以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经意间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能让学生尽可能的与临床接轨,提高学生将来适应临床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单纯讲授法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只是记数值,记临床意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很低,理解也不深刻。我采取的方法是到临床上或在平常生活中搜集各种检查的资料或数据,甚至发动学生主动地去搜集一些检查的结果,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将不同的内容应用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判断、联系临床等。这样的话,不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各项检查与临床的关系,缩短与临床的距离,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同时,学生从搜集数据到学会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既体验参与的乐趣,又可以品尝收获知识的成就与喜悦。

全文阅读

福州大学城地区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及中西医临床诊断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福州大学城地区17~30岁青年急性腹痛的病因及中西医临床诊断,为临床诊断及青年学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 严格根据病例的纳入及排除标准,Ω=ㄖ幸揭笱Ц绞舻谌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的318例学生患者的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时间、西医诊断、中医症候分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福州大学城地区青年学生急性腹痛主要为消化系统内科疾患,平均疼痛持续时间为(13.6±2.4) h;中医证型分布较为宽泛,其中以湿热积滞、饮食停滞以及气机郁滞为主。结论 福州大学城地区青年学生急性腹痛与气候因素以及饮食不节(洁)所引起的内科疾患有关,病种相对单一,中医证型多为湿热积滞、饮食停滞以及气机郁滞等。

[关键词]急性腹痛;青年学生;病因;中西医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 R25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a)-013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17-30 year olds in the area of Fuzhou University Town,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health care for young students.Methods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case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etiology,pain location,pain time,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TCM syndrome type of 318 stud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as chief complaint 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2016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Results The acute abdominal pain of young students in the area of Fuzhou University Town was mainly the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the mean duration of pain was (13.6±2.4)h.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s was relatively broad,mainly of damp heat accumulation and stagnation,retention of food and drink,depression and stagnation of Qi.Conclusion The acute abdominal pain of young students in the area of Fuzhou University Town is related to the climatic factors and the medical diseases caused by improper diet,the disease is relatively single,TCM syndrome type is the type of damp heat accumulation and stagnation,retention of food and drink,depression and stagnation of Qi.

[Key words]Acute abdominal pain;Young student;Etiology;Clinical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急性腹痛为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急诊中有5%~10%的患者以急性腹痛为主诉。急性腹痛多由腹腔内外脏器疾患所引起,见于临床各科疾病,具有病因复杂、起病急、变症多等特点。不同群体急性腹痛的病因、部位、持续时间、诊断以及辨证分型等存在一定差异[1-2]。本研究通过对福州大学城地区年龄为17~30岁的急性腹痛学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文阅读

孔昭遐教授学术思想纂要

摘要: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她善于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主张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证治疗常针药并用,内治与外治结合。文章从中西医结合和互补、衷中参西、辨证与辨病结合等几个方面,通过介绍孔昭遐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痤疮、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术后呃逆等病证,阐述其学术思想,如何继承中医并有所创新的。

关键词:孔昭遐;中西医结合;辨证;辨病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05-03

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安徽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兼附属医院中医科奠基人之一,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孔师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工作精益求精,为中医事业殚心竭虑。孔师善于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主张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证治疗常针药并用,内治与外治结合。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继承中更求发展和创新。曾编写过多种中医教材,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7部,编导《针灸》电视教学片3集,60余篇。今将孔师的部分学术思想简介于下。

1 中西结合中医与西医互补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复应用,运用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一定的解剖知识而形成的,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思维上运用抽象、顿悟、类比等方法。西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对疾病的认识注重生物病因、组织病理在诊断上的作用,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思维上应用具体、分析、还原等方法。两种医学各有所长,各有其短,一从宏观人手,一从微观人手,一重视病的诊断,一强调证的辨别。因此中西医学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孔师对中医学、西医学均经过系统学习,因此她“在中西医之间毫无门户之见,”并认为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不少“西学中”同志为中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医学西医不是为了改行,也不是用西医的观点来改造中医,而是以西医之长来补中医之短,因为“中医之长,恰好是西医之短,西医之长,也正是中医之短,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我所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西医所用。”[1]

在病史收集和体检方面,中医诊法是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是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神、色、形、态的诊察,闻诊是对人体气味和排泄物气味的嗅闻以及对呼吸、语言等声音的诊察,切诊是通过触、压、按和对机体脉象的诊察。西医诊法是视触叩听问,其中视诊是对神志、全身皮肤黏膜颜色、发育、营养、动作等的观察,触诊是对皮肤、淋巴结、腹部触压,叩诊是对肌表的叩击以了解内脏的方法,听诊主要是利用听诊器对能发出声响的内脏进行诊察的方法。两种医学的物理诊断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似的,望诊与视诊,闻诊与听诊,切诊与触诊叩诊相似,但在具体内容上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需要取长补短。中医望诊中之舌诊和切诊中对脉象的诊察是其特色诊法,有其丰富内容,西医听诊中借助于听诊器对心、肺、胃、肠、血管等的诊察,和触诊叩诊中根据内脏的解剖位置、结构特点进行诊察的方法则是其特长。西医除此诊断方法外,还有影像物理诊断法,如超声波检查、X线、CT、MRI、内窥镜,和对人体体液、排泄物、血液成分、致病微生物培养的化验检查法,以及病理诊断法等。总之,中医的诊断学有特色,如舌诊、脉诊、经络腧穴诊、耳诊等,西医的诊断学多种多样,而且通过显微镜、超声波、X线、内窥镜的望可以补中医单凭肉眼望诊的不足,用听诊器听可以补中医仅凭耳朵直接听的不足,二者的诊法结合起来,则可以对病情有更详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孔昭遐诊病除应用中医的四诊外,还一贯重视西医的有关检查,病房中的新病人,她查房时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体格检查,并积极向西医学习看C光片、CT片、心电图、检验报告等,以补中医对辨病方面的不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