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医理论

西医理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医护士护理理论培训

作者:王晔琳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已作为各级医疗单位发展和提升质量的重要内容,其计划和实施也日趋成熟规范。随着现代就医模式以及卫生保健理念的改变,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国家目前针对中医护理人员培养、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机构较少,中医医院的西医护理人员如何进行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层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就我院实施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和实践体会报道如下。

1医院结构与护理人员现状

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熏洗、贴敷和拔罐等方面,这些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1]。护士直接参与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有8项,包括拔罐、刮痧、肛滴、耳穴,电针,熏洗,帖敷和磁疗[2]。

1.2我院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护士8名,只占全院护士的5.7%。

2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护理技能的开展情况

2.1我院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在思想上深刻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3],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中医理论基础较差。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少,护士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均需先核对医嘱)[4]。从医院的调研中发现,医师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从而使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约束,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从而影响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全文阅读

中西医结合理论及内涵

1、中西医比较研究。中西医结合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有许多问题还正在探索。正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创造。中西医结合这一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目前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两套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性,那么,中西医比较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内容。要从两种医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医学的源头及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是两种医学的当代形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多方位的比较;还要从两种医学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临床思维进行方法论的比较等等。这种比较有助于对两种医学体系特质作深刻的把握,有助于从他者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突出自身优势以更有效地进行优势互补和融合,中西医的比较同时也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视野,以推进医学科学的多元化发展。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参与和更新人类生命科学建构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崛起的,全球化给中西医结合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西医的比较肩负着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的对话、沟通的使命,它不仅能在这种对话、沟通过程中启发人们的思考,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探寻中西医结合的具体运作方式,同时也将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西医科技发展中的困惑提供不可或缺的借鉴。比较方法已经不再是普通研究中的比较手段,它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思维方式用于学术研究的产物。比较学科已成为当代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它在众多学科中正在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们就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中西医比较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我们主编和参编了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中西医学史》以及《医学科技发展与社会》等,对本科生、研究生分别开设了不同层次的《中西医比较》选修课。为了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中西医比较研究,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编撰《中西医结合导论》教程。

2、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我校是一所融汇西医、中医、理工及人文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是我们的突出特色和显著优势。我们拥有各项配套的设施,积极地利用现代生物医学科技,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校的许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点课题就都是围绕中西医结合创新这一目标展开的,并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当前,分子生物学已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科分化越来越细,新的分支学科不断产生;随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各学科广泛交叉、渗透,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科学不断形成。这些都使人们有可能进一步向细胞、分子以及更深的层次发展,在微观上日益深入地认识各种疾病以及生命现象的本质。同时,人们认识现象本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每一个较大的问题都涉及到若干以至许多方面和领域,特别是现在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将有可能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突破口,又可以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医学的结合使医学获得日趋细微、高效、快速、精密和简便的手段和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的水平。现代生物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揭示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作用规律和疗效机理,从而推动中西结合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我们积极利用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充分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发掘、整理研究、阐释中医药学的经验真知和理论精华,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研究中西医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和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3、积极探索中医药复杂性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复杂系统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科学界普遍认为,复杂系统研究目前急需在具体研究领域里取得突破,科学工作者必须在具体的复杂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应用和发展复杂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总结复杂系统运动的一般性规律。复杂系统科学问题与生命科学中大量的关键科学问题密切相关。生物,特别是人体,是公认的复杂系统。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也已经暴露出来,整体观的重要性开始被科学界重新认识。而中医药理论体系与复杂系统论的思维方式非常相似。人们发现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基本组成单元,再用实验加上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已经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西方医学界由于在解决许多复杂疾病方面一再受到挫折,逐渐出现了循证医学、系统生物学、系统医学等新兴学科。西方的科学和医学也开始探求整体论,从而与注重传统平衡的中医之间开辟了很多可以对话的渠道。中医强调整体论,西医则强调还原论,多年来许多学者认为两者格格不入,但事实证明,到了系统生物学时代,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到共同语言。中医和现代医学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将为医学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能抓住这样一个趋势,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以认识人体机理为基础的预防科学体系。所以我们认为,中医药与系统生物学结合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系统生物医学,将是一个极富创造性并可能引领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之举。在大量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实践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立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如“证”、“藏象及病机”等整体论,以及中药复方的多层次、多靶点治疗的协同性和“方证”对应性,探索循证中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可行性途径,尝试用“现代语言”诠释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开展以中医方剂为载体的“方证相关”内在规律、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力求在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中医“病-证-方相关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推动现代医学向预测、预防和个体化的模式转化并为其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学,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路。目前,我们正在着手进行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重视整合和整体性的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从细胞水平、动物模型、临床研究等多个层面上开展工作,并要善于将不同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二是采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技术进行研究,其中代谢组学由于更能整体性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病理和生理状态而将成为一种主要研究手段;三是注重生物信息学,因为数据的整合和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价都要借助于生物信息学的应用,中医生物信息学将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四是应积极开展人体微生态包括肠道菌群的代谢和变化的研究,这个领域将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成为一个热点;五是注重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复方中药研究,中药的研究重点将从单味药、单体、单个活性部位逐渐转到复方和合理配伍的活性部位群上来,中药药效和临床疗效的评价将出现更能反映整体调控和平衡的新方法和新标准。

4、加强中西医结合科普创作,拓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广度。近年来,我校专家、学者创作了不少中西医结合的科普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些作品使广大群众初步了解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义、内容、性质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未来。这些作品通俗易懂,切合实用,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普及了人类健康卫生和防病治病的科学知识,受到社会大众热烈的欢迎。它不仅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在面上的扩张,同时也是研究视角多样化的体现,表征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强大的生命力。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西医理论论文

1教学模式相对较落后

目前大多数中医院校的西医诊断学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模式进行,而且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较差,无法开发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考试多以笔试为主,学生感觉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所学知识,使得所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应用。

2提高中医院校西医诊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转变观念,增加学时

中医诊疗源自丰富的哲学内涵和人体认识,西医诊疗则源于精细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中西医诊断的共识都源自远古时代的对人体的基本认识[3]。西医诊断学是解决中医院校理论与实践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等弊端的最佳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认识,了解西医诊断学教学在中医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保证足够的教学时数;转变学生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西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2.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西医诊断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问题式(PBL)与授课式(LBL)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培养全面型人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模拟或恢复教学内容情境[4]。LBL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将学生引入问题后激发其积极思考能力,通过自我讨论、探究及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5]。PBL教学法则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习[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采用PBL与L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中准备典型案例让学生模拟患者或选择标准化患者,教师让学生通过询问病情、采集病史、书面记录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3教学与临床相结合

全文阅读

中西医与医学融合创新理论哲学基础

构建创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一个跨世纪的世界性难题,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以贡献于全世界。”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我们应该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想于一体的21世纪新医学,这种医学兼取两长,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和努力[1]。可见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和任务是发展新的医学范式,创建新的医药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由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看,距离这个标准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医学界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三个学科已经形成,但其发展极不平衡,从理论发展、学科地位、发展规模看西医学科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代表;中医学科作为传统医学在解放后获得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政府管理机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医疗机构、学术发展等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与地位无法和西医学科相提并论;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已经得到了体制的认同,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独立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形成,仍然处于脱胎于中医又依附于中医的阶段。造成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直到目前仍没有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创新的医学哲学观和创新的基础理论。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全文阅读

眼科中西医理论的差异综述

作者:王晓阳 单位:北京市金台中医医院

长期以来,中西医眼科以各自不同的理论及思想体系为主导,都在临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就两种理论作一分析比较,并结合循证医学来展望眼科临床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医眼科理论

中医认为,眼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五脏六腑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眼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之血气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眼睛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有着广泛的联系,脏腑经络失调,精气不能上荣于睛珠、神膏、视衣、目系等部分,易患眼病。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所谓“眼通五脏,气贯五轮”,中医治疗眼底是根据“五轮八廓”脏腑、经络并结合四诊八纲,将眼的各个部位与全身脏腑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辨证施治。中医临床治疗使用中药、针灸、点穴、按摩等方法是独特的,是西医所不具备的。眼部与人体全身息息相通,“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通过对眼部不同部分形色的诊断,就可知人体脏腑变化,《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说:“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不平所致。”故针刺身体有关部位的穴位可治眼病,针刺眼部穴位,也可治疗人体有关方面的疾病,尤如“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医易同源,中医合理地应用了周易理论指导实践,也为周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医学阵地,促进了周易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使中医理论更富有全息统一、整体协同的特色。中医学中有很多世界上其他医学体系无法企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2西医眼科理论

西医认为,眼是由多层次、多性质、多功能的不同组织所构成,眼的组织结构细微,基础理论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眼是由眼球及其辅助器官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构成的复杂结构,位于眼眶中。眼接受外来光的刺激,通过视觉传导,将光的冲动传至大脑半球的视觉中枢,而引起视觉。眼科病理学是以实验研究及结构变化为主的“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说是1958年德国病理学家创立的理论体系,它是以局部定位观点为指导的,认为“一切病变都是细胞的病变”,当手术后或眼外伤恢复期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修复。眼睛的能量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的分解,能量的基本来源是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根据生理需要转化成机械能、生物电能、化学能。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通过消化、吸收,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互相配合,协调进行。今天,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眼科临床日益精细化,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普及,StephemKwok在《眼科生物力学》一文中指出:“(21世纪),手术效果应建立在眼组织生物力学知识之上,逐渐地达到分子工程学技术水平,利用局部组织张力的力学特性来矫正局部组织条件。”[1]正是由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使人工晶体普遍使用,使人工角膜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前延长,人工眼的研究也已集中在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刺激器3个方向。这些是中医所无法企及的。

3眼科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差异

通过眼科两种理论的对比,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东西方对事物的考察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基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基本关系和基本概念理解的差异采取相异的观察方式,从而建立不同的理论和模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科学体系,繁衍出不同的眼科医学内容,这是东西方医学的分野所在。中医用整体全方位的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时,就难以同时应用分析分割的方法,也就难以进化到人工眼的研究;西医应用到眼科临床进行分解分析时,又难以顾及到整体,比如曾经发生过眼球摘除术后才发现患者是个孕妇。一种着眼于分析,顾“小”而失其“大”;另一种纵观整体,求“全”却存其“粗”,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当然,中西医理论各有千秋,都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各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眼科两种理论的差异(表略)

全文阅读

糖尿病患者西医理论论文

1治疗效果判定

对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则认为治疗效果显著,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好转,则认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没有改变或升高,则认为治疗无效[3]。采用其他方法对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直到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该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详细的数据统计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具有传染性,在临床的治疗中,重点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西医内科治疗中,二甲双弧和胰岛素发挥了很好的降糖效果。二甲双弧是临床上常见的降糖药物,其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常分解,减少肠道对于葡萄糖的摄入,提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效果[4]。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物,可以减少肝糖原的输出,降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并且降低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是人体内胰岛素的类似物,其在酸性的环境下为澄清的液体,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作用的时间长,可以帮助进行糖分的分解,减少低血糖情况的发生[6],其还能够促进脂肪和骨骼肌对于葡萄糖的摄入,从而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在患者治疗期间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并且让患者进行运动,帮助患者血糖的下降,促进病情的恢复。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较快、治疗满意度高。因此采用西医内科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全文阅读

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溃疡患者65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65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全部病例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 在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中西医结合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消化性溃疡

中国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号: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07-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是消化系统常见慢性病之一,发病原因与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屏障作用破坏有关。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同时药物、环境、精神及遗传因素也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腹痛呈周期性、季节性,并与饮食时间有关联:胃溃疡疼痛为餐后0.5―1h发作,至下餐前缓解,疼痛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为餐后2―3h发作,持续到下次进餐后缓解,亦可发生于睡前或午夜(夜间痛),疼痛规律为空腹-进食-缓解。同时精神因素,过劳亦会诱发或加重腹痛,并可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根据本病临床上以慢性周期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特点,本病属于“胃脘痛”、“胃气痛”、“胃痛”的范畴,中医治疗可分为:(1)脾胃虚寒型,治则为温脾健胃、益气建中,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加减;(2)肝郁气滞型,治则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3)火郁伤阴型,治则为养阴柔肝、消火解郁,代表方为化肝煎合一贯煎加减;(4)血瘀型,治则为化瘀通络,代表方为失笑散合海浮散加减。笔者根据不同病例特点,辨证施护,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对2005.05―2009.05收治,经胃镜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的65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31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溃疡37例,复合性溃疡2例;入院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强调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以服药指导、消毒、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部病例症状缓解并治愈出院。

2 病因和病理

全文阅读

产后抑郁中西医结合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00例产后抑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护理组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每组100例。产妇年龄(29.32±4.25)岁,孕周(38.28±3.03)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对象

本组所有患者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制定的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产后两周内出现5条或者5条以上症状,其中(1)和(2)必须具备:

(1)情绪抑郁;

(2)对多数活动缺乏明显的兴趣或者愉悦感;

(3)失眠或睡眠过度;

全文阅读

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与护理论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压疮从病因、病理生理学角度反映出是由于受压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目前公认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有些病人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1]。压疮是治疗及护理上的一大难题,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是一种繁重的负担。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压疮2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压疮病例中,25例系院外带入,2例为院内不可避免发生,男16例,女11例,年龄54~93岁。27例压疮病例共发生压疮65处,其临床资料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压疮的多发部位为骶尾部、髋部和臀部,且以Ⅱ、Ⅲ、Ⅳ期为主,尤以Ⅲ期最多。

表127例65处压疮的分布情况(略)

2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及步骤

2.1创面清洗Ⅱ期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Ⅲ、Ⅳ期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Ⅳ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周围皮肤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

全文阅读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护理论文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护理

小儿腹泻(infantlediarrhea)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多发。临床以大便增多,粪便稀或完谷不化为主证。我们对腹泻患儿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06~200612本院共收住急性腹泻患儿382例,其中,男207例,女175例,年龄4个月~2岁。患儿腹泻呈水样或蛋花样便,每日腹泻6~20次,多伴有发热、呕吐及上感症状。重度脱水5例,中度脱水92例,轻度脱水65例。病程1~3d。入院后粪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RV-Ag(IgM)均阳性,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按《儿科诊疗精粹》中腹泻病情分类法[1]:轻型为84例,中型240例,重型为58例。经过补液、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患儿均在24~48h后腹泻减至每日3次或3次以下,大便外观正常或成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护理措施

2.1严密观察病情患儿入院后及时细致、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一般状况、神志、精神、面色、肢体温度以及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知常而达变”,精心护理患儿。①详细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和气味,以区别泄泻的寒、热、虚、实,分别护理;②密切注意神态、唇色、呼吸、皮肤、四肢、苔脉及体温的变化,作好各项记录;③便前腹痛,尿布浸湿,卧位不适,饥饿惊吓等均可引起患儿哭闹,要及时找出引起小儿啼哭的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

2.2加强基础护理①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若出现四肢冰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应注意防止烫伤。②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5%鞣酸软膏,以保护周围皮肤。③对伴有呕吐的患儿,要注意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及时作好口腔护理及卫生处置。腹泻患儿有时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2]。

2.3严格隔离措施对患儿严格进行床旁隔离,其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换下的尿布在现场直接丢入袋中,并封好拿出室外。被大便污染的非一次性尿布、被服、便盆、地面等,均应作相应的消毒处理。接触污染的尿布和衣物后要清洗双手。病儿用的奶瓶、,每次用后煮沸消毒,喂奶前洗手。护理患儿前后均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