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仰者心得体会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

【摘 要】 本文从信仰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和现阶段信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提高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对策: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理念;创新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促进受教育者的信仰形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一旦发生群体信仰缺失,将危及祖国的前途和未来。

一、信仰教育的意义

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信仰是这样解释的:“信仰是对一个命题予以认同和接受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这个命题尚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为真实。”大学生的信仰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对社会形成的价值判断的特殊心理倾向,这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的方向。所以,帮助大学生确立崇高的信仰,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意义重大。

1、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当代大学生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思维敏捷,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们缺乏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再加上教育实践基础薄弱,大学生很少能真正接触社会,看待问题容易片面,容易受到他人蛊惑,不能适应社会,影响着信仰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具备科学的信仰,科W的信仰具有指向、动力、支撑的作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需要拥有科学的信仰和大无畏的胆识,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全文阅读

浅析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大学生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过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信仰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内容脱离现实,方法呆板单一,过程存在矛盾等。进而提出对策:优化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提高信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信仰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对策

信仰教育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集团、个人根据国家、民族、社会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个人需要把自己确定或倡导的信仰通过教育途径传授给受教育者,企图影响受教育者信仰的形成和信仰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我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即教育者有机会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觉地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现实中,我们看到信仰教育实效与所要达到的目标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经济利益、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及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信仰也多元化,这一方面凸显了大学生信仰选择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但也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世俗化、庸俗化,并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信仰迷失与信仰危机。针对此现象,高校只有把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够重构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拉大,人民内部矛盾越来越凸显,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各种社会思潮乘虚而入,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

从社会层面看,市场经济使经济理性不断地扩张,蔓延到政治、道德等生活领域,使人们的信仰倾向于实用和功利。从学校层面看,曾经纯洁的校园完全纳入到市场范围,店铺、广告、营销无处不在,教师、学校也难以抵挡市场经济的诱惑,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渗透到校园,触动着大学生的心灵,出现了急功近利、不思进取,渴望不劳而获,吹捧信仰无用论,功利化倾向突出等现象,使信仰教育愈发困难。

全文阅读

信仰关系的纠结与困顿透析

关键词:中国信仰

摘要:人们一直议论和忧虑的,已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仰根基问题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举世瞩目。然而,在此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中国社会的文化与精神现状却不是那么乐观与自信,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一直难以上升。

以往之中国信仰,表面上乃以道德、良心形式呈现,实质里却是要转以国家权力才能得以付诸于实践的。国家权力通过对信仰实践条件的控制,把文化信仰、道德良心与国家兴亡联系到了一起。所以,中国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价值、信仰,但是他一旦接纳一项价值观念,也就不免被引入这权力秩序。由此观之,不是信仰有无的问题,而是信仰如何得以进入社会、安定人心的事情。

“社会”依旧缺席

中国人存有自己的信仰世界,但是这些信仰世界与人间社会被各种正统的礼仪与文化主张所间隔,信仰结构被神格化的理想主义所替代。

大凡社会生活,都免不了要在价值归属上具有一定的共识,从而不可避免地要与信仰问题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一个价值共享的信仰体系。可是,信仰关系在中国社会里面,往往更多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系化的价值关系,以及不同阶层、身份或等级之间排列的价值规则。因此,信仰关系就会呈现中国人对于社会秩序的一种最基本的定义方式:一个权力整体的各个要素,依照其与整体的关系来排列各个身份等级所使用的价值原则。即便是时代变迁了,人们的信仰关系虽然也在转变,但要完成这一转变,我以为,首先是要超越这一具有神圣宗教性特征的权力关系,而不是忙于去重建什么信仰体系。

时下的中国人,延续了传统的“天下”式信仰方式。他们信仰的核心无疑是一个理想社会,而一个理想的国家权力及其代表,就是这个理想社会的信仰化身及其神格化。人们从这个理想社会、或者是圣人楷模的信仰之上,得到的往往是一个社会的福利承诺和利益要求。假使社会的信仰方式不能使人们的利益得到一定的满足和实现,那么,这个信仰对象就会发生转移、变质。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社会基层的案件发生,例如贵州的习水案、浙江的丽水案、湖北巴东案以及各种屠童案件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中国社会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在中国的底层社会中,人们心中有“仇恨”,却不知道向谁去发泄。因此,一旦出现任何一个机会,这一“仇恨”就会很容易在人意料不到的地方爆发出来。表面上看,这是社会信任的丧失所带来的社会暴力,使人误以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最醒目的一个现象就是“社会的解体”。其实,社会学意义上的中国社会还没有正式登台。

全文阅读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信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及完善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的实证性研究为依据,揭示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户和大学生五个群体的信仰现状,并分析信仰弱化的根源及其教育对策。

【摘 要 题】研究报告

【关 键 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全文阅读

教师教育信仰的概念和特征

摘要: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急剧的社会转型,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包括教师教育信仰在内的各个信仰领域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必然会对人们的教育认知和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的高度信服与尊重。并以之作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准则。教师教育信仰具有全面性与概括性、理想性与超越性、稳定性与持久性、凝聚性与一致性以及主体性和终极性的特征。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 概念 特征

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造成的信仰危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趋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多元交织的状态。在人类信仰的各个领域包括宗教、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危机。当然,从传统宗教在现代的复兴,新兴宗教的不断涌现以及世界性研究宗教的热潮来看,不是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出现了信仰危机,本文所指的信仰危机,只不过是某种具体信仰形式的危机而不是信仰本身。这一信仰危机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由于教师教育信仰的危机,导致了当前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

首先,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各领域信仰危机的日渐加剧,威胁着既有的教育认同。古往今来,教师一直是道德的典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承担着传道的职责。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有著不窑忽视的重要性,甚至影响著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教育工作到不到位。关系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教书”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育人”。这就需要教师无私的道德奉献,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就如夸美纽斯所强调的,“教师应该是道德标准的优秀人物”,所以,教师本身的道德是其成为教师的一个底线要求。教师们也自觉把自己作为道德的化身,固守着这一底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市场主体“逐利”的特点,实用主义冲击着教师的道德底线,使这一底线逐渐模糊,许多缺乏信仰的教师放弃了对师德的要求,而沦为赚钱的工具。教师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就像乌申斯基所指出的:”不管教育者和教师如何把他的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得怎样深,只要这些信念在他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就可能加在儿童身上的那些影响上。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蔽,则他们的作用愈是有力。”

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和教师的认识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作为道德化身的角色逐渐淡化,“尊师重教”也越来越变成了纯粹的口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正趋于紧张。双方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的状态之中,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加强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研究,探讨一下改变当前状况的具体措施,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具有较大意义的。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一般概念透折

在探讨教师教育信仰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其它几个相关的概念。

全文阅读

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及大学生信仰缺失问题的分析

摘 要: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而如今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信仰的缺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风气。本文以当代大W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信仰缺失程度,使之意识到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并从三类环境角度分析信仰缺失问题的成因,为解决信仰缺失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信仰;信仰缺失;大学生

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虽然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社会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矛头大多指向信仰缺失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通过更直观的问题,以更真实的数据作为论据,做出更清晰的论述,为解决信仰缺失问题提出更直观的措施。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往往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笔者看来,信仰是一个人的感情支柱和行动指南,是灵魂的体现。它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感觉真的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并从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自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信仰可以让人充满力量去探寻希望。除此之外,信仰可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不得意的时候,信仰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引导人们追寻更高的目标。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当一个国家的人的信仰都是正确且向上的,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必将提高。

二、信仰存在的必要性

信仰是对确定价值的追求,信仰不同,人生的价值追求也就不同。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超越。崇高的信仰能凝聚正能量,人们会在崇高的信仰的感召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精神。当代人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很难意识到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

全文阅读

拥有真爱的教育信仰

火车飞驰在青藏线,不知不觉中过了格尔木、过了那曲,我们走上了真正的高原,走上了向往已久的圣城拉萨,一种和天相接近的感受,让人浑身都有着神圣的滋味。

只是眼睛被另外的情景吸引了:在拉萨的大街上、小巷里,特别是在布达拉宫广场,在大昭寺,在任何一个角落,总会看到一些磕等身长头的人,他们以“五体投地”的方式行礼叩拜,目光坚定,旁若无人,鱼贯前行。这样的场面着实令观者震惊,但于他们而言,确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些信徒从东西南北各地而来,从僻远的乡寨走来,在朝圣之路上一走就是一月半年,甚至三五年。信徒中有耄耋老人,也有稚嫩小孩,他们衣衫褴褛,风餐露宿,甚至沿街乞讨,最终一路磕头汇聚于此,虽历经艰辛,面容依旧自然安详,内心虔诚纯净、丰盈幸福!

这是笔者之行的亲眼所见和真切的内心感受。周国平曾说:“宁静是丰富的存在。”那些信徒究竟因什么而有着这样饱满的精神呢?我想,归根结底应该是人生的信仰,是对藏传佛教真挚的爱。

有一篇文章里曾说:“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趋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了。”灵魂的萎缩和空虚必然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对于任何人而言,要想拥有一颗聪慧睿智的心灵,需要信仰;要养成一种深邃博大的精神,需要信仰;要形成一种高贵雅致的人格,更需要信仰。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对教育的信仰。朱自清先生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需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 只是教学技术而已。”伟大的教育家们都有自己坚定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 卢梭信仰自然。教师有教育信仰,既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站在施教者的角度看,教育是需要信仰的。教育作为一项拯救人类灵魂的事业,虔诚、热情、执著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履行教育使命、奉献个人才智、实现人生意义的动力。在社会道德滑坡、教育虚浮的背景下,教师最缺乏的还不是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而是如何在平凡艰辛的教育岗位上坚守自己的教育哲学,百折不挠地抵制种种利益诱惑,虔诚地身体力行教育使命、矢志不移地追寻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意义世界。

站在受教者的角度看,教育也是需要信仰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那么, 教师依靠什么来引导学生成“人”呢? 从教育现实看, 教师主要依靠传递系统知识来引导学生发展。而知识只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的意识形式”,人却是一种价值性存在。教人成人就是要引导人理解、创造人的价值。学生并非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教师也不是教书的机器,因此,教人成人必须超越知识论。信仰与知识不同,“信仰是知识和实践行为之间一定的中间环节, 它不单纯是知识,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 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 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 并依靠信仰而生活”。信仰本质是人对自我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因而,教育信仰突破知识世界进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世界, 促使教师自我成人, 进而引导学生成人。

从磕等身长头的信徒来看,信仰的本质就是爱。而教师也应该是“教育”的信徒,教师的教育信仰本质其实也就是对爱的信仰。

全文阅读

养成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生成

[摘要]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关键词]法律信仰;青少年;养成教育

[作者简介]闫立超,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河南新乡453007

[中图分类号]D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07-03

学界关于法律信仰的讨论颇多,大多数都认同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建立真正法治国家的诸多条件中,建立尊法尚法的法律信仰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法律主体的法律信仰培育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些探讨和结论中,鲜有关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信仰及其教育问题,更鲜有把养成教育和青少年法律信仰进行整合研究。本文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一、培养青少年法律信仰的意义

法律信仰是法律主体持一种极度虔诚的态度或信念并以之指导实际行动的一种精神境界。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维护者和建设者,是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培育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精神,对于中国法制建设,尤为重要。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昭示了法治建设的根本和未来。法律信仰对法律主体包括青少年的影响不仅包括宗教般虔诚的内心信念,还包括对自身行为规范遵守法律规则的习惯养成,其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

全文阅读

论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

摘要:教师教育信仰养成的过程,即教育信仰作为客体使教育主体教师客体化的形成过程,也是教育信仰的主体完成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经验一习染、教育一督导、权威一强制等方式,完成主体的教育信仰构建。同时,在教师教育信仰的现实确立过程中,包括社会舆论、教育仪式等外在因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过程起着校正作用。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养成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涵义

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信仰主体、教育信仰客体二者关系的反映,这种教育关系实质是价值关系,表现为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的自身需要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教师教育信仰不同于、政治信仰、科学信仰,它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活动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教育的信仰为基础,以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为目标,由此实现人之为人,教师之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对教育信仰绝对崇敬与信服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意志的努力而使自身统一于教育信仰客体的过程,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信仰的高度自觉性,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二、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

生而为人总有其自身的信仰世界,但教师不仅要有一般信仰,更要有教育信仰。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可能没有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就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教育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活动。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一)教师职业的特性要求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与教育知识、教育技能一样,是教育活动的特性对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它以培养人为使命,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一种精神历程与心灵对话。在此过程中,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教育家们无一不有着自己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他们的教育信仰,不仅激起自我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智慧,而且极大地感染着受教育者,给他们以求知的力量。

全文阅读

精神信仰的心理学阐述

【摘要】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然而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信仰心理学结构特点相关因素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对于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信仰与人们对人生与宇宙存在价值的思考紧密联系。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意识状况和终极的价值观念,贯穿于生命的始终。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有人把它看作是与价值观等同的概念,甚至把信仰混同于信念。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仰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知、情、意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它既可以存在于现实的意识之中,去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从而影响造就人格的深层结构。

二、信仰特点与结构

1.认知是信仰的前提

信仰是一种以“相信”为中心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的精神状态。信仰中的认知因素,即信仰中认识、知识、观念的因素是信仰确立的前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