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神信仰的心理学阐述

【摘要】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然而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信仰心理学结构特点相关因素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对于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信仰与人们对人生与宇宙存在价值的思考紧密联系。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意识状况和终极的价值观念,贯穿于生命的始终。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有人把它看作是与价值观等同的概念,甚至把信仰混同于信念。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仰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知、情、意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它既可以存在于现实的意识之中,去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从而影响造就人格的深层结构。

二、信仰特点与结构

1.认知是信仰的前提

信仰是一种以“相信”为中心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的精神状态。信仰中的认知因素,即信仰中认识、知识、观念的因素是信仰确立的前提。

全文阅读

论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

摘要:教师教育信仰养成的过程,即教育信仰作为客体使教育主体教师客体化的形成过程,也是教育信仰的主体完成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经验一习染、教育一督导、权威一强制等方式,完成主体的教育信仰构建。同时,在教师教育信仰的现实确立过程中,包括社会舆论、教育仪式等外在因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过程起着校正作用。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养成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涵义

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信仰主体、教育信仰客体二者关系的反映,这种教育关系实质是价值关系,表现为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的自身需要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教师教育信仰不同于、政治信仰、科学信仰,它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活动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教育的信仰为基础,以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为目标,由此实现人之为人,教师之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对教育信仰绝对崇敬与信服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意志的努力而使自身统一于教育信仰客体的过程,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信仰的高度自觉性,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二、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

生而为人总有其自身的信仰世界,但教师不仅要有一般信仰,更要有教育信仰。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可能没有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就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教育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活动。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一)教师职业的特性要求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与教育知识、教育技能一样,是教育活动的特性对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它以培养人为使命,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一种精神历程与心灵对话。在此过程中,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教育家们无一不有着自己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他们的教育信仰,不仅激起自我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智慧,而且极大地感染着受教育者,给他们以求知的力量。

全文阅读

浅谈民族信仰对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

摘要:民族信仰作为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一个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集中概括。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对民族凝聚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信仰;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56-02

一、民族信仰的内涵

(一)民族信仰的含义

所谓民族信仰,即指某个特定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基于民族认同而形成的对自己民族及其文化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平时我们所说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等都可说是民族信仰的具体表现。

(二)民族信仰的内涵

全文阅读

中国亟需建立公共信仰

近年来,我经常读到这样的文字:当代中国问题如山如海,主要原因是在于中国人缺乏信仰,或者是有了信仰而无法积极地认同,所以,有了信仰等同于无用。至于某某体系似为文明最高境界,也针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总是以为一旦整个社会有了其信仰之后,这些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从面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诚信问题,其思维逻辑与建构方式,实际上是以一个的特殊性来面对整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实在是具有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偏向。这种期待与建构,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其他价值体系或信仰方式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近日,《人民日报》则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把信仰与国家、人民、力量等重要概念相提并论,实际上即是把人民的信仰视为核心价值观得以实践的主要方式与根本基础,特别是立足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大层面的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努力践行,作为当代中国信仰复兴与建设的根本路径。

《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为题,明确指出了“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这就在改革开放以来,非常明确、相当重要地,把个人的人生信仰与整个国家、社会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把个人的信仰置于从社会到国家的价值观体系之中,而且被深度赋予了从中华文明传统到世界文明价值的普遍内涵。换言之,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因为具有了从国家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个人的信仰及其关怀,方才具有了一个切实的认同方式。

为此,当代中国信仰的复兴及其重建的问题,实际上即是与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样才不会使个人的信仰落空,才会使各种结构紧紧围绕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主动而深入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在与文化建设层面的实践与落实。

中国处在私人信仰向公共信仰转型之中

一般而言,中国信仰传统的基本特征是,以私人化的天人关系、神人关系为基础,感通天地,外接人间。其外合于国家,则国家信仰;与权力结合,即权力信仰;走向社会,就是社会信仰;与文化融通,就是文化信仰。私人化的信仰关系及其与各种社会、利益、权力关系的交往与整合,常常决定了信仰的方式与功能。

虽然有一个天地君亲师的信仰结构,在伦理、宗教、权力等层面把国家与个人予以高度整合,但其落脚点却是一个有德行的圣人。所以,中国信仰结构之中,有圣人,有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圣人做不成了,干脆就做私了的个人道德。于是乎,中国人的个体信仰往往是对圣人信仰的一个补充,或者是一种反抗。至于圣人信仰与私人信仰之间的此消彼长、冲突或整合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信仰的变迁历史与信仰习惯。

在得天下、先得人心的王权统治或臣民时代,人心几乎等同于信仰,私人信仰不可能;国民时代,民族国家近似于世俗之神,私人信仰同样难构成。20世纪以来,宗教被道德、美育、科学、哲学、甚至理想主义所替代,私人信仰依旧麻烦。而真正的私人信仰,只有在19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中,才得以渐渐呈现。

全文阅读

价值观和信仰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辩证关系

信仰与价值观是作为感知贮存在人类每一个体之中的两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实践。由于当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信仰和价值观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弘扬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加强民族精神建设,从而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信仰体系价值观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神话故事,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都有着一些原始宗教的思想存在。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和人一样都有生死,于是便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近一步就发展成了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又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作为世界观的宗教,都教导着人们有必要去追求人们自身之外的赖以生存的价值以及如何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信条。从古代起,宗教便利用多种途径向世人提供忠告、价值观和引导。

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价值观

中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对于信仰的解读是:“信是人类坦诚对世界的无知,仰是一种对存在的无限性的敬畏,两者加起来就是信仰。”在我理解,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真正的信仰不在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主要是看一个人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诚和执著。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说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并且教导当时年轻人要这样活着,因此他遭到了封建势力的无端指控,最终被处死了,这也是为信仰而死的。

当然,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伴随着他在文化成长的历程中逐渐成型的。当你在一种文化中长大的时候,那种文化便决定了你相信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什么是真实的,进而也就形成了个人比较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而信仰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于它们是价值观的基础。

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个人的价值观最终会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所以,如果想更深层次了解他人的行为,就要先好好参透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二、信仰与价值观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然而,信仰和价值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信仰是我们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会通过他的信仰所反映出来,但是,价值观却是个人生命中的最终信仰。所以,信仰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全文阅读

论企业信仰的形成与构建机制

摘要:企业信仰包含着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成分,具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把握前进方向,保证企业平衡发展。促使企业成为“好公民”的作用。本文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关系看手,探讨了企业信仰的形成模型,并提出企业信仰的构建机制。

关键词:信仰;企业信仰;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17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6-0077-04

随着我国工业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从频频发生的矿难、水资源污染到震惊世人的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发展的思考。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作为自然、社会资源的使用者,企业也是一个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环境的重要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遵循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从注重产品、注重服务、注重管理发展到注重文化之间的竞争,并且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从马克斯-韦伯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结构模式来看,信仰属于社会结构中的文化范畴,是文化结构中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由此可推,组织信仰对组织发展有重大影响。据2007年《新智囊》和中国管理传播网对500多名管理者关于企业信仰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有6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非常需要企业信仰,53%认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信仰危机,30%的人认为信仰危机非常严重。企业信仰是企业最深层的发展动力源,而企业发展是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保障,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要环节。在竞争日益剧烈,贸易壁垒日益提高的当下,中国企业如何构建企业信仰,维持企业持续成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学术界和业界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相关文献回顾

1.信仰内涵与效用

《辞海》对信仰定义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从文字学的层面来解释,信仰是由“信”和“仰”组成。所谓“信”,是指信任、信服,所谓“仰”,是指仰视和仰慕。结合起来,所谓信仰就是从内心对一个观念、一种思想、一种主义等产生认同并将之内化,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其特性主要是明确的目的性、理想性和优位性。目的性是指,信仰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追求价值的动力和目标,具有一种精神家园的意义;理想性是指通过信仰的形式超越短暂、有限的人生,实现对无限、永恒的价值追求,而且从中人可以得到激励、慰藉;优位性是指信仰的坚定性,即无论何时何地都按信仰的要求去做,在任何行为抉择中把信仰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瞿永玲,2004)。

马克斯・韦伯(Max・Webr)在分析“经济一政治一文化”三元结构模式中,强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运作机理过程中,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非一定是物质和经济的反映,它同样可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变迁的动力因素。荆学民、李红辉(2009)也认为在这种三元结构中,“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本性,即发挥出它的精神牵导性的本质功能。而信仰作为人之特有的精神现象,其本质的功能是一种精神性的功能。它通过影响个人、企业的观念、行为,从而影响人或企业的业绩。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人或企业发展可产生正向或负向的作用。

全文阅读

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及大学生信仰缺失问题的分析

摘 要: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而如今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信仰的缺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风气。本文以当代大W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信仰缺失程度,使之意识到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并从三类环境角度分析信仰缺失问题的成因,为解决信仰缺失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信仰;信仰缺失;大学生

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虽然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社会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矛头大多指向信仰缺失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通过更直观的问题,以更真实的数据作为论据,做出更清晰的论述,为解决信仰缺失问题提出更直观的措施。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往往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笔者看来,信仰是一个人的感情支柱和行动指南,是灵魂的体现。它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感觉真的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并从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自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信仰可以让人充满力量去探寻希望。除此之外,信仰可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不得意的时候,信仰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引导人们追寻更高的目标。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当一个国家的人的信仰都是正确且向上的,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必将提高。

二、信仰存在的必要性

信仰是对确定价值的追求,信仰不同,人生的价值追求也就不同。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超越。崇高的信仰能凝聚正能量,人们会在崇高的信仰的感召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精神。当代人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很难意识到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

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信仰

摘 要:什么是信仰?古语的典故是: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现代汉语的解释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针。

关键词:哲学;信仰;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46-02

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不尽相同。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有一样的信仰,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谐。

一、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

(一)从认识论角度

信仰中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认知因素即信仰主体通过对信仰客体的考察、了解形成了对客体的初步印象,经过综合各种知识加深对客体的理解,从中总结出某种观念或理论,而这种认识无论是正确的亦或错误的、实证的亦或猜测的、合理的亦或悖理的,都将造成一种信仰心态,决定性地影响着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所持的态度。情感是信仰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多样化心理反应,它一方面成为信仰的动力因素发挥着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信仰的样式因素建构着信仰的框架、模型。意志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信仰:第一,作为保持因素能使信仰心态保持稳定,不仅规范人的认知活动,使之沿着一种有益于巩固和强化信仰的认知定向来进行,而且通过信仰主体的内在自制力和来自共同信仰群体及强大权威的他制力规范人的感情。第二,作为外化性因素,是促使信仰心态由主观领域或向行动和实践领域转化的因素,正是由于它的作用,信仰才不只是一种精神――心理的状态,而且是一种信仰的行动。无论感觉思维的生理器官,认识发生的外在环境,还是理论的逻辑推演规则都具有与人自身一样有限性。就现实直接的感觉而言,每个人的感觉内容千差万别,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才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调和它们而达成共识。感觉与实在的关系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实在的究竟是什么?著名的贝克莱主教只承认我们自身的心灵及其观念、情感、意志的实在性,外界事物的存在只在心灵的感知本身,而上帝的心灵最后又保证了事物在人心中存在的真实性。罗素批评说这是一种露骨的虚妄,毕竟贝克莱也没有圆满地解释人心之外的上帝存在的确实性;莱布尼茨认为是原始灵魂即精神性的单子的集合,物理学又“科学地”解释为是一堆数量极其庞大的高速运动的电子的聚合,而哲学谨慎的思索也认为现象与感觉背后并没有什么确实存在着。现象与实在,感觉与客体,这根本没有人说得圆满,也没有确定的答案。罗素尽管赞扬贝克莱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感觉主义的自我合理性,但也驳斥了他“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观念,罗素认为贝克莱混淆被感觉对象和感知作用,感觉观念,“便把存在于心灵之内这个命题转化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观念了,也就是转化成凭借我们的认知行为而知道的事物本身了”。由此可见,信仰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性和实在性。

(二)从实践的角度

全文阅读

明代甘肃民间信仰探析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河西走廊民间祠庙的数量、类型统计,时空分布特点,探析影响明代河西走廊基层社会文化发展的因素:人口数量与民间信仰,统治者与民间信仰,社会经济与民间信仰。阐述了明代甘肃民间信仰的社会影响:规范社会行为,繁荣地方经济文化,耗费财物、规避现世。

【关键词】 明代;河西走廊;民间信仰

一、明代甘肃民间祠庙数量与类型

明代甘肃民间信仰庞杂而繁盛,自古有“信巫尚鬼”之风。在对甘肃地区114部地方志的整理爬梳中,发现明代甘肃坛祠、庙宇、寺观多达372所。其中庆阳府有21所,平凉府54所,巩昌府95所,临洮府38所,陕西行都司149所。随着传统宗教的泛民间化,明代民间信仰与传统宗教的界限已十分淡化。因此,在统计民间信仰祠庙时,有必要将庙宇一并统计在内,这样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明代甘肃基层民众的精神面貌与社会文化生活。

民间信仰多样性、庞杂性的特点决定民间信仰的类型也是丰富多元的。根据明代甘肃民间神祗的特点,可将民间神o归纳为圣贤型(关帝、霍去病、张骞、冯胜)、自然型(天、地、水)、乡土型(十八湫神、李将军祠(李光启)、悯忠侯(王纲))、行业型(鲁班、药王、关帝)、释道型(观音、弥勒佛、玄帝、菩萨)五类。其中自然型祠庙48所,释道型祠庙138所,圣贤型祠庙77所,行业型祠庙17所,乡土型祠庙120所。

由于一些民间神祗兼有很多特性,他们之间的界限不一定十分严格,关羽也被赋予行业保护神的属性,诸如皮箱业、烟业、理发业等行业都对其奉祀有加。制陶业,木工业在当地已有一定程度发展,这两类行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受到当地民众的重视。医疗性神灵反映出民众渴求平安无患的心理。

乡土型神祗中以地方乡贤名宦居多。民众的善恶观决定其能否享受建祠立庙,受大家祭拜的待遇。同时官方的力量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名宦乡贤祠,地方政府一般持肯定态度,意图用宣扬“善”的举动感化民众。

在明代甘肃,湫神是乡土型神祗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存在,明代平定甘肃后,龙神信仰在当地又被赋予新的内涵。顾颉刚在西北考察时发现:“临潭(明洮州)十八乡有十八龙神,其首曰‘常爷’,即常遇春,其他亦明初将领。”[1]临潭县每年端阳节,各乡青壮年抬着自己村寨的“龙王”,举行盛大的迎神赛会,主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亦有祭祀先祖、怀旧温故的意思。“十八湫神”的形成是汉文化与洮岷文化融合的例证,洮州地区奉祀的龙神是神化了的历史人物。是用洮岷文化去阐释的一种地方信仰。

全文阅读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

【摘 要】 本文从信仰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和现阶段信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提高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对策: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理念;创新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促进受教育者的信仰形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一旦发生群体信仰缺失,将危及祖国的前途和未来。

一、信仰教育的意义

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信仰是这样解释的:“信仰是对一个命题予以认同和接受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这个命题尚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为真实。”大学生的信仰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对社会形成的价值判断的特殊心理倾向,这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的方向。所以,帮助大学生确立崇高的信仰,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意义重大。

1、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当代大学生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思维敏捷,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们缺乏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再加上教育实践基础薄弱,大学生很少能真正接触社会,看待问题容易片面,容易受到他人蛊惑,不能适应社会,影响着信仰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具备科学的信仰,科W的信仰具有指向、动力、支撑的作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需要拥有科学的信仰和大无畏的胆识,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