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研工作告一段落了。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在区教育局和区教研室的直接指导下,从我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落实初期制定的各项任务,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和教学专业化水平,做了一些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来紧张忙碌的教研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1、开展本区公开课示范活动。
本学期,我们先后由曙光小学的虞积莉老师、包河中学的林文明老师分别开展了两节区级公开课活动。其中执教教师既有信息技术学科的名师,也有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如虞老师是包河区名师、学科带头人,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多次在省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她主动承担了一节四年级《图片插入更精彩》一课,并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制作“四运会书签”及“环城公园导游图”来学习插入图片的技巧。整节课认真研读对学时认识到位,对教材提炼独特,无论是课堂中的氛围,还是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中对课堂调控能力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亲和力,给听课的老师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新分配到包河中学的林老师也执教了一节七年级《快快乐乐去上学》一课。林老师能针对学情修改教材、提炼教材,简化了知识点,体现知识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完成效果较好。包河中学虽然地处合肥东南大圩方向,公交车班次较少,而且,因为修路,公交路线有所改动,但很多老师克服困难,转了几次车来到包河中学参与听课交流活动。
2、组织到外区参加观摩学习
4月30日,我们走进了六安路小学观摩学习了庐阳区教育局电教馆举办的全市小学名师研讨课活动。执教的龚进老师语言幽默,他所执教的四年级《书签内容巧安排》一课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5月17号,我们有幸又听了合肥市42中学蔡蕾老师所上的一节合肥市初中信息技术名师研讨课。蔡老师所上的七年级这节课《活动1获取管理照片》以获取照片、管理照片为主线展开教学。两节课无论是课堂结构还是对学生的亲和力、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对学生的评价举手投足之中能看到名师的风采,受益非浅。我们区来自46中、阳光中学、南园学校、包河中学、61中、曙光小学、前进小学、青年路小学的等许多老师积极参与了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老师不仅认真签到,领取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艺术介绍》、《听课评价表》,还认真填写评课表,课后积极参加研讨。
3、随堂听课。
今年3月30日下午,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还在教研室的带领下分别走进了46中,师范附小进行了随堂听课。我们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别听了两节中学的信息课,一节小学的信息课,收益颇丰。三节课虽然风格不同,但可以看到教师的基本功都比较扎实。46中瞿其琴老师的八年级《制作运动会海报》一课总体架构清晰,教风严谨,能对photoshop和powerpoint两种软件作比较,以区别两者添加文字的方法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史国辉老师的七年级的flash《制作蝴蝶飞舞动画》一课能用快速公交1路的路线对比图导入,结合实际,能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附小的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果好。
各中小学、县直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及*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密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现就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渐成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十五”期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为此,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校长(或主任)任副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当前,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县教委的要求,制定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有落实规划和计划的措施,每年要筹措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同时,根据县教委的工作部署,组织好本校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合理调配现有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工作,全面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各学校要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是学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专职或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是:负责收集、购置、编制、管理信息技术教材和资料;管理维护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指导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及科研活动;协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
各校要选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教科研能力的同志担任教研组长。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以上(含中学一级教师)技术职称;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或具有小学高级教师以上(含小学高级教师)技术职称。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
1.21世纪教育发展面临挑战
21世纪教育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主要基于下列因素的影响:国际化、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知识爆炸式生成,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终身学习时代来临。为应对知识经济、信息总量的增长,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计划,解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技术驱动教育变革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新世纪以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景观。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对全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快速的影响。工业革命已经200多年,但世界上还有相当多地区没有实现工业化,而互联网问世只有20年,就已经迅速覆盖全球。”
新媒体联盟(NMC)每年《地平线报告》,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介绍最新ICT发展趋势,该报告编制过程由全球300多个机构的专家、学者依托Wiki等工具在网上完成。地平线报告的很多预估都已经成为现实。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3d打印等是我们需特别关注的技术。
(1)云计算
云计算使得我们像用电、水一样使用信息系统,云计算将对教育信息化产生显著的影响:可显著降低能耗,有效整合资源,节约建设成本,快速部署计算资源,降低终端配置要求,显著降低信息化门槛等。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装备,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学活动,在南京的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装备,已经普及到了每所学校。通过不断地投入与更新完善,今天的教育技术装备,尤其是信息技术类教育装备,在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网络机房的建设,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语音教学、英语听力的训练与考试、数据采集、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便利。如何让信息技术、网络机房更好地为学科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与使用空间,让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成功,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数字技术在美术课标教学的目标实现与要求,可以围绕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具体要求,结合课标中所涉及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运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表现形式所要求的思考与运用,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进行学科问的试验与尝试。
南京市教育装备在服务教学、服务学校的同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中,就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如何结合网络机房的特于美术教学活动做了这个项目的整合计划,在该学科的拓展与实践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设计,并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使整个项目从项目的论证,政府采购到装备、验收,再到培训、竞赛以及课题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装备理念创新的尝试,为探索和诠释新课改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做一些实践。
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美术画板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与应用。体现教育活动中技术装备的新理念与管理模式上的探索。
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通过加强与教学课标、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科技研发等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研究与探索,积极寻找一条适合新课改要求的装备与研究、管理与培训的模式与方法,体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研究、培训、竞赛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方法与方式
(1)座谈与研讨。通过与课程编委、学科教研、教学一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产品研发等专业人员座谈、研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撰写文章等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框架研究与素材构思。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政策和计划。开展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实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距,为积极探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启示
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管理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活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为准则。它反映出一个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育信息化宏观管理的导向和规范,其动态性强,时效性短,涉及的内容又十分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政策和计划。开展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实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距,为积极探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回顾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更多的计算机进入了美国校园。
1996年可以说是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规划:要在2000年以前把每间教室和每二个图书馆(包括所有中小学的教室和农村的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上,要“让每一个青少年八岁能阅读、十二岁能上网、十八岁上大学,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同时,美国联邦教育部制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式报告——《让美国的孩子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读写的挑战)的教育技术发展计划,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1)全国所有的教师都要接受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支持;(2)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3)每一间教室都要联上Internet;(4)将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作为每一门学校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些目标,美国大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美国已大体实现了克林顿总统和教育部1996年提出的国家目标,在教育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建设方面硕果累累。2000年12月,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美国联邦教育部了第二个教育技术发展计划,题为《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又进一步提出了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1)所有的教师租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校、社会和家里接触信息技术;(2)所有的教师都应当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学业高标准;(3)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技术和信息素养方面的技能;(4)研究和评估应促进下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5)以数字化内容和应用来改造教学和学习。
摘 要:在要求对小学生普遍减负的背景下,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而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从事课题研究的时间更有限,如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课题研究,就要很好地“预算”时间,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时间进行课题实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课题 预算 时间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目前,在很多小学每周只开设了1节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不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还能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呢?这就要充分去“预算”时间。
1 为什么要做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了“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在小学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不是因为别的学科有课题了,我们也要去做。而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专业发展,进行教学研究就是为了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为了“打铁还有自身硬”,为了“轻装上阵、游刃有余”。
魏书生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件事情有一千种解决的方法”,话虽然夸张,道理却显而易见,教师投身教育教学,不进行教学研究,只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划“昨日的破船”,“一件事情只有一个做法”。这样,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怎么会越来越顺手?压力怎么会越来越减轻?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自身的需要,应该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找到科学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2 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怎样“预算”时间
摘要:对我国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情况作了回顾,分析了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按“医学高专(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路,对医学高专(高职)学生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提出了“多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多元法”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学习循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最后,提出了“医学信息学”这一值得探索的新学科。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改革;课堂讨论式教学;协作学习
0 改革的背景
0.1 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回顾
为了更好地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深入地研究医学高专(高职)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下文将简单回顾20多年来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所走过的道路,并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经验。
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此之前,大学中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其他专业基本不开设计算机课程。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逐步普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成为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如何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中有效地进行计算机教育就成为了高校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开始重视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于1990年成立了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1994年又成立了文科计算机教育指导小组。1997年教育部155号文件,全面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
摘要:根据具有电力背景与应用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展了新形势下电力高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电力高校信息类专业“信息与电力结合,信息为本,电力应用”的特色。在培养模式中,制订完善了“重实践环节、强应用技能、显电力特色”的培养计划和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丰富的科创与社团活动等,开创了一条富有电力特色的产学研之路,推动了电力行业信息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电力特色;信息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汤乃云(1976-),女,江苏盐城人,上海电力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10ZR14124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0110502200)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18-02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力工业的技术支持。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动下,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与管理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3]行行离不开电、处处是信息的社会以及现代电力技术的发展需求对电力背景下信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4-6]为此,我们根据具有电力背景与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开展了新形势下电力高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坚持“以基本素质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电力工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信息与电力结合,技术与应用结合,强调学生的能力,突出电力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四个一”工程的实施
在具有电力特色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注重信息技术和电力特色的结合,我们按照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即一个特色培养计划,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一组丰富的科创与社团活动,一条电力特色的产学研教育之路。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使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普及。渝北区通过建立“三大机制”,即教育信息化管理改革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升级机制、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机制,为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改革机制,
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一是思想管理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渝北地处两江新区中心,两江新区内的数据交换中心、云计算产业园、仙桃数据谷将形成“智慧重庆”的核心,助推重庆市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和云计划重要基地。为发挥良好的信息化大环境优势,渝北教育确立信息化发展战略构想:遵循“网络全域化、资源集成化、使用普及化、运维优质化”的总体思路,抓住迎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检的契机,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出发点,以中小学网络全覆盖为基础,以师生应用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现代化为支撑,以创新建设机制和服务模式为关键,努力实现“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目标,加快全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组织管理改革,落实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机制。渝北区政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工作;区教委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建设、管理、应用、研究和师资培训等工作;成立由校长挂帅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本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这些举措形成了以区信息化领导小组为管理主体,以各学校计算机人员为技术支撑,学科骨干教师为信息资源支持,全区师生为应用核心的运行机制,开创了“区政府抓统筹保障、区教委抓宏观指导、区技装中心抓技术服务和学科资源整合应用、各学校抓具体落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三是规划管理改革,制订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蓝图。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要从单纯的技术设计向整体的综合规划转型,使之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性、战略性行动蓝图。渝北以建设“智慧校园”试点实验学校和“区域教育云平台”为切入点,绘制了“一年时间内立项规划,三年时间内实践推进,五年时间内成熟推广”的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蓝图。渝北区用地区发展优势支撑渝北教育信息化领先地位,在“理念更创新、条件更成熟、设施更先进、模式更完善、领导更重视”的大环境下,开启“渝北大教育模式”,整体推进渝北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升级机制,
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摘要]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1985年进行筹备到2009年普及推广,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年历程,初步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机械、计算机、化工与制药、电气信息等14个专业开展了认证工作。文章以高校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例,积极探索专业认证视域下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方略。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78
1关于工程教育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由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如土木工程、计算机、机械等)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工程教育界和产业界的桥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建立的基础环节。[2]目前世界上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协议比较有影响的是:学位(学历)互认的三个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工程师专业资格互认的三个协议,即《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国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比较早,以美国为例,1981年由美国12个与教育评估有关部门组织的17名成员组成的有关部门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对教育评估下定义时指出:“评估是对教育目标及其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3]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截至2011年,我国开设工科的本专科院校共2222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2409所的922%,目前在普通高校开设了31类工程类本科专业,共有169个工科专业,占所有学科专业数的334%。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早在1992年始于建筑类专业,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已在机械、电子与电气、化工制药、计算机等14个专业领域,认证了295个专业点。2013年6月19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全票通过接纳我国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这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邮电类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信息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的邮电高校经历了“体制划转”、办学规模扩大、“更名升格”等新的重大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几经改革,其专业口径、内涵、外延、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等,均有很大发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于 2006 年全面启动,当年山东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本科认证的试点专业之一,截至2013 年,全国共有20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了认证,目前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情况如下表所示。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