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摘 要】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取之于深圳电话教育馆编著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网上交流(email)》中的内容.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的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是我们交流信息的常用手段之一,学生们对此有所了解,也有强烈的学习、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愿望,因此它是一部分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有效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设计思想;教学过程

一、学生分析

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节课程之前,已经学会了部分知识,比方说网页浏览、下载等等,对于互联网络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设计思想

首先,我要引导学生分析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如电话等),找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找出这些手段无法达到而只有收发电子邮件才能完成的信息交流的任务(如发送图片和视频等),由此促使学生对学习Email的兴致得到全面提升。

之后,对电子邮件的相关概念以及格式做出相应的讲解,促使学生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电子邮件,对其格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学习邮箱申请和邮件的收发奠定基础。由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的太抽象,所以不宜马上讲解,待学生学会收发邮件后,再通过探究题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第三,以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为核心,针对学生设计了三大任务、一个探究题目。教师可以事先对学习加以引导,对任务加以分析,比方说对操作流程的适当解析。凭借完成任务,使其学会申请电子邮箱,收发邮件及附件等知识,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其创新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凭借对电子邮件工作流程的探究,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教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进一步展开详细的解析以及示范,尤其对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需加以深入总结。

全文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初中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其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通过他们对多媒体的接触,对文稿的编辑、文字、段落、艺术字、图片等相关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演示文稿无论在教学中还是企业单位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传输途径,因此,应在掌握多媒体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基本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自主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实际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创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做到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二、教材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信息技术模块二中的第二节内容,通过第一节演示文稿的欣赏与规划,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演示文稿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实际操作,结合新课标的标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探究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2.学会应用幻灯片模板和幻灯片版式。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1做好课前教学准备,明确案例教学重点

在应用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精通案例材料,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做好精心的案例教学设计,明确案例教学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中的“美化工作表”时,可以从教学素材库中选择图文并茂的文档作为案例,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为表格格式设置的操作方法,以表格美化方法和条件格式的使用方法,并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如命令设置的选择,工具栏的显示及调整,边框线、底纹和颜色的设置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认真观察操作过程,或者采取教师讲解而学生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作品通过课件上传功能传到服务器进行展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过程,掌控案例教学的节奏,在学生阅读案例和分析案例时,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发挥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应用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实现层次化的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图文排版与打印输出”中的“制作电子报刊”时,可以依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使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有所得。对学困生,教师可以着重讲解电子报刊的定义,让学生认识报刊的基本要素:报头:报刊名、刊号。出版人、出版日期和期数;报眼:即为导读栏;报体:除去报头和报眼以外的部分,以及如何确定报刊主题、选取与筹集稿件、版面设计和文本输入等,选择简单的电子报刊,并向学生演示用Word进行制作的过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熟悉简单电子报刊的制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学优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电子报刊的定义,以及电子报刊的基本要素,选择较为复杂的电子报刊,如版面风格和变现形式多样,版面内容创意十足,整体结构图文并茂,报刊内容与报刊主题和谐统一等,然后向学生演示Word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图片与自选图形、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和文件保存等,最后让学生自主去制作复杂的电子报刊,掌握设置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案例,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把握时机呈现案例,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案例呈现主要分为三种:理论知识的实例阐述、学生模仿参照的作品示例和教师或者学生操作示例。每种案例呈现方式都有其适合场合,对不同示例内容与教学方法起着不同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呈现案例,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教师在讲解“邮件收发与信息管理”中的“创建电子邮件”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普及,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操作示例形式,通过向学生展示电子邮箱的优势,利用电子邮件的便利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趁势引入创建电子邮箱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创建电子邮件的方法,其教学过程为: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申请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添加附件和收信处理等,以及管理通讯录、设置自动回复、修改密码和常规选项设置等邮箱管理操作,而学生只需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并通过经常性的使用加以练习,对创建电子邮件的方法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轻车熟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案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4引导学生仔细观摩,注重案例操作实践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摩教师的演示过程,并通过课后的实践操作,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纸上谈兵的问题,让真正将案例教学的效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在讲解“邮件收发与信息管理”中的“创建通信簿”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电子通信簿,让学生认识到电子通信簿优势,如易于保存、便于查找和读取方便等,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电话与地址写下来,紧接着依此为内容,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电子通信簿,如插入表格、插入行及列和添加表格线等,让学生仔细观察操作的流程,并选择学生进行演示。在操作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创建通信薄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回顾,对讲解的案例进行再次实践操作,并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将思想条理化与结构化。又如教师在讲解“邮件收发与信息管理”中的“数据的保存”时,在向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和案例演示后,可以让学生实践操作数据保存的方法,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如数据恢复及备份等,在文件隐藏或者误删后,仍然不会对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教师讲解的创建通信簿和数据保存等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与教学案例相似的作业让学生练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前教学准备,明确教学重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把握时机呈现案例,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仔细观摩,注重案例操作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全文阅读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案例教学的作用,列举出案例教学的两种类型,得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首创于哈佛大学,最早被运用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律教学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应用于教师培训中,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得到大家的认可。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相对立的。狭义上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1]

本文通过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案例教学方式,参考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并结合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状况,提出在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方法和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脱节。

一方面,目前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外机构承担,信息技术仅仅是众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由于授课教师对教学实际认识不足,再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学,其结果是难于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另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过分关注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盼望以技能的提高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但是他们忽略了,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不能自然地转变教师对整合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也不能教会教师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中。

全文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从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入手,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由此探讨案例教学在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巩固中的实际运用,为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实现案例教学法的学科交流。

【关键词】 信息技术;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1 案例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实际的案例来训练学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及视野,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案例的选择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这关系着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案例教学法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从理论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来精选的典型案例能决定教学效果,还要明确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其次案例的覆盖面广,不仅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还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如恰当选取Excel中数据分析、图表处理的应用性案例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是为教学服务的,能够依据教学目的有计划进行,围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完成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课堂教学为主,从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巩固三方面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分析。

2.1课前准备

全文阅读

谈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需要的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这些鲜明的产业特点下,要把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做好,必须研究、开发和采用适合计算机产业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培养和造就既适合计算机产业技术特点,又能推动和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学生。本文旨在结合计算机产业和案例教学的特点,论述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和开展案例教学。

一、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对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想准确地、高效地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到伙伴心目中就存在困难,到头来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将受到影响,其直接结果是不能适应计算机行业对协作精神和与人交往能力的高要求。加之受传统学科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及大多数学校对计算机行业的独有特点认识不够,教师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互动几乎停止,形成教师知识的陈旧,最终也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

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对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锻炼不够,计算机行业的技术更新快,新技术不断出现,技术的种类繁多,所有种类繁多的技术组合在一起,不稳定因素增加,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极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何谈解决问题呢?如果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何谈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呢?因此在校期间就应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特点是: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及实战经验,有利于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责任心。这种教学形式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不断探究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要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地从现代信息技术实际运用中寻求适合教学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这种教学形式充分彰显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是到倒过来的,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而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这并不是说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有可无了。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案例的设计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者,更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学习活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既要选择好切入点,设计好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实现生生互动,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全文阅读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摘 要: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广大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这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案例,浅谈一下任务驱动教学法给我带来的一些收获。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于“任务驱动”。任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c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教学的目标。

现阶段,任务驱动教学法已广泛应用到了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并且在实践中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案例(一): 在教学生如何申请免费邮箱,并通过自己申请的邮箱发邮件到指定的邮箱。上这节课的两个班级分别是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在给一班上课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先叫同学们打开了“网易”的网站,然后我讲一步学生操作一步,跟着我的思路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例如“此用户名已存在”等类似的小问题。我逐一为学生进行了讲解,最终学生理解层次不同,学得累,我自己讲得也很累,自己累点能出成果那也算可喜,可这一堂课下来效果并不好,到课后检查学习成果的时候,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成功的申请了邮箱并发送了邮件,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接下去的一节课是二班的。因为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在接下去的一堂课中想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所以在给三班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情境:你对你们的老师有意见吗?或有要对老师说的话吗?好多学生似乎看上去有话想说,却又吞了回去,我猜想学生们肯定是觉得有些话当着众人的面不好讲;接着我又问,你们有父母在外工作的吗?有对出外工作的父母或远房的亲戚想说的话吗?这时候,学生中便开始有举手的了,紧接着,我便抓住这个机会,点拨学生说,现在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了,在现代化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把我们的心里话悄悄的发给自己想要倾诉的人,以此来打破距离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彼此隐蔽交流的想法。于是,在这么一个真实的情境下,我要求同学们自己申请一个邮箱,并参考旁边的同学在网上申请的一个免费邮箱给这个指定的邮箱发送邮件。看谁最早完成。接下去学生就自己开始上机操作。我也把自己的邮箱写在了黑板上,当有位同学成功地将邮件发送到我的邮箱后我就不只一遍的大声讲我已经收到了某某的邮件了,于是那些还没有发送成功的学生在我这样不断的刺激下,“驱使”他们去通过各种方法来完成了这个“任务”。最后,一节课下来全班基本上都能成功的发送电子邮件。

案例(二): 因为在二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效果比较好。所以次日,我在教学另外一个年级的课――汉字输入这堂课中也采用了任务驱动。我先讲一种汉字输入方式――音型混合输入法。然后我抛出“任务”叫学生把书翻的第x页把第几段话输入电脑。但是当我去巡视学生的操作状况的时候,却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玩小游戏,致使当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全文阅读

信息技术学科“学案制”教学初探

摘 要:“学案制”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实验中学也较早地开展了学案制的教学改革,并率先出现了以数学、生物、政治等为代表性学科的好的学案制的教学模式,如今,各学科的学案制教学也在如火如荼地撰写并开展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案制;教学

“学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编写出一份学案,供学生在课下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复习巩固。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去学。教案以教师为中心,重在教;学案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学。虽然两者目标都是一样的,但是两者的适用对象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门起步晚、发展快的新兴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正在尝试着使用学案制的教学模式。不过鉴于学科的知识性特点以及其学科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案制教学较其他的学科又有其固有的不同之处。信息技术是不可套其他学科的模式来编写的。同时信息技术课堂使用学案又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可以把学案以ftp的形式建立在机房的服务器上,然后学生通过访问服务器浏览学案内容,进行学习。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方便了学生浏览学案,体现了学科的特点。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堂大体上分为三个环节: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模仿探索,教师反馈。信息技术课是最应该体现“精讲多练”的课程,需要教师之前先做好主要知识点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自然而然地掌握实践操作知识点。如,在前面讲到的《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一节中,关于如何选取不规则图像,起初我认为学生掌握得越多越好,为此我讲解了多种工具,如魔棒工具、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但是效果并不好,选取的工具多了到最后带给学生的问题是很多同学在碰到具体的问题不知道从哪入手,由此反思学生对Photoshop了解不多,没有基础,列举的工具太多,没有对工具使用的难易度进行区分,结果适得其反。改进之后,我把魔棒工具的使用作为基础来讲,以具体的图形、图像的操作实例讲解,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作为进阶知识,而用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处理图像的知识留给了有一定Photoshop基础的学生自己学习、提高。由此看来,学案的内容编写上要深浅适当、划分层次,学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各方面的能力上也有差异,课堂设计的任务难度要有层次,这些都需要在学案中体现出来。

使用学案制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在充分估计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多的思考操作题目为全体学生提供主动学习机会,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信息技术的学案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定位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自觉主动地进行练习,从设计方案到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等都由学生自主操作实践。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因此,学案学习特别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之前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的方式,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学案自己学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指导、总结,最后讲解。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为给教师由“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这一角色的转换提供了前提与保障,也为尝试着进行“学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便利。学案制教学能够让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情意培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解决了之前学生有问题难以在课堂上充分解决的问题。

应用“学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以前的讲授中解放出来,但教师不是真得变得轻松了,使用学案的同时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以学生为本”思想指导下,运用教材、教法与学法三者的关系,编写出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案”,与教案同步,贯串于课堂教学之中。“学案”教学要注重“学案”的编排、设计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适时加以引导、启发和点拨,以情感态度目标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并通过运用“学案”中的课堂训练,增强学生自身的活动经验,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全文阅读

教育局普高信息技术考试方案

为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改革和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6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教基[*]26号)、《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粤教基[*]83号)、《*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10年)》(粤府[*]6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坚持有利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个性化的发展的原则,落实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体现我省信息技术教学特色。

二、考试的对象和等级设置方式

实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起始年级为*年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结合我省信息技术设备、师资、课时、开课情况,按照课标要求采用等级考试方式,共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的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加任一选修模块;二级的考试范围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考测与一级不重复的另外一个选修模块;以此类推,三级、四级、五级的考试范围分别在上一级的基础上,增加考测与上一级不重复的另一个选修模块。

三、考试的组织和实施

(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由各地级市教育局负责安排组织考试。

全文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案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高中生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然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从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探索高中信息你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方案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已经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未来我们不论是工作或学习,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入门阶段,对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我们需要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便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采用有效地教学方案。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是要求老师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探索,探索出一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的教学应对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培养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现状

1.学校领导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高中阶段是学生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说,很多人都认为这阶段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而伴随高考而生的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在应对考试方面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虽然近年来我们的教育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中学校的领导为了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往往在高考这个特殊阶段,仍然采用应试教育进行教学,他们认为应试教育相应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成效更为明显。所以仍然采用应试教育培养学生,这样的教育下培养出的大多是高分定能的学生,对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极其缺乏,这样的学生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试教育下的学生能够赢得了高考,但却输掉了一生。

2.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