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周刊》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节目类型:新闻杂志

授奖辞

《新闻周刊》在2010年将更多视角转向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个体,用更加细腻的眼光,从更深的层次解读社会变革期每个个体的变化,用真实、真情和真知来表现中国。堪称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的电视新闻杂志。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坐在主播台前,用同样的开篇语讲述一周发生的故事和感动。在信息庞杂、海量的时代里,媒体渠道的多元化让新闻信息以最快速、最广泛的方式进行传播,有没有媒体来总结、判断、深度解读这些充满整个时空的新闻信息?

有,《新闻周刊》一直在坚守。

从2003年创办至今,《新闻周刊》的定位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制片人王力军在创办了《新闻1+1》之后,又重新回到《新闻周刊》。他认为,从制作角度来说,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需要具备的,是更加深入和多元的信息版块。首先需要完成的是新闻筛选工作,《新闻周刊》和日播类新闻追求功能传播不同,其筛选工作更加偏向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是周播新闻节目的天然属性,选择就是新闻。”王力军说。

公共领域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受重视,尤其是关乎群众利益和安全生产生活方面的新闻事件。在盘点重要新闻事件时,《新闻周刊》对于公共领域的新闻事件报道切入点更小,传递出的信息是更加为普通观众所关心的,“新闻传播要找到对位感,才能引起共鸣,这是符合电视规律的,我们的表达必须要接地气。”王力军说。

2010年,《新闻周刊》将更多的视角转向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个体。无论是上海世博会还是广州亚运会的报道,在这些重大新闻事件背后,《新闻周刊》力图用更加细腻的眼光来寻找大事件与个人的关系,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特定情势之下城市中的人群,展示社会变革期每个微观个体的变化。

全文阅读

《新闻周刊》大甩卖

2008年亏损1610万美元,2009年亏损2810万美元,看起来《新闻周刊》被卖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连华盛顿邮报集团都在自己的网站上说,被清盘出售的杂志不会只有这一本。

说《新闻周刊》自然绕不开另一本杂志巨头《时代》,两者都在上世纪30年代创刊,不到5年时间就奠定了纸质媒体新闻先驱的地位。时移势迁,《时代》在过去4年中虽然也遭遇了广告和发行量下滑的问题,但总算稳住了阵脚,每年还有上千万的纯利,而《新闻周刊》的麻烦更大,它去年全年的订阅量仅190万份,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iPad上市两个月创造的销量。

1961年华盛顿邮报集团买下《新闻周刊》时肯定没有料到有今日局面,当年它在美国本土的订阅读者就超过150万,还在190多个国家推出了海外版本。然而从2007年起,《新闻周刊》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开始第一次品尝亏损的滋味,它也进行过一系列内部改革想要重回正轨。2009年,在大幅裁员缩减开支的同时,《新闻周刊》上调了订阅价格和广告价格。显然,这些措施并不能奏效,反而走进恶性循环的道路。

《新闻周刊》目前遇到的问题是每本新闻杂志都要面临的考验,互联网的即时新闻令《新闻周刊》每周一次的新闻总结变得陈旧且索然无味。有了网线之后,人们为获取信息没有耐心等待片刻,更不用说等待7天阅读《新闻周刊》了,这本杂志曾经风靡一时的栏目“每周事件摘要”就在网络的冲击下不得不取消了。随之而来的是在金融危机后,曾经的广告大户都缩减了投放预算。“最大的因素是不断衰减的广告来源――汽车、金融和技术广告的减少尤为显著。”媒体采购公司Group M.Print执行合伙人乔治・简森非常同情《新闻周刊》,“这种局面不会很快复苏。”而且,许多广告客户宁愿在一些合适的刊物做广告,而不愿把钱花在大众刊物上。

为了和互联网新闻有所区别,《新闻周刊》也尝试过改版,从2009年5月开始,内容更为注重观点和评论而非客观的新闻报道,话题更具有争议性,如“同性恋婚姻的宗教个案”,换言之,《新闻周刊》最大的调整是“新闻搜集模式”转型为“观点呈现模式”。同时更多依赖一些品牌知名度高的记者撰写文章,这些记者不仅出现在印刷媒体上,同时也是电视媒体的常客。可惜的是,此举的效果和总编辑麦克汉的期待南辕北辙,许多《新闻周刊》的读者之所以阅读这本杂志是由于从中得到许多事实,当“事实模式”转型为“观点模式”时,许多原有读者不能接受―本新的“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想怎么做”的《新闻周刊》,因而许多读者不再订阅或购买这份杂志。鉴于财务数据无法得到改善,2010年5月5日,华盛顿邮报集团宣布出售《新闻周刊》,在过去两年里这本杂志的财务亏损高达数千万元,未来的盈利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新闻周刊》的麻烦其实是传统媒体共同的烫手山芋,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不久前的一份传媒产业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报业包括网络版在内的广告收入下降了26%。有数据显示,仅2009年上半年,美国就有105家报纸被迫关闭,报纸行业失业人数达到1万人。当然也有逃过一劫的,默多克旗下的《华尔街日报》是传统媒体的成功范本,不仅将印刷版和网络版打包提供给读者,成功获得了广告量和销售量的双重增长,而且还与苹果iPad合作,提供《华尔街日报》网络版订阅服务。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iPad就为《华尔街日报》吸引了约6.4万用户。默多克的意见是,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还是能活下去的,只是你必须学会怎样利用对方。

全文阅读

《新闻周刊》的“倒掉”

其实,纸媒面临的问题跟其他曾经经历过重大变革的行业没有什么区别。看清大势,懂得权变,才能历经行业风雨而不倒。

2012年的最后一天,拥有80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纸质版,杂志封面是黑白的办公大楼全景照,上面只印了三个单词——纸版最后一期(#LAST PRINT ISSUE),前面那个“#”是Twitter和微博上的符号,预示着这家周刊以后将只以电子版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或大或小的显示器上,订阅一月2.99美元,一年24.99美元。

杂志主编Tina Brown在当期名为《新的篇章》社论里,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回顾了多年来该杂志做出的那些影响巨大的报道,听起来就像是在给一个曾经的风云人物致悼词。尽管她邀请剩下的150多万“忠诚的读者”(十年前还有400多万)和他们一起拥抱“数字化的未来”,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数字化的未来基本上没有它的份,纯数字化生存,等待这家周刊的必定是影响力与收入的大幅下降。这位风姿绰约的女主编曾经拯救了《名利场》,拯救了《纽约客》,不过《新闻周刊》不在此列。

纸媒在美国是夕阳产业,这无需多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报业的工作岗位减少了四分之一,最近每年倒闭的报社更是有上百家之多。每当传来报纸停刊或者转为数字版的消息,媒体同仁都要呜呼哀哉一番,为自己行业的发展前景忧心不已,《新闻周刊》在美国新闻类三大周刊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时代》,引起的轰动自然更大。在很多人看来,连如此老牌的杂志都数字化了,可见纸媒的好日子真要到头了。除了关门大吉,纸媒的出路在哪里?从《新闻周刊》的选择来看,无疑是网络化、数字化。

事实果真如此吗?也未必。就在《新闻周刊》纸版停刊的半个月前,由传媒大亨默多克投入3000多万美元筹办的世界上第一份iPad报纸《The Daily》宣布停刊。《The Daily》没有纸质版,在iPad上发行,可谓纯数字化运营,编辑记者都是从《纽约时报》、《纽约客》等挖来的精兵强将,但在坚持了近两年以后仍然亏损严重,最终难逃停刊的命运。可见,抛弃“纸”这个媒介,并不意味着纸媒就能生存得很好。《The Daily》和《新闻周刊》虽然一个是多年的老牌纸媒,一个是电子报新秀,但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用户不足,经营不善,内容平庸,所以下场也基本一样。

说到底,媒体是内容为王的产业。尽管这个行业演化了百年,但提供信息给用户,进而通过用户来吸引广告商,这一核心商业模式从未发生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媒体价值的根本,内容不行,吸引不了用户,广告商不愿投钱,自然生存不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家报纸或杂志能否做得好,不在于它的信息是展示在纸上,还是在电脑手机屏幕或是各种Pad上,而在于它的信息够不够独家,够不够专业,能不能让人产生购买的欲望。《新闻周刊》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面向大众,但定位不清,立场模糊,新闻选题看似都是些焦点问题,但缺乏独到的观点和独家的信息,类似的东西网上一搜一大堆,只能靠些噱头来吸引读者。尽管告别纸版让它减掉了每年几千万美元的成本,但不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难以在数字化时代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临新的媒介冲击带来的行业萧条,生存下来的报刊必定在提供信息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拿英文世界里那几本著名的新闻刊物来看,《时代》的家底厚实,老本还够吃一阵子,年度人物评选的影响力至今无人能撼动;而排名第三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新闻报道板块虽然早就不赚钱,但它搞的各种排名让其大发其财,像有着广泛影响的高校排名,一本专刊能卖到几十美元,数据还能卖给研究机构再赚一笔;至于《经济学人》,走的是“高富帅”路线,定位就是高收入的社会精英,报道做得专业而深入,多年坚持传统的自由主义立场不动摇,有一大批忠实粉丝,生计也不存在问题。

其实,纸媒面临的问题跟其他曾经经历过重大变革的行业没有什么区别,电脑从最初的巨型机到后来的PC再到现在的平板电脑,几次重新洗牌后当然倒了不少巨头,但IBM和苹果依然挺立。看清大势,懂得权变,才能历经行业风雨而不倒。

全文阅读

《新闻周刊》非死于新媒体

想象一下,2012年底,当纸版《新闻周刊》推出自己的最后一期,封面将会是什么?像《世界新闻报》那样,一行悲情大字“ThankYou&Goodbye”?还是“MerryChristmas(forthelasttime)”?我想,也许总编辑TinaBrown会拷贝这本杂志在2007年11月26日的做法。那一期的封面是“Booksaren’tdead.They’rejustgoingdigital”(《书本不死—他们只是数字化了》)。现在,她只需要改几个字就行了,“Newsweekisn’tdead.We’rejustgoingdigital”(《新闻周刊》不死—我们只是数字化了)。这比较符合她一贯嘴硬、死不认输的风格。在宣布停止出版纸刊时,TinaBrown对媒体说,杂志将“拥抱全数字化的未来”,“我们正在让《新闻周刊》转型,而不是向它说再见”。

2007年的《新闻周刊》封面探讨了数字技术的话题、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印刷书籍的未来在哪里,是否会像很多人预言的那样“死去”。五年前,周刊给出的预言是书籍不会死,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将变身为电子书。不过,他们没有预言到的是,五年后,他们就将“身先士卒”,率先数字化了。

不过,这种转变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主动和心甘情愿。事实上,《新闻周刊》并不想放弃纸质版,一直在苦苦挣扎求生存。从2007年开始,杂志连年亏损。近2009年,亏损大约280万美元,广告收入下降37%。

已经经营了《新闻周刊》近半个世纪的华盛顿邮报公司“无力回天”,于2010年5月开始为周刊寻找新东家。当时,中国的博瑞传播与南方报业集团联合参与对《新闻周刊》的竞购,但其收购意向第一轮就被华盛顿邮报公司拒绝。当时的中方负责人声称,竞购失败主要是因为华盛顿邮报公司“不真正了解中国有理想的媒体人、媒体机构的愿望”。最终,周刊以一个离奇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离奇的买主。2010年8月,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把《新闻周刊》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出售给音响大亨悉尼·哈曼。3个月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宣布把《新闻周刊》与成立仅两年的新兴新闻网站Dailybeast合并,成立NewsweekDailybeast公司。当时的Dailybeast总编辑TinaBrown也就顺理成章地同时成了《新闻周刊》的掌门。

TinaBrown曾被《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为“当代最伟大的杂志编辑”。她在2011年3月对杂志进行改版,比如把“视角”(Perspectives)移到杂志前面,并在杂志前面部分给了专栏、编辑和特约作者更多的版面,同时整合了Dailybeast网站的内容。但曾经主政《名利场》、《纽约客》等著名杂志的“杂志女王”,最终并未能拯救《新闻周刊》。2011年,哈曼去世后,他的家人决定不再资助《新闻周刊》,周刊遂归Dailybeast所属的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所有。而IAC的掌门人最近爆料,周刊最近仍然未能走出亏损泥潭。

纸版《新闻周刊》的结局确实让人伤感。1933年当托马斯·马丁决定创办这本杂志时,信心满满地说,除了《时代》外,一定还有另外一本新闻类周刊生存的空间。80年后,马丁的后来人却让这本杂志失去了生存空间。

不得不承认,从长远来看数字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我们不能武断下一个否定的结论。在2011年出版的热门书“TheMasterSwitch”(《大变迁:信息帝国的兴衰》)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媒介技术变迁史。从电话、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出现的时候,都引起了无数人的恐慌—旧媒介将死去。但当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旧媒介并没有被新媒介全面取代,甚至重又焕发青春。最典型的例子是广播,以中国为例,随着中产的兴起带动汽车消费热,如今广播和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完全超乎想象。同样的道理,纸质印刷和纸质媒体也许不会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一败涂地,完全消失,只是可能会换一种生存方式。

全文阅读

浅析电视新闻周刊

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近来,一种周刊模式的电视新闻栏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周刊》、《世界周刊》,北京电视台的《本周》,辽宁电视台的《今晚直播周末版》等都受到好评。这些栏目主要是对一周以来的有关新闻进行回顾,评说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及重大意义,介绍新闻背后的新闻等。

这些栏目播出的虽然是有些栏目已经播过的“旧闻”,但仍有独到的魅力,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这些新闻周刊在原有“旧闻”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在满足人们知其然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知其所以然的心理。而且作为新闻周刊,在制作风格上借鉴了,周刊杂志的特点,从观众的视觉习惯和收视心理出发,不论是语言的生活化,还是所选内容的贴近性,都完全站在观众的角度,都有着一般新闻不可比的优点。借鉴上述经验,河南油田电视台从去年起对原有节目进行改版,开设了《每周新闻综述》栏目,这档周刊性质的新闻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很高,观众反响强烈。本文结合企业台实际,谈谈对新闻周刊类栏目的思考。

一、电视新闻周刊的基本组成

作为新闻周刊,一般而言,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本周新闻的回顾,二是对焦点新闻的评说。新闻回顾就是从本周播出的薪闻中选出要评说的新闻,进行语言和图,像上的加工。《中国周刊》和《世界周刊》把节目分为本周人物、本周焦点、点睛等不同板块,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内容仍为上述两部分。作为企业台来说,新闻周刊一般选择的新闻是:企业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的重要进展、大家关注的政策法规和生活中的新鲜事等。新闻的评说部分则包括相关新闻背景、意义、进展、启迪等。在信息时效性上,新闻周刊无法与提供一般性资讯的电视新闻抗衡,它的影响力来自于其评说部分的权威性。但两者虽有主次之分,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没有前者,后者就是无根之萍;缺少后者,前者则成了残羹剩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们河南油田台的做法是从每周的新闻中选出6~7条新闻,删繁就简,保留新闻主体,每条配200~300字的述评,前后新闻中通过一两句话自然过渡,前边有固定的开场白,结束语则根据每期所选内容不同而分别处理,或祝愿好人一生平安,或把综述新闻的共同特点提炼出来,或聊聊天气,就像一个朋友.的善意提醒和叮嘱。

二、新闻周刊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作为评述性节目,语言风格是一个重要的看点。新闻周刊节目播出的时间是周末,忙了一周,到了周末,观众追求的自然是轻松、休闲。考虑观众的收视心理,新闻周刊不但从选材上尽可能贴近观众,语官上也要尽可能口语化,说得通俗、幽默,让观众感觉就像听不同的朋友聊天。说新闻一直很红火,其实就是从语言上把握住了节目的贴近性。所以周刊节目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说的同时,适当地用一些语气词和俗语、歇后语,包括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谈一些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往往能引起观众收看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评说惯盗团伙落网时,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语句;评说廉政建设时,,用“每日三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等词语,既表明媒体的立场,又让人感到亲切而不失风趣。

有人认为:追求口语化和通俗化,势必降低节目的文化内涵。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比如《中国周刊》中,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期结束语这样说道:“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不要忘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老话,一定要随时注意加添衣服,不要着凉。”虽然只是几句平常话,但却说到观众的心坎儿上了,令观众回味再三。

全文阅读

媒体看《新闻周刊》数字化

2012年12月26日,《新闻周刊》出版了自己最后一份纸质刊物,以《新闻周刊》纽约老总部大楼为中心的黑白照片占据了整个封面,“LAST PRINT ISSUE”(最后一期印刷版)孤零零地印在中央,其中红色的“PRINT”(印刷)一词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宣布一个时代的终结——从2013年开始,《新闻周刊》将全面转向数字版,世界上不再会有新的纸质《新闻周刊》。

曾经以深度报道和独到分析闻名的《新闻周刊》成为了其他媒体的报道和分析的对象。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去年10月份《新闻周刊》主编蒂娜·布朗(Tina Brown)宣布《新闻周刊》将停止发行纸质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而当颇有些凄凉意味的最后一期纸质版封面发出的时候,这样的讨论达到了一个高峰。

蒂娜·布朗在自己为《新闻周刊》纸质版撰写的“讣文”中写到自己是“以一种苦乐参半的心情来迎接《新闻周刊》的新未来”。这种“苦乐参半”的情绪很快传给了整个媒体界,在有关《新闻周刊》遭遇的讨论中,有的人认为这是《新闻周刊》自己的遭遇,不具有代表性;有的人则认为这是“数字技术消灭纸质媒体的开始”。

自作孽,不可活

“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每周都会有最新的《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送到我们家。我比较喜欢《新闻周刊》。” 《福布斯》专栏作家John Seignthaler说道,“它看起来很漂亮、时尚,每次都提供一份政治新闻‘开胃菜’,再来一道国际消息‘主菜’,最后是流行文化‘甜点’。这是我一周的享受。”

在John Seignthaler看来,“拿着最后一期《新闻周刊》印刷版,就像握着一位即将离世的老朋友的手,心中的酸楚不言而喻”。

不过,他认为造成《新闻周刊》如今惨状的除了数字技术外,更有《新闻周刊》自己。

“最后一期的主题文章是回顾自罗斯福以来上过《新闻周刊》封面的美国总统以及简·方达、史蒂夫·马丁等文化名流。” Seignthaler说,“看着这些曾经的辉煌,我突然想到,我什么时候开始失去每周阅读《新闻周刊》的乐趣的呢?”

全文阅读

《新闻周刊》重返纸媒

停印一年后今年初恢复印刷,倚重订阅模式

纸媒行业的论调持续走低,就在传统新闻民工们“万念俱灰”的时候,美国《新闻周刊》宣布了一个利好消息。据《纽约时报》2013年12月3日报道,“《新闻周刊》在去年关停纸质版整整一年后,这本艰苦斗争的周刊即将重返报刊市场。”

《纽约时报》援引《新闻周刊》去年9月新上任的总编吉姆・伊波科的话说,新的杂志将在今年1月或2月开始发行,为64页的周刊,“我们将更加倚靠《经济学人》那样的订阅模式,而非过去《时代周刊》那样的零售模式。”伊波科说,“我们把它看做一种优质的、精美的产品。”

拥有80年历史的老牌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惨痛的变故。1991年,它的发行量最高时曾达到330万份,而2010年则一路下滑到了150万份,并背负4700万美元的债务。它的老东家华盛顿邮报集团在它最低迷的时候以1美元的价格将其转手加州亿万富翁西德尼・哈曼,后者将其与美国互联网公司IAC旗下的“野兽日报”网站合并。然而合并后两者始终格格不入,最终美国版《新闻周刊》于2013年初停止印刷纸质版,仅保留网络版并更名为《全球新闻周刊》,为此每年可以节约4000万美元。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不久,IAC又宣布要卖掉《新闻周刊》以便更好地专注于《野兽日报》,最终一家规模尚小的数字媒体公司IBT在去年8月接手。这也意味着,新东家不可能有那么多钱给《新闻周刊》印刷纸质版。目前IBT希望回归后的《新闻周刊》第一年发行量能在10万份左右。

不过,这一切变故都只发生在北美,事实上在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波兰和韩国等地,《新闻周刊》从未停止印刷。拥有外国印刷版权和不同的国际版本对杂志来说十分平常,比如《福布斯》就有30个地方特许版权协议,由当地的出版商负责出版与销售往往能为杂志带来些许额外的收益。因此当2012年12月《新闻周刊》美国版封面上打出“最后一期”的字样时,其他国家的那些版本只是换了一个封面而已,并未过于悲伤。

《新闻周刊》的起起落落映射了整个媒体行业的盛衰与转变,而这次的新举动是否代表了传统纸媒发展的新方向?

粉丝经济无法持久,小众期刊有利可图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新媒体研究者魏武挥认为,《新闻周刊》的这一做法有拉拢粉丝之嫌。新华社在援引《纽约时报》这一新闻时,将其翻译成“一种奖励、一种小众产品”,而“奖励”一词让人联想到“粉丝经济”。“订阅《新闻周刊》的人将不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出于情感上的赞赏与支持,类似自媒体利用粉丝情结和品牌魅力来让公众掏钱。”魏武挥说,“这就好像我虽然不是每天看《东方早报》,但是我很早就订了一份,来满足情感上的喜欢。”

全文阅读

新闻周刊处理新闻的维度与书写问题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对相关新闻周刊进行新闻素材处理方面的研究,在当今社会这个眼球经济的情况下,新闻类的周刊怎么样处理好新闻的维度和书写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新闻周刊是国家的主流媒体,在各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它面临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必读性与可读性的问题,因此对这类问题如何解决是很有必要研究的。

关键词 新闻类周刊;新闻维度;新闻书写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30—01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将其用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一个是信息的重要程度,还有一个就是情感的吸引力。这里所提到的信息维度是指媒体在信息传播和知识传递中所起到的功能,也就是传递遗产、联系社会与监视环境的功能,这是媒体本身所负有的神圣职责。另一点,情感的吸引力,指的是媒体在娱乐引导和情感吸引中起到的功能。在此,我们主要就如何处理好信息与情感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否能够处理的恰当。

1 切入角度

在一部分人看来,有些新闻报道可能是既有趣又重要的,可是对于媒体来说,这些新闻报道则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完美的结合,产生出来的效果是巨大无法估量的,不过通常的状况下,这种状态比较难达到。然而对于新闻的市场方向来说,那些有趣、有吸引力可是并不明显的新闻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市场。不过就某些方面来说,那些报道似乎作用并不大,尤其是没有起到“社会利器”的作用,因此他们产生的效益也不大。

在资料调查的显示下,很多较高的知识分子也会看一些有趣却并不重要的报道。例如以下的调查,在《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销售情况中,排名最高的是35期中《一个偶像的诞生》,这是一篇很明显的娱乐性故事。在这篇文章中讲述的主要是那一年最火的明星,李宇春的故事,所以它产生的一定是非凡的销售业绩。不过为了区别于一些其他的八卦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还是会注意报道的切入角度,这样他们才会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角度切入的正确与否是很重要的,因此只有注重了报道的切入角度,才会把握好信息和情感这两个维度。

2 趣味性

全文阅读

看《新闻周刊》与《新闻1+1》如何“卖选择”

[关键词]《新闻周刊》与《新闻1+1》;新闻评论;角度与方法

在信息同质化的今天,如何做出“异质化”的内容来?央视《新闻周刊》和《新闻1+1》的思路――卖选择。

4月12日,《新闻周刊》本期的视点板块是“倒掉的‘危’楼”。浙江奉化居民楼倒塌事件已经过去一周了,还能说点儿什么?《新闻周刊》选择的角度是,悲剧发生之后的追责、赔偿与后续保障,说白了就是关注人――回不去家的人以及还住在危房中的人。于是,评论角度也“与众不同”,不能“安居”,何以乐业?从这一点,我们更能很好地理解白岩松说过的话,“我们《新闻周刊》不卖新闻源头,不卖新闻速度,而是卖新闻角度和思考的速度。我们卖我们的选择,卖我们对这个事情的选择。”

再来看《新闻1+1》,4月10日上午,在海南文昌一辆载有47名小学生的客车在去春游的路上发生侧翻,造成8人死亡32人受伤。当晚,《新闻1+1》没去抢这条新闻的时效,播的是《互联网大漏洞:可能让你“滴血”》。这条新闻就放弃了吗?没有,《新闻1+1》在找不一样的角度。当很多媒体落点都在 “校车安全何时了、该问责谁”的时候,第二天,《新闻1+1》播出“一年一次春游,为什么就那么难?”这样“异质化”的落点,又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感受。这还没完,4月14日,《新闻1+1》又追加一期:“校长,还敢组织春游吗?”如果说前一篇是在考虑学生的委屈,而这一篇,则是考虑学校的难处,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感受。而这,是新闻最本质的东西。

一、《新闻周刊》和《新闻1+1》的思维方式

“不怕别人说过,怕的是自己没说出新的角度和新意的东西。”这是《新闻周刊》和《新闻1+1》的思维方式,这两个节目,都是在广泛关注的新闻当中,寻求新的表达、新的观点和新的角度。

因为长时间受这两个节目的熏染,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夜航关注》在述评春游路上客车翻车事故中也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真的不能去春游了,孩子们会很失望。当然我们也知道,那也是老师们的苦日子,因为不仅累人累心,关键是还担着风险。怎么办?老师们得多操点儿心,校方得用更用心的安排来保险”

二、何为电视新闻评论

全文阅读

从美国《新闻周刊》去纸化看新闻类周刊的数字化生存

提要:从2013年起,《新闻周刊》全部通过电子版形式面对读者,同时更名为《全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虽然中国纸质媒体尚未遭遇全面数字化的冲击,但难以避免在未来卷入由新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决定的产业转型,中国新闻类周刊该如何未雨绸缪?

关键词:新闻周刊 数字化生存

2012年12月24日,美国《新闻周刊》在Twitter上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的封面,该刊近80年纸质发行史就此终结。这一封面采用了一张意味深长的黑白老照片,内容是新闻集团在曼哈顿的旧总部大楼,封面上注明了“最后一期印刷版”。

《新闻周刊》去纸化的原因

即将80岁的美国《新闻周刊》如何由盛转衰,走到不得不进行革命性转变的今天?

1.有线电视和新媒体的冲击

首先,由于有线电视频道和节目增多,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周期不断缩短,使得以专业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优势,在公共议程设置方面颇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等新闻类周刊受到严峻挑战。此外,伴随着网络即时新闻的崛起,读者很少有耐心等待一周一刊的报道,受众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周刊读者群的流失。

《新闻周刊》在本世纪初已经意识到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挑战,并且尝试以“短新闻+浅显化”来迎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销量一度反弹,2003年的全球发行量超过400万份。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用户的增多,纸质媒体在根本上无法与内容开放、浅显化、短平快的网络信息服务(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相竞争,400多万份的发行峰值只是昙花一现,2007年《新闻周刊》的广告和发行双双下滑,营业收入下降了38%。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