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直播

新闻直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易直播“硬新闻”

4月底,网易宣布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会以扶持直播和本地化自媒体两个方向,切入自媒体圈。不过在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记者专访时,网易直播中心高级总监庄稀海表示,对整个网易而言,直播是能否抓住下一个风口的重大战略。

而且,庄稀海坚持认为,直播并不是从秀场来的,其终点也不是秀场。秀场对直播的推动价值在于,让人们觉察到“原来直播并没有这么难”。将来直播一定会成为一种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工具和渠道,这比已经是红海的秀场要广阔得多,当然能驾驭“直播”这个概念的,一定是巨头。

直播的切入口有两个:社交与新闻。

在社交方面其实已有巨头入场了。5月13日,旗下拥有“秒拍”和“小咖秀”的一下科技宣布,联合新浪微博推出直播产品“一直播”。“一直播”会作为新浪微博内置的一个功能,用户可以用新浪微博一键点击进行直播。演员贾乃亮担任“一直播”的首席创意官,并用“一直播”对话韩国人气偶像宋仲基,15分钟内吸引了730多万人观看。

至于网易,其门户基因就是做有态度的新闻,网易直播也会从硬新闻的直播入手。庄稀海告诉记者:“网易新闻客户端打算在下一个版本把直播放进首页。一直以来我们对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我们可以通过直播把新闻变成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当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的记者就在现场,你可以体验到现场的感觉,甚至延伸到参与新闻的发生。”

5月20日上午10点19分,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微博账号放出了预告:“波士堂首次网络直播迎来: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 。小伙伴们将首次先于电视台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姬十三。看他如何招架网友整蛊,更有现场爆料,互动环节,今天15:00,网易直播万事俱备,只欠你撩!”

《波士堂》是由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唯众传播联合打造的高端访谈互动节目。网易直播中心节目主编丹和同事们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将接近三个小时的节目进行了直播。她们时刻和前方保持沟通,精神高度紧张。此外,前方会不断传回文字素材和照片,丹和同事们会做好图文直播,以考虑到网友的不同喜好。丹说,最让她兴奋的还是网友和嘉宾互动环节。网友们提问比较热烈,比如果壳是不是商业化进行太快了,姬十三都给予了比较及时和得体的回答,这次直播在当时获得了20万人次的点击观看。

当然,这种形式绝对不是网易直播的全部图景。

全文阅读

电视新闻的直播魅力

电视新闻直播,是指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利用电视设备以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情景同步传播给广大受众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是一种相对于新闻录播而言的重要播报方式。“直播”较之“录播”,更具有传播迅速及时、信息丰富真实、现场感觉强烈的显著特点。因此,电视新闻直播更具魅力,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也是各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直播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时间魅力:新闻时效最强化,受众感知同步化

就电视新闻的录播而言,其新闻(信息)的获取遵循的是这样的流程模式:新闻事件(信息源)新闻采集者新闻稿件新闻加工者新闻成品(信息)。在这个流程里,信息的获取分为了两个阶段:一是新闻的采集阶段,这主要是靠记者完成;二是新闻的加工阶段,这主要靠编辑完成。从这个模式中我们看到,真正可编码为信号的,是经过加工后的新闻成品。

而电视新闻的直播,其新闻(信息)的获取就不同了,它将新闻的采集和加工合二为一,即新闻采集者也是新闻加工者,新闻稿就是新闻成品。这样一来,直播就呈现出了一个新闻采、编、审、录等各个制作过程的共时态同步状态,完全省略了配音、编辑、合成制作等后期工作,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于是,直播与录播之间便有了一个“时间差”。从新闻传播上来看,这个“时间差”弥足珍贵,具有“黄金”般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差”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最强化。所谓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多长时间的范围内使新闻生效”。①从新闻价值上来看,时效性越强的信息,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效性和真实性一样,是新闻的生命。在现代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中,时效是取胜的最有效砝码,谁从“信源”到“信宿”用时最短,谁的时效就最强。而电视直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信道’和‘信源’对‘信宿’的感知成为同步,从‘信源’到‘信宿’的时间差为零”。②因此,电视直播是在“第一时间”里报道了新闻,它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极致,能有效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时效心理。

二是“时间差”使受众同步感知事件进程。直播使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新闻的报道过程、新闻的播出过程以及观众的收看过程共时同步。在新闻传播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过去那种对已经发生的新闻报道提升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而“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比现在完成时式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冲击和渗透要强百倍”。③我们认为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受众产生了吸引力:一是满足,二是期待。满足体现在,直播的过程成为受众感知事件发展的过程,使其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地满足受众欲知的心理;同时,电视直播的新闻都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能同步耳闻目睹事件的过程,也很好地满足了受众“亲历”、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心理。至于期待,这是由于直播是对不断变化,不可预知的事件做“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其中隐含了众多“悬念”,尤其是战争、地震、水旱灾害等突发事件,其中“悬疑”更多,这使得受众有释疑的期待,也有猎奇的期待,甚至还有意外的期待等。变动的不可预知性正是新闻的最大魅力所在,电视直播彰显了这一魅力。

现场魅力:虚拟环境的逼真化

电视直播的现场魅力就是能使观众身临其境。但这个“境”不是实境,而是一个由数字信息虚构并且经过加工而成的“境”,也就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李普曼认为人们接触到的媒介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电视直播的魅力在于,它比录播更能使这个虚拟的环境逼真化。这是因为:

全文阅读

电视新闻直播运作刍议

直播是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媒体“争”新闻、“抢”新闻的运作活动愈演愈烈。对电视媒体来讲,同步记录新闻发生和进展过程并采用直播的传播手段,在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方面,仍具有很强的优势。

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状况和主要形式

电视最早的传播方式都是录播。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对于很多突发的重要新闻,电视传统的拍摄采访、编辑制作、合成播出的录播方式,已很难满足人们对信息高效快速传播的需求。电视直播为适应受众的这种收视需求,采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开始采用直播方式。

目前的电视新闻直播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新闻栏目的直播。这种直播方式被称为“演播室直播”或“主持人直播”,栏目所需主要新闻条目已提前由记者编辑全部制作完成,到节目直播时段时,按照节目提要单,一条条的播出即可。直播的其实只有主持人自己,新闻事件并非“正在进行时”。所以,这种直播方式实际上是“准直播”。尽管如此,栏目直播的播出效果还是远远强于录播。首先直播给人以真实感;其次可以随时插播,有新的内容可以随时打断栏目内容正常播出顺序进行插播;另外还便于开展互动,比如在节目里就某个话题现场进行观众调查;等等。

二是重大事件的预期性现场直播。重大事件的关注度比较高,能够对这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第一时间告知公众,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重大事件的直播,一般都是有预期性的,比如国庆阅兵直播,事先经过多次排练,有详细的预案,直播就是按部就班地将事件完完整整地拍摄并直接播出,第一要务是保障“播出”安全,不出差错。重大事件的直播,往往牵涉部门非常多,操作难度较大。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此类直播以上级部门的“规定性动作”居多。郑州电视台2009年重大事件的直播有5次,如大年初一花车巡游、正月十五焰火晚会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虽然重大事件的直播工作量大,较难操作,但其播出效果一般都很好。比如去年的焰火晚会,平均收视率达到6个点,高出此时段日常收视率近3倍。因此,尽管运作不易,但对于可能直播的重大事件,电视台还是会努力争取的。

三是新闻事件的进程式现场直播。新闻讲究快,能够用最快的方式,将最新的事实呈现给观众,这样的直播才能更“打动人心”。近几年,随着小型直播车“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的推广,地方电视台也逐步具有了进行新闻直播的条件。利用“SNG”,记者可以深入新闻事件现场,将采访的内容通过微波或卫星技术同步传回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而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就是记者正在采访的,记者正在采访的也就是正在发生的,真正实现了新闻事件与新闻传播的同步进行。

综合来看,目前,电视台的新闻直播,主要以栏目演播室直播和部分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为主,这样做既凸显了新闻的时效性,又保障了安全播出。

电视新闻直播的运作要点

全文阅读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思考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相对于其它传媒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和播出与受众的收看同时进行,可以将新闻发生的时间与到达受众的时间差缩减为最小。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如何遵循新闻规律,及时快速播报新闻事件,展现开放的传播姿态,呈现真实的现场,深度细节挖掘和多维视角,全方位展现新闻事件并与观众互动成为了我们当下思考和研究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从体育新闻报道开始尝试现场直播,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视直播方式在重要会议上、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但在新闻报道中的广泛运用要从1997年开始。1997年香港回归,中央搞了一系列大型现场直播报道,被誉为电视的“直播年”也标志着我们电视新闻语言开始走向现代化。伴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时效性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无异于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重大问题,现场直播正是电视媒体体现时效性的最佳手段。中国电视直播新闻自1984年初步尝试到1997年大量推出,直到2003年5月央视开播新闻频道,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新闻直播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电视新闻直播的选材问题。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体裁的正确选择是做好电视新闻的基础。近几年来,一些电视台为了能够推出新闻直播节目吸引观众眼球,动不动就大张旗鼓的对一些不值得进行现场直播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这些新闻是计划之内发生的,普通制作完全可以,但是偏偏要用现场直播做,又或电视台者对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关注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结果是观众在看新闻直播节目后感到索然无趣,或者是根本看不懂、看不惯。

第二,连线代替现场。我们所说的电视新闻直播是指对事件发生现场和发展进程及时性报道,这种报道应该是图声并现的,才能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现场直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经常在一些新闻节目中看到以“连线”代替“现场”这一怪现象,甚至有人调查统计,以“连线”代替“现场”的比率竟然高达60%以上。

第三,真实性的缺失。现在我国电视直播节目形式有两种,一是非固定栏目播出,如突如其来的事件、重大事件发生时将其他节目或栏目中断进行直播,另一种是固定栏目的直播。在这两种形式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二是拿以前录制的消息充当直播新闻,用假信息掩盖真实的新闻事件现场。这种状况存在,无法让电视观众了解到完整的事件,或认识到事件的真实,也就失去了现场直播的意义所在。由于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受众主要是广大电视受众,他们希望看到的更多的是反映国计民生的题材,因此题材的选择要平民化。要侧重对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现场直播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性、即时性、参与性,对于题材的选择要注重这些方面的优势。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即时性的现场事件图像和声音并现的综合。因此在现场直播时要尽量多的运用“现场报道”结合声画。新闻工作者要摆正好心态,不要怕麻烦,想要用固定的画面照片或者单纯的电话连线,去营造出那种现场直播的假象。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各媒体应当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能以提高收视率或为了达到个人亦或是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制作失真或者是虚假的现场直播新闻。对于政府来说,也要加大力度严惩这种行为,建立起良好健康的新闻发展模式和竞争模式。在今天,电视直播报道正走向多现场、多信息流、多表现手段、多终端的综合运用。在直播状态下,多个、多种信息流同时进行,构成电视和网络的交互态势。在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是获得最大限度的传播,也就是最大限度信息量的传播。

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将电视媒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的表现方式,现场直播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转变,更是新闻本质的飞跃。面对互联网和手机等传媒新贵,电视新闻想要在未来参与竞争,就必须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常态化。因此应运而生的,有亲和力的,节目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新闻现场直播的故事化方式就产生并不断的发展下去。语言包装得生动性和主持风格的亲和力的同时,致力于新闻叙事方式的情节化、故事化,也成为众多电视媒体新闻创新的重要取向和未来的新闻直播的一个发展方向。

作者:贾璐 单位:旅顺广播电视台

全文阅读

直播:成就新闻晚高峰

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直观的视频内容和成熟的制作团队。网络时代用户选择娱乐和了解资讯的平台发生了变更,电视要挽留用户,直播是为数不多的有效手段之一。《新闻晚高峰》是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以下简称“江西五套”)一档日播的民生新闻栏目,其前身是江西五套的名牌栏目《第五社区》,从2012年3月21日开始就进行了播出形式由录播升级为直播的转变。

首次两小时直播

直播具有网络平台部分功能,是电视目前最快、也是和用户直接互动的方式。2012年《新闻晚高峰》成立直播组,针对百姓关心的民生大事,开始把直播这个手段放到最大来做。

2012年4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轨道交通“英雄一号”盾构机开始首推,这是英雄城地铁掘进的历史时刻。当天上午,江西五套打破正常节目安排,第一次对事件进行两小时的直播。为了让直播更清晰的展现地铁施工的过程,《新闻晚高峰》直播团队派出记者前往广州和上海,对建成后的地铁给当地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行了拍摄比较,避免了在直播南昌地铁盾构机掘进时,画面因单调而枯燥。而地下无法拍摄的部分,则使用动漫的形式来表现。

画面是电视最吸引观众的地方,而同步观看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无疑是最大的悬念。《新闻晚高峰》在这次节目中使用了直播、3G现场、动漫、图表来满足观众对画面丰富化的渴求。同时,请专家到演播室,运用电话、微信、微博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即时互动问题,观众不仅直观地了解了盾构机这一庞然大物如何在地底下施工作业,还看到了其它城市地铁建设惠及百姓的鲜活实例,从而对南昌的地铁建设和未来的规划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英雄一号盾构机首发仪式”成功直播后,《新闻晚高峰》再接再厉,于2012年5月21日进行了日环食直播。5月27日,还邀请中科院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来到节目直播室,进行两小时的直播。欧阳自远是江西人,生于吉安,是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欧阳院士与家乡的观众们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进行关于太空梦想的直接对话,引起了观众极大反响,也激起了许多孩子对于太空的幻想。质朴的欧阳院士告诉大家,只要用心努力,山区长大的孩子也可以有伟大的梦想。

每一次直播,都需要一个团队付出许多的努力,迎接很多挑战的《新闻晚高峰》在直播中,挑战一个又一个自己创下的记录。6月5日是环境保护日。《新闻晚高峰》首次派出记者赶往生命第三极,走进生命——可可西里,并在直播节目中实现了两地实时直播连线,传回了藏羚羊等画面。之后,高考前夕的“爱心护考行动”、江西高招录取分数线会,三病免费医治和振兴赣南苏区、南昌大雨、峡江截流、江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周末音乐会”首场演出、行风政风热线关于教育乱收费等多场直播,都是百姓关心、情系民生的报道。

首次跨国直播

全文阅读

电视新闻节目直播浅议

电视新闻直播已成为各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常态性播出形式,重大活动如中央电视台对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进行全程直播;突发事件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各级电视台进行的直播。对于地方台来说,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也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地方台日常电视新闻直播主要有:一、对可预见事件的直播报道,如地方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重大项目动工与竣工等。这种直播报道形式,在事先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往往能取得成功,带来较高的收视率。但是,这种重大事件毕竟不是经常有的,地方台最常面对的还是日常新闻的报道。二、演播室内的日常新闻报道。很多地方台的日常新闻直播报道已流于形式,成为纯技术上的演播室直播,稿件截止时间距离直播时间往往差了好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根本不能发挥电视新闻直播的效果。

如何做好地方台日常电视新闻直播?

设置新闻频道。一个电视台必须要有专门的电视新闻频道,这样才能保障新闻同步直播报道。新闻频道必须加强对主持人和现场记者的培养,因为他们往往是直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技术保障。环绕在地球上空的同步通信卫星已经形成覆盖全球的网络,先进的电视直播转播车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记者在到达直播现场后只需稍做调整便可实现即时播出。

选准直播形式。首先是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必须保证记者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做出同步报道,达到事件发生时,观众打开电视机,就能收看到事件同步报道的效果,让观众亲身经历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在演播室还应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分析事件进展,解答事件发生的原因,介绍事件背景材料等,使新闻在抢时效的同时加强深度分析功能。

其次是常规新闻的现场连线报道。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电视直播转播车来不及赶到现场,应该多采用记者与演播室现场连线方式进行报道,通过记者对现场的描述,让观众对事件有较为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详细报道、深入报道打下基础。

第三是扩大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运用面,可在常规的新闻节目中穿插现场直播内容。如松花江水污染期间,黑龙江电视台在原有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档滚动新闻,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为了进一步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各档新闻节目中可增加现场直播的比例。比如记者全天24小时在取水口守候,每次采样送检的情况都可以直播的方式呈现。

全文阅读

新闻直播的“危机”应对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观众对新闻的时效性期待越来越高,大家希望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到与现场同步的信息,同时希望能够在观看现场直播的过程中,体验新闻现场的人的情感和感受。而电视新闻直播,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理诉求。

以目前国内电视新闻直播情况来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演播室直播,多是固定时段的新闻节目,演播室的播讲和观众时间同步,只不过记者的新闻采访,要经过提前拍摄,编辑制作,时效性稍有损失,但是适用于常规新闻报道。另一种是现场直播,利用大型转播车或者直播设备,与新闻事件同步,在一个完整的时空里,同步展现事件的发生过程。这种直播,适用于突发事件,重大新闻以及大型策划类报道。但无论是演播室直播,还是现场直播,都随时考验电视人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感受能力。于是乎,每一场电视直播,对编播人员、出镜记者以及演播室主持人来说,都是一场展示,是新闻职业素养的展示,也是新闻直播业务能力的展示。

编播人员:直播无小事 百密不能有一疏

演播室直播,是目前国内各大电视媒体最常见的新闻报道方式,由于节目所需的新闻报道内容,大都是记者提前采制完成的,只需要主持人和编播人员精心配合,顺利播出即可。

中国有句老话:百密必有一疏。的确,对于像央视新闻频道这样,24小时轮流播出的直播新闻来说,演播室大大小小的状况也在所难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导播和主持人缺乏及时沟通,画面切回演播室时,主持人还在化妆、喝水、甚至打哈欠。最不靠谱的是,主持人正在播报新闻,居然有工作人员冲进了演播室,帮主持人整理桌面上的稿子。当然,这位不合时宜的工作人员,也在全国观众面前露了个脸。

其实,这样的错误,完全是因为编播人员一时疏忽造成的,比如,导播在切回演播室之前,应该提前通过耳机通知支持人一声,这样,就不至于让主持人“当众献丑”;比如,工作人员在冲进演播室之前,应该提前确认直播状态,是在走片子还是在录演播室,只要注意一个很小的细节,就不会犯下人尽皆知的错误。

出镜记者:意外随时会发生 随机应变要从容

做过现场直播的人都知道,无论直播方案做得多详细,预案设计多周全,仍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会和你不期而遇。难怪有记者在总结直播报道经验时说:“在现场,你不是出镜的脸,你是观察细节变化的眼睛,是判断分析新闻的脑子。”

全文阅读

新闻现场直播的策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信息的渴求更加迫切,这就向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也更新了新闻原来的概念:“新闻的涵义不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了,而是延伸为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时效成为了新闻的生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即时的新闻”呢?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现场直播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可靠的方式。

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一般来说是很硬性的,因为事件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似乎容不得你过多地控制和参与,你要做的只是描述它,解释它。但是如果能在前期做好诸多环节的策划,也能使新闻更好地延伸,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它,体味它的内涵,感受它的魅力。

下面我就借我们营口台曾做过的几期关于海外学子创业行活动的直播策划和大家进行一下粗浅的讨论。

为实施人才强市和科教兴市战略,推动营口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建设北海新经济区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营口市委、市政府从2010年至今举办了三届“海外学子创业行”活动。配合活动的宣传,营口广播电视台也举办了三届的“海外学子创业行”直播,我们发挥广播的直播优势,展示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采取移动直播车和海外学子乘坐的大巴车互动,在海外学子奔赴营口的路上就开始直播的方案,通过电波来表达对海外学子来营口参观、考察、创业的欢迎之情。

2012年9月27日上午,直播车要在沈大高速李官收费口等候海外学子乘坐的大巴车,然后从李官一直到营口一路随行,整个路程上大客车便是一个直播现场。那么这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我们将进行哪些内容呢?在策划“第三届海外学子创业行”直播时,我们吸取前两届的经验教训,也力求与以往有所创新,凸显更新颖更深刻的新闻内涵,我们的策划团队开始了工作。

一、给硬性的新闻事件增加温馨的氛围

我们首先给这次直播的主题起名叫《家缘营口》,希望这些海外学子与营口结缘,把营口当作自己的家,所以要体现营口人民对海外学子的热烈欢迎之情,让海外学子来到营口就有回家的感觉,我们策划要在整个直播中融进浓厚温馨的家的氛围,而当我们得知这些海外学子早早就将从大连赶来,有的可能还没来得及吃早餐时,我们便特别策划主持人头一天晚上在市内某西餐厅做快餐这一环节,然后第二天在车上现场为海外学子送上亲手制作的蛋糕和咖啡,而且事先将早餐制作过程以及营口各界人士的欢迎词录成VCR,在大巴车上播放,所以直播开场,海外学子们品尝着甜美的蛋糕和咖啡,听着营口人民饱含深情的欢迎词,便能真切地感受到亲人的真诚和温暖。另外,我们事先了解到这些海外学子们大多是久居海外,多年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于是在直播的结尾我们又设计了“共读一首思乡诗”和“为祖国签名”的环节,直播中大家齐声朗读的哽咽声音和在留言簿上深情款款的文字,为整场直播增添了浓浓的温情。

二、让新闻事件延伸出更多的理性思考

全文阅读

让广播新闻“直观起来”

广播与“直观”,似乎是很难扯到一块的概念。广播与电视不同,电视是靠图像和声音传播信息的,“直观”是其优势所在。而广播单纯靠声音传播,缺乏直观性。广播媒体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突破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广播在媒介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重要原因。那么,广播是否在增强直观性、提高吸引力方面就无所作为了呢?并非如此,因为广播是以语言传递信息的,而语言是具有表达和塑造功能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广播语言生动、富于表现力的优势,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营造出视觉效果,靠增强现场感来吸引听众,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就提出了一个命题:在广播记者中大力倡导视觉新闻的写作。

视觉新闻写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现场感强,使人能够具体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由此看来,它所达到的效果恰恰可以用来弥补广播缺乏直观性的弱点。视觉新闻的概念以往也曾提出过,但在实际的广播新闻写作中提倡得很不够、运用得也不多,记者下的工夫也很不够。这从“特写”这一最能运用视觉新闻手段的新闻体裁在广播报道中日益少见,已成为广播报道体裁中的稀有品种,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实际上,我们的报道需要视觉新闻,因为新闻只限于传递信息是不够的,它不生动、不具体,不能打动人、感染人,而只有使新闻尽可能镜头化,将语言信号转化为视觉信号,使新闻“活”起来、“动”起来,才能深深地吸引听众,新闻也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苏联文学大师高尔基也曾说过:“真正的文学艺术,永远是特别质朴的,具有画意的,而且几乎是实际可以感受到的。写作应该力求使读者看到用文字描绘的事物,就跟实际上可以触及到的东西一样。”高尔基这些论述文学的话对于我们写广播稿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视觉新闻的写作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一般都是形象的。视觉新闻运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尤其是那些需要描绘、需要细节和形象描写的一部分新闻,比如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特写、现场短新闻;一些反映新建设、新生活、新气象的消息,都可以注入视觉因素,以触动听众的视觉感官,使他们能够借助富有感染力的广播语言,“看”到形象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或许有人会问,事件性、动态性的新闻可以采用视觉新闻手法,但非事件性的新闻,比如会议新闻、经验性消息、成就性报道又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其实也可考虑。比如会议新闻,虽然报道的是会议,但会总是有人参加的,但凡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人的言谈、神情、举止,这时留心观察,就可以写出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会议报道。

再如纯粹的经验性消息,似乎很难用视觉新闻的手法来写,但经验性消息通常由交代情况、介绍做法和反映变化三部分组成,在反映变化这部分就可以用视觉新闻手法来表现。例如我们报道某企业严格的生产管理经验,不应把笔墨仅仅停留在他们如何制定、健全规章制度上,可以用现场白描的手法描述其井井有条的生产线、工人一丝不苟的操作和严格的交接班场景。再如写成就性报道,不要满足于罗列数字,可以用白描手法再现一下工厂、矿山、田间、果园、养殖场、饲养场等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现场场景,从而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新气象、新面貌,给人留下真切、清晰的印象。

如何写好视觉新闻

全文阅读

电视新闻直播探索

2006年11月,湖北经视正式购进并使用SNG(卫星新闻采集)新闻直播车,从此《经视直播》进入了真正的新闻直播时代。我们追求的是“第一时间绝对现场”,在这个主导思想指引下,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重大突发事件,往往都能看到我们直播车的身影,像汉正街大火、工地垮塌工人被埋、食物中毒等等。可以说这些事件的报道,我们的直播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效性上体现出了很强的优势。

我们的直播有个先决条件,就是突发事件必须发生在我们的《经视直播》和《经视一锅鲜》节目时间段中,或者虽然不在时间段发生,但它还在延续,这样的选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然而这种选题毕竟是少数,所以长期以来,策划性选题在直播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而往往一些策划性选题带有明显的摆拍痕迹,策划往往停留在形式上。现在我们经视直播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就是要确定“大民生”的战略定位,从着重关注鸡毛蒜皮、邻里故事的“小民生”思维,转型到积极报道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大民生”思路。在这种大背景下,新闻直播应该如何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

首先,坚持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直播。这是直播特性决定的,观众有第一时间了解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需求。在选题上,新闻直播的突发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一般的车祸、火灾没有直播的必要,但特大事故,只要时间允许我们要尽量直播。像汉正街大火,重大安全事故、高速公路重大人员伤亡的车祸等。在这方面,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2010年12月5日凌晨2点50分,湖北省黄石市新冶制氧厂发生液氧泄露事故,一时间周边几公里范围内笼罩着白色气体,一遇明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形势十分危急。接到线索后,我们的直播车迅速赶往事发地点,我们一边派记者到制高点拍摄厂区镜头,一方面积极和黄石市当地党政部门联系。得到我们直播的消息,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一位宣传部副部长配合我们工作,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转移人数等权威信息。我们马上在中午的《经视一锅鲜》做了直播连线,我们也是最早报道此事的媒体。很多黄石市民是在家里和临时安置点通过收看我们的直播了解了此事,也平息了市民的很多疑问。晚上我们又在《经视直播》中做了长达5分钟的直播连线,详细介绍了事故的来龙去脉,并最早通报了事故伤亡情况,对市民最关心的晚上用餐、住宿情况以及何时能回家等也做了具体详细报道。看到我们的直播,各种谣言逐渐销声匿迹,经过我们的报道,大部分市民对当地政府采取的停电、停气、安置等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除此以外,还有几场比较成功的突发直播,像《黄陂武湖一在建货轮起火》、《江夏一居民楼发生漏电 4人被电身亡》、《武昌一鱼塘决口 附近小区被淹》、《采砂船撞断大桥 舟桥旅搭桥保畅通》、《汉江最大洪峰抵汉》、《直击汉江抗洪》等。

第二,直播老百姓关心的社会事件。我们的直播不仅仅局限在突发事件上,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我们也要争取在第一时间直播。2010年9月2日,我们对来自河南的只有一岁半的双胞胎兄弟骆涛、骆浩兄弟的“先心”手术进行了直播报道。手术一大早就开始,我们首先在中午的《经视一锅鲜》中直播了手术的最新进展。晚上手术基本结束,我们除了在《经视直播》中直播连线手术情况外,得知他们家庭贫困,直播中我们还邀请《经视欢乐送》的主持人谈笑到现场对他们的父母进行捐助,体现了媒体的爱心和责任感。2010年11月26日,武汉市对即将投入运营的1500辆新的士进行价格听证,当天中午,我们就在《经视一锅鲜》中进行了直播连线,第一时间将听证会的内容报道出去。除此以外,我们还直播了《武汉游客台湾归来》、《武汉大道施工限行首日》、《南方暴雨 武昌站进沪列车停开》、《丹江口南水北调移民落户东西湖》、《武汉南昌直通动车》、《2010武汉国际旅游节开幕》等。

第三,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件进行直播。“大民生”追求什么,就是要“关注、展现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原先我们报道一些社会事件往往只报道现象,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什么时候解决往往是一笔带过,这种草率的报道方式一方面没有完全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没有完全满足受众了解事件前因后果的需求。作为我们的SNG新闻直播,要选取老百姓关心的一些重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同时有一定动态效果的事件进行直播。5月18日,我们曾做过一场直播连线――《汉阳潘王湾停水第四天》,当地供水管道被挖破并停水是在四天前,不可能是第一时间,但事故造成上千户居民家中停水,已经是第四天了,居民用水怎么解决?节目播出时刚好是做饭时间,居民做饭问题怎么解决?供水何时能恢复?我们在现场进行了卫星连线,背景是在消防栓前排队等水的人群队伍,出镜记者在现场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描述,而就在直播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在直播中现场解释了事故原因并当场承诺恢复供水时间。这位负责人没有食言,第二天就恢复了供水,很多观众打电话向我们表示感谢。2010年11月25日,由于道路施工挖断供气管道,武昌区张家湾的清润家园小区近五千户居民家中停气已经有六天,相关单位一直没有出面,居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我们的直播中解释了停气原因,供气公司负责人承诺恢复供气的时间。我们的直播既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媒体的社会责任,老百姓的知情权得到尊重。

最后,引入评论机制。新闻评论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型,一定水平的评论对于完善报道、提升媒体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些社会热点和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进行评论也体现一个媒体的高度和视野。目前我们的评论主要是主播编后点评,这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利用SNG和3G对专家进行连线直播评论是一个很可行的方式。在7月6日的武汉市水果湖水中暴发蓝藻,直播中,因为以往类似选题都有做过直播,所以在形式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就是在现场由出镜记者介绍现场情况,然后回到演播室主播,然后由主播和现场的专家进行对话并评论,有现场、有分析、有评论,也算是一次直播评论的雏形。

除了突发事件外,其他一些选题的直播都要有一个策划,原先我们的策划往往是在形式层面,现在在“大民生”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如何反应事件本质,如何让观众得到直接或间接的收获,如何科学表现新闻特质的前提下做好直播策划,避免一些毫无意义流于形式的直播,真正报道民情,反映民意。这符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符合时展要求、符合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只有在坚持“大民生”策略下,充分利用直播元素,我们的新闻直播会走得更远。

(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