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摘抄十条

新闻摘抄十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报纸与历史研究(上)

历代的官家和史家都十分重视收集和保存前朝或当时的报纸,作为修史时的参考。

报纸与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历史所记述的,往往就是当时报纸上的新闻。报纸上的新闻,过了一段时期以后,又会衍变为被后人记述的历史。王安石就曾经把孔子撰写的编年史《春秋》比喻为“断烂朝报”。①“朝报”在王安石所处的那一时代,是士人们对官办的“邸报”和民间出版的“小报”的一种通用的别称。今人也有“报”即“史”的说法。就曾经写过一篇谈论报纸与历史的文章。之所以有这样的比喻,除了两者之间报道了或记述了大体相同的内容之外,还因为报纸中保存了不少当时人的记录和见闻,为后来的史家们提供了大量的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这一点,不妨举《敦煌进奏院状》、《万历邸抄》和《天变邸抄》这三种古代的报纸为例,来作一点说明。

《敦煌进奏院状》现存两份。一份编号为S・1156,是上个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莫高窟取走的,现存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另一份编号为P・3547,是上个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取走的,现存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年间沙州地区派驻首都或行在所在地的进奏官们发给他们的长官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的“官报”,是唐时的报纸,类似宋以后的“邸报”。这两份“进奏院状”的内容,都涉及了张淮深多次派遣特使向朝廷求旌节这件事,对两次活动的过程,作了十分详尽的记录和描述,既记了“事”,也记了相关人物的“言”。对研究唐代陇西瓜、沙、伊、肃、甘等十一州与吐蕃争战的历史,和张义潮家族在陇西地区为唐王朝“拓边效顺”,“为国输忠”的历史,提供了不少细节和第一手的原始材料。

《万历邸抄》原报已佚,现存嘉兴刘氏嘉业堂收藏的明抄本18册。有台湾中央图书馆1968年公开出版的三册铅印本传世。是当时的读者根据明神宗万历元年正月至万历四十五年六月的“邸抄”,即当时公开发行的“邸报”,辑录而成的。是明代“邸报”的摘抄本。保存了大量的明时“邸报”的内容。从传世的这两种版本的《万历邸抄》中,可以看到当时“邸报”所刊载的大量有关皇室动态的报道,包括皇帝颁发的诏旨、“圣谕”,皇帝的阅武、巡幸、祭祀、立储、赏赐和选送宫人等活动,以及皇帝召见、表彰、褒奖、任免、贬斥、惩治乃至诛杀大臣等方面的消息。还可以看到有关科举取士情况的消息,有关“河南盗起”、“山西宁武军士作乱”、“虏寇辽东”、“倭情紧急”、“朝鲜国王以倭情紧急请援”等有关军机和外事活动的消息,和有关“江南北、浙江、江西、湖广俱旱”、“皇极、文昭、武成等三殿大火”、“武昌大火”、“陕西牛羊二妖迭见(怪胎)”等自然灾害和异常事件的消息。其中有不少事件,报道得非常详细,可以补《明史》、《明实录》的不足。如铅印本第78页收有关于高拱的这样一则报道:“(高)拱妻张氏上疏,陈请恤典。上曰:‘高拱不忠,欺侮朕躬,今已死了,他妻还来乞恩,不准他。’(张)居正曰:‘拱侍先帝潜邸讲读,有旧恩,宜予。’命复原职,给予祭葬。”这一细节,《明史》、《高拱传》、《张居正传》和《明实录》中均无记载。又如铅印本第89页有关于万历三十五年户部尚书赵世卿上疏言事的报道,引述了赵疏的一部分原文,详细报告了自隆庆至万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数字,和历年国防开支情况的相关数字。这些数字,在《明史》上也不见踪影。②

《天变邸抄》是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间在北京出版的一份由民间报房编辑发行的报纸。内容集中报道了1626年5月30日即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殊的灾异事件。原报已经无存,但明末清初的不少文人的文集如金日升的《颂天胪笔》、黄煜的《碧血录》、计六奇的《明季北录》等,都收录了它的全文,使这份报纸的内容得以保存了下来。“天变邸抄”这几个字,是收录时由收录者自已添加上去的,意为“天变”那一天出版的“邸抄”,或报道那次“天变”情况的“邸抄”。“天变”这一提法,源于当时的一条“上谕”③。其实,这份“邸抄”所报道的内容与“天变”无关,它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一次原因不明的特大灾异事件。由于有阉党擅权,诏狱繁兴,政局不稳的特殊历史背景,被当局者理解为上天示警,才称之为“天变”,也才引起当时人的广泛重视。关于这一次所谓的“天变”,《明史》、《明实录》、《明会要》都有所记载,但十分简略。《明史》的记载,见于《熹宗本纪》和《五行志》,只有简单的三句话,即:“五月戊申,王恭厂灾,死者甚众。”④《明实录》和《明会要》的记载更简单,只有两句话,即:“天启六年五月戊申巳刻,王恭厂灾。”⑤而《天变邸抄》则用了近三千字的篇幅,对这次事件作了全方位的十分详尽的报道,记录了众多的细节,为研究这次事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据这份“邸抄”的报道,这次特殊的灾异事件发生在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中心地点在北京内城西南隅的王恭厂,即今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宣武门西大街以北,佟麟阁路以西,南闹市口以东的这片地区。受灾较重的是以此为中心,直径约750米,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这部分街区。伤亡约两万多人,塌房约十万余间。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记录下了不少事件突发时的具体情况。如“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长安街一带,时从空堕人头,或和鼻,或连额,纷纷而下”等等。二是涉及的人物众多,上自皇帝、各级政府官员,下至吏目、蒙师、士绅、小监、庙祝、僧道、逻卒、长班、轿夫及卖棺者等社会各阶层人士。说明它的发行者在编写前作过大量深入的采访工作。三是写法新颖,先有一个简短的导语,然后逐步展开:地点上由近及远,时间上由当天当时追溯到事前,延伸到事后。十分接近现代新闻写作所强调的倒金字塔的写法。这些,都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对相关信息的需求,不仅一出版就风行一时,而且为后来的研究者,特别是明史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参考的第一手材料。⑥

正因这些报纸保存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历代的官家和史家都十分重视收集和保存前朝或当时的报纸,作为修史时的参考。这一情况,各时期的史籍和文集中都有所记载。

注释:

全文阅读

从《聊斋志异》清人序跋看其在清代的传播

摘要:《聊斋志异》尚未全部完成之时,已有文人为之作序;其后清代出现的各种抄本、刻本、注评本、图咏本等都有为之作序者。通过分析清人的这些序跋,可以更好地把握《聊斋志异》在清代的传播情况,从而认识到传播环节对一部文学名著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聊斋志异;序跋;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只有经过传播,被接受者接受之后才算最终完成;而且其影响的大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播的情况。笔者曾有拙文《聊斋志异在清代的传播》(载《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4期)作过论述,本文拟通过分析《聊斋志异》清人序跋,对此问题再作探讨。

一、稿本序跋:肯定价值,促进传播

早在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过程中,便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其中值得重视的是高珩、唐梦赉、王士G三位名人。高珩和唐梦赉是最先为《聊斋志异》作序的淄川名人,高序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唐序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时间都在《聊斋志异》初步结集前后。蒲松龄非常重视这两篇序言,将其置于其定稿本卷首,其后各种抄本、刻本几乎都采用了这两篇序言,对《聊斋志异》的传播显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珩(1612-1697),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后历任秘书院检讨、国子监祭酒、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等职,与蒲松龄有姻亲关系,并有频繁交往。[1] 100 其《聊斋志异序》 [2] 从多个方面肯定了《聊斋志异》的价值。首先,对《聊斋志异》之“异”作了辨析:“志而曰异,明其不同于常也。然而圣人曰:‘君子以同而异。’何耶?其义广矣、大矣。夫圣人之言,虽多主于人事,而吾谓三才之理,六经之文,诸圣之义,可一以贯之。则谓异之为义,即《易》之冒道,无不可也。”《易・系辞上》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3] 199 这就是说,“异”的作用与《易》一致,无非是将万事万物中不见不闻的“道”表露出来而已。

其次,分析了怪异之事的功能作用:

全文阅读

从“洛阳纸贵”看中国古代的“抄书现象”

【摘要】“抄书现象”在中国古代十分普遍,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抄书人通过抄写书本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自身也有所裨益。从古籍记载的抄书人来看,抄写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探索的基本环节,也是其维持生计、走入仕途、功成名就的一条主要途径。正如成语“洛阳纸贵”记载抄书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在诸多社会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

【关键词】抄书人 洛阳纸贵 抄书现象 抄书精神

成语“洛阳纸贵”是说东晋左思做《三都赋》,由于文章记载全面,文笔优美,人们争相抄写,致使京城洛阳纸价上涨,供不应求。史载左思为写三都赋,“十年磨一剑”,这十年中他在家里的各处放上纸笔、书本,每读到好的地方,就提笔抄写。这些典故反映了在中国古代,抄写是一种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抄书主体无论是学者还是平民,抄书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引发了社会的连锁反应;而在抄写的过程中,学者也受益匪浅。抄书人的活动与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等环节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古籍中关于抄书人的记载,试图剖析中国古代的抄书现象,揭示其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抄书现象十分普遍。与“洛阳纸贵”相似的情况很多,如南朝学者谢灵运(385―433年)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创始人,史载“每有一首诗至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抄书现象的繁荣由前展而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抄书人伴随着文字的出现产生,战国晚期,有了明确的记录:“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或佣力写书”①。张、苏二人曾受佣于人抄书。像他们这些产生之初的抄书人,从奴隶制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获得了人身自由,有着一些鲜明的特点。

抄书人大多是经济贫困的读书人,依靠抄书维持生计。而雇主是一些经济独立的官僚、学者或其他人,为了读书、藏书,及在战国的“百家争鸣”氛围中宣传言论,脱颖而出,雇人抄书。这种雇佣关系的产生是新的生产关系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抄书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方可充当这种既需要体力、更需要智力的“佣工”。张仪、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志趣相投,早年曾从师鬼谷子,过着虽然清贫但是志向远大、刻苦学习的生活。抄写不仅为抄书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为其入仕准备了条件。抄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相对于一般的浏览,持续不断接触典籍的抄写活动在加强记忆的基础上,会给人以新的启发。张、苏二人由地位低下的抄写员而后来成为战国时期一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与抄书的经历不无关系。那时,抄写内容多是记载“圣人之言”的“天下良书”。抄书以儒家经典为主,以宣传孔子学说为主要目的,打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基石。

抄书行为贯穿于书籍复制活动的始终,抄书人进行了一些编辑活动。在木简时代,抄书人除了抄写图书,还要编辑、校对、制作、装帧等,直至一本书完成。他们先把抄好的书“编”连成册,或先编连再抄写;一边抄写一边校对,发现有错误,立即用刀削掉改正;接着制作封面,据记载张、苏二人“剥树皮编以为书帙”;随后在书的背面题写书名和制作目录。如今一本书的完成需要多部门紧密配合,虽然那个时代书写材料或笨重或脆弱,书写工具也并不完备,抄书量不大,但是,身兼数职地抄书人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如此复杂的工作,也十分难能可贵。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从开始使用至广泛应用,经历了一个过程。东汉时期,纸张开始作为书写、抄写材料,但仍然主要应用于王公贵族。他们持“缣贵纸贱”的看法,常常是在纸上写或抄一份,在缣帛上再复制一份。从考古出土实物来看,纸张与帛书的形制基本一致,可见那时纸张主要是作为缣帛的替代品。三国时期书写、抄写材料是纸张、简牍和缣帛并用。

全文阅读

幕末时期日本报纸的发展特点与现实动因分析

【摘要】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既是日本幕府统治末期,也是日本报纸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日本报纸发展,同日本即将步入近现展的历程时所受到的影响是高度一致的――国内矛盾日渐升级、外国势力不断入侵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对封建经济逐步瓦解。日本近代报纸以“自上而下”的“逆发展”方式不断成长,并且同政治运动紧密相联。日荷两国的特殊外交关系对此后日本包括报纸在内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幕府末期;日本报纸;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发展原因

报纸作为近现代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载体,往往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幕末时期的日本报纸发展亦是如此。作为变革时代的见证者与推动力,以及当时政治宣传最为有力的工具之一,日本幕末时期的报纸经过多年的发展,从由他国进献报纸到自主收集、翻译海外报纸,从翻译外文报纸到自主创办日文报纸,从过去的“消息报”逐渐转为带有政论观点的“政治报”。伴随着幕末时期的多次政治动荡,日本的报纸逐渐向近代报刊发展。

一、幕末时期日本报纸的发展历程

(一)“黑船事件”之前的日本报纸――《荷兰传闻书》(19世纪初至1854年)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班牙、葡萄牙等最早一批的欧洲商人与传教士,在“商教一体”政策的支持下,在整个亚洲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商业贸易与宗教传播。虽然德川幕府在前期对这些来自欧洲各地的商人与传教士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但宗教及贸易活动却不断威胁德川幕府的统治以及整个日本地区的独立自主性,因此,德川幕府便断断续续地实行了近300年的“海禁”政策。荷兰作为当时同日本进行有限交流的少数西方国家,早期的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是由在印尼的荷兰人传播至日本,被称为“兰学”。趁着“兰学”在日本的传播,《荷兰传闻书》也在这个时期传入了日本,使得“幕府要员通过荷兰的《荷兰传闻书》了解海外情况”。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荷兰传闻书》在当时并未公开,只有幕府大臣才有资格阅读。“但是,(‘黑船事件’后)与各国签订条约的结果,《荷兰传闻书》也不得不公开化了。”[1]而幕末时期报纸的“公开化”,其实质是将报纸的阅读权限从幕府要员扩大至各藩的上层人物,并非现代意义上以大众为基础的全社会公开化,这是由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统治制度所决定的。

(二)幕府官版报纸的出现与消亡(1862年至1863年)

幕末时期官版报纸的出现和发展,同当时日本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蕃书调所”的成立有关。1854年,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同美国签订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而与此同时,《荷兰传闻书》的阅读权限也从幕府降到了地方“大名”一级。同年,荷兰政府决定直接向日本政府提供报纸,因此政府要员们也不再阅读《荷兰传闻书》。

全文阅读

新浪VS搜狐:引出著作权话题

2002年1月24日,新浪网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宣布已就搜狐网对新浪网短信频道、财经频道及体育频道等网上资源大规模剽窃、抄袭及侵权的行为提讼。搜狐网迅速作出回应,在本网上公布了新浪抄袭搜狐的若干证据,并随后向法院新浪抄袭和不正当竞争。

新浪与搜狐之战,无疑是今年网络媒体界的一件大事。由于竞争激烈及普遍的浮躁心态,网络媒体对于著作权保护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警觉,而作为以提供信息产品为主业的门户网站,留下这样的隐患简直无异于“阿喀琉斯之踵”。

与事件有关的两个问题

1.时事新闻的“著作权”

不难发现,新浪与搜狐互相指控抄袭的证据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时事新闻。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的定义:“时事新闻,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这是国际惯例。《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规定:“本公约所提供的保护不得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也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二)时事新闻……”

需要指出的是,“时事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和“发表在新闻媒体上的非新闻作品”之间都是有区别的。“时事新闻”是“单纯事实消息”,有别于任何具有评论性、描述性、凝结着作者的独立构思和创意的一般新闻作品或发表在新闻媒体上的非新闻作品。后两者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全文阅读

新闻体裁之一消息的历史沿革

摘要 了解新闻体裁漫长的演变历史,对我们今天更准确掌握新闻体裁的“意味”不无裨益。新闻体裁之一消息的演变、发展历程,也不例外。

关键词 新闻体裁 消息

中国古代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把他们的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所以“消息”又叫新闻。

消息体裁萌芽于甲骨文,甲骨文中有“边报”、狩猎等记载。《尚书》是最早的新闻体裁文集,《春秋》是以简明新闻集成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竞争激烈,因此沟通信息、了解时局是必须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如《晏子春秋》写道:“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通之诸侯……’”。这就是说,齐桓公曾经以书面形式向下属作通报。《左传》是消息配通讯的最早尝试和最佳搭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露布”又称“露报”,是进行宣传教育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露布是直接面对广大民众的,易于传播,汉代及以后封建王朝更多的使用这种方式。

秦朝的“书同文”,为文字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一些广而告之的政令文书,无形中成了新闻传播的材料,如史学界所称的“四十字诏书”。据考古学家认定,这则诏书是用刻了字的10个木戳印在陶制量器上的。

汉代新闻传播是使用竹木制成的简牍。在出土的汉简中,有屯戍,上行、平行、下行文书等记载。司马迁《史记》对人物绘声绘色的刻画和描写,可以说是最早优秀的人物通讯和风貌通讯集。

自古,新闻传播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据考证,直到唐代才有确证出现了专门传播新闻的媒介,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中国古代报纸。唐人著作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报”、“条报”、“杂报”等名词。如杜牧在《与人论谏书》中写道:“前数月见报,上批阅阁下谏疏,锡以币帛,辟左且远,莫知其故。”但是唐代的报纸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考证。

宋代出现了一种传播消息的重要载体——邸报。邸报的内容丰富多彩,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前线的军情等。这些消息,都是官吏和士子们需要了解的。特别是在宋代商品经济日益兴盛和军事活动频繁的形势下,邸报作为传播消息的一种重要途径,非常发达。

全文阅读

新闻写作与互联网

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也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目前,随着计算机普及程度的提高,用计算机直接写作或辅助写作已被广为新闻工作者所采用,以计算机已经十分普遍。借助互联网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因而,互联网完全可以成为新闻写作的一个信息库、资料库、知识库。互联网将会有助于新闻记者拓展新闻视野,丰富作品内涵,减少重复劳动,更好地投入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

一、利用互联网获取尽可能多的新闻素材

任何一个记者的采访总是只能采访到有限的第一手材料,相当多的新闻素材是记者获得的第二手和第三手材料。作为记者采访,应当鼓励多获取一些第一手的材料,特别是生动鲜活的目击式场景和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材料,以及鲜为人知的背景故事。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次采访都能采集到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这时,你可以尝试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更多、更生动的新闻素材。

互联网论坛和聊天室是个性色彩较浓的交流工具,有心人能够在互联网上得到不少生动的素材。比如,在互联网的旅游论坛上,可以读到有人描述他在假期出游遇到的一些独特经历,或者有人叙述在旅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麻烦事,或者有人抒发看见美丽大自然的新鲜感受,也有人介绍一些少有人至的地方的别样景观。如果你要写一篇有关旅游方面的报道,都可能会从中得到启发,获得一些写作的素材。

在互联网上还有不少音频和视频文件,比如新闻发言人的讲话录音,比如某位重要人物的重要发言。如果你要报道这条新闻,而你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到现场,那么,你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听到现场的声音,看到现场的录像。而且音频和视频文件可以反复读取,如果需要,还可以反复揣摩,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到现场情形。另外,网站上还一般会附有这些讲话的文字材料,这样你就能全面掌握材料,有助于你写出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来。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直接利用网上收集的资料,把这些资料作为素材与采访所得的素材进行综合,来进行新闻写作。这种写作方式特别适合完成综合性的深度报道。

二、利用互联网减轻重复的抄写劳动

利用互联网获得新闻素材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少了重复抄写的劳动。只要用粘贴的方式就能把大段大段的现成的文字引进自己的稿件中。这样做当然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尊重他人的著作权”。不是自己原创的文字,至少应当注明来源和作者,这是你对别人的智力劳动成果的尊重,同时也是你的智力成果能得到别人尊重的一个条件。由于数字化的智力成果的易复制性,使得著作权、版权问题日益得到大众的关注。所以,你在获得减少重复劳动的便利的同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

全文阅读

开拓课外活动的沃土 培育语文素养的鲜花

十年前,课程改革如一阵春风吹进教育大地,新理念、新行为、新方法、新结构、新模式,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大潮,我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发现在《语文课程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素养是什么?究竟包含那些因素?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的探究与思考。

什么是语文素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课程标准中这样论述道:“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这么多丰富具体的内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课内是基础、是根本,课外是继续、是延伸。更准确地说,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除了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外,在一定程度上更得益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应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几年来,为了创新开放、和谐、科学的课程文化,我试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教语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展生动活泼地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综合实践等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主张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一条腿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两条腿协调起来,孩子的语文能力会能更快地发展。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为学生发展带来有源活水。如何搞好课外阅读,我采取下列措施:

1.指导学生课内外结合选择读物

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庞杂,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我有意识地延伸介绍该作家的其它作品,还比较性地介绍其他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以增强阅读兴趣,深化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鲁迅的《少年闰土》,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景阳冈》后,可以让大家课外阅读《水浒传》中相应的片断,了解梁山英雄的不同性格。同时引导学生读四大名著,加深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吸收。我还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如:《读者》《实用文摘》,或者介绍自己所阅报刊上的精粹时文,社会之窗、人生杂谈、历史典故等。课堂教学的有意渗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全文阅读

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尝试

【摘 要】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其中途径很多,在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时效性更长久,效果更好。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尝试:读课外美文、每日一讲、编辑手抄报、看新闻联播、举行语文能力竞赛。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83-02

语文学科是各学科中很难在短时间内能够大幅度提高成绩的“慢性学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就很难把语文学好。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看到沿海一些省市实施“大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真正使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使语文深入人心。而我们学生平时对语文不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单纯的教材教学太枯燥无味,于是笔者就开始模仿他们的做法,大胆开拓尝试,实践“大语文”教学,在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通过开展以下几项语文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读课外美文、每日一讲、编辑手抄报、看新闻联播、举行语文知识竞赛。通过五六年的尝试,得到了一些收获,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读课外美文

(一)读美文的作用

一是读美文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二是读美文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美文,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转化为能力。三是读美文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

全文阅读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摘 要: 从事农村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发现学生的作文很多时候题材都是雷同的,内容单一、贫乏,有大、空、抄的弊病,缺乏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技能差、语病多,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缺乏创新精神。如果学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大部分意义。作者针对教学中遇到难题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首先阐述了农村小学生作文总体水平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其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以稳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作文 农村小学生 有效方法

我从教农村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年,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质量,从以下几方面,我做了许多尝试和实践。

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因此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学生习作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1.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只有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才能使学生在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2.丰富词汇,除了诵读,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词汇。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教给学生摘抄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把内容分成人物、动物、事件、景物四大类,再把四大类分成若干小类。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发他们的感情共鸣,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习作锦上添花。

3.成立班级图书角,将好的报纸、杂志、书籍等放到书架上让学生自由阅读。每个学生每天找一篇喜欢的文章放到书架上,并在旁边注明喜欢的原因,班上学生可自由拿来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