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传播学理论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精选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76-02

一、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目标

新闻是一种媒介,这个媒介是党和国家的舆论阵地,是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新闻不仅要有必要的亲民心态,还要有其远见的卓识和宽大的气度胸怀。在大学新闻理论教学中,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成为深度理论知识和创新见解的新闻人才,这也是新闻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这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笔者以为,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会发现:问题意识培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实际经验,要广见闻,善思考。在观察生活中,擅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新闻工作的追求。在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且逐渐地形成一种自主分析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习前的教学,主要讲解基本原理,教导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注重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然后在实习过程中自我解决,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实习结束后将问题带回到课堂上,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探究,通过归纳和提炼,总结出这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

2.学会思考:逻辑能力培养。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学家,但是一定得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大学教育中,教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传授上,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力,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对生活的渴望,对社会时事思考的热情,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针对这方面教学的缺失,予以重视和弥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近期发生的社会新闻事件,让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3.学会创造:行动能力培养。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创作,去思考,去研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做到大胆创新、畅所欲言。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教师不能再坚持“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理论才非空谈,行动才有灵魂。

二、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如何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进行,可以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研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等,非常适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

1.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有浓郁学术研究的学习氛围,如果理论没有生机,没有生命力了,那么其学术发展也就终止了,所以我们要挖掘出理论的灵魂,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是问题―研究―交流―互动―结论,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引入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动态和教学课题,以供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第二,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增加新媒体和新闻传播业界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等相关内容;第三,教材改变要与时俱进,教材编写要充分地结合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要求。

互动研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可以帮助他们互相整合信息与资源,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他们的友谊。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学生和学生共同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学生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肤浅和懈怠,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看法,也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急切地希望和教师之间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而教师若只把他们当成还没长大的孩子,没有为他们提供想象和研究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模式。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生涩的课程,就其课程本身而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模式的步骤是典型案例―课堂研究―互相交流―归纳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教材为蓝本,节选出每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案例教学法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比如说在本体理论中,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的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其中的理论知识。又如,在传播主体理论―新闻记者研究中,可以找出那些涉及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相关案例,再比如,在教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章中,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虚假新闻”作为案例。学生通过案例联想学习内容,大致可以总结出新闻工作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规律。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几点,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而且还要贴近于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挥其强大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理论教学课堂走进生活化呢?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去媒介锻炼,在实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带回课堂进行研讨,这也为后面的新闻学原理和新闻法规等课程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本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延伸影响力;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定期到新闻单位一线学习、调研,这样教师的教学也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授不再是空谈理论,而是结合真实的案例,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此外,我们还邀请新闻单位记者、编辑定期为学生授课,讲解新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与讨论。

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渗透,让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走向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际.从新闻学教学谈高校实践教学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9).

[2]金石.新闻理论教材解析与规范的思考――以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为例[J].东南传播,2010,(03).

[3]郭赫男.新闻理论的课堂及其实践教学探究[J].新闻知识,2009,(03).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论*文*网]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3篇

配备完善的新闻传播教学资源

目前,新闻传播专业已构建起了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组成的多层次教育体系。但与相对齐全的新闻教育体系相比,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归属是含混不清的。这种尴尬的局面造成了高校新闻学资源相对匮乏、实力不够雄厚。在许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是设置在汉语言文学系的。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记录,文学与新闻有某种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着本质区别。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虽能为新闻传播专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却忽略了新闻传播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更要把理论知识转换为新闻操作能力。

因此,学校首先应加大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投入,除了配备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械之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演播室、编辑室等实验室,以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与制作、播音与主持、电视摄像技术、纪录片的拍摄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之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权威的图书、报刊资料。综观许多高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图书较为丰富,而新闻传播方面的则相对匮乏。互联网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但是网上的信息终归是零散的、片段式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既要关注新闻动态、新闻现场、新闻资讯,更要通过新闻传播方面的书籍、报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自己的视野,以此来提升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教学内容作品化、成果化、精品化

目前,依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的新闻传播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偏重于理论讲授,教学思路比较单一。从教学效果来看,新闻传播类的课程虽然开设了不少,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说清楚。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依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缺乏探究新闻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之间关系的热情。原因何在?这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有关,另一方面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化方式有关。课堂讲授结束后,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是就某一新闻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对相关的新闻作品进行赏析,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相对薄弱。

要实现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作品化与成果化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的作品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以身边发生的新闻,拍摄一条新闻短片,时间不少于6分钟。首先,老师和班干部确立拍摄小组;其次,确立相关的细则,逐项打分,包括拍摄的实施步骤,新闻立意要贴近大学生生活,画面衔接自然、流畅等;再次,对作品进行展示与评比,以此来树立学生的作品意识,拉近学生与新闻实践的关系。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传媒人才。囿于学校环境的教学终究过于封闭,难以适应当前媒介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感知、理解传媒市场的变动,我们鼓励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创意大赛,在竞争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真正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作品化、成果化的实践,在学院组织的创意大赛中,笔者教授的学生所完成的优秀作品《漫画工坊》获得最佳技术奖,《一条街的神秘与忧伤》获得最佳制作奖,《NIKE的创意构想》获得一等奖。通过上述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在自我转型中更新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不仅是教学展开的基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目前新闻传播学的师资队伍看,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他们多来自语言、文学、历史等学科,知识结构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学科多为基础理论学科,新闻传播类学科的实践性则比较强。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否则,当他们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来从事教学时,就会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很多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个新闻现象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对新闻操作具体流程的讲解只能陷入理论的说明。因此,要实现新闻传播教学的突破,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培养,可以通过出国进修、到新闻单位实践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新闻实践能力。

其次,多媒体教学为辅,启发式教学为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融文字、图画、声音于一体。在新闻传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鲜活的新闻现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停留在多媒体的演示上,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跟着画面走,进而形成单线思维。而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能够报道新闻,更能够发掘新闻背后的事实。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应兼具感性思维与理性认识。如果说新闻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那么教师还应当利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来做理性认识的引领者。目前,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个性意识突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而言,信息的获取并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加强学生的辨析能力,进而让学生有所领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同时,更要针对学生的个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抛砖引玉,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新闻传播教学活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在学校课程中心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美国的浦尔教授曾提出“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理念,“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体融合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把报纸、广播、电视等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媒介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信息采集、新闻表达、资源利用等层面的融合。目前,许多高校设立的课程中心可以说顺应了媒体融合这一趋势。课程中心不仅是课程展示的平台,更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尤其是对当下的新闻传播教学来说,仅凭借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足以完成对信息的筛选与分析。

借助课程中心,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随时添加、整理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而且90后大学生普遍热衷于网络技术,乐于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课后,教师可以对上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料库,也可以论坛的形式发起讨论,形成学术探讨的氛围。笔者发现,学生对论坛的参与度比较高,甚至一些平时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表现很活跃。在线作业与批改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反馈,从而切实有效地展开答疑、辅导。总之,新闻传播学课程中心的使用,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又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与延伸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速,但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依然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与汉语言文学学科相比,新闻传播课程还很少,而且课程设置依然还是依据传统学科,特色不突出,内容重复的现象严重。新闻传播专业的实验观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较少。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媒介市场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我们期待着新闻传播类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不断走向深化。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4篇

新闻伦理,是伦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投射和反映,是指从事采访、编辑、出版、播出、经营、管理等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概言之,它是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出于自律而制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随着2010年“公民新闻”的全面发展,以及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2010年对网络媒体新闻的伦理研究在伦理研究领域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时,相对于2009年和2010年,学界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和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仍旧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一、新闻伦理原理层面

2010年专门针对新闻伦理原理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涉及这一领域的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传播与伦理问题的契合点、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等方面。有研究者从新闻媒介及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遭遇的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价值、职业价值、新闻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这四重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指出正是这四种价值相互之间补充、融合的过程,才促使了新闻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但也是由于这四种价值相互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才引发了新闻伦理道德失范。①也有研究者从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方面来界定新闻伦理的定义和行为准则,就尊重拍摄对象与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研究者引用了“亲密圈”和“无知之幕”这两个概念,以此对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进行界定。②有研究者从新闻传播与伦理的定义着手,指出这两者互相交叉,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化的进化与发展的角度阐释新闻伦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③

还有学者从中西方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研究比较的角度,对当前的一些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④也有研究者试图从社会学(历史、政治、文化)、道德哲学以及哲学性质的伦理学三个方面阐释其对新闻伦理学的理解,指出新闻传播理论和专业伦理理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往往就是社会痼疾的病灶所在,但好在随着新闻从业者主体意志的苏醒,一种健康的媒体伦理已经破土。⑤有研究者通过对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三者之间关系及其定义的重新分析与界定,指出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只是一种对理想的不同表述而已,目的都是为了新闻事业能发挥最大的社会功用,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同时也指出,媒介行为失范归根到底是违反了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⑥

随着对新闻伦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2010年单纯对新闻伦理学定义、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的文章已经不多,就像有的研究者说过的那样,“新闻伦理学的研究阶段似乎已经进入到现象性、规范性等更为具体的应用层面。”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对忽略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为新闻伦理学的理论基石,只有在原理等基础性理论方面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才能促使实践工作更加顺畅地进行。

二、新闻伦理的失范原因及对策

2010年,有不少学者就新闻伦理的失范、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等现象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和阐释,同时也就制定和完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有研究者分析并反思了近几年传媒界出现的一些“乱”象,并总结出传媒在开展传播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几个伦理原则:真实、仁爱、正义、适度、自由。⑦有研究者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针对记者伦理道德失范事件的发生进行反思,通过研究记者自身情感、认知层面以及意志层面对其职业道德的影响和塑造,指出记者的良心是记者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而唤起记者的良心是实现新闻自律的必由之路。⑧另外有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新闻的特性,指出社会新闻要写得好看、耐看、可看,就必须摒弃那些血腥夸张的现场描述、摒弃浮夸的文字风格和炒作式的细节渲染。⑨

有研究者从网络传播自身的内部根源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对网络传播视域下的伦理失范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失范的原因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如网络的无中心离散性、网络的开放性等;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如信息消费时空上的隔离性、信息消费方式的匿名性、网络“把关人”的缺位等等。⑩有研究者针对近几年流行于网络的网络恶搞现象展开分析,指出网络恶搞带来的传播伦理危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传播者应当遵循的法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道德判断所需要的舆论缺失。究其原因,研究者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快速性,传播群体的心理因素,以及以网络世界的道德自主性、多元性与开放性为基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对恶搞行为的推波助澜作用等等。⑾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5篇

一、打破传统媒介研究思维僵化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 / 消费和再生产

传统的媒介研究方法是以“主体”对“客体”的两元对抗思维模式,简而言之,主体是作为创造者的传播者,客体是接受信息的受众者,信息从主体到客体之间过程是中间的传播过程,这种传统的媒介研究思维方式僵化了受众者的地位,被直接物化或对象化。传播者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将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给受众者,传统的媒介研究将媒介作为传播者,把其看成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传播工具,受众者缺少自和话语权。霍尔打破传统媒介研究的思维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 / 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概括了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彼此既联系又保持独立性,同时提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播主体的目的和传播内容,技术、物质工具也在制约着信息的传播,传播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主客体对立意义上直线性,具有间接性。传播过程还要考虑传播者和受众者双方的社会关系、差异性和多元性。

霍尔引入了符号学的观点,信息以符号为载体,组合成语义链进行传播,这个符号载体是以“语言”的规则构成,在符合和意义或者图像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保证了信息的正常流通。传播过程看成是意义能指和所指双重、复杂的符号建构过程,从而展现出传播活动复杂维度。霍尔的理论打开了受众者研究的开端,恢复受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本位,他们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人,不单单是被动接受、被信息制造者操纵的客体。

二、将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形式和受众的解码战略联系起来的编码/解码模式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有着两种范式:其一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实证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拉斯韦尔在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另一条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开创的批判范式,强调对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效果批评。在霍尔之前,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尽管不认同这一学派对于媒体社会功能的一味贬低,但却继承了这一学派的意识形态批评路径。

研究霍尔就不得不提到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创立的编码 /解码模式。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和 “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广播员往往关注的是观众未能按他们(广播员)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真正想说的是电视观众没有在‘主导的’或‘所选的’符码范围内活动,他们期待‘完全清晰的传播’,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 ”霍尔认为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传播者按照某种意识形态进行编码之后进入流通环节的信息,在面对负杂的、有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时,信息便摆脱了传播者编码时的真正意图,受众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不断变化、对信息积极接受、解构和再生产的过程。霍尔的解码、编码模式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实证主义流派的媒介传播模式,批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消极受众论,开启了文化研究模式的新纪元。

三、霍尔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传播学研究新范式带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霍尔开创的这一研究范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虽然存在诸多理论疑点,但对媒介和文化研究产生了迄今犹在的巨大影响,值得中国学界继续深入研究”。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分析”方法引入到传播研究中,反对僵化、概念化、封闭化的研究,这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在我国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今天,传播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如果忽略了社会日益被划分为多个话语领地的事实,忽略观众的话语权,传播就可能遭遇失败。因此新闻事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话语实践对于信息建构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意识到只有观众认同主导社会的文化秩序才能实现传播的真正目的。霍尔的这种暗含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意识形态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之下的,更加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在我国,文化生产的主导权在于国家权力机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主导最为核心的部分。文化受众主体主要是大众群体。价值观是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体现着我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需要的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同。根据霍尔传播学的理论,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在编码时考虑到受众的利益、以及以观众信服的民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上来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并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关系。因此,由国家权力机构生产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之间并没有利益的冲突。我国的新闻工作的重点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主流意识形态之中,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新闻事业将原先处于精英位置的文化传播视点转向大众生活,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形式通俗、易于接受,正逐渐成为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向,新闻工作者应该考虑如何承担起新闻时代的社会责任,真正发挥建构主导意识话语权的功能,霍尔的“文化主义”范式强调文化贯穿于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认为文化建立在传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霍尔的这一理论启示我国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以新鲜活泼、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风格来传达严肃、深刻的新闻主题,以走入大众平常生活的报道方式完成对于新闻的传播。

在新闻媒介现代化的今天,信息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在再生产中进行建构,所以需要新闻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的报道事实和发表言论。对于深入民心的舆论现象加以直接的影响,从而促使舆论向着新闻传播者所期望的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斯图亚特・霍尔的传媒理论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代表,带有浓厚的阶级观点和意识形态色彩,我们在吸收和运用时应有所选择和保留,抛弃其中的阶级对立的因素,发展其中传播学的合理要素,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第二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社,2007.

[2]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闻传播角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办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87

1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1 数据输入阻塞使大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

数据的匮乏很容易造成相关信息的反馈,难以给大众带来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参照物。例如:如果有一个人想要决定某种行动,就可能会在进行这次行动前,向外界寻找相当量的数据或者调配关于自身内心的有关储存数据,加以分析和处理,进一步得到有关决定。而数据输入阻塞会造成输入个体中的相关数据无法得到足够的量,从而造成一个人难以得到相关的决定,往往通过外表表现出来的都是非常自卑、焦虑、迷惘、犹豫、多变等。接着,数据输入阻塞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无法真正的实现交流。个体社会化指的是人和社会中的周边环境相互影响而达成的,而大学生在其大学阶段是面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而社会标准尺度、专业知识、政治规定以及很多意识形态等形成的社会文化知识,很大部分都会以数据输入这个形式让许多大学生接纳,而大学生就会对这样的数据实施分析、容纳、取舍以及输出。由此可得,数据输入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进行社会化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化需要的数据输入是有很多层面的,所以,学校可以尽可能的给学生供给多层面的数据和信息,不同类别的数据需要是足量的。像那种重科学轻人文、只单纯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会造成数据在类别和需求上产生不平衡、不和谐,导致相关的科学知识中的数据信息量偏大。由于人文知识、心理知识以及思想体系上大量教育数据和信息量的匮乏,使得学生形成畸形前进,而这样就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且,给学生迈向社会化过程中带来很多数据消息重要平台的学校,因为在一些数据上很难符合学生的需要,就会使得学生向非主流的平台取得有关消息,而这样的非主流平台就是非有利数据泛滥的场所。由此可得,这是非常危险的。最终,数据输入阻塞会造成一些学生自我沉浸的想法愈加激烈。本身就自卑以及内向的学生更加恐惧和别人交谈和沟通,不敢问老师。而如果本身是比较固执和自负的学生则会不听他人的意见,认为自己是准确无误的,骄傲自满、从不虚心主动地聆听他人的声音。而这些都很可能会使得有害的数据和信息更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健康有益的数据信息被学生拒绝。

1.2 数据输出阻塞使大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

信息输出阻塞阻碍了数据输出的自身需求。数据输出是人身为社会人的需要,其个体接纳外界的数据且加以实施评判、取舍以及保存,终究把这一通过分析处理的数据进行向外输出。万一故意把其压制在体内而无法输出,就会使得心理压力和负担加重,终究致使心理产生问题。而基督教徒经过对上帝和耶稣做出悔过,从而实现内心的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而一个人碰到愉快的事,也会经过和人分享的形式或经过表情、动作等把愉快的数据输出体外。

除此之外,依据大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大学生唯有把自己的思想跟外界环境实施互动,方可实现沟通和交谈,从而有共同的认识,让自己能更好地进入社会,终究达成社会化,而数据输出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定需要。所以,大学生数据输出阻塞一定妨碍大学生融入社会化的进度,使得学生产生心理封闭的状态。大学生数据输出阻塞的重要方式会使学生除了自我关闭外,也会因为学校的不民主以及不够和谐的环境和氛围造成数据输出障碍。例如:(1)学校采用压制式的管理形式,会使学生的发言权受到相应的剥削,学生因为上层权力的安排造成了其心理的自闭。(2)教师因为是学生的导师,很容易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学生指责和抱怨,更有甚者,对向反抗自己的学生痛恨和打击,造成学生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而使得他们逐渐隐藏自己、封闭自己。(3)学校所提供给学生自由言论的平台是非常少的,使得学生的“牢骚”无从释放。

1.3 数据处理阻塞使大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

数据总额的泛滥所造成的数据压力会大于个体所接受的心理压力。第一,是相同数据在总量上的泛滥。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很难在同一阶段内消化,进而使得学习上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对于已经有错误的学生过度批评或者过多指责,使得其内心很难接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如一种不太好的数据或者警示数据过度流传而使得人内心不安分。第二,不一样数据的泛滥。在这个数据充满多元化、多价值想法、各式各样的时代,不同类别的信息接踵而至,当然大学校园内也是如此。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全球能表现出来的数据都可以立马表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无论主次、多样性、甚至互相矛盾的数据,会使得学生很难决策,心理产生孤独感,或者在好奇心的引发下,学生会花费许多时间不断地阅读和游览,为了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迷恋,例如:网游、网恋等,从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数据消息的媚俗性、不健康性,很容易使得学生的自控能力降低。比如:黄色网站,可能会造成学生沉迷在其中,导致精神恍惚。

如果数据在水平上太过热烈,大于个体心理可以接受的压力,会造成一些人产生短暂或长期的心理疾病。比如,当知道失恋这个噩耗后,有些人心理可能无法接受,导致异常极端行为的出现。

个人心理对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会比较差,使得学生数据处理阻塞包括上述客观因素外,还有着主观原因,通常表现为: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差、自我控制调节差、自闭以及难以释放内心的压力等。

2 从新闻传播角度论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2.1 保证学生数据输入平台畅通无阻

首先,要充分运用到课堂这个主平台,使得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既可教书又可育人。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供不同的心理保健、思想道德、人际交往等层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可以全方面发展,发挥充分的作用。

其次,保证大学校园内各式媒体、拓展数据交流平台。尽量开拓图书馆、网络、宣传栏、广播以及标语等,不同的平台或者媒体,可使学生多平台得到所要的数据。例如:(1)提高图书馆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2)增加校园网的信息和资料,保证网站的更新数据。(3)建立不同专题讲座或者选修课,建设网上课堂,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要求自由选取以及接纳有利的数据信息。

2.2 从学生的实际情形实施教学革新以及育人教育

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基础以及接受范围实施教学目标和安排;需要对“满堂灌”的教育形式进行转变,要采用启发式的教育形式,对学生逐渐地实施教育,进而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责备要适宜,应多采用激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供给休闲场所的不同数据和信息,使学生可以劳逸结合,释放心理压力。

2.3 增强网络管理,掌握数据传播信息

需要订立相关的网络管理规范,对校园网所公布的消息实施更好的管理,除去网络垃圾以及有害资源,切实压制不健康的消息流通,保证学生可以在绿色环境中实施浏览,订立相应的网络规则,使得学生的上网时间有利管理,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实施网络教育,多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运用网络,提高网络的教育意义 。

2.4 建造和平、民主以及和谐的校园管理和教育方式

首先,需要建造民主、温馨的课堂教育方式,改变“一言堂”的情形,适当地采用讨论式的方式教导学生,使得学生在课堂有着该有的发言权。其次,需要转变压制式的管理方式,用疏导的教育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且可激励学生融入学校教学当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再次,要重视放宽学生数据输出的平台,使得学生可以采用适应的形式输出数据,发泄内心的压力。经过开设主题活动以及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可以得到机会锻炼,表现自己。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信箱和网上信箱,收纳学生的建议和投诉,聆听学生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建设学生报刊以及网站等,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媒体广播上,表现自己过人的一面。

2.5 经过不同形式实施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首先,可开设有关的心理辅导教育,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可以得到宣泄压力的方法,控制好个人情绪。其次,可以教导学生开展内省式思考,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内省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清楚明白他们的想法和看法,进而思考自己的态度。再次,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人际交流,思想碰撞,提升自己对数据分析的能力。最后,可以表扬学生利用网站编纂日记,写写微博和心情。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释放心理的深层压抑和需求,降低自己心理压力。同时可以利用已发的微博、心情或日记,对过去的自己进行反思和检讨。

总而言之,本文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从保证学生数据输入平台畅通无阻、从学生的实际情形实施教学革新以及育人教育、增强网络管理,掌握数据传播信息、建造和平、民主以及和谐的校园管理和教育方式以及经过不同形式实施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这五个方面列出了相应办法。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289-03

1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1.1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出版情况

1.1.1体育新闻传播类学术专著数量激增,领域拓宽2004年7月,成都体育学院郝勤教授所著《体育新闻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中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学开始登堂入室,进入高校学科体系行列。仅2004-2007年三年半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译著即达到了21部之多。这些专著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体育新闻理论、体育传播理论、体育新闻业务、体育媒介营销、奥林匹克传播、体育媒介研究研究领域。

1.1.2实证性研究受到关注实证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最推崇最重视的研究方法,也是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近年来,在08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国内学术界开始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体育新闻传播问题。这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是2004年出版的《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申奥篇)》与《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雅典奥运篇)》。这两部书均由北京传媒大学柯惠新教授等著,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与方法模式。

1.1.3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类专著处于空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是本学科的基础与出发点。但截止到2007年7月,我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有关这方面的学术专著更处于空白。

1.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2004-2007)发表情况

2004年以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数量成倍增长,研究领域与范围从体育新闻研究拓展到体育新闻传播史、体育媒介营销、体育传播与新媒体、体育广告、体育电影等。

1.2.1发表核心学术期刊上体育新闻传播学论文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发表在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上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共278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传媒观察》、《新闻战线》、《新闻界》、《新闻大学》等12种新闻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78篇;占64%;在《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00篇,占36%。

1.2.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选题范围与分类情况

1.2.2.1体育新闻基本理论研究从2004年始,我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从1997-2003年期间,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开始起步,但每年论文不超过20篇。而从1994-2007年上半年,在新闻类和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方面的论文达到120篇,其中绝大多数是2002年以后发表的。2003年后更呈现出急剧上升的势头(图1)。

图1 1994-2007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

从选题结构来看,目前主要涉及的八个领域中,体育赛事报道研究和体育新闻教育研究的论文也占了一定比例。体育新闻价值与报道效果研究成果很少(图2)。

图2 2004年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分类

1.2.2.2体育传播学理论研究2004-2007年,有关专家对这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体育传播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现状――兼论体育的传播特征及其信息符号理论》(陈伟,郝勤,体育科学,2006年 06期)、《现代体育传播的特征、价值及其发展取向》(肖焕禹; 冉强辉; 陈玉忠; 体育科学2004年 09期)等。总的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不多,研究的问题也待进一步深入。

1.2.2.3体育新闻教育研究2004-2007年,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教育类论文15篇。学者们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对国内新生的体育新闻教育状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手段、措施、专业建设、课程设制、教材编写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为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科研成果与改革依据。

1.2.2.4体育新闻媒介研究在2004年以来发表在国内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中,研究体育媒介的论文占了很大比例,超过了50%以上。其内容涉及媒介组织、媒介生态、媒介市场、媒介与体育、媒介与奥运、媒介与社会以及媒介自身之间的关系等等。

1.2.2.5体育文化传播研究据对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仅32篇。从研究范围来看,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奥运文化传播研究上,而对当代体育传播,尤其是国外同行所高度关注的体育媒介传播中的效果、社会、受众、阶层、民族、性别、权益、思想、精神等问题则鲜有涉及。

1.2.2.6体育新闻业务研究在2004-2007年6月体育类和新闻类核心类期刊中,体育新闻业务类论文数为73篇,远远少于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数量(表1)。

比较2004年前体育新闻业务类情况,有以下明显变化:1) 体育新闻业务类的学术论文数量呈增长态势;2) 体育新闻报道类论文大幅增加;3) 2004年之前体育新闻编辑策划和体育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但现在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图3 2004年至2007年6月体育新闻业务类学术论文数量统计

1.2.2.7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是体育新闻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体育新闻史学数量较之2004年基本是空白的状态有一定突破,但相对其它领域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2学术组织、学术会议与学术队伍建设情况

2.1体育新闻传播学学会的成立与三次全国体育新闻传播会议的召开

2005年7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在成都体育学院成立,并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最大的学术组织与团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国内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至2007年,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成功召开了3次全国性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一书,编发了《体育新闻传播通讯》共6期。

2005年7月,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了全国首届体育新闻传播研讨会暨讲习班,并举行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挂牌仪式。2006年7月,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体育新闻传播的创新与发展”。2007年7月,第三届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会议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问题进行了研讨。

2.2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新闻传播参选论文情况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首次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学分会场。这是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新闻传播学正式成为中国体育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科学大会,共收到申请论文4 925份,其中体育新闻传播学类论文161篇。从数量上来说,在体育科学学会17个分会中位居第10(图4)。

图4“八科大”论文申报数量统计

从论文研究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包括了体育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体育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及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研究三个部分的内容(图5)。从这三部分内容分布的情况来看,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161篇参会论文中,有关体育新闻史学领域研究的论文不足5篇。

图5“八科大”体育新闻学论文分布

从论文的关注的热点来看,主要是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新闻传播与媒介服务,体育媒体的发展现状等。尤其是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议题,如关于手机媒体的研究、奥运会吉祥物符号传播研究等等。

3当前体育新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3.1大力拓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目前,体育新闻学研究主要分为理论,业务和史学研究三大板块,体育传播学主要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两大板块。总的看来,目前的研究还基本是追随母学科的研究路子,缺乏对体育新闻与体育传播本身规律、特点及运作方式的深入研究,对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介绍与引进不够,对国内外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敏感,对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对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影响研究不足。另外,对当代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在现有的研究理论框架下很难去解释。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拓宽我们的视野与思路,拓宽研究的范围与领域,建立起具有独立学科特征和研究领域的体育新闻传播学。

3.2加强与母学科联系,深入研究本学科的规律、特点与问题体育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具有鲜明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它既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注重对母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体育新闻传播本身规律的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轻视对新闻学和传播学母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以至于对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无法深入下去,也得不到母学科学界的认可与支持;二是对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本身的规律与特点研究不足,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体育加新闻或体育加传播的层面,既不能解决体育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问题,也无法确立自己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3.3学术研究与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体育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品种,体育传播之所以能成为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主要是由这一新闻品种和传播现象的“体育”特色所决定的。研究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必须深入研究现当代体育运动特殊的规律与特点,了解当代体育的发展与变化,研究当代体育运动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与媒体报道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现阶段,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者应把自己的研究与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问题与各类传播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应关注大众传媒与中国体育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以及中国体育传播过程中的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性问题。

3.4加强与媒介的联系与勾通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价值。我们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当代体育媒介,研究体育报道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媒介组织紧密合作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和空中楼阁。目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学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不少研究者没有媒介从业经历,也没有和媒介建立密切的联系,对媒介制度、组织、规律、特点、行为、活动、操作方式以及体育记者都缺乏了解,对当前体育报道与体育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不足,从而无法确定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研究。

3.5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应具有批判的精神随着体育与媒介的商业化成为世界体育传播发展的主流,无论是体育新闻报道还是媒介体育传播都产生了大量新的问题,亟待理论界学术界予以研究并提出对策。这赋予了体育新闻传播学以新的重要职责。一方面,我们要研究新闻媒体如何担当体育运动“把关人”角色和职责,推动媒体对体育运动中再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媒体监督社会,谁来监督媒体”这样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新闻理论界学术界具有强烈的“媒介监督人”角色意识,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影响和促进媒体的发展。

3.6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也有一定差距。目前我们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不多,对国外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成果缺乏了解,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和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大力引进和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重视国外体育新闻传播专著和文章的翻译与介绍,吸取和学习国外学者专家的经验与研究方法,扩宽我们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完善中国的体育新闻学科体系。

3.7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体育新闻传播学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目前国内本学科研究队伍主要是由一批各体育院校新建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的年轻教师组成。同其他学科相比,这支队伍具有年纪较轻、事业心强、富有朝气、普遍学历层次较高等优势,但也表现出教学科研经验不足,媒体经历不够,学术研究功底尚浅等不足。应当看到,这批30岁左右的年轻学者决定着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大力扶持和鼓励青年学者的科研活动,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搭建成才的平台。另外,我们还应吸收和引进业界和其它学科的人才加入我们的研究队伍,加强业界与学界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以此来加强我们的学术队伍建设,优化我们的人才结构。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婉馨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闻理论体系;新闻学学科特质;新闻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提出与探讨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方面一个日渐凸显的学术话题。最早从一些学者对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学理性的反思开始(刘建明,1991:童兵,2000),再到一些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沈莉,1998;陈作平,2005;唐远清,2006),甚至到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的立项(丁柏铨,2002),直到目前一些新闻理论专著的最新尝试(杨保军,2006),“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无疑正在形成一个阶段性的研究高潮。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研究主要关注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问题,它可以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试图描述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范式转型轨迹,一种:是直接探究建构新的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对新体系的建构必然要对旧的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现择其要者,可以概括这类研究的核心观点如下:

1、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

钟情于“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者普遍持有这样的观念,认为任何一个学科,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一定水平的时候,都会开始进入到一种自觉地追求理论体系建构的阶段,特别是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往往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新阶段,对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而言,还意味着对全球化进程的参与。杨保军指出: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尽管文化差异是事实性存在,意识形态的争端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各国的现实状况也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但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也促使普世的东西越来越多”。

2、对板块式结构自然思维方式的批判。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最早始于甘惜分先生的《新闻理论基础》,其重点主要是探讨有关新闻的一般原理和新闻事业与现实生活、与群众和与党的关系等问题,初步奠定了板块式结构框架。后来我们的新闻理论虽然受传播学的影响,不断丰富发展,但基本上都不脱板块式结构的模式,并形成了新闻、新闻事业、新闻工作三大块的模式。刘建明先生认为这种结构模式有简单堆砌之嫌,陈作平指出这种建构方法属自然思维方法,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没有将把握新闻实践共相和对各种具体形态的全面统摄作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将解决实践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对局部经验的归纳总结和一定的逻辑分析来把握新闻活动的内涵”这种经验式和随机式的研究方法客观上造成了理论内部不断分解和切割使概念不断膨胀,同时又变得支离破碎,解释力度下降。

3、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积极探求稳定成熟的高质量的理论体系。

所谓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就是要使理论体系具有科学的推理脉络、清晰的逻辑起点、严谨稳定的概念层级和无可辩驳的结论。

追逐着上述目标,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试图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建构自己的体系,“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再比如最近出版的杨保军的《新闻活动论》一书,以新闻活动为线索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传播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等。陈作平先生则提出了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介形态的结构路径。这些探索,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二、反思:如何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思维方式统领下板块式新闻理论的建构模式,希望寻找到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更具普世性和更为科学的理论框架。而这种科学的理论框架,在目前的探索来看,很显然就是直接以传播学框架为框架,不论是以5w框架结构还是以新闻活动为贯通,这里面体现的都是一种传播学的结构思维和过程思维。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在哪里?二是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可以以传播学的框架取代新闻学吗?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式固然有其经验把握的随意性,但作为人类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自然也有其现实逻辑的依据。甘惜分先生后来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和两个三角。一个逻辑起点就是“新闻”,两个三角则是“新闻――传播者――受众”这个小三角和“新闻控制者――广大受众――不断变动着的现实世界”这个大三角。这种三角理论模型正反映出一种在关系中把握新闻的思路,是我们在未来的理论建构中需要继承的精神遗产。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另一个优势是非常适宜新思想的嵌入。在新闻理论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新的思想创新可以以一个个新板块的形式添加进去,从而形成一种“转型新闻学”的特殊样态。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不以所谓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要旨,却以新闻学基本概念的传达为追求,以对最新的新闻理念的把握为要务。而这,正是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之所在。一批学人不主张对新闻理论体系进行过早的建构,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其次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问题。有人认为在西方不存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认为这是一个纯中国式的伪问题。但这正是中国独特的理论语境下所产生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当西方希望通过报刊市场化和大众化解决了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并在新闻理论体系中牢牢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地位的时候,传播学才形成,并以其强大的理论张力形成对新闻学内容的丰富。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正相反,它需要借传播学的科学性来消解理论中的僵化的意识形态内容,而后再来确立新闻专业理念,而此时的传播学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从理论上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就成为我们考察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

我们认为,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是结构性、交叉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传播学讨论的是人类传播行为的社会结构性存在。具体说来,它是在社会学结构论的支持背景下,把传播作为一种

社会的结构来研究的。同时,传播学理论也是以5W这样一种结构性过程模型为基础来建构的。也正是由于传播学的这种结构性特征,才衍生出了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开放性,它几乎向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开放,形成了十字交叉路口的现象。

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则是主体性、理想性和实践指向性。在传播学出现之前,传统的新闻学是在新闻业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从新闻实践的经验中概括提炼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记者编辑操作规范和媒介组织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方面。传播学出现并成熟后,对新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使新闻学摆脱了前科学的经验性研究状况,并把新闻学的逻辑起点确立为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和控制构成了新闻理论的逻辑演绎脉络。在我国,传播学更是具有直接的解放意义,传播、信息、受众等概念丰富了新闻的定义,并使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可以取代新闻学。新闻学属于专业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化、职业化理念训练,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专业训练。所以,它是围绕着双重传播主体(记者编辑/媒介组织)而展开的关系研究,如果说传播学是5W模式的过程框架,新闻学却是以两个主体为顶点的关系框架,同时,新闻学中还含有传播学中所不强调的核心价值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对新闻实践直接有指导意义的操作原则等内容。

所以,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其根本原则是要尊重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在这个前提下,既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又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简约性。

三、建构:“新闻学核心”模型图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所在,并指出应该在尊重新闻学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这就排除了那种把新闻学扩张为传播学或把新闻学扩张为媒介经营学和操作学的建构取向。这多少有点类似于宁树藩先生建议把新闻学区分为本义新闻学和广义新闻学的思想。但本文更愿意把这种建构取向称为“新闻学核心”建构,并用下面的模型图予以演示: (见下图)

在这个模型图中,新闻学核心由新闻本质论、新闻关系论和新闻理想论三部分构成。在新闻本质论中,主要解决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起源是人类信息交往的需要,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与控制是形成新闻、新闻事业主要关系的逻辑脉络这类的问题。其知识背景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思想,如传播观、信息观、新闻生产观等。在新闻关系论中,主要包含六大关系和六大命题。六大关系是记者(新闻)-事实、记者(新闻)-受众、记者(新闻)-媒介、媒介组织-政府、媒介组织-公众、媒介组织-商业,六大命题就是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形态论、媒介属论、媒介体制论和媒介生态论。新闻就是在这些主要关系构成的社会场景中的实践呈现和功能施展。新闻理想论则是指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包含客观性原则和新闻自由理念)。它是新闻事业合法性的根本来源。

四、结语

一直以来,对新闻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一种复杂化的倾向和对传播学的盲目崇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起新闻学的学术地位。这未免走入了误区。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使得传统新闻学中呈零散经验状态的研究在结构性思维的统摄下聚合成了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体系,具备了一个更广阔的信息传播的结构性知识框架,从而大大提升了新闻学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学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的框架可以直接成为新闻学的框架,传播学的结构性思维特征只能潜隐地渗透在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中,作为一种底色而存在。而且,正是由于传播学的存在,新闻学的学科特质才被更集中地凸显出来,而且这种学科特质最终体现在“新闻学核心”的理论建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