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入职护士工作总结

新入职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院护士技术档案管理论文

1“全院护士档案总表”主工作表

1.1“全院护士”工作表设计

打开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分别输入科室、总人数、各科人数、姓名、职务、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现学历、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任职资格、取得职称时间、政治面貌、执业证书编号及备注等。竖序列分别按横序列的项目依次输入相应资料。护士轮科时只需把护士所在横列单元格剪切后插入轮转的科室单元格中,也便于下一步与每个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进行快速链接。

1.2“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作表设计

把“全院护士”工作表进行复制,重命名为“职称结构”,删除标题行,全选工作表,点击“排序”,以“任职资格”为主要关键字,“取得职称时间”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后表格可直观地反映各职称人数、取得职称时间先后顺序。为动态反映职称结构,在表格的右侧空白处通过图形向导插入全院护士各职称人数的统计图表,注明每次统计的时间,一般每年职称晋升后统计一次。“学历结构”表格也以相同的方法建立。

1.3“人事变动”工作表设计

“人事变动”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输入年份、时间、当年新招录护士(调入、新招在编护士及非在编护士)、离开护理岗位护士(退休、辞职、转岗、调离等)、职称晋升、继续学历教育毕业等信息,有人事变动时,分别在相应的序列内输入名字,此表格可动态清晰地反映历年护士进出、各职称、学历等动态变化。

2“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工作表

全文阅读

助产士压力与离职意愿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助产士的工作压力、离职意愿及其个人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供相关部门减轻助产士工作压力,减少离职率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压力源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广州市3家3级甲等医院180名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和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助产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工龄和月收入的助产士之间工作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助产士;工作压力;离职意愿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69-03

助产士流失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影响助产专业发展及助产质量的因素之一。流失的助产士大多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流失后即使以同等数量的新的助产士顶替其位置,也不可能很快发挥其作用,给护理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并使临床工作负荷加重,助产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下降,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1]。为研究助产士的工作压力、离职意愿及其个人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供相关部门减轻助产士工作压力,减少离职率提供参考,该研究对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月180名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和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对助产士压力与离职意愿相关性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80名助产士进行工作压力问卷调查。

1.2 方法

全文阅读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论文

1方法

1.1调查工具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毕业院校等基本情况)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forRegisteredNurse,CIRN)进行调查。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由刘明等[3]编制,可用于自评或者他评,本研究采用其验证版本[4],含7个维度55个条目,7个维度分别为临床护理能力(10个条目)、领导能力(9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8个条目)、专业发展能力(6个条目)、教学和咨询能力(6个条目)、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8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很有能力,总分220分,按分值高低将其分为3个级别,总分165~220分(条目均分>3分)为核心能力强,110~164分(条目均分2~3分)为核心能力中等,<110分(条目均分<2分)为核心能力弱,以此标准评价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08,7个维度的Cronbach′sα为0.718~0.903,重测信度r为0.830,55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值为0.310~0.725,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52,效标效度r=0.44(P<0.05)。

1.2调查方法在新入职护士参加医院岗前培训后发放问卷,调查员为中南大学护理学院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经过统一的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匿名调查,发放问卷1h后收回。共发放问卷487份,回收468份,其中3份问卷为有工作经验的新入职护士填写,予以剔除,27份问卷未填写完整,15份问卷的55个条目均选同一选项,视为无效问卷,因此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回收率86.86%。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法录入SPSS18.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仅66名(15.60%)新入职护士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277名(65.49%)具有中等水平的核心能力,80名(18.91%)的核心能力弱。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

2.2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最低及最高的5个条目见表2。

3讨论

全文阅读

阶段性目标管理在规范化培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目标管理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招聘到医院的65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干预组33例,对照组32例。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自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得分。结果对照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理论(84.34±6.90)分、技能(80.50±7.89)分和岗位胜任能力(136.80±21.61)分,均高于规范化培训前理论(64.66±6.42)分、技能(72.34±6.43)分和岗位胜任能力(105.78±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理论(84.33±7.27)分、技能(86.67±6.79)分和岗位胜任能力(171.80±35.10)分,均高于规范化培训前理论(65.52±6.98)分、技能(72.64±6.91)分和岗位胜任能力(106.61±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进行培训的干预组护士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改善新入职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并促进其职业认同感的形成。

关键词:护士;目标管理;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经验缺乏、沟通技巧生疏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弱,极易导致护理风险增高、护患矛盾激化[1-2]。规范化培训是新护士由学校理论知识过渡到医院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提升职业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促进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途径[3-4]。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的第一年是职业认同危机形成的关键时期,每年约有6%的新护士选择离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2]。目标管理法是以成果为导向,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由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协商制定目标,且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并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究目标管理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招聘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5名护士。其中女性61人,男性4人;平均年龄为(23.28±1.02)岁;本科学历6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干预组33名护士,对照组32名护士。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经验等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培养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1)理论知识:岗前培训第1~4周,采取线下理论讲授和线上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岗位层级晋升制度、工资和休假制度等。(2)操作技能:岗前培训第5~8周,采取线上视频讲解、技能操作示范和分组练习反馈的形式,主要根据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岗前培训结束后根据轮转计划进行轮转,其中内科、外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为必轮科室,五官科、感染科和护理部等为选轮科室,轮转周期为4个月。(3)临床思维:轮科期间每月参加1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同时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按时完成护士轮转手册,并在轮科结束前提交1份病例汇报书。(4)科研和教学:采取理论授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结束后准备20分钟小讲课并完成1份教案书写,小讲课内容以轮转所在科室的专科护理内容为主,同时提出1~2个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提出解决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阶段性目标管理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岗前培训期间召集医院护理管理小组,开展团体活动,建立使命感和团队意识,同时对新护士的能力和特长进行评估,与其共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掌握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护理相关文件书写规范,了解临床实际工作流程,与科室护士长共同建立轮转目标,由知识扎实、技术娴熟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系统化带教,及时发现问题并定期反馈,以便及时对轮转目标和带教方案进行调整,并采用新老互评的方法对培训结果做出评价。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技巧指导,改善护患关系,以达到身心同护的目的。第三阶段:由医院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危机事件处理方法进行培训,提高新护士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对其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其能够以平常心态面对死亡,并为丧亲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1.2.2考核评价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共150道题,其中基础护理学30道,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各40道,儿科和妇产科护理学各20道,满分100分;技能考核:采取四站式考核,一站考核项目为入院流程和生命体征的测量,二站考核项目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三站考核项目为为静脉输液,四站考核项目为病例分析和出院流程,每站25分,满分100分;护士胜任能力: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4-5],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总分为22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该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8,166分~220分代表核心能力高,110分~165分代表核心能力中等,<110分代表核心能力低。

全文阅读

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及人口学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2014年1—3月,抽取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连续从事ICU护理工作满1年及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2)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护理管理者、行政班人员;实习及进修护士;1年内累计学习、进修、休假等原因不在岗3个月及以上者。

1.2调查工具包含自行设计的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监护室工作年限、工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用工性质8项内容,及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9]。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层级高原4个条目、内容高原6个条目、中心化高原6个条目,共16个条目,其中12个负性条目,4个正性条目。采用Likert6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6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均分≥4分,可以认定为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9],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状况越严重。该问卷中的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进一步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种状态;内容高原是指个体不能从当前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当前工作产生厌倦;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调动的可能性很小[10]。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评定,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38,结构效度为0.8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本研究员为主,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协助问卷调查工作。应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意图、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1.4统计学分析将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双人进行数据输入和查对,运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5名调查对象,年龄21~47(29.60±4.61)岁,工龄为1~26(7.85±5.18)年,监护室工作年限1~22(6.15±4.51)年。男48名(23.4%),女157名(76.7%);大专66名(32.2%),本科139名(67.8%);护士64名(31.2%),护师83名(40.5%),主管护师及以上58名(28.3%);已婚107名(52.2%),未婚98名(47.8%);正式员工84名(41%),聘用员工121名(59%)。

2.2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3.76±0.74)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4.26±0.97)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9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3.22±0.99)分。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难点与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新形势下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难点与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精神科实习的新护士20人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新护士实习情况,借助调查问卷方式,分析新护士对职业的喜爱程度、对薪资的期望程度和心理压力,探究带教难点与对策。结果 20位新护士中,共有16位对工作不敢兴趣,且新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对薪资期望程度较高。结论 通过规范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工作,不断改进带教管理,能有效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与整体带教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带教;新护士;带教质量

精神科与其他科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群众对精神病患者存在误解或者歧视,甚至会连带看不起精神科护理人员。同时我国政府对于精神科的支持力度较小[1],导致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整体待遇较低,但在实际工作中,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新护士大多已经完成学业且经过临床实习,然而依旧缺乏实践经验,对于精神科护理仍比较陌生,因此,越发突出了带教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重点探讨在新形势下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难点与对策,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精神科实习的新护士2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3±2.24)岁;学生文化程度:大专学历4例,中专学历16例。

1.2方法 通过4名带教教师对新护士进行指导,借助座谈会、调查问卷、工作反思总结等方式,分析新护士对职业的喜爱程度、对薪资的期望程度和心理压力,探究带教难点与对策,并结合新护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升精神科R床带教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20位新护士临床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字2检验。

2结果

全文阅读

新入职护士培养中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应用实践

摘要:目的 分析新入职护士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的新入职护士36例,均采取情景模拟培训法进行带教指导,分析应用实践效果。结果 对临床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对临床合作能力的提高、对临床处理能力的提高、对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较大帮助率分别为82.06%、86.79%、73.58%、78.30、83.3%,有较大帮助率均高于无帮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实践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有目的的为提高带教效果而有计划地创设一种情景,使护士身临其境,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加深护士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和系统理论的实践认知[1]。为优化护理学临床带教模式,探求适合新时期临床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方法,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我院于2010年8月起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中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8月~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培训36例,均为女性,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4±0.3)岁。

1.2方法

1.2.1设计情景 选择主题中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情景构思,让护士掌握关键的技能要求、综合训练等方面的知识[2]。

1.2.2专题授课 带教老师针对模拟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新入职护士复习有关内容,并给与提示和指导,以便新入职护士能够更好地掌握。

全文阅读

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和结构的探索

摘要:目的 探索适合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及结构。方法 对护理人员从护理工作质、护理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职称、班别、奖励/处罚项目6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结果 护士绩效工资收入拉开了差距,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结论 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形成了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激励机制。

关键词:二级医院;护理;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运用系统的原理、方法,根据人力资源的需要评定、测量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1]。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要根据护士的临床实际表现和工作业绩,把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向临床一线护士、护理骨干倾斜加大绩效工资比例,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激励机制[2]。我院从2011年起在优质护理病房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的思路及方法,2013年推广至全院现总结如下:

1 背景

1.1 传统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方法是医院以每个科室为考核单元,且护士绩效工资的分配按职称高低划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高年资护士长期上白班,如总务班、换药班,而一线倒班护士多是低年资护士,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这样忽略了护理工作的差异性,没有反映出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的风险与责任、护理技术的难度[3]。

1.2 传统分配模式带来不良后果,报酬偏低的护理人员会以降低努力的形式来平衡偏低的报酬,表现为消极怠工。或者申请调职,离开原有环境。

1.3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机制的条件成熟,医院领导大力支持,护理部实施半垂直护理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成熟、完善的,护士移动工作站的建立,为统计护理人员工作量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

2 绩效管理具体方案

全文阅读

男护士职业流失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摘要】 总结近年来男性加入护理行业后存在的职业流失问题,主要是心理压力和社会各界关注不够。结论 管理者应重视聘用男护士和其身心问题,从政治、心理、经济上给予关怀和帮助, 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护理行业中来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使护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男护士 职业流失 管理理论 压力

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女性为主导的职业,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顺应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有志于护理事业的男性加入护理队伍,使护士队伍结构更科学、合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但男护士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不能被人们理解和认可的现状[1]是男护士面临的困境,这已成为影响职业忠诚度的最主要原因。对于男护士的管理也是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新挑战,因此对男护士的培养与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将男护士职业流失原因与管理对策总结如下:

1.男护士的流失原因分析

1.1社会的压力 社会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工作只是女性的职业,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男护士的护理,严重影响了男护士的知觉和感受,使他们经常感到孤独和自我怀疑。某针对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对男护士的认可程度进行调查显示,对于男护士的知晓率达到70.12%,认为需要及非常需要男护士的为73.44%,但是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的只占68.88%[2] 。

1.2 自我定位的困惑 护理工作属于服务性行业,其中的服务性、照顾性让男护士觉得不利于彰显男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易造成自我概念的困扰。“小护士”与“大男生”形成较强烈的观念冲突。往往使男护士在社会交往中不自信、焦虑,甚至感到难堪、低人一等的感觉,会有刻意保守职业秘密的行为,极易产生“跳槽”思想。

1.3专业思想不稳定 由于受到部分离职男护士的影响,男护士对护理事业的扎根思想不够牢固,加上社会及同行对其还没有完全接纳。因此,男护士很难忠于护理事业,表现为专业意识薄弱,主动学习不够,被动应付日常工作,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1.4 护士形象的困扰 护士 “提灯女神”的形象在公众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因此,穿什么样的衣服才能体现自己护士的身份也或多或少地困扰着男护士。国内男护士大都穿与医生相同的工作服,戴圆帽,许多患者不能识别,有时甚至闹出不必要的误会[3],这些都会使男护士感到尴尬。

全文阅读

护士条例培训效果调查及影响分析

1一般资料

220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54岁,平均(29.96±7.83)岁;工龄0.5~35年,平均(7.49±8.83)年;护士长16人(7.3%),临床护士204人(92.7%);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1人(0.5%)、本科94人(42.7%)、大专/高职118人(53.6%)、中专7人(3.2%);114人(64.1%)参与新护士或见习、实习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2测验总分及各子项得分的基本情况

测验总分(25.20±8.74)分;各子项得分:政策与总则分(6.00±2.45)分,权利和义务分(6.17±2.59)分,法律责任分(5.89±1.94)分,其他条例分(7.14±2.80)分。2.3影响测验总分及各子项得分的因素分析:分别以测验总分、政策与总则分、权利和义务分、法律责任分、其他条例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工龄、职务、文化程度、是否带教、培训次数为自变量,进行测验总分及各项得分影响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进一步对因变量中文化程度、培训次数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与培训次数两因素之间呈负相关(r=-0.43,P<0.05),提示文化程度程度越高,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少。这与医院近年来逐渐引入本科、硕士研究生护理人才的实际相符合:高文化程度护士入院时间晚,则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少。2.3研究对象参加培训次数及培训次数不同时的测验得分情况:根据培训次数的不同,分别计算测验总分及各子项得分,结果见表2。

3讨论

3.1增加培训次数有利于提高护士对专业法律知识的掌握

重复学习能够不断提高对学习项目的记忆,使学习项目变得更加明确、清晰,降低错误率,而对大脑中的知识的重复提取,对学习和长时记忆的保持有强大的促进作用[1~2]。本组测验总分及各项得分影响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培训次数是护士对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2承担临床带教任务促进护士对专业法律责任知识的掌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