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超级心理医生

〔关键词〕心理情景剧;积极心理学;强迫症;失眠症;宣泄法;催眠疗法

【剧情简介】

“逗比”医生是一个爱耍小聪明但善良、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物形象。他在生活中诙谐幽默,表情浮夸,经常出点小差错惹人发笑。但进入心理医生的角色之后,他会迅速变得认真又温和。该人物个性鲜明,反差明显。在其开设的“逗你乐”心理诊所中,各路“心理疑难杂症”患者陆续登场。

强迫症患者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几种典型的强迫行为,医生运用“橡皮筋”弹走强迫症,教给人们一种转嫁心理疼痛的方法;沉溺游戏的少年渴望家庭的温暖,然而家庭权力结构女强男弱,妈妈对爸爸毫无掩饰的指责和辱骂和隔三差五的家庭争吵让他感到压抑,医生使用了“气球宣泄法”,让少年心中的怒火释放出来;深陷失眠痛苦的少女找不到自己睡不着的原因,医生运用“催眠法”让她快速进入放松状态,推开“失眠症”烦恼。最后,小品以欢快的歌舞收尾,传递出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心理疾病不可怕,关键要勇敢面对,适当寻求心理帮助是一种积极的强者行为。

【道具】

第一幕:“半仙”道旗,“心理大师证”,心理诊所沙发、茶几、盆栽、纸巾、书籍等物品,“人体门”身上的标志“我是门”“我也是门”,“逗你乐”心理诊所墙面(对联):斗气斗嘴不如逗乐,你乐我乐大家伙乐。

第二幕:橡皮筋。

第三幕:桌椅各一张,围裙,平底锅,锅铲,手机,自制的“宣泄气球”两串。

全文阅读

“心理医生”告诉你――

“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这两个词是近15年来才在我国出现的。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以及心理状态对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直接影响,大多数具有现代意识的人都已知道,重视和改善自我心理环境是何等的重要。正因为如此,心理咨询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并逐渐成熟起来。

由谁来从事心理咨询呢?笼统地说是由心理医生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也许人们要问:心理医生和一般医生有什么不同,他就是专门为人看心理疾病的医生吗?从狭义上说,这种看法不算错,但从广义上说,心理医生所面临的“患者”,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所以不一定是医院的医生去做这项工作,非医务人员如专攻心理学的专家学者也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在国外的学科中,有“临床心理学”这项专业,就是专门培养心理医生的。他们毕业后有资格做这方面的业务,其他相近的专业如一般心理学者乃至一般医学工作者都不能算作正规的心理医生。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培养这方面专业人员的院校学科,故而现在出现在社会上的“心理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医生(主要是精神科医生)或普通心理学者转轨而来(甚至有些是从事哲学和教育学的人员),因此等次参差不齐,水平高低不一。

所谓的咨询,就是参谋、顾问、分析和商量的意思,心理咨询主要是就心理问题、心理矛盾、心理冲突以及心理障碍等,对当事人进行帮助,以解其困扰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想而知,困扰人的心理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疾病仅是其中之一,诸如生活、家庭、社会、婚姻爱情、发育成长、人际关系以及学习就业等都可能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打击。因此,它不像处理细菌感染那么简便,所以对心理医生的要求相对地要严格一些。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论,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必须具备4种条件:一是应当懂得医学,对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二是应当经过心理学理论训练;三是应当具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和社会经验;四是应熟练掌握专门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技巧以及心理治疗手段。通过这四条可以引申出:一个心理医生(指能独立从事咨询工作)应当是一个性格稳定,自身没有心理问题和沉重负担的人;他有既定的专业,也应是个杂学家;他应当是个既严谨又风趣、和蔼可亲的人。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精神科医生主持的,主要工作在医疗机构,按门诊接待形式进行;另一类是由心理专业者主持的,咨询室或设在学校,或设在机关,大多数为在职兼职人员。至于专设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私营的咨询所寥寥无几。

由医疗系统开办的心理咨询门诊,大多数咨询者为各种类型的心理症患者,而一般心理问题尚未达到病态程度的人到医疗部门来的不多。相对地,教育、社团经办的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咨询者是来咨询有关婚恋、个人心理发展、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当事人的状态实际上已进入疾病状态,如果不具备医疗水平的心理工作者就难以处理,这往往是第二类咨询机构的缺陷。同样,一名医务工作者如果不熟悉社会和法律知识,也将无法就心理调节做更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可见,一个比较全面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至少应有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人员,以三者结合的形式来弥补各自的不足。

全文阅读

家庭心理医生

我省医学科研管理现状与思考

浅谈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法律意识

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生理学核心课程建设探讨

谈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临床教学的探讨

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止血器不同放气方法分析

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抑郁症

全文阅读

班主任=心理医生

摘 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期。本文针对这期间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阐述班主任应成为心理医生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医生 心理 学习 生活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一个班集体由几十名不同个性的学生组成,班主任必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学生心理状态的又是多种多样,因此班主任应首先成为一名心理医生。

“健康教育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吴阶平在第十三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的发言中提出的(吴阶平,《健康教育和群众参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第1期)。有调查发现4.5%的初中生患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有20.5%(梁魏等,《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1992年第7期)。现在的中学生生理发育提前了,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我也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期间观察到许多学生的种种异常行为,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但这些究其根源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而解决心理问题就更显重要了。

一、了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我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不稳定,喜怒无常。

当其情绪好时,学习积极性也高,与人亦能相处融洽;反之情绪坏时,学习积极性就低落,与人也难以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此种障碍虽轻,数量却大,如不加控制,会形成拉帮结伙一起玩的状况。

全文阅读

用中医理论谈心理养生

摘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其中心理养生(养神)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七情)活动是反映脏腑生理功能正常,精气血充盈的外在表现,七情太过会使脏腑损伤,阴阳失调,气机紊乱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重视养神,调摄情志,达到心理平衡是人类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关键。

健康是人类普遍关注和追求的永恒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体系为底蕴的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数千年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总结、充实、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各种养生方法,并逐渐发展成养生学,它的独特理论和方法正日益为众多追求健康的人们所瞩目。

心理养生(养神)是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饮食、生活、气功、导引、方药、功法等,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即养神、养形、养精。其中养神在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摄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如老子提出的“见李抱朴”,“少思寡欲”、“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确立了精神调养的理论和方法。如其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强调了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所谓的心理养生主要是养“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是指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神主形,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既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主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等,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形体与外界的平衡。古人非常注重养神,正如《素问上古天其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说,心理养生是中医养生最重要的方法。

情志与情志致病

情志即七情五志。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是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感与五脏相对关系,《素问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思恐(惊)。”《内经》中提到:“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说明每个脏腑都有其情志活动,这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只要不过分过激,不会影响健康。若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脏气受到冲击,气机逆乱,就可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过喜伤心

心主喜,主神明。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说明喜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消除过重心理、生理负担,是一种良性刺激。适宜的喜笑,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养生。但暴喜过度,会使精气耗散太多,心气弛缓,血气涣散,神不守舍,甚至昏厥或死亡。《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即是突闻中举高兴过度而病狂的。《寓意草》中载:“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足见,喜之为患屡见不鲜。

全文阅读

心理生理医学学科概况

心理生理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和人类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为心身医学。其主要研究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即过度的焦虑、恐惧、怨恨及其他心理或精神紧张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心身医学理论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又称咨询-联络精神病学,它对各科患者和垂危者给予心理卫生方面的服务;研究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社会学和心理学问题等。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情绪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等。在西方,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论述了情绪及性格类型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柏拉图明确指出,心或身的任何缺陷都会给对方造成最大不协调和不相称的机会。

到18、19世纪,随着病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因素对躯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重新受到重视,当时一些著作中关于忧虑、精神紧张会妨碍疾病好转和促使许多疾病发生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然而对社会心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尚未进行深入的分析。

20世纪初,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坎农观察了特殊情绪状态下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并称之为情绪行为。他还把人体在危急处境中所产生的适应性改变比作动物的逃避一斗争反应。美国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之一丹巴在其1935年出版的《情绪和躯体变化》一书中,提出了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理论。

在欧洲,有关心身的观念则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巨大影响。弗洛伊德的有关性心理发展、无意识动机和内部冲突的学说,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发展,这种观点被介绍到美国后,即成为心理生理医学的主要理论支柱。

亚历山大就是按照心理动力学的原理解释和研究心身疾病的。他认为,被压抑的无意识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他提出的7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消化性溃疡、神经性皮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由于心理动力学缺乏客观科学依据,虽仍有一定影响,但已不那么盛行了。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在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的发生。美国学者沃尔夫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创立了一套精确的实验方法,可以客观地记录因心理刺激而引起的内脏器官功能改变的情况。这样就把心身医学的研究建立在更为客观的科学基础上,从而确立了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方向,并把心身疾病改名为心理生理疾患。

沃尔夫的继承者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方面。如霍姆斯和拉雷对各种类型疾病发病前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他们通过前瞻性和回溯性研究,收集了大量不同人种的资料,发现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病前所经历的生恬事件的数量有关。也有人从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对心身疾病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生活环境变化的性质和人们的主观态度与发病相关。

全文阅读

谁在看心理医生?

他们面临的问题各式各样,但其中不乏共性。

“小到上幼儿园的孩子,大到六七十的老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发生。”很多心理咨询师表示,他们碰到的个案可谓形形。

在调查了京城的几家心理咨询室、大医院的心理科,以及心理咨询热线后,发现来访者或致电者咨询的问题大体可归结为三类:婚姻家庭、情感问题,约占咨询总量的60%以上;青少年成长问题,约占咨询总量的20%~30%左右;症状类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社会恐惧等,约占咨询总量的10%左右。

咨询者以女性居多

在京城几家心理咨询室接待的咨询者中,女性的数量远远超过男性,几条心理咨询热线也是同样的情况。

“也许是女性对刺激的反应比较敏感,而且比男性更加愿意袒露自己内心的困惑。”一些心理咨询师分析说。

心理医生刘爱民曾经接待过一位年近70的中学退休教师,她想和她的丈夫离婚。原因是她的丈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经有过数次出轨行为。如今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她不想有一个不幸福的晚年。

事实上,和过去几十年相比,当代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杨大文认为,当下中国人对婚姻的期望值变高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离婚率的节节攀升上可以得到印证。“对婚姻的期望值高,但婚姻基础不够好”,是引起离婚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婚姻有些是低质量、高稳定的,由于种种原因,该离的离不了。”“而现在,人们如果对婚姻不满意就会提出离婚。”

全文阅读

农村医生心理教育分析

1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全文阅读

心理医师论文:心理医师手卫生调查综述

作者:杨红英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康宁医院

医务人员应完成手卫生次数为266人次,实际按六步洗手法正确完成手卫生次数为80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30.08%,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其中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63.64%),护士其次(36.28%),均明显高于医师(25.40%),护工的依从率最低,仅为17.74%。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4,P=0.001)。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检验科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达63.64%,心理科病房为46.74%,门诊的手卫生依从率仅为17.95%,为各科室最低。心理科不同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9,P=0.000), 不同操作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不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13.06%,远低于操作后的35.14%。查体输液后手卫生依从率为32.89%,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3,P=0.000)。发药、喂食操作后手卫生的依从率为31.58%,显著高于发药、喂食前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4,P=0.000),而接触病房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率40.91%,亦是明显高于接触前的13.64%(χ2=21.232,P=0.000)。 不同操作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操作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3,P=0.000)。如表3所示,医务人员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最好,依从率为85.71%,其次为接触患者患者血液、体液后,依从率为77.78%,两组依从率接近(χ2=0.045,P=0.823>0.05)。2.6 影响手卫生的多因素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医务人员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称、学历、职业、操作类型)与手卫生的关系,发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操作类型为手卫生的影响因素。

多数调查均为综合科室,而本调查对象主要为心理科的医务人员,研究对象不一致。本次调查还发现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医师手卫生依从率较低。最低的是护工、保洁人员及心理咨询师,护士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及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均明显高于医师和医技人员,和国内其他调查结果一致。这主要与本院护理部更注重护理人员具备防护意识以及具备手卫生知识有关。国外的研究结果则恰恰相反[6],Abd Elaziz KM等研究医生手卫生的的依从率为79.2%,明显高于护士的65.4%。可能与国内心理科起步较晚,医师严重不足,医生临床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手部卫生有关。另有一种误解,认为就诊的病人仅有心理问题,往往忽视其还有可能伴有躯体疾病,进而忽视了洗手。护工和保洁人员依从率最低,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工勤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不够,对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医院对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不到位,存在洗手方法不正确,洗手后未用一次性擦手纸及时擦干等;③工勤人员流动性大[7]。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属检验科最高,其次为心理科病房,门诊最差。主要原因:①检验科人员接触主要为患者体液,可能具有传染性,检验科人员具有更高的警惕性;②检验科为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为医院重点监测的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较强;③配有速干手消毒剂,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进行手消毒;④门诊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病房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明显高于门诊,说明病房医务人员总体上比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强,具有自我防护意识和预防交叉感染意识。

当然,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低,也和门诊工作量大,就诊病人多,往往导致医护人员不能认真洗手,无法完成六步洗手法有关。调查显示,心理科医务人员更注重操作后的洗手。这和国内多数调查结果一致[8]。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更注重自我保护,没有认识到手卫生的目的是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病原菌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病原菌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7]。只有做到双向保护,才能真正的减少和避免手卫生造成的医院感染。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感染学预防理念。总之,本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今后应树立医务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双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增强洗手意识,规范洗手方法,加强手卫生技能训练,定期主动监测其手卫生质量,完善手卫生设施,配备足够速干手消毒剂,不断改善医务人员洗手条件,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全文阅读

人人需要心理医生(上)

正确认识心理保健

在我们周围,许多人很重视身体保健,他们愿意花很多钱去买保健品,也愿花很多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对心理保健有正确认识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中国,心理保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根据199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召开的精神卫生研讨会公布的数据,中国有1600多万精神疾病患者,有更多的无以计数的心理问题者,精神障碍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已经高居所有疾病的榜首。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报道:

报道一:每年约有2300万美国人接受心理咨询服务,占总人口的15%。报道二: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雇有一名专职的私人心理医师,以帮助他们解决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遇到的心理难题。

由此可见,在美国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是件非常普通的事,当人们感到有压力,感到紧张、不快乐时,他们就会主动去看心理医生。

正常人看心理医生,属于心理保健的范畴,用不着找什么重大理由,比如退休前后感到心中惶惶,就可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能帮助您调整心态,使您更快、更好地适应退休生活。可以说,人人都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人人都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走出看心理医生的误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