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常见理论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精选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1篇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初期),约从11、12岁开始到14、15岁结束。这几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其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但相对生理发展速度来说则显得较为平稳,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初中生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个方面,这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首先是外形的变化。初中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发生在1岁左右,那时身高一般增加50%以上。第二次生长高峰发生于初中阶段,据统计,在青春期以前,儿童平均每年长高3―5厘米,而在青春发育期,每年至少要长高6―8厘米,甚至可达10―11厘米。另外初中生的体重也增长很快。体重的增长反映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和骨骼的增长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状况等。其次体内机能的增强。初中生主要表现在血压接近成人水平,为高压90―110毫米汞柱,低压为60--75毫米汞柱,肺活量增大、肌肉增强和大脑的发育成熟。再次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变粗、生长胡须、腋毛、、变粗变大等。女性表现为嗓音变细、隆起、脂肪增多、生长腋毛等。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的发育趋于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初中生生理的变化会影响到心理的变化

首先,独立意识逐步增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他们在心理上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渴望有自己的一片空间,在心理上渴望大人把他们当成人看待,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希望社会给他们一种全新的评价,所以独立意识在增强。然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初中生的社会角色依然还是一个孩子。初中生在这种无形地矛盾中,体会到了种种困惑,产生青春期的闭锁心理。

其次,异性好奇心理产生,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在初中生的心理上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求但又不能公开表达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常常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有的同学尝试的给自己心理仰慕的异流,但当遭到拒绝后,心理上会有挫折感和烦恼。

再次,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出现。 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老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既有依赖性又有反抗性。

中学教师常见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办法

尊重学生的人格,应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面对学生在青春期心理出现的诸多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恰当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综合施策,但在今天的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的中学生

如果采取简单的说教或者“镇压”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需要。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应该是教育的底线。

合理引导学生面对青春期异性的好奇心理,青春期的中学生出现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和性意识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合理引导。要教育学生秋天成熟的果子不要在夏天过早地摘取,否则将尝到的滋味是苦涩的。要面对学生的正当交往,引导学生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逆反心理,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也是正常的现象,但对学生要提醒,对待长辈及老师首先要有礼貌,不能够顶撞长辈和老师,其次认真倾听他对某一问题叛逆的原因或某一现象有不同认识的原因,要有耐心对其进行倾听,对他人格的尊重,也有利于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要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结合实际全面正确的看待问题。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 手机成瘾 家庭 学校

一、手机成瘾的概念及表现

(一)手机成瘾概念的提出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2009) 》指出, 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 约为2404.2 万。在网瘾青少年中60.4%使用过手机上网, 有关专家分析, 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 手机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 手机上网可能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新动向1。那么,到底什么是手机成瘾呢?成瘾是指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即使给自身带来了各种不良后果,仍无法控制。广义的成瘾包括各种依赖、癖习和迷恋。2而对于不恰当或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有些研究者把其称为手机问题使用或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依赖,同时,因为这些手机使用的不当行为会产生成瘾的倾向,所以也可以把它们归于一种新的行为成瘾概念,即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3

(二)手机成瘾的表现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主任认为手机依赖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手机使用多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关键是要看是不是在健康地使用手机。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有它的好处,也有一个依赖成瘾的问题。他认为手机综合症的表现有: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手机的多样性与多功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更新迅速,手机变得越来越普遍,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无形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机的普遍使得许多中学生也用起了手机,手机不在像以前那样是一种奢侈品,目前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功能各异。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现在的手机,除了接电话发信息之外,还可以听音乐,照相,上网,登QQ聊天、看电子书,功能齐全。因而很多中学生都沉迷于其中,手机随时不离身,甚至是不离手。

(二)中学生本身的特点

中学生正是身体、心理各方面都快速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出现了创造力的高峰 ,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新类型的手机,他们也是十分的好奇,想要研究新手机里面的各种各样的特意功能,因而他们常常会摆弄手机。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有强烈的“成人感”,自尊心也空前高涨,他们要求他人更多的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可是加上自己还有一些“幼稚性”表现,常常得不到老师、家长的理解与尊重,于是他们就躲而避之,不与他们交往,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世界里。

高中生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然而,目前的高中生,学业负担繁重,加上教师、父母额外布置的任务,使得中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与他人交往。于是,他们便通过手机上网、手机QQ等方式与他人聊天,向他人倾诉情感,宣泄情绪,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

(三)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良或是父母关系不和谐使一些中学生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无人疼爱,强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父母很少与孩子交流,导致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太会与他人交流。于是,当一个人独处或是与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只顾自己玩手机。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有事的时候,常常让小孩玩手机,孩子长大后,无人陪伴的时候自然想起了手机。另外,与家庭氛围也有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氛围越冷漠,青少年越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情感补偿; 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则不容易产生网瘾。4

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手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舒缓压力,以逃避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的甚至沉迷与手机QQ,在手机上与他人交流,相互说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说出来的话。

(四)趋同从众心理

中学生由于处于相同的文化氛围,有共同的生活选择,使得不同个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青年逐渐形成大致相同的心态和行为倾向——趋同从众心理。手机——彰显个性、追求前卫的当前中学生必不可少一种全新的时尚型工具。在周围同学都有“手机”而自己没“手机”的这种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自我,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纷纷购买手机,更换手机,狂发信息。手机成瘾症导致了许多学生中出现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以及负债消费,从而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今,手机的娱乐功能愈发丰富,很多成年人都会对这种时尚物品上瘾,更何况自制力不强的中学生。手机五花八门的功能也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不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成长。5

三、中学生手机成瘾的教育对策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观,正确对待手机

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人对事物的认识,面对着功能多样,设计时尚的手机,中学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使用手机里面的新功能。让学生明白,手机再先进,也只不过是一种通讯工具,不值得大家沉迷其中,也不值得大家去研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据观察,很多手机成瘾的中学生都是那些成绩不好,对自己的学习感到不满意者或是那些有自卑感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才不爱学习,可是又迫于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不得不到学校来。于是便到学校里来混日子,能过一天算一天吧,由于不爱学习,又无事可做,便迷上了手机,随时随地都是机不离手。因而,学校应对其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学生重拾对于学习的信心,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很多中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够强,缺乏时间观念,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更不会处理学习与玩手机的时间。很多中学生常常一开始玩手机,就没完没了。如有的中学生拿手机听音乐,有时候上课都会偷偷的听,下课更是随时都在听。有的学生聊天聊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很没有精神,严重影响了上课质量。这些,都是由于中学生的控制力不强,时间观念淡薄,常常玩过了头。因此,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时间管理教育,让中学生学会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 把握好娱乐与学习时间。

(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两个 地方的环境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多与孩子沟通。现在很多家庭,都是有几部电脑,几部电视机,孩子看孩子的,家长看家长的,互不影 响,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孩子无聊时没人说话,因此只有借助于手机玩游戏或是看电子书,或者是找同学聊QQ。另外,家长自己也要正确的使用手机,并教孩子学会正确使用。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形成一种好学、乐学、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如果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好,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热爱学习,平日里爱玩手机的同学,在这种校园文化和风气的感染下,一定会有所改变的。当然,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班级体才是最重要的。班级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帮助那些手机控们学会正确的使用手机。

(四)交给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几代人的呵护下长大,是人人心中的“小皇帝”,这就使很多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问题。因而,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会有一些小矛盾。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安慰,很多学生便会沉迷与网络或手机,又不敢大张旗鼓的跑去网吧上网,便只好通过一些手机游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或是手机QQ,与他人在网上互相鼓励,互相倾诉。如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与他人愉快的相处,共同帮助。那么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有人帮着分担,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来为他分忧解难,做他强大的后盾,他也不会在手机上寻在精神的寄托吧。因此,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技巧,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十分重要 的。

(五)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其个性发展

从众心理是一个群体里不可避免的,在大家都有手机的群体里,如果一个人没有手机,肯定会觉得自己会被他人耻笑的。中学生的自尊心正在高度发展,正是相当强烈的时候,自然不会落后于人,于是便会在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攀比炫耀的风气,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手机消费要量力而行。再说,一个人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赢得他人长久的尊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班会活动或是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结: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不太会正确使用手机,尤其是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容易手机成瘾。手机成瘾给我们的中学生带来了许多危害,也给我们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挑战。如何解决部分中学生手机成瘾的状况,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青少年网络成瘾报告[OL]. ht tp : / / edu.qq. com / edunew / diaocha/ 2009w ybg.h tm , 2009

[2]百度百科

[3]王薇.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J].心理. 2011,07(下旬刊)

[4]马薇薇.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潘长宝.手机对中学生成长影响之我见[J].健康干线,2010年12月号

[6]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潜意识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形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80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Freud and Jung's theory of the subconscious, and the College Counseling common cases, analysis of how to apply the theory to analyze the subconsc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m factor, thereby expanding counseling skill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Key words subconsciou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m factors

由于我国社会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大学生基数的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愈发地突出。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

1 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①

1.1 潜意识的本质

潜意识是人们在内心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常见的例子:人们内心深处一直被压抑而没有被意识到的欲望。

1.2 意识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1)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是由人们清楚贯彻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是人们可以直接在大脑当中按照个体的需要随时地提取出来的认知组成部分。(2)前意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和前意识二者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而意识中的东西当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前意识中。(3)潜意识:人格的深层部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主要是由人类原始的冲动与本能、童年时期经历、早期的创伤性经验、被个体压抑的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1.3 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但又是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其对于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产生深厚的影响。例如:它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影响我们婚姻对象的选择,甚至我们的爱好、兴趣和习惯等等,可以说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2.1 集体潜意识的本质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但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区别在于,荣格认为这种集体的潜意识是由人类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储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例如,人类都会对太阳感到温暖,对树林感到生机,这种人类种族的共同意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组成经验,但是不同的人类种族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遗传痕迹。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底层是作为基底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2.2 荣格的意识结构

荣格的意识结构大胆地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集体潜意识”等概念。他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其中个人潜意识(情结)能够有效地描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2.3 原型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中一个创新性的论点,是集体潜意识形象的总汇。他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原型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因此当他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2.4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个体为了让社会群体更好地接纳自己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其目的在于表现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够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必然会忽略了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3 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高校中常见的心理咨询案例

笔者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近五年,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而且咨询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笔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特点,现总结出以下常见类型:新生适应不良、考试焦虑、自卑心理、人际沟通障碍、恋爱问题等。②现结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分析高校常见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

3.1 家庭环境

前来咨询的高校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家庭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来访者,家庭问题更为突出。现把家庭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3.1.1 家庭不完整

该类型学生的家庭从其幼年开始就长期处于不完整状态,或父母离异,或家庭长期处于争吵破裂的状态,还有就是长期寄养在别人家庭。

(1)父母离异:该类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恋爱问题,表现为在恋爱中容易对异性产生不信任感,例如会偷偷翻阅对方的聊天信息,查探对方的行踪等,即使自己明知道不应该这样,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对方,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强烈的反应。根据潜意识的理论分析,该类型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所以童年时期渴望被关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的意识深深地植入潜意识当中,以至于在长大后会表现出对别人的不信任感,在恋爱中要求对方为自己做很多事情才能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需要。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大学期间开始谈恋爱,所以很多学生在高校首次暴露该心理问题。

(2)家庭长期处于争吵破裂状态:该类学生长期处于家庭的激烈争吵状态,在大学期间多数表现为脾气暴躁,遇到事情总不能平静思考解决,偏向用高亢的语气压倒别人顺从其意愿。根据潜意识的理论分析,该类学生在童年时期就经常目睹家人争吵的场景,潜移默化地把这种行为模式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同时情绪容易表现出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3)长期寄养在别人家庭:该类学生以农村地区的女生尤为多见,由于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所以其父母都更希望生男丁,经常造成超生的现象,很多超生的女童会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由于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且感到自己是被父母所遗弃的,该类学生的问题往往最为严重,表现为内向、自卑、情绪容易波动,除了会有极度的不安全感外,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对舍友同学蛮不讲理,对老师、家长有不满、蔑视等行为,甚至还有毁坏公物、虐待动物等表现。根据潜意识理论的分析,该类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所以童年期间严重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长大后会有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再加上自己父母为了追生男丁而把自己抛弃,对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充满着怨恨之意。同时该类学生因目睹父母把所有的关爱都投放在自己的弟弟身上,故产生严重的妒忌心理。若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的安抚与关怀,长大后往往会有的心理,总觉得世界对她不公平。这种被压抑在内心的情绪会随着年龄的长大,到了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面就会被宣泄出来,该类学生认为幼年得不到满足的欲望,长大后就要向这个社会加倍索取。

3.1.2 家庭教养苛刻

该类型学生家庭完整,但是父母从小对其的教养极其苛刻,在学习上要求拿高分,在生活上要求严谨细致。若孩子做不到就严厉呵斥,甚至还动手打骂,并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也不允许孩子娱乐玩耍。该类型的学生内向、自卑,说话结巴,做事死板,缺乏灵活性,不善于交流,不懂得与他人协作。

3.1.3 家庭极度贫穷

该类学生家庭非常贫困,支付每天的吃穿费用都显得困难,甚至大学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的,此类学生具备强烈的内向、自卑性格,看似温顺,但是一旦触碰到其心理底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根据潜意识理论的分析,该类学生从小生活在捉襟见肘的环境里面,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也常常目睹自己父母为生计而尝尽心酸的情景,想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求胜欲较强,但是为了得到同学的认可,往往给自己打造一副温文儒雅的人格面具,所以情绪不敢表现在外,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2 童年经历

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童年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只会记得很少一部分,但是童年经历却塑造出我们一生的人格。早期的童年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当年的意识沉淀为潜意识,在日后无形地影响着我们一生的行为与思想。③如果在童年遇到一些负面的事件,而且事件对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影响,待成长后这种影响还会继续延伸。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童年被蛇咬过,这种疼痛感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难以消除,只要见到类似于蛇的物体,被埋藏的潜意识又会被勾起来,而且是不受控制地勾起来,让我们再次回想起被蛇咬的疼痛感,即使知道是草绳,不会对自己有所伤害,但是还是不由自主地敬而远之,运用荣格潜意识的理论描述,这便是形成了情结。典型的案例:童年时期被过的女生,长大后会特别厌恶男人,形成了对男人具有排斥感的情结,该类学生往往容易发展为同性恋,选择女性为自己的恋爱对象。

3.3 地域风俗文化

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都会对个人的人格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因素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更容易解释。由于每个地区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根据荣格的理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潜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储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所以每个地区的每个人,其基因里就带有当地的特色。比如沿海的居民大多适应潮湿气候,以吃海鲜为生;内陆的居民大多适应干爽的气候,以畜牧业为主。具体案例:随着政府招生政策对西部内陆的学生的倾斜,每年会有越来越多的西部学生考入广东省内的高校。往往这类学生在大学中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很多这类的学生一开始都愿意配合老师的指导,去努力适应南方沿海地区的生活,但是由于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太大,集体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深远,故往往怎么努力都较难做出改变例如每年3至4月份,是广东地区最潮湿的时候,这时候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感觉最难受,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关节疼痛或者拉肚子的现象。由于身体上的不适应,也让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表现为内向、自卑,时常后悔自己当时选择广东的高校,出现自责、怨恨的心态,同时也对自己在大学的学业与人际交往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如有外省的学生前来咨询的时候,都要了解其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如何,应尽量安排同乡的同学在平时予以辅的安慰与陪同。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4篇

要写好一篇议论文,首先要掌握议论文的最基本常识。

第一点,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所谓论点就是议论文的灵魂,全文的一切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明确了中心论点,才能了解作者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和概括中心论点呢?

1.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有的论点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有的在论述过程中提出,有的在文章结尾处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分清论题与论点。所谓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3.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论据包括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是用来证明论点,为论点服务的。当然,有的议论文既有中心论点,还有分论点,但所有的分论点都是为阐明中心论点服务的。

第二点:学会分析论据,理清论据和论点间的关系。

论据是论点赖以存在的基础。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应从事实中发现道理,再验检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道理论据,应结合道理应对的事实,如何来证明中心论点。

第三点,就是要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阶段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第四点:理清议论文的思路。

最基本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见的论证结构表现为“纵式”和“横式”两种。

第五点:感悟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丰富,概括性强,尤其做到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哲理与情感统一,其特点是:语言准确、鲜明、简洁、严密、概括、严谨。

掌握了以上一些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之后,如何去写好一篇议论文呢?围绕所要论述的对象确定中心论点。比如,丁肇中写《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所要论述的问题,阐明中心论点,然后例举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事例进行论证,又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进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推广它的普遍意义。

那么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应该怎样组织起来呢?

通过论证来组织。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当然,驳议论文中还有以子之予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以上几种论证方法,往往会综合运用的。

比如马南写的《不求甚解》一开头,先提出一般人的看法,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即中心论点。先用举例论证,列出陶渊明读书态度及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然后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归纳出结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才觉得开卷有益。

写议论文有的由事例引出问题,然后就所论述的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揭示中心,表示自己的观点。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偏见;刻板印象;歧视;民族

[作者]李忠,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5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宁夏,750021;石文典,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生。宁夏,75002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1-0024-006

一、偏见研究的起源

欧洲列强在开始建立各自的殖民帝国以前几乎没有什么种族主义。实际上,偶尔来自异国的客人,还会受到盛情款待,有时当地人还对他们十分敬畏。然而在殖民制度下,少数欧洲国家掠夺并控制了世界上将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并在压迫殖民地民族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伊恩・罗伯逊,1990)。

有些国家鼓励黑人和其他民族实行种族通婚,比如巴西;而有些国家则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比如美国白人。自本世纪20年代,由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态度概念的出现,人们开始注重研究与态度有关的课题。学者们把偏见问题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E.S.Bogardus1925年和1928年利用“社会距离”尺度测定法所做的调查,是后来偏见研究的原始依据。包格达斯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沙莲香,1987),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邵道生,1990)。

二、偏见的定义及其成分

偏见研究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宗教研究学者等都曾对偏见进行过理论探讨或实证研究,但是关于“偏见”这一术语的使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显得比较模糊,只是对偏见进行了含糊的阐述,而非明确给出一个定义,经常可以看到偏见、刻板印象(刻板观念)、消极态度、歧视、偏好、偏执(伊斯玛基洛娃,1994)、种族主义等术语互相混淆、交错使用这一现象。早期,弗洛伊德认为密切的群体是通过使一切敌对情绪或消极情绪外化而得到维持的,群体内部的约束感越强烈,就可能找更多的局外人作替罪羊;1954年Allport在其名著《偏见的本质》中阐述了偏见的概念:一种反感――基于错误的、不易改变的归纳原则;玛丽・乔・梅多,查理德・德・卡霍等人(1990)认为,偏见是对他人态度的失调范畴内的一种态度。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固执偏狭”、“固执行为”、“歧视”及“不容忍”等词对偏见进行任意替换。

可以看出,在偏见研究初期,有关研究维度未能明确化,标准化,“社会化―个体水平”、“团体一个人”、“行为一态度”等因素往往在研究中没有分离开来,研究者也往往只是倾向于笼统地描述偏见。随着心理科学对态度研究的深入以及偏见研究的社会认知方法的崛起,一些学者对偏见研究给予了重视并对其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对偏见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机制上的解释与探讨。

Robert和Donn(1974)在总结偏见的日常生活含义后指出,使用这一术语基本上意味着一种指向某一特殊团体成员(种族、民族、宗教团体等)的消极评估态度……它包括三部分:认知(观念、思想等)、感受(感情、情感等)和意动(行为倾向)。Elliot Aronson(2005)等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偏见进行了系统描述与探究。认为,偏见是对特定团体成员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偏见是一种普通的现象,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我们,是双向的,它经常由强势群体加诸在弱势群体身上,也被弱势群体加诸在强势群体身上,而且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可能成为偏见的对象;偏见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有三个成分组成:情感或情绪成分,代表与态度有关的情绪类型,如生气,热情等,及态度的极端程度,如轻微的不安,极端的敌意;认知成分,涉及构成态度的信念与思路,主要指刻板印象――将某群人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和动作有关的行为成分,指歧视――对特定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负面或者伤害的行为,只因为他们是那个团体的成员。

三、民族偏见理论及评价

1 社会认同(CIC)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Fajfel和Turner于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简称CIC理论。他们认为,偏见的第一步是创造团体――以某些特征将某些人归为一个团体,再以不同的特征将其他人归为另一个团体。第二步是认同,即认同自己属于某个团体。他们借用Kurt Vonnegut于1963年阐释的内团体(Within-group)和外团体(Outside-group)的概念,认为人们所认同的团体对他们来说是内团体,而所谓的“其他”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团体称为外团体。第三步是社会比较。此理论假定人有一种评价自己群体身份的动机――自尊(self-respect):人们借助于认同特定社会团体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受到这种自尊需要的驱使相信自己所属的团体比其他团体要好,使得人们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团体,对外团体评价往往较为消极。

社会认同理论着眼点在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对于研究偏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认为偏见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对于社会团体的划分,目前有许多学者都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不同的团体进行了内团体及外团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偏见、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偏见及团体与团体之间偏见的研究,其中不乏由相关实证研究或实验得出富有成效的结论(MaykelVerkuyten,2005,Virginia S.Y.Kwan,Anna Cheung,Susan.Fiske,2005)。

2 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该理论代表人物J.w.Jackson(1993)、Shefif(1996)、White(1997)认为,竞争是冲突偏见最明显的来源――竞争稀有资源、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现实冲突理论又包括经济与政治竞争理论和替罪羊理论。

经济与政治竞争理论主要指由于内团体受到外团体资源及政治的竞争威胁而产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该理论假设:1 当时局艰难、资源匮乏的时候,内团体成员感受到了更多的来自外团体成员的威胁,因此对于外团体的偏见、歧视和暴力事件将会增加;2 当内团体成员处于经济萧

条的困境时,他们对外团体成员更有敌意,几乎肯定地视他们为生存的威胁。这两个假设都被学者们用相关法(Jacobs&Landau,1971;Carl Hovland&Robert,1940)和实验(Muzafer Sherif,1961)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替罪羊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挫折或不愉快时,将产生把攻击转向被厌恶的、可见的、相对弱势的团体的倾向(Allport,1954;Gemmill,1989;Miller&Bugelski,1948)。在某些情况下合乎逻辑的竞争者实际上并不存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通货膨胀无法控制,人们极度贫困,士气消沉,当纳粹在20世纪30年代执掌政权的时候,他们试图将德国人的挫折集中到犹太人身上――个容易辨认又没有势力的外团体。由于犹太人容易辨认,并且无力预防或反击,于是他们成了现实的替罪羊。

总之,现实冲突理论主要是从团体或群体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源导致了团体间的冲突并导致了偏见与歧视的增加,竞争是冲突偏见最明显的来源――竞争稀有资源、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团体之间发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在冲突论看来,经济不平等是种族主义的基础,群体之间的争端主要不是由于在种族或民族之间存在实际的差异,而是由于要利用所谓的差异来保持一个不平等社会(伊恩・罗伯逊,1990)。我们认为,现实冲突理论对于解释偏见产生的历史根源是非常有效的,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往往并不是由于资源的有限而直接导致团体间的冲突,冲突的产生可能与内团体和外团体的特点有关。

3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偏见及态度的研究从个体知觉的内部加工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其中也不乏科学的实证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刻板印象,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条线路展开:一是印象形成的观点;二是把偏见反应的固守伴有意识状态中平等主义观念的增长和偏见观念的消减作为假设前提。后者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主要包括印象形成观点、矛盾心理诱导行为夸大理论、佩见的反种族主义理论和偏见的两步加工模型。

印象形成观点代表人Solomon E.Aseh(1946)在图式及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对印象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把人们对某类人的印象等同于图式等知识结构。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就会导致偏见的产生。Solomon E.Asch(1946)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首次呈现的信息的确非常重要,并且有可能导致偏见。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偏见形成中的重要性。

矛盾心理诱导行为夸大理论(The ambivalence-induced behavior amplification theory)代表人Katz等发现,大多数白人自发地拥有两个冲突性价值集合――支持民主与人道主义原则的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价值集合,根植于反叛性道德(protestant ethic,诸如个人自由、自我解脱、对工作和成就的执着等)之中的个人主义价值集合,即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文化定位。按照Katz(1988)的观点,这两种价值各自以记忆表征推动着其它同类价值的发展,进而形成更多的具体态度。这种在总体上的“态度二重性”便产生了个体内在的矛盾心理。

偏见的反种族主义理论(The theory of aversive racism)(Gaertner&Dovidio,1986)认为,大多数美国人都具有很强的平等主义观念,他们需要支持平等、正直和无偏见的自我影象(self-im-age),并且在外显水平上表现出无偏见、无歧视态度。Gaertner&Dovidio认为人们拥有平等主义的行为特征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对种族成员的消极情感或观念,这种现象称为反种族主义。他们尤其强调某些认知加工偏差在形成与发展团体刻板印象及偏见态度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与CIC理论的偏见来源假设有相似之处。在他们看来,偏见来源于基本的社会范畴化过程及区分不同团体(内团体和外团体)的认知加工,同时一旦团体性质得到确认,则可能出现不同的态度模式。

偏见的两步加工模型(Dissociation model)模型又称为认知分离理论。主要探讨了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的激发运作过程,用以解释无外显态度却有内隐偏见反应这一事实。其代表人物Devine(1993)提出了认知处理的两阶段模式:自动化处理激活信息(刻板印象),控制(意识)处理能够拒绝或忽视刻板印象。认为当认知资源和时间充分时,控制加工才可能出现对个体内心中刻板印象转化为偏见的过程进行有效抑制。为此,许多低偏见者很容易在无偏见个体观念与实际的偏见反应之间产生内心冲突。

社会认知理论的着眼点在群体中的个体,注重个体内部的加工机制在偏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为偏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思想及概念化的框架,并且个体如何处理内隐偏见皮应与外显平等主义观念或态度之间所发生的内在冲突也已形成了一些颇有说服力的观点:个体通过合理化机制――在Gaertner和Dvidio提倡的反种族主义理论中反映的认知分析策略来解决冲突;个体可能在偏见与无偏见之间存在内隐水平的替换,如Katz及其同事提出的矛盾心理模型。现代社会认知理论的起点和焦点都是外显态度减少同内隐水平偏见反应之坚守之间的个体水平的冲突,主要研究目的是要改变进入与未进入意识状态以及导致与未导致偏见反应的认知结构之间的冲突。当社会规范变得容忍外团体时,社会认知理论则应时代要求,能够很好的解释现代种族主义(modem racism)表面上行为不偏见,但内心保持偏见的态度。然而,如社会认知心理学家自己所认识到的,就团体中的个体而言,关于偏见的感受、动机和学习过程等因素都可能在偏见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国内外民族偏见研究现状与趋势

1 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种族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种族在社会学里被定义为许多人由于社会的地理的原因而长期杂交,结果他们形成了明显相同的身体特征,并自认为在生物学上是一个统一体,而别人也认为他们属于一个统一体;民族则是指文化特征,其中可能包括语言、宗教、民族起源、饮食实践、感到拥有共同历史传统或其他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关于民族和种族偏见的研究往往混同在一起,因此我们把种族和民族偏见研究放在一起进行回顾。

蔡浩认为(2001),民族偏见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或由于战争、利害冲突、宗教、文化等因素造成的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的排斥或敌意的一种态度。主要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有某

种怀恨、戒备和神经过敏的倾向。美国学者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的研究聚焦于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印第安人、西班语美洲人、亚洲人和“白人少数民族”成员。E.S.Bogardus于1925年和192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

目前,学术界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的民意调查及社会观察,通过深度访谈的、话语分析的(吴秀芹,2003;高素珍,2002)、相关的及实验的方法对偏见进行研究的实例很多。这些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自1967年以后,虽然偏见正在逐渐减少,但近几年来有回潮现象。一些观察家认为,种族偏见正在抬头,正如Dennis Coon(2004)所言:今天的种族主义采用了符号化偏见(symbolic prejudice)的形式,以一种经过伪装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偏见,他们意识到明目张胆的种族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因此他们便以含糊的形势在诸如司法程序、乘车、移民、犯罪等问题上表达他们的偏见。然而,一些学者对这种事实中的现象进行了内隐认知过程的相关实验研究,发现种族及民族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于一些高偏见和低偏见群体中,所不同的是偏见的行为――歧视表现不同。Monica H Lin及其同事(2005)发现,美国人对亚裔美国人的偏见仍然存在于能力和热情这两个刻板印象内容维度中。

2 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的关系

由于在全球多元文化交织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常被主流社会视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民族文化也被归属为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弱势文化,从而使得许多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产生了分化:一种是部分少数民族成员为了摆脱社会经济地位低、教育程度低及就业率低的阴影,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强势民族的语言、习俗及生活方式,并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主流文化下强势群体中的一员。从而表现出强烈学习主流文化的动机,这个群体的成员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产生偏见,也有可能仍然要求自己保留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喇维新,2003)。一种是无法面对现实,常常以逃避、消极、悲观的态度对待文化适应问题,不仅表现出对本民族的消极认同,而且在社会适应方面也显示出较强的自卑情绪,这个群体的成员大多因自尊的需要对本民族及主流文化的民族会产生偏见,以维护自己的“文化观念立场”;还有一种是强烈的认同其母体文化而排外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个群体的成员一般情况下都生活在文化交流及域外团体接触较少的地区,或者生活在宗教意识、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下,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常常带有民族偏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背景下,民族认同、民族偏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了一个有待于的研究课题。

五、总结与展望

关于研究偏见的方法,国外学者长期以来习惯于首先提出理论假设并进行验证。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偏见研究从社会学、民族学的民意调查及定性描述转向了相关研究、现场准实验及实验研究的方向。然而,将定性的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关于偏见的研究却显得非常罕见。国内学者对偏见研究主要在对国外学者研究的回顾及本土问题的理论性探讨上,关注的重心集中在少数民族偏见(蔡浩,2001;韩忠太,2001)及社会认知偏见(王沛,1998;杜秀芳,2004)上,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见的认知成分一刻板印象的研究上,这可能与我国对民族偏见理论探讨的起步较晚有关,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本土化的研究。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电图; 教学 ;实习教学

我院是一所教学医院,我科心电图带教工作包括了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护理本科、护理专科的带教工作[1]。

心电图是诊断学中教学难点、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由于其理论知识非常抽象,教学内容多,课程及实习短,使得学生对心电图的重视不够,因而出现教与学的难题,因此,怎样培养合格的能尽可能好的掌握心电图的医学生,是一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将在多年带教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做一总结。

翻开2004年的教历,我们可以看到课时的分配:临床医学本科和影响医学本科心电图理论课18学时,课程分为9次,1次/w,没有见习教学。护理心电图护理本科理论课10学时,护理专科6学时,都没有见习教学[2]。心电图学在诊断学中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除与电生理有相关外,心电图知识与学生学习的前期专业知识基本上没有联系。心电图的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学生觉得心电图枯燥无味,很难准确理解和想象出心肌细胞的除极负极怎样构成了心电向量,又怎样构成了体表心电图。由于不理解,就很难对心电图理论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应付考试,只是机械的背诵心电图的诊断依据,考完后,就会很容易忘记。而且学生毕业后很少直接从事心电诊断工作,往往不被学生重视。根据以上情况,我科在学生教学中,列举心电图在临床各科室应用的例子,如讲到[3]心律失常时,早搏动分类在心电图上能够准确的判断,见到心肌梗塞时,心电图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以往的经验中提高学生对心电图的重视,让学生知道心电图是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对危重患者进行有效抢救的重要依据。无论临床哪个科室的患者都离不开心电图的检查,启发学生对心电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没有多媒体和课外见习,我科就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我科见习,我们就从临床上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电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会分析心电图对做一名临床医生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对心电图学习的兴趣,树立必须学习好心电图的决心。

2008年我校开始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之前死板的板书教学,是枯燥的心电图学习变得多彩了起来。多媒体教学拥有生动的画面,可承载大量的信息。我们制作了多媒体心电图教学课件,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讲解复杂的心电基本原理,把心脏的传导系统各部分以鲜明的颜色标记,建立三维立体动态心脏,讲解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环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的讲解心电图各波形与心电向量的关系,从而避免学生机械记忆。我们将大量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的心电图病例制作到多媒体中,和学生一起分析心电图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避免了大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心电图诊断特点,而不会阅读心电图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可以更多更好的分析诊断心电图,但是在实践方面实践是很重要的。我科在教学中通过积极申请,使临床医学本科、影像本科的心电图教学多了6学时的见习教学,护理也有了4学时的见习教学。每一位到心电图见习的同学,首先学会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使同学们熟练掌握各导联的位置。在心电图阅读上,首先分析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带教老师首先将正常心电图给带教学生阅读,令其分析各波形的特点,如果有回答不全,带教老师带着暗示的方式询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加强记忆。对异常的心电图阅读,首先也是学生做出诊断,分析诊断依据,再由老师启发思考,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令学生查阅资料。在见习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单独完成一次独立操作,独立分析诊断[4]。在讨论中教师以引导为主而不是讲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思索、分析、综合、推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并进一步了解心电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3]。考核是对前期学习和带教工作效果的一种评定,同时也是对日后带教工作经验的积累,考核在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心电图考核工作,首先要考核心电图基本知识,也就是期末考试,使试卷内容多样化,有理论知识,也有病例分析。其次考核心电图的操作,例如操作心电图机时的注意事项,怎样消除操作时产生的伪差,导联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采用一问一答评分式,最后给出分数并点评,学生做出学习心得与总结。

在从事心电图带教的同时,我科带教老师也在从事临床心电图工作。在教学和工作中,带教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教学内容,而且要学习新颖合理的带教方法,教学新观念,派遣老师到著名实习医院学习取经,进一步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技能,提高自我启发学生兴趣学习主动性的能力。同时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括计算机知识与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探索等,使心电图教学生动而富有生气,不断探索教学的自身规律.包括心电图知识的学习规律,心理学的学习规律,以及探讨客观评估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的科学方法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我们在工作和教学中始终坚持温故而知新,努力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不断完善我们的带教工作,争取做到更好的向学生传授心电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52.

[2]邹小英,王淑华,匡刚.对临床心电图实习生的带教感想[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议论文;阅读;创新;教学

议论文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很多。所以,学生的议论文阅读与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大帮助。

一、明确知识点,有的放矢

教师应明确初中议论文的常见知识点,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初中议论文的知识点主要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展开。出现频率最高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常见问法: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论据的辨析与积累。常见问法:(1)判断论据类型(道理论据、事实论据);(2)补写论据;(3)论据的作用。

3.论证方法的判断和分析。常见问法:判断文章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4.论证思路。常见问法:分析全文或者某段的论证思路。

5.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常见问法:理解或者分析句子的含义。

6.拓展。常见问法:你对作者观点持什么看法,请发表评论。

二、发现问题,排除障碍

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当我们把这些问题落实到阅读当中时,我们发现仍然有些问题成为我们阅读的障碍。

(一)中心论点不明确。许多学生在找中心论点的时候找得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给学生明确以下的几个要点:

1.中心论点要与论题区分开来。一般情况是由论题引发讨论从而引出中心论点。他们根本的区别是,论题是讨论的话题,未标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论点是观点明确的一句话。

2.中心论点经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者结尾部分。因为标题往往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开头部分开篇点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引出讨论的话题;结尾处作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这些地方的句子都可能透漏出作者的某种观点和态度。

3.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议论文中作者为了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者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助你理解。

(二)补写论据困难。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难度最大是补写论据。比如,根据该段观点补写或者续写一个事实论据或者举一个典型的事例。难点1:积累太少。短时间内无法列举出有效事例或者事例表述不清晰不能证明作者的观点。难点2:因为不能判断本段之前用的论据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所以引起回答的失误。

(三)论证方法的判定相对言比较简单,但要注意规范答法。举例论证:举了什么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什么论点;道理论证(这里指引用论证):引用了什么或者谁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什么论点;比喻论证: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什么论点;对比论证: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什么论点。

(四)论证思路。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一段,都是一样的。文章首先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然后通过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五)分析句子理解和拓展题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来论述。

三、创新教学,寓教于乐

在明确了议论文的各个知识点和学生的问题后,如何把这些难点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不犯错误,是初中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在原来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加以创新。

(一)开展辩论赛落实知识点。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辩论,就会发现它是把议论文的技巧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种形式。(1)辩论正反双方的观点其实就是各自的中心论点;(2)辩手引经据典、列举实例、阐明道理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3)辩论赛中引经据典实际上用到的是道理论据,列举实例就是事实论据;(4)辩手在辩论过程中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讲道理体现出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例来论证观点体现出举例论证;用比喻体现出比喻论证;对比体现出对比论证的特点来;(5)当进入自由辩论后,我们发现选手们抓住对方弱点攻击,然后树立己方观点,这又能体现议论文立论、驳论的论证方式。由此可见,辩论能完美地体现议论文的所有要素。

既然找到了知识点的依托,就要顺利地把它实行,举办一次辩论赛。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了解和落实了议论文的知识点,直观、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二)快乐的写作巩固知识点。开展完辩论赛后,学生肯定是意犹未尽,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那么,我们应乘着这个良好的势头,继续引导。请学生把最精彩的部分收集整理,特别是别人使用得非常好的论据,整理成一篇文章。

写作完后,老师批阅,让学生交换互相批阅作品,让他们自己写评语,评语内容包括:中心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运用了哪些论据,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思路是什么。此方法,可帮助同学们再次落实和巩固知识点,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让他们当一回老师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比较阅读刺激学生。把说明文和议论文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以此来强调两种文体的阅读技巧。

比如,比喻在议论文中叫做比喻论证,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什么观点;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点。对比在议论文中叫对比论证,作用是突出强调了什么观点;在说明文中叫作比较,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点。再有,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大致有引出中心论点或者提出论题,引发读者思考或者阅读的兴趣;说明文的第一段作用大致是引出说明对象,引发读者的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之处。他们的阅读解题思路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答题的专业术语。用此种方法可刺激学生对两种问题的认识,加深印象,既突出强调了议论文的知识,又复习了说明文,可谓是一箭双雕。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多媒体和病例引导式教学法; 诊断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85-02

诊断学是将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是走向临床医学的基础和桥梁,所以如何做好其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事关重要。诊断学的问诊即病史的采集,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而诊断学教学大纲中26个常见症状则是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因此常见症状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还没有学习临床内外科等课程的学生非常重要。我们采用课堂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对本院2005级妇产专业本科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五年制妇产专业2005级141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实施课堂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我院五年制影像专业2006级64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由同一名教师担任,使用教材相同。

1.2 研究方法

首先精选病例进行教师实际问诊多媒体视频制作,根据问诊和常见症状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病例引导式教学内容,准备病例要真实、生动、有代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组教学中实施上述多媒体视频教学,并对相应的常见症状的教学内容的实际病例内容讲解。讲授式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蓝本讲解课程内容。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方法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使用SPSS 11.5软件对两组学生诊断学中问诊和常见症状两部分试题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对比

对两组学生诊断学中问诊和常见症状考试题分数进行比较,实验组分数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2.2 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在实验组学生当中,82.5%以上同学对在诊断学问诊、常见症状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演示及病例引导式教学持肯定态度,其中97.5%学生认为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对问诊方法的掌握,同时对常见症状能加深理解和记忆;92.5%学生认为能增加学习兴趣;95%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法;82.5%学生对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是满意的。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横跨多个学科,是学习临床各专业课的必修课程。诊断学所涉及内容和方法将应用到临床各学科医疗实践中。随着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诊断学教学已从原来的以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侧重于诊断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培训的模式转变。在学习《诊断学》时,医学生还没有学习内科、外科学等临床课程,尤其诊断学开始的章节如绪论、问诊、常见症状等,医学生还没有临床实践过,一定会感到太过于理论性、陌生、枯燥,问诊的内容、方法和常见症状不易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对我院五年制妇产专业2005级141名学生的诊断学问诊和常见症状章节的教学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基础上引用了课堂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到学生的好评。

我们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在实验组学生的问诊、常见症状章节讲授中引入典型病例多媒体视频教学,材料来源于临床上积累的典型病例问诊的实例视频录象,例如对一例呼吸困难伴浮肿症状的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的实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视频,使学生结合理论间接实践了一次实际问诊过程,对问诊的内容方法更贴近实际,同时通过视频又对常见症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心源性浮肿和肾源性浮肿的鉴别增加了理解和记忆,也为日后问诊的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6个常见症状章节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论性很强,不容易记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个章节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我们也穿插不同类型的典型病例讲解,讲述时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幽默,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达到既能使学生理解和记忆,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腹痛一节中引入一个20岁女性因腹痛就诊急诊、诊断为宫外孕过程的实例讲解,既理解腹痛病人的问诊方法和特点,此类病人问诊中月经史的重要性,又对腹痛的鉴别诊断如急性阑尾炎、肾结石等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将一例因轻信他人说的吃鱼胆治疗咳嗽而误服鱼胆致急性肾衰病例穿插于多尿、少尿与无尿章节,既使得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少尿与无尿的概念,又给学生增加了鱼胆能致急性肾衰的医学常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95%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法;82.5%学生对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是满意的,而且97.5%学生认为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对问诊方法的掌握,同时对常见症状能加深理解和记忆;92.5%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兴趣。并且与对照组的诊断学问诊、常见症状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差别。上述多媒体演示和典型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有别与单独的讲述式教学方法,而且有利于联系基础与临床知识,增强理解,加深记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相信随着诊断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医学生能把常见症状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并结合到问诊的概念和方法当中,为之后的临床各科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超英,张岁龙. 如何解决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 西北医学教育,2002,(6):72,76.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中图分类号】B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120-1.5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无论对军人个体的成长进步,还是对部队整体的建设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认识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加强对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对于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军人良好心理素质,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界定与特征

心理问题是一个非常含混的概念,在理论上“众说纷纭”,在实践中“各有所指”,需要综合实际,综合各种见解加以界定。在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与心理咨询实践中,将人的心理区分为三种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异常状态。其中心理不健康状态就是“心理问题”。同时,又将“心理问题”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并对它们作了严格的界定。这些是心理咨询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尽管上述区分与划分,对于搞好心理咨询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看到,同心理疾病一样,这种“心理问题”在普通人群中并不常见。人们经常要面对与解决大量的、与这种“心理问题”相区别的“不严格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如此,在许多研究文章中,将“心理问题”界定为“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界于心理健康状态与心理不健康状态之间,是心理的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样,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区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良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异常状态(心理疾病)。其中,不良心理主要由心理疏导来解决,心理障碍主要由心理咨询来解决,而心理疾病主要由心理治疗来解决。但考虑到“心理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的概念,因而本文将“军人的不良心理状态或心理亚健康状态”称之为常见军人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它往往由身体状态、生活事件、军事实践、军事环境所引发,基本表现是“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一周内可缓解)、对社会功能损害较小,且能够自我调整”。第二,它与军人个性心理或人格特征联系紧密,军人个性心理存在缺陷或发展不充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习惯上,也把军人的性格缺陷或个性问题纳入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范畴。第三,它与思想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甚至可能既是思想问题,又是心理问题。第四,它随军人心理的发展与成熟而降低发生的概率,因而更为广泛地存在于中青年军人尤其是青年军人群体之中。

二、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

了解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才能更好进行疏导。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复杂多样且“互相缠绕”,很难对其作科学的分类。鉴于每个人从根本上讲要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实践(职业发展)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把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划分为四类:“自我性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困扰(抑郁、焦虑、愤怒、恐惧等)、意志品质不良(盲从、怯懦、惰性、冲动等)、性格缺陷(强迫倾向、偏执倾向、攻击倾向、表演倾向等)、自我意识偏差(自卑、自负、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等)以及由躯体疾病、性心理偏离正常轨道等导致的心理问题。“人际性心理问题”,主要有羞怯、孤独、猜疑、嫉妒等,由军人婚恋家庭生活引发的心理问题也可归入此类。“实践性心理问题”或“成长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军人在履职尽责、学习训练、教育管理、完成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如服役心态消极、厌学厌训、考核焦虑、训练恐惧、道德心理不良、成长心理偏差、荣誉心理失衡、行为习惯不良、法纪意识淡薄、安全工作麻痹恐惧、完成任务消极被动等。“环境性心理问题”或“适应性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军事环境适应不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战场环境心理适应不良。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只具有相对意义,如情绪困扰虽然表现在军人个体,与个体心理特征、心理成熟状态有关,但它往往在军人的人际交往、军事实践与适应环境中产生并存在;军人的性格缺陷、意志品质不良广泛影响军人的人际交往心理、军事实践心理、环境适应心理。反之,如果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监督等工作不够科学有效,又可能导致军人性格发展不良、意志磨砺不足等心理问题。

三、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不仅要着眼心理问题的解决,还要注重心理的成长发展,努力使疏导心理问题的过程成为提高心理素质过程。同时,尽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但应坚持“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按照“改善认知”的基本方法、采取“多径并举”的基本思路来实施。

基本原则:“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的“真谛”或“终极目标”,同样也是心理疏导的“真谛”或“终极目标”。所谓“助人自助”,就是启发自我,帮助引导军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心理问题。在疏导的过程中,尽管可以直接面向具体心理问题,分析表现、探索原因、寻求对策,但应始终坚持“助人自助”,通过引导军人自我剖析、自我领悟、自我激励,达到促进军人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与自我平衡,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提高军人自我认知、学习成长、情感管理、意志磨砺、性格塑造、人际交往、应力应对、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基本方法:“改善认知”。与心理疾病、“严格性心理问题”相区别的是,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大都因认知缺乏、认知偏差所导致,并且往往最终要靠认知形成、认知调整、认知升华来解决。因此,要把改善认知,提高军人的科学思维水平放在突出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既在“心理范围之中”,又在“心理范围之外”。心理科学尤其是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借鉴,思想政治工作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都可借鉴。特别重要的是,要引导军人提高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悟性思维、和谐思维、包容思维能力,以更好化解心理问题。有了系统思维,能站高望远,拓展“心灵之广”;有了辩证思维,能避免非黑即白、以偏概全、极端偏执等心理倾向,把握“心灵之度”;有了悟性思维,能增强心灵的深度,把握“心灵之道”;有了和谐思维,能把促进心灵的矛盾向和谐转化,保持“心灵之和”;有了包容思维,能减少心灵的冲突与失衡,提高“心灵之境”。

基本思路:“多径并举”。主是坚持思想启发与心理疏导并举,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疏导心理问题互相促进;解决心理问题与塑造健全人格并举,消除心理问题的人格因素;解决心理问题与加强现实帮助并举,在解决现实困难中促进军人心理困难的解决;说服劝导与咨询指导、情感激励、心理暗示、榜样示范、放松训练、环境调节等并举,以多种方式启发军人解决心理问题;心理教育、心理疏导与心理训练并举,既从知识上、理论上开展疏导,又从行为上、实践上加强训练,通过“知”、“情”、“意”、“行”的全面互动,推动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心理问题等级划分[J].科学大观圆,2010(1):58-59.

[2]郑雅维.助人自助――心理咨询的真谛[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0,10(1):38-40.

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实践课;临床见习;教学模式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各学科过渡的重要必修课。该课程实践性、技术性强,学习时要求老师传授和学生掌握、记忆的内容多,需通过实践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理论点多。诊断学教学中实践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实践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每一个医学生今后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医学专业学生人数多,患者的主动配合意识下降,而自我保护、维权意识上升,诊断学临床见习困难加剧的现实矛盾。从2009年2月起,我中心对五年制医学生的诊断学实践课教学内容安排等进行了改革,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现将我中心5年来诊断学实践课教学模式与应用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诊断学实践课的内容

与诊断学110学时理论课教学同步,本中心设计了64学时共计20次的实践课,包括问诊见习1次,正常体格检查互练(基本检查方法、头颈部检查、胸部及肺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检查、全身体格检查)7次,异常体征见习(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各2次、血液科或内分泌各1次)8次、心电图见习1次,临床检验见习2次,骨髓检查见习1次,病历书写见习1次。正常体格检查互练、心电图见习在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进行,问诊见习、异常体征见习、临床检验、骨髓检查见习、病历书写在相应科室进行[5]。我中心编排课表时将实践课(包括实训互练和临床见习)合理的穿插在理论课中,充分保持其同步性,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2 按时间节点,做好诊断学实践课前教、学、管三方的准备工作

班级管理秘书于诊断学实践课前1w进一步落实各科室带教老师,并与学员队沟通,对见习学生进行分组等,班级管理秘书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见习资料,如见习要求及注意事项、见习轮转表、学生分组表、老师联系表、全身体格检查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见习日志书写格式、示范住院病历、师生双方见习质量调查表等以便在即将召开的师生见面会上下发给参会师生。在临床见习前4~5d组织召开师生见面会,要求各位带教老师、学生代表(包括课代表、小组长、学习部长)、学员队管理干部三方同时参加。见面会由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主持,主任负责介绍各位教员、会议议题、召开会议的目的,对诊断学见习过程中教、学、管三方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三方就临床见习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要求,最后达成共识。为诊断学实践课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2]。

3 注重集体备课,统一体格检查手法

班级管理秘书于诊断学实践课前3~4d组织每个年级的带教老师进行体格检查手法的统一规范和培训。我中心均安排半天时间对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体格检查基本方法、病历书写等进行专题讲座,并对正常体格检查内容(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肺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等)进行系统的查体手法示教。通过讲解示范、集体备课对诊断学见习带教老师统一了理论认识,规范体格检查手法,充分发挥了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 实践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诊断学实践课效率和质量

4.1 观看录像教学 每次体格检查互练前带教老师和学生均需先观看相关录像内容。因为学生学习体格检查操作技术有赖于老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与指导,即使经过培训,不同的老师也不可避免的在操作技术上存在差别。而录像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标准统一的操作动作。而且,一些典型的异常阳性体征和常见病例只能通过观看录像进行了解和学习。

4.2 示范互练教学 体格检查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讲解示范教学,老师必须将理论与示范紧密结合起来,老师要提出实践操作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对学生要精讲,做到突出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内容要细讲细演,或者分步、重复演示,使之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动手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每次互练课所学的知识点是什么,学生边操练边讨论交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以达到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每次正常体格检查互练前要求选1名学生为被检查者,老师边讲边示教检查法(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及临床意义),讲解中使用医学术语时,要尽量做到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使学生易记、易领会、易操作,示范动作要慢、要准确、规范,让学生看得清,也可以先讲解再示范。示范讲解同时要注意情感教学目标的设立,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然后学生2人一组相互检查,教员巡视指导,纠正不正确手法,及时答疑,最后教员将互练中发现的问题小结讲评。

4.3 多媒体教学 心肺听诊模型及电子标准化患者,用于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的模拟教学。心肺听诊模型能将正常、异常心肺听诊音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方便了学生学习。利用电子标准化患者可让学生充分练习腹部检查中的各项内容,体会各种阳性体征的表现。同学们可以反复观摩、练习,提高学习效果[3]。

4.4 床边教学 经过体格检查实训互练、模拟人等教学后,学生到相关科室进行见习,要求各带教老师提前1d准备典型病例及相关资料,每小组学生(5~6人)由老师指导患者体格检查 (选1名患者),通过查体,学生掌握查体的方法与技巧,记住查体的内容和阳性体征,学生经过异常体征见习,掌握了各系统疾病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建立了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每次见习学生均需按要求书写见习日志(包括见习内容和见习小结与体会),见习完毕,每位学生必须书写1份完整的住院病历,由各带教老师修改评分,并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病历书写要求,结合病历介绍成立诊断的步骤与方法。最后由班级管理秘书进行成绩登记、存档。

5 实践课学习效果

5.1 教、学互评见习质量调查统计结果 通过2006~2008级五年制本科学生诊断学实践课的组织、实施,每个年级学生实践课结束后对教学双方进行质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位带教老师平均得分95.10~98.83分,每组见习学生平均得分93.22~96.32分。

5.2 学生书写见习日志、见习病历及操作考试成绩 在诊断学实践新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书写见习日志、见习病历及操作考试平均成绩见表1[4]。

我中心通过5年的诊断学实践课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对带教老师的培养形成了一套规范、实用的培训方式,同时也为各科室培训出一批固定、带教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医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诊断学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和巩固了理论知识,逐步掌握了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规范了体格检查手法,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整理,运用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提出初步诊断,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体征及其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心电图、影像、超声、核素、内镜等)的临床意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学生的爱伤观念,树立了学生敬业爱岗的理念;在教、学互评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老师、学生、班级管理秘书三方有效沟通、协调,增加了老师带教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诊断学实践课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我中心诊断学实践教学管理水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不足,如示范互练时学生每组人数偏多,影响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查体手法严格把关;典型病例少,个别患者不愿配合见习学生问诊、查体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见习日志与病历书写存在互相抄袭现象而无法客观评价;操作考试项目偏少涉及面偏窄无法考核每位学生是否已全面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等问题,在以后的诊断学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中心将加大各环节的管理、评价、考核力度,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切实提高每位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水平和每个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可以说医学生通过诊断学的学习,开启了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5,6]。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21.

[2] 罗晓玲,刘刚,向国春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488-489.

[3] 潘秀丽.关于诊断学体格检查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4):87-88.

[4] 罗晓玲,刘刚,李由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在医学生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医学信息,2013,9(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