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素质知识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精选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1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兴趣在初中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的动机.要使学生爱上物理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图1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如图1).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要让初中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和实验中来,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液体、气体的转化这堂课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观察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在学习运动和静止这堂课时,联想到我们在坐火车时的感受.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融汇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和物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教师要着重用比较生动、形象的物理理论知识来进行解释,由简单到复杂,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热情,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不同于我们从小就学习的语文、数学,这门课程非常注重理论的推理、判断,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都有着科学的根据.要学好这门课程,不是简单的背诵物理概念或者公式,不是单纯的记住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在讲惯性物理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学生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朱烨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培养和塑造的人才平面化、单一化,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现代素质教育“以人为中心”,通过锻炼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要想实施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出新型的“现代人”,必须实现从传统教育的“以知识为中心”向现代教育的“以人为中心”的根本转变。

在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竞争中,教育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为此,我国政府及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贯彻这一战略的基本措施,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但在对素质教育实质内涵的理解中,人们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和片面认识。对此,本文就这一问题再加以阐释,以求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传统教育的实质:以“知识”为中心

要想真正理解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弄清传统教育的实质。我们可能都自觉到了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但却未必能在最本质上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症结”所在。实际上,传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教育。

教育都要传授知识,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传统教育把知识当成现成的、给定的“绝对真理”和“标准答案”,认为学生一旦熟记,就可以在未来人生中当作“万能武器”来应对各种事情。这样,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造成了教师课堂讲知识(书本),学生课下背知识,考试再考知识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传统的传统教育。在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围绕知识转,学生围绕教师(知识)转,教师成了“教知识的”,学生成了“学知识的”,不是“知识为人服务”,而是“人为知识服务”实质上,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知识”的“奴隶”,一起围绕着“知识”转,教学成了死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一遍遍重复,教师自己变成了知识的“转述器”,把学生教成了知识的“储存器”。而所教、所学的知识由于内容过于陈旧,离时代越来越远,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学就成了空洞的说教。这样的传统教育,教师由于受知识(书本)限制,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而学生也由于受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制约,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激发不出来,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个性发展都得不到培养和锻炼;教学过程成了单一的“教师— 知识— 学生”的直线传承,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而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是用知识“组装”出来的“千孔一面”的“机器”,成了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平面化的“单向度的人”。

由此可见,“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认知过程,忽视感受、体验过程;重视单向传递,忽视双向交流;重视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重视被动接受,忽视主动创新;重视科学知识,忽视人文修养;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塑造。一句话,传统教育重视知识,忽视人。正是这样,它直接导致了我们改革传统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以“人”为中心

正是针对传统教育的片面“以知识为中心”,而代之实施的现代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所谓的“以人为中心”,是指教育以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具备科学知识、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性完满的现代人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及落脚点。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以培养学生科学、人文、创新精神的统一为具体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受教育者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在时代潮流中能会生存,并发挥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以实现现代教育的价值。因此,素质教育的“以人为中心”,不是抛弃知识,而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变“人围绕知识转”为“知识围绕人转”,让知识为人服务,最终通过学习知识使人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握以下“育人”观: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东西,背死知识,而是通过现有知识的学习和启蒙,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存在状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自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即学会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决不是积累、记忆知识的“储存型”,而是应用、创新知识的“能力型”,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丰富个性。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以,,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于一种忽视个性的、一元化、统一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塑造了大量无个性的、齐一化、模式化的人才。结果使整个教育缺乏生机,整个民族缺乏创造力,整个社会发展缺乏驱动力。因此,现代素质教育必须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和教育方式,从而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最终培养和塑造出个性丰满、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

3.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丰富个性,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未来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越来越需要和重视具备多种能力和修养的素质综合型“通才”。所以,素质教育必须关注和实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通才”教育,用多样化的手段和不同的衡量标准来促进和实现学生德、智、心、体、美、劳、情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和造就出大批既具个性,又能创新;既懂知识,又有修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三、素质教育的实现:从“知识”到“人”的转变

实现和发展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完成从“知识”到“人”的转变,即由“教师、学生围绕知识转”转变为“知识围绕教师、学生转”。也就是说,现代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的“哥白尼革命”,让知识服务于人而不是人服务于知识。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现代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品质,而这些品质又外化为学生的人格、修养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综合提高。具体说来,实现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转换:

1.教育观念的转换— 由传统化到现代化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育观念的现代转换,即由“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转变,牢固树立起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科学精神、人文修养及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教育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层面上批判和变革传统的重视知识、忽视人的封闭性、重复性、记忆性、专制性、统一性的旧教育观,转变对教学、人才、质量的旧的衡量标准,确立和形成“强化素质,提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创新,丰富个性,促进发展”的开放性、创造性、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现代教育观。也就是要实现教育观念的“面向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最终完成教育观念的现代转型。

2.教育内容的转换— 由教条化到现实化

传统的教育内容,往往过于陈旧,脱离现实、脱离人,甚至成了僵死的公式和枯燥的条文,缺乏现实感和针对性,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内容,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升华为现代素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对教育内容进行现代更新。我们必须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使教育内容贴近现实、反映现实、引导现实,既对现实做出合理的阐发和解释,又满足学生理解和把握现实问题的渴望,从而实现教育内容由脱离现实、脱离人向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的转变。同时,还要根据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及时增加丰富、鲜明的文化、艺术等人文课程和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研究探索的实践课程,最终实现教育内容由僵化、教条到生动、现实的根本转换。

3.教育方式的转换— 由单一化到多样化

现在,教育的环境、内容、渠道、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法、老套路,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应相应的加以改革,以适应新的需要。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师— 知识— 学生”的单一的“填鸭式”直线灌输,而应采取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样化教学。凡是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式、方法,如讨论、辩论、演讲、调查、参观、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等,我们都可以大胆试用。同时,我们还要改变传统的单一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因为这样的考试,硬性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难以真正锻炼、发挥和提高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口试、开卷、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等方式,多给学生提供锻炼、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和机会。

4 .教育标准的转换— 由一元化到多元化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 素质 知识 能力

1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全面创造性的人才,是内在的创造性得到充分揭示和开发,形成创新素质,并能产生外在创造性成果的人才。与一般应用型人才相比较,创新型人才除了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外,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特征。

1.1 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创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具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相信成功的信念,具有强烈的以创新和再创造为核心的心里追求;从外在上看,创新型人才对事物发展的缘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从事创新的兴趣。从内禀特性看,创新型人才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发展方向的预知具有良好特质,从审美观来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创新为乐、创新为荣的价值观。

1.2 智力素质

智力的高度发展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创新型人才智能特征表现为:

1.2.1 敏锐的洞察力

任何创新的活动都源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对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创新需求的判断、把握的正确程度和预测的敏锐程度,都直接决定着创新活动的自觉程度和创新行为的有效程度。创新型人才基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识背景,从而具有直入问题要害的的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能把握住问题关键所在,洞悉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找到创新切入点;

1.2.2 较强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创新的基本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对探究和创造规律、方法论的掌握,又包括获取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既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包括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既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包括物力资源和调配能力等。

1.2.3 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要靠创新思维来实施,脱离的创新思维,创新产品的产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思维能力。

1.2.4 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通过观察、探究和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并不意味着创新过程的结束。当前的创新不仅指原始创新,更多的是一种优化组合、引进吸收的创新,把理论形态的创新向前推进,使其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也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如此。

2 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二是普通知识和特殊知识的比重,三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重,四是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比重。这里所讲的“比重”,不仅指数量关系,也指质量关系。一般来说,人才培养一个主要点就在于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现版、新概念,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2)具有双重知识结构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两者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3)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单位容量越大,思想跨度越大,跳跃性就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4)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造力也就越强。

那么,创造性人才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呢?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逻辑”:形式逻辑、辩正逻辑、情感逻辑辑、数学逻辑;二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三要具有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四要具有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

3 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从技术的角度,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创新型思维外,首先必须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其次,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对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三,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选择、整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能力的人,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创造性使用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获取更广泛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造能。第四,融合协作能力。即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能力,包括协作意识、群组行为和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的适应上。这就要求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融合协作能力和角色转换意识,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乐观、稳定的心态。

4 素质、知识及能力间的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知识在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着无以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相应知识的武装,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质。

知识与能力又是紧密相连的,大量的知识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一方面,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在某个领域内没有知识,在该领域内也必定是无能的。正是由于已掌握的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某种能力。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4篇

一、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不过知识并不等于能力。能力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但知识和能力并不是线性关系,学的知识多并不等于掌握的知识多,也不等于能力强。而知识和能力也不等同于素质。人的素质的一个根本特性是它的内在性,或者说,素质是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动态的、递进的,随着知识、阅历的积累和人的生理、心理变化而变化的。

二、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结构

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教师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实践者,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因为,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又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对体育教师的素质重构,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开展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正确认识与理解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涵义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及其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

1.思想品德素质。它是教师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与灵魂,是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法纪观、思想品行、修养操守、敬业精神、理想追求、价值取向等内容。

2.身体心理素质。教师的行为,主要通过他们在身心和教育方面的作用表现出来。高水准的教学教育质量,必伴随教师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而产生。教师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的身体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以及宽容、理解、勤奋、和善、负责、热情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理素质与特征等内容。

3.科学文化素质。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其次,体育教师要了解与掌握现代社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美学知识与美育素养。因此,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心理科学知识和体育文化与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等内容。

4.体育专业素质。一名合格的、专业素质高的体育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应成为本学科教学、教育的专家,这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基础能力,诸如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体育科研能力、教学革新能力、组织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能力、教育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继续教育能力等内容。

三、新时期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

1.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塑造人们的心灵、思想和品格的职责。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体育教师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尤其要加强个性与人格的修养。此外,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稳定良好的情感以及浓厚广泛的兴趣,都是跨世纪体育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

2.更新教育观念,增强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体育学科能力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体育素质教育的任务,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3.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层次。知识经济时代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及时掌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学以及心身医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特别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从而达到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教育水平,是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而言,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职前教育质量,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二是改善职后教育的质量,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5篇

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是以培养、提高、优化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能力教育是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教育重视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相对比较欠缺,致使现在大学生能力欠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一个话题。在大学阶段应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本文略谈了一些看法。

笔者认为,大学生阶段应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学能力、知识运用及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社会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同时缺乏自制力,感情脆弱,依赖心理强,好胜心强。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离开父母呵护的大学生活,以致少数学生自我放纵,自暴自弃,甚至出现精神异常、自杀等现象。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十分必要。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其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首先要通过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学校应开设心理卫生健康保健课程或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健康门诊,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服务;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第三,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毅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军训、劳动、体育锻炼、社会服务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体能、耐心、毅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挫折教育、自理自制教育,加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二、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终生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分析归纳和思维辨别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一次性教育的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在学校所受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结,而是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开始。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与教师配合,充分发挥其“学”的主体作用。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再提问、讨论,教师只讲重点和难点。第三,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规律和基本技能。除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检索资料,建立资料库,统计分析资料和评鉴资料的能力。第四,建立灵活的考核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由学习。

三、创新能力

如果说自学是如何学习知识的一种能力,而创新则是一种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对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的系统化和组织化,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创新。进行创新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加上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才能形成一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对事物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像,从而激发新的灵感,通过实践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方法,创造新产品、新成果的能力。要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多积累知识。首先,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专业范围以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

2. 树立“动态发展”的知识观,具有质疑精神。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系统化、组织化的结果,受人类自身认知能力和客观环境的制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也是如此,有些是发展前沿的东西,有些则是过去的东西。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知识观”,敢于质疑,使其认识到科学是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在所学知识有些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其不足要靠后人的努力来完善、纠正。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和缺陷,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补充、完善。从而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打破对科学的神秘感。

3.让学生尽早参加实践。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有调查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人的能力培养只有10%,而其余90%的能力都是在工作中获得的。所以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对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参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书写病历病程等活动。这样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能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去学习,尽早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学生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参与科研活动。这样能锻炼其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协调合作的能力,挖掘其创造潜能。

四、社会交往能力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6篇

1.胜任力概念

由于“胜任力”(Competency)作为一个源于英文的名词概念,目前在国内存在着多种不尽相同的名称(译名),包括胜任能力、胜任素质、胜任特质及职能等。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胜任力理论和应用体系在国内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研究者们对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干部素质能力模型三维框架之前,必须先了解“胜任力”一词的内涵。

1.1胜任力的提出

“胜任力”(Competency)的提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麦克利兰博士最早对它展开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在《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一文中提出:一个人在学校取得成绩是否优异并不能决定他在事业上是否获得成功,传统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并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或生活中的其它重要成就。他提出要抛弃对人才条件的预设前提,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他把这种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胜任力”。

根据《美国大辞典》的描述,“胜任力”的定义就是“具备或完全具备某种自制的状态或者品质。”[2]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就可以说是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能够胜任的状态。

1.2胜任力结构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这五方面的元素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胜任力结构。人们常用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来描述胜任力结构(见图1)。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可以看得见的,是相对较为表层的、外显的个人特征,漂浮在冰面之上,一般认为它们属于基准性特征,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准确区别开来;而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则是个性中较为隐蔽、深层和中心的部分,隐藏在冰面之下,统称为鉴别性特征,一般认为这些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是区分绩效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1.3胜任力与素质能力模型的关系

通过对胜任力结构的分析,我们认为,“胜任力”指能够区分某项工作高绩效者与平庸绩效者的个体特征,它包括素质(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求)、能力(或技能)、知识三部分。为了更好地诠释对“Competency”一词的理解,我们更倾向于将其译为“素质能力”。而素质能力模型,就是对既定职位上实现高绩效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的规范化的文字性描述和说明。一般而言,一个素质能力模型应该包括6-12项具体的素质能力。也就是说多个素质能力特征的集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能力模型。

2.国内引用时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人的素质能力构成,建立了多种理论和模型。但由于一些研究者对这一理论体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在具体模型构建过程中容易进入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2.1重“素质”、轻“能力”、忽略“知识”要素

麦克利兰的素质能力理论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提出了工作绩效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深藏在人体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但传统的性向测试和知识测试无法监测到这一点,也无法预见一个人未来能否取得成功。为了解决这一缺陷,麦克利兰开发出了素质能力模型,使其能够从素质、能力、知识三方面全方位地测评个体出色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关键素质能力指标。但一些研究者对其理论不做深入理解,对该模型盲目引进,错误地认为素质能力模型仅仅用于测评个体潜在素质,只要对这一要素加以设计,就能改进工作绩效。因此,在模型的构建上只有“素质”这一个维度,而忽略了对“知识”、“能力”两个纬度的设计。

2.2重“能力”、“知识”,忽略“素质”要素

素质能力模型在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组织发展战略、岗位职责等提取胜任某项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要素,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深入挖掘个体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获得大量展现能力、素质及知识的信息。但这一方法耗时耗力,也往往受制于研究者的主观思维和访谈对象的行为方式。同时,它还需要综合应用小组研讨、专家研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反复论证,以消减研究者在从事素质能力要素分析和行为特征描述等具体工作时导致的主观偏颇。有的研究出于省事省成本的想法,大幅减少访谈样本和访谈时间,甚至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研讨法作为代替。由于无法充分获取展现个体个性、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要素,一些现有的素质能力模型仅仅设计了“知识”、“能力”两个纬度,其中“能力”这一纬度的设计也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充足的事实依据。

2.3混淆“素质”、“能力”、“知识”要素概念

“素质”、“能力”、“知识”三要素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容易混淆。知识范畴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知识、原理知识,也包括那些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等。这种界定将技能也纳入知识范畴,对知识和技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另外,能力的发挥与显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与反映人的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等的素质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易于混淆。加之知识凝结,内化为素质,素质积淀,外化为能力。素质通过实践实现向能力的转化,能力通过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最终会积淀为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反映了掌握知识的终极价值。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更易使人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因此,在素质能力模型构建之前,若不正确处理好素质、能力、知识三者关系,对他们的概念重新做一界定,三者混为一谈,将直接影响模型效果,甚至可能给实际工作带来方向上的误导。

3.干部素质能力模型三维框架的提出及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素质能力”作为胜任工作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特征,应包括“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这种界定消除了一般研究的误区,更合理地明确了素质能力模型的构成,更清楚地区分了素质、能力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来说,干部队伍是人才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关乎党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通过对干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测评,能够较为全面的考察出干部素质能力的高低,也能够较为科学地将某一职务的杰出者与平庸者区分开来。有基于此,我们提出对干部素质能力模型设立“素质”、“能力”、“知识”三维框架,只有完整合理的模型框架,才能有效分析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

3.1“素质”、“能力”、“知识”三个纬度在模型中的界定

“素质”这个词最初见于生理学和心理学,指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它的含义往往被拓宽到人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在干部能力模型中,我们将素质的概念专门界定为人们先天具有或后天长期学习锻炼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具体构成上指冰山模型中水面以下部分的要素。

“能力”指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操作技能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呈现,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通常借助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在干部能力模型中,我们将能力的概念界定为后者,在具体构成上指冰山模型中水面以上部分的技能要素。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它包括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两个层面,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等三类。我们将其界定为经验知识和科学理论知识,在具体构成上指冰山模型中水面以上部分的知识要素。

3.2“素质”、“能力”、“知识”三个纬度在模型中的作用

“素质”、“能力”、“知识”三者紧密相关,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主体,构成人的“素质能力”。素质是人的深层次特征,决定了人的知识、能力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能力是素质、知识的外显,素质和知识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知识是基础,一个人素质、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所占有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同时,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也有赖于能力的发展,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知识和提高素质。

正是基于“素质”、“能力”、“知识”三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干部素质能力模型中设立的“素质”、“能力”、“知识”三个纬度就像一棵大树的三大主干,支持起整个模型的基本框架:“素质”纬度的设立,主要考察领导干部胜任某项职务所需具备的个性特征及品质,在此之下还可具体细分为“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工作动机”等几个层面。“能力”纬度,主要考察领导干部在具体事件中对经验、知识等的综合运用水平和熟练程度,一般而言,这一纬度综合考虑了组织发展需求和具体岗位职责需求,可在其之下具体细分出“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层面,使模型兼具通用性和专业性。“知识”维度,主要考察领导干部在某一领域胜任某项具体职务对必须具备的知识、信息的掌握情况。就不同岗位的干部来说,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博与专的统一。因此,为了使“知识”纬度更完整合理,在建模过程中可以视具体情况,在这一纬度之下进一步细分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层面。具体框架如图2所示:

在确立“素质”、“能力”、“知识”三维框架之后,便可构建干部素质能力模型的三级指标框架。三级指标确定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行为层级,目的是按照表现优劣程度对行为划分不同等级,明确岗位胜任的行为标准,用于区分干部的岗位胜任程度。优秀是工作绩效卓越者的行为特征,体现岗位胜任的高级标准。良好是工作绩效表现中等者的行为特征,体现岗位胜任的次级标准。合格是工作绩效及格者的行为特征,体现岗位胜任的最低标准。不合格是工作绩效不理想者的行为特征,代表岗位胜任的相反层面,体现了干部需要避免的行为。通常而言,不同应用领域的模型等级划分不一。从培训角度而言,四个行为层级体现了最高标准、良好标准、最低标准和不合格标准,能够反映和满足培训的多层面要求。

以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场长素质能力模型为例,该模型在“素质”、“能力”、“知识”三维框架下,细分出“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二级指标,在此之下,又具体明确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等若干要素,并对每一个要素不同级别的行为进行了阐述,它一方面向组织成员展示什么样的行为是组织所期望的,另一方面便于组织成员将当前自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进行对比,更清晰地认识到差距所在,为自我改进、提升提供有益参考。具体示例如下表所示:

3.4干部素质能力模型三维框架的现实意义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收稿日期:2006―11― 20

作者简介:彭健(1968―),男,汉族,江西省萍乡人,华东交通大学讲师 ,主要从事管理学教学与研究。

所谓高素质的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多方面能力的人,能够思维快捷地解决复 杂实际问题的人。人的素质会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和社会实践的反复磨炼逐步提高,高职教 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 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而素质教育特别 强调人发展的整体水平,其着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和如何发展。

一、关于素质教育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农业经济社会到工业经济社会,再到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给我 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 力,再到重素质,表现为教育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从这个意义 上说,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按心理学的解释,素质的原义是指“人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而且“主要是感觉器官 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这种先天的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属于人的先 天身心品质,它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影响人们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 包括遗传、体质、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等,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 性作用。我们应当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时期,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促进 其身心品质和智能发展。高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青年学生通过学习以后具备参与社会生 活和职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促进他们身心品质的全面成熟和发展。

素质教育应当是这样一种教育,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从而为学生 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其目标是通过教 育和训练促进学生内在的身心品质发展。这种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素质教育,是现代教 育学的基石,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内容。

二、职业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的。知识是形成素质和能力的基础,知识通过思维内化成为素质,素质在认知和实践过程中 ,外化为能力。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是指先天与后天的整合素质,这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基本 品质是人发展的基础。个体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各种外在的 行为能力,成长为各种不同能级的专门人才。

1高职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素质的内在性,要求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 生良好的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上。这种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是通过长期的知 识积累、艰苦的思考实践实现的。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对信息的摄 取、加工、运用过程中,达到知识内化和情感意志品质的养成,形成内在的潜能。

2高职教育更应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 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这种基本品质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养成素质的融合,人的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 思维品质和精神情感的养成,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本方面。这种素质的基础性,为人的继续 学习和发展,为从事社会生活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素质教育。能力和素质比较而言,能力是不能覆盖人的 全面素质的,实际上素质比能力更内在、更根本。人的行为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 行为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 特定实践活动中的整合与发展。职业能力属于特殊能力,它不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简单 相加,而是个体在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职业实践中,通过知识和技 能的迁移和类化,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以特殊发展和整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合起来而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

三、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个合格专门人才的成长,需要经历四个过程:一是学习过程,即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学 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专业实践过程,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形成多种 专业能力;三是职业能力训练过程,在实际的职业岗位实践中,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 迁移和类化,形成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从而完成职业能力的初步训练;最后,再经过反复 社会职业实践,使这种职业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职业活动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专门人才。前三个过程是在学校里完成的,最后一个过程是在社 会职业实践中完成的。在实践中我们应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1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具 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应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构成这一职业岗位工 作的主要内容,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为主要依据 来安排每门课程,从而确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把如何形成职业能力特色作为整个课程体 系及课程内涵设计的主要目标,从而使课程之间、理论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之间形成有 机结合,以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

2基础课与专业课并重。社会发展使得职业岗位的外延和内涵都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还要具有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 应性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必需的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相应职业领域的 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而是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等相关能力的综合概念,所以,必须十 分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教学。

3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应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优 势和缺陷,以便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知识或能力的缺陷,达到预 期的培养目标。再者,在教学中可以实行学分制,使学生自定进度,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实 践教学中,还应对从事岗位不同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指导。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得创新,高职教育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 ,把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良好的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 能力,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 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戚万学教育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8篇

人的素质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中国原本是以人为中心思想的发源地,但由于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影响,便由人转向了物,把师生员工视为“经济人”,刮起了物质刺激之风;行为科学学派兴起,又视师生员工为“社会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经济需要而且有社会需要,并以此为动机,迸发出积极性,但其立足点仍是利己主义的,过分强调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忽视师生员工的个人素质以及学校整体素质。由工业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社会,社会活动的中心则由“经济人”“社会人”转移到“智能人”,讲究思维效率,追求智力财富,视知识为价值尺度,进行求发展的智力竞争。而且“智能人”的特点是具有知识价值观,重视开发智源,既开发自然智源,又开发人工智源,并在开发智源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知识。

由此,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管理活动的中心,是高智能的管理者和师生员工,必须把“提高他们的思维效率,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知识,并帮助他们确立知识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生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知识、经济运行的核心和目的,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是知识经济的实体,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所以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焦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又是知识价值的核心,创新程度越高,知识价值也越高。高知识素质和高智能素质的学生,需要有高知识素质和高智能素质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教育和培养,没有高知识与高智能素质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就不会有高知识和高智能素质的学生,没有高知识和高智能素质的师生员工,也就没有现代学校;没有由高知识素质、高智能素质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组成的集合体――现代学校,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发展知识经济所必需的高知识、高智能的脑力劳动者,这样的学校自然也就办不下去,并为社会所淘汰。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办学管校必须依靠高知识和高智能素质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办学管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高知识和高智能素质的脑力劳动者。但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满足儿童、青少年做人、求知、健身、育心、审美、办事的需要;学校也要管钱、物、技术、时间、信息……但这都是为了培养高知识与高智能素质的脑力劳动者而展开的,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管人和人的士气,只有把师生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校对目标、观念、组织、物资、资金、技术、时间、信息、环境等素的管理也就会不断科学化和现代化。

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学校素质的重要构件。现代学校素质,就是现代学校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必备的各种要素,各种要素的质量以及将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使其有序运行的能力。人的素质是学校素质的核心要素,提高现代学校素质就必须首先提高人的素质。也只有提高了学校素质,才能促进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素质更上一层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人的素质和学校素质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

调节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中心职能

目前正式出版的学校管理学专著,对学校管理职能要么只字不提,要么置于管理过程之中,将二者等同,即使有的书论述了管理职能,也不讲“调节”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调节”是学校管理的中心职能,因为知识经济时代视人为知识、经济的实体,把提高人的素质和学校素质作为学校管理运行的核心。知识是人创造的,是人传播的,新的知识具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的功能,传播又是这种联系和交往的桥梁,并强调自然界中和人类世界中的共性和统一性。而新知识在价值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威胁和冲突,其中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通过调解、调和、调控、平衡、节制、约束等来淡化矛盾、解决矛盾,使新知识在价值创造与传播过程中按照内在规律正常持续和谐地发展,以适合其根本要求。这就是调节。

学校管理二重性决定了现代学校管理具有一般管理职能和特殊管理职能。而这两种基本职能又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调节、控制、公关、传播、创新等具体职能来充分发挥作用的,其中调节又是这具体职能的中心职能。因为学校管理每项具体职能都是为了促进调节,使现代学校一般管理职能和特殊管理职能和谐和统一,充分发挥其有效功能,进而使学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以有效完成学校育人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管理中的调节,强调管理者和师生员工自己主动的事先的调节,把预防与事后调节相结合,尽力做到以预防性的事先的调节为主,淡化亡羊补牢的事后调节。这就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调节形式和方法。现代学校管理调节的主要形式是计划和协调,前者是预防性的事先调节,后者是纠偏性的事后调节。计划调节形式,就是用事先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以及部门、个人的计划,去组织、指导、规范和调整各级管理者和师生员工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创造行为,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学校管理目标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实现人与人和、人与物和、人与环境和。协调形式,是以既定的目标、标准和指标衡量办学管校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各种关系,针对潜在的不协调因素和已经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偏差,寻求淡化矛盾,纠正偏差,改善关系之道,重塑和谐配合关系,因而,它属于事后调节。现代学校管理要充分发挥调节职能,还必须娴熟如科学预测、自省自律、双向沟通、以变应变、科学决策和目标管理等调节方法,做到事先了解学校各种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审时度势,三思而行;自省自律,平等待人;双向沟通,联络感情;分解目标,层层负责,相互协作,努力营建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

和谐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

境界,是指学校管理所要达到目标的程度和状况。在以人的素质和学校素质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学校管理系统中,其办学管校活动只有充分发挥调节这个中心职能,才能改善公共关系状态,完善人际关系,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和谐”。由此,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和谐,是现代学校管理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是使现代学校教育目标能够实现的根本保证。因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礼记・中庸》)。就是说,“和”――和谐,中和既是现代学校管理最根本、最崇高的理想境界,又是使现代学校管理通向成功的基本规律。如果现代学校管理能有效发挥调节职能,达到“和谐”境界,做到学校管理系统内部全体成员团结奋斗,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赢得了公众和公众之心,学校社会地位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学校对社会公众的贡献也就越大。那么,学校管理诸要素、诸环节就能围绕培养高知识、高智能素质的人才群而有效集合起来,并按照各种育人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和谐”“平衡”状态,按照既定的便于指挥调控的运作程序有序运行,充分发挥其积极相关作用,以获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确保学校教育目标的最佳达成。可见,现代学校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就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但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人心和”“顺和的人心”是关键。因为“人和”,管理者与师生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就能充分发挥,他们就会心甘情愿为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目标取义成仁,于是就能形成最佳实现教育目标的强大内聚力和整体合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是现代学校管理调节的最终目标。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素质;领导者素质;创业教育;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18-03

大学生创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根据2010年9月教育部的就业统计显示,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中有10.9万人选择自主创业,人数是2009年的近10倍。然而,我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几率只有2%~3%。

“创业”一词对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调查显示,9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自己独立办企业、开公司,即辛格(Singh)认为的创业是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事实上,创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创业不仅可以是个人创办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团队创办企业;二是在一个单位内部负责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也叫创业,通常叫做企业内创业。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将企业内创业的人定义为“在大组织中从事创业活动的人”,也叫做内企业家。本文中的“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创建新企业的过程。

随着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势必给大学创业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是当前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大学生创业素质与领导者素质比较的角度,对大学创业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大学生创业素质和领导者素质理论综述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具有的创业方面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在后天环境影响和创业教育训练下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大学生创业素质研究在国内外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待完善。以下介绍国内外有关创业素质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

国外关于创业素质的主要观点 美国百森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管理学专家威廉.D.拜格雷夫把优秀的创业者的基本禀赋归纳为10个方面:理想、果断、实干、决心、奉献、热爱、周详、命运、金钱和分享等;基甸・D・马克曼(Gideon D Markman)和罗伯特・A・巴伦(Robert A Baron)提出了独特的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自我感知能力、识别机会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出众的社会技能等是影响创业者的关键因素。

国内关于创业素质的主要观点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在其著作《创业与人生设计》中提到,创业素质分为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种素质。学者胡旭微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结构包括把握机会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用人能力、学习能力、风险能力等。杨桂芳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素质。余可发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学习与创新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对企业运作与市场开发知识的掌握能力。苏益南人等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可归结为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创业欲望、自信心、意志力、自我控制和冒险精神;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能力素质包括识别机会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陈艳等人认为,创业素质可划分为四项:一是创业意念,包括欲望、决心、热情、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业的理念等;二是创业能力,包括组织与管理能力、高效率工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应急能力、创新能力、洞察力、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及优秀的思维能力等;三是创业特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责任感等;四是创业知识技能,包括对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大学生创业者素质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进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二)领导者素质

所谓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在管理学界提出了不少的观点,下面简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者素质观点。

国外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翰・科特教授对领导者素质进行研究,他在对多家企业的经理进行调查之后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6个方面的素质:行业知识和企业知识;在公司和行业中拥有人际关系、信誉和工作记录;基本的技能,主要包括社交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要拥有个人价值观;要拥有进取精神;保持充沛的精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安德鲁・利迈克尔・梅纳德在对100多家企业研究之后,提出领导者应具备7种能力,即洞察力、首创精神、感召力、参与、应变能力、个性和言必行等。

国内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主要观点 2004年,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写的《管理考试辅导教材》一书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符合一些基本条件。领导者心理素质应具备乐观和稳定的情绪、成熟的心理、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正确处理员工的人际关系,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实时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领导者业务素质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程序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沟通、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领导者身体素质包括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根据上述的国内外领导者素质理论,笔者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

两种素质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一)两种素质内容上的差异

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素质内容与领导者素质内容都包括相同的四个方面,即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要求中可以看出代表大学生创业素质特征的要素是“创业意愿”。创业意愿是实施创业行为的一个先决因素,实施给定行为的意愿决定于一个人对此行为的态度。显然,创业意愿决定着创业行为是否发生。虽然在领导心理素质要求中强调的“强烈的事业心”也可能包括“创业意愿”,但这并不代表其一定会通过创建新企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事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后究竟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创业意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决定着其成就事业的途径不同。因此,“创业意愿”是大学生创业素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二)素质形成时间要求的差异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企业会有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基于此,对一个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而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大学毕业时并不一定具备良好的领导者素质,因为其领导者素质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而大学生创业素质要求其领导者素质在大学学习期间培养形成。

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树立和形成的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者素质?良好的领导者素质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培养。

基于以上观点,大学生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要求在校期间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训练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者素质,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目前,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遇到的问题就是学习期间实践活动过少。

(三)两种素质之间的关联性

从两种素质形成的时间差异可知,大学生创业素质应包含领导者素质。对大学生而言,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素质,就同时具备了良好的领导者素质;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了良好的领导者素质,且具有创业意愿,那就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素质。

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的两点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

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笔者认为,高校教育的重心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识别具备创业品质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引导性培养,以加强其创业意愿;其二,提供校内及校外实习平台,丰富学生的个人经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改变外部环境的特质,同时能促进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知识的不断增长;其三,创业教育可适当减少课堂式知识讲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将创业培养重心放在高成就动机的学生身上。

(二)大学生领导素质培养

大学创业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通常包括各种实验、实训、实习、创业实践等活动。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适应性、创新性、合作性及竞争意识等,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并形成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这对大学生领导者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大学创业教育应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领导者素质,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Singh R.Acomment on Developing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Study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Explo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1):10-12.

[2]赵观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六个认识误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37-40.

[3]安德鲁・利迈克尔・梅纳德.完美的领导者[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Gideon D Markman,Robert A Baron.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81-301.

[5]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26-29.

[6]杨桂芳,龚成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人才开发,2008(8):27-28.

[7]余可发.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维度及其综合评价[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78-82.

[8]苏益南,朱永跃,陈永清.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60-62.

[9]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80-83.

[10]Kolvereid L.Prediction of Employment Status Choice Intentions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6,21,(1):47-57.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10篇

1.1层次性:知识结构的基本层次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次的关系是博且专,博专相渗,在博的基础上求专,在专的基础上求博,博而不滥,专而不死,相互依存,层次分明,渐进发展。

1.2核心性:金字塔知识结构的核心知识就是大学生所选择的主导学科。具体指某一学科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其基础知识就是综合知识课中的自然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就是与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类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性核心课程,即本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好比“根据地”,学好核心知识,才能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好工作实际中的问题。核心知识以外的知识,如相关学科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等。知识好比“游击区”,围绕核心知识有方向、有层次、有序列地向外扩展,扩大知识面。

1.3综合性:金字塔型知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使各门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成为复杂的知识综合体。纵向知识是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表现,反映知识的连续性。横向知识反映各类知识的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关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的综合网络。

1.4动态性: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旧的知识不断的老化,新的知识不断产生。适应这种变化,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固定不便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定向调整。知识结构的动态调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结构中各类知识的动态调整。工商管理人才应当掌握各类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将其补充到自己的知识领域中。

2能力与素质

2.1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几种组成因素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2.1.1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

2.1.2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也就越高。2l世纪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意识(包括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国际态度(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创造未来;公平竞争、互爱合作;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1.3商业道德,是商业领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这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将要步入商业领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

2.2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工商管理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工商管理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具有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续一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

2.2.2具有信息能力。随着杜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俱乐部成员E.拉兹洛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必须提高社会有机体对其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2.2.3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管理类人才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企业,经验欠缺。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各国的国情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创新尤为重要。一方面对根源于我国自身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对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本土化”,使之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于是,这也就需要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4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的活动领域、交往范围、生存空间日益增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指出“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书面或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外语技巧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具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中有效地展开工作。

2.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基础。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和财富的高速增长,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则受到了冷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由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要学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导向。只有具备了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才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才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2.4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一系列稳定的心理要素的结合。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其中智力素质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构成。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则侧重于非智力素质。

2.4.1较高的情商。情商,即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情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