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师

心理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个案

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考试都合格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都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都承认了职业资格,还能不是心理咨询师吗?但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心理学专业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心理学专业成为大学中的热门专业,心理咨询师考试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西方有快餐,中国有各种考试速成班,教育培训机构更是不遗余力地举办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师考试速成班,使得心理咨询师像汉堡一样一拨接一拨地“新鲜出炉”。甚至很多培训机构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不仅速成,还可以包办,这使得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真的就是心理咨询师了吗?据了解,考了证的教师中有极少的人是心理学专业或者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兼修的教师,而大部分是学校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我曾经问过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你为什么要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他们通常有三种回答,一种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如果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第二种是觉得心理学很神奇,学过了心理学就会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第三种是因为自己做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需要,而且学校也支持鼓励。第一类人是想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第二类人是出于窥探别人想法的目的去学习的,第三类则是工作中的需要。现在很多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有些在网上办各种咨询网站,提供收费咨询,有些在生活中给别人提供所谓的“心理帮助”。

笔者本科是教育学、心理学兼修的学校教育专业出身,在职硕士读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顺利地取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是我从来不敢自诩自己是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在学校通过实践验证学习过的理论,然后运用学习过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咨询教师。

很多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都做着不太专业的心理咨询。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个脸上长青春痘的男孩找我做咨询。这个男孩是经朋友辗转介绍的别的学校的学生,他是被父母逼迫、不情愿地来的。来到我面前的他一副非常不友好的态度,直接对我说“老师,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会说‘男孩子长大了,都会长青春痘的,等痘痘破了,自己结疤了,就好了’”。我很好奇地看着他,问他:“谁跟你说我会这么说的?”“我又不是没有去做过心理咨询,我班主任就是考了心理咨询的什么证,跟我这么说的,和我妈说的是一样的。你们都说得很轻松,如果让痘痘长在你们的脸上,你们试试看谁还会这么说!”连珠带炮的一连串话让我一下子愣住了。他一连串的回答表明他从心理上对抗心理咨询,也排斥我。他认为我会和他的“心理咨询师”班主任有同样的说法。我开始试着转移话题,问他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上高几,学习成绩怎么样等。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一一作了回答。然后我问他为什么要找班主任做心理咨询,他说因为觉得脸上长的青春痘实在是太多了,怎么也治不好,走路觉得大家都在看他,坐公交车也觉得车上所有的人在盯着他的脸,为了避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碜”样,平时基本上不出门。现在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要是父亲没有这种基因,他就不会长痘,就不会被别人笑话,所以和父母关系紧张。看着自己的脸就觉得已经毁容了,生不如死。他的想法吓坏了父母,因为机缘巧合,他父母偶然听亲戚说起我给他们的孩子做过咨询,很有效果,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他带来的。

面对他的不友好和拒不合作,我开始向他讲述了我高中时的苦恼:脸太大。因为脸大,我那几年除非逼不得已的寸照,其他照片一概不照,怕自己留下丑样;谁要是说我脸大,不管是不是善意的,谁说我我就跟谁急;也曾经抱怨过母亲,为啥不把我生成父亲那样的瓜子脸,偏偏生成大大方方的“国”字脸。

他听了这些话抬起头来,不相信地看着我。我指指自己的脸问他:你说我的脸是大,还是小?他说是挺大的,挺方的。他的态度开始有所缓和,我告诉他,他所面临的问题是青春期自我关注。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都会产生自我关注,而且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都是与自己相貌有关的方面,比如说身高、胖瘦、脸型、体型等。有的人关注程度轻一些,有些人则会出现过度的自我关注,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他半信半疑。我建议他回去之后,采访一下身边的同学,然后再来找我。一周后,来到我面前的他明显地高兴了许多,对我说他问过同学了,同桌最痛苦的是个子矮,说宁可长一脸青春痘,也不想长得跟个土豆似的;身后的女同学说最痛苦的是太胖了,虽然一直在节食,但是腰上的游泳圈还是一天比一天大……接下来的咨询就简单多了,三次咨询之后,他昂首挺胸地离开了。咨询过程中,破冰的关键就在于我准确地指出了他的问题属于青春期的过度自我关注,并适度地做了自我开放。他的班主任虽然也考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是他的心理学知识仅限于应考,并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所以没有把握住咨询的突破点。

全文阅读

师德和教师心理调适

【摘要】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班级中有一个说话结巴的女孩,回答问题时更是紧张,面对她的回答,我总是微笑着告诉她,不要着急,老师有时间等你把话说完。渐渐的她的小手经常举起在课堂上,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诚的热爱学生,向学生心理倾注爱的暖流,达到师生融洽,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拓展的积极人生。

【关键词】师德 教师 心理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

我觉得有这么一个案列给我感触很深:老师,你咋能叫我“箩筐”呢?案列中的那位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学生写单词,写错了,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甩起书本给了学生,用一些违反心理学规律的做法来对待学生,不但会降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带来工作的失败,伤害学生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产生师生冲突。我们在对待学生时应该具备宽容之心,容忍学生失误,容忍学生范小错误,宽容于教师本人,于学生,都是如此。宽容是广义的。“人生就像画画,画错了不要紧,擦掉再画就行了。”这是上海尚文中学特级教师黄静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看似普通、随意,却使我们知道宽容要摆脱狭隘的认识,放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宽容是以爱和信任为出发点的。情之深,爱之切。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该把师爱融入每一个学生心中,正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已故特级教师孙维刚,用他一生的执著和智慧诠释着师爱、师魂。正是他对学生的崇高的爱,对后进生的理解与宽容,才使一批批学生大踏步地前进,成为栋梁之才。应该说,宽容是教师博爱的最好体现。严格要求是宽容的挚友。师爱是明智的爱,是教育的爱,是严而不苛、宽而有则的爱。严格和宽容是教育学生的一把“双刃剑”。严格要求也好,宽容也罢,都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应该说,宽容是更高层次的严格要求。宽容是公平的。为师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宽容对象是全体学生。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师关爱和宽容的愿望。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的果实。

师德,永远是教师为人处事、教育学生的第一要旨!没有师德,何谈教学?没有师德,怎么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一名教师可以没有很深的文化知识,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的教学成绩,可惟独不能缺的就是师德!师德永远是教师最看重的东西,也是别人最看重教师的东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才是真正的老师。师德才是看一名教师好与坏的第一要务!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行业越来越倍受关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家长;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就形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就形成心理疾病。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几乎没有人提及这个问题,要不是参加国培,我确实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作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任务;既担负着和普通教师一样教书育人的使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处于特殊的教学环境,久而久之,教师的心情被压抑、烦躁,从而引起身心的不健康状况,教师队伍建设也自然会遇到许许多多困难。我认为各种因素对教师施加的压力是直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社会因素

全文阅读

心理教育习教师心得

近半年来,我开始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兴趣。苦于工作的忙碌,一直少有机会涉猎。前段时间,得益于东营市教育局与学校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平台,得以能够在济南听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在那短短的一个星期里,我却接受了一次长长的心灵之旅,让自己的心灵在教授们的理论下变得愈发澄澈起来。

王美萍教授、陈英敏教授、徐夫真教授对于新时期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考试焦虑、常见心理问题分析等等无一不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明白学生的问题不能简单处理,老师如果懂些心理学对于处理学生问题会更容易看到本质,也多了一些技巧。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杜秀芳教授所讲授的“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至关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心理健康了,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的教师,因为来自学校、家长、学生各个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的我们,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杜秀芳教讲授了几点,我也结合其他几位教授的讲授加自己的理解整理了以下几点:

转变观念。教师应俯下身子看学生,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把孩子们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你把孩子们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全文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

【摘要】教师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由是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解决教师心理困境的关键就是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主力,同时教师自己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试。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困境

教师的心理困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教师的调查层出不穷。各类调查表明存在心理困境的教师在教师队伍已占相当一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也提了一个又一个,但这么多年下来,问题没有解决不说,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是教师个人的因素还是社会的因素?存在心理困境的表现是什么?有没有解决的途径?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落脚点。教师的职业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正如人们存有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存有社会属性一样,教师的心理困境既有其职业的因素,也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环境,教师是人不是神,做不到“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投入到经济大潮之中,可以说,先前的神圣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这一基础上,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无一不是这一问题的产物。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主要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因由是什么?

(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异

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除了一部分热门专业的教师可以在社会上有兼职外,相当多的教师没有其他的收入。低微的工资,不停飞涨的物价,导致教师的生活十分困苦。而清贫的生活不仅使人心情烦闷,更会让人对生活产生焦虑、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较高的学历,过高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政治和经济的诱惑,都会使教师心情浮躁,心绪不佳。

(二)不健全的体制和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教师产生抑郁、敌意和破坏欲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全文阅读

论教师心理品质

摘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即加强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品质修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心理品质;认知;情感,意志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进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处的社会角色,以及人际关系等,决定了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作为塑造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以自己优秀品质和教师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的各项工作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加强职业修养,培养自己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教师认知过程方面的心理品质

首先,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主要是指教师要以独特的洞察力全面了解学生,以此获得教育依据的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对所学知识的渴望程度,用良好的语言或表情或行为吸引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之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愿望。

其次,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教无定法”,在授课时,教师的注意力既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及表达方式的思考上,又要注意学生听课的表现和神态上,还要从学生的表情、状态的反馈中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速度和方法。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清晰的记忆力。清晰的记忆力可以在心理上征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觉得教师是可亲、可敬而又可信的人,从而提高教师的威望,有利于教师完成自己的工作。

第四、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教师是“园丁”,是“智力能源的开发者”,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思维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教师思维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能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知识与智力水平,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能否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能否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教学经验,能否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全文阅读

教师的心理健康

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目的是把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带入21世纪,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人民教师更是责任重大。可是现如今教师的心理健康方面却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引起注意,将直接影响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心里保健讲座是用心理健康测试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1.5%的教师有轻度心里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里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出现率比较高。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困惑,无法入睡等。

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比较较复杂:一是角色落差,社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教师常常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而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不可避免的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二是工作压力,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对升学率、学生考分排队,家长期望以及管理方面的职称评定,实行淘汰聘任制,绩效工资条例等多重压力,心理负担过重。

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不用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心理问题呢?做一个好教师应具有健康个性品质,乐观、开朗有自信。他们能善待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的无知,理解学生的心情,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心理障碍。

一、要培养广泛的兴趣

教师的兴趣,不但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手段,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在广泛领域建立共同语言,融洽师生感情,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手段。教师兴趣品质的健康性集中反在稳定、广泛而有中心的特性上。教师广泛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酷爱喝高度的责任欣赏,而且表现在热情指导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上。全国优秀教师孙维刚就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兴趣广泛,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班级的体育活动上,他跑步、跳远都能做示范。歌唱比时,他亲自手风琴伴奏。学生有他这样的好老师感染着,自然也会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要有坚强的意志

教师的工作是艰巨繁重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全凭教师的良心、意志和觉悟。所以教师的意志作为教师个性品质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师表风范,他要求教师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情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抱有明确的目的和坚定的信念,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满怀必胜的信心,在困难前百折不回,坚韧不拔,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学生思想的进步,文化知识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培养,都不是简单的过程,也不是一蹴面就,一劳永逸的,教师需要付出坚强的涵养和忍耐,需要具有百折不回的态度。

全文阅读

心理教师学习个人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教师培训,这次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

1.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此外,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小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趋势,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无法改变社会,就改变自己,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

总之,教师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全文阅读

教师心理素质

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师素质心理素质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全文阅读

师爱的心理效能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可以说,师爱是师德师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慰藉,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感召,对融洽师生关系的确立,和谐心理氛围建构起着重要情缘基础作用。

1.师爱的感化功能

师爱,是使学生动情的“生发点”。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说:“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育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学生接受教育,离不开感情因素。教师对学生施以爱的暖流,主动地亲近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热情地关心他们,他们就会受到感染、感动和感召。在教育过程中,有时需要说服、劝导,有时还需要强制和命令,甚至是必要的惩罚。但是更需要热情而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教师持之以恒地给学生以爱,会使他们的人格受到感化,情操受到陶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其生,才能聪其慧。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爱学生,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会以老师为榜样,学会关心他人、热爱班级。崇高的师爱,使学生动心、动情,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这样,就能使自卑者自信,自弱者自强,后进者上进,悲观者乐观,冷漠者热情。师爱的这种感化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2.师爱的向心功能

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具有向心力、凝聚力,还是离心力、排斥力,往往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师爱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必然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从而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教师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自己身边,学生就会打开心扉,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声。这样教师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果缺乏师爱,对学生冷漠无情、冷言相对,甚至是讽刺挖苦,学生对老师不是敬而远之,就是若即若离,甚至退避三舍,顶撞抗拒。这样,学生不会接受老师的教育,也不可能对老师倾吐衷肠。可见,教育力量的发挥,受教育者心灵之窗的开启、关闭,都离不开师爱的向心功能。

3.师爱的激励功能

师爱,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爱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自己周围亲人同伴的关怀、信任、尊重和帮助,并愿意用同样的感情去爱周围的人。学生更为关注的是学校里老师的爱。因为老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感情,它更是一种评价,一种社会性认同。因此,学生往往把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信任、爱护和尊重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与人格联系在一起。教育实践证明:一些被老师爱的学生,由于受到老的肯定、赞扬,他们不仅感到温暖,受到激励鼓舞,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优秀学生和班干部如此,中间状态的学生也是如此,问题学生更为敏感。老师爱他、肯定他、关心他,他就信心百倍;老师对他冷漠厌弃,他就灰心泄气,甚至自暴自弃。可见,师爱能转化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每个学生心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心理作用。

真诚的师爱,温暖中感化心灵;信任的师爱,尊重中呼唤心灵;赏识的师爱,期待中激发潜能。师爱是厚重的,因为它承载着使命,折射着对学生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师爱是绵长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热情洋溢,而是要持之以恒地给予学生长久的激励与支撑。爱的目的不是仅仅润泽他们的心灵,而是为了明天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教师要让师爱沐浴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获得自豪、自尊和自信,并以此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这样教师与学生才会越走越近,师生的心灵才会相通。愿教师们都能向“最美教师张丽莉”一样无私无畏地奉献师爱!

全文阅读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

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