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与疾病

每个人都会生病,但疾病却常常是身心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自己的安全感,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的身心疾病。

疾病背后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从头疼脑热到癌症,似乎这一切都只是身体该负的责。我们的心理就像个苛刻的监工,常常在数尺以外冷眼旁观。当然,我们会因为恐惧或是其他什么而不停地祈祷:啊。千万不要死。可是却从来没有人仔细考虑过,我们为什么会得病?

现代医学从科学的角度上阐述7疾病的成因,不过除此之外,很多特殊的疾病却没有得到解释。而且就像显微镜看不到经络一样,现代医学也很难解释心理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对情绪和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心脏病和胃溃疡与长期压力紧张有关。但是除此之外,人们似乎还并未解读到很多疾病背后的意义。

年轻人的头疼脑热

而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强健的身体是他们的本钱。那些老年病离他们还很远,似乎他们面对的只是头疼脑热而已。但是头疼脑热其实通常也在传递着一个消息。从儿童到青年,他们常常会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制造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和疾病,以避免更严重的伤害。疾病或者不适感,或许可以帮助儿童得到他们没生病时所得不到的关怀和照顾。

症状和疾病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也许可以避免去做分配的任务,或是避免去一些对他们情感健康可能造成威胁的地方。有时候,疾病还可以缓和家庭中原有的冲突,让其他家庭成员暂且放下相互的矛盾,桀中精力在自己身上。

全文阅读

疾病、健康与心理

摘要:如何看待疾病,健康。人类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加剧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过去危害人类健康较严重的生物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等已得到较好的控制。而今,与心理有关的心身疾病,心因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使人类的疾病观、死亡观、健康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现代医学心理学是如何看待疾病、健康与心理呢?本文就此发表个人看法。

关键词: 疾病观 健康观

一、健康观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认识已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认为没有病、能吃、能睡就是健康。直到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或完全安宁,并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道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肌体的健康可以用五快来衡量(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也有人认为健康和疾病是一个由量到质相互转换的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

二、 疾病观

死亡谱的变化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据,社会不断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生活习惯(过度吸烟,饮酒)的改变。与心理、社会和行为方式有关的疾病在迅速上升。见表(一)

全文阅读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与生活节奏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增加,由此使得高血压、溃疡病、糖尿病等心身疾病逐年增加。心身疾病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时喜时悲,紧张、焦虑、忧愁、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针对慢性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针对心身疾病的防治,单纯依赖于药物治疗是片面的,难以完全奏效,必须结合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方能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抗病能力,防止不良心理的刺激,改善病情,提高疗效。

心理护理的对象是病人,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是通过他人对病人进行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病人心身症结,提高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来更好地战胜疾病。基于这一认识,在针对心身疾病开展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尊重和关心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其次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心身医学知识和技巧,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在这样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通过心身相关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有何想法和要求,以便采取必要的相适应的心身护理措施。

2)通过对患者心身反应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和预防方法。如:慢性高血压患者在天气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感到头晕等身体不适症状,此时应考虑是气温的变化大,由于血管的收缩而引起血压值的波动不平稳所造成;或为某件事引起过大的思想情绪波动,也会造成血压的不稳定,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积极地防治。

3)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一切从患者的健康出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

4)做好护理工作,解除患者的心身症结。护士必须通晓心身医学专业知识和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品质,同时还需掌握其他临床医学科学知识。

5)科学的精神卫生和全面心身健康概念,是建立在全面的综合―整体的心身健康观点上的。它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自我抗病能力,预防不良心理刺激因素,促进心身健康。

全文阅读

心血管疾病护理

1变换角色,换位思考

从传统工作的角度来说,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医生开出的医嘱。在提倡护理工作人性化的今天,除了要执行医嘱之外,护士还应多了解自己所管辖患者的生活、性格特点,把自己除了是护士还是晚辈的角色体现出来,与患者的和谐沟通有利于向患者进行疾病预防宣传,指导疾病治疗,同时也有利于工作得到配合并顺利开展。首先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是喜欢安静还是喜欢热闹,是顽皮型还是抑郁型,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营造良好、温馨的气氛,而不是给患者冷冰冰的感觉;应给患者天使般的印象,而不是某些媒体宣传的“魔鬼”恐惧感。其次,了解患者的衣、食、住、行习惯,针对病情有目的地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恶化的几率。在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急救患者就是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在天气转冷或者日夜温差大的时候不注意保暖,容易引发严重心力衰竭,因而,对那些自以为身体还可以的、比较倔强的老年人就要注意劝说的方式,但最终目的是要其注意穿衣保暖。最后,对患者的关怀可以延伸到对其家人的了解。很多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被发现存在害怕孤独的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子女工作忙,老人又不好意思开口,此时医护人员除了要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以一个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身份对患者家属进行善意提醒,使其配合患者的治疗。

2护理重点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心血管内科护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2.1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指连续48h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视。便秘原因如下:①Brant[1]研究发现,在不运动的老年人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到粪便积聚现象。另外,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抑制,使胃、结肠反射减弱。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秘发生。③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纤维素摄入减少产生便秘。④老年人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物,加重便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建议不要过于依赖排便药物解决问题,以免增加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应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如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2.2失眠的护理

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心血管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由于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影响了睡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医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包括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

2.3心理护理

全文阅读

心理疾病知多少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或受到干扰,而使自己在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深,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精神疾病指的是病人丧失了对现实的判别能力,所说的话不符合逻辑,思考有障碍,情感也有剧烈的变化,过分兴奋与抑郁,且行为奇异,这些是较严重的精神疾患,被医学界认为是脑部神经生物化学系统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妄想症等都归属为精神疾病。

2.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由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是较轻微的精神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大家所熟悉的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都属于神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患。其特征为持久性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能力减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睡眠障碍,如失眠、恶梦、早醒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的躯体不适应感,如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但均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3.心因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当某些个体突然遇到严重的、强烈的生活事件刺激以后,如亲人突然亡故、严重自然灾害等,个体承受不了超强刺激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精神症状,经过短时间的治疗或心因消失以后,症状也随之消失如常人一样,一般愈后良好不会复发。心因性精神障碍可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

4.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因外伤、感染、中毒、出血、变性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导致脑部受损害以后发生功能上的障碍,如意识模糊、智力改变、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和性格变化等。

5.人格障碍又称“性格障碍”,指的是一个人有特殊的性格模式,如果这种性格模式影响人际关系,就会不断给别人和自己造成麻烦,便称为人格障碍。比如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如何,而且常常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如欺诈、偷窃等,就称为“人格障碍”。

6.性心理障碍指一个人在、性别认同或者方面发生异常,如扮异性症、恋童症、暴露症或各种心因性失调等都被归类于此范畴。

7.精神发育迟滞又称精神发育不全,是一种由多项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于发育期起病,随年龄增长,智力可稍有进步,但中、重度患者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全文阅读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在接诊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或听到一些词汇,诸如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边缘状态等,它们虽同属于心理紊乱的范畴,都是对刺激反应的异常表现,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有着实质性的差异。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可帮助来访者更清楚的意识到自身问题的类别和归属,以卸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临床上,心理医生常习惯将心理紊乱按程度或性质进行分类,获得初步印象,以便给予患者适当地帮助。

心理问题:是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的和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主要表现在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但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人格也十分完整。

心理障碍:初始反应激烈、持久,内容充分泛化,有自身难以克服的一种精神沉重感。这类人群不仅有较大的情绪方面的波动,而且可出现各种违反逻辑性思维的错误。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智行为,情绪冲动以致伤人毁物。

心理行为异常:心理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1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难以克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可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和攻击等。

心理疾病边缘状态:这是较严重的一类,患者往往带有不很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如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偏离常态、社会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变等。

心理疾病:表现较严重、较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患者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被破坏,有幻觉和妄想等表现,如听到精灵与自己讲话,感到有人陷害自己,经常对镜傻笑,觉得受到某仪器或射线的控制,语言被窃听等,出现这些就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心理,其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人格明显改变,且患者往往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拒绝就医和服药。

由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行为异常、心理疾病,则适宜药物治疗为主,以祛除其妄想和幻觉,改善病理心态。

全文阅读

疾病的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又称精神疗法,是医生通过语言、表情、行为、动作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促进机体的代偿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改善或消除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从而减轻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人类疾病,不仅表现为机体的生理机能障碍,同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即精神状态:如痛苦体验、内心矛盾、对疾病的忧虑、对周围环境的猜疑等。这些反应必须借助精神疗法,通过语言和词的作用,予以解释、说服、开导劝慰,才能得以消除。因此,精神疗法不仅是精神疾病的基本疗法之一,同时也是躯体疾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措施。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精神治疗。《景岳全书》指出:“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内经》提出说理开导式的精神疗法,主张以“告之以其败,语之与其善,寻之与其便,开之与其苦”的方式进行精神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及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精神因素与身心健康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精神因素同样也可以导致疾病;不仅药物能治疗疾病,良好的精神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躯体的或精神的疾病常常也能起到治疗或有助于康复的作用。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其中就包含精神调养的内容。

疾病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物、物理、化学等致病因素;还有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以上几种致病因素产生的病理过程发生影响:或促使病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好转迅速,或转机缓慢,或日趋恶化。祖国医学之病因学,其中就有七情致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指出这些情志的过激或不遂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而发生疾病。喜怒哀乐的变化,也即神经精神活动的变化;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活动(大脑皮质)产生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不仅能够改造自然,适应社会,而且反过来又调节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活动。

在日常治疗活动中,不论各科医生愿意或不愿意,无疑地他们在与病人的接触中都已应用了心理疗法,进行了精神治疗。如对病情的解释,开导性的交谈,安慰剂的使用等都属之。从广义而言,医务人员亲切和蔼的服务态度,精心细致的诊断治疗,良好的医疗环境都具有心理治疗的意义。忽视和轻视心理疗法的作用,不相信精神因素对疾病过程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都将事倍功半。

由于一些患者缺乏医药卫生常识,更不懂得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往往盲目地听信他人的谈论,加重思想负担,使疾病难以治愈。也有医务人员出言不慎,态度粗暴,作风轻率,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使病情恶化,或导致医源性疾病事例也并非罕见;或有部分患者及其亲属,信巫不信医,上当受骗致使疾病的恶化甚至丧生者也屡见不鲜。也有把精神作用使疾病好转的结果误认为是“神灵大仙”的作用,给一些骗子造成可乘之机。

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并非深奥难懂,它是存在于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只要我们去接触它,认识它,是完全可以掌握它的。

常用的心理疗法有:

1、精神支持疗法:是通过医生对病人的指导、保证、劝解,培植兴趣、调整环境等方式,帮助病人认识发病的原因,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痛苦,促进健康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身心疾病、神经官能症及重型精神病的恢复期。

全文阅读

心理因素与疾病

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它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绪而发挥作用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与肿瘤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当数量的癌症患者在病前都有长期的不良情绪刺激或突然的重大精神打击。忧郁、急躁、情绪低沉、人际关系不好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肿瘤的发生。不良的心理因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癌症的发生和癌细胞的转移。此外,心理因素对肿瘤的治疗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病人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情绪一落千丈,病情迅速恶化。可见,不良的心理因素对肿瘤的治疗相当不利。心理疗法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癌症,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增强药物及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与阳痿、的关系 有相当一部分的阳痿是由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紧张造成的。如缺乏性知识、担心怀孕、夫妻感情不和、周围环境干扰、害怕失败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放松情绪,掌握一定的性知识,阳痿多可不治而愈。同样,与情绪也有直接关联。过度的、或高度兴奋、紧张都可造成精神负担过重或情绪异常兴奋而引起。和阳萎在40岁以上的男性中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主要是他们担心自己已经减退,害怕性生活失败或不能满足对方,因此,忧心忡忡,以致真的发生了阳痿或。

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现已证明,生气、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能使胃液分泌增多、胃酸增加、胃肠蠕动增强、供应胃和十二指肠的血管痉挛,易引起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最终导致溃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城市与军队中该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就说明心理因素对溃疡病的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情绪波动大、易激动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遇事冷静、不急躁者高6倍左右。美国有的心脏病专家指出,A型性格者易激动,做事缺乏信心,好胜心强,不知满足,因此,易患心脏病。

持续的情绪紧张和过度的精神疲劳是导致高血压的众多原因之一。在愤怒和痛苦时,动脉外周阻力增加,可引起舒张压升高;在恐惧时,由于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明显升高。容易激动、好竞争、常觉时间不够用而身有压力感的人,以及过于耿直、胆小怕事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乐观情绪,凡事应有条理,这是防治心血管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关系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往往表现为易激惹、情绪不稳、性情急躁,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又是导致甲亢发生和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有的病人是在一次较大的精神刺激后发病的。不良的情绪反应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产生过多的自身抗体,引发甲亢。如果病人情绪不稳定,甲亢就很难控制。因此,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家属要理解、原谅甲亢病人,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哮喘、糖尿病、月经紊乱、神经衰弱、癔病、口吃等疾病均与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全文阅读

心理健康与疾病

【摘 要】对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治疗进行探讨。本文分析了心理疾病的类型和日益增多的原因,结合我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经验,总结出一套较好的精神病患者出院后护理措施。结论:精神病的康复需要在医院的系统治疗、家庭的精心护理以及社会的关爱下实现。

【关键词】精神疾病;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精神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世界约4亿人受到精神、社会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疾病的折磨,占全球疾病的11%,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数达到6000万左右。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600万的精神疾病患者,已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一的疾病。其中仅20%到医院就医,另外80%流散在社会中,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精神病是人脑功能产生障碍,使患者精神紊乱,对周围的环境难以适应,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疾病。常见的有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周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许多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在医院系统的治疗,病情稳定后,也适宜出院回家休养。但由于各种原因,精神病患者病情常会出现反复,其中多数是由于出院后对患者的护理不当造成的。本文就如何做好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做一简要综述,如下:

1 医院护士要做好出院指导

精神病患者经过住院观察治疗后,若病情稳定,自知力逐渐恢复,即可出院,进行下一步康复。但精神病是的特殊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异常复杂,常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会发生意外[ 1 ]。为了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和减少复发,甚至痊愈,尤其需要做好出院精神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指导工作。

1.1 恢复期精神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治疗的深入与巩固,精神病人的病情逐渐缓解,其自知力也逐渐恢复,病人不再否认自己有病,而是迫切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精神病的相关知识,对以前的病态表现也有一定的反思。病人心理非常复杂,常会感到羞愧、自责,有的会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严重者可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所以,护士应当体贴、安慰、同情病人,这样不仅能取得患者的信任,还可使病人重拾信心,有利于恢复病情和巩固疗效。

全文阅读

心身疾病心理护理分析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是病人康复的关键。确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具有五大优点:

1·1通过心身相关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病人愿意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忌讳什么。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动机和行为,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心身防护措施。

1·2通过对病人心身反应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有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综合医疗对策。

1·3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一切从病人的健康出发。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

1·4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能解除病人的心身症结。为此,护理人员必须通晓心身医学专业知识和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品质,还需要掌握其他临床医学科学知识。

1·5科学的精神卫生和全面心身健康概念,是建立在全面的综合—整体的心身健康观点上的。它可以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自我抗病能力,预防不良心理刺激因素,促进心身健康。

2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