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

一、影响辅导员出现心理方面问题的因素

(一)工作压力大

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辅导员工作还存在许多隐性的内容,比如奖学金的评定、宿舍卫生管理、催缴学费等。此外,辅导员还要常常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繁琐的工作使得辅导员常常超负荷劳动,从而使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降低了。

(二)认同感低

部分高校的考评制度还很不健全,而辅导员的工作都是琐碎的,工作成果都是无形的,难以量化。往往是辅导员的自我评价高于绩效考评值,使辅导员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失去对工作的兴趣。

(三)收入分配不平衡

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往往充当多重角色,管理者、服务者,同时还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辅导员工作的付出往往比其他教师多很多,但是薪酬待遇却经常低于其他同级别的教师。同时,在职务的升迁方面也比其他教师的机会少,往往形成“多劳不多得”的情况。时间久了就会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心理不适。

(四)辅导员的自身心理素质较差

全文阅读

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1.沟通优势

辅导员的年龄优势使其容易和学生沟通。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2.资源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辅导员要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他们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和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体、最有机会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困惑、压力等,知道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自身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全文阅读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不断曝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甚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促进心理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许多非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的时候还是备感无力的。因此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仍是值得我们辅导员思考和学习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祖国兴衰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才能坚定工作信念,才能感受到工作乐趣。为此,思政辅导员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节奏正在加快,竞争变得更加剧烈。社会竞争既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水平的竞争,同时也表现为心理素质的竞争。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生存环境变化的过程,更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变革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国民性格变迁的过程。然而,当这种改革过多、过快、过猛时,相当一部分人就会感到不适应,感到迷茫、困惑,从而加重人们的心理负荷。因此,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挑战。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面向21世纪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民族的素质好坏和祖国的兴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整体、新型的教育手段,也成了思想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呼唤。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或晚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开朗,具有统一而稳定的人格,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学习,友善而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与周围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主观原因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压力,对学习、生活、择业等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其中,一部分人出现心理障碍,不能正确而有效地处理学习、恋爱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个别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的还产生了轻生念头,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应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辅导员如何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全文阅读

提高辅导员辅导能力的心理健康论文

一、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薄弱之处

历经30年的风雨变迁,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府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探索出很多种适合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模式,但因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中仍有很多薄弱之处有待改善和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多数未切实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心理疾病有特殊的特点,比较具有隐蔽性并且需要求助者自身配合,经常采取心理测验等方法发现心理缺陷从而进行干预、调节、矫正等,很多学生认为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是非常难于接受的事情,甚至把心理畸形,心理缺陷等同于精神病或者是疯子。从而导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难于开展相关工作。

(二)传统教育中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环节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一般只重视考试科目,心理健康课程经常被当成自习课等,导致很多孩子心理或多或少的在成长中产生了错位或者畸形,家长或者教师则把此类症状归结为学生性格内向等。有很多学生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真正接触到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的,当求助的大学生第一次迈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大门才了解到困扰自己多年的心结是如何形成的,并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慢慢的矫正和恢复。但也有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要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因此这心结可能会伴随其成长,也可能会影响到其未来发展。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欠缺专业能力

在国内高校中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作岗位,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离开家进入高校所接触的一线教育人员,他们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今后大学生活中的发展和成长,因此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国内一部分高校意识到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专门为辅导员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工作培训,培训确实对辅导员今后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些培训往往不足以训练出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即使通过短暂的培训后还是难于分辨出学生是否在心理方面有错位,这正是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能力的挑战。

全文阅读

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

一、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产生原因分析

高校思政辅导员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同时还是学校干部,除了要做好高校大学生日常工作管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及情感交流,剩余时间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时间对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也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科研和理论研究,然而,职称评定对思政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而职称评定对辅导员的科研成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的科研成果交严重影响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因此,这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而大学生是最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误导,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得没有耐力,浮躁的心态,对于思政辅导员的教育及管理,经常产生出逆反的心态,甚至表现出不尊重及反感的情绪,这样就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挫败感,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心,甚至对工作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提高思政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明确其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尽量避免只要涉及学生的工作就找辅导员解决,避免工作的重复性,利用好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后续教育培训机构,虽然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比较完善,思政辅导员的招聘和选拔也较为严格,无论是素质还是专业能力,也都较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思想政治问题等也越来越多,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对其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高校可以为辅导员提供一些学习交流的平台,成立专业的高校思政辅导员培训机构,鼓励辅导员专心研究业务,以便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所以加强高校思政辅导员后期培训及教育非常必要,从而使思政辅导员在工作当中更能得心应手,减轻心理负担及压力。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同时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由于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家长应与思政辅导员达成一致,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这样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也会事倍功半。其次,高校大学生需要思政辅导员时常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而作为思政辅导员同样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由于高校思政辅导员工作繁多,还要与学校的各个部门沟通协调,有时由于部门沟通问题也经常会导致思政辅导员重复工作,从而增加了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强度,极易产生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面对许多的突发事件,就极易产生心力交瘁感,导致辅导员心理出现健康问题,因此,为缓解各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产生,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疏导也是高校所要重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高校可以建立辅导员互助体系,在体系里辅导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工作问题等,如何化解心中的困惑,减少心理负担,在互动中使身心得到放松。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从而激发思政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看到自己发展的目标及方向,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才能使员工增加工作激情,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在工作当中感受到公平、公正,考核内容与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质量挂钩,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奖惩挂钩,形成高效务实的人才评定体系。

三、结语

总之,高校思政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团队中一员,与其他老师一样,承担着艰巨的责任,不仅负责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还要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引导,所以,高校思政辅导员要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调整好心态,对工作充满意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消除不利的工作情绪,及时的进行自我调整,自我疏导,同时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成长,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及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杨一杕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全文阅读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与培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能力之一。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学健康教育工作时也具有特殊的优势和重要性。本文围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建构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模型图,并对如何培养这一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更加深入的了解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结构,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11-02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教育对象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发展良好个性、奠定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良好心理基础能力。时至今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活动开展能力,对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能力培养路径和结构模型上却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这方面研究的欠缺也制约着辅导员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与大学生成材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峻性决定了辅导员心理学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逐渐多元化。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面临一个适应和角色转变的问题;大二大三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引起的情感等问题也特别突出;大四毕业生在求职和考研等方面的焦虑迷茫问题。并且,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自杀率也是连年攀升。这些现象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使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材。

第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最前线,要伴随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这种身份优势决定了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辅导员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问题有指导作用,然而不能深入地去解决其具体问题;心理咨询教师在深度上有优势,然而咨询广度上又存在先天缺陷,不能估计所有学生的具体问题。因而,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可以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也可以进行初步的心理危机干预。这几方面的力量相互结合,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的细致、全面。

全文阅读

探析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高校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不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更要维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目前高校大学生承担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在学业、就业、经济等几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变的十分脆弱。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优势

1、便于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承担着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同学生的接触是全方面、立体式的,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是十分了解的。尤其是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拉进了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赢得了学生的心理认同。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知心话向辅导员倾诉,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建议和意见。这样便于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到及时防范、及时处理。

2、便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熟悉学生家庭、掌握心理知识,这些因素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础。辅导员是架设在高校、家庭和社会间沟通的桥梁,处于核心枢纽地位。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建立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管理队伍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反馈心理工作效果。辅导员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可以依托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资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全文阅读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及能力研究

摘要: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或以探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胜任力等为主题,多是从政策层面和辅导员自身出发,给出一种高屋建瓴式的理论望,而较少有以大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辅导员的职责定位及心理辅导能力问题。此项调查研究,目的便是期望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重新探讨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依据,分析大学生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现状,明确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定位,并论述如何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02-03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施测范围涉及黑龙江省省会和主要地市的高校。调查取样于16所高校,占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总数的1/5,其中“985”与“211”院校3所,省属本科院校11所,高职(高专)院校2所。共发放问卷6090份,回收有效问卷60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04%;从样本的构成看,性别、学历、年级、年龄、学科专业等结构合理,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构成情况,具有代表性。

一、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1.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如果对学校工作有意见需要反映,首先会选择哪种途径?有40%的大学生选择向辅导员、班主任反映,另一个重要渠道是通过校园BBS发帖,占20%,其他方式比例均较低。

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还是通过辅导员参与学校事务,有意见和建议愿意向辅导员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辅导员是值得大学生信任的,而在心理咨询中,能够取得来访者的信任是建立持久稳定咨访关系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也遵循着同样的前提。因此,作为辅导员有条件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种条件就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亲近性。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属适应和发展性问题,如学习与就业压力、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真正属于心理疾病并需要专业咨询与治疗的问题所占比例很小,而这些严重的问题可以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因此,通过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与基本咨询技能的培训,加上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锻炼,辅导员完全可以做好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文阅读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

【摘 要】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结对子,兼任思政课教学、心理健康指导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途径。而增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互助学习,则对于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水平和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融合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而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研究,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一、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融合建设的必然性分析

(一)相关政策精神的号召。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有条件的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注重专业化。辅导员专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化素质结构,二是实践能力。专业化素质结构可以分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可以分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学生事务管理能力等。可见,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道德修养,还要善于运用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多是事务性的,成为学生生活琐事的“超级保姆”,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困惑不能细致分析,没有公共平台利用教育学知识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所以,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必要进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融合。

二、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融合模式

全文阅读

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大学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大学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的优势以及应满足的各项素质为基点,试分析大学辅导员如何让通过各种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 辅导员 心理 教育

一、大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之外,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形势,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辅导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形势

当前,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的数量在与日俱增,甚至一些严重的问题已经对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造成了影响,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应得到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导致这些状况发生的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本文概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环境和中学阶段相比,比较复杂又自由宽松,对于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一些在这方面有不足的同学难免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二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比较大。进去大学,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课程有了更多的内容,加重了学生们在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还有一些经济比较困难大学生尤其是爱攀比的学生,经常会产生自卑感、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此为,临毕业前,工作压力也会使大学生产生恐惧、逃避、甚至绝望的心理。这些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压力都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大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