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健康新标准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人们战战胜疾患、获得机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更是人们适应社会、促进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有关专家提出了以下十条新标准:

1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隍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因不安全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还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造成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全文阅读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摘 要]通本文从健康新观念出发,通过对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提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来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键词]健康 心理 标准

一、新的健康观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人生物体, 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用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人生的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全文阅读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现在已经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例如可以通过检查体温、血液、血压等等来得到判别。但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标准却比较难定。而且,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背景,对健康心理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曾经列举了正常心理的10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⑧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表达及羟制;⑨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成规之下,对个人的需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应该说,这十条标准提得还是有道理的。但这些标准一般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不完全适用于青年期。

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衡量其心理是否健康,究竟应该有哪一些标准呢?根据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材料,我作了一些综合,提出以下七点,供读者参考:

第一,与年岁相符。众所周知,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的人,他们的知觉、思维、记忆、情感、兴趣、行为方式等等,都有不同的特征。青春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的时期。与此相适应,行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活泼好动,但是,如果青年人还象儿童少年那样喜怒无常、好吵好闹,则是一种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

第二,与别人相似。大多数青年喜欢的事物,你不喜欢;不多数青年不喜欢的事物,你却喜欢;大多数青年人不动情的事情,你却感情冲动;大多数青年动情的事情,你却无动于衷,就要考虑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了。当然,与别人相似,也只能相对而言。有时真理再前进半步就会成谬误。

第三,善于与人相处。人是群体的人,他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青年同儿童少年相比,独立意识迅速增加,社交范围明显扩大,因此,善于与人相处,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来说,善于与人相处应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别人了,解你,你也了解别人;二是能够受到他人的悦纳;三是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第四,善于适应环境。坚定的追求,永恒的热情,可以使人生的火炬长明,但要使其燃烧得旺盛,还要注意适应环境。因为,生活有时同你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一个有志于科学事业的中学生,却同大学无缘;一个热望在艺术殿堂起舞的年轻人,生活却偏把他领到站柜台的去处……。对此,心理不健康者便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

第五,乐观进取。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如同脉搏正常表示身体健康一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任何时候都乐观,不绝望。即使生活暂时苛待了你,也绝不要熄灭对生活的热情!

全文阅读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据此,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全文阅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摘 要:本文阐述了心理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重点讲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为此学校应该怎样进行心理辅导,应遵循哪些原则。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辅导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60-01

中小学生是国家栋梁,,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在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精力的旺盛和情绪的愉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心理健康的基础层次是没有心理疾病,高级层次指向高于常态的健康人格发展。

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1、能充分地了解自己 , 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2、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3、心情开朗,乐观向上,情绪基本稳定。4、珍惜学习,热爱集体,能与学校、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全文阅读

心理健康的11条标准

过去,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时,通常会依据以下两个标准:一是社会适应标准,二是医学标准。而目前大多数专家则倾向于用前者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具体标准如下:

1.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及效率上都有其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合工作及学习,而夜晚精力不足,适合睡眠,以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不能正常地进入睡眠,则说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2.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常以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为客观的判定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那么此人极有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3.暗示性

容易受到暗示的人,往往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或事物所影响,从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思维上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这类人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精神活动十分不稳定。

4.心理活动强度

全文阅读

老年心理健康有标准

我国一位著名老年心理学专家,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5条:① 热爱生活和工作;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③ 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 性格开朗,通情达理;⑤ 人际关系适应性强。

国外专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订出了10 条参考标准:① 有充分的安全感;②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③ 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④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 适度的情绪控制;⑨ 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 在不违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5个方面评定:

1. 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晰,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 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 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全文阅读

心理健康有标准等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过去尚无明确的标准。最近,我国心理卫生专家通过调查研究,确立了中国人心理健康6条标准与评价要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国秋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 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评价要素:情素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安全感。

针对“情绪”这一要素,赵教授用“稳定、积极”来描述,而且要能够使之保持稳定,如情绪低落超过两星期,就要警惕是不是得了抑郁症。针对有些老人“总是担心有天灾人祸或怀疑自己有病,整天坐立不安、晚上失眠”的情况,赵教授说,这种焦虑和紧张是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现。“建议老年人要经常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当发现有莫名的情绪低落、沮丧等不良情绪时,应主动提醒自己并向外界求助,必要时还要看心理医生”。

2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评价要素:自我认识、自我接纳。

对此,赵教授提醒:“老年人常有这样的负面心理,总觉得自己老了无用了,有时表现得非常偏执。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承认优势,接纳劣势,树立信心,肯定自己。”

3 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全文阅读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年人在过去岁月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老年人的社会身份、交往范围、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等诸方面的变化,导致老年人在评论事物时价值观念会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退休生活的适应与否。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本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在老年活动设施中的调查、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老年人心理是否健康。

能够较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进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社会身份、生活内容等许多方面也必然随之变化。能否从心理上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有些老年人离开长期工作的岗位后感到无所适从。有一位退休干部,过去对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寄托。他退休后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家人曾劝他早晨出去活动一下身体,可他有好多次竟不自觉、习惯地走到了原来的工作单位附近。当他猛然醒悟自己已不需再去上班时,心中出现一阵强烈的失落感。当然,这位老人的例子十分典型。但是,如果类似的种种不适应,持续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自己仍然调整不过来,那就应当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了。

自我认知能力强,能容纳自己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个基本的评估,有个基本的了解。但是,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有的人由于深层的心理原因,具有强烈的自卑情绪,常常自卑、自责。因此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过分高看自己和过分自卑的人自我认知的水平都不高。这种人自律性差,自我约束、自我平衡的能力差。一个人不能容纳自己,哪里还会有平衡、和谐的内心生活?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地位的变化、权力的失去、经济收入的减少、与家人孩子关系的变动(由被依赖者转为依赖者)等情况,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的老年人,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容纳自己的。

对生活充满了兴趣

全文阅读

多元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标准

摘 要: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而且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以至于心理学等。本文主要从多元文化的内涵,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心理健康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行制定,不能依葫芦画瓢,要兼容并蓄。

关键字:多元文化;心理健康标准;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241-01

西方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被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森认为“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以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就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维度”。其中,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领域。那么心理健康标准是否也应朝着多元文化方向发展?

一、多元文化的心理学内涵

多元文化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承认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强调多种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共存,反对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另一种文化的是非优劣;更反对某种文化居于统治或霸权地位。

多元文化论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受到行为者个体内部因素的调节,也为社会的文化因素所制约,而且由于个体的某些内部因素如需要、动机等也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讲,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他们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孤立的存在,研究者也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孤立的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

虽然传统的西方心理理论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忽视文化的作用,但并没有脱离文化,只不过仅仅反映了西方的主流文化。而当这些理论被当作一般规律而应用或推广到非西方文化中时,必然会导致将理论中潜含的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的局面,必然会导致以西方白人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倾向,从而得出不合适的结论。因此,多元文化论者并不要求完全放弃原有的心理学概念,而是要求更加关注文化在这些概念中的作用。多元文化思潮不是以竞争的姿态出现的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抗衡的作为“第四势力”的理论形态,而是对传统理论起到补充完善作用的元理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