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辅导案例

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数色变”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背景

对学习心理的探究,大部分学生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大力开展课改的今天,“教是为了不教”已成为一线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的终极目标.然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还不错,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究竟如何学习高中数学,茫然不知者绝不是少数,没有教师适当引导,一些学生也就无从着手,茫然不知所措.究竟如何学习?究竟该教学生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

二、案例描述

高一(下)一天上午第三节,一堂数学课刚结束,当我收拾东西准备走出教室时,一位女学生快步来到我身边,将一封信和一张刚订正完的数学单元考试卷塞在我手中,与此同时两行泪水夺眶而出.在信中他向我诉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数学,但不知什么原因,一做数学题就头脑空白,不知所云.同时向我请教三个问题:①为什么中考数学成绩140分,高一数学单元考会经常考不及格?②为什么数学课听得懂而作业却不会做?③如何克服“谈数色变”的学习心理?希望我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告诉他.当我看完这封信后,我的心沉甸甸的.我拿什么来奉献给我的学生呢?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对不少新高一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盲区.特别是上课听得懂,但在需要自己独立解题时,则不知从何入手.仔细观望高一新生,“谈数色变”的学生不是少数.可见,新课改任重道远.

三、案例反思

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于是致力于高一新生学习心理的探究.我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数据调查表明,造成高一新生数学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平时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却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全文阅读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每年的高三毕业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无法正常地面对高考,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在高三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案例一:心胸狭隘增压力

在我带的2006届高三毕业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某甲同学(女),在高一、高二期间一向以沉着、文静的表现令各科老师连连称赞,在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是让我最放心的学生之一。某日,某乙同学(女)的家长来校反映某甲在教室骂其女儿,令其女儿甚为伤心。经询问某甲得知:原来两人同桌时,每次考试后,某乙便在某甲面前夸赞某甲考得如何如何好,哀叹自己考得多么多么差。久而久之,某甲便认为某乙是在嘲讽自己并记于心中。进入高三后,某乙的成绩有所提高,而某甲的成绩则进步较慢,因此,月考之后,某甲常常不指名地骂人,某乙则感觉到自己是被骂者,故而回家后告诉了父母。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首先,批评了某甲张口骂人的不文明行为。经细谈,某甲告诉我,她一直害怕别人赶上自己,更不满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当一直比自己成绩差的某乙超越自己时,她心里着急,故而以骂人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气愤。听后,我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学习,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要求自己进步,亦应允许别人前行。学习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那种看不惯他人长进的狭隘心理只能为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渐渐地会使自己的上进心崩溃。这种消自己劲头、长他人锐气的想法和做法,要尽快扔到太平洋里去。之后,两人都心平气和,言归于好。在第五次月考中双双进入班级前十名。

案例二: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2008年备考过程中,我班有位学生:张宏(化名)――学习成绩中上,考学很有希望,但是他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存在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他的复习和备考。而且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他有时对待考试只是敷衍,态度极不认真,考试成绩忽好忽坏,但无论好坏,他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全文阅读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班主任,针对目前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和青少年犯罪现象较严重,而学校又亟须心理辅导人员的现状,我选择阅读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系列丛书之一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精选》一书。下面就谈谈我在读这本书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迷途知返

针对我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迷恋网络这一现象,我阅读了书中《走出虚拟的世界》这一案例,才发现导致网络痴迷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我反省了自己过去对那些沉迷上网学生的简单粗暴的教训,意识到要对这些学生做到积极倾听他们的烦恼,真诚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并表示理解,运用理性情绪方法帮助他们认清头脑中的非理性信念,改变认知,使他们有一个积极的环境和氛围,从而走出迷离的自我,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二、让学生感受爱

针对学生中单亲家庭或父母闹矛盾的家庭较多的情况,我阅读了《我想有个温馨的家》这一案例,认识到学生厌学、逃学和撒谎等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是与父母的交往障碍造成的,他们失去了沟通的愿望,生活中缺少关爱、缺少关注。因此在辅导过程中,要对他们倾注爱心,唤起他们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还要积极与其父母沟通,形成新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被欣赏的愉悦,得到鼓舞,重新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之中。

三、让学生正确面对成败

针对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类学生心理问题,即学习优秀的学生最易产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我阅读了《活在别人眼睛里的人》这一案例。对于许多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而言,考试不仅是一种检验,更是一种挑战。这类学生平时成绩优秀,而考试成绩总是不够理想,这总是让他们感到信心不足,这类学生的学习是最痛苦、最无奈的。通过阅读这个案例,使我认识到这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多的比较,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使他们的自尊心越来越低,自信心越来越不足。我想,教师就应该告诉这类学生:“你是自己生活的推动力。相信自己,便能坦然地面对挫折和不幸,相信自己,你就可以承认失败。”要让中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增强自信。同时须加强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驾驭环境,保持达观态度和愉快心境。

对以上几个案例的阅读,使我认识到,通过心理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水平,这样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情绪稳定、环境适应良好、人际关系正常、意志坚强、人格健康。

全文阅读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一、案例描述

本次案例研究选取的求助人为闫旭(化名),年龄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女,汉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杂工,麻将成瘾,对孩子关心极少。

通过她母亲了解到,闫旭在初中阶段一直成绩较好并顺利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从初中开始闫旭就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读,过早的严谨管理压抑了她的自由个性,升入相对管理宽松的县高中后从心理上感到自由了。由于初中学习基础很好,步入高一后就逐渐放松学习,不到一学期就开始了早恋,并渐渐地跟随男友偷偷外出上网、游玩等。老师也反映闫旭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她的学习成绩远远落下。几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上课就会头痛,并主动要求退学。

主诉人闫旭心理陈述表明:以前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步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不能带给她成功感,而父母只忙他们自己的,很少关心她。但是恋爱的对象很爱她也很照顾她的感受。在谈话中她反复强调男朋友需要她,在他心目中她很重要,使得她感觉自己是有需要的。整个诉说过程中,求助者神情自然,说话条理清楚,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自卑情绪,而且似乎在以自己的叙述来说明自身的想法,有一种要说服别人的感觉,但是形式过于腼腆。闫旭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悲观、厌学和早恋。

通过心理访谈活动和长时间的隔离开导,并以多个早恋、弃学的案例来说服引导,求助人的早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厌学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不断诉求要求弃学。访谈共3次。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实施的成功点

本次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本次访谈的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也是人,尽管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尊严,因此我给足孩子面子,让她觉得我是尊重她的,这样我才有机会和条件与其对等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重视对闫旭进行情感教育,和孩子交流对爱情乃至婚姻的看法,同时交换青春期的成长感受。笔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闫旭谈心,肯定她的一些想法的同时引导她认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岁数还不成熟,不懂得保护自己。健康的爱恋是成年人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相互爱慕,而现阶段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身心有待发展成熟,对感情无法把握,还会影响学习。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这样的“爱情”势必是惨淡的。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多数发生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生活并不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孩子才会用异往来代替情感温暖,虽然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完全替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后者却可能乘虚来填补前者的空白。通过访谈法的合理应用,本次案例的求助人闫旭轻松地解决了早恋的问题。

全文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摘 要:许多留守儿童多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的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经深入了解分析,采用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急需正确的心理辅导。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根据调查,我校共九个班级,平均每个班就有10至15位留守儿童,全校约120位留守儿童,占全校人数约45%,群体庞大。我校有许多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有的心理问题较严重。

一、基本情况

现我所举的案例是我教的四(2)班,我任教语文兼班主任,这个班级共28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3位,那么多缺父母管教的孩子自然会给班级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其中有位男生名叫刘××,10岁,父母感情不和,父亲外出打工已有好几年不回家,母亲见状也赌气出走,留下刘××和他奶奶相依为命,缺失父母关爱的他,任性、小气、冲动,爱打架,还爱捉弄同学。都已是四年级的学生识字量都不到100,语文基础差,经常不写作业,还扰乱课堂纪律,对老师、校长的批评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二、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刘××是班里问题最多的留守儿童。为了教育好他,我多次家访,多方调查,得知刘××父母感情不和,父亲外出打工已有好几年不回家,母亲见状也赌气出走,留下刘××和他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身体又不好,家境也困难,父母寄回来的钱连生活费都不够,奶奶年纪大了也种不了多少农作物,收入甚微,奶奶也管教不了孙子。由于刘××经常打同村坡的孩子,所以许多家长都不喜欢他,而别人越是不喜欢他,他就越讨厌别人,就越爱捉弄人、打人。从小缺少关爱,缺少管制,缺少正确的心理辅导,让他很任性、小气、冲动,爱打架,还爱捉弄同学等。那么任性又没人管教自然学习成绩不好。

三、心理健康辅导

全文阅读

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摘要】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中职生行为障碍的案例,通过积极引导、行为纠正,从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中职生

一、案例:学校表现情况

马某,男,16岁,2012年9月就读我校汽修专业。该生聪明贪玩、学习很不认真,经常逃课和一些社会青年交往,有早恋行为,常在校制造一些事端,多次教育,屡教不改。上课不听课,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放弃学此门课。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头痛。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经调查我了解到,马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极少陪伴孩子,马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马某在家霸道任性,爱发脾气,无心学习,喜欢到处乱跑。与父母之间缺少温情的沟通,对父母的话常常漠然视之,情绪激动时会恶语顶撞,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

三、案例分析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即经验我断定,马某在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依赖、退缩行为、品德行为等。马某缺少与父母间的沟通交流,祖父母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自制力差。马某虽物质上较优越,但内心极其孤独、空虚,形成了乱花钱,讲吃穿,攀比、早恋、厌学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全文阅读

大学生青春期性心理案例及辅导

摘 要:青春期性心理问题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存在于很多青年学生中。性心理障碍导致的行为一旦被人发现,很容易被人扣上“流氓”、“变态”的帽子,严重伤害青少年的心灵。甚至很多学生本身对于自己的行为就有罪恶感和厌恶感,羞于启齿,隐藏很深。这对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不容忽视。

关键词:性心理 个案 辅导

【案例简介】

牟同学,男,二十岁,我院建工专业二年级学生。一天我收到牟同学的来信,信中说:他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给他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们约好了会见时间,可他到了咨询室的门口,却没有进来,只是从门缝悄悄塞进一封信,信中说,他有的“恶习”,这个“恶习”使他非常自卑,他认为自己是个“下流”的人“道德品质很坏”的人。无法和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交往。所以他没有勇气面对面交流,期望我能帮助他。还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过往的同学看见我!”经过与其书信、电话反复沟通后,消除了他的顾虑,并约定他来咨询时,将咨询室的门开一小缝,就可直接进来。按照约定时间,他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我一面热情地为他让座,一面告诉了他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他排忧解难。经过反复启发引导,他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难言之隐。

【个人陈述】

他有这个“毛病”()已经将近4年了,以前偶尔为之,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频繁,现在已经发展到无法正常上课,无法和女同学正常交往,因为和女生交往自己就会往“歪”里想。到夜晚无法入眠,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致使自己很自卑,他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上课时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他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他各方面的发展:腰酸背痛、失眠健忘、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他清高而疏远他。

【分析判断】

从牟同学的叙述和交谈中,我经分析判断得出了结论,它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性心理障碍――青春期性生理方面的无知和不恰当行为导致的社交恐惧症。表现在他一方面在异性面前感到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在内心又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由此产生心理冲突导致严重的焦虑,甚至产生自卑、孤僻、冷漠等不良情绪。

全文阅读

“吸烟有害健康”心理辅导教育案例

摘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学生主体教育原则,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知情意行信相统一的要求,以自我暗示、帮助自述、查询学习、讲座、角色扮演、行为塑造、代币奖励和成果展示一系列等辅导方法来指导学生提高对戒烟的认知水平,增强对抽烟的厌恶意识,培养戒烟的决心与毅力,指导戒烟行动,管理戒烟者信誉,以达到戒烟目的。

关键词:戒烟 心理辅导 教育案例

吸烟是吸毒的第一步。中学生抽烟现象在学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抽烟问题并不十分重视,教育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原因:一是抽烟虽然是个不良习惯,但是抽烟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复杂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和强迫症在青少年吸烟者身上表现得明显,导致戒烟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反复程度大,见效慢;二是一些教师和家长有抽烟的习惯,缺乏行为改变的示范性,影响教育的效度;三是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人常会认为抽烟仅是学生的一个不良生活习惯,在老师、家长的眼皮底下大多不会抽,无伤大雅。事实上抽烟问题却比较严重地困扰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身体健康和学习进步,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调查研究,摸清底细

有这样一些情况让我们感到学生抽烟问题必须进行教育。一是宿舍管理人员反映有学生在宿舍抽烟,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在厕所中发现了烟蒂,让我们感到学生在厕所抽烟容易将大肠杆菌等细菌吸入消化道,在健康方面有较大问题;三是社会人士反映学生在大街上吸烟,让我们感到抽烟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上存在问题。因而必须对学生进行戒烟辅导。

为了切实掌握实情,我们进行了两个层级的摸底调查:

层级一,调查目的――了解哪些学生有抽烟习惯,以便于有具体的辅导对象。为了取得信任,保证辅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告知家长、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抽烟是一种不良习惯,学校计划对抽烟学生进行教育(不处分),给予帮助,希望他们提供名单。我们在全校获得了有过抽烟历史的43个学生的信息。因而召集了这43名同学的会议,简单告诉他们抽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戒烟实际上是我们共同的心声。采取策略性提问:你们第一口烟是怎样吸上的?许多学生都谈到是社会上的朋友或同学给的,于是我们让他们提供目前在校生中给他们抽烟的学生名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掌握到学校中有抽烟历史的学生78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4%。将这些学生都作为辅导对象。

层级二,调查目的――了解抽烟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过抽烟历史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抽烟的缘由、抽烟的历史、抽烟的地方、资金来源、对身体、学习的影响等。

全文阅读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标签越来越明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辅导员通过分析具体工作案例的普遍规律和特有规律,强调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本文以个案的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剖析案例的复杂情况,阐述辅导员工作方式和反思,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借鉴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1.案例经过

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

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

全文阅读

一个农村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03-02

一、案例背景

卓金(化名)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女学生,干净漂亮、聪明伶俐,上课发言积极。笔者是她的英语老师,原本以为这样的学生,学习肯定会没问题。但在第一单元结束时,做课本上比较简单的听力练习时,却发现她咬着笔,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对着题目的选项无从下笔,最后竟然无法完成。这叫笔者大跌眼镜。在向班主任和她妈妈了解过情况后,笔者才知道:原来在其他科目上,她几乎有同样地表现――上课积极,做起题目来却不理想。

二、案例分析

1.卓金实际学习能力并不如表现的那么好

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评价学生基本学习能力有六大指标: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卓金上课表现积极,但是无论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上,还是在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上,卓金的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存在或多或少地问题。

进一步观察发现,其实上课的时候卓金很容易走神,一些时候,虽然她眼睛向着老师,但眼神是茫然的。所以说,因为一些原因,她的注意力集中存在问题。在与她的妈妈和其他老师交流以及询问过她本人后,可以确定,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不是因为情绪波动等因素,而可能是能力缺陷的原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