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访谈

心理访谈范文精选

心理访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访谈》 社会转型 心理疗治 功能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传统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发生巨大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使人们常常处于一种高度失衡状态,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产生了诸多的心理困惑。

2004年底,出于服务大众心理健康的目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倾心打造了一档大型日播心理栏目《心理访谈》。栏目每期约20分钟,以现场个案访谈为表现形式,有时会插播一些外拍镜头或场景模拟等背景短片。栏目现场一般由当事人、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组成。其中,当事人讲述其心理困惑和矛盾,心理学专家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以预防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爆发。如今,该栏目已走过7年征程,在疗治现代社会心理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一、提供倾诉空间,满足情感宣泄需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不断积聚,需要有一个宣泄和疏导的渠道。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尚不健全,且求助的对象数量又十分庞大,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这样就很容易聚集成为危及社会的巨大能量。针对这种现状,《心理访谈》充分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的平台。

在栏目的演播室里,当事人、主持人和专家构成了一个人际交流场。通过电视短片叙述和当事人个人表达,专家、主持人参与意见共同完成宣泄过程。其中,电视短片用镜头和解说还原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当事人主动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讲述矛盾事件的来龙去脉。当然,当事人并非个个都善于表达情感,都愿意在追光灯下呈现自己记忆中伤痛的部分。这时,《心理访谈》的主持人和心理专家就会利用他们的意见参与,营造一种温馨、平和、亲切的交流氛围,恰如其分的引导宣泄的过程。

如节目《杜奕衡:告慰天堂的父母》中,正是在主持人和专家的关切下,当事人才娓娓讲述了从事演员替身工作的艰辛苦闷,并表达了对离世双亲的愧疚之情。接着,心理咨询师雷明运用心理学的“空椅对话”理论,让当事人将椅子上的花比作父母,倾吐思念之情。宣泄过程中,当事人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悔恨的心态和真实的泪水。再如节目《拿什么爱你,我的父亲》中,鉴于当事人与父亲平时交流太少,积压在心底的情感太多,以致在得知父亲患有晚期肺癌后,编导电影《我的父亲》来纪念的热情和冲动过于强烈。心理专家杨凤池就让当事人将其作为靶子,痛痛快快地把对父亲所有的爱、所有想说的话放开说出来,并鼓励当事人在现场大声地对父亲说出了“我爱你”。正是通过这样的诉说,当事人面临突变时错综复杂的心理痛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为调整情绪、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

二、加强心理疏导,进行心理创伤治疗

从栏目的理念角度来说,《心理访谈》定位于心灵服务,展现的除了情感的宣泄,还有心理专家理性的分析与指导。这也是电视栏目所营造的宣泄平台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相比的优势所在。在栏目心理疗治过程中,心理专家尤其关注人的心理创伤方面。

心理创伤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的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负性影响,常由躯体伤害或精神事件所导致,它可以以事件的当事人为载体,但也可能因目睹事件而诱发。走进《心理访谈》的当事人大多是较长时间受心理问题困扰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与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心理创伤有关,还有的当事人是遭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心理创伤,超越了心理承受底线。对此,心理专家往往借助于心理测试、行为观察实验、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手段,切中肯綮地剖析当事人心理因素的深入性和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当事人郁结已久的心理创伤进行疏导、化解。

如节目《请别抛弃我》中,杨女士17岁的女儿海燕从三年前开始,只要一提上学,就会出现呕吐等奇怪的症状。心理专家杨凤池通过与海燕的现场交流,分析当事人行为背后的动机、目的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发现海燕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这与其在学校常受同学欺负的创伤性事件,以及母女之间的交往模式有很大关系。于是,专家在现场为母女做了进一步的沟通练习,直观地告诉了母亲合适的沟通模式。再如《我是“丑女”》节目,讲述了当事人因容貌问题导致婚姻、工作不愉快,进而想卖肾整容的故事。心理专家施钢就利用看图说话作为辅助手段,分析了当事人是因为从小与姐姐的“对比效应”,使“丑”在心里扎了根。再通过形体表演和“理性情绪疗法”,引导当事人自己作出判断:如果自己不去负面放大主观判断,就不会导致愁苦情绪。最后通过解析心理学研究中的微表情,建议当事人多微笑,利用心理整容。

三、解读典型个案,提供公共心理咨询

从栏目形态来看,《心理访谈》是以个案故事为导入线索的。而任何个案都具有共性和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心理访谈》注重个案所体现出的某种共性,即典型性特征。栏目针对人们普遍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来选材,力图体现公众普遍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观众能通过栏目实现对一些问题的认同,从别人的经验里确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同,并借此求得自身情感的平衡。

此外,心理专家注重深度解析个案的社会背景,向社会心理的纵深层次挖掘。这样,整个节目就不只是在讲个人的经历,而是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让很多与当事人有类似经历或困惑的人能够从中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访谈》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公共心理咨询,普及了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

如节目《弟弟,姐姐好想你》,通过讲述父母离异后姐弟分离的个案故事,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专家建议父母一定要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离婚原因,如果传递信息不当,就会造成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怨恨,不利于孩子成长。再如《双面逆子》中,通过一个啃老族的命运,专家建议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一方面要放手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要进行挫折教育,不能溺爱孩子。通过这些家常的心理话题和观众的现身说法,栏目以点对点的服务达到了点对面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案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四、关注家庭问题,倡导健康家庭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维系婚姻家庭的纽带,已由外在的经济与舆论等方面的制约变为内在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上的吸引。可以说,当今的家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包括夫妻之间对爱情的忠贞,对子女的养育,对父母的赡养等道德责任。然而,责任感归根究底是一种源于个体自身的约束力,并没有确切的评判标准。这也就导致了现代家庭危机频出。

《心理访淡》栏目致力于倡导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涉及的话题很多都是关于婚恋家庭的内容。如节目《遭遇家暴丈夫》,讲述了一对在婚姻十字路口徘徊的夫妻,丈夫讨厌妻子自作主张时表现出的自信情绪,妻子忍受不了丈夫过分的施暴行为。专家在现场进行分析后,得知双方是网恋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因此矛盾不断。最后建议他们继续网络交流,尝试恢复感情,不要匆忙决定婚姻的走向。再如《亲母后妈》中,10岁小女孩因养母遭遇车祸,无力供其继续上学,她却宁愿辍学,也不愿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表现出对生母的惊慌、恐惧。节目通过细致的采访后,帮助小女孩找到了一所免费接收其就读的小学,并就收养家庭如何告诉孩子身世问题提出了建议。

可以说,当事人在参加节目的过程中,不良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理性地思考家庭问题。而收看节目的观众也能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启迪,学会多与家庭成员沟通,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五、解读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心理失衡,最终引发仇富、社会对抗、暴力事件等。如果没有及时对危机事件当事人进行干预,将会长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给社会和谐埋下隐患。

《心理访谈》栏目就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今社会问题,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如针对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心理访谈》从5月22日开始,连续制作播出了6期节目《关注地震之后的心理救援》。5月28日开始,又推出特别节目《重建心灵家园》系列,关注有关系丧失、肢体丧失的灾区幸存者等,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帮助他们恢复自我认知和行为能力。还有关注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系列节目,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心理矫正和引导。正如该栏目主编周凌所说,这档栏目开办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心理上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当中的困难和难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告诉观众如何去缓解工作当中的压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自《心理访谈》开播后,其始终定位于心灵服务,抓住“心理疗治”这一社会稀缺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宣泄的平台,而且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指导解决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充分体现了栏目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①吴国平,《提供心灵服务 关注入生幸福――央视〈心理访谈〉栏目的创作理念》,《当代电视》,2005(2)

②施琪嘉:《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③柳中权,《重构中国现代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刍议》,《城市问题》,1998(5)

④心理访谈官网,省略/lm/xinlifangtan/

心理访谈范文第2篇

记者的采访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其心理状况、心理活动千差万别。记者要掌握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配备多种钥匙――采访方法,才能打开各种人的心扉,达到采访的目的。合适的采访方法,可以令采访对象如沐春风、妙语连珠;同样,不当的采访,例如不当的提问,则会令人心生厌恶,最后选择远离记者,记者可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掌握与调节采访对象心理的基本方法。

巧选地点,注重时机

选择适宜的采访地点、时机是顺利交往的保障。记者采访时,要注意选择使采访对象比较自如的环境、在最乐于接受采访的时间进行。如笔者去年在制作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专题时,需要采访一位农业种植大户,由于他平常工作繁忙,本人又比较谦逊,认为自己不适宜当致富典型,不愿接受采访,采访工作面临瓶颈。笔者积极主动联系,取得他的初步信任。他在果园里给猕猴桃授粉时,笔者听他从种植、销售等环节谈致富的经验,轻松自如的采访环境让他消除了顾虑,从而愉快、顺利地完成了采访。

尊重对方,相待以诚,与采访对象交朋友

尊重能够拨动他人的心弦,能使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亲近、喜欢、信任的感情,采访就会因此变得比较顺利。今年笔者采访一位因病致贫的农户时,原定的提问是:“什么原因让你家变成贫穷的?”后来笔者觉得该贫困户得了肾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这话既可能触动他的悲伤情绪,又未免有不尊重他人之嫌,便委婉地问:“您当前的生活状况如何?子女在哪里就学?”该贫困户觉得笔者亲切可信,便爽快地回答了一系列提问。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该贫困户的近况,并且有部分观众表示愿意帮助他一家走出困境,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因势利导、平和情绪,注意驾驭采访的进程

情绪表明一个人在特定地点和时段的心境。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时刻注意察颜观色,及时准确把握采访对象心理,牢牢抓住主动权。

一般说来,当采访对象情绪低沉、忧郁、不安、紧张、反应不积极时,就应该因势利导地做些工作,稳定其不安情绪,解除其心理戒备。要尽量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谈话环境,如办公室、家或工作的地方,并在闲聊中有意无意地问上几个想问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骄不躁,说话平缓、谦虚,切忌“霸王硬上弓”式的蛮横口吻。

寻找“相近”、激起共鸣

心理学认为,人们总是有认同心理,愿意与那些在个人特征、个人品格、个人经历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人交往,以期找到共同语言。记者在采访中往往是与不相识的人打交道,要想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采访前要精心准备,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在“同”字上下工夫,激起共鸣,最大限度缩短自己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如年龄、爱好、经历、职业等,都可被视作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接近点”。记者从这些方面开头,往往能迅速打开访问局面。

在采访“夜走一族”时,笔者首先对采访对象“夜走者”进行了解,得知他们涉及各个年龄层,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和愿望,那就是“运动健康”,而笔者就很喜欢运动,于是便全副武装,加入夜走的行列,轻松地采访到了想要的内容。

交谈时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渗透、潜移默化

社会交往是一个由浅入深、从表及里的层层推进过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尤其是做人物专访时,不能想着一蹴而就,立刻挖到有价值、有趣味的线索。应该利用娴熟的语言技巧,引导采访对象跟随自己的思路,用层层渗透、潜移默化的方法来引导一些棘手的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提出的问题必须准确,让采访对象能够回答,乐于回答。在采访吴大遥从人民教师到养鸡专业户,最后走多种农业经营致富路时,刚开始他对我的采访意图不十分了解,回答问题老不在点上,之后,我让他重点谈了各个创业阶段中一些重要的挫折经历及细节,结果十分顺利,播出后反响很好。

心理访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访谈法;心理学研究;计算机访谈;行为访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55-0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基本的范式。定量研究一般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则是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对这些资料作定性的分析。[1]定量研究收集数据资料的主要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结构观察法等;定性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档案和纪实文献分析法、视听材料分析法等。由于如上区分,人们往往认为定量的方法不能用于定性研究,定性的方法不能用于定量研究。实际上,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可优势互补。定量研究的优势正是定性研究的不足,定性研究的长处却是定量研究的短处。[2]就方法而言,定量研究的方法可用于定性研究,定性研究的方法可用于定量研究。

访谈法作为“定性”研究的方法之一,在心理学的研究及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访谈法不再是定性研究的专利,定量研究中也常常用到。本文就访谈法(定性与定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进行讨论。

一、访谈法及其特点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3]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对某一事件、对象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互动性。访谈法即访谈者与被访者就某个问题进行“交谈”。在这个的过程中,“交谈”双方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双方的言行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访谈要在一个和谐的访谈氛围中进行,如果访谈的氛围比较紧张,则访谈的效果可想而知。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访谈者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一些访谈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访谈法中的“交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活动,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瞎聊。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应作为访谈的主导者,以一般的“家常性”问题入手,适时切入主题,以此来收集研究资料。用访谈法收集的资料较为全面,除了言语信息外,还能收集到行为方面的信息,如眼神、手势、坐姿,等等。

二、访谈法的类型及注意的问题

访谈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主要论述按照访谈中结构的严谨性标准划分的种类:有结构访谈、无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对以上三者的区分可通过确定访谈问题的特点和要求被访者回答方式的特点来进行。当访谈问题是有结构的、被访者的回答方式也是有结构的,则该访谈为有结构访谈;当访谈问题是无结构的,被访者的回答方式也是无结构的,则该访谈为无结构访谈;当访谈问题是有结构的、被访者的回答方式是无结构的,或者访谈问题是无结构的、被访者的回答方式是有结构的,则该访谈为半结构访谈。

有结构访谈是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设计好的问题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有结构访谈过程中所提的问题、提问题的方式、提问题的顺序、被访者回答的方式、访谈的记录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这种访谈的结果数据有利于统计分析,但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的互动少,访谈者与被访者在在访谈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都不够。无结构访谈是根据一定的访谈目的,访谈双方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无结构访谈中,所提的问题、提问题的方式、提问题的顺序、被访者回答的方式、访谈的记录方式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这种访谈的结果数据不利于统计分析,但有利于访谈双方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对访谈者的要求也较高,访谈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访谈能力和技巧。半结构访谈则介于这两种有结构访谈与无结构访谈之间,要么是访谈问题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而回答方式没有统一规定,要么是回答的方式有统一的要求而访谈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访谈法的这些类型,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综合起来运用。第一、不同的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访谈方式。上述有结构访谈和无结构访谈就可以分别用于定量和定性研究中。有结构访谈的结果数据易于统计分析,适合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比较注重参与者的观点,旨在理解心理现象,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以揭示各种心理情境的内部动力和定量研究所忽视或舍弃了的人类经验中那些特性层面。[4]无结构访谈的结构信息不易数量化,重在描述当时当地的情境,因此无结构访谈适合于定性分析。第二、同一研究中常常综合使用上述的几种方式,这样有利于各种方式之间优势互补。如在访谈的开始和结尾使用无结构访谈,在中间部分运用有结构访谈。第二种方法用得较多,原因有二:一是心理学的研究大多属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单一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较少;二是一次访谈中无结构访谈给被访者以轻松的感觉,所以,以无结构访谈开始能让被访者轻松进入有结构的访谈。

三、访谈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前已述及,访谈法可以用于定量研究,也可以用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中主要使用有结构访谈,定性研究中主要使用无结构访谈。随着心理研究的发展,通过访谈法获得的信息都有被数量化的趋势。访谈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其它方法的运用寻求证据。本文主要从问卷和实验两种方法进行论述。之一是:为问卷的编制收集信息。为了提高问卷的质量,在问卷编制之前,要对研究对象或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找到要测量的关键点,然后才形成问卷编制的双向细目表。这样依据双向细目表编制出来的问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质量也高。之二是:为实验研究的假设或推论收集信息。实验研究都有自己的研究假设或某一理论的推论,这一假设或推论的来源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访谈后归纳出来的。另外,访谈法还能为既有的假设或推论收集一定的资料,这样更有利于实验研究。

第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依据。访谈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用得比较多,常用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咨询与治疗。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访谈和行为访谈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运用。

一是计算机访谈。计算机访谈就是通过来访者与计算机进行对话、然后做出心理诊断的过程,其实现方式是通过储存在计算机中的一系列的问题和指导语而自动进行。计算机提出一个问题让来访者回答,然后计算机根据来访者回答的答案决定接下来该提的问题。计算机访谈的优点是高效、灵活和可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访谈大大节约了时间,并且允许大量的主题、甚至比人工访谈问的问题还要灵活。对于敏感性的问题如自杀、性方面的问题,运用计算机访谈得到的信息更加真实。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通过计算机访谈说出自己的敏感性问题。计算机为基础的访谈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对弱智儿童和成人的运用有限;二是精神病人中大范围寻找问题和症状也不足够灵活;三是对言语的处理必须是有结构的,对没有结构的信息处理存在困难。

二是行为访谈。行为访谈是一种临床访谈,它强调收集信息以制定行为矫正的计划。这要求客观的描述被访者的问题行为、之前的条件和强化的结果。[5]然后通过分析其经历来理解行为,包括社会学习历史与当前的环境以及行为的结果。最后制定出行为矫正的计划,用来将个体的不适宜的行为改变成更加适宜的行为。

总之,访谈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既有定性的研究也有定量的研究,并且通过访谈法收集的数据,大多可以进行数量化,从而便于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33(6).

[2]秦金亮,郭秀艳.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势[J].心理科学,2003,26(1).

[3]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心理访谈范文第4篇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随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地的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目诉求,以及专业化的心理分析和服务,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强烈关注和社会反响,成了电视节目的收视“新宠”。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内涵和定位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电视谈话节目的一种。电视谈话节目,是把人们私下的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它是一种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或)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或辩论的电视节目形式。①

目前的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多为“真实的心理案例”与“心理专家点评”相结合的“1+1”模式。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大多定位为服务类节目,和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北京电视台《快乐生活一点通》等以往的服务类节目不同,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提供的是心灵服务,是帮助现代人提供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深层服务。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特点

(一)节目形态

1.节目选题的细分化和小众化

以现代人心理困境和心理问题作为节目选题,是电视节目题材不断细分、从大众走向小众、不断填补不被人重视的传播空白点的表现。如深圳卫视少儿频道的心理访谈类节目《守护心灵》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为节目定位,紧贴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从深圳本土发生的真实案例入手,剖析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历程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2.注重互动性

互动性不仅是沟通观众、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也是检验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法宝。如《心理访谈》在央视国际网站设置栏目的观众互动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第一手材料或当事人;《守望心灵》栏目开设了短信平台,除了热线电话外,观众只要发送短信,栏目也会有专人整理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观众。同时,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还不定期地举办一系列公益活动等。

3.多种电视表现手段的运用

丰富多样的电视化手段的运用,如演播室现场个案访谈、外采的模拟短片、心理测试游戏等,不仅可以增强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服务性,更增强了其电视表现力和观赏性。

演播室现场个案访谈:多为有心理症结的人向心理医生求助,医生当场帮其诊治心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如央视的《心理访谈》,将心理专家与咨询者在诊室中咨询沟通、探讨治疗的全过程搬上荧屏,现场展现心理学专家为咨询者化解心理矛盾、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外采的模拟短片:模拟短片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真实案例的情境重现,还有些是热播电视剧中的经典镜头。

心理测试游戏:如“你住在森林中的小屋里,晚上突然有人敲门,你想进来的会是谁?”等趣味心理测试游戏。

(二)心理学的解读视角

在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中,采用了心理学的解读视角,“提示大众所不熟知的心理背景信息,并能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进行开掘,并试图为当事人提供解决方案。”

央视《心理访谈》的制片人梁红认为,“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栏目选择的当事人绝不仅仅局限于‘有心理问题的人’或是‘心理病’的个案,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或在不同人生阶段都存在着心理困惑,这在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心理压力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栏目的设置着眼点不是在‘病’或‘问题’上,而是在‘压力与健康’上。当事人的烦恼大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三)价值和文化诉求

越来越关注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出越来越浓厚的电视人文关怀,是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最重要的价值和文化诉求。这一点从各个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主题词和宣传语就可略见一斑。如 “以案例扣击偶然背后的必然,用真情抚慰灵魂深处的隐疾。”(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守望心灵》);“心理访谈,健康人生从心开始。”(央视《心理访谈》)。

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贯穿于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理念、节目策划、制作等各个环节。如央视的《心理访谈》,节目鼓励当事人出镜,但如有不愿意暴露自己身份的人,经其同意,节目会在演播室现场设置一屏风以遮蔽当事人的形象,或者给当事人戴上墨镜、帽子等,进行遮掩,或者进行声音或图像的技术性处理等。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升温”的原因

央视的《心理访谈》自开播以来,尽管播出时间并非黄金时间,首播时间为23:20,但仍然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除电视剧外收视率最高的栏目。深圳卫视少儿频道的《守望心灵》前期没有声势浩大的宣传,也没有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但是,一经露面,便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强烈关注,赞扬、咨询、求助等等观众要表达的心声让《守望心灵》栏目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悄然升温,成为中国电视媒介生态中值得关注的现象,而这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受众心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适应社会转型期和“情绪负重年代”的新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快速的社会变化与发展、繁重的生存与工作压力、无法释怀的心理负担、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矛盾、压力、冲突引发出种种心理的不适,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人形容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因此,关注人类的幸福感、引导人们拭净心灵之窗、远离隐形杀手,就成为对电视媒体工作者提出的新的任务和挑战,那么,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也是“时势造英雄”的必然。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不仅为“情绪负重年代”不堪重负的现代人试图提供心理问题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服务,还有力地引导了受众心理,避免大众不良心理情绪的累积,传递和消除大众的心理矛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

1.探究心理

受众在接触传媒时,往往在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对传播内容产生探究、好奇的心理与行为。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选题贴近性较强,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有关“压力与健康”、“心理”等方面的个案,如讨论夫妻关系、男女朋友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一些最普遍的关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如对个体自我心理状态的关注,“没来由地想哭,是抑郁症吗?动不动就发火,是狂躁症吗?看见吃的没有胃口,是厌食症吗?”这些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广泛加以讨论的选题,和节目中采用的心理测试游戏等生动的技术手段,很容易引起人们自然关注和感兴趣的心理指向,即“直接兴趣”,于是引起“注意”的心理活动,从而去悉心观察和探究。

2.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也有自己所应学习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如母亲、妻子、儿子、医生、教师、工人等,并且一个人可以兼任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之符合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以其针对性、服务性、贴近性和丰富多样的电视表现手段,为人们学习和扮演社会角色排忧解惑,帮助他们消除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实际困难。

3.得益心理

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往往带有满足个人需要的得益色彩。从电视心理谈话类节目里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可以帮助受众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受众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获得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心理访谈类节目当中出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如心理测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关注自我心理状态、希望了解自己需求、揣摩自我的强烈需要,因此也大受欢迎。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讲述个人隐私,进行心理测试,接受专家意见,是目前大部分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必备模式“三部曲”。而趣味心理测试的环节,在不少情感类和娱乐类节目中也大行其道。而它们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显性或隐性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面临的瓶颈和困境

1.隐私权保护问题

有专家指出,美国有法律规定,医生不能公开病人的隐私,所以在电视上直播医生跟病人的对话,应该是不可能的。而从专业的角度上讲,这个接受访谈的人今天在这个状态中他同意上了电视,但是在他未来的人生中这个节目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不可控制不可预期的。虽然心理访谈类节目从愿望上来说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来解压,但是牺牲这个节目中的个案来满足大众,本身也是不对的。②

2.专业标准问题

目前,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上所进行的心理测试,其实并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比如说关于内向和外向的测试,中国和日本的量表以及标准就是不一样的。另外,诸如时代、文化背景和个人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

另外,专家指出,心理是容易接受暗示的,有些时候,并不要轻易相信娱乐性的测试所给予的答案。比如说,根据一些测试,就可以判断出丈夫有没有外遇,遇上那些比较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往往会对号入座,对丈夫疑神疑鬼,没事情的也搞出一些事情来了。③

(二)应对策略

1.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为基准点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电视节目,而并非心理分析课程。所以,电视手段的运用、个案的小角度切入是它的一大特色,否则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误区。如何在提高观赏性的同时,又不涉及到侵犯隐私权,是电视工作者应考虑的问题。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守护心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它采取了演员演绎真实个案的“模拟拍摄”的方法,还有一些对声音和画面的技术性处理,都是对于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都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2.做好荧屏“把关人”,谨防“伪专家”

由于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心理类电视节目比内地早生了近十年,积累了相当数量优秀的荧屏心理专家,这些人自然成为内地新兴心理电视节目的搜索目标。但是,由于经验稀缺,内地电视人在选择专家时,很容易被口若悬河的“伪专家”们蒙蔽。而符合“如果是大学里的专家,他一定要具备心理学教授资格,如果来自医院,则必须有心理学资深医师资格或是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资格”等标准的专家,才可以在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开讲”,保障节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注释:

①石长顺著:《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41页

②③吕玫著:《遇上心理症结,你怎么处置――给你的心放个长假吧》,《新民晚报》,2005年10月2日

参考文献:

①《经验不足真假难辨 心理伪专家潜入荧屏逗你玩》,《新闻晨报》,2005年4月4日

②李韧:《守望青春心灵, 重唤花季雨季》,2006年4月13日

心理访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视心理 访谈类节目 心理咨询 谈话秀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是以电视谈话为形式、以心理咨询为内容、以来访者的心理疑难为主题而展开的谈话,目的是帮助来访者缓解心理压力、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引发观众思考,带来社会反响。该类节目源于或电台夜间谈话节目。存在心理疑难或心情苦闷的听众通过电话与主持人交流,主持人给予指导和建议。目前。随着央视《心理访谈》节目人气的高涨,国内很多电视台都相继推出类似的心理访谈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最初定位与发展中的畸变

《心理访谈》为心理访谈类节目树立品牌。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央视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首先,从节目主题选择上,该节目有着非常明确的原则:只做有普遍性困惑的当事人。对于占全部人群5%的有着精神疾患的人不碰。要做到用两只眼睛看人。即一只眼睛看当事人。另一只眼睛看他的故事折射出来的大众效应。这样,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个人的故事就像教学案例一样呈现在观众面前。其次,在节目形式上,遵循心理咨询的专业原则。即简单安静的2+2形式,现场除了当事人,只有一位博士出身的主持人和一位心理专家。“在栏目中。心理学专家会运用一些道具或者进行情景测试。这些道具不同于其他谈话类节目中使用的一般生活用具。是具有特定学理意义符号的载体,比如各种选择题、色块画板等。”心理专家的解释与建议使该类节目具有了较强的释疑解惑作用。

应该说,《心理访谈》从选题到表现形式都尽量为来访者和观众构建一个平等、信任、理性的心理沟通空间,这些构成了节目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也是赢得专家认可和受众推崇的主要原因。其表现形式最贴近真实的心理咨询,专家权威风范和主持人的准确定位充分体现了对来访者隐私的尊重与保护。对广大观众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心理辅导作用。然而,随着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节目,在定位,主题选择和角色定位等方面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不少规众和专家学者的争议。这类节目也开始遭遇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

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畸变。当前,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在传播理念上开始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初衷,以五花八门的私人故事充斥着电视荧屏。这种隐私公众化泛滥的局面开始引发人们的批评,在众多引发争议的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方面,关于是否对节目嘉宾(来访者)隐私构成侵犯的争议。“婚姻、家庭、亲情、友情等涉及私人情感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们的隐私。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展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即使是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对个人隐私的曝光问题。”因此,是否触及隐私问题、是否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自身权利便成为该类节目最容易引发伦理争议的方面。

另一方面,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很多心理访谈类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定位存在模糊的问题。这就致使一些主持人利用自己在节目中相对强势的地位,肆意地越权。在节目中充当道德审判者。不仅大谈当事人的情感故事而无任何顾及,而且言辞刻薄、主观臆断、故意刺激当事人、制造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当事人原本脆弱的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和打击。

造成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畸变的原因

传播主体定位的模糊性和非专业性。从节目传播的角度来看,主持人、专家和来访者都可视作节目内容的传播主体。正是传播主体在定位上存在模糊性和非专业性造成节目的发展偏离方向。

首先。主持人定位的模糊性造成节目不够专业。作为以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为形式的特殊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应当定位于倾听者和引导者上,要避免非专业的干涉和充满主观情绪的刺激,以倾听为主。倾听会使倾诉者“先是感觉到他终于被人理解,内心有一种欣慰之感,进而使孤独感得到消除,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心理上似乎感到一种解脱”。然而。正是因为主持人习惯了在谈话类节目中充当主角或者是强势的一方,因此。对于谈话内容的过多干预成为造成节目不够专业、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专家的专业性是首要问题。节目中的专家除了遵循一般的心理咨询原则之外。还要适应电视化的心理咨询所提出的要求,比如专家要在一期节目的时间内准确把握主要心理问题,而且在话题的进行中也要考虑其社会教化作用。因此,专家的专业素质是首要问题。再次,节目嘉宾的故事缺少甄别。节目对于来宾及来访者的选择缺乏一种长远的考虑,需要针对节目风格来选择。同时。虽然来参加心理访谈节目的嘉宾大多数是需要倾吐心声的,但也有动机不良的人想利用媒体制造名人效应或者报复他人等,这就需要节目组做一个判断。因此,需要对节目的整体定位和遵循原则进行规划并严格实施。

收视率刺激下节目价值取向的媚俗化。从积极的层面来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确实满足了“情绪负重年代”现代人的需求。“从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里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可以帮助受众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受众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获得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为了吸引受众,更倾向于以暴露隐私作为诱饵,刺激和满足观众的偷窥心理。

涉及隐私本是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必然内容,但当前节目更多地强调扭曲的人际关系和现场的情感冲突。以此作为娱乐资本吸引受众。将节目打造成再现人间悲剧与人性弱点的舞台和角斗场,甚至为了取悦观众不惜对来访者进行丢失尊严的情感控诉。观众过多地关注当事人心路历程的曲折、离奇,而忽视心理专家的论点和观点,甚至心理专家成为摆设或只是节目宣传的噱头,无法发挥促进心理健康应有的社会作用。

虽然节目过度地追求所谓的“眼球效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但是节目如果一味地向受众的低俗趣味妥协,那么就很容易形成价值观上的媚俗化。使其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所应背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无视当事人的权利。堂而皇之地剥夺其隐私权,并诱导大众享受这种偷窥隐私带来的。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还有可能给当事人甚至相关当事人带来二次心理伤害,留下心理阴影。同时,对于媒体伦理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双重破坏性。给社会带来不正之风。

心理访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采访;记者;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137-02

目前,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新闻工作者,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而随着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日趋重要,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无形中也增加了难度。写一篇新闻稿不难,难的是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新闻稿。一篇好稿件的出炉不仅需要记者扎实的新闻功底、职业素养,还需要将采访心理学恰如其分的运用到采访活动当中。

一、采访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采访要讲究技巧与策略,在某种意义上说采访的过程就是一场心理战,是记者同被采访者以及受众之间的心理战。正确的将采访心理学的应用贯穿于记者的整个采访活动中,可以使采访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采访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采访活动更顺利更圆满。采访前充分的准备与采访中采访心理学理论技巧的巧妙结合可以更快更容易的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出轻松自然的谈话氛围,进而使整个采访活动更加顺利更加圆满。

采访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可以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在采访过程中运用采访心理学理论揣摩被采访者的心理特质以及谈话时的心态,讲究谈话技巧正确引导被采访者,激发其谈话的兴趣从而获得更深层更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采访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结合采访心理学的理论迎合受众的心理,使采写的稿件达到培养受众正面、健康的心态,安抚公众的不稳定情绪等的良好效果,就能获得更多的受众。

二、采访心理学在不同层面的现实意义

采访心理学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分别为:记者层面、被采访者层面以及受众层面。

(一)采访心理学在记者层面的现实意义

记者在整个采访活动中是一个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以及同被采访者交流时获得具有新闻价值信息的行为主体。在采访实践中,他要有控制整个谈话方向、深挖具有新闻价值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更需要有采访心理学理论做基础,融汇在采访实践方方面面的过程当中。

1.沟通的艺术

大众传播心理学认为,“新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一场心理战”。这场“心理战”就是双方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对方心理特征的过程。这就要求记者要尽快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为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创造便利。被采访者包括了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人群,他们的性格、地位、职业等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记者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有一个初步的深入了解。在谈话期间,记者还要细心揣摩被采访者的性格特点,在语言把握上要有分寸感和驾驭能力,但不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有问必答的回答问题的“机器”。对于对方所忌讳的话题可以采取含蓄婉转或者是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提问。若遇到守口如瓶的采访对象也可适当的采取激将的方式引导其说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问时可以采取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式,这样比较符合人们回忆事件的特点。

2.记者的情感与情绪

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彻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没有眼泪,你怎么能写?”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不难看出情感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是跟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理性观念及观点等相联系的,不仅具有情境性同时还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的。我国著名记者郭梅尼说:“记者的感情,记者的哭声,记者的泪水,读者都会感到、听到、看到的。记者感动了,读者也会感动,记者流泪了,读者也会流泪,记者在哪里流泪,读者也会在哪里流泪。”

同时,情绪与情感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人们对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但情绪又有别于情感。情绪具有情境性和表浅性,还有着明显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富有情感,但又不能带有情绪。记者若带个人情绪同被采访者交流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采访对象。进而使采访过程获得的信息失真,也就失去了新闻的本质特点。

3.记者的心理素质

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很容易就变得手足无措,而记者这一职业正是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与灵活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记者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在面对突发的灾难性事件、社会上的阴暗面、不配合的采访对象等,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使更快、更准确、更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

(二)采访心理学在受访者层面的现实意义

被采访者是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又一大行为主体,是具有重要新闻价值信息的主要来源。记者只有了解了被采访者的职业、地位等因素,揣摩其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适当的运用到采访活动中,才能使整个采访紧张有序的进行。

1.采访对象的定位

首先,在采访前要查阅大量的与受访者相关的资料信息。受访者都是有心理期待的,期待采访自己的人了解自己,如同朋友一样轻松自然的交流。

第二,依据性格的不同,采访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向型。这类受访者的心理活动不易流露出来,为人谨慎,不善言谈与交际。面对这类受访者,记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和启发。另一种是外向型。此类受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于交谈喜欢与人交往。他们往往愿意接受采访,有问必答,常常由一点就可以引发出多点。这时记者就可以发挥他们的这一特点,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不用兜圈子。

第三,依据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时的态度,又可以分为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和消极对抗型。采访对象可能会因社会地位、性格特点、对媒体的认识等因素对采访产生不同的态度。面对积极协作与一般配合的受访者可以依据正常的采访方式予以采访。但当面对消极对抗型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出对方抵抗的原因何在,及时的调整采访方式予以正确的引导。

2.对采访对象做到“以人为本”

第一,记者要站在与被采访者平等的位置,万不可以自己是记者的身份而居高临下,俯视自己的采访对象,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第一,提问时要避免使用审问式提问。审问式提问会让人们感觉像是接受法官的审问,会使被采访者惊恐不安。第二,提问时要避免有意触及对方的痛苦点。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避开被采访者的痛楚,要尊重对方。第三,在提问时切忌喧宾夺主。要仔细聆听不要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也不可以自己不停的说,把采访对象晾到一边。总的来说,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应是:“一种对人,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记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在采访时,记者只有尊重采访对象与他建立“朋友”关系,才能使采访更轻松、更“自由”,进而获得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否则采访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只有在充分了解被采访者心理特质的情况下,才能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采访方式,让采访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这就是采访心理学中对被采访者心理的研究。

(三)采访心理学在受众层面的意义

受众是记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吸引更多的受众是记者采写新闻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采访心理学中受众层面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

1.受众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前要对自己的受众进行准确的定位,确定此次采访的目标受众是哪一类社会群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是有差异的,而整个社会又有若干个社会群体,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了解其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受众的需求出发找到受众需要的契合点进行采访。

马斯洛绘制了一个“需要层级塔”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食、温、性、睡眠、避热等)、安全(安定、免于恐惧)爱(感情、恋情、归属)、威望(成就、名誉、地位)、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最高潜力)。马斯洛的这个“需要层次论”可以反映到新闻受众对新闻的需要中成为他们对相关信息的需要的依据。另外记者可以通过搜集受众的评价与赞誉等反馈信息,探讨目标受众的共性所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即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记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受众的需要的紧迫性,才有可能急受众之所急,想受众之所想,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心声。

2.消除受众不良情绪

流言总会伴随着受众对事件的不了解而产生,给受众造成或多或少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关于流言,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提出了一个流言传播公式:“流言传播的速度=问题的重要性×公众的不了解的程度”。由此公式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消除受众的不良情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让受众了解事件的起因。事件透明化的速度越快,受众的不良情绪也会消除得越快。信息交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受众对信源的不确定性。记者要与受众互动,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以受众的需求作为采访的方向,渗入到采访实践中,满足受众对事件的求知心理。

三、总 论

采访心理学虽然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仍属于婴幼期,并没有形成一套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识的已将一些有关采访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了采访实践中。我们知道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的,这需要我国的学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仍然要不断的总结与思考,使采访心理学在我国健康快速的成长,使采访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理论从而可以帮助记者运用到自己的采访中,制作出更好的新闻作品来。

参考文献:

[1]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心理访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肢体残疾;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11-02

[作者简介]杨烨(1986―),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肢体残疾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除了面临一般的就业压力,他们还要面临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带来的额外的压力。本文从就业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他们所学专业、当前的就业政策是否相关。本研究对象都来自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访谈方案,研究者选择17位即将毕业的肢体残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他们一方面存在着紧张焦虑、自卑怯懦等消极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有着对就业的积极、乐观,主动进取的良好心理状态。访谈表明,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如下特点。

一、紧张、焦虑

面对就业,大多数普通大学生也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而在肢体残疾大学生中,这种心理更加突出。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残疾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加剧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心理。这4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但是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而根据《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两上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者,四肢残缺变形,行路步态跛行,上肢(特别是右手)残缺影响板书书写者;身体畸形,如明显鸡胸、驼背、脊柱侧弯外曲超过3厘米”等均属于体检不合格。根据上述规定,这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是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他们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希望很渺茫。因此,他们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今后的就业方向也感到迷茫。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7位非师范专业肢体残疾大学生也存在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特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采取普遍撒网的方式,一方面准备着事业单位的考试,另一方面又奔走于各大康复中心等机构。

二、自卑、怯懦:担心受到歧视

肢体残疾大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表现得比较怯懦。在访谈中,有11位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心理,这个比例占64.71%。访谈中,小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学历都感到自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中肯定会遭到拒绝。她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先查阅网上的招聘要求,再对照自身情况,觉得自己不符合要求肯定不会被录取。因此,她一直都没有勇气向用人单位提交自己的简历。

三、被动、不积极:对于家庭过分依赖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被动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求职过程中,不愿主动追求理想的职业,缺乏主见,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就业意向,依赖学校或家庭帮自己找工作。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8位学生(均是女生)表达了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其中2位学生则明显表现出对家庭的依赖,完全依靠父母帮自己找工作。

小程很依赖父母,没有自己主动找工作的意识。对小程的访谈是在11月底进行的,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找工作,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单位。但是在问及小程是否开始找工作时,她说:“之前,我父母帮我联系过家乡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但是需要考试,我自己还没有去咨询。”

小张同样也比较依赖父母,她的实习和就业单位都是父母给联系和安排的,不需要她自己担心,而她没有考虑过自己联系工作单位。她希望在家乡工作,没有考虑家乡以外的地方。小张说,暑期她妈妈给她安排了医院里康复理疗的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本人并不是很喜欢,但是依旧选择听从母亲的安排,没有想过自己独立找工作。

四、固执:不切合实际的就业方向

固执的就业心理一般表现在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某一自己心仪单位或者职位的偏执,即使自己条件不足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一意孤行。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11位学生(占访谈对象总数的64.71%)表示出对事业单位的偏爱,认为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福利好、待遇高,更适合自己。例如小陈说,她想去事业单位,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当教师,或回家乡的残联工作,暂不考虑其他工作单位。

可是,该校就业办近三年的统计表明:2013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62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79%;2012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36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77%;2011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38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9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在15%左右,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与该校就业办负责人沟通得知,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大多数是健全的学生,几乎没有残疾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可见,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事业单位固执偏爱,不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的想法缺乏实际考虑。

五、积极、乐观、自信:职业目标合理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6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他们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自卑、不自负,面对就业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充满自信。

小刘是所有访谈对象中最有自信的一位学生,他的职业规划也最具体、可行。小刘是先天残疾,家庭贫困。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他由爷爷、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对爷爷、叔叔、婶婶充满感激。小刘独立能力很强,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通过学生会(老师介绍),我参加了江苏省残联的一些手语翻译项目。同时,我在校外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到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做学业辅导老师、做家教,尽可能在多方面锻炼自己。在校内,我将自己的手语学以致用,帮助聋生做翻译,做手语老师等。”对于今后的就业方向,小刘希望从事残疾人服务工作。他说:“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培智专业方向,但是我更希望今后能够从事针对聋人手语的工作。”访谈之初,研究者以为小刘在谈就业问题时会表现得比较自卑,因为身体残疾,小刘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小刘表现得很坦然。在就业方向上,小刘更多的是考虑为残疾人服务,希望能够从事聋人翻译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加上他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够很好地把握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基于此,小刘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建.关于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55-56.

[2]颜农秋.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J].学校理论战线,2004(7):47-48.

心理访谈范文第8篇

策略之一:紧紧抓住转型期中国人对心理知识的强烈需求这个核心,并以此作为制作节目的根本,围绕巨大的精神需求进行节目制作和市场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向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的转化。在这场变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过去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在觉醒之后,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在精神上和人性上都得到了解放。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社会文化形成了多元发展的局面,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为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如自由主义的倾向、拜金主义的泛滥、享乐主义的追求、低俗文化的流行。有些人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信仰和做人的准则,从而导致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伴随着这种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人际关系紧张,也使不少人急功近利、盲目发展,一旦失败,极易产生失望、焦虑、压抑、抑郁等心理失衡现象。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和谐也产生着不利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急需专业而权威的心理知识的普及。而同心理学普及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还不够成熟、不够健全,而需要求助的对象数量却相当庞大,这就为此类节目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视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我认为,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最基本策略,就是紧紧抓住当前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抓住转型期中国人对心理知识的强烈需求这个核心,以此作为节目的制作根本,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和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

策略之二:将传播内容的学术性、精英性与传播手段的通俗化、大众化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人们在物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面对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请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由于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学界还不够成熟,而受众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开办,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解开心结的平台”。“不仅让当事人能够得到心理专家积极有效的指导,更让大众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电视台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①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台开办心理访谈节目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不在于仅仅为了解决某些个案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而在于通过电视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媒,对大量的、隐匿在屏幕背后的、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人们进行一次集中的、广泛的心理辅导。我认为,这既是此类节目广受关注的根本原因,也是节目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

但是,好的目的还需要有恰当的手段才能实现。说到心理学,人们通常的印象是远离大众,甚至有些神秘感,其高度的专业化使一般民众难以接近。电视作为视听兼备的大众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心理学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和生涩感,但是,心理学家在电视上和在医院的咨询室给人做咨询和分析毕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这类节目必须将内容的学术性、精英性与传播手段的大众化、通俗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这个影响广泛的大众传媒,利用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以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手段向观众教授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融学术性、知识性、科普性、指导性和画面的视听性于一体,通过对个案当事人的心理学分析,不仅为当事人解开心结,找出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为那些有相似心理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走进医院和演播室的人们提供一个参考,使他们能够从别人的案例中以及专家的指导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而对于本身没有相似心理问题的观众来说,也使人与人之间得到了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的机会。从别人的案例中得到借鉴,从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获得专业指导,检阅自身心理健康程度,做到及时防范,避免相似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观众心目中产生共鸣,从而引起更多观众的关注,也才能使节目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正如央视《心理访谈》节目的专家杨凤池所说:“心理访谈必须含有技术含量,否则就失去了心理访谈概念的内涵。同时,这种技术含量又必须用通俗化的语言,公众能听懂、能看懂的方式呈现,所以要求其通俗化。通俗化不排斥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强调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又不能脱离通俗化,好的节目恰恰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②

策略之三:利用专业、时尚、健康的专家形象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

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家走上电视屏幕,并不是自今日始。只不过以前心理学家并不是作为节目的主角参与到节目中来。这些年,随着电视谈话节目对私人情感及心理生活内容的格外关注,心理学家在节目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心理学家在节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家从过去散见于个别节目中的边缘化角色到今天成为统领节目的核心,是中国谈话类电视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心理学及心理学家也以此为契机完成了其影响力的拓展。

在大众固有的观念中,心理学和心理学家往往同严肃、刻板、高高在上甚至神秘莫测联系在一起。因此,此类节目应当尽可能利用现代电视手段对其进行包装,利用专业、时尚、健康的专家形象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使屏幕上的心理学家一改过去人们的固有印象,以更加生活化、时尚化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用时尚靓丽代替严肃刻板,用平易近人的娓娓道来和充满趣味的心理测试代替枯燥的专业术语。当然,一个节目要被受众广泛认可并喜爱,只有时尚是不够的。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专业的解答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尤其是心理访谈这类专业性较强的节目,要想在观众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归根结底要靠节目的专业权威性取胜。根据传播学理论,一个信息的被接受程度首先取决于传播者本身或者说信源的可信性。可信性(Credibility)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Expertness),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心理访谈》、《心灵花园》等节目的成功之处正是由于抓住了这两点。如《心灵花园》的嘉宾主持、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每次上镜,不仅衣着得体,装扮时尚,而且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气质,用充满人文关怀兼具专业水准的分析,去帮助每一位走进节目中的当事人,使人倍感亲切,令人折服。而央视《心理访谈》所请的两位专家,一位是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一位是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李子勋。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而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高度的专业化和责任感赢得了受众的信赖和支持。

总之,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充分利用专业、时尚、诚恳、可信的嘉宾主持不失为一种策略,这也是此类节目提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传播策略,其中,围绕巨大的精神需求做文章是基础,将内容的学术性、精英性与传播手段的通俗化、大众化结合起来是核心,利用专业、时尚的嘉宾主持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

心理访谈类节目作为一种学术性较强的节目,与新闻、娱乐等节目相比,似乎并不占什么优势,但是,只要找准节目的定位,再加上恰当的传播策略,此类节目应该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此类节目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如何在告知事实和保护受众隐私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研究,使这类节目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注释:

①徐舫州、周敏:《天时地利人和――浅论〈心理访谈〉栏目的特色》,《中国电视》,2006(3)。

②杨凤池:《我做〈心理访谈〉》,央视国际www.cctv.com.

心理访谈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生;叛逆心理;访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4-0016-03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生理、心理变化较快,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性增强,中学生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教师过多的干涉,不愿意听从父母、教师的意见,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叛逆心理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隐患,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就会逐渐演变为病态心理或犯罪。因此,对中学生叛逆心理加以正确引导,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桂林市八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中学生叛逆心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桂林市各中学中抽取桂林市大河初中、桂林市柘木中学、桂林十八中、灵川县潭下中学、临桂县宛田中学、桂林七中、桂林十四中和桂林职教中心校八所学校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这八所学校各年级学生分别进行访谈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查阅了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关于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中学生叛逆心理的表现、成因和已采取的对策。

2.访谈法

对八所学校共179名学生、131位家长、63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以座谈形式进行,在每所学校分别举行学生座谈、家长座谈和教师座谈。在进行学生和家长座谈时,要求所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回避,以保证座谈内容的开放性和真实性。

(三)研究工具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从叛逆心理存在与否、叛逆心理在各方面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策略等角度分别编制了针对学生、教师、家长的三份访谈提纲。其中,学生访谈提纲包括5个问题;教师访谈提纲和家长访谈提纲各包括8个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访谈结果

179名学生中,有136人认为自己存在叛逆心理,29人认为自己不存在叛逆心理,14人不确定自己是否存在叛逆心理。

认为自己存在叛逆心理的学生谈道,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叛逆心理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在言语上顶撞长辈;打架斗殴;谈恋爱;辱骂他人;厌学;逃课;离家出走;不听从任何意见和建议;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坚持做;不想与人沟通,将所有的不满都闷在心里等。

学生们认为,自己之所以会产生叛逆心理,主要原因有: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只能思想趋于独立,生活无法独立;学习压力大,受到父母和教师的“压迫”;与父母、教师存在代沟,得不到他们的理解;与身边的人缺乏沟通;长辈过多地指责和批评自己,很少得到鼓励;感觉自己被忽视,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自身贪玩,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

谈到叛逆心理对青少年自身的影响时,学生们提到消极的影响主要有:引起情绪的波动,失眠、多梦等生理现象;产生厌学心理,旷课、逃学;学习成绩下降;沉迷于网络世界;早恋;影响人际关系;可能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积极的影响包括:叛逆心理使青少年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自己将压力变为动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果产生叛逆心理,学生们主要有以下调节方法:向朋友倾诉;写日记;运动发泄;到学校的心理宣泄室宣泄;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喊;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唱歌;逛街;吃东西;做数学难题;多想想父母的好;不说话,发呆,把自己关起来;喝酒;打人;通过早恋来调节等。

(二)家长访谈结果

在对131位家长进行访谈时了解到,感觉自己与孩子关系亲密的家长共52人,感觉自己与孩子关系紧张的家长共11人,认为自己跟孩子关系正常的共68人。认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孩子有叛逆现象的60人,没有的38人,不知道是否有叛逆现象的13人。

家长们自己观察到孩子平时的叛逆行为有如下表现:特别叛逆,经常上网、玩手机且控制不住;经常顶嘴,不尊重父母;经常发脾气,生气;上课不听课,发呆,不交作业;注重形象,喜欢打扮;羡慕成年人的生活,想去打工;不穿父母帮买的衣服;不愿意给父母看自己的作业等。

家长们认为,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为:进入青春期,觉得不需要家长关心;沟通少;父母过分施压;父母要求过分严格,让孩子反感;孩子埋怨作业过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觉得父母都过时了;因为早恋产生叛逆等。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自己只是感受到孩子的这种叛逆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此感到很困惑。

对于孩子的叛逆心理,大部分家长表示担心,一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怕孩子由此谈恋爱,三怕孩子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耽误一辈子;少数家长表示不担心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认为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表现,意味着孩子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得到尊重。

针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们谈到自己曾尝试过如下方法进行化解:给孩子一个拥抱、微笑,跟孩子谈心;找教师或者孩子信任的人与其聊天;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如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心理访谈,湖南卫视《变形计》等);严厉地批评后再表扬;以书信的形式进行沟通;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到积极的兴趣爱好之

上等。

家长们提出对学校的期待和建议有:净化周边的网络环境;开设心理辅导室及心理课程,加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家校联系,多开家长会,有条件的进行家访;开展感恩教育;正确引导孩子学习;不频繁更换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各学科教师都关注学生;改善学校食堂的伙食。

(三)教师访谈结果

教师们认为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必有的性格特征。在教学工作中,中学生的叛逆心理主要表现在:自以为是,故意跟教师对着干;对教师一再叮嘱的事感到厌烦,越强调越烦;对教师表扬的学生不屑,对与教师对着干的学生佩服;故意恶作剧;不听课;对教师施暴;钻牛角尖,在学习上固执己见;标新立异等。

在教学工作中,比较容易引起中学生叛逆心理的行为有:指出其不良习惯,如果方式不对则更加叛逆;受青春偶像剧的影响;误解学生的行为时;对学生的关注、理解不到位,处理事件时无意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对个性较强的孩子教育方式简单化;不尊重学生;将一些理念强制灌输给学生。

教师在座谈中谈到,如果叛逆心理太严重,容易导致中学生遇事走极端,易早恋;影响知识的接受和青少年的上进心;缺少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其判断是非的能力。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叛逆心理的产生标志着青少年人格开始独立,产生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好世界观的形成。

教师们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防止叛逆心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把学生的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扩大化,为学生保守秘密;学校定期开设心理讲座及心理课;对于已经出现严重叛逆行为的学生进行专业心理辅导;让更多教师加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学生相互学习;开设家长培训学校;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的培训,疏导教师心理;课间时做心灵放松操;每位学生每个月给教师写一封信;就事论事;教师树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也谈到了自己在学生叛逆心理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惑:家长对于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不配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知如何把握语言的度;教师的形象、地位低,职业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教师的待遇有待提高;社会环境中的很多因素与学校中的正面教育相悖,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成立教师心理辅导中心,重视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各级精神卫生中心与学校定点联系;增加心理教师编制,心理教师在学校里专职专用等。

三、讨论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的表现

由于青少年自身独立意识的增强,不喜欢父母过多的照顾、管理或干预,凡事都要自己独立去实践,特别讨厌大人的再三嘱咐。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大人看待,要求以大人的身份出现,对于父母的话不再一味言听计从,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

意见。

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通过相应的行为展现出来:一些学生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明知道是错的却还要去做、厌学、逃课、离家出走是为自己寻找“自由解放”的途径;不听父母、教师的话是家常便饭;谈情说爱是对父母反对早恋最好的回击;顶撞父母,辱骂他人,与教师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等。而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中学生则被一些人认为是傻子,并通过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里好人好事无人夸、正不压邪的局面。

(二)中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1.身心发展因素

中学生随着身心的发展,思维深度与广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自认为已经能够独立评判一些事物,看问题往往不够全面,容易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自身感觉的成熟使得他们喜欢自作主张,采取回避、反感甚至背离的态度。一夜之间,一些中学生由乖巧听话变成了处处跟教师、家长对着干,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2.家庭环境因素

一些父母在较多场合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有时候可能会难以接受。父母一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方法使中学生反感,有的甚至认为自己的父母无能,进而有意无意回避。有些家长习惯以教育者的高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家庭缺少民主商讨的气氛,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间,否定的态度容易导致叛逆心理。有的父母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帮助他们完成“未完成的理想”,这样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3.校园环境因素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除了来自教师的影响,还有周围同辈朋友的影响。在同辈群体中,一些人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很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在生活中加以模仿,习得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加重叛逆心理的形成。

4.社会文化因素

当前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其内容都充斥着“个性”与“自我”的元素。叛逆这个原本带有贬义的词汇,已经成为中学生眼中的褒义词,成为他们最渴望具有的特性。而青少年学生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差,很容易被社会中的金钱崇拜、封建迷信、腐败现象等影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正确疏导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对策

1.承认和尊重叛逆心理的出现

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我们应利用叛逆心理的正效应,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叛逆心理的积极作用和价值,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

2.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庭息息相关。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努力营造民主、融洽、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疏导孩子的叛逆心理。

3.教师讲究教育艺术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讲究教育的艺术魅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如温文尔雅、和风细雨式的开导,帮助中学生消除厌学情绪,这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调适叛逆心理。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正常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讲授心理健康的相关常识或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二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或定期开设“心灵热线”,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访谈范文第10篇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访谈在输卵管结扎术前后对受术者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400例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在术前、术中分别进行心理访谈,乙组不进行心理访谈。将两组心理状态、术中配合、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后康复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心理访谈的甲组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好,不良反应少,手术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心理访谈;输卵管;结扎术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ith tubal lig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scuss the effect of on patients with tubal ligation before or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s :Four hundred patients with tubal ligation were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during year 2009 and 2010,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psychological therapy before and during the surgery, 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in ordinary way. Result:Compared the two groups by state of mental, adverse reactions, the time of operation, rehabilit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more stable in emotion, less adverse reactions,less time due to surgery (P

[KEY WORD]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 tubal , ligation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常用的绝育手术,其安全性好、可靠性大,持续时间长。尽管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但在手术前后,受术者经常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疼痛耐受性差等现象,从而导致手术不配合。而受术者心理状态常影响她们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康复。因此,了解受术者的心理反应与接受程度;了解个人、家庭、集体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再针对受术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沟通、心理安慰、心理激励,是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绝育术者4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心理访谈组,乙组为常规手术护理组,两组均由指定的2名主治医师施术,采用同一种结扎方式,术前、术中、术后填表登记受术者心理状态及手术情况。

1.2 方法

1.2.1 心理访谈实施法 从入院开始就和受术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同时了解受术者焦虑的原因,认真倾听受术者诉说,尊重受术者人格,做好疏导解释工作,消除各种顾虑和抵触情绪,说明手术是安全、可靠和可逆的,与“”有根本区别,不会影响以后的健康、工作和性生活。对于受术者的提问,给予具体解答,言语明确,结论科学,不模棱两可。在此基础上给受术者讲解术前仔细检查,手术需要时间,手术的可逆性,同时给予安全承诺;结合图片讲解输卵管结扎的方法,使受术者认识到结扎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输卵管在盆腔为游离的管状器官,配合越好,提取越易,痛苦越小,消除对手术的误解、担忧及恐惧,使受术者正确对待疼痛,认识到积极主动配合对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性;指导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方法讲解配合要领,如保持身心放松,在提取腹膜和输卵管时会感牵拉痛,届时行深呼吸,有效收腹保持自然呼吸的方法要领,并让她们反复练习;术中采取专人守护手术床头与受术者随意交谈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根据手术进展和受术者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积极的情感支持,用行动如擦汗、抚摸头部、按摩肩部等使其心理得到安慰;术后心理疏导至关重要。首先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关心体贴患者,用真挚的言词,发挥效应。其次让其得到家人和社会应有的尊重和关心,让她们面对现实,振作精神,早日康复。

1.2.2 手术配合的判定标准 配合好:术中情绪稳定,全身放松,保持自然深呼吸,提管时能听从医生指令放松收腹;配合较好:术中身心较为紧张,配合意识强,但配合方法欠佳,提管时憋气收腹,腹腔较为紧张;配合差:术中身心高度紧张,对手术操作非常敏感,医生反复强调配合要领,仍不能使身体放松,提管时憋气、挺身鼓腹、腹腔紧张。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配合情况手术间进行观察比较 见表1。

甲组术中配合满意,与乙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与乙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手术可以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几乎所有的受术者在术前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不安、食欲不振、失眠心悸、紧张恐惧等,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术前患者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有手术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针对引起焦虑的原因,我们着重采取了以下心理治疗[13]:(1)首先建立良好的治疗基础,尊重人格,取得受术者的信任,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2)与受术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地评估,确定需要治疗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治疗引起心理障碍的重点问题。(3)向受术者及家人介绍有关手术方法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争取家人对受术者的理解和支持。(4)绝大多数受术者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术前应纠正其错误认识,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逆性,以消除各种顾虑和抵触情绪,是减轻焦虑的关键。(5)术中医护人员与受术者倾心交谈,分散注意力,指导其缓解紧张情绪。通过方式多样的心理治疗,缓解了不良心理反应,降低了受术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因为人为的情绪状态在痛知觉中起重要的作用,焦虑常引起痛阈降低[4],从而致不良反应出现增多,术中配合差,术后康复慢。所以,心理访谈即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受术者的心理活动、个体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其心理应激状态调控在最佳状态,对女性绝育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从表1、表2结果显示:甲组在术中配合满意,与乙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与乙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还看出配合差,不良反应较多,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全身肌张力增强,加上恐惧、焦虑可致使痛阈降低,对手术操作敏感、腹肌紧张、牵拉痛加重,形成“焦虑--肌肉紧张--进一步焦虑”的恶性循环,使手术不良反应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影响术后康复。结果表明:心理访谈可有效消除受术者不良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希望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由过去支配服从模式,改善为共同参与模式,促进了受术者在手术中的主动配合,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实践证明:心理访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有巨大的意义,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戴展男,季健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及出院教育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5):1920.

[2] 孙奇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5):6768.

[3] 吴秀芳.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1):57.

[4]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