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来前台工作计划

新来前台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

作者信息:陈诚 1982/1/17 女 湖北省黄冈市 助理工程师 本科 造船生产计划管理

【摘要】在现代造船企业中,生产计划管理是整个生产任务高效开展的关键,而在整个生产计划管理中,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又是整个生产计划管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确定整个造船任务能否高效完成的关键。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造船企业,必须在造船生产计划管理中切实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因而本文就现代造船企业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要点。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强化企业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造船企业;前期生产计划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27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当前,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在生产管理上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要想从船舶业制造大国蜕变到制造强国,在整个生产管理工作中,只有在生产前期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其与前期计划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成效。

1.现代造船企业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就是在制造船舶之前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段内生产任务的完成而提出的相关计划,并为生产计划的完成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达到生产计划管理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必须开展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生产任务的完成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新时期背景下的造船企业,只有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造船企业中加强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造船企业中,传统的造船企业所采用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而在信息时代中加强信息化的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1]。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造船前期生产计划管理工作要点

全文阅读

杭州市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优化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动新一轮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优化提升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打造“创新型、高产型、生态型、融合型、服务型”等五型平台为抓手,以“两底线两降低四提升”为目标,以“开展一次调查、编制一个规划和实施六大行动”为主要任务,全面提升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综合发展水平。

二、主要目标

(一)两底线。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平台,守住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工业用地规模两个底线。

(二)两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两个指标降低。

(三)四提升。亩产效益(含产值、税收)、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产值占全市比重、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特色产业占比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等四个指标提升。

三、主要任务

全文阅读

浅谈网络计划技术在石家庄北站工期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叙述了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北站改建施工,在城市交通、路基、桥涵、轨道、信号、供电、给排水、站场设备等各专业工程施工作业相互交叉的情况下,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创出一个用网络技术控制快速施工的范例。

关键词:石家庄北站;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工期;网络图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17-03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北站施工工期超常紧迫,在实现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同时,工期是最关键的因素。2008年8月初开始施工准备,在设计文件不全、拆迁征地道路倒改尚未进行的情况下,要求在2008年底全部完成开通石家庄北站,从2008年8月10日到12月31日共计144天。要想再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且多专业交叉有序作业,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安排,否则将会作业混乱互相影响贻误工期。为此编制了一个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确定了各类工程的作业顺序和持续时间,控制了节点工期,在有效的100天时间内完成了石家庄北站。创造了快速施工的先河,受到了建设单位、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赞誉。

一、石家庄北站工程概况

石家庄北站工程量大,专业齐全,施工内容复杂,各类新旧管线网缆平立交错。路基土方14万方,新建、改建线路11股道约14km,新、改铺各型道岔35组(其中3组交叉渡线);铺碴3万余方;给、排水管道5km;泰华街框构桥接长48m,电大街框构接长6m,新建1~12m旅客地道框构76.92m,新建1~6m行包地道框构76m;新建旅客站台四座(1.25m高站台墙3.5km、出入口12处)。信号楼接建700多平方米。

各项工程施工相互影响,工期相互制约。泰华街框构、旅客地道、行包地道影响路基填筑、股道铺轨和站台墙接通施工,旅客、行包两座地道施工又受上下行正线行车的影响,正线下面的地道框构必须在正线过渡后方可施工,而泰华街框构接长和一、四站台墙的施工又制约着正线过渡的工期,站台墙施工进度制约着路基工期,路基施工又受线间给排水管道的影响并影响线路铺轨整修,有关股道铺轨整修完不成又不能实现正线过渡。根据这种相互制约影响的情况,编制施工网络计划,在网络图的指导下有序作业来实现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

二、施工要点及方案的确定

全文阅读

台湾的系统芯片“国家型”科技计划

摘要:在2002-2010年的九年期间,台湾推动了系统芯片“国家型”科技计划,前后共执行两期。第一期计划在2002-2005年间执行,计划的重点在于建立技术平台,将系统封装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并整合产学研力量;第二期计划于2006-2010年期间执行,重点在于丰富知识产权,整合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加速由系统封装向系统芯片制造转变。系统芯片计划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总计投入近180亿元,其主要成果为芯片产品、学术论文、专利成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计划在执行两期后结束,其部分研发内容由台湾新推出的智慧电子“国家型”科技计划接替。

关键词:台湾地区系统芯片科技计划

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台湾称之为“晶片系统”)指的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所有或部分必要的电子电路进行包分组的技术。所谓完整的系统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及电路等。SoC是微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智能核、信息处理机制、模型算法、芯片结构、各层次电路直至器件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在单个或少数几个芯片上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SoC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是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能提供更好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印制板空间和更低的成本,带来了电子系统设计与应用的革命性新变革。

我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始于1976年,当时台湾工研院电子所派遣了十几位专家到美国去取经。1980年,台湾工研院电子所联合民间资金创建了联华电子公司,主要生产4英寸技术的3.5微米IC,成为台湾第一家IC制造商。1987年台积电公司诞生,该公司由工研院电子所的团队联合民间资金共同创建,主要生产6英寸2微米工艺IC。1992年,台湾的宏基公司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合资成立了德基电子公司,主要生产内存芯片。此后,随着晶圆代工产业的发展,台湾半导体业开始进入扩张期。这些半导体公司的设计部门逐渐独立出来,促进了台湾IC设计业的发展。到2000年,台湾共有140家IC设计公司、15家晶圆制造公司、48家封装公司、37家测试公司以及众多的相关企业。进入21世纪,台湾已经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半导体产业成为了台湾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到2000年,台湾的需求占全球半导体市场(2078.92亿美元)的7.76%、全球IC市场(1806.27亿美元)的8.93%,台湾IC市场需求占亚太市场(461.926亿美元)的34.9%;在供给方面,台湾的专业代工制造业占全球的76.8%,封装业排在全球首位、设计业排第2位、制造业排第4位、制造业的产能占第3位。从产品上讲,台湾的IC整体产值在全球排第4位,DRAM和SRAM排第4位,Mask ROM排在首位,具有很强的产业制造能力。由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产品类型相近,创新能力不足,基本上属于技术的跟随者,台湾厂商无法掌握市场规格,而且高频、无线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不足,再加上其他新兴国家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竞争,使得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系统芯片的设计和开发被认为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升级换代、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也是台湾半导体制造领域向智能化拓展的必需技术之一,因此台湾当局较早就开始重视系统芯片技术的发展。早在1992年5月,为了提升台湾芯片及SoC技术能力,台湾“国科会”开始推动芯片设计制作中心筹设项目计划。1997年7月该中心更名为“国家芯片系统设计中心”。2000年4月,台湾工研院系统芯片技术发展中心改组成立。2002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系统芯片总联盟(SoC联盟)。同样,2002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设立实施系统芯片“国家型”科技计划,就是希望依托“国家型”科技计划的投入,加大系统芯片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的力度,以此推动系统芯片科技及其产业在台湾的发展。

台湾的“国家型”科技计划由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国科会”)于1996年提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是台湾地区第一优先推动的科技计划,该计划优先支持对台湾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将系统芯片科技列入“国家型”科技计划,凸显了台湾对系统芯片科技在台湾整体产业与技术升级方面的重视。本文将就台湾已开展的两期系统芯片“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内容、执行情况进行一些探讨。

一、台湾推动系统芯片“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

1976年开始,台湾当局所主导推动的CMOS半导体计划与新竹科学园区,历经二十余年,造就园区十万个工作机会和1万亿元(新台币,下同)的产值。但是,台湾半导体产业未来面对国际化竞争及传统竞争优势的不再,其提升竞争力的希望在于建立以设计与创新价值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逐步累积核心竞争力,进而发展以智财、设计、软件及系统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全文阅读

创新管理理念 促进企业高效运营

对于国防科研院所而言,科研计划管理是计划体制科研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其管理方式和方法已日臻成熟,而职能管理正在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逐渐被纳入计划管理成为常态化的管理模式。我所的职能管理工作,走过了粗放式管理到计划管理的过程,探索并尝试了借助不同信息化平台进行计划管理的途径,形成了“责任部门高度自觉自行安排工作进度、计划管理部门监督落实工作、信息化平台科学统计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年度绩效考核与计划完成情况挂钩”的良性闭环管理。

一、非信息化状态下的职能管理工作现状

我所从2002年起将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计划进行管理,年初拟定年度重点管理工作,通过任务单下达至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按照计划要求开展工作,在计划要求的节点前将工作完成情况向主管领导汇报,完成工作闭环。这种计划管理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计划完成时间不可控制,经常出现计划未按时完成的现象;计划执行力不足,落实程度不高:涉及多部门协同进行的工作完成率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在判断工作完成质量时主观因素占较大比重,激励措施未能发挥应有的效力。

二、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计划管理的优势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弊端,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管理理念,将管理工作计划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动态管理,科学统计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并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明确了奖惩。

从几年来管理计划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施的效果看,职能管理逐步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重点工作的有序落实,基础管理的能力稳步提升。借助信息化平台使每项计划确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完成标识及各级责任人,形成了可操作的监督机制,管理计划的严肃性明显提高,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执行力得到加强;由于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各部门按照统一的计划安排进行同步工作,系统性任务的协同效率大幅提高;借助信息化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把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与绩效考核挂钩,把以前计划完成情况的定性考核转变为细化、量化考核,这种考核是科学的、合理的;管理计划通过网络以流程形式流转,不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约了成本,而且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提升了办公效率。

三、实施效果

2010年下达综合管理计划437项,按时完成率98.55%,计划调整率0.69%:2011年下达综合管理计划422项,计划按时完成率99.76%,计划调整率2.1%。2012年下达综合管理计划397项,计划按时完成率100%,计划调整率0.5%。从近3年的管理计划统计分析可见,按时完成率逐年提高,综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全文阅读

城市规划信息资源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建设规划管理、决策、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为规划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从而真正实现“阳光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前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形势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先进的生产力。

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也给规划行业带来一系列令人惊讶的变化,与此同时,一些“弊端”正逐渐展露出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将规划部门陷在信息难以全面流动的“信息孤岛”之间。如何帮助规划部门冲出孤岛?在现有的环境中,采用集成的技术及产品,将数据、系统或应用整合,是一种正在被重视的解决之道,它可以帮助规划部门摆脱现处的困境:庞大的系统、低效的运行、决策的困难……,为此,一些行业人士正在大力提倡冲出孤岛的“治本”之策——进行“规划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目前,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领导、信息中心负责人(CIO)和信息化建设骨干们,都已经普遍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做好总体规划。但是,有些单位的总体规划从调研到讨论制订、到项目审批通过,再到最终实施,常常几年过去了,需求发生变化,技术设备也已更新换代,规划显然已经“过时”,没有充分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全文阅读

计生委副主任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通报讲话

同志们

这次情况通报会,时间虽短,但内容很丰富。会上通报了第二期信息交换平台的运行情况,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管理及相关基础工作进行了培训。大家通过学习、交流、通报工作情况,达到了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和部署作任务的目的。

去年十月份以来,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开展了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现状调研活动。这是我委专门的工作机构成立以后,首先抓的一件大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省很多地方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工作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并不掌握。为此,省里从调查研究入手,于去年月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探寻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科学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工作,必须尊重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随即,省流动人口管理处会同省流动人口管理站的同志开始调研。他们深入到吉林、延边、松原等地的社区、乡村,通过实地调查、现场座谈等方式,历时个月,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情况和数据。各地在接到调研通知后,能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填写调研表、撰写调研报告。目前,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已经形成,正在委党组传阅。整个报告问题反映准确,符合基层实际;分析深入,切中问题实质;对今后工作提出了科学并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充分体现了全省同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报告为今后做好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依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其次是规范和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频繁决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式。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流动人口需求,省人口计生委改变了过去把所有流动人口“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管理方式,按照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和服务。一是规范了《婚育证明》管理。明确已婚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经常性、制度化的管理和服务,其他人员作为一般性管理,及时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教育、技术服务等。这样,不但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对于没有《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在本地有效的临时《婚育证明》;对婚育信息完整版权所有准确的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办理有效期为年或年的《婚育证明》,以便建档立册,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减少了漏洞;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流动人口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回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二是以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主要目的,统一规范了流动人口表、单、卡、册的管理。增加了服务内容,强调了依法维护流出人口合法权益。流出人口因居住、就业等变化频繁,使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到位,违法生育较为突出。在目前,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和服务体制,还未很好建立的情况下,户籍地有必要也有责任加强管理,为现居住地实施管理创造一定的条件。要加强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的管理,并增设“落实奖励优惠政策、金额”等服务项目。要求户籍地村级统一建立基础档案,记载每个流出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外出时间、地点、办证和从业等基本情况,力求做到人头清、婚育清、措施清、去向清的动态管理。

第三,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有新起色。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作为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加快了户籍地与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跨省、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流难的问题。去年培训班以来,我省信息平台交换工作有很大起色。去年月日至今年月日,我省共提交信息条,反馈率为。今后,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切实加强指导、培训和督查工作。

对下一步版权所有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今年,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

全文阅读

网络计划技术管理

摘要:文章叙述了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北站改建施工,在城市交通、路基、桥涵、轨道、信号、供电、给排水、站场设备等各专业工程施工作业相互交叉的情况下,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创出一个用网络技术控制快速施工的范例。

关键词:石家庄北站;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工期;网络图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北站施工工期超常紧迫,在实现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同时,工期是最关键的因素。2008年8月初开始施工准备,在设计文件不全、拆迁征地道路倒改尚未进行的情况下,要求在2008年底全部完成开通石家庄北站,从2008年8月10日到12月31日共计144天。要想再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且多专业交叉有序作业,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安排,否则将会作业混乱互相影响贻误工期。为此编制了一个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确定了各类工程的作业顺序和持续时间,控制了节点工期,在有效的100天时间内完成了石家庄北站。创造了快速施工的先河,受到了建设单位、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赞誉。

一、石家庄北站工程概况

石家庄北站工程量大,专业齐全,施工内容复杂,各类新旧管线网缆平立交错。路基土方14万方,新建、改建线路11股道约14km,新、改铺各型道岔35组(其中3组交叉渡线);铺碴3万余方;给、排水管道5km;泰华街框构桥接长48m,电大街框构接长6m,新建1~12m旅客地道框构76.92m,新建1~6m行包地道框构76m;新建旅客站台四座(1.25m高站台墙3.5km、出入口12处)。信号楼接建700多平方米。

各项工程施工相互影响,工期相互制约。泰华街框构、旅客地道、行包地道影响路基填筑、股道铺轨和站台墙接通施工,旅客、行包两座地道施工又受上下行正线行车的影响,正线下面的地道框构必须在正线过渡后方可施工,而泰华街框构接长和一、四站台墙的施工又制约着正线过渡的工期,站台墙施工进度制约着路基工期,路基施工又受线间给排水管道的影响并影响线路铺轨整修,有关股道铺轨整修完不成又不能实现正线过渡。根据这种相互制约影响的情况,编制施工网络计划,在网络图的指导下有序作业来实现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

二、施工要点及方案的确定

网络计划的编制和网络图的绘制是在确定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施工方案经过努力优化和向运输部门请求,取得了停止办理客运的条件,保留上下行正线行车。在停办客运的前提下,施工方案经过了两次优化,先是考虑拆除既有4、6、8、10道后先进行泰华街框构接长及三、四站台和旅客、行包地道的北三节30.44m施工,然后铺设新7、8、9、Ⅹ、11及相关道岔,将石太上下行正线(站内既有Ⅰ、Ⅱ道)过渡到新9、Ⅹ道通行,再进行旅客、行包地道南三节、一、二站台和新1~6道及相关道岔的施工,最后开通全站。但细化到每一步要点时出现了新9、Ⅹ道过渡有上下行不能同时接发列车的现象,对运输影响大。在考虑一个方案是既有正线不过渡,用D型梁在两座地道出将上下行正线抬起,在下面直接灌筑地道施工。这样D型梁的筹备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D型梁的要点运输、安装又要较长时间,同时D型梁安装及拆除作业又对运输繁忙的石太线又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工期也保不住。第三次方案是协商设计院将旅客、行包地道在新1、2道线间变更增加一道沉降缝,先施工新1道下两座地道的一节框构和1、8~11道、三、四站台及二站台北墙,将下行正线过渡至新1道、上行正线过渡至新Ⅹ道通行,这样既解决了双向同时接发列车的问题,又解决了原正线下旅客、行包地道框构的明挖施工问题,还可以实现两咽喉区新设15组道岔的点外铺设,大大减少了要点次数,减少了安全风险和紧凑了施工时间赶进工期。这是一个最优化的方案。

全文阅读

精益造船JIT中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的应用研究

【摘 要】我国造船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难免发生生产过剩,库存积压,形成浪费,以致成本增高,因此,提出了精益造船中准时生产的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的应用研究。文中列举了造船中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的例子,包括船台使用计划、船台中日程计划、拉动式计划等,从而使船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精益造船 准时生产(jit) 拉动式生产 推动式生产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造船业也随之迅速发展,造船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造船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位居韩国、日本之后。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形势,除了在技术方面上要提高以外,还必须在生产计划方面有所改进,因此,我们研究了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拉动式生产是一个很有效的生产方式,它在我国许多企业得到了的应用,使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造船业,国外的jeffery和philip等人发表了精益造船的有关论文,论述了推动式生产计划和拉动式生产计划等理论。然而,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在我国造船业还没有得到采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在我国造船业的应用研究,使其能在造船业得到推广,并最终实现拉动式生产。

1 改革造船业推动式生产计划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造船业一直是采用推动式计划体系,其特点是由管理部门制定生产计划,然后层层下达,由下面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这种生产模式,容易发生生产过剩,也难免发生停工待料现象,库存积压,形成浪费,以致成本增高。要改变造船业这种情况,有必要采用拉动式计划管理模式,当然,根据我国造船业的现状,就必须先采用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

2 拉动式计划体系特点

拉动式计划体系特点是计划部门只制定主生产计划(最终产品计划),其它工序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提出订货计划,前道工序严格按后道工序的交货要求,不提前,也不拖后地安排生产。用于这种上下连接生产的管理方法就是看板管理。

3 造船中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应用举例研究

全文阅读

王永庆亲征越南突现台商南向行

整理/许雪华

11月2日,台塑创办人王永庆率领行政中心总裁王文渊、副总裁王瑞华到越南胡志明市,考察当地的投资环境。这是台塑大陆宁波炼油、大乙烯投资生变后,首次到越南,是否会将大乙烯计划转战越南,备受关注!

1997年,王永庆第一次到越南,当时是考察福懋兴业设立纺织厂的地点。

2000年,王永庆第二次越南行,考察南亚塑胶、台化公司设立二、三次加工厂的地点。

2007年,王永庆第三次越南行,此行目的,备受关注!

三度赴越南考察动作格外引人注目

台塑企业在越南的投资计划,目前主要由南亚、台化投资,从下游纺织加工产业做起,配合越南经济发展,逐步往上整合。据了解,台塑企业另一位创办人王永在,也在2004年首次到越南考察。当时,陪同王永在前往的除王文渊外,还包括现任台塑石化董事长王文潮、台塑董事长李志村、南亚塑胶董事长吴钦仁等重要干部,并与越南副总理会面,双方洽谈投资机会,除纺织加工业外,也触及炼油、石化等投资计划。

王永庆的投资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对于没有丰厚利润收获的产业,他是不会轻易涉足的,这可以从台塑集团曾成立台塑视讯,进入蓝海领域,后来台塑集团又有意跨入光电领域,投资160亿元新台币成立了台塑光电公司,规划生产年产72万台的液晶显示器,但因绩效不佳,又非集团核心事业,乃于2005年初结束该公司,退出光电领域窥见一斑。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