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会计准则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分析及其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认为加强会计职业判断需要强化三个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说明我国在会计实务处理上,新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加强新会计准则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新的会计制度的特点

1.趋同中具有特色性。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参照了相应的国际准则,并采用了与其基本一致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因此,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更为接近,差异进一步减少。但是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其与国际准则趋同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社会环境的现状下,制定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准则。在会计准则的顶层设计上,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我国的概念框架,而没有照搬国外的概念框架。这种制度安排,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体系结构完整,层次衔接性强。新准则形成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避免我国会计核算标准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具体包括三个层次:(1)基本准则,它是“准则的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其一方面,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即以原则为方向,来指导对新的业务的处理,赋予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判断和选择权,调动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2)具体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3.强化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方面,新准则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就是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新准则在金融工具等方面采取了公允价值。而作为会计准则的使用者来说,公允价值的引入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性,也会促使其积极有效的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这与以前被动的执行的情况下相比,新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的灵活性。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全文阅读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现行会计准则比较

提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境内上市公司实行。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并不仅仅是一套会计准则向另一套会计准则的转变。研究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投资者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讨论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意义,对新会计准则与现行会计准则进行相应比较。

一、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一)执行新会计准则意味着竞争优势。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仅是由一套会计准则向另一套会计准则的转变。在新会计准则中有许多与以往会计准则和规定截然不同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将导致财务报告的重大差异。执行新会计准则也不仅仅是财务会计方面的技术转换。这一过程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机会以改变投资者、其他利益拥有者和竞争者看待并评估企业的方式。企业做出的重大经营决策可能会受到新会计准则的影响,而管理层必须能够预期这些影响以及市场认知的变化。

(二)执行新会计准则还可能为企业提供以下机会。1、重塑内部管理报告系统,以便在新体系下对财务会计以及财务报表的生成进行有效地管理,并提供必要的管理信息。2、改进衡量企业和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体系。3、增强并改进与市场人士、投资者和其他利益拥有者就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他业绩指标进行的沟通。4、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因此可以将企业与其全球同业竞争者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的相对情况取得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5、可能降低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

(三)执行新会计准则会导致以下指标的变化

1、主要业绩指标: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可能使企业的主要业绩指标发生变化,财务报表上所报告的利润可能不同于商业上的业绩表现,管理层必须了解公司内部和外部市场对公司业绩评价方式的变化。

2、公司股价及信用评级变化:公司主要业绩指标的变化以及盈利的波动,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以及信用评级的变化。

3、股利政策:由于企业净利润发生变化,也将影响企业派发现金股利的能力。某些新会计准则的调整可能减少企业的可分配利润,从而使企业改变其股利政策。

全文阅读

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的比较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北京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倾销问题,有利于金融改革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形象。

为便于学习理解和实施新会计准则,本文对16项修订后的具体准则与修订前的原会计准则做了对比。

新准则是对原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大部分规定与原准则相同。抛开体例和文字表述等形式上的差异,两者的主要差异(并非全部差异)如下: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①存货发出计价

原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新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全文阅读

新企业会计准则

【摘要】新会计准则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品读新准则,可以发现其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是我国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戴维・泰迪指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二)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会计准则的实施,是科学发展观在会计领域的很好体现。

(三)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为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文阅读

新会计准则发展

一、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

按照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会上的说法,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和旧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具体准则,都作了非常大的改动和修订。

(一)新旧基本准则主要差异的比较

在新基本准则中,首先对适应范围进行了修改;其次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使其语言表述更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再次是引入了多样化的计量属性,这是最引人注目的变化。相对于旧的基本准则中“只允许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新的基本原则列出了五种可以使用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引入更是备受关注。同时,为了防范公允价值被滥用,新准则中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当然,在这次新准则中还有一项最重要最核心的修订,就是对会计要素定义的修订,纠正了旧的准则中关于相关内容的循环定义、含糊等问题。

(二)新旧会计具体准则主要差异的比较

在具体准则方面,本次的38项准则,除了对原有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外,其余22项均为新增部分。旧的具体准则偏重于工商企业,而本次新准则中则扩展到了金融业、保险业、石油天然气行业、农业等公众特殊的行业领域,并增添了许多新的业务类型,如:套期保值、年金、股份支付等等,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核算的空白。

在修订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债务重组和资产减值计提相关规定的变化。旧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重组利得不得确定收益,应计入“资本公积”,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是债务重组利得应记入当期损益(这恰恰是旧准则禁止的)。在资产减值跌价准备计提方面。旧准则允许企业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因此部分企业(主要是上市公司)屡屡通过这四项计提来调节利润,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真实。而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跌价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利用计提跌价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还有一些问题,如借款费用资本化,商誉和不确定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政府补助归属等等,在新具体准则中都有了较大的修订。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意义

全文阅读

新会计准则盈余

一、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由于企业的借入资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业上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性运作、产生了多少投资收益,企业外部人很难准确了解,因此借款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数量上如何分配,企业管理层选择的空间有所增大。

(二)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

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如能在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得到正确运用,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不能排除公允价值不被滥用。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关系密切,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差,加之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审计、监管手段、方法等又不尽完善,所以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

(三)资产减值中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

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资产组的认定”等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若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将更难查证。

(四)研发支出的非完全费用化处理

全文阅读

新会计准则特点

摘要: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了新的会计准则。这套准则体系完整,填补了很多制度上的空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这种趋同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国特色

1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曲晓辉教授曾经将我国会计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借鉴国际惯例的发展阶段(1979-1992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为代表);较为广泛地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92-1997年,以《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两则、两制的和实施为代表);全面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97-2005年,以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准则的为代表)。而本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可以理解成我国的会计准则改革已经进入了与国际全面趋同的第四个阶段。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会不断地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又为会计准则充实新的内容。

2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新会计准则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其中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到统驭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准则的准则”,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具体准则按其所规范的内容分为三大类:(1)各类企业或者绝大多数企业都通用的会计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准则,如固定资产、存货、收入等;(2)通用的财务报告和披露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关联方披露等;(3)特殊行业的处理准则,如保险行业、石油天然气、农业等。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此前的制度空白,规范了“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同时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股份支付等。衍生金融工具也不再仅仅作为表外披露项目。针对保险行业的“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准则、针对油气开发行业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和针对农业的“生物资产”都将极大地满足该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需求。

全文阅读

新会计准则体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相关内容对比、学习和理解,从多个方面谈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和意义。

关键词:新会计;会计准则;准则体系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isrelatedthecontentcontrasttothenewoldaccountingstandardssystem,thestudyandtheunderstanding,discussedourcountrynewaccountingstandardssystem’sbreakthroughandthesignificancefrommanyaspects.

keyword:Newaccountant;Accountingstandards;Criterionsystem

前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文简称“新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同时要求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在这之前,1992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方面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了《企业会计准则》和13个行业会计制度。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财政部又陆续制定并实施了16项具体准则。因此本文把2001年之前的会计准则体系称为“旧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趋同,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

全文阅读

论新会计准则

摘要: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为了使我国与国际更好的接轨,很好的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从而更加完善了在市场经济中会计处理的一些准则,更加有利于国际间的贸易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特点 问题 措施和建议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为了使我国与国际更好的接轨,很好的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从而更加完善了在市场经济中会计处理的一些准则,更加有利于国际间的贸易发展。关于新旧会计准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1.科学规范化、系统化

我国会计准则逐步完善,从随意到规范,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自从会计准则实施以来,这些会计准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我国根据国情,借鉴国外好的规定,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使更加科学规范化、系统化。

2.法规体系与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老的会计准则与有些条款制度存在矛盾,新的会计准则考虑到了这方面,能使二者更好的统一起来。

全文阅读

感悟新会计准则

【摘 要】2006年2月,财政部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政部

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对原基本准则进行了修改,重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新基本准则),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它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企业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和旧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具体准则,都作了非常大的改动和修订。笔者将新旧准则进行比较后,对新旧准则差异有一些肤浅的认识:

1.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

新基本准则对比原基本准则,主要变化有:

1.1对资产定义作了修改,增加了资产确认的条件

原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强调“企业拥有其所有权与控制权”,根据该定义,不管优质、劣质资产,只要企业拥有其“所有权与控制权”,理所应当地被认为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进行重新界定,强调“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笔者认为,根据新会计准则定义,将促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处置企业的劣质资产,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国有资产在闲置中的流失。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