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绩效管理推进政工工作精细化
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管理工具,其过程就是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和结果应用的一个过程。___供电公司在实施政工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实行周工作计划书,培养个人的计划、谋划和策划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对工作的计划、谋划、策划,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从20__年5月以来,政工部门开始实行周工作计划书制度。
每人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于每周五前,提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未完成工作及下周工作计划,部门主任根据个人提报计划,审核本周部门工作、制定下周重点计划。每周一召开早例会进行通报和个人工作点评。这样,每个岗位根据各自的计划开展工作,部门主任则跟踪、检查、督促和评价每个人的工作情况。
周工作计划书的实行,让岗位人员的工作计划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制定个人工作计划时,由部门主任根据个人的工作强度、工作能力定期提出摸高目标,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了政工部门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20__年底,他们着手研究20__年政工工作总体思路时,先后3次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有关人员集中讨论,最后形成了20__年党委一号文及3个附件,全面规划了20__年政工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使政工工作做到月月有重点,季季有高潮。
这个文件成为指导___供电系统政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他们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六爱六亲”活动,充分体现了工作上的超前性。通过建立工作月报制度、信息联络制度和经济责任考核制度等,结合实际开展“爱心十大行动”、进行爱心平安宣誓、编写了爱心平安宣言、三字经,突出特色,富有新意,使爱心平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营造了和谐、积极、团结的文化氛围。6月,集团公司在该公司召开了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经验交流会,与会领导和代表对该公司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之,该公司政工各部门实行的周工作计划相对于月度绩效计划,其特点是:更加细致、操作性更强、评价更及时、改进工作更到位。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全面启动“特岗教师计划”。2006~2008年,共招聘特岗教师5.9万多人,覆盖全国400多个县、6 000多所农村学校。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由此,特岗教师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社会各界多从政策层面考虑特岗教师问题,伴随着由此产生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从法律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就显得日益重要。
一、特岗教师的特殊性
与一般教师相比,特岗教师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与特岗教师的许多法律问题关系密切,是分析特岗教师法律关系的基础。
(一)制度目的的特定性
特岗教师制度有其特定目的。首先,特岗教师制度是为了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失衡,特岗教师制度正是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特岗教师制度担负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重任。代课教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很普遍,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还会长期存在。因此,上述教师〔2006〕2号文件强调,要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办法,将“计划”的实施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代课人员问题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特岗教师制度还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任。教师〔2009〕1号文件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这就暗含着特岗教师制度还要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实践看,近些年特岗教师也主要是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招录。
(二)期满就业的不确定性
特岗教师的合同期限只有3年,3年之后怎么办?根据文件规定和操作实践,服务期满后,特岗教师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选择在当地继续任教。教师〔2006〕2号文件规定:鼓励特设岗位教师在3年聘期结束后,继续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二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聘于需要补充空岗教师的其他学校。教师〔2009〕1号文件规定:城市、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三是重新择业。3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解除与地方政府的法律关系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择业。
(三)历史性
【摘要】自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四部委联合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以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从教农村基层学校,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特岗计划”稳步推进,特岗教师招聘的数量越来越多,覆盖的县域越来越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促进了农村学校面貌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促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特岗教师;问题;原因
1 特岗计划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决定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 “特岗计划”。其主要目的:一是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解决县级以下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二是推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特岗教师在中小学现有编制内,实行聘任制,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合同管理。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招聘对象。“特岗计划”教师聘期3年,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特岗教师聘任期满后,鼓励其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并允许自主重新择业。
2 特岗教师在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实施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1 暂时缓解了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短缺的问题
边远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艰苦、设备的落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短缺的问题非常突出。“特岗计划”的实施就是吸引大学生到边远农村地区任教,这样就暂时缓解了这些地区的教师短缺问题。而且在农村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比较严重,缺乏专业教师。“特岗计划”中由学校上报招聘计划,补充学校急需的教师,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有力的缓解。这就为农村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实施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计划(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坚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用于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招聘计划和范围
(一)招聘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招聘4000个岗位,用于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市、省直管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公益性岗位数量后申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综合平衡后下达计划。
(二)岗位范围。2012-2014年主要为街道(乡镇)、社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招聘公益岗位。
三、招聘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招聘对象为,籍毕业2年以内、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各地可结合实际,确定招聘范围。
摘 要:“特岗计划”是教育部等中央四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的专项计划,这项政策制定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建立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本文在对“特岗计划”政策出台的背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当前“特岗计划”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使“特岗计划”这项政策更好的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农村;特岗计划;特岗教师
2006 年,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 特岗计划” ),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这项计划旨在探索、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加强农村教师补充,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通过几年的试点,计划实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特岗计划”政策出台背景:破解农村师资难题,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一)教育发展到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有必要更加关注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先后实施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及“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等硬件逐步得到了有效改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但在这些办学“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师资队伍“软件”建设并没有齐头并进,相对滞后。从而,“有学上”的问题逐渐被“上好学”的问题替代,并日益成为突出矛盾,尤其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何为优质教育,在办学“硬件”条件基本达标的情况下,师资质量就成了决定因素。某种程度上说,优质师资就等同于优质教育。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小学“择校热”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择好教师的问题。在教育发展到追求高质量的新阶段,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教育工作的重心必然从关注办学“硬件”转向更加关注师资质量,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为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切实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二)农村师资质量偏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仍然突出,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作为中小学教师主体的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新教师补充困难等突出问题。第一,城乡师资分布失衡,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紧缺。虽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量从整体上看并不短缺,但城乡师资分布失衡,存在结构性超员、缺员的问题。城镇教师超编与农村教师缺编并存,尤其是条件更为艰苦的边远 贫困地区学校教师普遍短缺,教师严重不足。第二,部分农村教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要。截至目前,农村教师中仍有 16.7万多人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有些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了,但实际水平不够,存在“有学历无水平”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在岗的农村教师是“民转公”和“顶班”教师,这些教师多数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状况。而在教师进修提高中又普遍存在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达不到进修提高的目的。第三,农村学校合格新教师补充困难,现有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大量向城市、县镇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还有部分教师通过考研、转行等方式离开农村学校。另外,因受财政编制等因素影响,部分地方存在比较严重的“有编不补”、“有编难补”或“无编可补”的情况,毕业生下不去,合格教师进不来,连续多年不补充或者不按照正常渠道补充新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两难困境问题,在岗不合格的人员流不出,新教师又补充不进来。农村学校师资现状难以满足新阶段对高质量师资的需求。
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旨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缓解农村教师的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教育政策的执行是动态的过程、政策环境的差异、执行主体的不同等等,导致”特岗计划”政策执行中发生偏差,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偏离。
一、“特岗计划”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
1. “特岗计划”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违背了政策文本的规定。“特岗计划”政策是针对城市和农村教育的现实差距,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通过招募优秀人才补充师资的一项教师补给政策,给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政策文本中规定的多项优惠条件,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严重走形,甚至根本没有执行。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特岗教师的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特岗教师的工资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的专项资金拨付,在具体的发放过程中,经过层层申报和发放的过程,特岗教师的工资得不到按时、足量的发放,拖欠工资现象严重,政策文本中规定的特岗教师应该享有的津贴和其它待遇也只是一纸空文。为特岗教师提供的周转住房及其简陋,缺乏必须的生活用品等等。由于特岗教师基本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原本生活条件安逸,对条件艰苦的农村极为不适应。由于“特岗计划”政策在执行中产生的偏差,极大地弱化了特岗教师的岗位吸引力,特岗教师主动放弃和毁约的问题频出,聘期只有三年的特岗教师在流动中更加流动,不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原本抱着一腔热血的有为青年,开始动摇他们的教育理想。
2. “特岗计划”的招聘政策片面追求高学历。为了保证新入职教师的质量,“特岗计划”政策规定“坚持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充分考察应聘人员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严格招聘程序和资格审查,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进一步提高招聘质量”。[1]在逐级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主体的曲解,招聘对象的学历高低决定招聘质量的高低,在招聘的过程中只是关注知识方面的考核、招聘对象的学历,忽视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考核。对乡村教师的素质要求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多少与学历的高低,还包含对乡村社会的亲近与广博的关爱。[2]特岗教师的流动性太强,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0.23%的特岗教师愿意扎根农村,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这些大学生也基本来自于农村。在特岗教师的招聘中不能把高学历当成招聘的关键,更应该考核其对农村生活适应的能力,热爱农村,愿意长期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大学生。在招聘政策中,应该对招聘地的大学生倾斜,争取把生源地的特岗教师安置在他们的家乡或者家乡附近的学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往往是被“特岗计划”政策执行主体忽视的这些隐性因素,形成了影响特岗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因。
3. “特岗计划”政策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岗计划”政策的目标是“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政策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特岗教师任职后的学科安排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诸如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学科的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些科目的开展被搁置,招聘的教师只能安排一些其它的科目,专业不对口,挫伤了特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无法解决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特岗计划”政策执行需要所有促进农村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的有力支撑,需要政策之间的有效整合,发挥教育政策的合力,这样“特岗计划”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国家应该在补充农村教师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硬件配套设施的供应。
二、“特岗计划”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分析
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利益驱使。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政策执行主体为满足自我利益而进行利益博弈的一大主因。[3]“特岗计划”政策的执行关键掌握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是结合特岗教师的专业能力,而是根据某一学科的缺口来安排特岗教师的任课数目,所教专业不对口,身兼多科的现象普遍。特岗教师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无法施展他们的教育理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鉴于特岗教师留任占用了他们教师编制,走了一批还会再来一批新的特岗教师,这样既不占用他们有限的教师资源,还可以补充一些新的血液,即使是对留下来的特岗教师相当的漠视,缺乏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期发展的认识。“特岗计划”政策,是一种流动的教师补充机制,只能暂时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十年育人,教书育人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工作,流动性越大,与“特岗计划”政策的目标“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的差距就会越大,教师的更换频率逐渐增大,给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新问题就会不断地呈现出来。
2. 特岗教师聘任期满后的就业安置政策具有模糊性。特岗教师聘任期满后的就业安置政策为:“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结束后,继续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聘任期满后,特岗教师转为正式教师的确定性有很大的质疑空间。对聘任期满的特岗教师的就业安置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是原则上的鼓励,也是造成特岗教师流失的关键所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地方财政赤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会以资金紧张等种种托词为由拒绝继续聘用已经聘任期满3年的特岗教师,那么他们应该何去何从,危机意识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教学工作。从政策上明确规定聘任期满的特岗教师的就业安置,消除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
河南省高度重视“特岗计划”实施工作,要求把“特岗计划”做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工程,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的导向工程,造就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人才工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河南省在实施好中央“特岗计划”的同时,结合本省实际,大力推进地方计划,中央计划与地方计划1:1的比例配套实施,2009年招聘一万名,2010年又招聘一万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
河南省采取一系列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听取汇报进行研究,决定中央计划与地方计划按照1:1比例配套实施,地方计划与中央计划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所需经费全部由省财政拨付。二是深入调研,周密论证,制定政策。教育、财政、编制、人事部门相互配合,省、市、县三级共同负责,深入调研摸情况,多方论证定政策,精心制定实施意见、招聘办法和招聘简章。三是搞好动员,加强宣传。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每年印发招聘简章一万份,张贴各地学校,通过网络、报纸、电台、广播等途径加强宣传。四是按照“三公四严”要求,扎实做好招聘工作。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无论是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还是体检、岗前培训等各个环节,都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严格执行政策,严格招聘计划,严格招聘程序,严格招聘纪律”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整个招聘工作平稳有序。五是严格聘后管理。特岗教师上岗后,专门发出通知,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六是积极落实工资待遇。各级财政、教育部门严格按照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关于特岗教师工资方面的政策,积极筹措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拨付,按规定标准将特岗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明确提出落实特岗教师工资待遇“四不准”的要求,即“不准截留、挪用中央和省工资性补助资金,不准拖欠特岗教师工资,不准迟发特岗教师工资,不准降低特岗教师工资标准”。
与此同时,全面加强特岗教师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通过组织师德主题教育等活动,激励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二是加强教学指导和培训。将特岗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进行管理,提高他们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三是帮助特岗教师完善就业相关手续,免费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加强户口和档案管理;同时,注重特岗教师的安全教育,加强交通、人身和饮食安全意识的培养,保证其身心健康,全力投入教育工作。四是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为特岗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保证其正常工作。
“特岗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缓解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地各校对特岗教师的工作都很满意。一位农村初中校长说,特岗教师“三高一低”(学历高、素质高、工作热情高、年龄低),他们的到来,给农村学校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学校又恢复了“三画”,即粉笔画、铅笔画、蜡笔画,听到了“三声”,即歌声、笛声和孩子们的笑声。特岗教师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选编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简报》2010年第16期)
摘 要: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应运而生,政策实施五年来,不仅提高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取得了双赢的可喜局面。但是,特岗计划在执行中仍旧遭遇特岗教师“同工不同酬”、职称评聘困难、职业前景模糊等问题。对此,反思农村特岗教师政策实施五年来的成果与不足,进一步研究如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反思;前瞻;
一、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背景
作为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出台不是政策制定者的简单主观判断,也不是问题充分暴露后自行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逐步进入教育政策的范围,并最终由政策制定者经过一个特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后形成的。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城乡教育投资的失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筹措责任主体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以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低劳动生产率农业为主的农村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能力的巨大差距。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方面,农民自身经济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和客观可能两方面指数都较低的情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
目前,2009年“特岗计划”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各实施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全部开通了招聘网站,已有17个省(区、市)开展了招聘报名,其中内蒙古、湖北、广西、海南、四川、甘肃、宁夏等7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已完成报名工作,湖北、重庆、贵州还初步确定了部分人选,完成了部分签约;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云南、新疆等7省区正在进行招聘报名。
2009年6月4日,教育部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会议,交流各地近期“特岗计划”实施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加快推进计划实施工作。“特岗计划”实施省(区、市)和新疆兵团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在即,“特岗计划”实施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要结合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计划实施工作进度,确保今年秋季开学特岗教师按时上岗,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和把握好实施特岗计划的有关政策,严格按照招聘条件和程序,确定招录对象,把好招聘质量关。会议要求,要落实抓工作机遇、抓招聘质量、抓政策落实、抓管理服务等“四抓”,切实做好各项实施工作。
一是抓住工作机遇。“特岗计划”对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是制度性的根本措施。要抓住6月份大学生集中毕业找工作的机遇,创新工作机制,做到“特事特办”,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9月份特岗教师上岗任教。
二是抓好招聘质量。首先,要科学设岗,“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岗位需求保持一致,提高设岗的有效性。其次,严格招聘程序,关键环节一个都不能省略,要把各个环节做细做实。如动员阶段一定要大力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再次,计划实施工作要与其他制度相衔接,如与教师资格、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考核等协调起来。同时,要抓好配套政策的实施,结合各省(区、市)实际,解决问题,尤其是处理好国家计划与地方计划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到“宁缺毋滥”,数量服从质量,保证特岗教师的招聘质量。
三是抓好政策落实。首先,要全面推进“特岗计划”。各地在实施好中央计划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地方计划,全面加强充实农村师资力量。目前大部分省(区、市)落实地方计划都比较好,需要继续努力,更好地推进落实。其次,要大力创新用人机制。积极探索,通过“特岗计划”的实施来推进教师队伍用人制度改革。再次,要抓好三年服务期满后特岗教师的岗位落实工作。要提前研究制定专项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编有岗,落实好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特岗教师的工作岗位。同时,要落实好特岗教师的待遇,让特岗教师与当地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要妥善解决食宿等基本工作生活条件,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加强对优秀特岗教师的表彰宣传。
四是抓好管理服务。特岗教师到岗后,要加强服务和管理,让特岗教师充分感受到政府和学校的关怀。要强化政府的管理手段,改善管理措施,加强信息化服务力度,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帮助特岗教师尽快成长。
(摘自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简报》2009年第13期)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廉政纠风工作部署,加强部门作风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增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本部门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保证。现将2015年纠风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决策机制,完善工作计划
按照区纠风办工作部署,区发改委于2015年年初就积极与区政府签订了《2015年纠风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制定2015年区发改委纠风工作计划,将“十二五”中期评估、稳定辖区市场物价、社区联点服务、部门纠风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工作纳入区发改委重要议事日程之中,区发改委主任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综合办公室配合主任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识别岗位风险,建立廉政防控
区发改委作为项目前期重要部门,2015年被区纠风办纳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建立试点部门。为了较好的完成此项工作,区发改委主任召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对各岗位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最终确定计划投资岗位以及规划委托岗位为一级风险点岗位,并针对廉政风险点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目前,两岗位风险防控措施已报区纪委审核通过。
三、聘请义务监督员,全面推动行风评议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区发改委作风评议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监督工作,2015年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研究决定聘请等5位同志为我委义务监督员,参加行风义务监督工作。每季度区发改委都积极邀请义务监督员对我委年初制定的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将义务监督员检查情况向区纠风办进行报送。
四、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