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部转正总结

行政部转正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实践问题研究

对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实践中几个具体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学习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制度、预算法等相关资料,均没有明确表述。现结合相关法规规定,就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能否为负问题

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是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补助,是事业单位用于维持正常运行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财政补助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期末,应当将“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分别结转入“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科目。一般来说,会形成“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贷方余额,转入下期,用于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问题在于能否出现借方余额(即赤字,或负结转)制度并未明确说明,值得思考。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是财政按预算安排给予事业单位的补助。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年度部门预算和月度用款计划申请取得财政经费,并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使用经费。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应当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根据以上相关规定,“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与“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应相匹配,以收定支,收支平衡或略有节余,“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只能为零或贷余(正结转),而不得出现支大于收的情况,以致形成借余(负结转)。要保持财政补助基本支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结果,事业单位就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以上相关法规规定,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批准的部门预算,根据预算收入数额控制预算支出,达到一定期间收入与支出平衡或者略有节余目标。

二、财政直接支付“预付账款”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付账款”指按照购货、劳务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发生预付账款时,按照实际预付的金额,应借记“预付账款”,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即财政补助收入已经确认。如果月末甚至年末“预付账款”仍未清理结算,并未确认“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则科目结转后,必然形成相应的“财政补助结转”,导致“财政补助结转”增加,与事业单位收支平衡的相关规定相悖,对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造成不便。新预算法出台后,对单位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作出严格规定,要求按规定注销或上缴。因此,单位应从严控制或尽量避免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的“预付账款”发生。一旦发生,则必须及时清理结算,完善相关程序手续,必须在当月或年内实现支出,并借记“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贷记“预付账款”,实现部门预算执行结果的财政补助收支平衡。

三、关于借款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经批准可以举借债务,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因此,事业单位应对举借债务高度重视,按相关规定严格管理,先审批,后举债,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按用途专款专用,保证按期归还,不得擅自举债。

四、对“财政补助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的理解

全文阅读

增值税转型花落中部老工业基地

国家税务总局正与财政部一起抓紧制定中部部分老工业基地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的执行办法,预计在今年内实施这项改革。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李林军日前透露,根据国务院要求,作为中部崛起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将在中部部分老工业城市实施增值税转型,即在这些城市增加增值税抵扣范围,对一些固定资产允许在增值税进项进行抵扣。

有消息称,中部地区实施增值税转型的时间被锁定在7月1日。

区域“试水”支持中部崛起

近期,关于增值税改革向中部延伸还是直接推向全国的讨论又热起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全国税收工作会议上指出,2007年将推进中部地区部分城市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在全国全面实施的方案。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也表示,今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要积极推进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在总结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也指出,要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李林军日前对增值税转型将花落中部的表述似乎平息了“全国转,或继续试”的争议,表明增值税转型仍锁定区域试水方案。

全文阅读

关于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的几点思考

中央和省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的诞生,是为了解决贫困县区公安经费保障问题,弥补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一、司法体制改革前,我省公安经费保障情况。

原则上由本级财政全部承担,经济条件困难地区财政厅予以适当补助。2005年财政厅和公安厅制定了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每人每年26350元,确保到2007年全省达标。在实际工作中,不乏一部分经济比较困难地区,根本达不到标准,为此,年初预算时财政厅通过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对市县两级财政进行补助。

二、司法体制改革后,全国公安转移支付经费管理情况。

公安经费保障形式为以本级财政预算为主,中央和省专项转移支付为辅。2009年,司法体制改革。中央针对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安经费缺口情况,下拨公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补助,当年要求各省按照1∶1标准进行配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配套标准执行的不好,于是在2010年中央要求各地进行适当配套。为了监督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和公安部开发了转移支付资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部省市县四级资金数据的及时填报、动态维护和实时调阅,从而实现了资金指标下达、到位、使用、考评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了转移支付资金的综合统计、分析、评估,部省级主管部门动态掌控情况更加快捷;实现了资金拨付、使用、管理、执行情况的网上直报、网上预警和网上督察,使监督工作日常化。

三、司法体制改革后,我省公安转移支付经费保障情况。

(一)基本情况。

按照改革前我省的经费保障模式,年初预算时,财政厅对贫困市县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正常进行。随后,中央和省公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对于各级公安机关来讲,无疑提高了经费保障能力,提高的具体数字就是中央和省下拨的专项;对财政厅来讲,要对转移支付资金汇总,并上报财政部,于是就将先期的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和后期配套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合二为一,构成全年为公安总共配套的公安转移支付资金指标。

全文阅读

对教育投入差别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县级财政统计数据,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以与地方财政能力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统计性描述发现我国生均教育公共投入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和省际差异;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体不平等主要由区域内以及省内差距引起。回归方法在控制地方财政能力总量、财力结构、政府间转移支付等因素对公共教育投入的影响后,发现政府可用财力和财力结构是引起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转移支付体制还没有充分发挥减小财政教育投入差距的作用,部分转移支付甚至有减少财政教育投入的效应。

关键词:教育公共投入;不均等;地方财力

一、数据和方法介绍

本文对教育公共投入不均等的描述运用了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内常用的极差系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为了理解总体不平等有多少来源于组间、有多少来源于组内,我们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

不平等指标的分解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基于一定分组标准进行分组的分解(GE熵指数),还有根据不同的收入来源进行不平等贡献的分解(shorrocks,1982)。本文采用的是划分人口子集的泰尔指数分解办法。

假定总体可以分为J个组成部分,并且假定每个组内各元素的收入都相等,且等于该组均值时的不平等,即满足人口子集的可加可分解性:

其中,I为总体的不平等指数,I(j)为第j部分的不平等指数,Pj为第j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Sj为第j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表示组内的不平等;代表组间的不平等。同时满足以上性质的不平等指标组成通熵系数类(thegeneralizedentropyclass):

为研究地方可用财力结构、各项转移支付等因素对教育公共投入的影响,我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采用弹性和非弹性分析两种手段,令控制变量和虚拟变量进入模型,对教育公共投入与地方财力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

全文阅读

地方财政预算问题与对策论文

关键字:问题存在地方编制对策财政预算

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在预算编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广泛应用了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先进预算编制方法。但要建立以编制部门预算为核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规范化、科学化预算运行机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目前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比较广、矛盾比较多、难度比较大、完善和提高的任务比较重,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一)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之间缺乏协调。预算编制改革以前,财政资金分配沿用的是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强调的是预算资金的政策,尽管存在着弊端,但在体现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方向上有长处。预算编制改革以后实行部门预算,是将各类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编起,财政也将预算直接批复到部门,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过份强调部门作用,有些部门职能交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合理协调关系。使用专项资金安排各类项目时,存在着项目数量过多而单个项目资金相对较少的“撒胡椒面”现象,很多重要项目资金安排不足,从而弱化了财政对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宏观调控职能。(二)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目前人员经费的标准究竟如何确定才科学准确,还缺乏稳定的政策依据和方法;正常公用经费标准定额的分类分档、定额管理的类档划分仍然不够科学合理,现行支出标准定额的测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准确测定经费需求量,不能真实反映出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还存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财力分布失衡和苦乐不均问题。另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划分与配置缺乏规范。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职责不清、各项经费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使得一些不合理且名目繁多的支出,由于其客观存在而变得似乎合理了。(三)项目预算管理程序不规范,一次性预算资金安排过多。目前有不少专项资金项目并未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如有些专项资金的分配,在年初采取打捆分配的办法编制预算,为部门在年度执行预算过程中留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某些专款预算的编制还不能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另外,一次性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过多,所占比例偏高,一些项目不断追加。其弊端是年度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尤其是与经济周期联系不紧密,进而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预测性,不利于改善和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数量较少,而且项目要求过于具体,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对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本级承担的财政支出责任事项进行调节的空间过小。(四)预算编制仍然部分延续基数加增长的旧模式。目前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尚不规范。由于受多年支出基数的影响,各部门的支出预算基本上是在基数基础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旧的支出项目不减少,新的支出项目却不断增加,形成刚性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难以在预算编制全局上使财政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二、完善编制地方财政预算的基本思路在编审方法上,必须改变原来基数加增减因素后按支出分类切块办法,要突出支出重点和支出项目;在编审程序上,必须改变先切块再落实具体项目的办法,要先确定支出重点和重点支出项目,再根据项目切块并调整细化。(一)横向上要整合资金,优化政府资源结构。在横向上,编制部门预算要实现同类事项资金集中管理,强化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由多部门管理的同一类事项要尽量减少主管部门个数,压缩专项数量,增加专项资金的相对规模,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关键的公共项目,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整合地方政府资源主要是为了实现所有形态资源的结构优化,这里的结构优化包涵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资源的结构优化与同一类型资源内部结构优化两层内容。地方政府资源的结构优化将提高地方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以便全方位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整合地方政府资源还体现在地方政府财力资源的数量集中上,这里的数量集中也包含不同类型资源的合理转化与同一类型资源内部集中两层内容。这里的不同类型资源的合理转化主要是流动性差的财力资源向流动性好的方向转化,提高地方政府资源的可利用性。(二)纵向上要完善转移支付,优化政府间资源结构。在纵向上,编制部门预算要按照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与辖区居民受益紧密衔接的原则,与基层密切的公共经济责任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要以规范的方式下放到县乡财政管理,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应适当加大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减少对下级财政支出的政策干预和直接领导,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给基层政府更大的自,用于解决其他项目的缺口问题,更好地在财政体制中体现民主。同时增强一般转移支付的测算和分配的科学性,以提高财政体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专项转移支付,实际上是上级为了补偿某些公共产品的正效益外溢性成本直接相关的事项,按照应付事项的性质可分为突

发性专项转移支付和经常性转移支付两类。对于突发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主要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掌握,以保证应对全省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需要;而对于经常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类别和规模,并将其补助范围相对集中到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主要项目上,并建立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方案,按照不同用途对专项转移支付方案进行分类设计,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效益,并从制度上减少不规范争取专项资金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地方政府还可以制定五年以上专项转移支付规则,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进行长期指导和适当调整。(三)规范划分与配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进一步规范划分与配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一是对机关办公设施的建设、维修、改造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对目前办公楼内有电梯、空调的部门要适当提高公用经费的支出标准,以保障现有办公条件的正常经费;二是根据部门的职责,结合地方财力情况,应将公安换装支出、枪支弹药购置配备及管理、遣送支出、监控阵地工作支出、护城河工作支出、宣教中心宣传支出等内容逐步纳入年初预算。对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要在界定各类事业单位性质的基础上,实行完整意义的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一是使“吃饭”和“办事”经费彻底分开;二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用于急需的项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解决各单位苦乐不均问题。(四)进一步理顺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关系。协调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关系,真正解决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使用分散等问题,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对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按用途进行整合。支持经济发展资金的整合,要实现省级资金的相对集中管理,通过减少同类事项的主管部门个数与压缩项目数量增加专项资金的平均规模,或通过现行各主管部门同类专项资金的整合,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项目,以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五)规范项目预算管理程序,硬化预算约束。一是彻底抛弃基数加增长的旧管理模式,按照公平性、公开性、差别性、科学性、动态性原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建立标准化的定员、定额和项目预算;二是要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视财力可能,对部门必办事项尽量编入年初预算,防止执行过程中大量的一次性项目;三是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的严肃性。除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必不可少的开支,预算一经确定批复后,严禁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三、完善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对策财政预算编制改革以后,在编审方面较以前精细。但目前编制的仍然是年度预算,在反映收支变动、控制支出增长、调整支出结构、协调收支关系及贯彻财政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年度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尤其是与经济周期联系不密切,进而影响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了弥补年度预算的功能缺陷,促进财政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制定财政发展中长期计划,编制财政三年滚动预算非常必要。即将近三年的预算安排到具体项目上,使财政收支计划成为一个多年度密切关联、相互连续滚动的过程,以增强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和连续性,使各部门对未来几年财政收支总量心中有数,根据财力安排支出,避免出现各部门争支出指标的问题,也可以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提高支出效益,防范财政风险,有助于财政稳固和可持续发展。编制财政三年滚动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财政收入滚动预算。1.财政收入总量滚动预算。首先,根据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建立财政收入预测模型,预测出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并通过专家咨询估计出突发事件对财政收入总量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其次,将第一预测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预测值假设为该年度的实际值代入预测模型,并经专家修正后预测出第二预测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依此类推,再预测出第三预算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最后,当完成一个新预算年度时,用该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实际值,替换原第一预测年度预测值代入预测模型,对原第二和原第三年度预测值进行调整,并预测出原第四预测年度预测值,得出新的财政三年滚动预算的财政收入总量的预测值。每完成一个新预算年度,滚动预测一次,从而建立财政收入总量的滚动预算。2.财政收入结构滚动预算。首先,构建包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税种、地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体系。其次,根据财政收入指标体系的内部结构及其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财政收入结构预测模型,预测出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并通过专家咨询估计出突发事件对财政收入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各指标预测值进行修正。最后,参照财政收入总量滚动预算,建立起财政收入结构滚动预算。(二)财政支出滚动预算。1.财政支出总量滚动预算。根据预

算年度财政支出总体运行状况、财政收入总量滚动预算和财政支出变化情况,建立独立的财政支出预算限额,规定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并限定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不得超出预测比例。2.财政支出结构滚动预算。根据预算年度财政各类支出运行状况、财政收入结构滚动预算、财政支出总量滚动预算和各类财政支出变化情况,分别建立财政支出结构滚动预算。一是人员支出滚动预算。人员支出滚动预算主要受人员支出变动系数的影响,如正常升级、工资补贴政策、奖励政策等工资政策及其变动,职工福利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与人员支出相关政策的变动,机构改革对人员的调整、每年新招录公务员等财政供给人员总量的变动。通过人员支出变动系数分析,测算出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人员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二是正常公用支出滚动预算。滚动因素主要有公用支出科目中变量因素,如机构编制变动、公用支出标准、调整、财政支出政策调整和物价水平变动等。通过正常公用支出滚动因素分析,测算出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正常公用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三是公用专项支出滚动预算。滚动因素主要有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发展计划、公共专项进度等。通过公用专项支出滚动因素分析,测算出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公用专项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四是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专项支出滚动预算。根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按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分类建立财政中长期发展项目库,并制定各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和项目成本,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在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项目预算基础上,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确定财力分配的重点方向,对进入项目库的项目按轻重缓急程度排序,合理安排资金,实行开放式三年滚动管理,在分析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调整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做到预算时间的连续,预算内容的滚动,实现经济与财政的协调发展。五是转移支付滚动预算。按照地方各级政府间公共经济责权的纵向配置格局,明确划分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转移支付滚动预算,形成财政中长期发展比较完整的地方政府间财政体制,达到财政资源未来纵向配置上的最优化。制定一般转移支付滚动预算时,应适当加大对下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同时增强其测算和分配的科学性。在采用因素法进行一般转移支付滚动预算资金测算和分配时,要对今后三年区域经济及相关财政收支因素进行比较正确的预测和测算。制定专项转移支付滚动预算时,按照应付事项的性质可分为突发性专项转移支付滚动预算和经常性转移支付滚动预算两类。对于地方突发性专项转移支付滚动预算,应主要由省级统一掌握,以保证应对未来三年内全省范围内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项的资金需要;而对于经常性转移支付滚动预算,应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并将其补助范围收缩到少数项目上,建立规范的中长期专项转移支付方案,制定三年专项转移支付规划,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进行长期指导,并按下级部门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对转移支付的力度进行适当调整,实现滚动规范管理。六是机动财力滚动预算。主要根据地方财政未来三年的政策导向和各级政府可用财力状况,建立机动财力滚动预算,对保证各级财政正常运转的机动财力进行中长期规划。

全文阅读

转移性收入再分配效应实证研究

[提要] 转移性支付是政府实施再分配的一种手段,理论上应该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再分配效应,这也是政府实施再分配政策的目标。然而,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居民收入微观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的区域分解方法,对转移性收入在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表明:政府转移性收入缩小了全国和区域内的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但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没有起到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拉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转移性收入;区域间差距;再分配效应;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的视角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的初次分配收入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曾经指出,“要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就城镇初次分配收入而言,中国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26,122.74元,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6,170.63元,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6,546.72元;就农村初次分配收入而言,中国东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1,344.72元,中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7,124.49元,西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5,268.55元。由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区域间居民初次分配收入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政府转移性支付是政府的一种收入再分配手段,由于转移性支付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拨款,促进了资本向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动,如果转移支付是有效的话,就能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那么,转移性收入是否起到了缩小地区内收入差距的作用?如果它具有正向的再分配效应,它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呢?对不同区域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再分配效应)是否相同?而对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转移性支付是否同样存在正向的作用?这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全文阅读

税制改革指向经济结构调整

税制改革指向经济结构调整

积极财政政策虽未“淡出”但已“转型”;2004年中国将全方位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作为财政改革的另一个方面,中国的财政政策已经开始从总量政策转向结构政策。人们看到,自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中央财政每年将数千亿元人民币的国债发

行收入直接用于投资,借以拉动疲弱的内需,维系国内生产总值于7%左右的增速前行。

这些财政投资项目的选择性自然很强,比如支持交通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退耕还林、西部大开发等,应当说带有明显的优化经济结构的特点。

但是,由于国有经济已经明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能够允许政府投资的领域势必过于狭窄,使得政府投资对中国急需的产业结构调整几乎无法产生影响。因此,经济学界通常认为,以“国债收入直接投资”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还是一个总量政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十分有限。

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按照中央《决定》的要求,财政政策的目标被锁定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

这短短一行字中孕育着一场变革,即“税制改革”。因为只有对不同的行业课以不同的税率,才是优化国家经济结构的最有效的方式。《决定》同时也告诉世人: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制订的前提都是“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

全文阅读

建立专项支出报告制度推动预算信息公开

目前中国正处在转轨时期,预算的细化和完善,预算报告制度的完善尚需时日。在预算报告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之前,可以考虑先从改进预算披露内容着手,围绕政策层面建立专项支出报告制度,对重大支出项目的信息予以披露。这样做,一来可以宣传政府的政策意图,向公众展示政府执政为民的工作思路,体现责任政府的责任所在。二来可以为政府开脱,让公众了解财政的真实状况和政府的难处,缓解政府面临的来自内外部的各种支出压力。另外,对重大支出予以披露,也便于公众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支出是否公平,是否充分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

近期,可考虑首先对我国财政支出中比重较大的类别和当前重要的政策支出领域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对公众披露。如转移支付、“三农”支出、行政管理费、政府债务、教育、科技、卫生等专项支出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对外披露较为详细的内容。如教育支出中,公务经费和人员经费的详细构成,支出中用于后勤、人员的经费、建设的经费、办公费用,新增项目等,向百姓公开账本。

1、转移支付专项报告。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渐扩大,转移支付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2006年中央财政总支出22222.04亿元,其中,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12697.04亿元。庞大的转移支付资金在财政收支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对于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体系日益复杂的转移支付制度如果不对外详细披露,公众及其代言人无从了解这部分信息,只能通过政府预算报告的简要说明获得部分信息,不利于公众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导向,也不利于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因而公开披露转移支付的信息十分必要。从长远来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涉及技术环节,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在转移支付制度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建立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可以增加透明度,克服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种种缺陷,减少资金分配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促进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近期可考虑先从对公众披露转移支付信息入手,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将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细目详细报告,对大众公开。政府间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每年应随同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对外披露。专项报告应包括关于转移支付总体规模、政策意图和主要政策倾斜领域的描述。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应包括分省的转移支付情况、按照功能支出分类的转移支付安排以及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细目、政府转移支付支出有效性的评估和描述。另外,对于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承担的额外公共支出项目,应该在报告中明确说明配套的转移支付资金额度。

2、“三农”支出专项报告。近年来,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三农”发展一直是国家的政策重点。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近年来持续增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建立“三农”支出专项报告,对外披露政府支持“三农”的支出信息,有利于公众了解政府支持三农的政策重点和意图,监督各级政府的工作绩效,让三农支出彻底阳光化,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挪用资金的问题,也有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保证政府给农民的好处农民可以真正享受得到。

“三农”支出专项报告,应包括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总额、支出结构的总体描述;各省级政府、市、县政府的三农支出构成;三农支出功能分类的构成和金额;支持三农支出具体项目的支出金额和构成;三农支出的绩效目标和支出效果评估等内容。

3、行政管理费专项报告。在过去十年间,政府的行政管理费增幅很快。国家财政中行政管理费从1995年的996.5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521.98亿元,增长了近5倍。在政府财政支出中,行政支出所占比重较高,约为预算内支出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用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经费的投入,基本上保证了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尽管行政管理费快速大幅增长,还是有部分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基层政权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建立行政管理费专项报告,公开披露各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正确评价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和绩效,也有助于准确评估政府部门雇员的劳动力成本。

行政管理费专项报告,应包括行政管理费的总量、结构的概要说明,行政管理费中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本建设的费用,具体分项的支出情况应在专项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

全文阅读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曾世宏(1974-)。男,湖南益阳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摘要]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呈现粗放式特征,并出现逆转现象。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看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从微观角度看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不能形成硬预算约束;从中观角度看是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水平层次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理性政府;硬预算约束;收入分配公平

[中图分类号]F0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2―0010―05

中国经济1979-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以9.4%的高速度增长,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政治界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已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运用规范方法分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例如,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采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需的制度条件和制度创新;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需的技术条件和技术创新;运用行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府行为激励。这些研究虽然有合理之处,但显然缺乏实证基础。笔者尝试运用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4个综合性指标对中国20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成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文阅读

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农村普遍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很大的成绩:它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分配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同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农村税费改革也具有两面性,在肯定农村税费改革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乡镇财政收入的锐减,短期的办法只有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形式向乡镇政府提供行使法定职责的资金保证。

转移支付制度就是通过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解决地方财力分配不均问题。其应遵循的原则应该是:(1)保运转原则,乡镇政府应该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其法定的支出需要。(2)均衡性原则,转移支付应与乡镇政府财政需要成正比,与财政收入能力成反比。(3)透明原则,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应该公正合理,杜绝拨款过程中的寻租行为。(4)激励原则,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应激励乡镇政府开源节流,培植地方财力和税基,控制无效率的财政行为。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型设计

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型设计应尽量考虑宏观因素的影响,尽量淡化主观因素的干扰,提供一套相对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公式,并用2000-2002年180个乡镇的数据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计算乡镇财政能力和支出需求,其目的在于说明各乡镇在相近的行政能力情况下能提供相近水平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对于乡镇财政能力,应进一步扩大经济税基乘平均有效税率的计算范围,对于乡镇的支出需求,应按“单位费用×单位测定数值×成本差异系数”的思路进行测算。

(一)乡镇财政收入的估算

明确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首先要计算各乡镇的标准财政收入。所谓标准收入是指在各乡镇平均收入努力程度下按照各项乡镇税收所对应的经济税基估算出的收入能力,它反映的是各乡镇政府应有而非实有的收入规模,由于数据及测算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采用“经济税基×平均有效税率”的方法估算标准收入,只能根据收入的主要部分进行测算,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是在不太发达的地区推行,而在农业大区的阜阳市,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工商税收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估算乡镇财政收入的公式如下:

Ci=0.0707AGDPi+0.0650SALEsi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