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冠肺炎和感冒的区别

新冠肺炎和感冒的区别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认清“非典”真面目

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是21世纪初叶突然出现在人间的一个恶魔。它一露面,便猖獗施虐,迅速传染,扼杀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首当其;中,成为“非典”的重要疫区,一段时间中,发病人数迅速增加,个别地区还有暴发之势,不少人闻“非典”色变,这不但严重危宫人们的健康,还对我国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害。

为了万众一心做好防治“非典”工作,我们编辑了以下一组材料,以帮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非典”,以便尽快战而胜之。

引发“非典”的原凶

以往的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以及病毒和支原体所引起,而引发非典型肺炎的原凶却与它完全不同。

据介绍,确定一次不明原因的新传染病的病原必须有三个标准:一是它的临床表现要符合疾病的特征,二是流行病学的表现要符合这个病的特征,三是病原学的确定。而确定一个新的病原要符合三个条件:1.能够分离培养出这样的病原;2.血清学的诊断,证明本次病原造成了人群血清抗体的改变,通常为病人恢复期的血清比急性期的血清滴度增高四倍;3.能够建立动物模型,使动物产生同样的疾病。

非典型肺炎开始流行时,专家对引起这次疾病的原凶一时还认识不清,认为它主要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

香港卫生组织专家经过对比研究,排除了非典型肺炎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与1997年出现的HSNl禽流感病毒也没有任何联系。也就是说,非典型肺炎不是在另外一种病毒的“丛础”上分离,或进一步发展产生的。它可能山一种“与众不同”的病毒引起。

此后,世界卫生组织经初步研究认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参加研究的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是却又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过,因此人们普遍对其没有免疫能力。科学家们将其称为“SARS病毒”SARS即非典型肺炎的英文缩写。

全文阅读

引起感冒的病毒知多少

感冒,这个基本上人人都“体验”过的疾病,说起来应该是无人不晓,表现也大多类似,但是引发感冒的病毒却大有不同。临床研究发现,感冒的致病病毒有很多种,每一种又分很多不同的血清型,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让我们认识一下吧。

鼻病毒

鼻病毒是引发普通感冒的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30%~50%的感冒是由该病毒引起的,目前医学界已经发现了鼻病毒的144个血清型,而新型的鼻病毒还在不断地被发现中。该病毒最适宜在温度为33℃、pH值为7.0的环境中生存,这一温度相当于鼻腔、鼻道的温度,因此鼻病毒一进入呼吸道,就很容易在鼻腔生长,引发感冒。该病毒不耐酸性环境,pH值为3.0时可迅速被灭活。鼻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经鼻、口、眼的黏膜进入人体,在鼻腔内增殖,潜伏期为一到两天,发病时患者常见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咽痛和咳嗽等症状,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因为感染该病毒以后身体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常常发生再感染。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33°C时生长良好,但35°C时它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所以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流行的季节。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飞沫和接触传染,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二到五天,平均为三天。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15种不同的冠状病毒毒株,不同毒株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呈流涕、鼻塞、不适等感冒症状。另外,也有报道说冠状病毒还可以引起发热、寒战、呕吐等症状。感染冠状病毒后病程一般是一周左右,一般没有后遗症。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流行的SARS也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它引起的则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感冒的病原体之一,可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每年冬季均有流行,感染后潜伏期为2~8天。据统计,4岁以上的人群,几乎每个人都受过感染。成人和较大儿童感染后表现为普通感冒或气管炎的症状,而学龄前儿童及婴儿,特别是1~6个月龄的婴儿感染后,症状较重,感染该病毒以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坏死物与黏液、纤维等结集在一起,很容易阻塞婴幼儿狭窄的气道,导致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造成死亡。另外,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可造成反复发作的感冒或咽喉痛,就连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抗体亦不能防止婴儿感染,因此至今未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

副流感病毒

全文阅读

老年人胸痛一定是冠心病吗

【生活实例】

64岁的张阿姨患高血压多年,通过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5年前,她因反复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自此以后,她一直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但效果均不明显,胸痛时有发作,于是她下决心做了一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未见明显狭窄,根本没有冠心病!

“既然不是冠心病,为何心脏总是不舒服呢?”张阿姨百思不得其解,医生介绍说,“您的胸痛症状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有明显差异,即每次发作与劳累无明显关系,常在感冒后发作,且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约2~4个小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

医生认为张阿姨的胸痛是一种由感染导致的非心脏性胸痛,并非冠心病所致,建议服用罗红霉素、双氯芬酸钠、倍他乐克等药物,果然,连用3天后,张阿姨的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医生的话】 胸闷、胸痛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的胸闷、胸痛均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非心脏性因素也不容忽视。临床上,像张阿姨这样被误诊、误治的非心脏性胸痛患者不在少数。

新发现:感冒也会引起胸痛

感冒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所释放的炎症介质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可导致各种不同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咽痛、咳嗽、胸闷、腹泻等。部分炎症介质作用于心脏,影响其功能,可导致胸闷、胸痛、心悸、血压波动等各种不适。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了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即咽颈胸心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道或咽喉部感染、颈椎不适、肋软骨炎(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失眠和焦虑等。这些症状可持续存在,多由呼吸道感染引发或加重。此外,研究还发现,咽颈胸心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抗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体和心肌自身抗体水平也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胸闷、胸痛的症状相关,提示该综合征是与感染相关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张阿姨就是比较典型的咽颈胸心综合征患者(反复胸闷、胸痛、心悸多年,冠脉无明显病变,发作前有感冒病史,服用消炎药有效)。

全文阅读

老人胸痛:别乱戴“冠心病”帽子

生活实例

64岁的张阿姨患高血压多年,血压控制得不错。5年前,她因反复胸闷、胸痛、心悸,去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冠心病”。5年来,她一直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但病情并无明显好转,胸痛时有发作。半年前,张阿姨再次犯病,便下决心做了一次冠脉造影检查。不料,检查结果令张阿姨大吃一惊:她的冠状动脉及分支末见明显狭窄,她根本没有冠心病!

“既然不是冠心病,为何心脏那么不舒服?”为了查明胸痛的病因,张阿姨慕名来到同济医院。医生在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张阿姨的胸痛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有明显差异:每次发作与劳累无明显关系,常在感冒后发作,且不适症状持续较长(2~4个小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医生怀疑张阿姨的胸痛并非冠心病所致,而是一种由感染导致的非心脏性胸痛。果然,在服用了罗红霉素、双氯芬酸钠、倍他乐克等药物3天后,张阿姨的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医生的话

胸闷、胸痛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诊断心脏疾病已不是难事。然而,并非所有胸闷、胸痛均由器质性心脏疾病引起,非心脏性因素常被“低估”。临床上,像张阿姨这样被误诊误治的非心脏性胸痛患者不在少数。

新发现:感冒也会引起胸痛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所释放的炎症介质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咽痛、咳嗽、胸闷,腹泻等。部分炎症介质作用于心脏,影响其功能,可能会导致胸闷、胸痛、心悸、血压波动等各种不适。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我科发现了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暂时称之为“咽颈胸心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道或咽喉部感染,颈椎不适,肋软骨炎(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失眠和焦虑。这些症状可持续存在,多由呼吸道感染引发或加重。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咽颈胸心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和IL-6)水平明显升高,抗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体和心肌自身抗体水平亦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胸闷、胸痛的症状相关,提示该综合征是与感染相关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张阿姨就是比较典型的咽颈胸心综合征患者:反复胸闷、胸痛、心悸多年,冠脉无明显病变,发作前有“感冒”病史,服用消炎药有效。

全文阅读

为什么元月疾病高发

“咳咳咳”“阿嚏阿嚏”……你是否发现,一到冬天身边生病的人似乎多了起来。而在每年的1月份,北方正值冬季,冷空气频繁,气温“断崖式”下降;南方虽“春一般温暖”,但由于昼夜温差大,忽冷忽热的天气也让一大波疾病进入高发期。2017年的1月同样不例外,因为1月份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加之今年的元旦和春节都在1月里,因此发病的人群更多。小到感冒、流感,大到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心理疾患也比较多见。

就本刊记者生活的小圈子内就有不少人在1月份生病了。先说说本刊记者的同事们,在1月份就有五六个人患了感冒、咳嗽、发烧等疾病。在记者生活的小区内,1月份120急救车至少去了3次,有两位中老年人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被急救,一位是摔伤被急救。另外,感冒、发烧等小疾患就“不计其数”了。在上班的路上记者也曾留意到,120急救车的出勤率1月份比其他月份要多一些。再看一下医院的情况,记者了解到在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除夕夜就接诊了102名急诊患者,其中有3名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各国也有统计显示,在1月份的病死率全年最高:英国心脏基金会的数据证实,1月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显著增加;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于2013年公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1月正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高发期;剑桥大学医学遗传学教授约翰・托德说,不仅心脏病在冬天的几个月里会加重,新发1型糖尿病的数字在1月也会有所升高;2012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在1月升至高点,在夏季降至最低点,而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在我国,1月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月,也因为此,1月被称为死亡之月。

这里有人不仅要问了:“为什么1月份会有这么多人生病呢?”

1月发病率高的5个原因

这种情况通常由多种原因造成,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寒冷的天气;有些则比较隐蔽,如基因问题;心理波动也会造成明显影响。要把疾病风险降到最低,不妨对照这份“冬季疾病高发榜”,及时做出预防。

低气温诱发的疾病

冬季温度低,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痉挛,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寒冷天气还可能诱发血管壁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冬季居民生活习惯变化大,对高热量饮食如肉类、酒类的消费增加,同时运动量减少,会进一步给人体循环系统带来负担。

全文阅读

“以热治热”不可取

赤日炎炎似火烧。精神倦怠、全身无力。如何消困除乏,提神醒脑?有人使用“以热治热”法。吃火锅、做运动、洗桑拿,欲与气温试比高。可是,这样的方法行不通!

运动治热,险!

一些人特别喜欢在夏天做剧烈运动,如在烈日下跑步、踢足球、打篮球等等,使自己大量流汗,这其实对健康十分不利。

因为在这些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体液丢失严重,造成血液黏稠度提高,容易导致血脂异常或冠心病。同时,心跳会冲过心脏的耐受极限,使心脏负担增加。尤其是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来说,高温下运动更增加了心血管负担,极易导致疾病突发。

即便是对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来说,也不该在气温超过35℃时在室外做剧烈的运动。这是因为,烈日下运动,除受太阳的辐射外,还受到被加热了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在高温下进行运动,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无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都会有变化。这时,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引起的死亡率增加1.5倍,引发脑溢血、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几种常见病的发生。

火锅治热,慎!

很多人喜欢夏天吃火锅,所谓以热治热,出身大汗图个痛快。火锅里过多的辣椒会剧烈刺激胃肠黏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并使烧灼刺痛,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因此,患有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疾病的人士,盛夏应少吃或忌食辣椒。另外,患有火眼、牙疼、喉痛、疮疖等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的高血压病、肺结核病的朋友都应慎食火锅。

以“焐”治热,错!

全文阅读

老咳喘,根源在脾肾等

老咳喘,根源在脾

冬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呼吸道疾病一旦发作,往往伴有感染、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就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喘”之说。中医认为“肺虚则咳,脾虚生痰,肾不纳气则喘”,脾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如果肺、脾、肾功能失调,就会出现痰液大量於积,呼吸道炎症不断扩散,支气管呈现高敏反应,从而导致咳喘。由此看来,顽固性咳、喘、痰其标在肺,本在脾,根在肾。因此,止咳要清肺,祛痰宜补脾,平喘须补肾。

(本刊汇编)

剧烈咳嗽要防晕厥

咳嗽晕厥,是指病人因剧烈咳嗽而出现的意识短暂丧失现象,往往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因剧烈咳嗽而诱发的。

一旦发生剧烈的咳嗽或咳痰,身体应尽量放松,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尤其是年老多病者。在咳嗽时切忌频繁走动,以免突然发生晕厥时跌倒致伤。剧烈咳嗽出现头晕、恶心等晕厥前兆时,应立即卧床休息。

咳嗽晕厥是一过性的脑缺氧所致,本身的后果一般并不严重,但由于突然发生导致摔倒会造成严重的意外损伤,因此还是要警惕。应积极治疗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脑部的供血状况,杜绝诱发因素,消除隐患。(据09.10.12《北方新报》)

全文阅读

职业人群如何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摘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2003年4月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该病起源于2003年,是一种会威胁到每个人健康的新型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作为职业人群应该对疾病有科学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慌乱,学习疾病的科学防治方法,做好自我保护。

【关键词】 职业人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它是2003年才发现的一种新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SARS的病原为一种病毒,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该病毒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病毒得以种系屏障的跨越而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2002年11月出现于广东佛山的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并迅速形成疫潮。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5日,全球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达8000余例,平均死亡率为9.3%[1]。从2002年至2003年防治工作的经验总结,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已得到了加强、诊断试剂与疫苗已投入使用,可及时确诊并实现救治,因此,SARS是可防可治的。

1 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区别

典型肺炎是指由细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肺浸润、X线改变等,排除由格兰染色阴性菌等引起的肺部坏死性病变,在治愈后多半不会留有瘢痕,肺功能可恢复从前,该病不会形成流行传染趋势。

非典型肺炎是指由军团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腺病毒、衣原体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肺炎。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为干咳偶有咳血,X片见肺部间质性浸润,患者的死亡率不高,目前对于非典型肺炎的概念欠缺规范,主要是与典型肺炎区别开来,临床上更注重其病原学诊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其与由已知的呼吸道病毒所致的非典型肺炎不同,该病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并具有强传染性,其病死率远远高于其他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明显的症状为发热,体温>38℃,偶见畏寒,寒战、胸闷、头痛、气促、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肌肉与关节酸痛、四肢乏力、呕吐、腹泻,早期为干咳、少痰,第二周可演变为刺激性咳嗽,见白色黏痰或痰中见少量血丝;少数病患肺部可有少许湿音,胸部影像学显示在发热前期期和整个病程中可能都正常,但大多数病人胸片有实变性改变,胸片最初出现典型的小面积、单侧的片状阴影,1-2d后发展为双侧和广泛病变,有间质或融合性浸润。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少数患者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血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其主要依靠近距离空气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

全文阅读

非典型肺炎有关问题解答

编者按: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击疫病之际,本刊特设“抗击非典”专栏,解答读者关心的非典型肺炎有关问题,希望对打好防治“非典”这场硬仗起到助攻作用。同时,编辑部全体同仁衷心祝愿我们的读者和各界朋友健康平安。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涉及非典型肺炎的概念、数据、描述语言等,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会有所变化,请读者以新华社及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答:最近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特指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的由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与一般感冒有何区别?

答: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一般感冒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可在数日后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

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多长?

答:潜伏期为2至12天之间,通常在4~5天。

非典型肺炎由什么途径传染的?

全文阅读

呼吸道病毒知多少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进入十二月份以后,各大医院因呼吸道疾病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幅上升。专家分析,这主要与冬季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大有关。那呼吸道病毒主要有哪些,它们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又有什么特点呢?

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毒简介: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经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可引起人和动物(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等)流行性感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在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上最为重要,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真正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又可根据H和N抗原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已鉴定出16个H亚型(H1~H16),9个N亚型(N1~N9),近一个世纪在人间流行的只有H1、H2、H3和N1、N2几个亚型,比如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甲型流感的一个亚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亚型。

发病特点: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潜伏期为1~4天,往往突然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和厌食等症状。患者发热可高达38~40°C,持续1~5天,小儿温度往往比成人高,可发生抽搐。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心肺功能不全者和婴幼儿感染后5~10天易发生细菌性继发感染,特别是肺炎,常危及生命。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简介: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每年冬季均有流行。据统计,到4岁时,几乎每个人都受过感染,是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就连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抗体亦不能防止婴儿感染,因此至今未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灭活疫苗接种反而会使感染更加严重。

发病特点:学龄前儿童及婴儿,特别是1~6个月龄的婴儿感染几率较高,症状亦较重,成人和较大儿童的病症表现类似普通感冒或气管炎。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坏死物与黏液、纤维等结集在一起,很容易阻塞婴幼儿狭窄的气道,导致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造成死亡。

副流感病毒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