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网络舆论与政策议程的构建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网络舆论兴起并成为公民参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网络舆论对政策议程的作用对于解析当前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具有普及性、即时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政策议程的途径,对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议程;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44—02

公共政策的起点来自于社会各领域的社会问题。而某一社会问题能否引起政府关注,能否通过公共政策得以解决,其关键是社会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当前社会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渠道进入政策议程,转化为政策问题,如政治权威、危机事件和大众传媒等,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网络舆论兴起,网络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政策议程的途径,并由于其普及性、及时性等特点,在政策议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概念与兴起

互联网自20世纪末在我国出现并兴起以来已经成为了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媒方式后最流行最便利的传播方式,论坛、博客、各类社交网站的兴起也为公民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现代信息交流工具,更是聚集民意、凝聚民心、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公民参与的新型方式。公众通过网络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探讨社会热点事件,评价政府公共政策及举措。近年来许多公共政策都来源于网络热点问题。

网络舆论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因某一社会焦点或热点话题,引起网民及社会公众极大关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言论。由于网络具有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同传统舆论方式相比具有多元性、交互性、多层性等特点。第一是文化思想的多元性。网络空间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特点,因此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提供了一个空前自由的言论和思想平台。第二是具有文化体系的多层性。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定位于不同的文化阶层。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其参与的公众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与多层性,形成了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的多层次文化体系。第三具有沟通行为的交互性[1]。交互性是网络舆论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区别于传统传媒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实时性与互动性。网络舆论的参与者既可以是信息的与传播者,同时也是接收者。交互性使人类的沟通行为更趋丰富和完善。

因此,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是网络信息时代公民参与的新形式,也必将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内容。托马斯认为:“公民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政府和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环境和情形,公民参与必然深度地影响甚至改变公共管理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2]

全文阅读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摘要:

“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课题组在深入调研、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领导体制、基地建设、内容衔接、形式手段和配套保障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8306

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学科、教材、师资队伍、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1],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创新 [2],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鉴别和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鉴于目前高校“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的普遍性问题,为了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课题研究组历时一年,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1 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

全文阅读

中国低碳经济政策链范式研究

摘要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能源和环境危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如何塑造低碳经济发展雏形,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前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需要构建适度适宜的政策体系,政策链理论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思路。政策链的纵向与横向结构形成各项政策在时序上相互衔接、层次上相互配套、内容上相互补充的政策链系统,有效克服了单个政策的孤立性与局限性,有利于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基于政策链范式,本文首先阐述政策链的理论基础,设计低碳经济政策的链状结构,继而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实践中暴露出的系统性、协调性及配套性的缺失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低碳经济政策链的构建措施,强化政策链各环节的相互配套性,为现阶段制定我国低碳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政策;政策链范式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19-0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继循环经济之后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的又一重大决策。从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总理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我国正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加快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一号、第二号提案同时聚焦低碳话题[1],寻找中国低碳道路的政策支撑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1 政策链的理论界定

政策链概念我们定义为:政策链是由各项政策基于彼此相关性,依据特定的层次结构和政策作用机制,客观形成的政策影响链。它是一个以纵向政策链和横向政策链为结构框架形成的网链结构系统,涉及到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多个行为主体,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纵向政策链由上到下依次为总体战略、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横向政策链则由各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构成并体现政策间的关系。政策链应随着作用对象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2]。

政策链的概念是基于“链”理论、系统学理论、政策科学理论提出的[3]。

“链”理论是从自然界食物链理论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理论。“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网链中的各个环节具有相互依赖的连接关系。“价值链”的概念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性,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它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中形成均衡链状结构。

全文阅读

浅谈文化外交的过程与成效评估——及对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文化外交;作用机理;理论范式;建构

【论文摘要】“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是文化外交所追寻的境界。但是变量的存在,决定了文化外交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型的“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模式。本文试图为“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评估构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范式,并在此范式下,为正在进展中的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一种思路。

什么是“文化外交”?所谓文化外交就是指“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迸行外交活动。”

1.“文化外交”的作用机理—理论范式的简单构建

“文化外交”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概括来说,文化外交的主体国家通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一种具体形式的文化,使对象国的受众喜爱该种具体形式的文化,进而从总体上认同该主体国家的文化,最后达到在对象国产生经济和政治认同的目的。

概括来说,就构成了简单范式: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这是一个简单的范式,它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假设:(1)对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总是可以起到成效的,不管主体国的方式合适与否,对象国的政府、民众愿意接受与否;(2)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一定能够使对象国的民众喜欢这种具体的文化形式,进而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3)对象国的民众对主体国文化整体的认同必然导致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2.“文化外交”作用机理中的变数—简单理论范式的质疑

全文阅读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办法创新探究

[摘 要]: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两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形成了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新局面,同时依然存在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生动丰富等问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进一步改革探索,其中,形势与政策课如何不断创新考核考试办法是主要改革内容之一。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考试考核办法 创新

2010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指出,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形成了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新局面。同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存在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生动丰富等问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今后应在10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创新探索,其中,“如何不断探索考核考试办法”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考核方法的基本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形教课”都已经列入学生正式课程计划,覆盖全校全日制学生,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并实行期末考试考核。

国内高校“形教课”期末考试时间多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题一般由开卷与闭卷部分组成,闭卷主要考察与学生相关的学生行为准则、学籍管理、考试规则、安全管理规定等;开卷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形势的了解、理解和认识。实践证明,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和考试考核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方式引导,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辨别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成效显著,但是从总体上看,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全文阅读

如何实现《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系统化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对于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督促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学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教学内容不够系统等,本文针对这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重点强调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致力于完善本课的教学质量,满足课程的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 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209-01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的挑战,加强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培养有知识、有思想、热爱社会主义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人才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从总体上看,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建设和发展还不够平衡,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它编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没有明确的课时量和规范的课程表,这就造成了教学时的随意性,并且多数院校并没有专门的教材,有的连资料都没有,学校对待课程的不重视直接给学生造成了这门课程可有可无的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除此以外,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多是大课堂,人数较多,无法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材建设落后,教学内容不系统

全文阅读

教学本土化的公共政策论文

一、公共政策学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

公共政策学产生于美国,因此其理论体系都贯穿着西方国家的问题,并体现在主流的公共政策学教科书中。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宗旨是“政策分析与探求美国问题的方案”,并用理性主义决策理论、团体决策理论、渐进主义决策理论等理论分析了美国的刑事司法、健康福利、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政策。反观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尽管也有形式上的“中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体系,但本土化的程度很低,表现为教学内容安排的仿西方化以及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讲解和“牵强式”举例。教学内容安排的仿西方化通过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学教科书直接体现出来。截至2011年,国内学者出版的公共政策学教材达到106部[3]。尽管数量不少,但其内容构成基本都是西方的公共政策学知识体系框架,有的甚至是西方教材的“翻版”。国内教材的核心内容是“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政策分析”三个板块。如果将这些教材与国外的经典教材对照,就会发现每个部分都有明显的西方“蓝本”:政策系统的“蓝本”是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的《政策制定过程》和迈克尔•好利特、M•拉米什的《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政策过程的“蓝本”是安德森的《公共政策制定》,政策分析的“蓝本”是威廉•邓恩的《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以及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的《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教材的编著者抽取这些内容中的理论部分,隐去西方的背景和案例,用中国式的思维和语言重新编排起来,就成为公共政策学教材的主体框架。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国内公共政策学的教材都没有跳出上述西方教材“蓝本”的三大板块,再加上一个必要的“公共政策学学科发展”导论,就成为标准的国内公共政策学教材“四部曲”。

以政策过程理论为例,国内公共政策学教材对政策过程的讲述完全以安德森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所作的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变迁的逻辑划分为“蓝本”,基本是一个逻辑环节一章的内容篇幅,不同的只是对这些逻辑环节的具体划分和取舍有所差异。这些对公共政策过程逻辑环节的讲述往往占据一本教材的很大比例,有的甚至占到所有章节的80%以上。按照这种框架给学生讲述公共政策过程,学生的常见反映是“过于理想化”,与政策运行的现实过程不符。实际上,西方学者后来将这种方法称为“阶段启发法”,也称为“教科书法”。从这个称呼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种理论的批评态度。这种逻辑划分不仅与政策过程的复杂现实不相符,也无法解释阶段与阶段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西方公共政策学者全面改革公共政策学教材的内容体例安排,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就完全抛弃了“阶段启发法”的内容体例,而是按照不同领域政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然而,国内的教材在讲述公共政策过程的时候,依旧在西方早期的“阶段启发法”后面亦步亦趋。中国公共政策学教学的本土化严重不足还表现为教学方法上的缺陷。一方面,大部分任课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灌输式”讲解,即使不是“照本宣科”,也只是在西方的理论内容上随机添加一些自己的个人观点甚至是经验感悟来作为补充。另一方面,为了弥补“灌输式”讲解西方理论的教学缺陷,近年来很多任课教师尝试学习和引进案例教学,但这些所谓的案例大部分更多地只是“牵强式”的举例说明,还远未达到案例教学的规范。

二、公共政策学教学本土化的途径

从社会科学知识“地方性”(Parochial)的基本属性来看,公共政策学教学本土化的根本途径是公共政策学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因为只有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研究本土化了,才能提供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管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依然是西方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在公共政策学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中。因此,公共政策学教学的本土化有两个途经:首先是鉴于绝大部分理论知识没有本土化,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辨识并讲述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称之为“西方理论——适用辨明”式教学;其次,紧密追踪公共政策学理论研究的动态进展,及时将那些某种程度能够修正西方理论甚至尝试提出本土理论的成果设计在教学内容中,称之为“西方理论——本土修正”式教学和“本土实践——本土理论”式教学。下面以政策过程理论为例,对这三种本土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西方理论——适用辨明”式教学在我国公共政策学发展过程中引介西方的理论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无论是公共政策学的教科书,还是课堂教学,都习惯于机械地讲述西方理论内容,而对理论产的背景脉络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不作任何介绍和分析,其结果是教师对理论的讲述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只能“生吞活剥”。对西方理论的教学,在讲述内容之前,应该着重介绍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在讲述完内容之后则引导学生思考其在中国的适用性。例如政策过程理论中的政策网络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政策活动中的行动者及其互动关系构成政策网络,而政策网络的结构和网络中行动者的策略影响政策产出。但是教科书中对这个理论的讲述都是介绍政策网络的概念、类型及其对政策产出的影响。于是学生在学习之后就开始在课程作业中大量直接套用,但在很多情况下错误地使用了。典型的代表就是将我国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也直接理解为政策网络。虽然西方理论中对政策网络的分类包括“府际网络”,但在我国并非凡是政府之间的关系都能形成政策网络。在这里,必须要向学生讲述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的背景和来源。政策网络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分权体制,即政府结构内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分权和制衡。即使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也是分权的,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是分权的,而州以下的地方政府是自治的,在联邦宪法和州宪法规定范围内行使自治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与无权直接干涉地方政府的事务。因此在分权体制的西方国家是存在纵向上政策主张完全相反的“府际网络”。但是我国的政府架构是权力集中体制,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威和行政权力,上下级政府之间无法各自成为独立的博弈主体。即使存在下级政府消极抵制或拖延执行上级政府政策的现象,但难以出现下级政府或政府部门联合形成政策网络提出与上级政府相反政策主张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相互公开对抗的政策网络。因而,必须要注意到中国政府体制的等级制约和权力集中的特点,由于政府间关系在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必须要辨识垂直的“府际网络”的适用性。如果这样给学生讲述政策网络理论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哪些情况下适用,哪些情况下不宜适用或根本不适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政策网络及其功能,也可以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理论——本土修正”式教学在辨识和讲述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的基础上,任课教师或者自己发现,或者通过其他人的研究发现本土的政策“案例”与已有理论不符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述适用性的层面上,而是要将这些发现及时吸纳进教学内容,展示本土“案例”对西方理论的修正和扩充作用,逐渐引导学生思考本土“修正版”的西方理论。例如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多源流”理论。“多源流”理论由美国公共政策学家金登提出,其基本内容是:政策议程的开启和政策变迁取决于政治系统中的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当三种源流符合特定的条件并交汇时就会开启“政策之窗”,议题就会提上政策议程从而政策就会发生变迁。其中,政策流中的政策建议需要具备“技术上可行”和“价值(政治)上可接受”两个基本条件。“技术上可行”是指政策方案在法律、行政、财政和具体操作上可实施;“价值(政治)上可可接受”是指政策方案符合既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政策流”才能与其它源流交汇并促进“政策之窗”的开启。但中国本土的案例反驳了“政策流”的标准要求,证明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即使“技术不可行”也可以开启“政策之窗”。典型的案例是2003年“孙志刚”事件中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4]。法学学者提出十分激进的“宪法审查”政策方案当时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如果按照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政策流”中的政策方案“技术不可行”就不符合“政策之窗”开启的基本条件。然而,2003年6月,国务院很快就以《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了实施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不仅开启了“政策之窗”,而且实现政策的重大变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多源流”理论源于美国的分权制衡和“否决”体制,政策要出台必须要闯过重重“否决点”,这就要求任何政策方案必须在各种“技术”细节上具有高度的实施可行性,才能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成为正式政策或改革政策。但是我国是党领导下的权力集中体制,越是重大问题和“棘手”的问题,越可能从常规程处理序“转移”到高层或顶层决策机构中去“特殊”处理,也就越有可能实现重大变迁。“孙志刚”事件中法学学者提出的“宪法审查”的“技术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就是一个重大而又“棘手”的问题,因而问题迅速进入了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很快,国务院就“自行”宣布废止“收容遣送”制度,并出台“救助”制度。这说明在我国政治体制下,如果是“价值(政治)上可接受”但“技术上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反而可能会开启“政策之窗”。对于这种方式的教学,首先要向学生客观地讲述“多源流”理论的背景和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在中国是否适用,接着详细地向学生讲述“孙志刚”事件和“收容遣送”制度废除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对照“多源流”理论思考这个案例中的差异及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教学不仅不至于让学生将“多源流”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的政策实践上,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三)“本土实践——本土理论”式教学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尝试完全基于中国本土的政策实践和政策案例提出本土化的政策理论。任课教师要充分吸收这些成果,将其设计成“本土实践——本土理论”式教学。典型的代表是陈玲提出的“制度——精英”双层决策模型和王绍光提出的“共识型”决策模型,这两个政策决策模型都是基于本土的重大政策案例而提出的。陈玲基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变迁与重大决策过程的分析,提出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是在“制度”和“精英”两个渠道交互影响下达成“共识”的过程。正式制度层面上形成“政策舞台”,政策问题自下而上按既定程序进入决策层;同时由“人际关系”构成的非正式制度则形成“协商网络”,政策问题自上而下在各类精英之间寻求“共识”;“政策舞台”和“协商网络”两个渠道相互作用,达成并扩散“共识”,就可以完成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样,王绍光和樊鹏基于我国“新医改”政策决策过程的分析提出中国式“共识型”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由“开门”型参与结构和“磨合”型互动机制两个维度构成,多元主体参与和多渠道协商沟通形成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过程。这两个理论不仅是本土的,而且所依据的事实是学生有所了解的。在讲述的时候可以完全抛弃教材上充斥的西方政策过程理论,首先细致地向学生介绍案例,之后让学生讨论并从中自己概括案例中所蕴含的政策制定方式,然后再完整讲述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本身,加深学生对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特征的理解。最后,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际关系”、“协商政治”等标志性的本土元素是如何体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以此去观察和分析其它的政策制定事件。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中国“政策试验”的研究,其独特的政策过程直接挑战了“阶段启发法”,这也是政策过程理论教学本土化的可用内容。

全文阅读

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看政策规划的规范性

【摘 要】协商民主作为当代西方政治文明中重要的民主理念之一,在中国正经历现实化与中国化的转换过程。协商民主理论现实化与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型民主制度平台,其主要表现途径就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协商民主应用。而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结合协商民主理论的原理,通过深入了解与分析武汉市新一轮交通建设的困境,对目前政策规划过程中的民主方式、合法性及其绩效等因素进行考察,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改造特定领域的政策规划,从而提高政策规划的规范性,潜移默化的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民主进程。

【关键词】协商民主;公共政策;交通建设;合法性;依法行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群体日趋多元化,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对于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来说,由于涉及各方面的利益群体很容易导致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政策规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政策利益主体进行利益调整、整合和博弈的过程。然而,当前公民参与政策规划相对较少,而且公民更缺乏以协商对话的形式参与政策规划过程的机会与渠道。因此,公民以协商对话形式参与政策规划过程,将有利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其绩效,也可以实现公民自身的利益。通过协商民主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相关利益政策主体的权益。本文以武汉市新一轮交通建设的困境为主要案例,从公共政策问题出发,以协商民主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交通建设中政策规划的政策环境和相关政策制定主体,研究公民以协商对话形式参与交通建设政策制定、构建交通建设政策协商对话模式的可能性。

一、武汉市交通建设的困境及其政策规划规范性分析

由于武汉市在90年展速度缓慢,武汉市政府对市区的交通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武汉中心地带现有的交通网络系统极不完善,不能满足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武汉市在国家经济规划中的定位大大提升,武汉市建设交通网络面临时间紧迫和工程量巨大的问题。近期,武汉市几十个市政工程同时上马建设,许多市民感到颇为突然,虽然理解政府改善市区交通的努力,但是觉得这些工程使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同时加重了市区的噪音和空气污染。武汉市区的交通建设工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争议,给武汉市的城市规划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武汉交通工程建设之所以引来如此多的争议,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民众和部分媒体、相关单位的反应来看,市政府在交通建设的政策规划过程中没有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也没有做好相关的行政听证工作,政策规划的行政程序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市政府没有与市民代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好沟通,导致工程上马后问题重重,影响市政建设的效率。

从政策规划规范性的角度来看,武汉市政府的交通工程建设不符合政策规划的科学步骤和要求。政策规划的主要步骤包括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和方案择优四个部分,武汉市的交通工程在政策规划的步骤中出现了重大的缺陷,没有很好的贯彻每个步骤的决策要求。

通过对武汉市区交通工程政策规划的步骤分析,可以发现武汉市政府部门在进行政策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在各个阶段充分征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市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没有进行协商民主,因此没有做到政策规划的规范性,因此整个工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全文阅读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但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是高校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教学方法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41-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自1987年在高校开始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关于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政策措施屡屡出台。虽然,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但在当前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形势下,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没有完全显现,没有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因而,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以确保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是高校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

一 当前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参与性和吸引力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都是密切相关的,《形势与政策》课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课堂做专题报告的形式上。要么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讲义说天下”的传统灌输教学模式,要么是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罗列大量声光材料,忽视了政治理论的系统阐述和新闻材料的深度解析,尤其是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种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单向枯燥的教学活动,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环节,学生缺少积极参与的热情,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充分尊重,特别是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课艺术,教学气氛就会沉闷,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2.教学内容随意,缺少系统性和时效性

全文阅读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摘要: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存在着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规范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形式,合理安排讲授内容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Abstract: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exist problems of lacking practicability in teaching. By improving the schoo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gree,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enrich the teaching forms and methods of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实效性;高职

Key words: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effectivenes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65-02

0 引言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院校对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载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等多重职能。在大学生群体中高职生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形式与政策教育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