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幸福哲学论文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庄子幸福观与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研究

摘 要:庄子和伊壁鸠鲁是中西方大约同一时代的哲学家,他们在人生哲学方面颇有建树。而在对幸福的觉解上,他们二人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同时也有其差异。对庄子和伊壁鸠鲁的幸福观进行梳理和比较,认为这两位代表着中西古典幸福观的大师在阐述幸福的内涵、要素和途径时不谋而合,但也有其差异。庄子的幸福观与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研究为评价他们二人的哲学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对比较中西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庄子;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88-03

儒、释、道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脊梁。它们都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形态的人生哲学。在儒家哲学中,孔子最为赞许“孔颜之乐”式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注重以德修身和安贫乐道的统一。而道家的幸福是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的一种超然脱俗的游世之乐和至乐无乐统一。正如冯友兰说“儒家墨家教人能负责,道家使人能外物。能负责则人严肃,能外物则人超脱。”[1]而在同时代的西方,伊壁鸠鲁沿着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出发,吸收希腊哲学和伦理学思想,建构了他的以幸福为指向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的伦理学对西方自我意识的崛起和伦理学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图厘清庄子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一、庄子幸福观

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承接了老子的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并作了进一步发挥。庄子的“幸福观”是与道合一的逍遥自由的游世主义幸福观,其核心是“自由”和“逍遥’,其实现路径是“心斋”和“坐忘”。庄子逍遥的人生智慧和游世的人生态度指引着中国人追求他们的幸福,潜移默化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

在《逍遥游》中,庄子以对人生幸福的不同觉解把幸福分为相对的幸福和绝对的幸福。正如冯友兰所说“自由地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的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食物自然本性有跟高一层次的理解而得到的”[2]。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然本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了,我们就获得了相对的幸福。在这一层次的幸福中,主体通过对“自然”的觉悟,自由自觉地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就可以获得。由于人的自然秉性不同,获得幸福的方式就不同。因此庄子在《庄子・骈拇》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2]绝对幸福则是在更高一层次地对“道”的觉解上,与道统一,物我相忘的境界。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3]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就是李刚教授所指出的“内在的自然”,无知无欲,虚无恬淡,与道合一,正是游心于天之和的心境;自由与自然合一,人与天为一体,物我无待,“吾丧我”的状态[4]。在这一状态下,我们感受到的是逍遥、旷达和自在,是超越了有限的“我”的至上的幸福。

不同于儒家传统对“家”的文化硬核的强调,庄子强调至人心有天游的自得之乐文化主旨和硬核。《庄子》一书的开篇《逍遥游》强调了这一主旨。所谓“逍遥”是指游世以自得其乐的无所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可以获得“无己、无名、无功”的无为的消极自由的幸福,同时也可以获得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和用无用的积极的精神自由的幸福。这两种自由的结合是庄子幸福的直接的和现实的体现,也是个人仅有的和最大的幸福。因为,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在战国时代,是诸侯争霸、战乱不休和生灵涂炭的社会。像儒家倡导的那样,参与社会统治、积极入世和建功立业是很难全身保命的,更谈不上获得清净安宁、逍遥自在和闲适自得的幸福。因此,庄子追求去“成心”,谴“是非”,破对待,追求“振诸无竟”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5]。在这一境界中,自得其乐,逍遥自在,体验生命的价值和幸福。所谓“游世”是指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李刚教授认为,人与天一、物我合一,是其游世主义即逍遥游理想境界的内涵;逍遥游的精神即游世主义是《庄子》的一根红线[6]。也就是说游世主义是逍遥自得,与道合一的“我”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这里“游戏”与生活中的游戏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即是自由的、以娱乐为目的、有限的。这种游戏摆脱了对权威和功利的崇拜,主张自由与闲适的适应自然、回归本真、与道合一的自然主义。以游世的人生态度在自然中逍遥自在,不再受文明的束缚和世俗的羁绊。庄子的这种幸福观是自由逍遥的,也是超功利的,他给人一种洒脱、旷达和超然之感。庄子还给出了达到幸福的实现路径,即“心斋”和“坐忘”。何谓“心斋”?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摒绝任何思虑,“虚也者,心斋也。”亦即“去知”“黜聪明”。“坐忘”是实现“无己”和“逍遥游”的另一条途径。所谓“坐忘”,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堕肢体”。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幸福的逍遥之境就要绝圣去智,返璞归真。除去神秘主义的成分,这体现了庄子对世俗权威文明的反思和反抗。

全文阅读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学者对于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从快乐哲学的基础、含义、实现途径等方面着手,探讨“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的构建价值。在当今社会,构建“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对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创建人人幸福的理想境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伊壁鸠鲁 快乐哲学 幸福模式 构建价值

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何为幸福,如何实现幸福”却总在人们探讨的话域下。晚期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快乐主义的幸福模式,把幸福生活与知识相结合,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一、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研究综述

(一)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幸福感问题随之提出。国内众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不断追根究底,探讨与它有关的哲学理论渊源,而地位出众的伊壁鸠鲁“快乐哲学”思想开始被广泛关注。

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学术界关于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快乐哲学中“快乐”的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快乐”与“享乐”是不同的。詹俐敏在研究中提出,现代人往往误解了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伊壁鸠鲁提倡的快乐是“平静”、“安宁”, 而不是过多奢侈的生活[1]。二是对伊壁鸠鲁哲学意义进行现代读解。学者包利民分析了近现代重要思想家对于伊壁鸠鲁的解读,看到了通向伊壁鸠鲁思想资源的各种富于启发的路径,他在研究中指出,美国当代著名希腊哲学家和公共思想家纽斯邦把伊壁鸠鲁哲学视为“治疗哲学”,伊壁鸠鲁的这一切“宗教性”、伊壁鸠鲁思想中的对于欲望和激情在人生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常人意想不到的潜意识中发挥重大作用[2]。

(二)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价值

全文阅读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

作者简介:付原野(女)出生年月:1984年11月13日;学校:吉林大学;专业:20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历:硕士

一、 哲学是什么之浅见

说起哲学是什么,有多少个哲学家恐怕就有多少个定义。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总是有着很多问题,也有着很多问题是我们都无法预知的,但哲学恰恰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说白了,哲学就是可以给人生的一种指导的科学。很模糊,说具体是什么,还又说不太清楚。有时候,我忽然想问,为什么我们要学哲学?为什么我们要读那些书,去深入的研究哲学?哲学对我们生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我觉得,哲学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什么要活着,活着,首先是为了幸福。

二、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哲学中幸福的定义

活着无关乎就是想怎么能够好好活下去,怎么能够满足自身的愿望和欲望,最后有那种幸福的感觉。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一再提及到幸福的定义。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人,对幸福谈得很少。苏格拉底也并没长篇累牍地论述,因为他爱发问,从别人的回答中诱导出早已存在的答案。所以即使他讲了一些,也应是谈论而非论断;但他的确追问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姑且称其为“问福”。到了柏拉图,他似乎未正面谈过这问题。但就“理想国”中人们的生活而言,我们可以推断他对幸福的看法:一个人的幸福不太重要,应去过“平等人”式的生活;国家的“幸福”(利益)则是至上的,可以通过牺牲个人幸福而获得。这或许可叫“减福”或“增福”吧!而亚里士多德则谈了很多,“善就是幸福”,“德行乃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完美的幸福在于最好的活动,即静观”,“最高的幸福则存在于理性的运用里,因为理性就是人”……静观,最高的德行,是幸福的所在,不妨称此为“静观法”。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一生都是光辉的。他不像苏格拉底,悲惨的境遇,注定了他的悲剧,也不像其师柏拉图光荣一生,却落得流放客死他乡的命运,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一生都是幸福的,他也就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而其后的基督教哲学,无关乎也就是想让人们,劳苦大众们,感受到幸福。时至今天,已成了西方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反观基督教的种种传说与神话,与荷马史诗及古希腊的诸神话相形见绌。假如在一个和平稳定健康发展的时代,这些拙劣的东西难让人相信。想不到时势这种戏剧性的转变,成就了这么一个宗教。看来这些幸福观的转变,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了。

三、幸福与不幸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家

说起幸福,就不能不谈不幸,就不自觉的想起尼采和叔本华。尼采的权力意志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实际是同一个东西,即求生存的欲望和创造的本能。不过二者也有差别。在叔本华那里,事物的生存意志的目标仅仅在于求生存,尼采则认为事物的生存意志除了求生存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求权力、求强大、求优势、求自身超越。求生存可以说是事物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的要求。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决不会满足于这种要求,凡有意志存在的地方,即一切事物,都必须追求力量的强大,竭力占据优势。难道没有强大的力量,不占据优势,能够统治、征服、战胜他物而生存下来吗?!当尼采把生存意志本来就包含着的意义揭示出来,并加以强调时,他就把生存意志叫做“权力意志””(又译“强力意志”)了。

四、马克思的幸福哲学观

全文阅读

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

我们在邀请哲学。因为,我们需要哲学,哲学也并不神秘,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当我们从哲学的视野看学校、看教育时,就会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哲学也在邀请我们。因为,哲学需要在实践中、在生活中丰富、发展,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教育中的一切,都是思考哲学问题的源头、由头和线索。

与哲学的互相邀请,可以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哲学。若此,我们就会站在学校教育的制高点上,进入自由的状态与境界。

毫不夸张地说,戴铜是邀请哲学和接受哲学邀请的校长。在邀请与接受邀请的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淬化、提炼,形成了幸福教育哲学,鲜明地提出: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幸福教育哲学成了戴铜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灵魂。正是幸福教育哲学,让一个万人的偌大的学校在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大道上越走越高,越走越好,校园里洒满幸福的阳光。完全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诠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幸福不能到达的——学校应当是使人幸福的地方。

黑格尔曾说,做哲学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普通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是穿着家常便服走过的;但在另一条道路上,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的人们,则是穿着法座的道袍阔步而来的。”显然,戴铜是穿着家常便服走来的,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广袤厚实的黄土基因,淳朴宽大的胸襟铸就了他的人格,他永远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个务实的人、一个保持教师本色的人。不过,尽管他穿着家常便服,仍然充满着无限的高尚情感。他是同时走在两条路上,也许他自己并不知道,幸福教育哲学就这么自然地、水到渠成地来到戴铜的教育辞典里,来到淮安市实小的校园里。

一、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是让人感受、拥有幸福的哲学,而他自己则是一个让师生拥有幸福的“贵人”。

人生离不开幸福的追求,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师生都幸福。美国的内尔·诺丁斯在提出这一核心目的之后继续说,“幸福这一目的具有指导性,亦是指导性目的。对此,戴铜是认同并努力实践的。但现实是,幸福谈论得太多过滥了,趋向功利化了。这时候,需要“在四处蔓延的一种追逐幸福的狂热中稍作停留,喘一口气。”(引自德国威廉·施密德的《幸福》的自序)于是,戴铜作了停留,喘了几口气——他思考了:幸福该指向哪里?聚集在何处?结论当然是指向人。千万别以为,幸福指向人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常常所谓的幸福已偏离了人,偏向了其他方面,其结果当然是,幸福并不来敲你的门。

戴铜说,教育要让人幸福。在他的思想深处,这一命题是,把人置于学校的中心,置于学校的中心的实质,是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柏拉图主义哲学家皮科这么说:“哦,亚当!……我们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是为了让你能够更加自如地环顾四周,看清世上存在的一切事物。”这正是“人的尊严”(转引自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哲学的邀请》)。所以,戴铜自觉地认为,“把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人本,既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幸福教育要以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服务人、发展人、成就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促进师生全员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职业的幸福。”人,每一个、每一位,成了戴铜幸福教育哲学的主语。

全文阅读

幸福的哲学(节选)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无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阅读指津】 理清文章脉络。如同其他文体一样,社科类文章也有明晰的文脉,一般说来,高考所选此类文章篇幅不会太长,一千多字居多,内容亦不太深奥,读懂应当不费多大气力。文章第一段提出他人观点: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很难标准统一,这是总说。文章第二段按照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人们做事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这是分论。文章第三段西方哲学史上对于幸福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其一以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为代表,名曰:“快乐论”。它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人们应当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其二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为代表,称之为“完善主义”。它认为,幸福乃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需求以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这仍是分论。第四段小结前一段,概括上面两派相同之处,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行文至此,论及西方哲学对幸福持有的种种见解,这显然并不完备,失之单一。所以第五段谈到中国哲学里对幸福的见地:一是道家,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你来我往的快乐,比较接近西方的快乐主义;二是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莫过于道德上的完善比较接近西方的“完善主义”。此段将分论推向纵深。无论怎样说,以上东西方对于幸福的识见可谓神貌契合,具有实用主义的浓厚色彩。但凡事无绝对,与之相对的就有虚无主义。第六段就专门论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秉持的观点: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此处所举显然是幸福界说的补充和丰富,同时也有当下的作用,前后勾连,逻辑严密。文章最后一段,令人信服地得出作者的结论:幸福是实际存在的,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全文阅读

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研究探析

摘要:幸福一直是被人文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幸福感理论和职业幸福感理论等。幸福感理论包括幸福感影响因素和幸福感模型及测量研究,职业幸福感是幸福感在职业领域的延伸,与幸福感相似,包括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和测量研究等。现代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理论研究将幸福的本质清晰出来,为测量和提升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幸福哲学幸福感职业幸福感

幸福是伴随人类历史发展以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直接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幸福不仅关系到家庭和睦和工作满意,也关系到组织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幸福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

一、中西方传统幸福哲学

幸福是人们对自我人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那么怎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西方哲学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幸福哲学主要以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等为代表。儒家主义者主张以德为福,道德的就是幸福的,他们倡导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认为一个人向内修身养性,养成仁义礼智的良好品德,向外齐家治国平天下,处理好人际关系才是幸福的人生。道家主义者主张安命顺天的幸福观,在他们看来,万物的本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过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而佛家认为人生只有摒除贪求的欲望,修行念佛,才能摆脱痛苦,获得快乐幸福。尽管三种哲学观指出的获得幸福人生的具体路径有所不同,然而,在以自身修身养性来获得幸福人生的大方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西方传统幸福哲学主要以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观和基督教神学幸福观为代表。感性主义幸福观强调幸福是感望的满足与快乐,代表人物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的意义以快乐为主,快乐和不适是做事的标准。伊壁鸠鲁也推崇一切取舍从快乐出发,而通过审慎、道德和实践可以实现快乐。理性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在于按理性行事,感官的享受只会荒废人生,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苏格拉底指出善就是知,知就是德,德就是福,人们运用理性求知、修德与行善,才能成为一个幸福之人。基督教神学幸福观认为幸福来自上帝,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奥古斯丁认为人都有原罪,只有按上帝的真理和律法而行,才能形成完善的品格,获得完全的幸福。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天堂的幸福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尘世生活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从上可知,西方哲学对幸福的本质理解存在着争论,感性幸福观注重感性的快乐,理性幸福观强调道德与至善,而基督教神学幸福观重视上帝的救赎和恩典。另外,在实现幸福的途径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感性幸福观与理性幸福观都注重运用理性来达成,而基督教神学幸福观认为理性也是罪性的,只有通过上帝才可以达到。

中西方哲学对幸福的理解和关于获得幸福的路径的观点,为现代幸福感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全文阅读

由冯友兰《庄子》英译本中“幸福”概念的建构谈译者主体性之体现

摘 要:在庄子笔下,“幸福”/“福”并不是需要重点关注核心概念,然而在冯友兰的《庄子》英译本中,却对何为“幸福”(happy、happiness)、如何才能“致福”(be happy/attain happiness)着重进行了阐释与解读。本文将通过对冯友兰《庄子》英译本中对“幸福”这一概念的建构与其读解、翻译“逍遥”、“齐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在这一翻译过程当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键词:冯友兰;《庄子》英译;译者;主体性

冯友兰的《庄子》英译本《CHUANG-TZU:A New Selected Translation with an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Kuo Hsiang》作为继巴尔福(Frederic Henry Balfour)、翟里斯(Herbert A. Giles)、理雅各(James Legge)之后的第四个《庄子》英译本,也是第一个由中国译者翻译的译本,不仅对后来中国学者译庄具有开拓意义,于1964年在纽约再版后,对西方的庄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冯译《庄子》在各家《庄子》英译本中独树一帜,具有译者本人的鲜明风格,而其中最为突出的特色,正如冯友兰本人在译作前言中所说,是根据其个人对庄子哲学的读解作出的翻译,以及附加的注释与评论(包括译者注与郭象注)――“However, there are important terms, phrases, or passages, which are the keys to the whole chapter, of which a different rendering may give the whole chapter a different tune or colour. In such cases, I usually give a new rendering according to what I consider the right interpretation of Chuang Tzu’s philosophy. This, together with the explanations and comments, may justify my calling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my own.”[1](“有些重要的术语、短语以及段落,对整个章节的理解十分关键。不同的翻译可能会使整个章节的语调和章节变得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常常根据我认为是对庄子哲学的正确阐释来给出新的翻译。这一点,加上注释与评论,或许能够让我把这一译本称作是我的译本。”)其《庄子》英译本中“幸福”(happy/happiness)概念的构建过程,正是这一翻译理念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幸福”/“福”与“致福”并非是《庄子》原书[2]所关注的重点,在整个内七篇中仅出现了三次(《逍遥游》中的“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人间世》中的“福轻乎羽,莫至能载”;《应帝王》中的“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然而在冯译《庄子》中,涉及何为“幸福”(happy、happiness)、如何才能“致福”(be happy/attain happiness)的讨论多次出现,仅happy、happiness(幸福、快乐)两个词一共就出现了17次,其中有对庄子原文的翻译,有对郭象注的翻译,还有译者个人的注释。可以说,“幸福”是冯友兰在翻译-解读庄子哲学时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那么,在庄子原文本的框架内,作为译者的冯友兰是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建构起这一概念的呢?

冯友兰在其庄子学研究中,一直把“逍遥”与“齐物”作为《庄子》内七篇的核心所在,在其晚年完成的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明确指出了“逍遥”与“齐物”的重要地位:“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之中。……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庄学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齐物’与‘逍遥’。”[3]这一观点在其《庄子》英译本中已初现端倪,译者对文本的评论与注释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逍遥”与“齐物”展开,而“幸福”概念的构建则与之二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一、“幸福”与“逍遥”

纵观冯友兰对《庄子》第一篇《逍遥游》的译文,可以发现,首先,他将原文当中出现的两处“逍遥”都译作“happy”或“happiness”,例如:

(1) 逍遥游

全文阅读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

【摘 要】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小康”社会。然而我们在吃饱穿暖的年代却重新陷入了迷惑之中,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来到。文章选取希腊晚期哲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犬儒派和斯多葛学派两派作为落脚点,对其幸福观点加以分析,以给当下的精神困惑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幸福观

古希腊晚期的哲学,我们通常称之为“晚期希腊哲学”,它包括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晚期希腊哲学历经800余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新老观念的碰撞,因而派系林立,传承复杂,主要流派包括柏拉图学园、吕克昂学园、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学派、怀疑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

与以前的哲学相比,晚期希腊哲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这个时期没有全新的体系出现。哲学家们大多没有自己独立发挥创造的思想,而是以某位大师或某派的思想为主干,对其加以延伸、发展,并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二是伦理化倾向。由于希腊晚期社会发生巨变,城邦制瓦解,马其顿人和罗马人的政权交替,造成了社会的剧烈动荡,人们普遍渴望安身立命。再加上学术自身的发展及哲学内部的争论,晚期哲学逐步偏离了早期和中期希腊哲学那种穷究天理的思辨精神,转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一、犬儒派的玩世不恭幸福观

犬儒派是古希腊晚期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西诺普的狄奥根尼。其学派主要主张清心寡欲,放弃俗世的荣华富贵,力倡回归自然,这一点和我们古代的老庄哲学有些相似。早期的犬儒派是极其严肃的,他们立志揭穿人世间的一切伪善,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德性,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随着犬儒哲学的流行,其内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后来的犬儒派们发表宏论,竭力鼓吹清贫生活的无比美好,甚至把人们的正常感情也讥讽为愚蠢。

犬儒派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诡辩学派的启蒙运动和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思想,但是他们把其发展到极端,乃至走向了禁欲主义和苦行主义。在他们那里,财富、荣誉、婚姻、家庭甚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无足轻重的,而且还是我们寻找幸福的障碍,“自然”状态之下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他们把善定义为普遍的目的,又把不受制与自然地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定义为善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幸福目标是弃绝那包括吃穿住行在内的一切身外之物,逃避享乐,摆脱感觉的愉快。他们追求德性,并追求从欲望中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他们否认苏格拉底的外在的道德行为准则,与德性相比,那些外在的物质财富都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幸福是不依赖于周围的世界,达到人的真正自由,实现人格的自律性。

犬儒派的思想和行为确实是对人类贪婪本性的一个极大挑战。没有物质财富,过着清贫的生活是多么地快乐和幸福。他们并没有让人坚决隔断与世俗事物的联系,而仅仅是要人们对他们保持坚决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世界,这就是犬儒派的幸福观。

全文阅读

教育工作者要学点哲学

幸福代表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幸福生活。然而,许多教育工作者因工作压力大而身心疲惫,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幸福感,使得学校思想工作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为此,笔者认为,要引导教育工作者学点哲学,增强教育生活的幸福感,做幸福的教育人。

一、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一)使职业理想更崇高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学一点哲学,可以让我们的理想更崇高。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学点哲学,教育工作者才会理性地思考工作和人生,思考自己的教育事业之路该怎样走,往什么方向走。试想一个贪图安逸的人,何谈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名师都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做动力,感动中国的人物,坚守藏区支教12年的胡忠、谢晓君夫妇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诠释。正如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对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学校精神的核心人物,校长的领导主要是办学思想和理念的领导。要想落实办学思想和理念,就要将其内化为教职工的行为。所以,校长要多学点哲学,才能领导好全校教职工,才能更好地践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在管理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发扬民主,科学谋划发展: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献身于教育事业;才能肯于钻研,敢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教育风格。

(二)使师德师风更高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职业理想内化为教师的崇高道德品质,以德立教,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典型。要引导教师从教育哲学家的人生经历、教育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其著作中汲取智慧,对照自省,修炼提升。我们要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二十多年一直在巴甫雷什中学教书,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这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品质。阅读《陶行知传》就会被陶行知先生放弃优越生活,穿上布衣草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所感染。

全文阅读

哲学何为 第24期

编者按:在当今这个物质化和世俗化的时代,对于意义和精神的追问可能已经成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了。但是,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都在和鲜活的生命打交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这些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这个话题与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的联系。本期,我们特别为大家带来著名哲学学者陈嘉映教授对于“哲学何为”的探讨,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本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专场讲座”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陈嘉映,上海人,当代著名哲学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现象学。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后攻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生,199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特聘教授,被称为“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

今天讨论的话题比较大,哲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如果你打开哲学教科书,不同的教科书会提供不同的回答。今天晚上我讲的这些也只是这种种回答中的一种,当然我也不会像准备考试一样讲给你们听,我就讲讲我个人有点体会的这一部分。我只负责把大家领入哲学这个庭院的门口,让大家稍稍了解一些做哲学、研究哲学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我觉得这比得到一个答案还要重要。

哲学即穷理

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会说理,例如,民众向政府说理,政府要做一件事,民众会问为什么。你在家里也一样,爸爸妈妈要你做一件事,你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爸爸妈妈要跟你说理。小孩子偏要做一件事,他也会跟爸爸妈妈说一些理。所以说,其实说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在进行的事情。

所谓说理,就是强权的一种掩饰,强权即公理。所谓的说理无非是一种意识形态,无非是一种欺骗的方式。有时你会发现说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说理,就不会有虚假的说理。我并不是说哲学就是说理,并不是说说理就是哲学。仔细一想,道理的背后都有野心,道理背后还有道理。房价太高,价格应降下来,但买不起房子就一定是坏事吗?买不起房子你租呀,通过说理,慢慢渗透这些道理后面的道理,比如政治制度、民主自由,进入道理背后的说理,这就是哲学。

举个例子来说,有个叫张三的人,他很幸福,他是怎么幸福的呢?你看,他年纪轻轻,就提了副处长,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孩子听话,应该说很幸福了。但是有人说他并不幸福,说他妻子虽然漂亮但有病,单位上所有人都欺负他。这种讨论是一种聊天,这种讨论肯定不是哲学。但这种关于幸福不幸福的讨论有时还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我有另外一个朋友,关于张三的情况,他知道得不多,甚至不如我多。但是,他反驳我,说:陈老师,你把那个叫幸福呀,张三年轻时可有学术理想呢,他特别想做学术,结果呢,现在当了一个副处长,他的人生没有按他的理想走下去,你不知道他多难受啊!你别看他那些同学现在还在街头逛,当个艺术家,但他们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叫幸福。像张三多挣了几块钱,升了几级职位,那不叫幸福。这里我们争论的情况是不同的,前一种争论中,我和我的朋友关于幸福的看法是一样的。前一种争论里我们两个关于何为幸福没有分歧,我们的分歧是关于张三的具体情况到底怎么样;而在后一种争论中,我们关于张三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分歧,我们有分歧的是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那么后一种争论我就认为它倾向于是一种哲学争论,这何为幸福不是讲张三幸福还是李四幸福,当我们讲张三幸福或者李四幸福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把何为幸福这个问题解决了,或者自以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了,然后就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张三够幸福了,李四够幸福了。但哲学关心的恰恰是后一个问题,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叫做概念的问题。概念的问题是什么呢?这就是何为幸福,何为勇敢,何为德信,何为知识,何为行动,何为良好政治。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柏拉图的书,请你回忆一下你读过的《柏拉图对话集》,柏拉图的几乎每一篇对话都可以给出一个这样的题目,比如何为美德。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当然也有前苏格拉底等一些哲学家,但是我们真正了解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很明显看到他所关心的问题,他是怎么关心的。我们当然不是要把他讲清楚,只是说哲学是关心概念的,或者我开头说的把哲学叫做“穷理”,哲学是在追求一般说理的背后的道理,或者是追问根本道理的思考。我们这样理解哲学有这样一个好处,简单,而这个简单就有助于我们把哲学和另外一些特别主要的精神形态区别开来。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