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温旧知,解诗题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它会令你想起哪首诗?
生:《望天门山》。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在“明诗意”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表现出色,写下此片断,与大家分享。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能将古诗读得流利而富有节奏。可是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想知道诗句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看下面的注释。
生:问老师。
生:查字典。
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联系上下文。
饮湖上初睛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于宋神宗四年(1070年)至神宗七年(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它的晴姿雨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飘渺的山影。联系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来看,两句所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联系同题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人醉乡”来看,那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人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山是水,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读者不仅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以想见诗人挥毫时的兴奋情状及其洒脱开阔的胸怀。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这美人有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是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罢,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妆也好,都无敢其美,而只能增添其色。对这个比喻。今人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人偶到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和诗的空灵美。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喻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遂成为西湖定评。”从此。人们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苏轼本人对这一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有“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句。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深为赞赏,常在诗中提到,如武衍在《正月二日泛舟湖上》诗中就说:“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更是充分肯定了它的文学和艺术成就。而这首诗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概括性特别强。它写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态,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一直到今天还浮现在西湖游客的心头,使湖山因之生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东坡一生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2700多首诗作。其中不乏蕴涵着悠远意趣、耐人寻味的满蕴禅趣的上乘之作。严沧浪说:“诗有别趣,非观理也。”沈德潜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纪晓岚也说:“诗宜参禅味,不宜作禅语。”苏诗中以禅趣入诗的诗是不少的,其内容多从人情物性的体会中来,困饱含着诗人成熟高妙的悟力,故能伺机泉涌,触物成篇,寄兴味于其内,发直趣于其外。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中云:
水光漱艳睛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是传颂千古的绝句,所作时间晚于上一首一年。唐宋诗人中吟咏西湖的诗作中有不少名句,而苏轼的这首诗,是所有西湖诗中最脍炙人口、传诵最广的一首。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及西湖的晴姿雨态。丽日照射下,光影满湖,晴天的湖景是美好的;山色迷蒙似隔着轻纱,反衬出了湖上风光的层次,雨天的湖景也是极为奇妙的。从这两句诗可以想见在不同的天气下的湖山胜景。阳光满浙,又忽然山水间云烟迷蒙。可见万物万象,生意欣欣,山水空流,自在无羁,大自然是这样永恒神奇,这就是佛性真如妙体的显现。下两句把西湖比做美人西施,在此诗人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遂成为西湖定评。这可以说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所以王文诰评曰:“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公凡西湖诗,皆加意出色,变尽方法。”
由此可见,这种西湖初晴后湖光山色的迷茫朦胧优美奇丽,充分写出西湖的神秘奇谲,所以自然带着富有的禅味。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上海市语文中考点击丛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12届新版)》(下简称《点击》)143页《阅读指南》在解说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说:“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简单点说,也就是《点击》认为次句(即第二句)诗“山色空蒙雨亦奇”即“山色雨亦奇”,这符合诗句的原意吗?我以为是不符合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阅读指南》在总结整首诗时说:“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这个总结是准确的,不错的。因此本诗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动人。很显然,下句即第二句(次句)就是描写西湖在雨天里的美丽奇妙,并非是“群山”。“雨亦奇”的应是西湖,而非“群山”或“山色”。但《点击》在解释中喧宾夺主,将此句的主语“西湖”偷换成“群山”,这是完全错误的,使原诗成了“半身不遂”。也即是说只写了晴天的西湖,而雨天中的“西湖”没有了,只有雨中的“群山”。这使原来“晴方好”的西湖和“雨亦奇”的西湖之间对比没有了,成了“半身不遂”。而晴天的西湖与雨中的群山是不能对比的,也不是原诗基本构思“西湖晴天好”与“西湖雨天奇”的框架,只剩下了“晴天的西湖”,残了半边身,这大大歪曲了苏轼原诗的基本意蕴,是完全错误的。
对这首诗的准确解说是:“晴天水波闪闪,西湖正显示美丽,雨天山色迷蒙中的西湖也非常神奇。我要把西湖比作那美女西施,淡雅的妆束或浓艳的打扮都非常适宜。”此诗一、二句的主语都是“西湖”,这才能说是苏轼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写西湖极为美丽神奇,也才能显现出如美女西施那样“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十分明显,无需多言。
虽云“诗无达诂”,但当诗有“达诂”时就不能乱去“诂”。《点击》对“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解说就属“乱诂”之类。(作者系山东潍坊市退休教师)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7-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著名文学大家。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写这首诗时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丽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雾笼罩下缥缈的山影。联系诗题来看,两句所描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读者不仅可以想见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和西子间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味神韵上,与想像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今人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抹的西子”;另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抹,雨天比淡妆”。两者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像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雨二者何者指浓抹,何者指淡妆。我们欣赏时取其构思之巧,神韵之美即可,不必死抠字眼,舍本逐末。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喻使作者很得意,后来诗篇多加引用;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是深为赞赏:“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所以,此句“遂成为西湖定评”,人们也常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
王文浩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其特点之一是构思之巧妙和诗思之空灵;其二为本诗的概括性,它写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一直到今天还浮现在西湖游客的心头,使湖山因之生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必欣赏过这首诗的读者,一定对它耳熟能详。这首诗的叙述方式别致,先谈感受,再叙实景,营造了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细细品味,西湖六月与众不同的风光就会尽现眼前:西湖的六月,放眼望去,无穷无尽大大小小青翠欲滴的荷叶覆盖了整个湖面,随风摇曳,几乎看不到水面;一枝枝红艳艳的荷花,在朝阳的浸润下透出的那种朦胧的红润,让人心旷神怡。这种境界,只在早晨,如若走出这特定的场景,再去品味这一红一绿,绿不会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红也不会有那种别样的朦胧。往往我们审视教材,立足点放在欣赏美丽的景色,心在荷叶,情在荷花,常理看,无可厚非,这不就是一首写景诗吗?也有细心的朋友发现诗中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早晨起来,净慈寺旁西湖岸边诗人杨万里与好友林子方话别,顺着这一思路,又将它划在了送别诗的行列里。
是写景?还是送别?鉴于这种情况,的确该细细商榷了。诗里读不到送别的影子,好友送别,尤其是古人,总有一种淡淡的离愁萦绕心头。但这首诗中找不到,整首诗洋溢的是欢快,流淌的是美景。难道,杨万里,造诣极高的诗人,写作也有离题的时候。题目为送别,可诗中却只字未提离别情。情在何处?其实它就隐藏在碧绿的荷叶下,蕴藏在别样红的荷花中。翠绿的荷叶涌向天边,娇媚的荷花别样鲜艳,场面宏大,渲染天地之壮阔,让人惊叹。尽管有离愁也都被这满湖的荷叶荷花遮蔽了,彰显不出来。因为景美心情快乐,因为景美深受感动,因为景美掩盖离别情。所以诗人浓墨重彩地写了荷叶荷花,他们的离别之情则蕴含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诗中。
这首七绝的名句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晋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前两句写感受,造句大气,使读者还未领略西湖美景,已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后两句写实景,诗人描了一幅接天荷叶、荷花在丽日下交相辉映的绚丽画面。全诗先赞后叙的手法,一上来就抓住读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用“碧”、“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接”、“映”又使整湖荷花、荷叶展现出动态之美。全诗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情景交融,表现出浓厚的送别情。
诗中着重描写了西湖荷塘的景色。六月的一个清晨,诗人在净慈寺前送客,看来不会是久别远剐,所以作者未将“别”作为描写的主体。这时,西湖旖旎的风光把他迷住了,不禁由衷地赞叹道:“毕竟是西湖的六月,风光独好,与其他季节不一样啊!”“毕竟”二字,增强了感彩。这里用了概述手法。紧接着就是具体写景,抓住了六月西湖最有特色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绿海点红,香清色艳的夏日西湖破晓图,足以令人尽情领略西湖美景。根据这首诗的题目,应有送别友人这一内容,但是除了题目,诗中却无一字提到送友。这跟一般的送友诗大不相同,是别具一格的。字面上虽一字未提送友,但我们从诗句所表达的明朗情绪来看,诗人送友时的心境是愉悦的,因此诗人在送友时,就以极大的注意力描写西湖的景色,以别致的风光作送别的背景,来抒发自己送友时的欢愉心情。由此可以看出杨万里虽然送别友人,但诗句中并没有强调送别二字,而是用景来描述当时送别林子方的心情,并且从诗句中能够体会到这次分别的时间并不长久,所以诗人并没有表现出送友的那种悲凉的心情。诗人用“接天”写莲叶覆盖之广,用“无穷”写莲叶数目之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又特别强调一个“碧”字,这样,境界就显得更为广阔,色彩也很鲜明。莲叶与荷花,碧与红,因为分别有天空与阳光作陪衬,所以色彩极为鲜艳,使人觉得六月西湖清晨旖旎绚丽的风景确乎与平常不同,不禁与诗人在一二两句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发生共鸣,因而惊叹赞赏不已。
所以,作为师者,不能将它武断地定位为写景诗或送别诗,要立体地解读教材。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欣赏到西湖六月与众不同的景色,更要洞察到隐含在美景背后的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这种情感不是忧伤,是一种被美景陶醉的豁达!审视教材,这份离别情不可忽略,也不能忽略!
“空灵”与“模糊”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的审美在于怍者所创作的诗境,所谓“诗中有画”很形象地说明了诗歌的境界,读一首诗就像欣赏一幅画,中国绘画就具有“空灵”与“模糊”的特点。李白的《望天门山》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可谓“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只是各自所创设的诗境不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把两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放在―起,意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光。
诗境的空灵是确定的判断,也是自然的再现。《望天门山》开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首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借山势写水的汹涌;次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力,借水势写出山的奇险。两句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创设的空灵意境,再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天门山的雄姿,诗立脚点在孤帆上,尤其是一个“出”字,让人如身处其境,逼真地再现了舟行江中望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最后―句传神地展现了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全诗一句一个画面,诗句流畅似脱口而出,全无刻意修饰,但深入体味便觉意味隽永,这正是诗歌创设的最佳空灵境界。
模糊之境则使人似坠云雾之中,诗境创设的形象本身先已模糊,其内涵也单一而不确定,往往使人做出多种不同的理解,它不是唯一的、确定无疑的审美判断。《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写出了西湖水光山色、睛雨姿态。首句写太阳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两句所描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创设了一种空灵秀美的西湖胜景,显得更加真实优美。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描写西湖的千古绝唱,然而作者表现的意境又恰恰是非常模糊的、不确定的,西湖到底有多美,作者把她比作西施,而谁也没有见过西施是怎样的美,事实上是你认为有多美就有多美。可见诗境的这种模糊、朦胧和不确定性,并非是西湖的自然再现,而是诗人的艺术创造。特别是“淡妆浓抹”与上两句诗的“晴”与“雨”对应,“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呼应,充分展现了西湖的优美风姿。作者用“西子”比西湖,在诗境创造上,二者之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通感妙喻,在于神似而不是形似,因为两者的美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美的艺术创造,既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极大的诱发力,又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诗境的空灵美和模糊美,既相关联又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空灵侧重于“内隐外露”,其内在意蕴虽然隐深,其外部形象却是豁朗的。《望天门山》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气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诗意是豁朗而确定的,但作者内含于心境的意义是隐禽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作者所表达的诗意却是内外隐含,虽然迷蒙不清,但使人读之韵味无穷,创设了一种模糊朦胧的美。这两首诗选编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有目的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创设,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并对诗歌产生兴趣。
一、情景导入,初读解题
1.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自古以来便以风景秀美著称,西湖,恰如镶嵌在杭州上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就去秀美的西湖游赏一番。
2. 西湖美景无数,最著名的当数这十处景致了。(播放西湖十景配诗图片,稍作介绍)
3. 这样的风景,美不美啊?(生答“美”)是啊,连我们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是这样觉得。(课件出示古诗,师手指课题)你看,诗人和朋友在西湖饮酒聊天,刚开始是晴空万里,后来却又下起雨来。于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循词入境,诵读悟情
1. 西湖比西子
(1)好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就是西施(出D),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之美。相传西施来到溪边,鱼儿见了她的美貌,都吃惊得忘记了游动,竟然沉到了水底。美么?不信啊,有词为证(出诗词),谁愿意来读一读: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不只是词,连诗都这样说到:美人笑靥惊天色,你们读。美人笑靥惊天色,惹醉鱼儿沉下来。
(2)对比“西子”和“西湖”(出示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