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雨的散文

写雨的散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出了散文的味道

散文集《水西听雨》是诗人、散文家蒋德明的第六本个人作品专集。蒋德明,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作为作家、诗人的蒋德明,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诗歌为文学界的同行所称道,荣获过一些影响大的奖项,被著名的专家、学者、评论家评论、引用。社会上、网络上的文学爱好者,也纷纷点击、阅读、转载、手抄他的作品,还出现了书商盗版其作品的现象。我也是在对他的有关评述中,才读到他的一些诗文,知道蒋德明的名字的。所谓陌生,虽然知道他是一位有一定成就的作家,但从未相见过,也没有任何文字的交往,对蒋德明知之甚少。最近,缘于好友、同乡、将军作家吴传玖的嘱托,为蒋德明的散文新著《水西听雨》写序,用了几天时间,才一一认真地拜读了这本近三百页的电子文本。同时也渐渐走进了蒋德明的人生经历、文学世界。更是被一位已有显著文学建树的作家诗人的成就所叹服,我能为其作序,既荣幸,也惶恐。从他的作品中我知道,包括阎晶明、徐成淼在内的文坛大家等都对蒋德明的文学成就有很高的评价,更不用说文学界的同仁和他的粉丝了。我一老朽又能说些什么呢?好在我这个人做事认真,为人作序写评,都要仔细先读原著,有了体会才敢动笔。这里,那就以一篇读后感权当为序吧!读蒋德明散文集《水西听雨》,我感觉到他创作的场域总是离不开故乡贵州西北的山水、人文、风情,离不开他的父母妻儿、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离不开他从事创作以来文学界的朋友、师长和通过社会媒体接交走进他情感深处的各种朋友等。他爱在雨中回忆、联想,常在雨中孕育和捕捉题材,好在雨中突发灵感,又多在雨中写作、做事。雨丝连着他的情丝,雨滴牵着他的泪滴。雨中事、雨中人、雨中情、雨中梦、雨中雨……甚至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各辑的栏目名以及不少作品的题目,都有一个雨字。真是好一个“雨”字了得!正是这样,蒋德明的《水西听雨》,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愁绪,浅浅的忧郁。这是一种婉约的文风么?这是一种幽雅的境界么?这是一种属于蒋德明散文的味道么?联系到作家写的题材和事件、人物,我却在婉约中看到了美好,在忧郁中感受到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乡愁。我甚至认为对《水西听雨》的这本散文集的总体评价,都可以用“乡愁”两个字来概括。乡土、乡愁的味道,就是这本《水西听雨》炫目的亮色。我喜欢读散文,就是因为好的散文,无论写的什么题材,总有一种属于散文特别的味道让人去品评。比如:题材内容上人物、事件真实的原生态味道,行文风格或自由、飘逸、或朴实、闲适、或奔放、洒脱、或清新、自然的味道,作品境界或深沉、隽永、或沉郁、凝重、或活泼、幽默的味道等,在品读散文的味道时,我们感受着散文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去思考社会、人生、自然生态、科学、艺术等问题,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品读《水西听雨》,从真实的品格中我们去品乡愁的味道,既有作品题材内容上特别的乡土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也有从艺术氛围飘溢出的散文味道让人享受。特别的乡愁味道,属于《水西听雨》,属于作家蒋德明。不忘乡愁,记住乡愁,说小,是对乡土和父老乡亲的爱;说大,就是要我们不忘本,不忘根。是一个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民族情、家国爱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李白是在床前的一片月光中,走进了故乡的乡愁,那么,蒋德明则在他的故乡水西的雨声里,听到了外公脚下缝纫机哒哒的声响中一条老街的沧桑和亲人们的心语;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一张小小的邮票中、矮矮的坟墓里、浅浅的海峡上,那么,蒋德明的乡愁就在初恋时田野那如雨点般晶莹的蓝花上和随父亲散步时的父爱子情的无语中;如果说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抒发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情怀,那么,蒋德明的《回家》《花椒又红了》等,则在一切景语事语皆情语的抒写中,抒发了一名赤子作家与故乡及亲人们的血肉之情。“烟雨映南窗”,雨凝赤子情。一棵老屋旁的花椒树,一碗母亲亲手制作的花椒油,在作家笔下无不让人体验到乡情的亲切,感受到乡愁的动人。家宴上机智的母亲用故事为儿解惑,“如诗的母亲”养育出了一位不忘根本的赤子作家。乡愁流淌在作家的血液中,他便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写贵州花溪雪的静美,去写瓮安草塘在宇宙生命进程中的神奇和决定红军命运的猴场会议的历史风云,去写青岩古镇悠久的历史和变迁,去写威宁草海的蓬勃生机,去写梵净山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丰富和观看金顶日出的震撼等等。一个作家,记住了乡愁,他就会自觉地扎根到生活的深处,扎根在人心之中,他就能永葆创作的活力,就会不断有创作的灵感光临,为我们奉献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美文佳诗。我读蒋德明的这些作品,和他一起在“听雨”中,也听到了他乡情的心声,乡愁的情韵。乡愁使蒋德明的散文情深意浓,乡愁又使他的散文有很特别的一种散文味道。我在读《水西听雨》时,和过去读过的散文比较,还有一种特别的散文味道让我迷醉。而这种味道就是从他散文的故事中散发出来的。用散文来讲故事,而且这本散文集的多数文章都有故事,恐怕也是蒋德明散文味道的又一大亮色。蒋德明散文中的故事丰富多彩,在乡土和乡愁的雨声书写中,外公、外婆、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的人生故事,充满酸甜苦辣的味道。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乡村、一个县城、一条老街、一座矿山、一个家庭变迁的风声雨声,人生的沧桑紧连着时代的节律的跳动声。《难忘的年夜饭》写饿饭年代大年三十外婆送来的一个骨头的故事,从骨头上剃下来的一碗肉,被少年的我“偷”了一半揣在身上……一个细节演绎的时代悲剧溢出的辛酸年味,让人读了无不动容,禁不住泪湿纸笔。德明散文中的故事,无论是他人生初恋和文学经历中与众多纷丝之间的情感纠葛,如《萨克斯倾吐的认忆》《没能握住的手》《没有玫瑰的情人节》《往事中的往事》《琵琶语声》以及长卷散文《雨吻花艳》等,还是述写人生经历中所见所历所闻的《往事》《空门斯人》《小城故事》等,大多善于用散文这种文体自然、亲切、活泼的文风特点,以“我”的目光和感受来切入写故事,把散文中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充满真情实感,既生动幽默,又情彩飞扬,耐人寻味、引人共鸣。这就使散文中的故事,更有散文的味道而和小说中的故事不同。德明故事中的散文,他在注重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个性特点的同时,又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把小说、戏剧、影视、诗歌等文体形式的一些艺术手法,融入在散文的写作中,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充满了艺术百花的绚烂色彩与活力。他散文中的故事像《琵琶语声》《萨克斯倾吐的记忆》《雨吻花艳》以及描写文学大家的《在艾青家作客》《核桃树下》等,都有像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常用的误会巧合的手法,这些故事又大多是通过一个颇有张力的生活细节来结构情节、描绘人物并推动情节的发展,这就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具有小说戏剧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同时,也通过跨文体写作的方法,扩大和丰富了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空间,这无疑是对散文文体的革新,使散文所有的艺术味道变得多味而耐品。散文和诗,本来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甚至被称为文学上的并缔莲。历代不少诗人又同时是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家,也把散文当成诗来写。在散文和诗歌文体中,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散文诗和诗散文。蒋德明是诗人,他首先是从写诗登上文坛的,因此,他的散文集《水西听雨》,不少作品都很有诗味。他散文中的诗歌味道,又是德明散文创作的一个亮点。德明的这些散文味道中的诗味,主要在于他的不少散文都有诗的构思像《琵琶语声》《贺卡上的小诗》《蓝色野花》《水西听雨》等,通过联想、想象的构思,使这些散文具有诗的艺术空间引人去想象和进行思想内容上的补充。其次,德明有的散文作品,虽用的是散文的形式,但在写作时,却又是当成诗来写,读文如读诗,让人感到诗意盎然。如《雨中雨》这样的散文,首先以散文的叙述方式使之保持着散文的形式,但在构思和语言的使用上,又尽显诗歌艺术的长处。“雨中雨”,诗的联想引读者去品这“雨中雨”两个雨字的不同意味,从而使这篇散文具有诗的内核而充满诗意,行文上连续几段“听雨”的充满诗意的排比句和古诗词中有关雨的名句的妙用,就像朗诵诗一样,使之有声有色,诗意盎然。这样的散文,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的内核,是真正的诗散文。再次,德明写散文,善于用诗歌的修辞手段和锤炼、挑选最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写叙事、记人、写景、抒情,如《花溪雪》中写雪花飘落在在水中:“雪养在溪水中,养雪的花溪水,……我……的影子也在其中养着”,一个“养”字妙不可言,充满了原生态的生命力,也更有诗味;又如《雨中雨》里的“青花如梦,梦醒花雨厚”的“厚”字,《古老的大利侗寨》中“有鸟被惊飞,叫声满含水滴”,“一朵雪……是三百年前丢失的莲”,“梵净山的落日像一滴血滴进烟青色的沧海里……”等,见证使用诗歌的各种修辞手段来写散文,从而增强了散文诗歌味道的艺术魅力。关于蒋德明的诗文,文学大家的评论和纷丝的点赞不少,我仅从在阅读他这本散集作品时,品出的味道,说点个人看法,不敢为序,读后感而已。见笑。(作者系鲁迅文学奖评委、《边疆文学》主编。)

全文阅读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全文阅读

论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

摘要: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当代散文创作呈现出相对平庸的状态。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在自觉的追求中,以其高远而切近现实的主体精神及独特的艺术表现为散文创作奉献了一种新的文体范式,显示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体意识,表现出对当代散文实践的超越。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主体精神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全文阅读

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特点

摘要:曾经兴盛一时的散文创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便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一直到9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复苏的景象。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成为催生这一时期散文重新焕发生机并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力量之一。余秋雨通过对历史深沉的理性感悟,把自身对历史、人文关怀以及自然之美进行了形象的融合,这也形成了余秋雨创作风格的构成要素。对其创作风格的特点进行探讨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余秋雨,了解其散文创作的真正魅力所在。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创作 特点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阅读余秋雨的散文读者可谓是享用了一顿文化大餐,读者不仅可以听故事、学艺术而且可以探历史、寻文化,在其作品中感受哲、史、思、艺的文化魅力,也正是这样丰富的内涵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容量宏大、内涵深广、篇幅较长其中也蕴藏着做种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对余秋雨的解读,无论是从饱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苦旅》的角度、亦或是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还是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都可以感受到余秋雨散文集创作中的金典之处,这些作品品也成为了新时期散文文化回归的先河。在余秋雨先生的众多散文作品中都蕴含着它独特送的创作风格,具体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游历山水名胜把握文化的脉络

在创作的过程中,余秋雨有着明确的写作目标,始终本着意气为先的原则,按照主题先行的风格来创作。它的散文,看似在写山水,其实,究其本质,是在进行文化寻根。他散文中的山水,所发挥的只是背景作用,是为了衬托而出现的,而真正的创作目的所在是要从山水中找寻生命之真谛、寻求文化之根源,用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就是:余秋雨的散文是“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千年一叹》一文,这是一篇自序,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理解起来是这样的:相比较于笔端,我个人更加注重脚步;相比较于文章,我个人更关注生命;相比较于精细,我个人更倾向于粗糙。

余秋雨的散文被誉为文化大散文,他的作品在创作中注重的是文化的含量、其取材往往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相联系,常以文化的视角观照生活,作品往往附着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觉的文化意识。在其作品《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这些文化创作一方面体现出了余秋雨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是作者通过山水名胜把握文化脉络的典型写照。

二、通过历史文化名人来感慨和反思

全文阅读

对《绿》与《荷塘月色》审美赏析

论文关键词: 散文 绿 荷塘月色 情感表现法

论文摘要: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绿》、《荷塘月色》的情感表现法各有千秋:色彩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色彩素淡朦胧,情调隐曲含蓄;精巧构思;静与不静;酣畅淋漓的文字体现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心境,各具文学魅力。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文坛的散文大家,《绿》、《荷塘月色》是他笔下两篇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两篇散文的情感表现法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色彩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的《绿》

描写景物要符合景物特点,写得自然逼真,但同时也要写出作者感情的波澜,独特情思,这种独特情思与客观景物形象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便产生诗情画意。

在《绿》里,当作者一见到那一汪碧绿的清水,便把胸中最美好的情思倾注其间,一面描绘,一面赞叹:“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作者神与物游,也就禁不住如痴如醉,于是一面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加以刻画,着意渲染;一面寄托情思抒发自己特有的感受。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感情宣泄比较彰显。

二、色彩素淡朦胧,情调隐曲含蓄的《荷》

寓情于景把自己深沉的感情蕴含于景物描写之中。

全文阅读

关注风雨中的生命

贾平凹的散文《风雨》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调整时新增的。很多老师在看后表示很难教,对文章的主题很难把握。大部分的教案、课件或参考书都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做这样的归纳:“……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我以为,这是不完整的解读,《风雨》的主题绝不应该只看到“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更应该要看到对弱小生命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我们且来看看《风雨》原文的结尾:“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风雨来了,老人应该患有风湿病,只好“使劲捶着腰腿”,这是痛苦而无奈的事,何来温暖之感?小孩也因风雨不能外出玩耍,只是在无奈与无聊中,因为爱玩的天性,“惊喜地”发现了门外涨水成池,可以折纸船,于是,只敢“趴在门缝”“一只一只放出去”,除了“天真纯洁性情”外,更多的是无奈的求乐之举。

贾平凹善于用独特的视角看待生活,还原真实的生活味道,并始终坚持文学创作要用简炼、含蓄、质朴、平实的语言,这造就了他散文的一大特点:淡泊含蓄。他要求散文要写出“生活实感,写出生活的原生态”,同时,他又认为“好的散文,必须是事实和看法都有” [1 ],他的有些散文,借着看似“超然物外,置身事外”的客观,含蓄地表达一种强烈的主观情感;看似信笔涂鸦而成的文章,却在字里行间深藏着某种生活的哲思,甚至是禅思,也就是“作者要写出的地方”。《风雨》便是具有这一特色的散文。初读,会觉得作者没有渗透自己的情感,也没有写出什么哲理,纯粹是对景物的客观描绘,但实际上它是以动写静,写出了一种心游自然时的观望情绪。观望什么呢?那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到他散文的另一个特点——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弱小生命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使他的有些散文闪耀着人性之光,蕴含着“虚怀天下风雨”的气息。他曾经说过,要关注日常生活,写散文“要虚怀天下风雨,你便有源于高度的自觉,而不限于就事论事。” [2 ]。贾平凹早年艰辛的生活经历,使他早期作品更多地反映社会的苦难,反映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贾平凹)在精神上是一个自由的、独立的知识分子,而且对底层保持长久的关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系教授伍方斐语)《风雨》便是他早期的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看似“超然物外,置身事外,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只言片语的抒情和议论,但我们若在了解了“贾氏散文”的两个特点后,静下心来,再次进入《风雨》文本,仔细地逐字逐句地品咂,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真实地还原了芸芸众生(树林、垂柳、杨叶、芦苇、葡萄蔓、浮萍、羊、苍蝇、鸟儿、猫、鱼儿、女孩、老头、孩子)在风雨中的生存本相。文中的动植物或弱小,或卑微,面对狂风暴雨,或不堪一击,或本能地躲避;文中的女孩、老人、孩子们不是幼小,就是老弱多病,面对大的风雨,也是无力抵抗的。然而就是在这些客观的描述中,作者淡淡地在风雨中湿漉漉地渗透着对弱小生命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我们还应看到,风雨的描写呈现出全知全能全景式的俯瞰,使作者产生了一种地位优势,它会喚起作者内心的大悲悯,于是有了那种关怀!原来他在心游自然时,一直在观望着风雨中的弱小生命和他们的命运,这就是《风雨》所隐含的重要的人文情怀。

《教参》中《风雨》一课的“问题研究”部分虽然提供了主题参考,却没有明确,也没有提及上述问题,后面“有关资料”所提供的参考文章《三议》也未明确提及,许多老师或不知所措,或不明就里,便不曾(或懒得)思考过,便只好一律地“温暖的画面”着,笼统地对文字进行简单粗浅的表面概括。未能进入文本的深处,那又怎能引领学生与作者一起心游自然,然后对文中的“芸芸众生”产生同情与关注呢?又怎能与作者做一番心灵沟通与情感共鸣呢?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最终也就只能停留在浅表的印象中。

因此,在教学《风雨》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一步一步地深入文本,进行细细的品咂:

师:第一段表现了什么?

生:风很大。

师:对树林的影响呢?请用原文回答。

全文阅读

作文基础等级之散文要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是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则是指中心明确,有贯串全文的线索。在一篇散文中,“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散文的选材、结构、语言等要以中心为依据。“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因此中心的确立要鲜明、集中,表述要言简意赅,位置也要尽可能显眼,一目了然。具体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意在笔先,加强审题。动笔之前先确立中心。高考作文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常常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考生应只选择某一个角度立意。明确通过文章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围绕这个中心,可在行文前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列出来。

2.单一集中,突出中心。一篇散文,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而且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因此最好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让读者能清楚地了解。具体方法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

3.材料点击,聚焦中心。中心确立以后,就要围绕中心取材。和中心无关或关联不紧的材料,都要舍弃。材料选好之后,还要在材料和中心之间,准确地把握住材料的“重心”,在两者的“结合点”“沟通点”上恰当用墨,选好准确的“关联点”切入,不断点击,努力提高“关键词”的出场率。

4.针对文体,灵活表现。在散文中表达中心,主要有两种形式:(1)阐述事理,直抒胸臆。这种方式,多见于记言记事的散文,如叙事散文、杂文、小品、札记等。这类文章思想的表达,或者直接叙述事件,通过事件本身就反映出某种思想;或者在描写、叙述事件过程中,夹叙夹议,表达出思想观点;或者通过抒情、议论表达出作者的爱憎。总之,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一件事或一种景物的描写,抒发思想感情。这样的散文,一般表达较为含蓄,通过描写事情和景物本身,采用画龙点睛之笔表达思想。写诗讲诗眼,写散文则讲文眼,即用简洁的点睛之笔,表达出中心。例如散文《捉蜻蜓》:开始是描述蜻蜓怎么飞翔,下面又写怎样用一根柳条扎个圆圈蒙上蜘蛛网去网蜻蜓。对如何网蜻蜓写得非常细腻生动,把一群小孩子的天真烂漫劲写得活灵活现。后面又写蜻蜓原来也是益虫,写得也很具体。以上写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深刻的思想,只不过是常见的生活画面罢了,可是在后面作者却来了个奇峰突起。文章写道:“我心中时时感到愧悔,因为当年捉弄了那么多蜻蜓,并把那种祸及多端的‘蛛网绝招’流传了下来。蜘蛛和蜻蜓同是益虫,我们却利用益虫捕食害虫的武器去捕捉益虫,这不仅是一场灾难,也完全颠倒了是非。”然后作者又写道:“这些,不禁使我想到:以毁坏别人的劳动成果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对付敌人的工具和办法去对付朋友,不是曾给我们的过去带来过痛苦吗?”看了这两段文字,不禁让人茅塞顿开,深受启发。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但它是全篇文章的精华,也可以叫文眼,由于这几句的出现,就使前面那些成为非常必要的描写,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了。运用这种方法所写的散文,往往耐人寻味。

紧扣命题,中心明确,这是考场作文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只要我们的考生关注现实,多加思考,勤加练习,就一定能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散文。

【例文展示】

全文阅读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是散文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同样具有散文的最大特点――形散神不散,把散文散珠碎玉般的内容串联起来的正是作者流泻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我们在阅读写景抒情散文时,只有抓住这个核心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下面就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问题做一些探究。

一、抓住景物析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的主体是景物,虽然不是文章的核心,但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到了对景物的描写上。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所抒感的理解。把握景物的特点的关键是注意作者在行文中运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找准这些词语成为把握景物特点的关键。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温晴”(温暖晴朗),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的图景。

二、融情于景见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写景抒情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常言道“画龙点睛”,唯有“点睛”方能出神,“画龙”之后才好“点睛”,而“画龙”的过程即是融情于景的过程,所以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立意”,需要紧扣“文眼”,认真赏析作者对景物细腻逼真的描写。特别是那些精彩的片段,需要细细品味,随着作者的思路层层推进,向纵深开掘,主要结合写作背景,全面归纳。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品读语言悟真情

全文阅读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内容摘要: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叙事、写景、记人和感思;构思方法基本有两种:由“物”生“思”和缘情述“物”。回顾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选文,建议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这样的教学思路与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思路同。

关键词:散文阅读 题材 构思方法 教学 高考试题

一.回顾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选文及试题

1.按题材分类。

(1)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中的散文是指在现代汉语系统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活的内容是写作的素材,素材经提炼写入文章便成为题材;学生阅读散文,第一感觉即文章的内容。因此,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进而解答相关试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是比较科学的,且切合实际。

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1.叙事类,2.写景类,3.记人类,4.感思类。

(2)回顾近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选文:

全文阅读

如何不起故园情

《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写于1974年,此时,余光中先生离开朝思暮想的大陆已经25年了,正如文中写道,“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隐约点出了当时大陆和台湾的关系。

余光中先生是一位诗人,他的《乡愁》一诗让大家耳熟能详,这篇散文其实也在表达一种乡愁,但文中的乡愁,不仅仅表现为对大陆的思念,更表现为对中华古老文明的倾慕和对中华古文明失落的忧虑。这种深厚的情感,是通过对“雨”的感受来传达的。在结构上,文章不同于一般的线性结构的散文,而是以“雨”为话题,呈放射状的自由联想结构。作者的思绪像野马驰骋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乃至世界的疆土上,驰骋在深邃的历史隧道里,奏响了一曲以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惊叹为主旋律的交响曲。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神思飞越、浮想联翩的。

文章先是写了现实中“天潮潮地湿湿”的雨季,自然地转入“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令人感觉台北、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黑白片”比喻单调乏味甚至灰暗,可见作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是担忧的,而这种担忧,正是出于爱。正是这份爱,诗人连大陆上的大寒流的酷冷也愿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可见其向往与投入。所以,作者接着写了方块字“雨”的魅力。“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这里,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由于作者对空间上的“那片土地”“古大陆”的失落,已决意从“方块字”“美丽的中文”,即传统的文化中去寻觅魂牵梦萦的那个记忆中的“古神州”。这一点,在30年后余光中的自述中也能得到佐证——“离开中国大陆,自然是离心,心即华人和中文的故土,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且更是历史的和文化上的”。可见,余光中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是文化上的无根之感与漂泊无定,是归属感的失缺让汉字成为他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就如一个简单的“雨”字,在作家的眼中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上的美感。

如果说方块字“雨”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作者心中的慰藉,那么,现实中的“雨”又给作者带来了什么呢?“雨是女性”,作者写道。这是一个独特新奇的比喻,写出了雨的感性、多情,只有同样多情感性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受。空蒙而迷幻的雨气,有清清爽爽的味道,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作者的感受如此细腻逼真,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雨的气息唤醒了地上的地下的生命,唤醒了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雨”是一个引子,引出的是一串长长的关于那片土地的记忆。

雨,不仅可以嗅,还可以观,在作者的眼里,雨是这样的:“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这种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也成就了中国的古典诗词如“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般的意趣,或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也让人顿生闲意,忘却尘世,这是在美国的落基山所无法看到也无法感受的,这里作者又一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雨是可嗅可观的,更是可听的。从课文第五段开始,作者写听雨了,作者笔下的雨是丰富的。从空间看,有大陆的、有岛上的;从人物看,有蒋捷、有王禹偁、有作者自己;从时间看,有四月的黄梅雨,有七月的台风台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听雨的感觉是千差万别的。“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为什么多了一层凄迷之感呢?这种凄迷之感正是一种游子之痛。作者为什么又要插入蒋捷的听雨呢?蒋捷的词里既有个人一生的悲欢离合又有整个时局的风云变幻,这种人生境遇中包括了游子之情、家国之痛,这种感情与作者的境遇有相通之处。王禹偁的散文中的竹楼听雨,则是一种文人之趣,此外,这是一笔相当自然的过渡。因为,余光中要借助他的听雨,转入听屋顶上的雨。作者两次讲到在“日式古屋里听雨”,其实严格地说,应该是中式的,因为日本式的瓦屋顶,是从中国模仿过去的。日本统治台湾50年,建筑了许多类似中国瓦屋顶的房子。在瓦屋里两次听雨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但是梦总会醒的,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代文明挤兑了听雨的美感,挤兑了传统文化的诗意。这是现实之忧。

如果说老舍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他的心灵的黏合,那大陆也一样充溢在余光中的心间。余光中1928年重阳出生于南京,9岁之前,在多湖多雨多寺庙多燕子和风筝的江南水乡浸润中,在水样温柔的江南女子(母亲和许多表姐妹)呵护下,抽枝展叶。可是,水的温柔还没来得及培植出一株幽雅纷披的兰草,火的猛烈已逼近大江南北。日寇铁蹄践踏在太湖四周,余光中的静谧童年提前终结。后来一路逃难,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回忆往事时,他曾说,他一生都在不断地失去,失去伙伴,失去朋友,失去同学,失去亲人,失去故土。这种感伤袭来的时候,就像潇潇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至此,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选择“雨”这一意象作为他抒情的载体,而“冷”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二是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和孤独。这种孤独源自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他说,此生最大伤痛乃是“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1992年回大陆),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而他,正是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最成气候的“游子”。

余光中“右手为诗,左手为文”。他以学贯中西的经历、多学科知识、诗人的才气和对语言的敏感,提出了“诗性”散文。他以为,审美的散文,应该有“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这篇散文,应该是很好地践行了他的标准,但更为打动人心的是他华丽典雅的语言外表下一颗不失诗意和传统的美丽灵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