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所在
1.1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传统的医学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但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与团委、宣传部、学生处等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联动机制,资源分散,在教育内容、方式、载体、评价等诸多方面无法充分释放彼此的活力要素从而达到深度合作。从外部来看,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实习就业医院、社区、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够。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动力作用,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少,未能实现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行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没有做到将德育从校园延伸到课外和校外。
1.2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没有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教育平台。不少医学院校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思政课课时开设不足且普遍实行大班授课,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医学人文修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程种类单调,课时数量较少,课程资源匮乏,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其次,重视理论讲授,轻视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在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清,衔接性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活动形式与活动主体较为单一。再次,道德教育网络平台构建滞后,对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跟进医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和及时介入医学生道德成长的全过程,容易造成教育真空现象。
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2.1协同理论的内涵特征
协同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首次提出,强调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参与各方具备共同的目标,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围绕共同目标形成共享理念,构建沟通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作为一种提高组织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协同理论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转变教育理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
[摘要]语言、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学习本身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外语的教学要结合文化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们都会在潜意识中受到特定学习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协同”理论的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接纳理解不同的目的语文化,并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关键词]外语教学 学习文化 文化协同
[作者简介]杨柳(1980-),女,四川雅安人,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四川 雅安 625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105-03
语言是文化基石,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一面镜子,其中既有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反映文化。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不仅语言、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语言学习本身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语言的教学要结合文化来进行,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形式结构体系内进行语言形式学习和技能训练。文化始终贯穿语言教学的背景,时时刻刻都会影响教学本身。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得到的,不仅是语言,还有世界观,包括要了解目的语语者的社会文化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并增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以及文化的交际能力。
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曹文曾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探讨归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不教,教什么,如何教。通过胡文仲、束定芳等人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形式的文化内涵、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制约、英语教学与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不成其为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教学可以包括以下五个内容:语言交际(包括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修辞)、非言语交际(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距等)、交际习俗与礼仪(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送礼等)、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和同事关系、社区关系等)、价值观念(个人与集体、人与外部世界、思维方式、知识与价值等)。这些都是和语言与语言运用关系较密切的文化内容,也基本上勾勒出了一个文化教学的框架。通过提高交际双方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来帮助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的本族语者进行交流。以英语教学为例,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与英语为母语者的成功交流,从而能够顺利地学习和吸收目的语文化。但是这样的教学目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
现在英语作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英语教学这种国际语言教学培养的英语学习者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还需要用英语同英语为非本族语的人打交道。同时,文化作为语言学习者身份构建的一个重要部分,轻易地摆脱母语文化的视角而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是不容易的。所以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外语学习者遭遇冲突和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以许国璋、曹文等为代表的人物主张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目的语文化,而且应该包括母语文化。许国璋指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应注意我国自己的文化。在他提出的英语教学方案中,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文化内容,还包括母语文化内容。曹文总结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为了达到文化理解,文化教学的内容就不应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还应该包括母语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就不仅仅是要达到单向学习吸收目的语文化的目标,而是为了实现“双语以及多语文化的交叉交际”。从而使学习者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在目的语的文化里构建自己与之对应的交际空间,也就是说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就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解决之中的某些问题。可以借鉴科泰齐和金的“文化协同”理论。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观念落后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这样几种落后的理念和观念:“政府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机关为主体提供“钱粮政策”;“学校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可以包办一切;“解决就业论”,急功近利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等;“企业创办论”,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或公司,受益面很窄;“第二课堂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类社团、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落后理念和观念,导致了创业教育主体不明,活动目的不清,最终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脱节,难以形成合力。
2.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大多高校仍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分支,既无专项经费也无专人指导,其教育内容单纯是创业方法和途径的教育;有的认为只有求职能力弱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才需要创业,将创业弱化为毕业生谋生手段和提高学校的灵活就业率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由于经济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好,为了甩包袱而让大学生去自谋职业一种教育形式。这些有关创业教育的定位都是不科学的。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3.创业教育网络化联动机制不畅
近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家认识到创业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政府、市场、学校、社会和个人还没有真正联动起来,没有有机融合方方面面的优势共同服务大学生创业。目前还缺乏健全的全民创业配套制度、常态的长效机制和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各方对创业教育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的协作联动不畅;高校之间创业教育联动不畅;高校创业教育与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动不畅;高校与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推广等联动不畅;各方在资源整合、工作交叉、人员合理利用上联动不畅。因此,需要真正构建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为一体的创业教育立体网络化联动的有效机制。
4.创业教育利益风险分担不明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价值目标模糊
在高等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中,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地位。整体而言,高校“德育为首”的理念还不够全面深入,德育总体目标还不够明确,甚至有些模糊,这也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颇具模糊性。相对于德育效应,智育效应更具显性、及时性和可测性。因此,在绝大部分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智育处于中心地位。这一方面使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德育在高校全盘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使高校德育出现了“过度智育化倾向”,倾向于将德育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性的课程来传授,过分倚重单向灌输和考试,很难使学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高校在确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时,忽视了外在环境的持续变化,没有统筹兼顾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发展诉求。这种目标过分强调共性,充满了理想化和泛政治化的色彩,缺乏应有的层次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都想管用”的设计初衷变成了“很难管用”的现实尴尬。
(二)制度惯性明显
现行的高校德育制度体系,基于以往的历史背景、历史经验和社会环境,既有正式制度构成的刚性约束要素,又有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软约束”。调查显示,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高校德育制度体系总体是比较健全的。相较于其他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容易固化成德育主体的工作习惯和理念,久而久之,难以改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惯性所致。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包括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和途径等。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实施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制度没有及时修订或废止,已经部分或完全失效。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因为多种原因,不太熟悉新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制度固化所形成的经验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遭遇“雾里看花”的迷茫。
(三)德育评价滞后
近年来,高校德育评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尤其是高校德育评价中的一些误区。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用试卷来考核德育效果和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第二课堂的德育实践活动、道德品行养成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权重偏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德育评价,既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德育工作者用静止的标准体系去衡量个性不断发展的受教育者,当发现被评估的受教育者德行与评估标准不一致时,往往只会单方面否定被评估者,而不去反思已有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还有些德育工作者简单的将德育评价等同于政治教育评价,使评估结论失真或以偏概全,甚至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
(四)主体角色单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要素。认知因素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转化上:情意因素的功能体现在对认知意向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重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意因素的状况,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协同、和谐发展。
一、发挥情意因素的启动作用,激发学生认知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点,它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反映。
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而动机又是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内趋力,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不少教师已经在教学中采用了各种方法,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有时可以利用实物或者教具、学具等,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比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句话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是抽象难懂的。有些教师上《角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利用活动角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先通过认真观察教具的演示,再通过动手操作学具的体验,充分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知识,不仅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打好基础,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对学生进行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辩证思想启蒙教育。
二、发挥情意因素的定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要改变认知活动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情意因素的定向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把学生的情意定向在参与认知的过程之中。
一、音乐选择与韵律活动
韵律活动在体育学科教学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表现,在《体育与健身》教材大纲上指出:韵律活动有生动、活泼、形象和精神感染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高自信心。可见,韵律活动意义和作用之重大,不容教师的忽视。小学阶段的韵律活动包括:节奏练习、韵律操、器械活动、集体舞等等。因此,在韵律活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实践发现,音乐给韵律活动带来无限的操作空间。它可以不断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而带来美的享受。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缓释、产生心旷神怡的放松效果。因此,捷韵律活动的教学中必须对音乐的运用动一番脑筋。节奏练习与器械活动的教学,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对于不同节奏的辨别能力,通过节奏来落实每一个动作,并且逐步体验动作交换的规律,在音乐的运用上,可以考虑节奏清晰拍点较重的音乐。在练习中,让学生尽情体验,循序渐进,不断地适应音乐节奏的来回变化,使动作与音乐相互融合。也可充分利用学生音乐课上学过的节奏乐曲,让他们在熟悉的节奏中来进行体育动作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学习的兴趣。集体舞教学即将全面铺开,对于教师来说,利用配套教学资源的音乐是理所当然的,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教学准备的时间和难度,让教师能专心的研究技术动作的教学,而不是扎在音乐堆里去寻找。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和适应性,在除了运用配套资源的音乐以外,还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地适应所学集体舞节奏的音乐,让学生不断理解肢体动作,从中慢慢明白音乐与舞蹈是相通的,不同的音乐所表达的舞蹈也同样有着艺术的表现力。使学生充分地去适应各种音乐,提高实践与运用的能力。
二、科学与技术知识与模仿活动
在小学阶段,攀登与爬越教材有一部分是以模仿活动为主,它是发展学生平衡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身体灵巧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落实攀爬教材时,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的培养。模仿是指:照着现成的样子做,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进行较为有型的模仿活动。在小学低年级科学与技术教材中就有关于小动物的外形、习性以及特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后就有了一个较为初步的理论知识基础。如果,此时来进行体育学科教学中模仿动物爬行的教材,将会达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模仿小动物爬行这一教材,是让学生模仿自然界的一些动物的爬行动作,来提高模仿和身体的协调的能力,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充分体验爬行获得的乐趣。在科学与技术课上所学的小动物的知识就会被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体育课中。并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爬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简单的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脑中会形成一些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的初步表象。从而,来指导他们的肢体行动。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片、听小动物的叫声以及引导学生自己区分动物爬行的特点,大胆表现肢体动作。
三、结语
由此可见,把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辅助作为铺垫,抓住教学的时机,这对于体育教学就产生了“如鱼得水”的推动作用。也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的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学得快乐、学得有意义。协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工作还在不断地进行,要使各学科教学协同的有序、协同的有效、协同的完美,还需要每一位第一线的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在实施协同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展开充分的反思和研究,扬长避短,使协同教学能扎扎实实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作者:屈祺炜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要素。认知因素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转化上:情意因素的功能体现在对认知意向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重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意因素的状况,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协同、和谐发展。
一、发挥情意因素的启动作用,激发学生认知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点,它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反映。
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而动机又是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内趋力,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不少教师已经在教学中采用了各种方法,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有时可以利用实物或者教具、学具等,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比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句话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是抽象难懂的。有些教师上《角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利用活动角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先通过认真观察教具的演示,再通过动手操作学具的体验,充分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知识,不仅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打好基础,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对学生进行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辩证思想启蒙教育。
二、发挥情意因素的定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要改变认知活动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情意因素的定向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把学生的情意定向在参与认知的过程之中。
一、我国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把协同创新作为实现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打造成“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其中,“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是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201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这些阐述对我国校企协同创新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也为大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协同”成为现阶段引导我国校企合作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在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深化协同创新思想,将协同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网络行动中,并形成具有持久、稳定、有效运作的协同发展机制,在网络合作目标、合作资源、创新管理等各个层次上实现协同发展。在合作目标上,要实现任务分配平衡、运营目标协同与战略手段协同。在资源层面上,要实现人力、物力、财力与信息等资源的协调。在创新管理上,要实现组织研发、交易协调与成果分配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对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解与认识
事实上,“协同”的思想在我国早已有之,特别是军事家在论述作战方略时特别重视“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如《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的论述。按照协同学理论,“协同”是指要素对要素的干扰能力,表现了要素在系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特征。“协同创新”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科技创新的活动之中,各创新要素在独自发挥作用的同时,基于机制性互动形成系统整体效率实质性提升。较早就“协同创新”的意义进行探讨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葛洛(PeterGloor)。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由具有共同愿景的人员,借助网络进行思想、信息与工作交流,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校企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等基本创新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中介、金融部门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其中,政府主要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创新引导,科技中介主要进行科技信息服务,金融部门提供创新资金。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知识、技术与思想在创新主体间的共享,从而弥合各创新主体现有创新能力与所需创新水平之间的差距。从发展路径上看,协同创新包括成果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共建基地等多种形式。与传统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更具整体性、动态性特征。为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协同创新网络,需要从网络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形态、发展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形成有助于网络构建、运行、持久与优化的发展环境。校企协同创新网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部分,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其他网络相比,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突出的是以大学、企业为关键主体,同时包含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基于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因其结构特征的独特性,形成与国家创新系统的特殊关系及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独特地位。
三、通过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
从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看,美国的硅谷不仅是世界创新的典范,而且以斯坦福大学为创新源泉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校企协同创新网络。从大学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斯坦福大学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使它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孵化出大批高科技企业,与苹果、谷歌、思科、惠普、英特尔等龙头企业形成校企协同创新网络,从而缔造了科技与财富神话。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和校企协同创新实践看,我国的大学教育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1.通过改革发挥大学教育的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大学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这种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大学教育发展的方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障碍,并且从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了我国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我们认为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从根本上要发挥大学和企业的比较优势,这对大学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大学教育不仅要成为知识的源泉和人才的摇篮,而且要成为发挥知识和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和资本优势密切结合,成为创新网络的关键主体。
摘要:梳理了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理论,该理论在丰富教育信息化内容的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跨文化教学与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界定相关概念,就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教学系统设计视角分析了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DBR)在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设计中的操作步骤。
关键词:跨文化 ; 网络协作学习; 基于设计的研究(DBR)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90007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玉娟(1985-),女,硕士,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资源。
0引言
多民族地区跨文化教育的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合多民族地区跨文化学习实际的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自然十分必要。网络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常见的、较为稳定的信息化学习方式,要将其融入跨文化学习实际,切实改进跨文化学习,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核心。只有在真实情景中实施教学设计才能获知设计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设计,这无疑与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简称DBR)的理念不谋而合。
1跨文化学习与网络协作学习
“文化(Culture)”作为术语最早被泰勒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明确指出了文化的具体范畴。我国文化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给出的“国际上的看法”则强调文化的社会群体特征,核心因素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借鉴鲁卫群教授的观点,从教育视点出发对文化进行描述:①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的人化。包括3个维度:大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和社会自然的人化;②文化可以通过接受教育等形式来习得;③文化包括观念、生活方式等内涵,其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通过教育可以传承某些文化成分,而放弃另一些文化成分。
摘 要 随着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系统共同组成的协同教育系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主流。本文针对已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所存在的问题,采用调查问卷、走访等方法,对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用户进行调查,了解各用户的平台需求,再根据信息反馈,借鉴结构化分析方法,提出了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各大功能需求,将平台中的模块概况和版块初步划分,为搭建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作铺垫,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教育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作前期的准备。
关键词 三大教育系统 协同教育 网络平台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今教育环境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言传身教般的家庭教育、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于是,一种由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组成的新型教育系统逐渐成型——协同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使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从而形成合力,已经被纳入了致力于协同教育的研究人员的课题中。其中,网络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最为普遍的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网络功能性不全、协同要素缺失(社会教育系统被忽略)、平台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困扰着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导致已有的平台效果并不能达到所希望的水平。针对这一现象,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纷纷投入到新型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中。
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相关调研,首先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相关成员中进行走访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等,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网站搭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为搭建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作铺垫,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教育研究”这一课题作前期的准备,从而运用协同教育的理念促进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全面成长。
1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理论基础及需求概述
1.1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