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序列不明,路子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改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形成重点训练项目的具体的训练序列,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铺好提高作文水平的台阶;二是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使之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充实作文内容;三是形成与综合训练相配套的同步单项训练系列,解决作文基本功问题;四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经常练笔,使动笔写文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解决练得少的问题。

1987年我校开始了"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的专题实验。在县教研室的帮助下,通过招聘,自愿报名,领导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选聘了朱耀元同志担任实验班老师,并制定了《试验方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班实验到六年级学生毕业,为第一轮的实验周期。

二、实验的目标与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是一项整体系统性的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

(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当众、独立地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努力达到"能说会道"有的学生还要"能言善辩"。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使学生视野开阔。在观察中,有计划地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细微性,以及观察的敏锐性。

全文阅读

写日记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经常写日记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增强写作的能力。因此,从三年级起应当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大纲的理解,我认为写日记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其它多方面的能力。下面就以写日记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为话题谈一谈。

培养观察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可见,培养观察力很重要。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良好的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观察训练。教师教会小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大都是无目的观察,如果对生活不了解,头脑空空,思想混乱,就谈不上表达,更谈不上表达清楚。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要首先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培养观察能力,使其学会观察。当然,学生在写观察日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明确观察目标;二、观察时要认真有序;三、观察时要多思考。

锻炼意志力 写日记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就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就是通过坚持写日记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的。许多小学生很厌倦写日记,很难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坚持写日记,就是磨练意志力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台湾的苏意涵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的妈妈只做一件事:每天陪女儿写30个字的日记。女儿写,她也写。不要求多,但要有内容,要写得精练。写得不好,擦掉,重写。如此多年,苏意涵的意志力训练得特别好。苏意涵最终靠意志力获得了成功,她成为第一个得到英特尔科展最大奖“青年科学家奖”的中学生。苏意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把写日记变成一个好的习惯 ,有利于孩子们意志力的培养。

增强表达力 想要写好作文,就要多练多写。写日记正是小学生有效的练笔方式之一。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下来,想要描写的可以描写一下,需要说明的说明一下,也可发表点感想,也可抒发点感情。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今天我躺在暖乎乎的被窝里,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妈妈在耳边对我说:“快起来,下雪啦!”我心情异常激动,“嗖”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地是白的,房子是白的,树是白的,一切都是白的,天空在白雪的映衬下非常明亮,一切多美呀!日记写得真是不错。我把这篇日记念给同学们听时,他可高兴了。原来写日记就这么简单,把自己看的、听的、做的、想的写出来就行了。在日记里,孩子们也可以写下自己新奇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也拓展了思维和想象力。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们会发现,自己在不自觉之中就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进来了,也许不久,就会因为坚持写日记而成为一个作文小能手!因此我们坚信,坚持写日记完全可以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表达能力。

丰富情感力 童年是每个学生最重要的生命阶段,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他们童年生活中的很多经历可以变成生命的源泉,写作的源泉。学生可以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中到处充满美,关键是没有亲身经历,没有情感的体会,发现不了美之所在。在一次整理房间时,我让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打扫她的房间。在打扫过程中,她感悟到:我觉得抹布很了不起,看起来很脏,抹出的桌子却很干净。真是脏了自己,干净了他人。打扫完后,她把抹布用肥皂洗干净挂了起来。事后,我让她用日记形式写下来。在以后的日记中,我就鼓励她多感悟,多体会,积累情感。这个做法在我的日记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例如,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让学生以《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一篇日记,让学生懂得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记得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放了一些图片给学生看,并要求他们回家看新闻,然后要求学生就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种种感人的事迹为话题写一篇日记。结果,同学们写得很有真情实感,并纷纷表示要向灾区的同学捐款、捐物,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在这里,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因此通过写日记可以教会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学会感恩,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会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写日记的好处很多,本文就日记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日记教学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能通过写日记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全文阅读

怎样指导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入门日记

指导农村低年级学生写日记,是一个难度大很烦恼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农村,决定着农村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个别差异性大、见识窄。相较于城市的小学生,他们受到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差,因而导致他们的基础差、起点低。本人是一名长期在农村教学点工作的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人认为只有对这样的群体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提高低年级学生写入门日记的能力。

所以,本人认为了解摸清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有意义的。其特点是:

1.父母外出打工多,留守学生多,父母与学校、学生交流机会少,督促机会少。

2.有些父母对学生学习不重视,认为读书无用,可读可不读,没有什么影响。

3.有些父母是有心无力,为了生计奔波,没有精力辅导孩子。

4.农村学生见识窄,课外阅读刊物没有,上网没有,受家庭经济影响。

5.学生的老一辈大多是文化较低,没有监管、辅导能力,缺少语言沟通和积累。

6.学生第一次练习试写日记,存在畏惧、害怕、不敢写的心理障碍。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教小学生写日记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具体的记叙文,让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流畅、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应先教小学生如何写日记。写日记,对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写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第一步。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是提高其写作能力和发展智力关键的一步。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怕写日记,有的学生是肚子里无话可写,有的学生是肚子里有话但不知道该怎么写。针对以上情况,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生活中积累素材。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有了写作素材,才能写好日记;只有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东西了,学生才不会怕写日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玩游戏、踢足球、打乒乓球、拔河比赛、爬山、放牛、赶鸭、捉鱼等,如果教师能适时引导学生把这些充满童趣的事记录下来,那么学生的日记也就有了素材。因此,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教师要鼓励他们把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记下来,不必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想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的格式,放开胆子写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个人或一件事。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常不笨。”只要坚持写,常练笔,就会渐渐地下笔如有神。当学生对观察产生了兴趣时,能够把观察到的写进日记之后,再要求他们在观察中做到准确、细致、透彻,日记才能写得真实生动、具体。例如,一位学生在写《卷笔刀》时是这样写的:“我有一个漂亮的卷笔刀,它是心形的,表面是浅绿色,两侧都有一只蓝猫在吹泡泡。卷笔刀的正面有一个小孔,那是放铅笔的地方,只要放入铅笔,转动后面的摇把,就可以削铅笔了。小孔下面是盛铅和木屑的盒子,卷笔刀一削完了,铅和木屑就在里面了。如果铅和木屑盛满了,拉出来倒了,就可以了。”小作者在写自己的卷笔刀时观察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生动,而且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所以写得具体、深刻。可见,学生在写日记时是用心去观察的。学生有了写日记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就有可写的东西,当然就不会把写日记当作苦差。除此之外,欣赏、评论也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写日记,教师对于学生的日记都要进行批改,并每周进行赏析,先挑选有普遍性优点的日记让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师生及时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题材选得好的,词语运用恰当的,或者某位差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我都拿来读给全班学生听,并给予点评。被读到的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学生也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能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的日记赏析,既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又是一次美的享受。

二、重视阅读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历来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提高阅读量,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许多著名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都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写日记的能力,一定的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经典名著,不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范例,更是指导学生作文的范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累优美语句以及名言警句,还要让学生就某一句话进行仿写,并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领悟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阅读中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写日记的动机。例如,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难忘的启蒙》,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写写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我又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以此来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外看了书,就让学生把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感受写下来。

三、因级施教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指导写日记的措施应当各异,一是在记日记的数量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记日记便可;三、四年级学生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两篇;五、六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并且要定期在周一或其他时间收阅,形成惯例。二是在训练记日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因为小学各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一、二年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把句子写通顺;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要一点,开始运用简单的形容词来修饰语句;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记一篇日记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六年级学生还要运用各种形容词,各种说明方法,以及修辞手法。这样,学生的日记就能由低年级向高年级不断地发展,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也就逐步地形成了。

日记的内容是丰富的,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学生要写好日记应当做到“三多”: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在生活中注意不断学习新知识,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描述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味的内容,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

全文阅读

日记起步趣为先

摘 要:田本娜教授在《论小学作文教学》一文中说:“小学生作文,不要等到三四年级才开始训练,在低年级就要开始写话、写片段练习,最好是进行写日记训练,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为三年级后的作文打下基础。”从孩子入学起,就要让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同时起步,让日记成为作文教学的奠基工程。

关键词:日记;仿写;素材;评价

一、紧扣教材,指导仿写

词句教学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在学生识字、学词、读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学着课文的句子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比如,我们在完成教学《黄山奇石》后,指导学生先观察石头的形状,然后仿照课文的2、3、4、5节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完成教学《难忘的一天》后,布置学生仿写开头:“×年×月×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学生想象丰富,表达准确,让老师欣慰。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后,学生对日记没有丝毫的畏惧心理,反而特别喜欢写日记,使写日记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乐趣。

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为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合作交流中积累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同时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他们把自己看到、做到、想到的随时写下来,为写日记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为主,全面开花,运用正面评价促发展

在评价学生日记时,我创建了新的评价方式,不再是单一的等级划分,取而代之的是多样的鼓励方式。我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杰作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每当听到精彩之处,教室里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养成了欣赏别人、学习别人长处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的日记中都有其闪光之处,我只要有所发现,便加以肯定。我采用的最能诱惑学生写日记兴趣的激励方法是“在班级博客上发表日记”和“给日记评星级”,只要动笔写了一句话的,给一颗“”;写了一句话,能用上一个好词,给两颗“”;能写一到两句话,并有一个美句的,给三颗“”;能写几句话,有几个好词、一个好句的给四颗“”;能写几句话,有几个好词、两个以上好句的,给五颗“”。这样鼓励学生爱写日记,多写日记,会写日记。

全文阅读

怎样搞好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摘 要: 小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学会积累。在阅读中积累、在观念中积累;学会观察;学会说作文稿,这样就不会害怕写作文,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积累 观察 说作文稿

作文就是练习写文章。在小学阶段,作文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内容,作文教学结果直接影响对任课教师的整体评价。小学作文大多是在三年级开设的,实际上,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早已有作文教学的痕迹。写话训练可以说是作文的前奏。如果忽视这一环节,势必影响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很多学生对于作文畏之如猛虎,见到作文就头痛。究其原因,与一二年级时的写话、说话是有直接内在联系的,一旦学生有了良好的说话与写话基础,对作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害怕写作文,大多是因为一二年级学过的词语、句子积累得不多,或者说是掌握得不够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学会积累

作文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

1.在阅读中积累。为了让全班学生都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需求,启动学生的习作动力系统是重要的途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存在性习作”提供了理论支撑,让学生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做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

儿童作文就是让儿童尽情地倾诉个体生命的知情意行,自由地表达喜怒哀乐。作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情感,而他们的情感蓄积到巅峰状态时必然会寻求一种释放的路,此时的顺情而写就“不是应师之作”而是孩子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作文不仅仅在课堂上,更不只有作文课才会出作文,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我充分利用这些生活资源,探寻着践行着。一次我上课迟到了,学生有些不满,我灵机一动地说:“我迟到了你们就给我出作文题。”学生纷纷出题,一个不善言谈的后进生怯怯地举起手说:“老师,我想让你写写校园的冬天行吗?”我想,正好可以利用刚刚学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写一篇范文,于是答应道:”好啊!下午就写出来,你们帮我修改。”为了信守诺言,中午吃过饭,我就赶着写出了学生给我出的第一道作文题《校园的冬天》。我认认真真地印好,张贴在教室里,又打印了八份分发给各小组长。学生感觉很有成就感:我居然能给老师出题,于是争相传看,一个学生啧啧赞叹:“老师,你真能写!”短短一句话我听出了学生的向往与崇拜,也体验到做语文教师的乐趣。于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帮我修改,并让学生和我比赛,写写自己熟悉的地方的冬天。学生兴趣盎然。晚上一个家长打电话告诉我,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孩子硬是拽着他到野外体验冬天,刚到家就一头扎在房间内写了起来,还非得写满一张,说要超过老师。我一听正中下怀,学生“上路了”。第二天《冬天的麦田》、《我家的冬天》、《冬天的田野》的等出现在我的面前,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儿童画,充满生活的情趣。以后,学生竟然盼着我迟到,我也就故意时不时地迟到。于是,就有了更多次学生给我出作文题、帮我修改、学生写作和我比赛。为了平等我提议学生迟到了我就给他们出作文题,倒过来比赛,从而为学生归类、整理作文,取名为《迟到的作文赛》。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我开了《词语树》栏目,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栽一棵五叶的“词语树”,这棵树靠本组学生辛勤浇灌。只要每个学生积累的词语达到30个,就可以在树上“长出一片绿叶”,在绿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长出”三片绿叶,就可以开出一朵红花,开出四朵红花就可以结出一个果实。这样全班学生的兴致都来了,今天三个学生“长出了一片绿叶”,明天五个学生“长出了一片绿叶”,没多长时间,无叶树就长得叶繁花盛,还没到期中考试就有四位学生结出了一个果实,这对于词汇的积累是极其有利的。

全文阅读

谈小学生写作训练

书面表达一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老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

一、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在观察中积累,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因为小学生主要练习写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绝大多数写的又都是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写观察日记。跟踪观察时,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定期写观察日记。这种记录,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定向观察时,为了方便观察,最好是在观察之后进行追记。

随机观察,强调作捕捉性随记——及时准确地把自己偶然观察到的新事物、好素材及突发奇想等记录下来。因为这些素材具有偶发性和一闪而过的特点,所以“随记”要及时,要像捕捉一种小动物那样,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随记本上。这种捕捉性的随记最有价值,它对拓宽写作面,写出有新意、有认识深度的文章,帮助最大。

无论是哪种观察日记,篇幅都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梗概),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所感记录下来,就达到了目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写观察日记,不能只顾写观察景、物的日记,更要重视写观察人、事(活动)的日记。下面这篇短文就是由观察随记展开的,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写随记的意义。

二、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全文阅读

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16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引导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让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小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有创意地表达,真正拓宽小学生的作文思路呢?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近年来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认识。

1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拓宽小学生作文思路,按“标准”要求习作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写好观察日记,首先学生得学会观察,否则,观察日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进一步助长学生说假话、空话的不良习惯。笔者认为小学生观察日记的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根据四季变化布置观察。大自然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四季变化分明。应抓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园,让他们去亲身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又给他们提供了观察的机会,充实了他们的写作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写起四季田野、公园、街道变化的日记就有话可说了。

二是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农时、农事的特点指导学生观察。24节气,各有不同的农事安排,各种农事又有各自不同的劳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各个季节有播种、有管理、有收获,给农民带来了繁忙和喜悦。教师可以根据农时、农事的不同,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生观察农活、农事的劳作过程、特点,以及农民伯伯劳作时的神态、动作等,然后写观察日记。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劳动或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然后指导学生写劳动日记。这样做会一举多得,既为学生的观察、写作提供了方便,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思想感情。

三是可以抓住气象变化指导学生观察。那春雨的润物细无声,燕子的翩翩舞姿、声声呢喃,那百花盛开的五彩缤纷;那夏季的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狂风大作;那秋季的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成熟的果实;那冬天里的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万物凋零和过冬作物顽强的存活。另外还有云、雾、风、霜,温、热、冷、暖,这些都是学生观察、写作的好素材。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写作。

全文阅读

中年级循环日记的实施策略

“循环日记”,按字面意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循环写日记”,其具体含义是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一个学习小组内,学生轮流负责写日记。这种循环日记写作形式不仅使小组成员间相互理解,还能相互督促学习。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课上或多或少存在着训练不足问题,课上训练时间有限,课下又不能保障一定的写作量,因此采用循环写作模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分配小组,促进学生交流

实施循环日记的首要条件就是将班级内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小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愿组合,一般4到5人一个小组,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小组成员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有的小组借用语文课文的名字,比如“蒲公英小组”(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变色龙小组”(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水滴穿石小组”(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等等。循环日记写作小组分配完成后,各小组根据自己情况选出组长,组长也可以实行轮流制,组长和组员相互交流、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除此之外,学生写完日记后把日记公开展示给小组各成员,然后就本日记进行交流、评价,比如,某学生在学习完《师恩难忘》(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这一课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关于师生的日记,内容感情真挚,用词准确生动,感染了阅读此日记的学生,同学们纷纷交流,把自己的心扉展开,分享彼此难忘的师生情。在中年级学生中采用循环日记的写作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写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

二、开放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创作

日记内容不用教师规定,而是采用开放式写作,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写入日记,鼓励学生自己创作,避免应付、抄袭。

部分学生喜欢在课文中寻找灵感,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日记的话题,比如,某一学生非常喜欢语文课,她的日记内容大部分都是受到课文启发的,在学习《走,我们去植树》(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后,她和几个小伙伴实践了种树过程,并将其写入日记中,同时还把自己植树时的心情和体会表达得淋漓尽致,小组成员阅读后不禁也有亲自植一次树的冲动。还有一位同学在学习《蒲公英》(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后,她萌发了在生活中观察蚂蚁的想法,根据作者对植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她也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蚂蚁,然后将自己的观察写成日记,蚂蚁常见但是认真观察的人却很少,她的日记也启发了同学留心生活的想法。其实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日记,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小事就会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出现很多同学常见的“没什么可写”的状况。

三、及时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

全文阅读

“新课标”下低年级作文教学浅谈

[摘要]小学低年级作文力图以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采用最新的方法,启迪刚入学孩子的思维,打开作文起步的思路.这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其作法如下,一是培养兴趣,勤于练笔;二是学会观察,合理想象;三是先说后写,降低难度;四是以读促写,有效模仿;五是加强阅读,积累语言。让学生快乐、轻松地迈开作文的第一步。

[关键词]新课标;低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作文力图以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采用最新的方法,启迪刚入学孩子的思维,打开作文起步的思路。学生用眼看,有话可说;动笔写,滔滔不绝。从看图说话、写话、交际语言入手,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兴趣盎然说出来、写出来。让学生快乐、轻松地迈开作文的第一步。

一、培养兴趣,勤于练笔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写作也是一样,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能让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有害怕写作的心理,学生一旦产生害怕的心理,将会视写作为一种负担和压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就是学习的一种乐趣,从而,愿写、乐写、想写。

首先,要从儿童实际水平出发,明确目标,创设儿童作文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语言心理的发展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就可以开始让学生学写日记了,但要求不高,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只要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完整的话,就在本子上画上苹果或盖上“智慧星”。到了二年级才要求写一段通顺的话,正确使用上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些要求在科学、民主、有效的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能够达到的。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学生才会有兴趣。要求过高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要求上不封顶,对于一些语言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篇幅可长一些,次数可多一些,只要学生乐意去写就给予表扬。

其次, 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日记交流活动。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日记交流活动。有时,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好日记;有时让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日记,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写得好的日记,把它贴在班上的“学习园地”里,让同学欣赏、学习。学生见到自己的文章上墙,心里很高兴,对写日记更感兴趣了。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有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二、学会观察,合理想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