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部牧业

西部牧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部牧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标准是2:1,除了2010年外,西部牧业的流动比率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的资产流动能力较好。在2010年度流动比率远超其他年度达最大值4.31,主要由于该年度公司的预付款项大于其他年度,公司的存货数值该年也达到了历年的最高值近129万;其次因为公司银行贷款的数额增加,2010年货币资金达最大值261万。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外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的趋势与流动比率基本相同,一般标准为1:1,公司的速动比率先增后减于2012年达到最低值0.553。主要是因为:一是新增子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储备原材料增加;二是公司经营活动增多,公司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持续增加,使得流动负债持续增加。

(二)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用来表示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筹集的比例,该指标衡量了公司利用借贷资金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给予贷款的安全程度。[3]资产负债率的一般标准是0.75,西部牧业的资产负债率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在2010年度资产负债率达到最低,去年负债总额占到资产总额的二分之一,而该年降到27%。原因是负债总额持续增加的幅度小于资产总额变动幅度。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权益乘数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反映了公司积极举借债务、以小博大的程度,该值越高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杠杆收益。[4]权益乘数先增后减,在2010年为最小值1.384。主要由于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功以股票募集资金,虽然近几年西部牧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不断上升,但股东权益总额增加小于资本总额的变动,所以权益乘数逐渐下降。在2011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基本保持不变,资产总额增加一百万,权益乘数略微回升。综上所述,分别通过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偿债能力对西部牧业进行分析,说明资金充足,财务状况稳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除了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的债务。由此可见公司融资空间较大,债权人的权益有了充分保障,公司的整体偿债能力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高,也表明公司资产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越快,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了坏账损失。行业的标准值为3:1,西部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虽高于行业水平却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扩大,公司的应付账款逐年增大,资产周转速度越来越慢。

全文阅读

生态畜牧业: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走向

摘 要:基于国内外有关草原畜牧业经济研究的文献评述,认为尽管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很大挑战,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框架和科技支持,但近年来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其必然的趋势。生态畜牧业对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转型具有参考性,但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西部草原畜牧业

中图分类号: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118-10

一、生态畜牧业理论和实践

中国现有264个牧区和半牧区县(旗),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12个省区,土地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0%,大多处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生产和社会文化功能极为重要,一直被认为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维系我国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近十年来,我国“三牧问题”(牧区、牧业、牧民)也比较突出,表现为: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牧业成本不断增加,牧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牧区贫富差距正在加剧。“三牧”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上一些人为因素[1],中国西部草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可供牲畜食用的优良牧草比例减少[2]。草原生态退化直接影响到牧民们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发展。如何既能保护好草原的生态又能提高西部草原上的牧民们生活条件是很多专家学者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全文阅读

西部大开发与畜牧业产业化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表明,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畜牧业产业经营中,政府必须在政策上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外部环境,推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国家在政策上,制定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产业政策、协调管理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内统一市场环境日益成熟,我国畜牧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就是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贸工牧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主要特征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和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划时代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产业政策及协调管理政策。首先,国家应制定明确的产业化目标模式。根据从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畜牧业产业化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的国情来看,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应定为:生产的专业化、牧业的企业化、经营的一体化、资本的规模化、利益的共享化、服务的多元化、产业的科技化、企业的跨国化、支持的体系化、调控的制度化,使畜牧业产业化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以适应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其次,国家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全国各省区的气候、土壤、地理和资源禀赋,制定全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全国和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最后,国家应制定协调管理政策。制定加强协调,理顺管理体制,消除旧体制障碍的协调管理政策,营造出一个便于牧民与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

二、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世界各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践表明,强化政府保护,增加畜牧业投入,是提高牧业比较利益,增加牧民收入,顺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尽管财政不能包揽对畜牧业产业化的全部投入,但目前民族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同时没有形成良性的畜牧业产业化投入机制,不能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的条件下,财政投入仍将是畜牧业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国家通过财政增加民族地区的支牧资金总量,规定财政支牧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牧资金稳定增长,及时到位不得挪用;国家可以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扶贫资金、商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集中扶持民族地区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

首先,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商品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商品基地,产业化就成了无源之水。国家要立足开发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支持畜牧业商品基地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比如,支持牧区绒山羊、细毛羊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牧民积极推广运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

其次,重点支持民族地区龙头骨干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担负着畜产品加工销售增值增效的重要任务,是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国家应把民族地区龙头骨干企业作为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特别是对市场潜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经营效益好、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及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从多方面强有力地重点扶持。

最后,国家还要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畜牧业产业化必须有科技支撑,没有先进的科技做后盾,其市场开拓和竞争力必然不强。国家要对民族地区有关项目组织攻关,对企业的科研所给予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保证畜牧业技术发明、实施、普及等各环节畅通,使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多出、早出成果,使科研走在生产的前面,为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增加技术储备。

全文阅读

对西部牧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标准是2:1,除了2010年外,西部牧业的流动比率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的资产流动能力较好。在2010年度流动比率远超其他年度达最大值4.31,主要由于该年度公司的预付款项大于其他年度,公司的存货数值该年也达到了历年的最高值近129万;其次因为公司银行贷款的数额增加,2010年货币资金达最大值261万。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外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的趋势与流动比率基本相同,一般标准为1:1,公司的速动比率先增后减于2012年达到最低值0.553。主要是因为:一是新增子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储备原材料增加;二是公司经营活动增多,公司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持续增加,使得流动负债持续增加。

(二)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用来表示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筹集的比例,该指标衡量了公司利用借贷资金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给予贷款的安全程度。[3]资产负债率的一般标准是0.75,西部牧业的资产负债率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在2010年度资产负债率达到最低,去年负债总额占到资产总额的二分之一,而该年降到27%。原因是负债总额持续增加的幅度小于资产总额变动幅度。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权益乘数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反映了公司积极举借债务、以小博大的程度,该值越高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杠杆收益。[4]权益乘数先增后减,在2010年为最小值1.384。主要由于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功以股票募集资金,虽然近几年西部牧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不断上升,但股东权益总额增加小于资本总额的变动,所以权益乘数逐渐下降。在2011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基本保持不变,资产总额增加一百万,权益乘数略微回升。综上所述,分别通过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偿债能力对西部牧业进行分析,说明资金充足,财务状况稳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除了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的债务。由此可见公司融资空间较大,债权人的权益有了充分保障,公司的整体偿债能力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高,也表明公司资产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越快,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了坏账损失。行业的标准值为3:1,西部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虽高于行业水平却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扩大,公司的应付账款逐年增大,资产周转速度越来越慢。

全文阅读

瑞普生物 西部牧业 三诺生物 天源迪科

瑞普生物:天津项目计划12月底投产

传闻:天津募投项目12月份投产。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计划12月底投产,目前正在调试中。

瑞普生物(300119)是我国动物保健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主营开发、生产、销售动物化学制剂类、生物化学制剂类、植物活性制剂类药品、饲料添加剂等,在动物疫病诊断、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势突出。

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8.61%,其中兽用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9159.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3%。

从行业来看,禽产品价格回落,养殖行业不景气。2012年畜禽产品价格出现回落,猪肉价格、鸡肉价格自春节后一直处于回落调整状态,同时饲料原料与饲料价格不断攀升,养殖企业饲养成本走高,,盈利空间收窄,禽养殖规模受到了影响呈下滑趋势。但进入四季度以来,业内人士指出下游养殖业回暖,会对兽药行业有积极影响。

作为一家2010年上市公司,瑞普生物按照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来看,首发募资总额11.16亿元,投入4个项目。“动物疫苗扩建项目总额2.3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生产13种禽用疫苗产品,将产能扩大到灭活疫苗15亿毫升,活疫苗300亿羽份。项目实施并达产后,经测算,年销售收入约8.2亿元,年净利润约2.13亿元。“瑞普高科动物疫苗扩建项目”投资1914.67万元、“瑞普保定动物疫苗扩建项目总额6936万元”、“瑞普天津动物用头孢喹肟注射液和中药制剂扩建项目总额7015万元”、“研发中心项目总额6200万元”;其中保定和天津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注射液生产能力6300万毫升、粉散剂生产能力500吨、颗粒剂生产能力90吨。可实现新增利润总额分别为8873万元、2876万元。

针对天津募投项目12月份投产的传闻,工作人员表示瑞普天津动物用头孢喹肟注射液和中药制剂扩建项目已进行净化,但因车间GMP检测标准升级、提高,因此预计12月份通过GMP验收、投产。而动物疫苗扩建项目因工艺调整,车间GMP检测标准升级、提高,预计13年6月份通过GMP验收。券商报告指出明年新产品持续投入市场,将支撑公司的稳定发展。

全文阅读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自然风险分散机制研究趋势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千差万别,农业自然风险相当复杂,是世界上灾害严重且灾害类型最多的少数国家之一。1990-1999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21.3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0%,2000-2005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872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5%。

我们所研究的农牧业风险是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较广、区域性和季节性强、造成损失较大的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风险一旦发生,种植业或养殖业损失非常大,如2005年,青海省先后遭受了雪灾、旱灾、洪涝、山体滑坡、冰雹等重大自然灾害,全省共有34个县的211万群众受灾,重灾民110万人,分别占全省农牧民数的60%和27%。农作物受灾面积13.30万公顷,其中,绝收6.10万公顷,减产粮油2.50万公斤。因灾死亡牲畜29.20万头(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8亿元人民币,其中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10.12亿元。2006年5-8月,由于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省内大部分地区又出现旱灾,据统计,全省有36个县的168万人口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2.20万公顷,因灾死亡牲畜26.23万(只),天然草场受灾面积2113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70亿元,其中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7.30亿元。内蒙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人口增多,自然环境恶化,草原动植物资源的稀缺,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全面退化,加剧了灾害频发率,草原牧区灾害损失呈不断上升态势,全区每年农牧业灾害经济损失平均达70多亿元。占全区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据有关统计,仅1990-1998年的8年间,全区累计因自然灾害死亡的牲畜达1270万头(只、匹),直接经济损失38亿元,平均每个牧业人口损失近6000元。新疆、四川、云南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的经济损失情况也很严重。

目前,国内减少农牧业自然风险的措施一般包括减灾工程建设(即水利建设、防震抗震工程、治沙工程、农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减灾非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灾害保险、政府财政补助、紧急援助、贴息贷款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等。西部民族地区以往救灾主要依靠民政救济、中央财政的应急机制和社会捐助。但有限的财政支农扶贫款、救灾专项款以及社会捐助相对于广大农牧民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这一模式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不利于健全的农牧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长效机制的形成且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如何建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风险分散机制是个涉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十分复杂的重大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来解决。鉴于此,深入开展对建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风险分散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

第一,对西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方面,这些地区农业或畜牧业经济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高,自然灾害频发。要解决西部“三农”问题,不能不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瓶颈”。减灾理论认为,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规避的,但灾害是可以预测的,因而灾害是可预防的。通过对灾害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减灾措施的不断完善,可以减轻灾害并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水平。通过农牧业风险管理,分散其行业风险,保证民族地区农牧业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均衡与和谐的进步。另一方面,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和自然灾害的多发性、规律性,建立与完善该地区农牧业风险分散机制。对于消除其区域内的贫困问题,减少东西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现实意义。

第二,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大且自然环境条件相差甚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人口多且民族及人口分布较复杂的国家。研究建立西部民族地区的农牧业风险分散机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去平衡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对于建立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有效的农牧业风险分散机制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促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率。

全文阅读

西部牧业提交上市以来最差业绩预告 原奶价格回升或令公司觅得翻身良机

国内原奶价格将进入上升周期,作为新疆最大规模牧场奶源供应商的西部牧业,在录得上市以来最差业绩后,有望迎来扭亏为盈的机会。

作为A股市场中奶牛存栏量(即养殖场里所养的奶牛数目)最多的乳企,原奶价格的回升,使得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部牧业”,300106.SZ)有了触底回升的机会。

过去几年,受制于国际原奶价格的持续调整,西部牧业的盈利能力也呈现下滑趋势。近日,西部牧业三季度业绩预告称,其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下滑,这也会成为自公司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

西部牧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是否与原奶行业的调整有关?倘若原奶价格回升,西部牧业是否会在四季度获得转机?布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否对其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动力?带着这些问题,《投资者报》记者于10月20日在西部牧业的投资者交流平台向其财务总监张予惠和董秘梁雷提问,均得到了相关解答。

上市以来最差业绩预告

10月14日,西部牧业三季度业绩预告称,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01%~386%,亏损金额约为5800万元-5500万元。《投资者报》记者查看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现,这将是西部牧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取得的最差业绩。

究其原因,西部牧业财务总监张予惠对记者表示,主要有三点:一是原奶价格持续低迷,造成养殖企业亏损;二是公司2015年收购伊利乳业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西牧乳业,目前正值产品“西悦”的投入期及市场拓展期,销售费用开支较大;三是公司对外投资大,形成较大财务支出压力,造成财务费用大幅增加。

据了解,西部牧业在2014~2015年投资合建了13家专业牛奶养殖公司,这也是造成业绩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

全文阅读

新西兰农牧业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摘 要:新西兰农牧业经营机制与模式创新点是:完备的农牧业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体系,便捷的农牧业成果推广与服务合作机制,高效的农牧业管理与技术调控模式。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农牧业应借鉴新西兰的经验,着力打造加入WTO后中国畜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优势和区域优势,努力提高中国特色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新西兰;中国

中国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3―0025―03

一、新西兰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与外向性

1.新西兰农牧业起步发展阶段。新西兰畜牧业是在特殊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新西 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者将新西兰定位为英国发展毛纺 织工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到19世纪40年代中期,在北岛东南 沿海的怀拉拉帕地区建立了首批养羊场,从此揭开了新西兰 畜牧业发展历史的序幕。随着英国毛纺织工业的蓬勃发展, 羊毛需要量剧增,进一步刺激了新西兰养羊业的迅速发展,羊 毛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1905年,羊毛在肉类、羊毛 和乳制品出口总值中已占到55.2%,高居榜首。

2.新西兰农牧业稳定增长阶段。1907年,新西兰脱离英 国殖民统治,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地,并在英联邦国家内享有 特惠权,这对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畜牧业仍 作为主要的经济部门得到了更快发展。1920-1940年,全国 羊、牛养殖数量分别增长了30%和45%。同时,由于国际市 场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再加上起步阶段新西兰人工草场建 设已初具规模,以及北岛具有适合奶牛饲养繁殖的得天独厚 的气候条件,使国内奶牛业的发展比养羊和肉牛更为迅 速[2],到1945年,新西兰的奶牛数已占全国养牛总数的 65%,乳制品出口额占到畜牧产品出口总值的46%,跃居全 国出口产品首位。

全文阅读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摘要]在新疆地区的社会建设中,草原畜牧业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新疆经济建设活动中发挥着支柱性的作用。但是,新时期新疆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自然灾害严重和草场退化等问题对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限制了新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

我国政府为了全面推进中西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针对中西部社会发展现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能够有效改善中西部发展现状,切实提升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对于西部经济建设来说,草原畜牧业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西部经济建设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升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就应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1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虽然受技术水平提升及国家重视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相关问题严重限制了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草原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草场生产力下降。新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草原畜牧业作为优势产业,在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重要性后,先后开展了飞播牧草及草地治蝗灭鼠等项目,并开设了育草基金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疆草场沙化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绿洲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冰川雪线进一步上升,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生产和加工存在失衡问题,畜牧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对产品对外销售产生影响,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牲畜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地区草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推动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有效控制牧区人口,增加就业机会

草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对草场人口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草场生态环境现状,为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为了有效控制牧区人口,政府应积极采取一些劳动力转移措施,如对牧民进行教育和培训,逐步提升牧民的技能,并为牧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降低牧民对放牧的依赖心理。同时,在控制牧区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畜牧业,适当减缓草原压力,为牧民提供更多放牧机会。2.2调整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发展新疆地区现有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局限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西北地区当前所实行的种植策略主要为“藏粮于草”,即在将部分开垦错误的草地进行退耕还草后,用这部分草地发展畜牧业。针对这一模式,可以尝试引入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积极构建“林草蓄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全面开发林粮型、林草型等生产模式,真正将新疆草原畜牧业纳入到新疆整体发展格局中。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草原治理的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三化”治理思想,尽最大的力量杜绝草地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并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围栏封育建设等,尽可能加快草地逐步恢复的速度,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全文阅读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

[摘 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完善营销策略有助于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畜牧行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贸易契机把握不足、缺乏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专业化人才、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不足等问题,应该从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提升企业的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专业化人才对营销策略的推动作用、完善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策略,促进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87-02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畜牧业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其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市场占有率较低,而一带一路为其提供了贸易的便捷通道。在此背景下实施完善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还能够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畜牧产品营销策略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一带一路的贸易契机把握不准,缺乏营销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不足等都限制了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对其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有效的完善其营销策略,促进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完善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畜牧行业的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