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免疫细胞分泌

摘要:细胞分泌活动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活动和信号转导过程,它是许多重要生命活动如神经递质的释放、内分泌激素分泌、蛋白质转运等的基础。故而有关细胞分泌活动的研究近年在国际上形成一个新的热点。有关免疫细胞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机制研究的较少,将膜电容测量、电化学测量、光学测量、胞内信号分子光解等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物理方法引入免疫学领域,对研究免疫细胞的分泌调控和信号转导意义重大。细胞分泌活动是生物体信息传递和细胞功能的基本过程之一,如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等。细胞分泌活动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活动和信号转导过程,随着新技术尤其是细胞分泌检测技术的不断出现,这一过程正在被逐步揭示出来。目前对神经递质释放的研究已经很深入,而对免疫细胞分泌活动尤其是细胞因子分泌的动力学和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将膜电容测量、电化学测量、光学测量、细胞内信号分子光解等生物物理方法引入免疫学领域,可能为免疫细胞分泌的调控和信号转导研究提供大量有意义的数据,从而尽快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1单细胞分泌实时测量的新方法

细胞分泌活动的传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ELISA、RIA、FACS等阶段性定量测定或冰冻蚀刻电镜技术、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等形态学研究方法,都属于非现场静态研究,并且是大量细胞共同3期娄雪林等:免疫细胞分泌研究进展生理学报ActaPhysiol.Sin.54卷测定。近年来,各种实时监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细胞分泌机制的了解。下面就目前常用的三种细胞分泌实时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优缺点作简要介绍。

1.1膜电容测量

近10年来,膜电容检测技术在研究细胞胞吐和胞饮机制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细胞分泌的最后一步是囊泡膜与胞浆膜融合的过程,当分泌发生时细胞膜的表面积会增加,而细胞膜的电容大小正比于细胞膜的表面积(~1μF/cm2),因此细胞膜电容的增加就代表细胞分泌量。这种技术对囊泡分泌的时间分辨率极高(~ms),常用来研究分泌事件与离子通道活动以及细胞内第二信使的关系。最近出现的细胞贴附膜片电容技术,膜电容分辨率可达到0.1fF,能检测到直径60nm的小囊泡分泌[2]。这一方法为研究单个小囊泡的分泌活动如膜融合孔开闭动力学、膜融合事件的分子调控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由于胞吐后囊泡膜的回收会导致膜电容的减少,因此膜电容检测技术也能提供囊泡胞饮过程的信息。

膜电容测量技术可用于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等大多数细胞的分泌测量,而且测量精度和时间分辨率都较高,但该方法不能排除胞吞对胞吐检测的影响,并且对试验条件如封接电阻(Rm)、串联电阻(Rs)的要求很高,对于一些较复杂结构如神经轴突终末、与周边细胞有电学偶联的细胞等则不能用该技术进行研究。

1.2电化学测量

用电化学技术监测细胞分泌的原理是:在电极尖端表面施加一定的电压,容易氧化的化学信使物质就会在电极尖端释放出电子而发生氧化,电极可获得电子并产生一定的电流[3]。微电极的电流大小与电极尖端面积和实验类型有关,一般在pA到nA范围,通常采用膜片钳放大器等低噪声仪器进行检测。对单个分泌电流峰积分即可估算出每个囊泡中包含的递质分子数,即量子包装的大小。施加的电压可为恒电位或三角波循环电压,前者的优点是时间分辨率高,后者的优点是能区分不同的信息分子。在单细胞胞吐测量时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目前儿茶酚胺、5-HT、胰岛素、组胺、nO以及含色氨酸或酪氨酸残基的多肽激素或递质都可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该方法检测[16]。

全文阅读

抗癌细胞免疫战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假如把岳武穆《满江红》词中的这一句用来写照今天的抗癌战场,那是再恰当不过!

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和医生们,多么希望在传统的手术、放射、化疗三大治癌方法的基础上,找寻出新的有效方法,驾长车、破险关,直捣癌症的巢穴。

于是,有了今天的抗癌细胞免疫战!

神奇细胞

1985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罗森伯格教授向世界宣布:采用转移性细胞免疫疗法,可治愈10%的晚期恶性黑素瘤和10%的晚期肾癌病人。

佛罗里达一名29岁的护士,患恶性黑素瘤已届晚期。可恶的瘤细胞在全身到处乱跑,手术刀切除了一部分,瘤细胞又在它处长出来。采用转移性细胞免疫疗法三个月,癌瘤全部消失。五年后的今天,这位护士仍健康如常人。

要弄清罗森伯格疗法的道理也并非难事。在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里,存在着一类肩负重任的细胞――淋巴细胞,它们是身体卫士,能抵御外来的细菌,破坏体内衰老的细胞,还能围攻癌细胞。可惜,在癌症病人,这类细胞变得懒洋洋、死气沉沉。罗森伯格疗法的关键之处,就是要重新“武装”这类细胞,并扩编队伍,使它们变得更富有战斗力。

全文阅读

红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红细胞作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却有最简单的结构,无细胞核和细胞器。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参与机体防御机制的主要是白细胞,而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只是运输呼吸性气体。其实在1981年,Siegel I等人已经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他们发现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红细胞能通过免疫黏附来发挥其免疫功能,这开辟了免疫学研究的新领域。此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并验证红细胞上存在许多免疫相关分子,它们分工合作,还承担了多种复杂的天然免疫功能,如识别、黏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等,此外还可调节其他免疫反应。笔者综述了红细胞免疫物质基础、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方法,并对红细胞免疫研究的近况加以介绍。

1.红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

红细胞的胞质和细胞膜上存在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主要包括:I型补体受体(CR1)、CR3、CD58、CD59、CD55、CD44、NK细胞增强因子(natural killer enhancing factor,NKEF)、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降解加速因子(DAF)、阿片肽受体、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以及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等。

1.1CRl CRl又名CD35,是一种单链膜糖蛋白,在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_,其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态性。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CRl在功能上无差别。CRl是红细胞发挥免疫黏附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红细胞通过CRl黏附CIC,将其运输到肝脏等处后与之解离,CIC被单核细胞清除。CRl表达降低会导致红细胞黏附能力下降,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研究红细胞CRl介导的免疫黏附功能对评价机体天然免疫功能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CD58 CD58又名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除分布于红细胞外,还广泛分布于各种免疫细胞、上皮细胞、结缔组织、血小板等。CD58是CD2的天然配体,与CD2分子高度同源,两者结合可促进细胞间黏附和信号转导。

1.3CD59 CD59又称攻膜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抑制物,其主要功能是在补体系统酶级联反应终末阶段抑制MAC的形成,进而保护宿主细胞免受MAC导致的细胞裂解效应。此外,CD59还通过提高淋巴细胞释放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免疫调控细胞因子的能力,促进T细胞发挥免疫功能;参与B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分化;参与细胞的凋亡信号等。

1.4CD44 CD44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上的高异质性单链跨膜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一细胞,细胞一基质之间的黏附。某些CD44变异体的表达还与肿瘤的扩散和转移有关。

1.5红细胞NK细胞增强因子 NKEF存在于红细胞胞质内,是由两组基因编码的小分子二聚体蛋白质。NKEF可保护机体蛋白质及核酸等物质免遭氧化剂损伤,还能选择性地提升NK细胞毒性作用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此外,NKEF还能介导细胞对亲炎症分子的反应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全文阅读

肿瘤免疫中红细胞作用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的研究多只涉及白细胞免疫系统,而红细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直受到忽视。1981年Siegel[1]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Red-cellimmunesystem)的新概念,开辟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新领域。目前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表现、机理、调节机制与疾病关系等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已是不容质疑的事实,大量研究表明红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因而对红细胞的作用与地位有必要加以重新认识,本文将该方面研究进展综合总结如下。

1肿瘤免疫中红细胞的作用

1.1促吞噬作用

Forslid等[2]发现C3b致敏的酵母菌,中性粒细胞对其吞噬率为15%,当加入红细胞后,吞噬率增加一倍,红细胞碎片亦有相同作用。作者推测红细胞所含抗氧化剂类物质能保护中性粒细胞吞噬过程中释放的氧自由基对中性粒细胞的自身细胞毒作用,从而促进吞噬。徐瑛等[3]亦证明人红细胞能明显促进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吞噬功能,在红细胞存在下对酵母菌的吞噬率增加70%左右,促吞噬作用与红细胞补体1型受体(C3breceptor,CR1)数量不同有关。将肺癌患者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按一定步骤与经血清致敏的癌细胞作用,观察肺癌患者红细胞与淋巴细胞围攻癌细胞情况。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红细胞与淋巴细胞不仅可各自单独围攻癌细胞,且具有协同抗肿瘤免疫作用,肺癌患者红细胞对淋巴细胞免疫粘附癌细胞的促进作用较正常人降低[4]。徐瑛[3]检测了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促PMN吞噬能力,发现患者红细胞促吞噬率明显低于正常人,认为癌瘤患者红细胞CR1减少是红细胞促PMN吞噬减弱的原因之一。郭峰等[5]发现红细胞能直接粘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经与补体作用后粘附红细胞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促进淋巴细胞、粒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粘附,而CR1单克隆抗体能抑制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的活性,说明在肿瘤免疫中红细胞有免疫调控,增强其它细胞功能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红细胞膜上的CR1介导的。Siegel推测红细胞能阻止癌细胞在血循环中扩散,因为癌细胞在外周血中遇到红细胞的机会比白细胞大1000倍,癌细胞表面覆盖有抗体补体,易被红细胞粘附而被捕捉吞噬。

1.2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肿瘤产生的大量抗原与血中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被认为是一肿瘤免疫抑制因子,是造成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IC沉着于组织某些部位,激活补体系统,亦可造成组织损害。红细胞膜具有CR1,通过CR1,红细胞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并将其运送至肝脾固定吞噬系统,IC从红细胞上解离,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释放IC后的红细胞可再回到血循环中,仍具有结合IC的能力[8]。CR1为分子量205000的糖蛋白,存在于红细胞、B细胞、PMN及单核细胞上,每种细胞所含CR1数量不同,红细胞为950,B细胞为2100,PMN为57000,单核细胞为48000,从数字上看每个红细胞所含CR1数仅为有核细胞的1/20~1/50,但由于血循环中红细胞数为有核细胞数的1000倍,而血循环中95%的CR1是分布于红细胞上的,清除IC主要是红细胞而非白细胞。Medof[6]等的体外试验结果支持上述推测,他们将抗原-抗体-补体的复合物与人血细胞混合孵育,然后测定各类细胞结合复合物的数量,结果发现红细胞结合了82.8%~84.8%的复合物,而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分别结合了8.3%~15.2%和1.6%~5.8%的复合物。最近发现红细胞CR1与有核细胞CR1在功能和结构上不同,红细胞CR1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呈簇性(cluster)。Paccaud等[7]比较了PMN与红细胞结合IC的能力,发现在相同细胞浓度下,PMN结合IC能力与红细胞结合IC能力相同,尽管PMNCR1数量是红细胞CR1数量的4倍,在相同CR1数量条件下,静止的或激活的PMN结合IC的能力始终低于红细胞。电镜下发现红细胞上50%的CR1呈簇性分布,而PMN小于15%,激活的PMN虽CR1数量增加,但簇性CR1的数量并不增加,因而认为PMN的功能是组织吞噬,清除IC为红细胞的功能。

1.3效应细胞样作用

红细胞表面有过氧化物酶,能使红细胞直接销毁粘附的抗原物质,从而起效应细胞样作用。郭峰等[6]发现红细胞能与多种癌细胞发生粘附包括血清致敏的肝癌原代、传代细胞株,鼠淋巴母细胞瘤,艾氏腹水癌细胞,各种肿瘤细胞与红细胞形成花环的百分率平均值大16%~60.97%。电镜下可见红细胞发生变形运动以顺应肿瘤细胞的表面形态,甚至还可发生阿米巴样运动,包绕坏死的肿瘤细胞碎片,粘附处的红细胞膜与肿瘤细胞膜粘附、融合。肿瘤细胞与红细胞结合处有破损现象,在红细胞中可见癌细胞碎片,这种粘附作用可被CR1单抗或C3多抗阻断。

全文阅读

免疫细胞促进智商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得了流感在床上躺了几天之后,发现自己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笨。人们通常认为是疾病让大脑的反应速度变慢了。然而,大脑和脊髓组成的中央神经系统一直就是一个“紫禁城”,当血管中的血液流向大脑中枢时,就会遭遇到捍卫大脑中枢的“城墙”——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可以阻止血液中的很多有害物质进人脑组织,只允许葡萄糖等必需分子通过。因此,细菌和病毒只能在周身扩散,根本无法进入大脑,当然也就不会干扰大脑的思考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智商呢?其实,答案就是在对抗疾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

一直以来,人们都只把免疫细胞当做维持身体健康、抵御外来侵害的武器。不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神经免疫学家乔纳森·吉普尼斯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大大低估了免疫细胞中T细胞的作用,它不仅能对抗入侵者,还能影响大脑的思考过程,激发大脑以最佳的状态工作。

吉普尼斯将同一窝老鼠分成两组,一组是正常的,另一组则通过某种方式使其缺乏T淋巴细胞。然后他将这些老鼠放进水池中,在水池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平台,老鼠只要找到平台并爬上去就可以不用在水中挣扎了。经过几轮的练习后,正常组的老鼠已经可以记住平台的位置,每次被放入水池后都会直接朝平台游去;但缺乏T细胞的那一组经过多次练习后仍然无法记住平台的位置,每次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最后才很偶然地遇到平台。

如果这一现象真的是由于T细胞造成的,那么当这些老鼠拥有了足够多的T细胞后,它们应该会变聪明。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吉普尼斯给这组老鼠重新注射了T细胞。然后他再次让这些老鼠完成水迷宫的实验,结果显示,它们和那些正常的老鼠完成得几乎一样好。

由此看来,T细胞确实影响了大脑的思维,使大脑变得更聪明。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T细胞是不可能进入大脑内部的,它们又是如何对大脑产生影响的呢?此前有研究已经发现,大脑中枢组织的周围是存在有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如果老鼠体内含有足够多的T细胞,唯独脑膜上没有T细胞,结果又会如何呢?于是吉普尼斯又做了另一个实验,他给老鼠注射了一种药物,这种药物可以阻止T细胞到达脑膜。结果正如吉普尼斯预期的那样,这些老鼠在水迷宫的实验中表现得非常糟糕。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真正能让大脑正常运转的是大脑周围的那些T细胞。吉普尼斯认为,T细胞之所以能为大脑保驾护航,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可以抑制其他免疫细胞过分发挥作用。科学家很早就发现,B细胞如果失去T细胞的控制,就会导致其功能亢进,将体内的某些正常物质视为异物,产生大量抗体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起很多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于这一点,吉普尼斯提出,T细胞就是通过抑制其他免疫细胞行使正常的功能,使其不会对大脑造成误伤。

当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时,旧的神经连接会断开,新的神经连接会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出很多代谢产物。对免疫系统来说,这些代谢产物看起来就像外来的有害物质,免疫细胞如临大敌,于是分泌大量抗体,这些抗体平时都是用来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但此刻它们却干扰了大脑及其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不过,好在T细胞在这一过程中严格把关,它可以区分出哪些是外来的病毒,哪些是大脑内正常的代谢产物。一旦确定这些物质不会危及大脑时,T细胞就会抑制其他免疫细胞分泌抗体,从而保证了大脑正常的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全文阅读

浅谈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摘要】本文介绍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介导的,可引发组织慢性炎症。另一种是细胞毒性T细胞(TC ,CD8+),对靶细胞有特异杀伤的细胞毒作用。

【关键词】靶细胞 APC(抗原呈递细胞)高中教材的不同版本中,对细胞免疫的叙述差别较大,使不少师生感觉难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究竟如何呢?这里我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有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由两类不同的T细胞亚类参与。一种是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TDH,CD4+),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引起组织慢性炎症。另一种是细胞毒性T细胞(TC ,CD8+),对靶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

1. CD4+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D4+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指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再吸引和活化巨噬细胞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在反应部位聚集,成为组织慢性炎症的非特异效应细胞。其过程为:

(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即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很快(数分钟)就会被巨噬细胞(MΦ)在感染或炎症局部摄取,然后在细胞内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此过程称为抗原处理,约需3 h),再呈递给CD4+ T细胞,自此开始了CD4+ T细胞活化的诱导期。

(2)CD4+ T细胞的活化。CD4+ T细胞的活化需双信号的刺激,即其抗原识别受体(TCRαβ)与抗原呈递细胞上肽-MHCⅡ类分子的复合物结合后,可通过CD3传递第一信号。第二个信号是CD4+ T细胞的其它辅助分子与APC上的相应配体分子结合,从而使APC(抗原呈递细胞)向CD4+ T细胞传递协调刺激信号。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在需要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生。当只有第一信号时,T细胞处于无应答状态。

CD4+ T细胞经抗原识别、活化和克隆增殖并合成和分泌大量各种细胞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淋巴毒素(LT)和干扰素(IFN-γ)等,它们是产生DTH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

(3)靶细胞的活化。自血流经内皮细胞渗出的单核细胞进入炎症部位的组织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分化为巨噬细胞,此过程可称之为巨噬细胞活化。只有活化的巨噬细胞才具有杀伤胞内的微生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而静息的单核细胞是无这些功能的。所以活化的巨噬细胞是DTH 反应中主要的清除抗原和引起炎症的效应细胞。

全文阅读

CaMKIV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710017)

作者单位: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研究所

通讯作者:游捷

【摘要】 钙调蛋白激酶(CaMK)IV是Ca2+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激酶,主要表达在神经组织和免疫系统。研究表明,在经过一系列级联反应激活后,CaMKIV转位至细胞核,通过调节转录因子CREB、MEF2及AP-1等活性,参与调节T细胞发育和激活,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存活,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维护。新近关于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显示,CaMKIV参与调节免疫应答,本文针对部分表达该蛋白的免疫细胞,探讨CaMKIV在免疫炎症中的作用。

【关键词】 钙调蛋白激酶IV; 炎症反应;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Ca2+是一个通用而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广泛参与各种基础细胞进程,钙调蛋白(CaM)是Ca2+的一个主要受体,在所有真核细胞中表达。Ca2+与CaM结合形成复合体,使得CaM内部构象改变,进而可与许多不同靶酶相互作用,这些靶酶中较重要的是钙调蛋白激酶(CaMKs)家族,包括磷酸化酶激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CaMKⅠ、Ⅱ、Ⅲ和Ⅳ[1]。CaMKs家族目前研究较多的是CaMK Ⅱ和Ⅳ,主要在神经组织和免疫系统。

1 CaMKIV概述

1.1 基因和蛋白 CaMKIV主要表达于脑组织和胸腺,脾脏、卵巢和也有少量表达。在免疫系统中表达于T细胞、树突状细胞、造血干细胞,在B细胞及单核细胞中未见报道。编码CaMKIV的基因由42 kb DNA组成,包括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由于剪接差别和转录起始位点的不同,能够产生多种mRNA。CaMKIV的分子量约为60 KDa,基本结构包括一个N-末端激酶区域,一个自动调整区域和一个重叠的CaM结合区域。CaMKIV蛋白包括α、β两种亚型,后者包含一个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末端扩展,其余结构基本相同[2]。

全文阅读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

[关键词]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 R55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087-01

1 病例资料

女性,56岁,因反复发热2年余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纳差,不规则热,体温最高40℃左右,在当地多家医院先后诊断为 “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胆系感染”“结核感染”“支原体肺炎”,抗感染、抗痨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曾应用激素治疗,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体温共正常6个月,停用激素后再次出现发热。诊治过程中曾出现颜面部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既往有慢性乙肝(小三阳)病史21年。

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左侧下颌下角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好;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枣核大小淋巴结,部分淋巴结融合,质硬、移动度差。双侧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及干鸣音,未及湿音。心、腹未查及异常。院外胸部CT:纵隔内多个肿大淋巴结;化验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 ;Tb-PCR阴性;布鲁杆菌抗体阴性;乙肝五项:小三阳。入院后实验室化验:血常规:WBC 7.7×109,GR 67%,RBC 3.3×1012,Hb 87 g/L;血沉58 mm/h;生化系列中: ALT 55 U/L、AST 137.6 U/L、LDH 809 U/L、α羟丁酸脱氢酶767.2 U/L,血清白蛋白27.98 g/L,K+3.37 mmol/L ,余项基本正常;血凝系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16.6 s,INR增至1.53;抗核抗体谱:阴性; β2微球蛋白6.26 μg/ml。

入院后取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回报结果:腹股沟淋巴结结构尚存,淋巴窦可见上皮样及单核样细胞,副皮质区及髓索可见大量浆细胞及免疫母细胞及单核样细胞,结合部位考虑感染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建议结合临床。在此期间患者出现左侧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再次取颈部淋巴结活检,经北大医院、首都儿研所病理科会诊确定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①CD3(+++);②CD45RO(++),CD43(++),CD20(+),CD79a(+),CD30(+)。确诊后予CHOP方案化疗,患者体温正常后,继续回当地医院治疗。

2 讨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 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 为侵袭性T 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为中高度恶性,最初被认为是一种非肿瘤性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疾病而被命名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 , AILD)。随着研究的进展,目前认为AILD 就是恶性淋巴瘤成为主流观点,REAL 分类将之归类为AILD-TCL[1],但对于AILD病变性质的争论一直都未停止。

全文阅读

白血病中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免疫治疗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表达白血病相关抗原(LAAs)的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及负载LAAs的正常单核细胞来源的DC,均能有效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有望在治愈AML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AML中DC疫苗的培育、分子标记的测定、功能的检测作一介绍。总结DC疫苗治疗AML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树突细胞;免疫疗法;疫苗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白血病干细胞癌基因转化而来的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肿瘤。尽管大多数患者在标准化疗方案的诱导下能够达到完全缓解,但复发率仍很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微小残留引起移植后复发的问题。因此,急需寻找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进而消除微小残留病灶,减少白血病复发。以树突状细胞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治疗肿瘤新方法,与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相比,树突状细胞(DC)免疫治疗的特点主要有主动性免疫、特异性好、持续时间长,能够针对性地消灭肿瘤干细胞或残存肿瘤细胞,发挥强大的抗肿瘤免疫效应[1]。在缓解后AML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中分离得到正常DC(MO-DC),其不表达白血病分子标志,承载白血病相关抗原后,可有效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在AML中白血病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DC(AML-DC)。这些白血病来源的DC可以表达白血病抗原(LAAs),有效诱导CTL对自身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AML-DC及MO-DC疫苗正在进行临床Ⅰ/Ⅱ期试验。

1AML患者中DC的来源及体外培养

1.1DC的来源

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射门方法检测AML患者中DC的表达,结果显示,69%的初治AML患者发病时检测不到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剩余31%的AML患者DCs水平是正常的或者升高的,在缓解后mDC水平可以恢复,而pDC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表明mDC升高或正常的AML-M4/M5较AML-M2/M3患者较常见,而pDC无此区别[2]。已知单核细胞和DC有共同的前体细胞,而AML-M4/M5的发病机制是单核前体细胞恶性病变,突变的细胞可能是分化为巨噬和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的细胞,存在向DC分化的潜能,提示DC来源于白血病细胞。研究表明Fms样酪氨酸激酶(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ITD)突变阳性的大多数AML患者的mDc和pDC水平明显高于ITD突变阴性者,从ITD+患者分离所得mDC和pDC均为ITD突变阳性,在体外培养后获得DC形态,说明其为AML-DC[3]。AML患者完全缓解后分离的外周血MO-DC,用FISH技术(FISH)或者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表明DCs无白血病标志,说明其来源于正常前体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有细胞毒性[4]。AML患者外周血上清液可降低MO-DC的分化成熟及细胞凋亡。说明AML发病时,MO-DC数量减少,AML-DC增多;研究表明,AML患者完全缓解后mDC水平可以恢复[2]。推测可能为正常前体细胞来源DC增加。Danilov等[5]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即CD143)在MO-DC上高表达,而在AML-DC上的表达较低,是第一个能够区分AML患者DC来源的分子标记。

1.2AML-DC的体外培养

AML-DC未培养时对自体AML细胞无明显的杀伤活性,经细胞因子培养成熟后的AML-DC可诱导效应T细胞对自体AML-DC有效杀伤。体外培养时,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导AML-DC成熟,其成熟状态有一定的差异。AML-DC来源于AML白血病细胞,具有正常DC的典型形态、表型和功能。目前,AML白血病细胞培养不能全部获得AML-DC。Santiago-Schwarz等[6]第一次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及白介素(IL)6体外培养1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24小时后,其可分化为AML-DC。目前AML患者白血病细胞分化为AML-DC的最佳体外培养方案为重组GM-CSF联合重组IL-4,0.7×106的白血病细胞在0.7~1ml的血清培养液中培养6天后可获得约0.3×106的成熟AML-DC,回收率约28%~50%[7]。

全文阅读

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细胞免疫机制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细胞免疫机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IVIG治疗MG患者12例,在IVIG 治疗0天和治疗后第5天,观察MG肌无力临床绝对评分及治疗前后INF-γ、IL-4变化。结果 IVIG治疗后,临床绝对评分(15.083±3.204)下降,与治疗前(19.083±2.539)比较P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干扰素-γ;白介素-4

Effect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on cell immunity of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WU Huai-guo,PENG Xiao-jiang,WU Yuan-bo,et al.Department of Neurology,Anhui Provincial Friendship Hospital,Hefei23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on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on cell immunity mechanism of myasthenia gravis (MG)patients and provide a theory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Methods Twelve MG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5 days with IVIG and evaluated the clinical severity of MG at the day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5th day after treatment by Xu′sclinical scoring system,the INF-γ and IL-4 positiv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therapy,the clinical score of MG were decreased post-treatment(19.083±2.539),(15.083±3.204),(P

【Key words】Myasthenia gravi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terferon-gamma; Interleukin-4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和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在起始和调节针对抗原的免疫反应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即AChR抗体的产生是T细胞依赖性的。因此,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是当前MG研究的热点、难点.上世纪80年代始,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治疗MG,取得较好疗效,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本实验,采用大剂量IVIG治疗MG患者,观察MG患者肌无力临床绝对评分及治疗前后INF-γ、IL-4变化,以探讨IVIG在治疗MG中的细胞免疫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