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技术论文

细胞技术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肺癌细胞技术论文

一、资料与方法

1、挑选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送检病理科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标本252例。所有的患者最后均确诊为肺癌。男184例,女68例,年龄44~85岁,(平均66.3岁)。所有的患者行支气管镜刷检,同时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与传统涂片。

2、仪器:美国SurPathTMPrepstain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染片机(BDTriPath,BurlingtonNC,USA)及相关耗材。采用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BF-260或1T260工作镜)进行检查。镜下发现肺癌的直接征象或间接征象者,根据胸部CT提示的病变行透视下支气管镜肺活检。所有患者均在活检部位采用南京微创一次性保护型细胞刷刷检,将毛刷头直接在玻片上常规涂片1张。再将毛刷头置于盛有10mlCyteRichRed固定液的50ml离心管中充分震荡漂洗收集细胞。

3、制片方法

3.1传统涂片方法:纤维支气管镜刷头直接涂抹于载玻片上,涂片1张,干燥,95%乙醇固定10min,常规HE染色镜检。

3.2BDTriPath制片方法:标本加入专用50ml离心管中,使用程控离心机以Hettich3#程序600r/min离心10min,迅速管架倒置180°倾出上清液,加入CyteRichRed固定液20ml,静置30min,Hettich的3#程序以600r/min离心10min,迅速管架倒置180°倾出上清液,涡漩混合器振荡均匀,加入10mlTris缓冲液,混均,移至12ml的离心管,Hettich的4#程序以600r/min离心5min,迅速管架倒置180°倾出上清液,涡漩混合器振荡(15±5)s。管架放在PrePStain系统上,静置10min,等待上机自动制片染色。

4、判断标准:涂片诊断采用正常、可疑癌细胞、癌细胞三种分类方法,后两项为阳性标本。尽量由同一位医师操作电子支气管镜采集标本,由两位细胞病理学医师同时阅片镜检,以找到癌细胞为阳性。

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文阅读

血型抗原细胞技术论文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及样品制备本实验对象为半年内未接受过输血的健康中国人12名,抽取静脉血5ml,使用ABO血型检测试剂检测其ABO血型。其中A型血2人,B型血6人,O型血3人,AB型血1人,RhD血型均为阳性。样品制备人员将A、B、O血型相同且测定的8种血型抗原至少有2种不相同的单一血样制备成体外混合血样。混合血样依据红细胞数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比例分别为95%/5%、97%/3%、98.5%/1.5%、99.5%/0.5%,各比例混合血样的例数分别为8例,8例,8例,10例。样品制备人员将所有单一和混合血样编号后发放给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分析。

2仪器和试剂本实验所用检测仪器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FC500型号流式细胞仪。使用抗体为瑞士DiaMed公司生产的单克隆抗体产品,以及SEROTEC公司生产的FITC荧光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

3实验方法用细胞稳定液将EDTA抗凝的新鲜血稀释后,加入单克隆抗体,使之与相应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并用荧光素标记的示踪抗体标记红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使用流式细胞仪对红细胞表面特定血型抗原的表达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此方法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信噪比和污染携带率、检测样品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验证流式细胞仪检测异体血液回输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验结果

1抗原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经检测,这46例血样的检测判定结果为:12例单一血样全部被检出单峰并被准确判为阴性。8例95%/5%和8例97%/3%比例混合的血样均被检测出两个以上双峰,所有应为混合双峰的样品均被准确检出;8例98.5%/1.5%比例混合的血样在应出现双峰的样品图中能被识别为双峰,但个别抗体双峰分离效果不佳,需进行抗体优化程序后方能被判定为双峰;10例99.5%/0.5%比例混合的血样中,只有4例样品被判断为含2个以上双峰,其他混合样品由于混合比例低于抗体检测限而无法判定。

2仪器信噪比和污染携带率

2.1仪器信噪比以8种抗体在95%/5%混合红细胞样品中只加入荧光示踪抗体时,表达区域的红细胞数占已设定的红细胞区域内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作为噪音,以3倍噪音作为该抗体的检测限

全文阅读

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试析论文

【关键词】薄层液基细胞涂片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一张高质量的细胞涂片,能提高恶性病变检出率。本院近年采用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LPT),改进细胞涂片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取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送检标本痰液、胸腹水、尿液及宫颈涂片计957例份,其中男523例,女434例。每例做常规涂片2张以作对照。

1.2离心机,振荡器。

1.3液基细胞试剂

购自利普公司,由2004年4月通过美国FDA认证。

全文阅读

肝脏组织工程脱细胞技术论文

一、脱细胞支架制备方法

全器官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是肝脏组织工程的基础,通过利用物理、化学或酶解等方法去除细胞成分和遗传物质,获得与原有器官相似的超微立体结构和大部分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保留了完整的支架。1997年Cao等首次制造了人工耳,近年来脱细胞支架已运用于心、肺和肾等器官的组织工程研究,结果表明,脱细胞方案的选择与支架结构及ECM成分密切相关,具有器官/组织特异性。目前,应用于脱细胞支架制备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其选择取决于组织的细胞结构、密度、脂肪含量和厚度。为方便科技工作者选择,对常用的脱细胞因子作如下简介。

1.化学因子(1)酸和碱:酸能水解生物大分子或催化其水解。过氧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抗感染因子,对残留的核酸具有很强的去除作用,而对ECM的影响较小;乙酸会破坏胶原成分,降低ECM的强度,而对硫酸盐黏多糖的影响较小。碱因其完全去除了ECM中的生长因子,严重影响其机械性能,基本只用于早期处理表皮的脱毛。

(2)低渗和高渗溶液:高渗溶液可以分离DNA和蛋白质,低渗溶液可以溶解细胞。为发挥最大作用,经常将低渗和高渗溶液交替使用,但此法耗时长,处理后的组织易水肿,且不能完全溶解掉细胞残余物,还需进一步处理。

(3)洗涤剂: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洗涤剂。通过溶解细胞膜并将DNA从蛋白质中分离,脱细胞效果明显,然而这些洗涤剂会将ECM中的蛋白质成分去除,蛋白质的丢失程度随着洗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多种洗涤剂同时使用会增加ECM蛋白的丢失,优点是有利于脱细胞之后洗涤剂的去除。与酶相比,非离子型洗涤剂TritonX-100能够更有效的从致密组织中去除细胞成分。离子型洗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相比于TritonX-100能更好的从致密的组织或器官中去除细胞核成分,同时保持其机械性能;在完全去除细胞核成分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会引起一些超微结构的破坏和生长因子的丢失。两性离子型洗涤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CHAPS)对薄的组织(比如肺)作用较强,但是对于较厚的组织,即使与SDS联合使用,脱细胞效果仍然很弱。需要注意的是,脱细胞之后必须将ECM中残余的洗涤剂去除,特别是SDS,它能够穿透入较厚和致密的组织,即使在较低浓度时仍对再种植的细胞显示毒性。

(4)醇类:甘油通过脱水和溶解细胞发挥作用;甲醇和乙醇能使蛋白质沉淀,进而破坏ECM的超微结构。

2.生物因子(1)酶:能够用于脱细胞的酶包括核酸酶、胰蛋白酶、胶原酶、脂肪酶、中性蛋白酶、嗜热菌蛋白酶和α-半乳糖苷酶,去除细胞成分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然而,用单一的酶来完全去除细胞成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且残留的酶不利于细胞再种植,并且存在诱发不利免疫应答的可能。核酸酶可以裂解核酸序列,可用于去除残余的核苷酸。胰蛋白酶是一种常用的脱细胞因子,然而,ECM中的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对胰蛋白酶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使用时应格外小心。与洗涤剂相比,胰蛋白酶对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破坏力较大,脱细胞速度较慢,但能更好的保护糖胺聚糖。胰蛋白酶脱细胞效果及对ECM的影响程度与时间相关,单独使用胰蛋白酶完整脱细胞需要很长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胰蛋白酶可以破坏组织的超微结构,有利于后续的脱细胞因子的渗透,因此在初始阶段使用胰蛋白酶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特别是要从一些致密的组织中完全去除细胞核。脂肪酶有协助去脂作用。中性蛋白酶的脱细胞效果较好,但会伴随着ECM更大程度的破坏。(2)非酶因子:螯合物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有助于细胞从ECM蛋白中分离,但是,单独使用螯合物即使通过振荡也难以将表层细胞脱去。因此,它们经常和酶(如胰蛋白酶)或者洗涤剂联合使用。联合使用螯合物与高/低渗溶液脱细胞的效果尚不明确。3.物理和其他因子(1)温度:冻融技术能有效的溶解组织和器官中的细胞,对组织的超微结构仅有轻微影响。单次冻融可以减少不利的免疫应答,如白细胞浸润;应用多次循环冻融对ECM蛋白的含量影响较小。(2)机械振荡法和压力:机械振荡法可通过振荡产生的能量破坏细胞,多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可将细胞从基底膜分离,然而不可避免的造成超微结构和基底膜完整性的破坏。静水压力所需时间较短,在血管或者角膜组织脱细胞时的效果比洗涤剂或者酶更有效,但是冰晶的形成会影响ECM的超微结构。(3)非热力学打孔技术:使用微秒的电脉冲流经组织或者组织中的剩余细胞,可以诱导产生细胞膜表面的微空隙,从而破坏细胞内微环境,继而导致细胞死亡。由于非热力学打孔技术的探针较小,能用它来脱细胞的组织较小,应用明显受限。

二、脱细胞支架的灭菌

全文阅读

iPScs细胞技术论文

1PD的环境及职业致病因素

1.1金属元素

有研究发现,某些重金属,比如锰的慢性中毒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纹状体和苍白球等部位,产生类似PD的锥体外系神经功能障碍。Guilarte等及Huang的研究也发现锰中毒与PD有着密切的联系。Park发现电焊工及其他长期暴露于锰的工人存在着出现神经症状和罹患PD的危险性。Moberly等的研究还表明,锰可以通过作用于嗅球和基底神经节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来影响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导致PD等锥体外系疾病的发生。Coon等利用K-XRF技术测量了慢性暴露条件下铅在人体内的沉积量,并表明长期的铅暴露与PD发病风险成正相关。Komatsu等证实了锰、铁、铅、镉、铝等金属在体内的沉积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增加,从而引起PD的发生。

1.2农药百草枯

对多巴胺系统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从而导致PD样症状和改变。Betarbet等利用鱼藤酮复制出了类似PD的大鼠模型,其症状包括出现震颤、步态不稳等。某些PD患者的脑组织中所含有机氯农药,如林丹、狄氏剂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代森锰(一种杀真菌剂)也被报道与PD的发生相关。还有研究发现,有机磷农药同样与PD的发病相关。

1.3环境毒素

1983年,美国有人吸食了含有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的海洛因后出现了典型的PD症状和病理学改变,研究者受到启发用灵长类复制了MPTP的PD动物模型。研究人员经过实验证实,MPTP对多巴胺能系统具有神经毒性从而导致PD样症状和改变。此后,MPTP的PD模型开始被应用于试验中。另外,Shepherd等发现,MPTP还可明显增强百草枯对多巴胺能系统的损害。

1.4其他因素

全文阅读

流式细胞技术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的入选是根据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诊断指南,存在大于3周以上的咳嗽症状,有至少一条哮喘症状,并且体格检查出现相应体征的儿童患者随机纳入研究,研究时间从2012年1月~2014年6月。

1.2方法采用

流式细胞术。所收集样本冷冻保存,统一检测,末梢血样采集于肝素钠抗凝管中,取100μL血样加入中含有20μL白介素-3的缓冲液中,室温孵育10min,然后加入100μL儿童哮喘患者或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室温孵育20min,其中缓冲液包含0.12MNaCI,0.005MKCI,0.025MTris,pH7.6。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0.4mmol/L)(Sigma-Aldrich公司,圣路易,MO,USA),一种非特异性细胞活化剂,被用于阳性对照,洗涤缓冲液(0.01M磷酸缓冲盐水包括0.01M的磷酸二氢钠,0.01M磷酸氢二钠,pH为7.2~7.4)被用于阴性对照。孵育结束后将样品置于冷却的冰上防止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和降解,继而与荧光FITC结合的抗CD63抗体孵育BectonDickinson,FranklinLakes,NJ,USA),与荧光PE结合的抗IgE抗体(Pharmacia,Uppsala,Sweden),以及PerCP结合的抗CD45抗体(BectonDickinson)避光孵育20min,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500rpm离心10min,将沉淀用缓冲液悬浮,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在采集过程中,红色荧光(FL2)和前向散射(FSC)和侧向角散射(SSC)的特点是采用至少1000嗜碱性粒细胞的表达高IgE介导的面密度的选框进行分析,使用FSC/SSC特性淋巴细胞的定义。然后,从这些细胞,FL3/FL2图上嗜碱性粒细胞的认定为CD45低/IgE的高表达。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PSS公司,芝加哥,IL,美国)。x2检验用于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各个受体的表达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文阅读

肩袖损伤细胞技术论文

1肌腱源性干细胞

最近新发现的肌腱源性干细胞(TDSC)因在肌腱组织中的修复潜能而逐渐获得重视,但目前其对损伤肩袖腱-骨界面愈合作用机制研究鲜有报道。既往研究证实,TDSC具有向软骨、骨分化的潜能,因此其在损伤肩袖腱-骨界面愈合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中介作用。Shen等提取兔肩袖组织TDSC并进行培养,用于异体兔肩袖修复,结果显示12周后实验组腱-骨界面结构及生物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认为异体TDSC可增加肩袖胶原沉积,且可分泌抗炎因子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Randelli等提取肩袖及肱二头肌腱组织TDSC并进行培养,比较TDSC与BMSC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骨骼细胞分化,结果显示TDSC具备很好的分化潜能,且优于BMSC。Tsai等的研究获得了与此相同的结果,还发现肩袖来源干细胞可表达种系特异性基因如成骨诱导的Runx2及骨钙蛋白、成脂分化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脂蛋白脂肪酶(LPL),成软骨分化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α1基因。Cheng等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TSG)-6在TDSC促进肩袖腱-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TSG-6为保护性炎性反应性基因,在多种炎症性疾病或类似炎症过程中呈高表达,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调节蛋白酶网络,在多种关节炎中有限制炎症、保护软骨的作用;认为TSG-6在TDSC促进损伤肩袖腱-骨界面愈合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然而,目前仍存在TDSC含量较少、难以完全分离和纯化、缺乏特异性表面标志物等问题,且TDSC体外诱导分化定向诱导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

2骨膜源性干细胞

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内层疏松,可产生骨膜源性干细胞(PDSC)、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等。来自内层的PDSC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因此被认为可能在肩袖损伤愈合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hen等从大鼠胫骨骨膜组织中提取PDSC并进行培养,将其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制成凝胶混合物,采用该混合物对大鼠损伤肩袖进行修复,术后4、8周进行大鼠修复肩袖腱-骨界面组织学及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最大腱-骨界面实效负荷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修复界面存有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认为PDSC与BMP-2的混合物可很好地促进腱-骨界面纤维软骨形成。目前大量实验将PDSC用于修复软骨缺损、骨缺损及骨不愈合,但其用于损伤肩袖腱-骨界面的修复鲜有报道,因此PDSC如何在重建腱-骨界面结构中发挥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3脂肪源性干细胞文献报道

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与BMSC具有相似的分化潜能,其在合适的诱导剂作用下可分化为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此外,ADSC具有数量巨大、获取方便、诱导安全、增殖迅速等特点,是一类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成体干细胞。Oh等采用ADSC修复兔慢性肩袖损伤模型,先切断兔肩胛下肌腱,6周后形成慢性损伤,此时进行肩袖修复,同时将ADSC注射入肩袖腱-骨区域及脂肪浸润的肩袖肌肉组织内以对肩袖进行加强修复,6周后从生物力学、肌电学、组织学方面对修复结果进行分析,认为ADSC可促进损伤肩袖腱-骨愈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肌肉组织脂肪浸润区域明显较小。Kim等对兔亚急性肩袖损伤(切断冈上肌3周)修复的同时,将ADSC注射入邻近肌腹-肌腱移行部,术后3周观察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及肌球蛋白重链(MyHC)在注射部位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IGF-ⅠR及MyHC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组),认为ADSC促进损伤肩袖修复有可能是通过IGF-Ⅰ信号转导通道完成的。虽然以上研究提示ADSC对退变性肩袖损伤具有促进愈合作用,但已往大部分研究均认为ADSC自我更新能力较差,不宜作为种子细胞。因•46•此,目前急需寻找更好的诱导剂,使其能更有效地分化成为目标组织,从而更好地促进损伤肩袖腱-骨界面愈合。

4肌源性干细胞体内研究显示

肌源性干细胞(MDSC)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可再生为骨、软骨、肌肉、血液、神经及心脏组织。近期有研究报道MDSC同时具有肌腱组织的分化能力,但用于修复损伤肩袖研究鲜有报道。Pelinkovic等将MDSC用于修复裸鼠损伤冈上肌腱并进行观察,结果7d后细胞核呈纺锤形并集成肌腱胶原束,3周后检测到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表明MDSC分化成表达波形蛋白的成纤维细胞,提示肩袖肌腱基质及原始细胞开始调控注射的MDSC向成纤维细胞分化;认为MDSC因具有分化为成纤维细胞的能力而可用于肌腱愈合组织工程及肩袖损伤治疗。

全文阅读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技术论文

1iPSC技术

经典的iPSC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选择宿主细胞;②选择外源重组因子;③重组因子导入宿主细胞;④重编程产生iPSC;⑤iPSC的鉴定及分化。

1.1宿主细胞来源Yamanaka将小鼠体细胞诱导为iPSC开启了该技术的先河,之后人、大鼠、猴、猪、绵羊,甚至一些濒危动物的iPSC系纷纷建立。就人类而言,目前已从皮肤成纤维细胞、角质成形细胞、羊水、神经前体细胞、外周血细胞,甚至尿液中获得iPSC。不同组织来源细胞重编程效率及所需因子不同。不仅iPSC分化能力因人而异,在表观遗传稳定性和癌基因的表达方面也存在男女有别现象。使得iPSC技术应用于临床个体治疗更具挑战性。

1.2重组因子的选择及导入方式经典的Yamanaka因子在癌细胞中存在超表达、整合型载体可导致插入突变,且诱导效率非常低。因此,iPSC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寻求更安全、简单、有效的诱导策略。Anokye-Danso等应用微RNA调控技术,不使用转录因子高效诱导iPSC。Zhou等和Kim等分别利用Yamanaka四因子的融合蛋白和穿膜肽与转录因子蛋白的融合蛋白,直接诱导受体细胞为iPSC,但效率较低。一些学者利用腺病毒、质粒载体瞬时转染靶细胞,或利用Cre/LoxP系统、oriP/EBNAI系统及piggyBac转座系统将外源基因整合后再特异性切除,从而得到不含外源基因整合的iPSC,但是存在基因重排及效率低下现象。而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丙戊酸、曲古抑菌素A、维生素C、筛选激酶抑制剂、BIX-01294、5-AZA、Wnt3a、Zscan4因子)的应用可显著提高iPSC的产生效率。

1.3iPSC的诱导分化Zhao等利用iPSC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繁殖能力的小鼠,证明了iPSC的全能性。目前,人们已成功地将iPSC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造血细胞、胰腺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耳蜗毛细胞、色素细胞等类型细胞。

1.4iPSC机制相关研究突破研究人员长期受困于体细胞重编程的具体机制。Polo等绘制出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的分子线路图,证实诱导过程引起了两次转录波,分别是由c-myc/Klf4和Oct4/Sox2/Klf4驱动,并确定了重编程过程中路障基因。基于iPSC技术已证明细胞的分化过程并非不可逆转,研究人员利用细胞直接重编程技术将已分化细胞直接转化成特定谱系的细胞,利用间接谱系转化技术部分去分化生成多潜能祖细胞,为干细胞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临床应用前景

iPSC因其分化全能性、体外易扩增、易于基因干扰或过表达等特性,在再生医学、药物研发评价、组织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全文阅读

宫颈病变论文:细胞技术对CIN诊疗的意义

本文作者:王月芳1刘菊2作者单位: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2四川雅江县人民医院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

表1显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炎症或其它良性病变92例,CIN57例,SCC1例。

阴道镜直接检查诊断宫颈病变

表2结果显示,135例可疑宫颈病变患者直接阴道镜下检查诊断炎症或其它良性病变88例,CIN44例,SCC3例。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多与宫颈高危HPV感染有关[5]。CIN是发生于宫颈癌前的一组局限于宫颈上皮内的病变,它反映宫颈癌的连续发生、发展过程,即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近年,宫颈癌的诱因有增多趋势,其发生与早婚、早育、多产、多、性病等有关[6]。随着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增多,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对女性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从CINI发展为宫颈原位癌一般需时5~7年,从CINII发展为原位癌需时3年,从CINIII发展为原位癌一般需时1年。但也有从CINII直接发展为浸润癌的报道[7]。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宫颈病变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分级法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该方法价格低廉,但标本的取材与制作存在许多缺陷,使筛查的假阴性较高,准确性较低。TCT检查法于1996年获美国FDA通过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异常细胞的诊断率较传统的巴氏法提高了13%,对低度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提高了65%,大大提高了宫颈病变的临床检出率[8]。目前,TCT检查在我国宫颈癌筛查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其准确性较高。但其所取的标本为宫颈脱落细胞,与活体细胞特征不完全相同,并无组织结构,不能作为最后诊断依据。宫颈细胞学检查由于取材制片的的局限性,和阅片者经验不同,可能存在一定漏诊和误诊,且宫颈CIN本身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如果宫颈TCT结果提示ASCUS,进一步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确诊CIN的有效办法[9]。

阴道镜是利用光学放大技术,通过醋酸白试验及碘试验来直接观察宫颈阴道部表面毛细血管及宫颈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及鳞柱交接等部位的改变,可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变。但由于阴道镜直接观察图像,肉眼下区别CIN病变与正常的生理转化及炎性病变有一定难度,其图像缺乏特异性。与医者经验及主观性判断有关,故诊断符合率较低。阴道镜检查可补充TCT检查的不足。阴道镜可以发现肉眼看不见的亚临床病变,并在可疑病变处定位活检,指导活检部位的选择,提高病理检查的准确性,以免漏诊。因此,TCT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具有互补作用。单纯的液基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细胞学阳性并不能确定宫颈病变部位,而阴道镜检查也只能观察宫颈的表面,对宫颈管内病变则无法了解。因此,细胞学阳性患者,应在阴道镜下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并取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细胞学阳性而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时,应高度警惕宫颈管内病变,此时应行宫颈管搔刮术,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

全文阅读

对符合创新型国家人才需求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摘要】细胞生物学是生物技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建设创新性国家重大需求,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形成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层次化的实验内容体系,是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所需。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细胞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