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和学具

全文阅读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56-02

[案例名称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它们的读法、写法,理解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所表示的含义;为学生以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熟练认识、读写小数;

2.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种分法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3以内的加法.

课前准备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减法.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全文阅读

课程教学论文:课程教学概念与实践初探

本文作者:雒焕国张海钟工作单位:河西学院

各级学校课程教案中教学目标表述举隅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前苏联教育学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教学论部分使用的概念仍然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考试、考查、考核等前苏联的概念。查阅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使用的教育学教材,基本沿袭着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学体系,素质教育思想也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并没有成为学科理论进入教材。由于这样一种现状,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大学教师,在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制定中,许多教师继续使用传统的概念,比如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掌握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师备课中,采用了解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概念、理解什么原理、发展什么能力、运用什么技术、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识记什么、理解什么、应用什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为逻辑结构设计的教学目标理论,这就是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我们的教育学要求教学活动中完成智力开发目标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和美育,因此每堂课程和课程整体都要设计德育和美育目标。但是,具体到教师的备课中往往很难实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有关美国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理论为代表。他把人类学习分为3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小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布鲁姆等学者的分类方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表述,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也称“三维目标”,并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重要参考依据。在这3个领域中,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实际上可以看作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本土素质教育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

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表述形式与话语选择原则

就前述第一小节各类教案来看,既有传统的教学目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概念设计,也有美国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概念设计,有的则是新课程改革后按照本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比如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包括形成概念、发展能力、建立思想、体会意义、形成意识、形成观念、形成能力、发展意识、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养成习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教学目标是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掌握思路、了解特点、理解含义、体会感情。某高中化学教案的教学目标虽然使用了知识技能、能力培养、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方法,但其二级概念继续是了解概念、认识概念、鉴别方法、认识作用、培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概念、理解效应、理解特点、掌握措施、掌握特点、理解作用、掌握因素。还有心理学课程教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也是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对象性质、了解意义原则、认识现状与趋势、激发兴趣愿望。教育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概念原理、了解发展趋势、运用规律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掌握概念体系、领会意义、掌握方法。某高校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层次,化学教学论的性质地位、研究对象、教学要求;理解层次,内容体系、化学教育的发展和化学教学论的形成。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智能的培养包括自学能力、基本技能、病例讨论、课外读书、课外科研等等。这些课程标准、学期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都是传统教学目标概念表述适当结合素质教育理论的表现。但是,《让世界充满爱》课程教案,使用的就是新概念,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则使用素质教育目标这样的概念,分知识教学点、能力训练点、德育渗透点、美育渗透点几个部分,试图把传统的教学论概念与本土素质教育概念结合起来。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显然是将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概念移植到了大学教学目标设计中。可以看出,无论大学中学小学,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接受心理学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让世界充满爱》课程教案和教育技术学教案的设计者都是有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高校教师,没有教育学背景的教师多数恪守传统概念。虽然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的改革成了学习目的和要求,或者学与教的目标,反映出了教学新理念,但在具体的目标设计中,还是坚持智育第一,没有把德育目标(态度目标)、美育目标(情感目标)纳入设计之中。我们认为,概念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代,应该根据实践需要,使用适应时代的概念。但应该允许以概念为代表理念的变革有一个过程。课程标准制定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中,还是使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这些概念更好一些。课程标准设计中应该使用学习目标或者教与学的目标,教案中应该使用教学目标,课时教学方案或者简称教案设计中具体的概念,还是使用心理学化的认知智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行为技能目标更好,不过应该增加人格品德目标,使教学活动更符合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全文阅读

刍议小学数学预习案编写

摘 要:小学生独立预习能力不足,阅读、理解文本存在偏差,需要借助教师编拟预习方案,助其学习。预习案编写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有效的预习案能够助学生一臂之力,习得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反之,会加重学生额外学业负担,成为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枷锁。

关键词:数学; 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78-001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和发展,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预习是教师不在现场,学生自我学习价值的实践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为学生一生学习和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独立预习能力不足,阅读、理解文本存在偏差,需要借助教师编拟预习方案,助其学习。预习案编写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有效的预习案能够助学生一臂之力,习得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反之,会加重学生额外学业负担,成为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枷锁。

一、关注学习策略引导

预习方案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助手,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能力和程度的考卷,要关注学习策略引导。每一份预习案的形成,要从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审视,以发展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出发点。体现在学案中,能够引导孩子、启迪孩子自主学习。

例如:苏教版四下因数和倍数一课预习案(部分)。

全文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运用讲学案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讲学案,可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减负增效,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

[关键词]讲学案;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25-01

讲学案既不同于教师的教案,也不同于学生的学案,而是教师教案和学生学案的统一,它有效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运用讲学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讲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讲学案是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精心设计好讲学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在教学《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设计的讲学案。

1.尝试活动

全文阅读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接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探究性实验侧重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自我设计、判断、验证和反思,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下面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进行研究.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概述

初中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或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组织并且设计相应的能够探究、分析和研究该化学问题的化学实验.探究性实验侧重于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过程,而探究的过程包含了分析、设计、总结、讨论和反思等一系列的过程.借助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独自或合作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加以探索,认识和研究对象的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借助初中化学的探究性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

计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探究性实验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在课前,化学教师要精心准备探究新实验教学的讲稿设计,内容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