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康创建工作经验总结

小康创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建小康社会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推进创建小康社会课题,在赴小康达标县市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上述3市在创建小康后期所采取有效措施、社会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快创建小康社会对策措施,为正在创建或准备创建小康社会的县(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面小康 成功经验 对策建议

为借鉴小康达标县市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全市小康建设步伐,最近我委会同市统计局对年初通过省验收达标的××*、××*、××*3市进行小康专题调研,对推进小康工作有了较为全面了解和认识。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根据《××*省县级全面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办法》,25个指标达标率和小康认可度是评定小康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就指标达标看,20xx年底,××*分别有23个、23个和24个指标达标,其中6个小康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就小康认可度看,3市受访百姓对当地全面小康达标认可度普遍较高,其中××*高达91.2%,××*、××*分别为85.6%、77.6%。就推进小康进程看,3市措施得当,推进有力,成效显著,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强化协调推进,为小康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将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大事来抓,无论是年初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年终政绩考核内容,都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创新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责任部门为成员的全市全面建设小康领导小组,园区、乡镇成立相应机构,逐层逐级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市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推进、进程监测、宣传发动和督查考核四个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和联络员制度,及时研究部署推进小康各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市每年安排推进小康办公经费150万元,××*、××*分别安排100万元和200万元,特别是在进入申报验收阶段后,涉及到相关工作的经费都予以满足。

全文阅读

透析怎样创建小康社会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推进创建小康社会课题,在赴小康达标县市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上述3市在创建小康后期所采取有效措施、社会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快创建小康社会对策措施,为正在创建或准备创建小康社会的县(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面小康成功经验对策建议

为借鉴小康达标县市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全市小

康建设步伐,最近我委会同市统计局对年初通过省验收达标3市进行小康专题调研,对推进小康工作有了较为全面了解和认识。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根据《省县级全面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办法》,25个指标达标率和小康认可度是评定小康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就指标达标看,2007年底,分别有23个、23个和24个指标达标,其中6个小康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就小康认可度看,3市受访百姓对当地全面小康达标认可度普遍较高,其中高达91.2%,、分别为85.6%、77.6%。就推进小康进程看,3市措施得当,推进有力,成效显著,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强化协调推进,为小康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将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大事来抓,无论是年初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年终政绩考核内容,都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创新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全文阅读

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珠江镇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纪小康建设的新内涵,创新思维,改进策略,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前进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

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正如党的十六大的正确判断,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在上世纪末,我国总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是刚跨入小康的门槛,特别是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全国农村至今尚有近3000万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还有6000万,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口虽然解决温饱但尚未达到小康。我们正在建设的“全面小康”,不仅要求我国GDP再翻两番,而且要求“惠及十几亿人口”,是在原来“总体小康”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强调农民生活的水平和状况,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全面小康”,不仅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而且包含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民主、法制、道德、环境等非经济领域的内容,这就意味着未来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小康状态,不仅“经济更加发展”,而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难度明显增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以上六个“更加”,有很多棘手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比如:如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如何处理好"三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善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等等。在时代背景上,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恰与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重合。经济转轨和社会嬗变,必然面临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和利益调整,阻力和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对各方面的工作要求更高。标准提升了,内容丰富了,对各级小康建设组织者来说,要求也更高了。首先,新世纪小康建设尤其强调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抓工作时,不能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个单位的利益和发展,而要有全局意识、长远眼光、配合精神和统筹能力,善于处理和协调各种矛盾,追求社会利益和国民财富最大化。其次,新世纪小康建设带有较多国际化标准,需要进行国际比较,要求在工作思路和措施上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再次,新世纪建设在非物质领域内的建设任务将会大幅增加,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农村社会、科教、环保、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对许多习惯了主抓经济工作的农村干部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总之,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凸显出质的升华、理论的发展、目标的升级,必然对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农村工作干部的驾驭能力、领导能力、统筹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此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很难做好农村小康建设工作。

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要有新突破

全文阅读

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2014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切实增强全面小康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面小康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是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要求,也是镇党委政府对全镇4万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民心民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我镇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全镇上下要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全面小康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强势推进,确保顺利通过达标验收。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

㈠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刘集实际出发,突出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的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已达标指标抓提升、未达标指标抓推进”的总体思路,在抓实核心指标中实现整体推进,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示范意义的全面小康。

㈡工作目标。2014年,在全面小康监测25个指标中,除“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指标外,其余24项指标(包括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包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内的大部分指标数据进一步提升。

㈢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4年8月初至8月中旬)。主要分为成立机构、申报提交、制定方案、动员发动四个环节。具体任务是:赴县相关部门沟通对接,赴已达标地区考察学习;成立镇全面小康建设达标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意见》;农技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全文阅读

持之以恒抓创建 和谐小康促发展

治国以治家为根,和谐社会以和谐家庭为本。两年来,十二师一四团为积极推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围绕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以推进“三化”建设为重点,以新形势下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创造活力,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改善职工生活为举措,以服务职工在基层为落脚点,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目前,团场有兵团级“和谐小康家庭”2户,师级20户,团级156户,连级752户。获师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个,团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8个。2013年,团场获“兵团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联动协作作用

一四团自“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团党委高度重视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创建工作思路和措施,并将“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到团场建设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之中,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始终保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青妇牵头,各部门组织协调,基层党支部具体负责,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的工作格局,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有序。

二、拓宽宣传引导渠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家庭,基础是干部职工群众,做好宣传,发动、提高每个家庭参与意识尤为重要。为此,团工会利用每年“科技之冬”培训,在基层单位进行专题讲解和宣传,进一步学习宣传师、团关于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办法,解读创建活动 “十争十创”标准,使广大职工群众加深对“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评选范围、基本条件和程序的了解及认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参与“创建活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三、丰富创建内容,提升职工参与热情

为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团工会结合团场开展的“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四百”及其他各项活动,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是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教育活动。在职工中大力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屯垦戍边、唱响兵团精神、实践兵团精神意识教育。二是结合工会“维权月”和“廉政文化进连队”活动,举办法制集中宣传日活动。三是利用“科技之冬”培训、经验交流报告会、现场观摩会,技术员、种植示范户在田间亲自操作、传授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职工运用科技增收致富的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发挥工会“职工书屋”作用,积极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使职工书屋真正成为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平台。五是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围绕职工多元增收,进一步提高职工创业技能。六是各单位从抓军事训练入手,大力开展职工军政训练,加强兵团精神内涵、理想信念、道德诚信、民族团结的教育,着力培养职工树立“兵”的意识,履行“兵”的职责,发挥“兵”的作用和维稳戍边责任感,真正打造一支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职工队伍,职工培训率达95%。七是通过举办“新城欢歌”职工文化艺术节、迎新年“春之声”文艺联欢会、阿肯弹唱会,职工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以及职工书法、摄影、手工艺作品展比赛等,充分展示了我团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风貌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八是是通过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活动,团、连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四、考评制度有依据,职工参与有方向

全文阅读

打造西部创新营销第一品牌

走出四川映秀一所坍塌的中学,经过一排排崭新别致的标准化三层楼房,感叹着新映秀的新景象。在最高层阳台旁边,记者看到了一面五星红旗,灾区群众感恩国家和社会的情谊暖上心头,真是别有一番情境。

科创中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衡”)董事总裁阳林峰,一位具有十多年直销理论与实战双栖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于此番景象同样感受良多,并为中衡“5·12爱心工程”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5月28日下午,记者走进阳林峰的办公室,率先映入眼帘的是鱼缸里色彩缤纷的鱼儿。阳林峰微笑地告诉记者,他养了4种颜色的鱼,有红色和黄色的鹦鹉、黑色的地图、白色的招财猫,再加上绿色的鱼缸背景,与中衡五行产品颜色不谋而合。阳林峰对于中衡事业的热爱一览无余,品尝着一杯香茗,他与记者聊起自己的中衡事业。

转身做老板

工作22年的阳林峰曾经做过3年警察、4年直销员、3年创新营销企业顾问、4年传统企业总裁、8年直销企业总裁,有着著名市场营销管理专家、中国营销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杰出的团队建设锻造者和著名的培训导师、中国体验营销训练第一人等多重身份,在企业营销通路、产品上市策划、团队组织建设、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成果,角色更是完成了从大型民营企业总经理、中外合资企业副总裁,到科创中衡董事总裁的转变。

祖籍是重庆的阳林峰,自1987年到成都读大学后,就一直定居成都。由于工作的关系,他一直在全国各地奔走与工作。直到2011年9月,阳林峰与四川科创集团等四方合资创办了中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做起了老板,回到了成都,实现了由经理人到老板的华丽转身,并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中衡是我事业征程的最后驿站,我将为此倾尽毕生的心血与智慧。”他在角色转变中改变着经营思维,并在中衡事业的发展中渐入佳境。

在中衡事业中,阳林峰与副总裁钟辉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形成了管理上的优势互补。因有着丰富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阳林峰形成了标准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管理风格,使得原来与他一起共事的一大批高管和员工跟随他一同进入中衡。熟悉的人都知道,阳林峰工作认真严谨,有着很强的执行力。钟辉说:“他要求员工每天都要开晨会,分配并熟知大家一天的工作内容。每周完成一周总结和计划,不管自己有多忙,都会认真看,做点评,提建议。每月5号的月度营销与管理工作会议更是大家共同亲近的一个机会,阳林峰会把工作安排与学习成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个管理者都喜欢并期盼月度会议的召开。管理专家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大爱传万家

全文阅读

中医院疾病防变活动实行方案

为积极施行试点展开中医"疾病防变工作任务,全面展示中医药优点,持续拓宽中医药的服务范围,不断探寻建设适应我市中医工作实际,及群众需求的中医独特的防御保健服务机制,根据我国有关政策的要求,特拟定本施行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实施"治未病"试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年底,争取在8所市县中医院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每个县至少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治未病"试点,并以省"治未病"试点单位为基础形成重点建设单位。到年底,按省试点建设标准,试点单位"治未病"工作实践日臻完善、逐渐成熟、基本达标;市县中医院均加强"治未病"机构设置、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设立"治未病"服务点。此后,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

三、主要任务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在各级中医院或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治未病"服务点,完善机构设置;应用"KY3H健康保障模式"的理念,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中医医疗机构要能提供全面、综合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全文阅读

市政办听力无障碍工作指导方案

根据《市创建聋儿听力无障碍市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创建工作,使我市更多的聋儿早日融入有声世界,共享社会物质文化发展成果,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聋儿听力无障碍创建工作。为确保顺利实现创建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市现有听力残疾人2万余人,其中0—16周岁聋儿约1000人。此次创建活动,我市作为试点创建区(市)确定到2012年底,全市0—16周岁聋儿全部得到康复和救助,实现听力无障碍,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今后新增的聋儿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救助。

二、创建标准

(一)适龄聋儿排查。利用基层组织网络及各级医疗机构认真开展调查,掌握0—16周岁聋儿人数并登记造册,及时开展聋儿语训工作和康复救助。

(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各级医疗机构要不断加强耳鼻喉科建设,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机制,着力提高耳病防治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聋儿语训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中心听力验配室硬件建设,确保适龄聋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语训康复。

(三)保障工作经费。按每名聋儿各项费用投入1000元预算,到2012年底约需创建专项经费100万元。在争取省里支持的基础上,由省、市、区(市)三级匹配创建聋儿听力无障碍市专项资金,其中省级投入30%、市级投入40%、区(市)级配套30%。

(四)普及公众听力防治知识。通过开展“爱耳日”、“助残日”等活动,借助新闻媒体宣传普及爱耳、防聋知识。在各级医疗机构以及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开辟听力防治知识宣传阵地。组织听力医护人员向耳聋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耳病防治知识,公众听力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全文阅读

探索扶贫开发的“贵州经验”

编者按:贵州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工作关乎全省全面小康大业。在扶贫工作中,贵州进展如何?近期扶贫工作的抓手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扶贫工作清除体制机制障碍?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接受了本刊专访。

深化认识 保持定力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多次强调,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是贵州同步小康建设“短板中的短板”,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推进扶贫开发是贵州的最大民生。请问贵州在弥补这块“短板中的短板”方面成效如何?

叶 韬: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发2号文件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同步小康为引领,扶产业、强基础、提素质、优保障、抓改革、促开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创建示范区相结合,与小康创建相结合,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减贫摘帽”工作相结合,与重大事项推进行动相结合,与园区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扶贫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推进呈现良好态势。2011年至2014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减少到623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提高到590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218元);25个县52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扶贫开发逐步实现了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

:在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贵州有无可资借鉴的扶贫经验?

叶 韬:贵州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实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贫困县考核等措施,创造了系列“贵州经验”。

一是贵州扶贫建档立卡、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两个率先”;二是贫困县考核、减贫摘帽和项目资金“三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建设为全国作了示范;四是对口帮扶、定点扶贫、集团帮扶“三类帮扶”成效明显;五是创造了毕节试验、晴隆模式、长顺做法、印江经验、威宁实践、迤那路子等成功经验,闯出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开发新路。

2015年5月6日至9日,国务院副总理在贵州视察扶贫工作时特别指出:“总结贵州经验,让我看到,贵州的扶贫开发实践回答了在全国非常有意义的两个重大问题,第一,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只要认真干,贵州能做到,谁还有理由做不到?第二,贵州怎么做到的,这对全国也很有意义。”

全文阅读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 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区划调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发展经济、致富农民、社会稳定、财政增收”的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主攻招商引资,加速项目投入,走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之路,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我镇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至2005年底,对照省委制定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涉及农村乡镇的17个单一衡量指标,我镇基本达标的有12项,分别是:(1)人均住房面积75平方米,比目标值高35平方米;(2)村通灰黑公路比重100%;(3)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01部;(4)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19%;(5)恩格尔系数38%;(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7)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9)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8%;(10)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5%;(11)森林覆盖率25%;(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0分。未达标的有5项,分别是:(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24元,比目标值差16176元;(2)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80.1%,比目标值低12个百分点;(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25元,比目标值低2575元;(4)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14台,比目标值少26台;(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24%,比目标值低1.26个百分点。

通过学习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经验,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昆山人走外向带动、民营赶超、服务业跨越之路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我镇7.6万人持续跨越发展,确保“十一五”期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十一五”期间年递增26%,确保2010年达标,力争2009年达标;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确保2010年达标,力争2009年达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确保2009年达标,力争2008年达标;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两项指标,确保2008年达标,已基本达标的项目向更高水平迈进。版权所有

在未达标的项目中,我们认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尽快达标是实现我镇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因此,我们将借鉴昆山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经验,突出发展二产,走以工兴镇的道路。

一是创新发展思路,聚焦重点。**是如皋的人口大镇,但不是经济强镇。“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率要比市平均增幅17%快50%以上,也就是要达到26%,才能确保在2010年之前达标。因此2006年我镇工业经济思路突出“快、大、优”,着力争取全镇每十天有一个规模项目开工建设,每天引进市外资金200万元,每天规模工业产值300万元,每天创利税40万元。把奋斗目标分解到企业和项目,把责任落实到分管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把措施细化到主要环节。

二是创新发展举措,强势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和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新开工工业项目24个,05年结转项目1个,投资总额5.3亿元,计划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500-1000万元项目7个;外资项目5个,市外资金项目6个。在新开工规模项目中,突出宝顺数控机床、富仕液压机床、恒信精工机械、华隆包装材料、利汇钢结构件、春权钢结构件、三迪摩托车有限公司、嘉成机械铸造等14家本镇能人返乡创业且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项目的推进进度,确保在年前竣工投产并形成新的增长点,逐步变“**加工”为“**制造”。狠抓亿元企业、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和新增规模企业的培育,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新培育亿元企业1家:***********有限公司,力争2家,累计4-5家。新培育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有限公司、*****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累计5家。新培育定报企业12家(市任务5家)*******摩托车有限公司*******工业有限公司****服饰有限公司、******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纺织工艺品厂、*****包装有限公司、*************************,累计34家。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45%以上,两税收入增幅继续列全市先进行列。春节后农先会上我们重奖了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大户,充分调动了骨干企业多销售、多纳税的积极性,奋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双过半”。

三是创优发展平台,加快镇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春节后我镇全面启动规划面积达3500亩的第三工业区和镇区“两横一纵”宽度分别为20米和26米,总长度为4000米的街道建设,力争今年有1-2个亿元以上项目进区。*****花苑别墅小区和康居示范小区计划新建别墅160栋。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结合河道疏浚,改造低洼地,建设防渗渠,提高抗灾能力,继续高标准建设农村通达工程,提升等次,改善农村大量人流、物流的交通条件,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当前,投资者所看重的不仅仅是区位优势等硬环境,而看重政府行政是不是规范,民风是不是淳朴,社会是不是安定等软环境。对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客户资金到位后,三天内确保交地进场施工的承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把服务的程序调到最简,把工作效率调到最高,把发展的政策放到最宽,打造平安**,和谐**,为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营造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

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昆山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有先进单位的典型引路,有**7.6万人的智慧和勤劳,我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提前实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