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化内科医生工作总结

消化内科医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腔科医护人员受教育程度与消毒效果的关系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人员受教育程度与消毒监测结果的关系,探讨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找出主要的危险因素,有效地切断可能引起口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防止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市80多间具有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口腔医疗许可证的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通过调查表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间被监测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主要是环境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消毒管理制度以及医护人员的教育素质等都直接影响口腔科消毒效果。结论 严密消毒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可提高消毒合格率,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口腔科医护人员;教育;消毒效果

基金项目:广州市卫生局立项(项目编号:2006YB185)

作者单位:510170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消毒效果与医院内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提高消毒合格率在防止医源性疾病,避免交叉感染方面的作用,愈来愈被广大医护工作者所认识。据统计,在我国每年5000万住院患者中,约有500万出现医院感染[1]。口腔科诊疗操作的消毒隔离在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2]。本文采用整群抽样,以广州市82家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为监测点。收集被监测单位的环境监测结果,其中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等4项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82家具有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口腔医疗许可证的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其中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各41家。通过调查表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间被监测单位影响口腔科消毒效果的因素(自变量)和被监测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主要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等4项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因变量)[3]。

全文阅读

消化内科专家

江学良

医学博士后,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教授、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导师,擅长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克罗恩病、胃病和肝病诊治。兼任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全国卫生学会委员,加拿大威尔森干细胞研究中心山东基地负责人,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现代诊疗手册》、《溃疡性结肠炎合理用药》主编,《新肝脏病学》和《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症》副主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主编。 60余篇,6 篇被美国 SCI 收录。

主要研究方向为溃疡性结肠炎和消化内镜诊治,获军队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6 项。承担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应邀到英国西班牙瑞典等进行学术交流,在欧洲消化学大会、世界华人消化大会等作《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大会报告。

推荐就诊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

科室介绍

总医院消化科为中国人民肝硬化诊治中心和消化专科中心,是医院重点学科和全国知名专科。科室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强大的人才优势和鲜明的技术优势。

科内人才济济,形成了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人才格局。现为博士后流动站,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生、外院进修生众多,质量较高,曾多次举办全国、全省以及军内多次专科会议及学习班,在行业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总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是国内大型现代化内镜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胃肠镜诊断治疗的单位之一,也是消化内镜培训基地,有一支素质高、技术娴熟的内镜医师队伍。拥有先进的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各型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放大内镜等全套设备。中心技术力量雄厚,能够同时开展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无痛内镜等工作。中心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共有14间诊疗室,严格按内镜操作规范诊疗,采用标准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查体、诊断和治疗服务。

全文阅读

加强救护车消毒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 重视对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表面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分别对站内未经消毒和经过消毒的车辆,随机抽样作空气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结果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Ⅲ类环境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车辆,车内环境污染严重,菌落总数超出标准数倍,有明显感染危险性,经过消毒处理的车辆,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空气物品表面采样均达到合格指标。结论 加强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救护车;消毒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院前急救中救护车是接诊急危重患者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抢救患者生命过程中起到争分夺秒的作用,救护车使用频繁,车体内空间狭窄,急救患者复杂多样,患者呕吐物、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可污染车体,造成病原体滋生,若忽视救护车的消毒工作,污染的车辆可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我院感染管理科分别对出诊后回站未消毒和消毒的救护车辆进行空气、物品表面的细菌采样对比,两种结果差异,发现救护车存在问题。

1.1空气污染严重 未采取任何消毒措施的出诊回站救护车做车内空气采样,细菌总落数2300~5500cfu/m3,远超出正常≤500 cfu/m3。使用车载紫外线照射消毒1 h或臭氧消毒机30 min,做空气采样,细菌总数≤500cfu/m3,未查出金葡萄球菌和溶血链球菌,空气质量达标。

1.2 物体表面污染 同样对站内未消毒的车辆做物体表面采样(车内座椅、担架面、急救箱、湿化瓶等),细菌总落≥10 cfu/m2数倍。在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对车内物体表面(座椅、担架面、急救箱、湿化瓶等)擦抹,含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地面湿式拖扫后,做物表采样,细菌总怠10 cfu/m2,物表采样未查出致病菌消毒合格。

2结果

全文阅读

疗养院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

文章编号:1005-619X(2008)10-0595-02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疗养、康复为一体的军队综合性疗养院,是青岛市医保定点单位,现有床位700余张。由于老年科、康复科疗养员大都长期住院,生活自理能力差;特勤疗养科和干部疗养科疗养员集体生活、就餐,存在院内感染隐患,针对疗养院特点,我们主要从健全组织、强化管理、定期监测、全员培训四个方面进行了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

1健全组织

我院执行上级编制组建了院内感染控制科,配备了专职人员。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业务副院长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对各级组织提出了具体职责和要求,实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控制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体系,每半年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感染控制科汇报全院感染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委员会成员对感染控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证。

2 强化管理

2.1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程序和流程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以医院法规文件形式下发了一系列各岗位控制院内感染的操作规程,比如:治疗室消毒制度、疗养房物品消毒及卫生工具管理方法、营养灶餐具卫生消毒规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口腔科器械物品消毒措施、手机消毒保养措施、胃镜室消毒制度等,建立了医疗垃圾回收登记本和高压消毒、干烤消毒、紫外线消毒登记本,实行双签字制度,使各岗位明确职责和要求,工作中严格落实。

2.2量化考评将医院感染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检查细则》,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法,每月对各科室和营养灶在制度落实、各项监测结果达标情况、教育培训三方面量化打分,纳入医院《全面建设考核标准1 000分》中,根据总得分情况,奖优罚劣。

3定期监测

全文阅读

358例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摘要: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消化内科患者2000例病例资料,总结其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消化内科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358例,其中2010年92例,2011年64例,2012年102例,不合理情况主要为抑酸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使药效降低、药物拮抗、药物连用毒副作用增强。消化内科是医院中较大的科室,其合理使用药物是保证患者能够得到良好治疗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医生要采用各种方法,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用药;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39-01

消化内科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科室。其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会影响患者对一所医院的印象。而消化内科患者数量较多,用药剂量较大,药品涉及面较多,因此需要医生给予患者最为合理的用药,以防止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尤其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更加要求医生以患者为中心,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使命,确保药品发放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为提高消化内科用药的合理性,现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消化内科200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总结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出现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生此情况的原因,并集思广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结果

2.1 消化内科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全文阅读

护理管理对预防骨科病房感染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比较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病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采样检测结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201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8%,明显低于未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的2012年医院感染发生率5.63%;消毒灭菌物品检测合格率为97.42%,护理人员手表面合格率为96.30%,室内空气检测合格率为97.93%,均显著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2012年)的各项指标(P<0.05);患者满意率为96.77%,明显高于2012年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时的84.62%(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利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护理管理;骨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6.02.052 文章编号:1006-7256(2016)02-0106-03

医院感染主要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但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住院患者的及时康复,还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负担[1]。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高低,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2-3]。骨科由于患者多为年老体弱或外伤引发骨折的人群,特别是开放性伤口患者较多,人群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加之骨科无菌手术多数是修复性手术或重建手术,大部分患者需要置入内固定物,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预防医院感染一直以来是骨科病房工作重点,受到各方的关注[4]。有研究发现,每年有30%~50%的医院感染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器械消毒、病房护理、患者日常护理等过程中强化护理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5]。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男5022例,女3544例,年龄0~78(35.50±15.20)岁;2013年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男5102例、女3782例,年龄0~75(36.70±13.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文阅读

以优势技术带动消化学科崛起

在2000年,消化专业的知名团队大多集中于各大知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其他三甲医院的消化内科基本上处于相同的起跑线。当时,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也是众多默默无闻的普通消化内科中的一员。如今,该院消化内科已经通过其雄厚的临床实力在广东消化学科同行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在治疗性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上取得了诸多创新,成为广东和华南地区ERCP培训重要基地。

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全军消化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赵亚刚教授,就是主导完成这一转变的带头人。如今,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正在蓬勃发展,不断攀爬消化疾病诊疗更高峰……

克服科室困难,实现从无到有

1996年,赵亚刚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来到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成为一名普通的主治医师。当时,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仅有富士和奥林巴斯内镜主机各1台,胃镜6条,肠镜4条;科里能开展的内镜治疗项目也只是息肉高频电切术、内镜下喷洒止血术和异物取出术等,胃肠镜检查量每年仅2000余例次。当时,西京医院、长海医院、南方医院等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已开展了小肠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ERCP、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注射治疗和套扎治疗、甚至超声内镜等内镜检查和治疗技术,并且在相关学术会议上展示相关的新项目。在每次获得机会参加类似的内镜学术会议中,赵亚刚总是全程认真聆听讲者的演讲,用心学习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病例和相关临床经验。那些大师们的内镜新技术方面的表演,总是让他看得心潮澎湃,简直就像一个武侠迷在观看心中的武林高手大赛。在参加了几次内镜学术会议后,他除了认真记录各位专家的讲座和操作心得外,也默默地制订着自己的成长规划。他一定要把这些先进的内镜技术在自己的医院开展起来。

从此,他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由于当时住院患者不多,在科室内镜室进行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人数也不多,胃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一直由科室的高级职称专家操作,等到上午查完房和处理完患者的医嘱后再去内镜室,已经没有多少检查和治疗了。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内镜检查和治疗术,他每天6点钟就起床,6点半赶到科室开始一天的临床工作;每天8点科室交班前就完成查房、下达医嘱和书写病历的工作;科室交班后就尽早到内镜室观看内镜的检查和治疗,边学习边记录,动手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他也成了当时科里熟练掌握内镜技术最年轻的医生之一。1998年,因为优秀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他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成为副主任医师后,赵亚刚更明显地感到学习的紧迫性。要跟上那些大医院的发展步伐,他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室的特色技术,因为没有特色的科室,必将被医学发展的滚滚潮流所吞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向科室主任提出申请,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一步学习内镜下治疗新技术。2000年,经科室党支部和医院党委批准,他获得了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半年的机会。怀揣着梦想的他再次回到母校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经过进修期第一个月的观摩学习,他了解每种技术学习的要点和难点,加上自己的观察分析,他觉得治疗性ERCP技术是一项非常神奇的技术,能够将很多以往只能靠外科手术治疗的胆胰疾病通过内科微创的方式解决,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创伤和降低手术风险,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方向;并且,在当时的所有内镜下治疗技术中,ERCP被广泛认为是最难的一项技术,如果能熟练掌握ERCP技术,也就相当于有机会到达内镜治疗技术的巅峰,这也让不惧挑战的他特别兴奋起来。从此,学好ERCP,成了他刻在心里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

然而,学好ERCP之路异常坎坷。当时,在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进修的医生非常多,同一时间学习ERCP的进修医生就有十多个。前三个月的进修只能观摩不能动手,后三个月才有少量的机会动手操作,但是也仅限于插管和造影;括约肌切开和后面的治疗部分都是由本院的高级职称医师来完成,因此大部分学习还是依靠个人的自学来完成。为了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技能,他利用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学习ERCP的理论知识,在科室大量阅片,认真记录并分析带教老师的每一句指导,熟练掌握了胆胰系统影像学的阅片方法,结合影像学的特点,分析胆道和胰管走行,分析各种不同插管方法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牢牢地迈稳了ERCP操作前的重要一步。在有机会正规操作时,前几例操作基本上是摸索十二指肠镜各个部件的功能,操作结束后做好笔记,仔细分析操作中的不足和改进的办法,同时观察其他进修医生和指导老师的操作特点;尽管进修结束时才进行了十余次插管操作,但那时候他已经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插管操作了。虽然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性操作,但是各种操作步骤和要领已经被他牢牢地记在心中了。在没有ERCP手术安排的时间里,他还抓紧机会多看多学其他的内镜检查和治疗技术,这也为他回到医院后全面开展内镜下检查和治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优势技术,

全文阅读

某综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重点部门的消毒质量现状, 为下阶段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一起, 对重点部门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透析液、透析用水等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4年1~6月共采集标本175份, 合格167份, 总合格率为95.4%。结论 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及早发现消毒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 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环境卫生学监测;重点部门;医院感染

医院是患者高度集中的场所, 病原微生物会在医院环境内通过各种途径侵入抵抗力低下的易感人群而造成医院感染[1]。通过定期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能够及时发现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将该院2014年1~6月对各重点部门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选择该院2014年1~6月全院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为研究对象。

1. 2 方法 由该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一起, 对包括手术室、各重症监护室、中心内镜室、血液透析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透析液、透析用水等进行采样监测。采样方法和监测结果判定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至临床科室, 要求其在限期内整改, 同时将整改结果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科。

2 结果

2. 1 2014年1~6月共采集标本175 份, 合格167份, 总合格率为95.4%, 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9%。其中空气采集30份, 29份合格, 合格率96.7%;医务人员手采集40份, 38份合格, 合格率95.0%;物体表面采集40份, 36份合格, 合格率90.0%;消毒内镜采集28份, 27份合格, 合格率96.4%;使用中消毒液、透析液、透析用水和无菌用品分别采集20份、6份、6份、5份, 合格率均为100.0%。

全文阅读

合川区2009-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合川区2009-2011年度消毒灭菌效果现状,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监测对象,进行细菌总数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沙门氏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浸泡液、医务人员手、透析水。结果:共采样监测样品1508份,合格数1439份,合格率95.42%。结论:合川区2009-2011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总体结果比较理想,医疗单位的消毒灭菌管理是一项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检测措施才能将院内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 医院感染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57

消毒灭菌在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若消毒灭菌效果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了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1-2],重庆市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开展了消毒效果监测,并将2009-2011年消毒效果检测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和范围 选择本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院(区级医疗机构、厂矿医院、中心卫生院、镇街卫生院、民营医院)和村卫生室作为监测对象,进行细菌总数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沙门氏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浸泡液、医务人员手、透析水。

1.2 采样和检测方法 采样和检测方法按照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15982-1995《医院卫生消毒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抽样选择在消毒后、工作前。室内空气菌落总数监测采用平板暴露法;消毒液、浸泡液、透析水采用倾注法;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

1.3 监测效果评价 依据GB15982-1995《医院卫生消毒标准》和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

全文阅读

广西南丹县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和强化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管理,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县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样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9~2012年总合格率为75.12%(643/856);2009~2012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4.93%(137/211)、70.83 %(153/216)、79.10 %(159/201) 和85.09 %(194/228),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依次为67.55 %(229/339)、78.68 %(214/272)、74.23%(121/163) 和 96.34 %(79/82)。结论:南丹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及新消毒技术规范,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近年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医院内感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做好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1]。为了解南丹县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事件发生,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于 2009~2012 年对广西南丹县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广西南丹县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县级医疗机构手术室、各科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供应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采样检测。

1.2 方法 采样及检测根据 2002 年版《消毒技术规范》[2]和 GB15982 - 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中附录 A 的方法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器按 GB15981 - 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各年度南丹县监测项目结果分布 由表1中可见, 按时间分:监测总合格率为为75.12%(643/856);由2009~2012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4.93%(137/211)、70.83 %(153/216)、79.10 %(159/201) 和85.09 %(194/228),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监测项目分:以压力蒸汽灭菌器组其合格率最高占96.34%(79/82),其次为物体表面组占78.68%(214/272);在监测的室内空气组、物体表面组、医务人员手组、压力蒸汽灭菌器组中合格率最高均为2012年,分别为78.26%(229/339)、87.32%(62/71)、88.37%(38/43)、100%(21/21)。其他见表1。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