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耗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例解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科目设置

(1)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2)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按收获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郁闭前发生的必要开支,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自行繁殖的育肥畜,应按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应按出售或入库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不同方式下确定的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天然起源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4)产蓄或役蓄淘汰转变育肥畜时,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按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期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5)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二、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例1]为降低购买成本,2008年10月11日,海安农业公司从市场上一次性购买了混群核算的6头种牛、4头肉猪和1l株橡胶树苗。海安农业公司为此共支付4万元,发生运输费为800元、保险费为500元、装卸费为600元,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6头牛、4头肉猪、11株橡胶树苗分别满足生物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标准,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0元、14000元和6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海安农业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海安农业企业计算确定6头种牛、4头肉猪和11株橡胶树苗的取得成本如下:

第一,确定应计人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买价、运输费、保险赞、装卸费等。

40000+800+500+600=41900(元)

第二,确定6头种牛、4头肉猪和ll株橡胶树苗价值分配比例。

全文阅读

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思考

摘要:

近年来,农业企业频曝财务问题。本文以獐子岛“黑天鹅”事件为例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问题,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抱着业绩“大洗澡”和避税动机对存货进行核销和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存在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范围模糊,减值准备金额计提不合理,减值信息披露不完善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农业企业的减值问题监管刻不容缓。

关键词:

农业;消耗性生物资产;资产减值

农产品行业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高,存货盘点不易,这为不少农业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近年来,不少农业企业因财务造假事件备受关注,如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企业。2014年10月,獐子岛“黑天鹅”事件再次吸引投资者对农业企业的关注。

一、案例介绍

獐子岛集团是我国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据其2014年7月底公布的中期财务报告,公司上一阶段的营业收入为12.47亿,同比增长10.35%,实现净利润4757.66,同比下降10%。同时顺势对2014前三季度业绩进行了预测,预测2014年1~9月集团公司的净利润可达4412.8~7564.91亿元。按规定,当年9月15日~10月12日进行存货抽查,发现其海底养殖的扇贝较之前播种的存量大幅度下降。獐子岛集团于2014年10月30日对外公告称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决定对部分海域的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和计提坏账准备。上述事项影响公司2014年度净利润减少865018947.39元(已扣除按15%的所得税率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此前獐子岛集团并未披露任何关于该部分存货资产减值迹象的相关信息,将本次事件完全归为自然灾害,其存货核销和减值计提备受质疑,这就是2014年A股市场上备受投资者关注的獐子岛“黑天鹅”事件。

二、案例分析

全文阅读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混合会计计量模式探析

【摘 要】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计量具有复杂性和困难性。目前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中“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存在诸多理论与现实应用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通过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在充分结合我国现实林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阶段混合会计计量的新模式。

【关键词】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 生物转化;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现值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025-02

一、研究背景

根据我国2014年最新修订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以下简称“CAS5”),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指的是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林木资产[ 1 ]。按照成本性态的不同,林木的生长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林木郁闭前阶段。该阶段通常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林木会受到重点照看,并会因此发生大量的成本性支出。第二阶段是郁闭后到收获前的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通常只需对林木进行一些日常的管护工作,林木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自然力的作用,成本性支出锐减。第三阶段为收获阶段,以林木达到相应成熟度为标志,该成熟度通常由林木的种类和用途决定。如果林木一次性收获,整个过程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即可完成,如果林木分批次渐进式地收获,则需更长的时间。除了少数特殊树种需要在第二阶段收获以外,绝大多数林木需要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后才能进行收获和出售。这样,实质性的收入需要经过漫长的生长期以后待到收获并出售时才能予以确认[ 2 ],并且仅收获并出售的时间就长达一个会计期间甚至更长。收入的实现与“成熟度”的确认时点密切相关,然而,“成熟度”的判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有些林木虽然已经成熟,但并不对其进行收获,从而增加了会计计量的难度。另外,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具有与其他生物资产共同的属性,即生物转化功能[ 3 ],该功能是导致林木价值增值的最主要因素,林木日常的成本、支出对林木的价值增值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按照CAS5“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原则,这些自然增值并未反映到我国大多数林业企业日常的会计处理中,只是在销售时点才确定唯一的林木价值,从而降低了林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现行会计计量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现行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会计计量模式确定的原则

评价一种计量模式合适与否,理论上而言应当是以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以满足会计信息质量为导向,分析这种会计计量模式是否是针对计量对象自身特点作出的价值估计。对于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而言,就是在我国林业现实经济、技术条件下,评价哪种计量模式能够更科学地反映生物转化功能引致的林木价值增值和其他相关信息,提高林木资产会计信息的经济决策价值,即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为资本市场服务,为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高质量会计信息。

全文阅读

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问题分析与探究

摘要:消耗性生物资产市场日益活跃,但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具的特殊属性,使得会计信息披露困难,导致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种种缺陷,损害投资者利益。本文从对“獐子岛事件”的分析出发,揭示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生物资产价值评估、风险评估防范、企业信息披露、内部人员管理等多个角度完善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獐子岛

一、引言

相比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业更加悠久的历史奠定了其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但其存在的一些传统习惯也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阻碍。虽然现代农业技术在不断进步,农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却依旧面临来自内部人员管理和生物资产“靠天吃饭”的特殊属性的双重挑战。

近年来,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市场也更加活跃。然而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自然增值性、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性、生长周期性、地域差异性、多样性等特性,加之消耗性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专业壁垒较高、缺乏固定标准,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价值o法准确计量,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面临的风险远大于其他行业。

同时,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资产,单位面积的水域或者土地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产值是有限的,并不能像工业产品一样因为技术的革新而产值达到质的飞跃。但公司资产增长速度又是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时极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因此,农业企业或为了达到上市要求,或为了应对市场监管,有时会利用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财务造假。近年来的“银广厦事件”和“蓝田股份事件”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农业上市公司更是拥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理念,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使农业企业稳健经营、消耗性生物资产市场规范发展就成为目前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以“獐子岛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探究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让市场更加健康发展。

全文阅读

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浅析

第一,会计处理政策的变化。

一是纵向比较。新准则扩大了生物资产的类别,新准则根据生物资产的用途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旧办法中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分类。新准则在会计计量属性上引入公允价值概念:新准则通常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除外。旧办法规定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实际成本即历史成本入账,尚未引入公允价值概念。新增了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成本的确定方法:新准则规定天然林等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在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拥有或者控制时,才能予以确认。新增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相关规定:新准则从环境保护这一国际共同关注的长远目标出发,认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应当确认为生物资产。并将其单独分类核算,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而旧办法没有对公益性生物资产单独分类。折旧方法不同: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所包含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在旧办法的折旧方法基础上增加了“产量法”,取消了“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改变了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经计提不得转回的规定:新准则考虑到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存货的性质类似,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在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后,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计人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允许计提减值准备。旧办法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转回。改变了生物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新准则全面考虑了生物资产有关后续支出的种类和性质,特别规定林木类生物资产择伐、问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之后进行的补植发生的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林木类生物资产的成本,此外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旧办法中郁闭成林后的消耗性林术资产和公益林发生的管护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人营业费用。成本结转方法不同:新准则规定对于消耗性、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比旧办法的结转方法中增加了“蓄积量比例法”和“轮伐期年限法”;取消了“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会计科目的变化:新准则对于生物资产的会计科目设置尽量按一般性企业通用的会计科目为基础,只有在一般企业会计科目不足以说明其特点时,才新设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旧办法多在一级科目中直接体现出行业的特性。增加了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信息。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生物资产的类别以及各类生物资产的实物数量和账面价值;各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累计跌价准备金额,以及各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金额;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类别、取得方式和实物数量;作为负债担保物的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披露与生物资产增减变动有关的信息,编制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变动表,反映生物资产本年增加数和减少数。

二是横向比较。新准则在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M1)趋同的大前提下又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不同之处为分类不同,新准则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而IAS41将生物资产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并按照成熟与否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物资产。新准则在分类上多出一类公益性生物资产,主要是从重视环境保护上考虑,将以防护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单独归类为公益性生物资产。计量模式不同:新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IAS4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明确规定除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情况以外,生物资产在初始确认和各个资产负债表日,均应按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计量,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的损益账户。在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其他估价方法不可靠以及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一假设对初始确认无法成立的情况下,生物资产应按其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计量。减值与跌价准备的处理不同:新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人当期损益。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IAS41以公允价值为依据确认利得或损失,包括在其发生期间的损益中;只有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时,才按其成本与损失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披露内容不同。新准则规定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生物资产的信息以及生物资产年初、年末增减变动方面的信息。而IAS41披露的内容比我国新准则更为广泛,分为一般要求和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时的补充披露要求。规定企业应披露当期内由于初始确认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的变化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的总额等。

第二,新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会计处理探析。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取得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其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买价格、运输费、保险费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相关税费确定。其中,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相关税费包括场地整理费、装卸费、栽植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会计处理分录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栽培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按其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指出确定。会计处理分录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因择伐、间伐而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归集人“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郁闭成林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应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并确认为当期损失。会计处理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除的,可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范围内予以转回,并冲减当期损益,会计处理分录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与处置的会计处理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收获为农产品时,会计处理分录为:借记“库存商品”,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若已计提跌价准备,则为:借记“库存商品”,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时,会计处理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按账面余额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若已计提跌价准备,则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

全文阅读

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作者认为在原有的物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物资采购、消耗定额、提高员工素质等几方面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物资采购;提高;经济效益;消耗定额

1. 前言

(1)企业的发展,从原始作坊到跨国集团经历了几千年,几千年的尘埃将企业的本性重重覆盖。到了20世纪初,经济发展,产品相当丰富,人类第一次有了选择的余地。企业要生存,就要有生产,企业简单生产和扩大生产都有很多步骤和环节完成。每个步骤和环节对生产起着不同的作用。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物资供应是每个企业再生产的前提,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资进货的质量、及时性、准确性等直接影响着生产的质量、及时性、准确性等。物资周转率的快慢、储备资金占用多少等直接影响着流动资金快慢、占用的多少。物资进货的价格高低,采购成本的高低、储存成本的高低等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

(2)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应付职工薪酬、材料费、电费、折旧费、修理费、其它支出。省一分钱、增一分利,是我们企业经营的成本观,物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资前提,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组织货源、验收入库、保管保养、材料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材料核批发放、跟踪检查、废旧物资回收等工作内容。将以上物资管理中的每项工作作为“节点”,从严控每个重要“节点”入手,对整个物资管理流程重新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对重要“节点”的管控,对各项工作的分析、检查以及及时考核,实现物资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

(3)企业单位制定了物资的各种管理制度,我认为在原有的物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物资采购

(1)物资进货的价格高低,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的高低。所以在采购的过程中,提高物资采购的透明度非常重要,现在物流业为物资运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企业所需的物资批量都可直接向厂家进货,不用通过中间商进货。因为中间商除了和我们直接向厂家进货的费用成本一样多外,还要加上自己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所以说我们直接向厂家进货费用是最低的。

全文阅读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减值

[摘要]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在后续计量中主要有两种计量模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生物资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生物资产,本文主要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过程中关于生物资产的减值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物资产 后续计量 成本模式计量 资产减值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对于其在会计上的后续计量主要有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式。在我国,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各类生物资产尚缺乏成熟的市场,公允价值有时难以取得,因此,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对生物资产进行后续计量。而在后续计量中就生物资产减值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根据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上述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在实务中具体的会计核算情况如下:

一、正确判断生物资产减值的主要迹象

对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生物资产准则中的规定比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的有所简化,主要是考虑到生物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即生物资产本身具有自我生长性,又是短暂的减值可能会通过以后的自我生长而得以恢复其价值,特别是林木资产生产周期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因此,生物资产准则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采取了易于判断的方式,即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的情况下,上述生物资产才能存在减值迹象。具体来说,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发生了减值:

1.因遭受火灾、旱灾、水灾、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实体损害,影响该资产的进一步生长或生产,从而降低其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2.因遭受病虫害或者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侵袭,造成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大幅度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全文阅读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减值处理探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人当期损益。同时准则还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一、生物资产减值的准则分析

第一,新准则规范了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由于生物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显著特点,即生物资产本身具有自我修复性,短暂的减值可能会通过以后的自我生长而得以恢复,特别是生长周期较长的林木资产。因此,新准则对生物资产减值的判断采用较为简化的方式,即只要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生物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第二,新准则对生物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的规定与原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之间都存在差异。新准则要求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若发生减值则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计提的跌价准备可在原已计提金额范围内转回,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原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虽然也规定企业应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减值时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但规定消耗性和生产性减值均不能转回。而IAS41规定,对于按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时将发生的费用相对生物资产初始确认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以及因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后的余额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纳入其发生期间的净损益;如果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生物资产按照其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计量;其减值损失的确定类似于固定资产和存货,即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按照两者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当减值因素发生变化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均可以转回。

第三,新准则对三类生物资产在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新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种。就资产减值方面而言,在充分考虑了各类生物资产的特点后,新准则对其资产减值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要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其生长周期短(一般在1年以内),具有流动资产的性质。因此,准则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处理采取了类似于其他流动资产的处理方法,即发生减值时按其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并允许价值恢复时在原计提范围内转回。(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其生长周期较长,具有长期资产的性质。因此,准则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处理采取了类似于其他长期资产的处理方法,即减值发生时按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规定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3)新准则明确规定将公益性生物资产进行单独分类核算,不计提减值准备。

二、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期末,企业应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如果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应将减记金额予以恢复,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作相反分录。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确定。在具体确定时应当考虑该资产的持有目的:如果是为出售而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该资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如果是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以所收获的农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收获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期末,企业应当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其中,可收回金额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确定,即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在确定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公平交易中存在销售协议价格的,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另外,企业如果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全文阅读

小企业生物资产业务的会计核算研究

摘 要: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性和自然增殖性的特点,致使其核算较为特殊和复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对小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带来一定影响。结合生物资产核算的特点,介绍小企业生物资产业务的核算技巧,以便在实务中规范化使用。

关键词:小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149-02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按照价值转移方式,小企业的生物资产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生产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1]。

一、小企业生物资产核算的特点

1.不考虑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核算。由于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很难承担起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社会责任。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仅涉及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不考虑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核算。

2.生物资产按照特点分别参照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业务核算。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具有存货的一些特征,因此,其有些业务的核算一般参照存货的业务进行处理,故将其在核算时划归到了流动资产的类型中[2]。鉴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类似于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特点,其部分业务也可参照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账务处理。

3.生物资产核算时不考虑资产减值。小企业在生物资产核算时应该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小企业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会计业务中尽量避免公允价值、现值、市场价格等计量属性[3]。结合税务规定,仅在资产实际发生减值时才计提损失,以简化会计处理程序,减少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

全文阅读

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方法浅析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

生物资产作为资产的一部分,同样具有资产的一般特征,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价值利益或服务利益),但是生物资产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又不同于其他方面的资产,其特点主要有:(1)生物资产具有自然增值性。比如树木具有自然生产的自然规律;动物具有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自然规律。在它们成长过程中实现价值的自我增值。(2)生物资产具有生长周期性。生物资产因其具有生命,它们的生产过程都具有从繁育到死亡的过程,因而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3)生物资产的生产具有地域差异性。生物资产的生产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自然条件的差异能促使生物资产的不同或变异。(4)生物资产利益的不确定性。生物资产的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自然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如水灾、地震、疫情等,所以生物资产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隐含着利益多少的不稳定性。

根据企业持有生物资产用途不同,将生物资产分为三种类型:消耗用、生产用和公益用的生物资产。

二、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消耗用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 消耗用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目的为出售或收获的生物资产,如农作物、养殖鱼和养鸡(肉食)等。会计核算消耗用生物资产时,通过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反映企业持有的消耗用生物资产的增减变化。

(1)消耗用生物资产的增加核算。消耗用生物资产的取得方式很多,外购、自行栽培、接受投资或天然起源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购买取得的消耗用生物资产,按照购买时支出的款项确认其成本。

[例1]2012年1月2日,某农业生产企业购买300头猪仔,每头200元,总运输费用400元,款项以转账支票支付,用于饲养出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