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孩心理学论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带给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把孩子带到了宽阔而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儿童的世界里,在爱孩子中,我懂得了一个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精神;生活 

The language bring a kid abundant the unseen

Liang Hong-lian

【Abstract】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took the kid to spacious but versatile world.At the child's inside in the world, in the love the kid, I knew a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Teaching;Spirit;Life

小时候,我没有洋娃娃,没有布狗熊,更没有“汽车”、积木。记得过年的时候,叔父给我买了个小拨浪鼓,圆圆的鼓面上画着红圈圈,两边的细绳子系着两个小鼓槌,只要转着鼓柄,就拨浪拨浪地响起来。那情景就像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在跳舞给我看;春天来了,和邻居家的孩子用一张正方形的厚纸,插上两根芦苇,做成一只土制的风筝,奔到空地上,跟着摇摇摆摆上天的风筝心儿也欢跳不已。最难忘的是母亲给我买过一只万花筒,圆圆的筒子裹着蓝底红花的纸,上面有一个小圆孔,只要举起在月照星稀的晚上,独坐灯下,我蓦然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每日正是和这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自己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小花和小树浇水、施肥,让他们快快长大,诗情画意没有穷尽。在儿童的世界里,不断地编织着美丽的童话和小诗。你说它伟大,教的全是小孩;你说它渺小,它却影响一个人长大后的几十年。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的幸福感,无与伦比。在儿童的世界里,我在爱孩子中,渐渐长大了。我把这种爱,升华成自己的理念,又把它细化成自己的行为。 

在儿童的世界里,在爱孩子中,我长大了,我懂得了一个老师的责任。我常常想,一个语文老师不仅是要孩子学好语文,还得给他们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从小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懂得除了自己外,还有许多人,要懂得给他人带来快乐,有一颗善良的心,崇尚美好,憎恶丑陋。我深知这其中的许多品质,是在纯真的孩提时期就应该开始培养的,而又完全可以在孩子学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去渗透,去影响,去强化。我深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做人教育的重要的一个部分,那是人的语文学习,这正是几十年来我一直追求的一种完美境界。只是昔日朦胧,今日清晰,以至急切罢了。 

全文阅读

《黄纱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设计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列举名家名作,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的生活画卷。这些作品选取的角度多样,除了表现童年的“酸甜苦辣”也唤起了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诵读欣赏中“黄纱巾”这篇文章的选取安排,主要想表现的是人世间美好心灵的存在,为我们的孩子们拓展了生活的视野,它告诉我们,除了关注自己的人生,还可以将关注别人的人生,重视别人的存在,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发掘。它对形成学生们的情感价值观,生活态度的积极性有了很强的影响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初中教材,稚气未脱,他们知识结构比较薄弱,理解能力也比较单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将太难的太深入的问题强加给学生。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之前也很少接触散文诗类的文章,对此类文章的问题特点还比较生疏,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对此类文章加以引导分析,尽量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情感的体验。

教学目标:1. 理清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3.理解小说主旨,感受美好心灵的力量;4.学习小说精巧的构思,设置悬念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体会人物美好心灵的力量。

教学难点:中年人情感转变的过程;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纱巾在日常生活的用途导入. (板书标题)

二.明确教学目标.

全文阅读

换个角度“看”阅读

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总是动足脑筋,倾心倾力。最近笔者就“学生在阅读时最乐意接受家长什么样的帮助?”“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方面自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对我校部分小学生及学生家长做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将自己的做法与孩子的想法契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那么,在阅读方面,孩子到底喜欢家长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呢?

“让我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

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良好宽松的心理环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管得太死,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40%以上的同学最喜欢家长给予他们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

“让我们自愿、让我们自愿!”“让我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让我随心所欲地看,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一句句简洁的话语道出了孩子的心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家长在要求孩子读书的时候,没有考虑孩子的个人感受,一味地将阅读作为任务强加给孩子,以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例如: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写出好作文,提高作文水平,一味地让孩子看作文范本、背优美文句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我们要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在书的选择上尊重孩子的兴趣。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就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引导孩子读书,第一要读经典,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在第三点上,曾老先生做得特别好。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他努力培养曾纪鸿研究数学的兴趣。看来,对书的爱好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也有人喜欢小桥流水的细腻。不要逼着孩子读他不喜欢的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对书的厌恶。

当然,给孩子预留充足的阅读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英国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认为,在所有影响阅读的因素中,阅读时间是第一位的。所以,家里要留出固定的阅读时间。比如每次作业完成之后,每个双休日的下午,每次睡觉之前,让孩子持续、安静地阅读半个小时。这样,到时间就阅读,幼小的心灵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阅读习惯,把阅读当成乐趣。

“与爸妈一起读书的方法我最容易接受”

全文阅读

运用现代心理学思想指导小学生写作

运用现代心理学思想指导小学生写作

上海松江少年宫柳文耀

一、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交往效果最好

美国心理学家T.L.戴尔对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三种交往方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口头与书 面相结合的交往效果最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讨论,不仅教学生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同时,这种口头教 学与书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调练,无形中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口头表述能力,都在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对孩子 能力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好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我们在小学生写作起步之初,选择了寓言作为引子。对于寓言,一般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十分熟 悉,而且喜欢。一旦我们在课堂上提出,孩子们马上会七嘴八舌地,抢着讲述那个他们所熟知的故事。对于他 们来说,这不仅仅方便,而且也能表现自己,所以,在他们眼里,让自己来讲述这样的小故事,是件十分光荣 的事。正是在孩子们感到十分乐意之中,我们的写作教学已经不知不觉地跨出了第一步。

接着,我们继续让大家自由地发挥,展开讨论,并要求他们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在形成一个个稍有不 同,又都已经较为完整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求每个孩子们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于是,一篇篇由孩子自己 加工、用自己的笔写出来的“作品”就产生了。

然后,我们及时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交流。当他们一个个争相朗读着自己编写的故事,并七嘴 八舌地进行批评之时,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来了。他们会突然感到,写作好象并不十分困难。对于一个初学作 文的孩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为重要呢?

最后,在经过短短的一个阶段的操练后,我们再提高训练难度,要求孩子们把短小的寓言故事进行扩张, 要他们给自己写的简单的小故事添油加酱,增加一些细节,开展一些对人物的描写与刻划。在这绘形绘色的讲 述当中,引导学生尝试着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展开具体的描绘。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出来的内 容写入文章。因为这样一种从梗概到具体的训练过程,同样也是建筑在饶有童趣的基础之上,所以对孩子依然 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就在这从动笔的反复练习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已经把不少的写作技巧学到了手。等到 他们能比较自由地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之后,他们已经懂得,怎样把文章写长、写生动,渐渐地也绝不再会为作 文字数发愁了。

全文阅读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班级管理工作探讨

摘 要:管理就是指挥和协调,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每个单位及每个单位的具体科室,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工作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和人们的共同活动中。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

关键词:班级管理;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91―01

一、班长、组长轮流担当――圆于形

1. 理论支撑,付诸实践

班级管理经验,是在理论与实践中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在实践中完善理论依据,在理论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实践。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我们开始了新学期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

学期伊始,我们尝试性地和孩子们一起推选组长,在每一组选一个孩子当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发记号笔、收本子。孩子对这个推选充满欣喜,也很快将小组长的推选落实了。在后来的一个月里,孩子们越来越重视此事,有的孩子甚至回家对爸爸妈妈牛气哄哄地说:我管理一组的小朋友呢!由此可见,孩子们对小组长这项工作非常向往。

2. 改变策略,继续出击

全文阅读

让阅读教学有滋有味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孩子求知欲,开启孩子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就要让孩子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小船、采莲人,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孩子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孩子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样教学,孩子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孩子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孩子。没有孩子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蝴蝶谷里迷人的景象”一段内容是理解的重点。教学时,我就在孩子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小组讨论、圈划、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孩子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孩子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孩子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孩子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孩子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孩子:“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孩子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孩子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孩子分小组讨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孩子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分析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最后,我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孩子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小朋友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四、相信尊重孩子,让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全文阅读

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帮助

【摘 要】作为幼儿园教师,每天和形形的家长打交道,他们重视教育,大力培养孩子,可是有一个共同的教育误区:学前教育小学化思想。深知这一理念对孩子的误导,却又无法让每位家长理解。于是,寄希望于家长学习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希望家长站在专业的角度,理解孩子,理解幼儿教育。

【关键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成熟势力观;依恋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权威教育;入园焦虑;学前教育小学化

作为幼儿园大班年级的教师,经常会被家长质问:为什么不教拼音和写字?当我回答“幼儿园以游戏为主,不学拼音不写生字”。家长朋友总会好话一大串的说:“请你抽空教一点,孩子就是听老师的!”我百口莫辩……但事后总在想:有什么办法让家长朋友理解我们为孩子长远发展的教育苦心?让家长明白过早让孩子写字学拼音会有什么不利影响呢?

家长对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的了解将对他们的儿童教育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要从专业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学前教育的教学出发点,从儿童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一、把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一个人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的一门科学。

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 虽然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牺牲孩子的玩乐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或把孩子关在家里用自己的方法强迫孩子学习,有的让孩子每天做一张小学生数学作业或写一到两页生字。疲于学习的孩子因此厌倦学习,渴望走出家门去玩耍。期待孩子长大成龙的家长反而把孩子培养成了“不爱学习的孩子了”。如果家长朋友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就会了解儿童发展不同过程的心理,结合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过程的快乐。所以说,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儿童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全文阅读

经典诵读进校园 中华美文代代传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鉴于上述的认识,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民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

我们班就在学校倡导的特色语文活动中,开展了阅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的课外阅读活动:

1 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论语的活动成果,包括论语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 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 晨韵对歌

全文阅读

学生写调查报告指导

今天,教学副校长,一位年轻,能干、短发齐耳、脸上总带着清丽笑容的女青年,在迂先生的办公室与几位教师讨论“怎样教三年级孩子写环境调查报告?”这引起了迂先生的兴趣。

如何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这对现在以考试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来说确是一个难题。但这位有着强烈事业心的副校长正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讨论的结果是: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调查,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第三指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第四要指导学生学会把调查、观察和查找资料得来的信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培养孩子通过这些步骤写调查报告,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其中也培养了孩子分析、逻辑、归纳、整理和表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则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最基本能力。

今天的孩子面对写调查报告这样很好的作业是如何工作的。

老师们反映,老师提供给孩子调查、观察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孩子只能在简单划一的范围内进行,有的孩子就连这样的条件也没有。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对这样的作业很不关心。学校也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书籍和资料。

这就为培养孩子真正能力的“写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没有了立足点。

今天的中国语文教学学生重点是听老师对文章的分析和讲解,学生沉静在教师的理念和感情中,完成着答案单一,需要加强记忆的作业,其核心就像有关专家说的中国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信”,“信”书上写的,“信”教师讲的,“信”考试的答案。所以学生就失去了自己调查、自己观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归纳总结、自己的得出结论的锻炼。

对美国语文教育有所了解的人士介绍说,美国语文教学以教学生“疑”为主,教学生“疑”这正是从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开始,学生只有在自己调查、观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疑”,进而释“疑”。

全文阅读

现代心理学思想指导论文

一、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交往效果最好

美国心理学家T.L.戴尔对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三种交往方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交往效果最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讨论,不仅教学生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同时,这种口头教学与书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调练,无形中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口头表述能力,都在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好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我们在小学生写作起步之初,选择了寓言作为引子。对于寓言,一般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十分熟悉,而且喜欢。一旦我们在课堂上提出,孩子们马上会七嘴八舌地,抢着讲述那个他们所熟知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方便,而且也能表现自己,所以,在他们眼里,让自己来讲述这样的小故事,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正是在孩子们感到十分乐意之中,我们的写作教学已经不知不觉地跨出了第一步。

接着,我们继续让大家自由地发挥,展开讨论,并要求他们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在形成一个个稍有不同,又都已经较为完整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求每个孩子们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于是,一篇篇由孩子自己加工、用自己的笔写出来的“作品”就产生了。

然后,我们及时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交流。当他们一个个争相朗读着自己编写的故事,并七嘴八舌地进行批评之时,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来了。他们会突然感到,写作好象并不十分困难。对于一个初学作文的孩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为重要呢?

最后,在经过短短的一个阶段的操练后,我们再提高训练难度,要求孩子们把短小的寓言故事进行扩张,要他们给自己写的简单的小故事添油加酱,增加一些细节,开展一些对人物的描写与刻划。在这绘形绘色的讲述当中,引导学生尝试着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展开具体的描绘。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出来的内容写入文章。因为这样一种从梗概到具体的训练过程,同样也是建筑在饶有童趣的基础之上,所以对孩子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就在这从动笔的反复练习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已经把不少的写作技巧学到了手。等到他们能比较自由地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之后,他们已经懂得,怎样把文章写长、写生动,渐渐地也绝不再会为作文字数发愁了。

二、让儿童学会模仿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从而使他们的“表象能力逐渐得到增强”。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所以我们在组织小学生作文起步之初十分注重写作的模仿性操练,并围绕以下三个环节展开模仿性操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