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者均衡论文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精选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消费者;企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02-02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两类市场上这两个微观主体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差异化;消费者偏好;定位定价

一、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生产企业只是知道他们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市场和大概的偏好,而并不知道消费者具体的偏好,为了知道消费者具体的偏好,企业必须已经处于市场中,因此在了解消费者具体偏好之前,企业已经选择好了厂址,并且选择好了他们要生产的产品且已经投入了生产。

Hotelling模型经常被用于分析竞争性企业在市场中的选址定价问题,D’Aspremont Cand ThisseJ等人讨论了企业最优定位定价问题。以上模型都是在消费者偏好信息确定,且定位局限于消费者分布空间之内的情况下所做的研究。后来大量的文章将消费者偏好不确定性引入企业定位定价模型进行研究。在消费者偏好存在不确定性,且定位不局限于消费者分部空间之内,Casado-Izaga提供了一个可以改变消费者参数分布的例子,参数只是服从上均匀分布这种特殊情况,邢明青分析消费者偏好信息不确定下双寡头同时定位和同时定价选址模型。以上文章对企业定位定价模型的研究都依据同时定价均衡结果来得到企业定位的差异化策略,事实上,在市场竞争中,与体现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市场定位策略相比,产品的价格策略更容易变动,可以先后定价也可以同时定价。

本文考虑存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企业定位定价模型,运用先后定价和同时定位策略,研究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市场竞争。

二、定位定价模型

假设存在一个只有两个企业的双寡头垄断市场,消费均匀分布在线性市场[L,L+1]之中,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选择产品定位,不能完全确定消费者的偏好,均主观的认为L为均匀分布在区间[0,θ]上的一个随机变量,θ满足0

在现实中,在企业定位时,企业通常不能准确地知道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从而企业产品定位可以超出市场边界,企业一旦选择了地址就很难再改变,但可以对消费偏好调查,然后调整产品定价,为了简化,假定边界成本和固定成本为零。我们把该动态博弈分为两个阶段:对消费者偏好不确定时,企业同时进行产品定位竞争;在定位和及时确定消费者偏好信息后,企业先后进行价格竞争。

三、模型求解

如果两家之间的价格差不超过整个市场的运输成本,并且价格不太高使得所有企业消费的效应均不小于零,则会有一个位于的消费者,他购买企业1的产品和企业2的产品是无差异的(u1=u2),即:

U-p1-(x-x1)2=U-p2-(x-x2)2①

当两家企业定位满足x1

=+

用q1和q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的需求函数。在∈[L,L+1]时,双寡头企业的需求函数分别是:

q1=dx=-L,q=dx=L+1-

为了计算方便,本文规定:在L+1时,q1=1,q2=0。

因此,只考虑(∈[L,L+1])的情况,

企业1的利润为:

π1=p1[+-L]②

企业2的利润为:

π2=p2[L+1--]③

(一)企业先后定价竞争

假设企业1是市场先进入者,企业2是市场后进入者,企业1,企业2先进行Stackelberg价格博弈,然后同时选择产品定位。采用逆向递推法,先从第三阶段博弈开始,企业2观察到企业1的定价策略后定价;然后第二阶段,企业1估计到企业2的进入价格策略后定价;最后一阶段两产品选择差异化定位。

在第三阶段价格博弈中,根据②式,由?鄣π2/?鄣p2=0得到企业2的反应函数为:

ps2=④

在第二阶段价格博弈中求解企业1的价格,把式④代入式③,求?鄣π1/?鄣p1=0得:

ps1=(x2-x1)(x1+x2+1-2L)⑤

把⑤代入④得:

ps2=(x2-x1)(6-x1-x2+2L)⑥

将ps1,ps2代入两家企业在(∈[L,L+1])时的利润函数中,得到企业1和企业2最优利润函数分别为:

πs1=(x2-x1)(2+x1+x2-2L)2,πs2=(x2-x1)(6-x1-x2+2L)2

由于L是一个随机变量,且均匀的分布在区间[0,θ]上,因此企业的期望利润分别为:

Eπs1=(x2-x1)(2+x1+x2-2L)2dL =(x2-x1)[(2+x1+x2)(2+x1+x2-2θ)+θ2]

Eπs2=(x2-x1)(6-x1-x2+2L)2dL =(x2-x1)[(6-x1-x2)(6-x1-x2+2θ)+θ2]

(二)企业同时定位策略

在企业对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两家企业根据期望利润函数同时进行各自的最优定位策略,是期望利润函数达到最大值。通过=0,=0,且满足

且均衡定位:

xs1=-,xs2=++2

均衡定位差异化:

Δsx=xs2-xs1=+2

期望均衡定价:

Eps1=(x2-x1)(2+x1+x2-2L)dL=4+

Eps2=(x2-x1)(6-x1-x2+2L)dL =2+

期望均衡利润:Eπs1=2++,Eπs2=2++

四、不同博弈均衡的市场竞争策略比较

结论1:在企业对消费者偏好不确定时,企业先后定价均衡结果得出的双寡头企业的最优定位差异为Δsx=+2,企业同时定价均衡获得的双寡头企业的最优定位差异为Δx=+,且θ满足0

为了便于分析,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比较先后定价博弈均衡和同时定价博弈均衡的结果,同时定价的结果参考,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结论2:由纵向比较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双寡头企业在先后定价博弈均衡中比在同时定价博弈均衡中有更高的期望均衡价格,并获得更大的期望均衡利润。

五、结束语

本文研究存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企业同时定位和先后定价模型,区别于传统的同时定位和同时定价模型。得出结论: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借助先后定价博弈可以比同时定价博弈使双寡头企业获得更大的相对水平差异程度,同时相对水平差异化程度随消费者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减少。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双寡头企业在先后定价博弈均衡中比在同时定价博弈均衡中有更高的期望均衡价格,并获得更大的期望均衡利润。本文还有许多可以研究的地方,如可以考虑到企业按顺序进入市场定位的问题,以及放松若干假设条件,如可以考虑两企业边际成本不为零且不相等的情况。

参考文献:

1、TiroleJ.产业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Casado-IzagaFJ.Locationdecisions:theroleofuncertaintyaboutconsumertastes[J].JournalofEconomics,2000(71).

3、邢明青,王来生,孙洪罡,王霞.在消费者偏好不确定下双寡头定位定价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7(16).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费弹性 长期消费均衡 短期消费波动

居民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稳健的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经济的长期成长。同样,经济增长成果有赖于高效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进而推动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居民消费虽然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通过扩大内需和保持居民消费稳健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和长期消费均衡进行了相关研究。Hall和Mishkin(1982)对消费的暂时收入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消费对永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比对暂时收入变动更为强烈。John和Angus(1987)对美国永久收入进行分析,认为永久收入并不平稳,消费的平稳性不能直接由永久收入平稳性来解释。Kenneth(1988)运用方差约束方法对消费是否关于收入表现敏感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波动并没有理论模型表现的那么敏感。Blundell(1988)基于理论和调查数据对消费行为和波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关于消费与收入的波动性问题,Marjorie(1993)对美国消费的过度平滑性进行了分析研究。Francis和Glenn(1991)认为长期数据并不支持永久收入假说预测,当外部冲击出现时,消费波动比收入波动更剧烈。Christiano(1998)对消费的创新收入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出消费波动性比收入更为平缓的结论。Yao(2000)对消费的非平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Flavin(1981)和Campbell(1991)分别对消费如何对收入的变动进行调整,以及消费如何响应收入的变动进行了研究。对消费弹性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之间的关系,Lakshman和Raj(1991)得出品牌忠诚度高的消费者其价格敏感度较低的结论。杭斌和沈春兰(2004)对经济转型中城镇居民消费状况进行研究,认为1990年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较稳定,但1990年后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王文博和闫荣国(2003)对中国GDP消费的长短期均衡与波动进行了研究,并认为GDP最终消费对利率的弹性并不显著。

本文试图运用中美两国的宏观数据,通过建立ECM模型,对中美两国消费对收入的长、短期弹性以及长期均衡偏差对短期波动的影响进行测算,进而比较两国消费波动受到长期均衡偏差的影响状况,从而找出中国消费现状的不足。

长期消费均衡偏差对短期消费波动影响的模型析

误差修正ECM模型由Sargan(1964)提出,并由Anderson和Davidson(1977)完善。对本文而言,建立长期消费均衡偏差对短期消费波动影响ECM模型的目的在于分析消费对收入的短期弹性、长期弹性及消费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从而得出消费波动的剧烈程度。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消费理论。提出t期实际消费Ct与实际收入Yt之间存在函数关系:Ct=a+bYt。其中a表示自发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0

根据消费函数Ct=a+bYt,设实际消费Ct和实际收入Yt的长期均衡关系为:

Ct=a+bYt+μt (1)

根据EG表述定理(Engle和Granger,1987),如果两变量Ct和Yt存在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短期非均衡关系可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表述为ΔYt=lagged(ΔY,ΔC)-λμt-1+εt。其中μt-1为长期均衡偏差项,λ(0

由此,关于实际消费Ct和实际收入Yt的一阶滞后模型具有如下形式:

Yt=α0+α1Ct+α2Ct-1+μt Yt-1+εt (2)

对上式进行整理,可得一阶ECM模型 :

(3)

令λ=1-μ,。则上式可变为:

ΔYt=α1ΔCt-λ(Yt-1-a-bCt-1)+εt (4)

α1和b分别表示实际消费对实际收入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实际居民消费对实际收入的短期弹性意为在短期内实际收入变动1%所引起的实际消费的变动程度,而长期弹性意为在长期内实际收入变动1%所引起的实际消费的变动程度。

λ表示长期消费均衡偏差对短期波动的影响。虽然存在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消费并不会达到其均衡水平,而是会与均衡水平有偏差,这就是长期消费均衡偏差。由于内在长期均衡机制的存在,消费水平会逐渐达到均衡值,影响程度在数值上的体现为λ。该数值偏大意味着消费水平会快速回到均衡水平,但波动较剧烈;偏小则意味着消费水平会缓慢回到均衡水平,但波动较平缓。

中美两国长期消费均衡偏差对短期消费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对中美两国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ECM模型的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中国国家统计年鉴(1978-2012)》和国泰安数据库(1978-2012),分别采用中美两国名义国民总收入、名义消费支出、总人口,剔除以1978年为基准的CPI指数,得到1978-2011年两国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且为消除异方差,对两者取自然对数,并运用上标区分,分别得到lnincomeCN和lnconsumeCN,以及lnincomeUS和lnconsumeUS。

(一)中国实际居民消费与实际收入模型的实证分析

首先,本文对变量lnconsumeCN与lnincomeCN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法(Dickey-Fuller,1979)进行检验。其中滞后阶数按照赤池(Akaike,1974)信息准则AIC最小原则确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lnconsumeCN和lnincomeCN为一阶单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变量Johansen协整检验(Johansen和Juselius,1990)。所得结果见表2。

表2表明变量lnconsumeCN和lnincomeCN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因此建立误差修正ECM模型形式如下:

lnconsumetCN=β0+β1lnincometCN+β2 lnincometCN+μlnconsumetCN+εt (5)

运用中国相关数据对上式进行拟合,得 :

(6)

其中,R2=0.999 DW=1.892 LM(1)=1.956 LM(2)=1.895

根据上式得到中国lnconsumeCN对lnincomeCN的短期弹性β1=0.69;长期弹性 ;中国消费长期均衡偏差对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为λCN=1-μ=0.26。

(二)美国实际居民消费与实际收入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同样对变量lnconsumeUS 与lnincomeUS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

表3说明lnconsumeUS和lnincomeUS为一阶单整,继续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如表4所示。

表4的检验结果说明变量lnconsumeUS和lnincomeUS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ECM模型如下为:

(7)

根据美国数据对上式进行拟合得:

(8)

因此得到美国消费对收入的短期弹性为:γ1=0.75;长期弹性为 ;美国消费长期均衡偏差对短期波动的影响程度为λUS=1-ξ=0.11。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分别得到中美两国实际消费对实际收入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以及中美两国消费长期均衡偏差对短期波动的影响,如表5所示。

首先,中美两国的长期弹性值均大于短期弹性值。这符合相关经济理论。格里高利・曼昆在其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到: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当汽油价格上升时,在最初的几个月中,汽车的需求量只是略有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购买更省油的汽车,或转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搬到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在几年之内,汽油的需求量会更大幅度的减少。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的降低,这意味着,消费在长期内对实际收入的变动更敏感。

其次,美国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均大于中国。这是由于美国的实际收入远大于中国的缘故。由于高收入的存在,美国社会存在大量奢侈性消费。正是由于高收入和奢侈消费的存在,美国的消费在长期和短期均对收入的变动更加敏感。

再次,短期弹性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值为0.054;长期弹性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值为1.773。后者明显大于前者。这意味着在短期内美国实际消费对实际收入变动的敏感性受到了抑制,从而在实际收入有所变动的情况下,实际消费不会有像长期那样的变动。本文认为,这种抑制作用来自于美国的信贷、消费文化、社会保障体系等稳定体系的作用,使得美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棘轮效应,使美国消费者在实际收入发生变动时,短期内依然可以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虽然美国短期和长期弹性均大于中国,但消费长期均衡偏差对短期影响方面,中国却是美国数据的大约两倍。这说明中国总体消费水平相比美国波动更为剧烈。中国GDP年增长率波动较美国更剧烈,而且趋势和家庭消费年增长率趋于一致。从而导致中国短期和长期弹性虽然都小于美国,但是国民收入的剧烈波动导致总体消费水平的波动较美国更为剧烈。

本文认为,美国的信贷体系、消费文化和保障体系等充当了一种“缓冲器”的角色,在短期内抑制了消费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因此美国居民不会在收入发生变化时快速调整消费。这种抑制作用带来的积极影响为,可以避免消费产生较大波动,使消费增长率趋于平稳,从而可以防止国内生产总值剧烈波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中国而言,由于缺乏缓冲机制,消费增长率波动较为剧烈。从长期来看,中国应当逐渐摒弃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消费信贷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进而扩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比重,使中国经济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1.[美] 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微观经济学分册.梁小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杭斌等.经济转型中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管理世界,2004.5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线性需求;二度价格歧视;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82-03

引言

二度价格歧视理论也称数量差别定价理论,最早是由福利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提出来的,近年来受到了普遍关注。文献[1~2]研究了垄断厂商在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的总收益最大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出充要条件是,对需求量区间进行等分,分段定价[1~2] 。不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歧视无所不在,寡头厂商也会实施价格歧视,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多。文献[3~5]提出了寡头垄断市场二度价格歧视的博弈论的分析方法[3~5],并举例说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文献[6~7]基于古诺模型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了n厂商市场情形二度价格歧视的市场均衡歧视产量和市场均衡歧视价格[6~7]。文献[8]研究了单一定价(没有实施二度价格歧视)情形的四种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得到了统一的公式。在发生二度价格歧视的情形下,四种市场类型的消费者剩余怎样?或者更进一步地,价格歧视程度怎样?从横向,四种市场价格歧视程度的比较;从纵向,四种市场在实施和不实施二度价格歧视时消费者剩余的比较,都是重要的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引用文献[6~7]的结果,得到了寡头厂商的总收益,收益增长率,消费者剩余,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的计算公式,联系垄断厂商二度价格歧视的结果,最后得到了各种市场情形的统一的公式并详细地分析了其性质。当n取1时市场为完全垄断市场;当n取2、3等较小的自然数时市场为寡头垄断市场;当n取20、30等较大的自然数时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当n∞时市场变成完全竞争市场,因而本文事实上给出了所有市场类型的情况。

一、垄断厂商市场情形

(一)单一定价

设垄断厂商面对线性需求函数P=a-bQ(a>0,b>0),其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该厂商考虑如何确定产量Q以使总收益TR=PQ=(a-bQ)Q最大。由总收益最大的必要条件■=

a-2bQ=0,确定出Q*=■为最优产量。此时相应的最优价格为P*=a-bQ*=■,最大总收益为TR*=P*Q*=■,消费者剩余为CS=AAP2B=■(a-P*)Q*=■。

(二)价格歧视

设垄断厂商将需求量区间分为两段:(0,Q]=(0,Q2]=(0,Q1]∪(Q1,Q2] 进行价格歧视(Q=Q2)。该厂商考虑如何确定分段点Q1,在(Q1,Q2]定价P2,在(0,Q1]定价P1,以使总收益TRd=P1Q1+P2(Q2-Q1)=(a-bQ1)Q1+(a-bQ2)(Q2-Q1)最大(见下图)。

二段定价图

由总收益最大的必要条件■=-2bQ1+bQ2=0,确定出最优分段点为Q*1=■Q2。根据单一定价的结果,取Q2=Q*,则Q*1=■为最优分段点,此时相应的最优价格为P*1=a-bQ*1=■a。可算出厂商的最大总收益为TRd*=P*1Q*1+P2(Q2-Q*1)=■,总收益增长率为IRTR=■=■=■。消费者剩余为CS=AAP2B-(TRd*-TR*)=■,垄断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已占有的消费者剩余与最大可能占有的消费者剩余之比)为■=■=■。

二、n厂商市场情形

(一)单一定价(古诺的寡头模型)

分析过程与之前的“单一定价”类似,分析方法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9],具体过程文献[7]中有详述,此处从略。我们直接引用文献[7]的结果,各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1=q*2=…=

q*n=■,此时市场的均衡产量为Q*=q*1+q*2+…+q*n=■,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a-bQ*=■,n厂商获取的最大收益之和为TR*=P*Q*=■■,消费者剩余为CS=AAP2B=■(a-P*)Q*=■■。

(二)价格歧视

分析过程与之前的“价格歧视”类似,分析方法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10~11],具体过程文献[7]中有详述,此处从略。我们直接引用文献[7]的结果.在分段点1处各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11=q*21=…=q*n1=■(q1+q2+…+qn) 。由前面单一定价的分析,取q1=q*1=■,q2=q*2=■,…,qn=q*n=■则可以算出q*11=q*21=q*31=…=q*n1=■■,q*11=■q*1,q*21=■q*2,…,q*n1=■q*n。也就是说,各厂商都把歧视产量定为单一定价时自己均衡产量的■倍,可获得最大收益。此时分段点1处的市场均衡产量为Q*1=q*11+q*21+…+q*n1=■■,市场均衡价格为P*1=a-bQ*1=■a。n个厂商获取的最大总收益之和为TRd*=P*1Q*1+P*(Q*-Q*1)=■■,总收益的增长率为IRTR=■=■,消费者剩余为CS=AAP2B-(TRd*-TR*)=■■,n个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已占有的消费者剩余与最大可能占有的消费者剩余之比)为ORCS=■ 三、结果与结论

最后把1垄断厂商和n厂商(n=2,3,…)各种市场情形的结果进行综合我们发现,各种市场情形的均衡歧视产量,均衡歧视价格,均衡歧视总收益,总收益增长率,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均可归纳为统一的公式。

结论1:厂商把线性需求函数P=a-bQ的需求量分为二段进行二度价格歧视以使总收益最大,n个厂商市场情形(n=1,2,3,…)的市场均衡歧视产量为Q*1=■■市场均衡歧视价格为P*1=■a,市场均衡歧视总收益为TRd*=■■,总收益的增长率为IRTR=■,消费者剩余为CS=■■,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为ORCS=■。

结论2:n个厂商(n=1,2,3,…)在线性需求函数P=a-bQ条件下二段定价实施价格歧视,随着厂商数的增加(竞争性增强),均衡歧视产量越来越高,最后趋于市场容量■;均衡歧视价格将越来越低,最后趋于0(事实上是趋于生产成本);均衡歧视总收益将越来越少,最后趋于0(事实上是利润趋于0);总收益增长率越来越大,最后趋于1;消费者剩余将越来越多,最后趋于最大可能的消费者剩余■,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将越来越少,最后趋于0。

由以上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结论3:实施二度价格歧视时,垄断总能提高生产者利润,而竞争总能提高消费者剩余。

结论4:n个厂商(n=1,2,3,…)在线性需求函数P=a-bQ条件下二段定价实施价格歧视,当n∞时,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ORCS0。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二度价格歧视将不可能实施。

结束语

本文定量研究了1个垄断厂商和n个厂商各种市场情形实施二度价格歧视时的产量、价格、收益、收益增长率、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把它们概括为统一的公式,并对二度价格歧视程度作了比较,研究了各种市场情形的社会福利问题。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实行单一定价时,垄断总能提高生产者利润,而竞争总能提高消费者剩余,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结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二度价格歧视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在实施二度价格歧视时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呢?我们用博弈论的方法作了定量的分析,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厂商个数的多少实际上代表的是竞争或垄断的程度,当厂商个数无限多时,市场就成为了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市场。当n∞时,歧视产量趋于市场容量■,歧视价趋于0(其实是趋于生产成本。为简单起见,文中未引入成本,厂商的目标是使收益最大化),总收益趋于0(其实是利润趋于0),消费者剩余趋于最大可能消费者剩余■,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趋于0,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二度价格歧视将无法实施.这与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现象都是完全吻合的。

参考文献:

[1] 唐小我.二度价格歧视情形下垄断厂商收益最大化条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2):194-198.

[2] 唐小我.二度价格歧视的进一步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1):7-11.

[3] 高兴佑.寡头厂商二度价格歧视静态与动态博弈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6):25-28.

[4] 高兴佑.三种市场情形二度价格歧视的比较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6):62-65.

[5] 陈绍刚,高兴佑,唐小我.两厂商情形下二度价格歧视的需求分段数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11):6-10.

[6] 顾婧,陈绍刚.古诺模型的多厂商二度价格歧视行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470-472.

[7] 高兴佑,高文进.价格歧视下四种市场的均衡产量和价格[J].经济数学,2011,(1):81-84.

[8] 高兴佑.不同市场类型的消费者剩余[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72-251.

[9] 唐小我,曾勇,李仕明,等.管理经济分析――理论与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10]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2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Consumer’s Surplus of Four Kinds of Marke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ice Discrimination

GAO Xing-yo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 655011,China)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防降价均衡 网络外部性 用户规模

产量竞争和价格竞争是寡头垄断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但随着产品差别化程度的不断降低,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方面,Bertrand模型针对产品价格竞争做了研究,但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上,Nash-Bertrand均衡却不存在。寡头企业的定价策略与网络外部性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上。寡头企业的定价与用户规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应用防降价均衡模型对网络外部性下寡头企业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试图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一、网络外部性、兼容与厌恶成本

所谓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消费一种产品的效用与其他消费者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如果该消费者的效用随消费同种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可称此种外部性为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分为正网络外部性和负网络外部性,本文仅研究正网络外部性下产品的定价)。公认的最早研究网络外部性的学者是Rohlfs,他认为通信产品存在明显的消费外部性,进而可以引发正反馈效应。从而导致“赢者通吃”或“一者独大”的均衡结果。Katz和Shapiro(1985)正式将这种效应称为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白此,经济学者对网络外部性下的技术\产品竞争、兼容决策、锁定等经济问题开始了广泛研究。

网络外部性下的兼容产品与普通产品存在三个明显的区别。第一,与消费普通产品不同,网络外部性下消费者使用产品获得的效用不仅取决于产品自身的价值,还受到其他消费者消费相似兼容产品数量的影响;第二,网络外部性下产品的差别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的性质受到消费者规模的影响,而且后者已经成为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之间差别的主要表现:第=三,网络外部性下的兼容产品的价值不仅受到消费该产品数量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兼容产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区别,使得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的定价与普通产品的定价存在很大差别。

寡头企业差别化产品竞争首先要以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为基础,即首先应存在消费者的“厌恶成本”(distaste cost),若厌恶成本为零,则产品均衡价格将为零。因而可以说不存在价格竞争。影响厌恶成本的因素很多,但这些成本大都与产品本身相关,如学习成本、合约成本、品牌差异、运输成本、忠诚度成本等。下文对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的假设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消费者的厌恶成本,也就是说与兼容产品厌恶成本仍然存在,因此符合防降价均衡模型分析的前提。

二、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的防降价均衡模型

本文利用Shy提出的防降价均衡模型,分析存在用户规模差异的两个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接人定价均衡。首先假定一个由两寡头即寡头A和寡头B组成的市场,他们分别拥有不同品牌的产品,假定在时刻T之前A已经拥有的用户数量为Oa,B拥有的用户数量为Ob。并且转换成本φ足够大以至于消费者的购买都是单向的,即不存在已有旧用户的退出:为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假定新用户接入网络时两寡头的边际成本分别为零。

四、用户规模和厌恶成本对兼容产品定价的影响

(一)厌恶成本对产企业定价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下兼容产品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企业品牌、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等方面,消费者购买兼容产品的厌恶成本也主要来自于这些方面。从上述式3和式4均衡价格的绝对值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产品厌恶成本的下降,产品的均衡价格随之降低,当厌恶成本接近于零时,即当全部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的兼容产品无偏好时,均衡价格降低至零,此时网络外部性虽然存在但对企业定价不产生影响。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则产品的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二)用户规模对企业定价的影响

通过比较上述式3、4、5关于寡头企业均衡价格的函数式,我们可以得到企业用户规模与该企业产品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原有用户规模越大。其均衡价格绝对值越高。而企业原有用户规模越大,两企业的价格差异就越大,其中规模大的企业定价相对更低。若在初始状态一企业的用户规模为零,那么两寡头在T之后形成的均衡价格差近似于厌恶成本。

当潜在消费者偏好呈对称分布的情况下(na=nb),均衡价格差为:

此时,两寡头的均衡价格差正比于两寡头用户规模之差,若企业的初始用户规模相等则两者的均衡价格也相等,此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最高。

由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知,在防降价均衡模型下,每个厂商都可以获得一个大于原有用户规模的市场份额而不至引起竞争对手采用降价策略。因此,在防降价均衡下,两个寡头都可维持一个严格大于原有用户规模的市场份额,寡头企业的用户规模会呈现严格递增的态势。基于防降价均衡的价格竞争是一个非恶性竞争,双方企业都从中得到了正收益,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利用防降价均衡模型探讨防止恶性价格竞争的对策。

五、结论和建议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积分;经济分析;数学

中图分类号: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59-01

一、前言

在纷扰复杂瞬息万变的经济现象中揭示其背后深刻的经济原理离不开高等数学。而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也是与经济学联系最紧密的纽带,是学好经济学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二、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应用

(一)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微积分方法:经济均衡理论是瓦尔拉斯创立的

所谓瓦尔拉斯均衡,就是对每一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所有均衡条件进行描述。即寻求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均衡价格体系存在的条件。一般均衡分析是在构建多变量方程组的前提下,运用微积分理论对商品市场的供求进行边际分析,从而寻求一个均衡价格体系,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其思路是由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及厂商商品供给和要素需求的分析,到整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首先考虑h的产品需求和要素供给,然后再将所有h的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分别相加求得每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每种要素的市场供给。h的效用取决于它所消费的各种商品数量以及它提供的各种要素数量。

(二)消费者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如何获得效用最大化

无论是从基数效用论入手还是从序数效用理论入手,都可以得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的结论:(MU为边际效用,P为价格)其分析工具是微积分。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是:设TU表示总效用,以U表示边际效用,Q表示消费者,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若消费者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三)弹性分析

商品价格的提高或降低会引起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但价格变化以后,需求量所作出的反应或增减变化程度,不同论文联盟http://的商品时不同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也是不同的,所以需求的弹性可以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也就是两者之间的灵敏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和一个自变量的相对变动之比。

(四)最大的生产要素组合

在生产理论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问题。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求来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求的生产函数为:L为可变要求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求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厂商可以通过对两投入要素的不断调整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五)最优化问题

边际分析研究的是函数边际点上的极值。也就是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上(即边际点)是由递增变为递减,还是由递减变为递增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而寻找这个可据以做出最优决策的最合理的边际点,正是经济研究的一个焦点。因此,微积分法是研究最优化规律不可缺少的方法。

(六)边际分析

在经济学中,经常会遇到边际这一概念,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等,从文献《赵树源,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一)微积分》看,经济学中的边际问题,就是相应的经济函数的变化率问题,即把一个经济函数的导数称为该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函数在某一点的值称为边际值,总成本函数关于产量的导数称为边际成本,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即)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收益是指总收益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所增加的总收益;边际利润是指总利润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所增加的总利润,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报酬递增;供需曲线;局部正反馈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21-03

报酬递减假说长期占据了经济学主流思想的地位,但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始终未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第一个完整地阐述报酬递增原理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以制针工厂为例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效用递减和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构筑了均衡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后,斯密的报酬递增思想相当长时间被忽视了。直到1928年阿林・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重新发现斯密定理后,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才逐步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相关学术文献覆盖了经济学基础理论、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广泛的学科门类和分支,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

纵观报酬递增研究的学术文献,我们发现:第一,虽然报酬递增在现实经济中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它始终无法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报酬递增的假说和主流经济学的均衡理念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明显和尖锐的矛盾;第二,对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给方的分析,重点探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递减、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企业组织、产业集聚等等,忽视了对需求方的关注,导致供需双方报酬递增研究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第三,如果将报酬递增思想从供需双方的研究中贯彻到底并推向供需的结合即市场的研究,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思想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布莱恩・阿瑟为代表的正反馈学说就可能获得比较坚实的经济学分析基础。

本文将在综合供给方报酬递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需求方报酬递增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供需曲线倒置原理的大胆猜想,并以此为基础模仿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局部正反馈机理,促进主流经济学、报酬递增与布莱恩・阿瑟正反馈理论研究的对接和融合。

一、供给方的报酬递增和供给曲线的下倾

根据杨小凯的概括,供给方报酬递增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是斯密定理的核心,专业化与分工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杨小凯1999)。

专业化是指单个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导致熟练程度增加、专业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上升的趋势。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对此作了精辟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斯密关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在主流经济中缺乏应有的重视,生产理论和供给理论关注的重点是生产的短期决策分析,即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问题,边际成本曲线首先是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出边际成本递增报酬递减的规律。这一假定确保了均衡思想的逻辑严谨性,但却与现实经济越来越远。生产和供给理论的这种静态特征导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一直处于外生变量的地位。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静态的,缺乏解释现实中经济动态长期变化的说服力。1962年,阿罗发表了著名的《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在飞机制造师怀特的经验曲线(学习曲线)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边干边学的理论。这一理论很好地揭示了专业化与报酬递增的基本机理。在阿罗边干边学理论的基础上,卢卡斯和罗默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和内生技术变化模式,为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学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舒尔茨1986年发表的《为实现收益递增进行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无疑是关于专业化导致报酬递增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综合。

与专业化经济相比,分工导致报酬递增的思想在经济学说史上走过了很长的弯路。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报酬递增的源泉是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后,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一直将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捆绑在一起(杨小凯1999),事实上报酬递增的另一个源泉即分工经济应该是指多个生产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体现在企业的组织、市场的形成、制度的构建和产业的集聚,分工就是组织,就是制度,就是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会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生产成本的递减、总体生产和供给的效率提高和报酬的递增。因此,从分工经济角度,报酬递增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四个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报酬递减和均衡思想占核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中上述四大理论分支相当长时间被视为另类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的理论发展已经为供给方的报酬递增理论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事实上,专业化经济揭示了生产的长期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现象;分工经济则阐明了生产者的集合导致社会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的规律。前者是一个时间分析坐标,后者则是空间分析坐标,也就是说如果引入报酬递增的相关假定,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和供给理论将从短期分析转向长期分析、个体分析转向群体分析。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组织、产业集聚、市场结构和制度的分析都可以纳入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与传统的报酬递减为核心的生产供给理论相比,这一分析框架拥有更广阔的分析空间和更强的现实说服力。

二、需求方的报酬递增和需求曲线的上扬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证明了需求定理:即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价格PD)下降;随着消费数量下降,需求价格上升,即商品数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关系。这一需求定理反映在几何图形上,需求曲线呈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究竟会不会出现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呢?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地持否定态度,张五常教授就曾在《经济解释》连载中,围绕需求定理反复论证,强调不可能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仅仅关注了单个消费者短期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效用规律。如果考察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群体消费的现象,效用递减、效用递增和效用不变都是可能出现的现象。我们发现,早在30年前,加里.贝克尔就开始系统地研究个人的长期消费现象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问题。贝克尔引入了消费人力资本的概念(包括个人资本和社会资

本),采用广义消费论的分析框架,阐述了个人长期消费过程中的效用递增现象(成瘾型规律)和社会相互作用导致效用递增的现象。如果采用贝克尔的成瘾性理论和社会相互作用理论,需求曲线倒置不仅不会成为无稽之谈,而且是对主流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人们通常认为,偏好会随着某些上瘾商品的消费而发生变化。譬如,长时间的吸烟、喝酒、注射海洛因通常会增加个人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并促使人们不断增加消费量。马歇尔在讨论人们对“美妙”音乐的偏好时,就已经提到这一点。贝克尔和斯蒂格勒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在保留“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效用”这一假设的同时,贝克尔将内生性偏好纳入到效用最大化的研究方法中并加以扩充。这一扩充首先是通过引入个人资本存量的概念来实现的。如果用表示个人资本,则扩展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成:

U=U(Xt,Yt,Zt,Pt)

上式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

贝克尔认为,效用函数本身是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但如果现在的选择会影响将来的个人资本水平,那么,仅仅由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本身所决定的次效用函数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会随着Pt的变化而变化。显然,传统需求理论的偏好稳定性假设受到了个人资本存量的冲击。

效用函数中引入个人资本后,边际效用可能递减,也可能递增。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他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可能增加,需求曲线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个人长期消费效用递增和需求曲线倒置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学习效应,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用中学”,积累消费的人力资本。个人人力资本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的学习效应与“干中学”导致长期边际成本下降的规律是相似的。

在需求曲线被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等人系统阐述之前,经济学家也曾讨论过包括社会名望、好名声、仁慈等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Bentham,1789;Marshell,1964)。但是,随着需求理论严密性的加强,这些变量逐渐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消失。消费者被假定生活在鲁宾逊世界里,消费效用完全由个体的偏好和商品的特性决定,而与其他消费者的存在无关。加里.贝克尔提出了消费的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他把影响人们选择的社会力量用社会资本S来表示,并把效用函数扩展成: U=U(Xt,Yt,Zt,St),

上式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

社会资本对消费效用影响的典型模式即所谓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表明,随着某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对个人的效用会随之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也相应增加。比较形象的表述方式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该法则论述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价值和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两者间的关系。它指出,网络的价值以其节点数量的平方速度增长,即V=n2(V表示网络的总价值,n表示网络的节点数量)。

当我们在效用函数中考虑到的社会资本的存在时,主流经济学的将个人消费简单相加得出市场需求曲线的方法就不再可行。引入贝克尔的消费社会资本概念,考虑消费者的社会相互作用,社会群体消费的效用规律就不同于单个个体的消费规律的简单相加(需求曲线叠加)。当社会相互作用正效应时,边际效用随社会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正网络效应,“梅特卡夫法则”);当社会相互作用负效应时,边际效用随社会消费量的减少而递减;当社会相互作用不存在时,边际效用不随社会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社会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简单叠加,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成立。

到这里,我们就推出了,当个人资本或社会资本在消费过程中起作用时,需求方就可能出现报酬递增现象,随着个人长期或社会群体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将上升,需求曲线就出现了上扬。

三、正反馈现象的形成机理

图1是人们熟知的局部均衡分析图。采用马歇尔的分析了供给曲线倒置的可能性,但是,即使需求曲线不出现倒置,仅仅供给曲线倒置就会严重破坏市场分析对称性的形式美,并且触动均衡的核心。这一点萨缪尔森很早以前就曾探讨过。在著名的《经济分析基础》里,萨缪尔森就指出,如果出现供给曲线倒置,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倾斜方向同向,就可能不相交或相交。如果不相交,均衡就不存在;如果相交,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萨缪尔森称为稳定的均衡和不稳定的均衡。其实,我们认为萨缪尔森所说的不稳定均衡就是反均衡,即正反馈。

一旦局部正反馈猜想成立,许多经济理论困惑将豁然开朗,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空间将大大拓展,现实中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将求得合理的解释。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免费赠送与创业投资、知识产权与技术垄断、网络经济和高科技经济、企业制度的创新原理、纳斯达克暴涨暴跌的机理、微软反垄断案的争论等等都与是否承认存在正反馈经济世界有密切关系。局部正反馈原理从形式上看是与局部均衡原理相对立的,但事实上,正反馈与均衡是互相补充的两套原理。思路(而非瓦尔拉斯的分析思路),E为均衡点,即当Q=OE时,PD=PS,市场出清。如果市场出现偏离E的情况(扰动),就会有一种自发的力量使市场回复到E的状态。因此,E点就是均衡点。从系统控制理论角度看,E点就是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点,市场为负反馈系统。

与局部均衡图(图1)相反,如果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出现倒置(见图2),F点就不是均衡点了,而是均衡的对立面即反均衡点。根据系统控制理论的说法,F点就是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点。尽管在F点,当Q=QF时,PD=PS,市场出清;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偏离F的情况(扰动),市场的自发力量将会导致越来越远离F点。具体来说,当Q=Q1时,PD<PS,即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无法达成,Q1无法实现,出现过剩;当Q=Q2时,PD>PS,即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能够迅速达成,Q2能够实现并出现短缺。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8篇

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不是一回事,如果此处有混淆,那么在很多收入决定的理论方面恐怕讲不通,因为收入核算是静态的、本身就是平衡的,而收入决定是动态的,而且由若干主导因素所决定,所以投资和储蓄往往不相等。本文拟与陆善民先生讨论此类问题,请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

陆先生曾于2004.8.26在经济学家网站刊出“《宏观经济学》脱离生产实际”一文,观后引起一些思考,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看法,以与陆先生商讨,特别是对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的问题提出一点想法,请陆先生提出宝贵意见。(此前已就消费的乘数效应问题进行过讨论,不妥之处请见谅)

一、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决定”原理的一点体会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条主线,但一般有两个主要的讨论区域,一个是“核算”问题,一个是“决定”问题。“核算”问题,是指国民收入的来历,通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可知;从总需求的角度(由支出法得到)考虑,收入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从总供给的角度(由收入法得到)考虑,收入又分配于消费、储蓄、税收和转移支付。在两部门经济中(或者我们把其他两部门也汇入其中),自然也就成了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问题。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即i=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而“决定”的问题,则是指收入是依据什么因素变动的,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的条件,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也就是说,通常,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呢?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如果是收入的核算,那就是在会计账目中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生成的各种既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卖不掉的为存货投资)安排出去,体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期,当实际投资和消费增加的时候,如果还有闭置资源,国民收入必然也在乘数作用下不断地增长。陆先生讲的“经济生产现实是通过投资,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但如果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前者,而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的话,就需要考虑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的各种意愿。这就是说,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只要变动其中之消费或投资、或储蓄量就可以了,因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消费或投资、或储蓄,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即意愿)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它们的值是可以变动的。收入的这个理想的值往往就是人们期望的均衡值——意愿中的均衡。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乃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应该正好相等,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应该等于零。

经济中有一种现象,泰极则否至,否极则泰来。如果没有人干预,它会朝着一个方向迅猛发展,到达极端以后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此往返不已,于是乎会给人类造成啼笑皆非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起大落,人们不得不进行控制,以调整各变量值,使其为总目标服务,从而就产生了收入的决定理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值,经济社会在投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投资,储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储蓄,其目标就是实现均衡。如前所述,在这个经济过程中,社会上那种自发的趋势会帮助其结果的形成,即是说,当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在企业投资意愿的驱动下会导致均衡趋势的出现,在初始值超过其均衡值时,也能在人们储蓄意愿的作用下反向地向均衡趋势发展。为什么呢?这是经济周期理论的内涵。由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该理论认为:收入的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社会上总需求旺盛,企业存货出现意外地减少,即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为负值,企业必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大利润,结果使总供给增加以实现均衡。当初始值高于均衡值时,社会上需求不足,企业必然减少投资以降低亏损,结果使收入返回到均衡位置。这其中,在初始值较低时,乘数放大了投资的效果;在初始值较高时,加速数则对缩减投资起了推动作用。

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学的绝大部分内容中,主要理论是指国民经济的“决定”,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一方面说清了核算的原理,另一方面只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必须动态地看待各种变量,经济社会之所以对这些变量采取一些对策和方法来改变其量值,其目的都是为了均衡,如对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不同经济政策的讨论、对就业和物价问题的分析、对经济波动和增长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等等。在该理论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i未必必然等于s,因而不能拿着从会计账目上得到的储蓄去硬性安排投资,否则,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必然很多。

二、与陆善民老师商讨几点问题

陆先生所引用过的张国忠老师的数字例子可以简述如下:

假设Y0=100,a=10,b=0.8,I=20,Ci= a+b×Yi-1 =10+0.8×Yi-1,且各期的b与I相同,于是从递增的角度算得: Y1= 110、Y2= 118、Y3= 124.4等等。 从递减的角度算得:Y1=190、Y2= 182、Y3=175.6等等,最后在 的作用下都收敛于E点(150)。

于是陆先生提出质疑:①、投资20来历不明。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据此推得收入增加量与张国忠所算之量不同。③、均衡时消费不增加,投资失去了价值。为什么每年有投资,但国民收入却不增加。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⑤、宏观经济学只有用收入中消费后的余额进行投资才能自圆其说。⑥、政府购买乘数不切实际等等。

笔者不想对其都做详细解释,但有几点需要提出来与陆先生商量:

①、投资20万是否来历不明呢?这涉及到财政政策问题。凯恩斯主义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赤字财政,此也是西方各国普遍使用的政策。在总需求不足以引起经济增长的时倏,采用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扩大投资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借钱发展是必要的。这并不是说这个经济系统老是要借债,而是在没有实现均衡前所能采取的最为简洁的方式,以补充储蓄的不足,等到盈余时再给予偿还。有人可能要说,如果永远都实现不了均衡呢?是不是老是要借债?对此经济周期理论可以做出较圆满的回答。

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这种算法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资本—产出比中的资本存量是净投资,并非总投资,这在张国忠《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网站)一文中已有说明。

③、陆先生指出:“年年产出150,年年消费130,年年投资20。年年投资20,产出又年年不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年年不增加,投资变得毫无意义。”这个结论笔者认为不对。从数字上看好像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因为消费的商品中,既有劳务和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耐用消费品。其中的耐用品要用好多年,即便是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许多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被消耗完的。假设均能持续几年时间,那么那些较为耐用的消费品也就成为即期消费,此后再增加消费就是对新商品的购买,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增加了消费,由此而沉积的财富自然也就不断增大。另外还要看投资是重置投资呢?还是净投资。由加速数理论可知,当收入不变的时候,投资主要用于折旧,因而年年投入的资本可能是用于维持简单生产了。

实际上,均衡是短暂的、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张国忠老师或宏观经济学所论的就是前属的短期均衡。就长期情况来说,因为人类的经济事实是增长的,所以理论所述往往也是增长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而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使短期消费函数成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但长期消费函数则为出自零点的直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在长期消费曲线上产生了一个个的截距。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故收入在长期内是增长的。当然其他关于收入增长的理论很多,不再一一述及。

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什么投资一直就是20而不变呢?我想不外乎是出于最简单的分析方法的考虑罢了,因为用变量恐怕要麻烦得多。即便是常量,也可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我们知道,投资大小主要是对储蓄而言的,当收入初始值小于均衡值(如陆先生所用图中的y0点)时,总需求(即投资)较大。相对于较小的总供给(即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化,每年不变的投资相当于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速率在增加,即以逐渐减少的方式而大于储蓄,因而收入必然在乘数的作用下趋向某均衡值;反之,当收入初始值大于均衡值(如图中的yx)时,总供给(即储蓄)较大,相对于较大的储蓄,不变的投资表现出的是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方式在下降,在收入下降(不增加或增加量较少)时,加速数就起了相反的作用,加之投资乘数的双向性,必然也使收入趋向于某均衡值。这便是收入减少的理由。

⑤、⑥两点在文中也已有所涉及。关于财政政策,不外乎又是对乘数理论的不同见解,请见拙文《偏论消费的乘数效应》(经济学家网站)

三、结束语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知名品牌 需求 消费 商品 影响

一、知名品牌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品牌会对人们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为了研究其影响,就要观察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有什么变化,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作为经典的价格理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里我们只研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即随着价格P的上升,需求量Q下降,价格P的下降,需求量Q上升。

了解了品牌对消费者的效用后,我们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这些效用会怎么改变需求曲线。如下图(1)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包括品牌因素在内的情况下,如上图中需求数量和价格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图中表示为D1,满足需求定律。当在引入品牌的情况下,情况变化了,需求曲线不再是原来的D1,因为在同一价格P1时,消费者选择品牌有更高的效用,所以一个追求效用更高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购买品牌而不去购买其他同类商品,因此需求曲线在每一价格上向右移动到D2,需求数量由原来的Q1变为Q2,但需求曲线还是向右下方倾斜。同时我们注意到这条移动后的曲线D2不是平行于D1,这就要考虑到竞争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品牌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市场,无形中对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同类商品造成了销售下降甚至无法销售,因为供给者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在销售减少的情况下,其他商品供给者会退出竞争市场,这样同类商品的可选择数就变得相对较少,所以曲线D2的斜率变得比较陡,即在价格变化的时候对品牌商品的需求不会下降的太多,所以相对没有引入品牌时的需求曲线相比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不仅仅是解释了知名品牌可以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有更大的购买量,更为重要的是,当需求曲线移动后,可以在价格有所提高的情况下,购买量也较之前更大,这一点对于那些只依靠降低价格提高销售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具意义的不同途径。

现实中有很多打造品牌的策略,比如广告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广告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信息,也就是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但这些广告是否真正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呢?现在的许多广告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甚至人们看到广告就会反感,所以广告尽管提供了具多的信息,但是广告的作用如果不是通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质量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的话,那这种广告就是是一种失效的广告,是不可能打造出知名品牌从而产对消费的品牌效应,而且企业还要承担巨大的广告投资风险。

二、知名品牌对消费均衡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下面我们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来分析品牌对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实际上,在分析了需求曲线为什么变动及如何变动后,对于均衡及福利的分析就显得比较简单。经济学中,从马歇尔开始,均衡成了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并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均衡分析也和供求分析一起,成了经济学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需求曲线的变动将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老师课堂上所讲,需求增加,价量齐升;需求减少,价量同减。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也是一样,我们通过文中图(2)来描述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如何改变均衡。

图(2)中,D1为不考虑品牌的需求曲线,D2表示引入品牌后相同价格上需求量增加的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都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当引入品牌后,品牌效应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D1移动到D2,此时,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共同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由图中看出,引入品牌使需求曲线变动后,使均衡价格由P1上升到P2,同时使得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

通过图(2)我们也可以看到引入品牌后对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经济学中一般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表示社会福利。如图中,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ME1P1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E1P1,整个社会福利由三角形OE1M的面积来表示。而在引入品牌后,消费者剩余用三角形NE2P2的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用三角形OE2P2的面积表示,整个社会福利又三角形OE2M的面积表示。所以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引入品牌后,不论是消费者剩余还是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从而整个社会福利也增加,这就是图中三角形OE2N的面积大于三角形OE1M的面积的经济学意义。因此,当引入品牌后,高知名度的品牌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更重要的是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鼓励企业把握机遇打造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因。

三、知名品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谈到现实中的品牌,大家很快就能想到比如宝马、奔驰、耐克、李宁、惠普、戴尔等等之类的知名品牌,这些大的品牌越来越在竞争市场中占主流的地位。为什么“品牌战”慢慢的替代了以往的“价格战”呢?“价格战”是指企业间的价格竞争,相互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以扩大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实际上,价格竞争仅仅是众多商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根据需求定律,价格的下降将增加销售量,但是价格与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利润的来源,如果企业一味的为追求占领市场空间而不顾一切地与对手竞相压价,而成本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随着商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将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的变小,甚至亏损,这就是企业“价格战”造成的一个陷阱。而“品牌战”却提供了企业另一种环境,通过打造知名的品牌,有效降低消费者的机会成本而使需求曲线右移,使得在这个有利润的价格下扩大销售量;同时由于品牌效应使需求曲线变得更为陡峭,根据经济来理论,这可以使得厂商有更大的价格决定权,厂商在定价决策上就有更大调控空间。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打造知名品牌对消费的作用着手,在消费需求曲线中引入品牌因素,并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这一引入的变化做了分析,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知名品牌可以使需求曲线向右产生移动,并且移动后的曲线相对同样情况下没有品牌时的需求曲线要缺乏弹性。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2-114,265-266.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销售者 消费者 博弈

一、引言

在现实市场中,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Adam Smith,Wealth of the Nation)其中一项主要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主张自由市场其实是很难存在的,因为市场中的利益冲突使自由竞争难以实行。在实战之中信息理论和信息产业在当代的环境中被严重忽略。艾尔福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Principle of Economics)第4卷提出了四大生产要素:土地(land)、劳动力(labour)、资本(capital)、组织“企业家”(entrepreneur),后来有学者加入了政治稳定(political stability),仍未把“时间、空间、信息、产品”加入生产要素之中。例如:“囚徒困境”的双变量信息集(information set)所出现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是每个参与者在选择战略时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到了(或没有达到了)信息集中的哪一个节。正如在市场上的信息,大部份都是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而供应和价格之间的均衡点或函数关系受信息、时空的影响十分大。信息经济学描述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经济中当事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而探讨相关的制度设计。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方有讨便宜的机会,因此可以说,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让人讲真话,如何让人守诺言的学问。现今配合“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ur)的研究及“生活经济学”(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促使市场上出现了“注意力经济学”(The Attention Economy)的研究,它似乎比信息经济学(专注于金融市场博弈)更具人性(human nature),并且使消费品市场离开“看不见的手更远”。“注意力经济”是探讨在商品丰富的情况,你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愈多,容许你琢磨比较的时间却愈来愈少,长此下去,你的注意力必定衰退,变得难以被吸引,所以如果此理论成立,则商战要成功,经济要成功,就要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着手。这就是“注意力经济”的主要思想。

本文会以“廉价鞋R2.2、名牌皮鞋(分为优质L’3.1及“非”优质R’0.0)、草鞋M,在市场上销售者(参与者1)和消费者(参与者2)之间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中一个“参与者2”不知道另外“参与者1”的收益函数),并且把上述的经济及市场理论加入弈博过程中。

二、廉价皮鞋R、名牌皮鞋L、草鞋M博弈

由于消费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一个品牌的产品时,会形成信念推断(believe)是自然(nature)并且最优反应是基于满足序贯理性要求。

由于销售者(参与者1)要使消费者(参与者2)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品牌,所以用大量广告吸引消费者(参与者2),因此形成一个完全但不是完美资信的动态博弈,见图1。

R战略是销售者(参与者1)以最低售价或最低利润使消费者(参与者2)处于R廉价鞋战略。但仍要投放广告,所以选择行动R的收益只有2,相等于消费者(参与者2)的收益2。2-2=0,参与者1未获优势,博弈结束。

但商人要以最大收益(revenue maximization)及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信念推断求取更大收益而放弃较少收益的劣战略,所以不选R战略而继续博弈。

销售者(参与者1)以大量广告使消费者(参与者2)的“注意力”集中于L,形成精炼贝叶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排除了选择的战略包含始于任何信息集的严格劣战略是不合理的,但仍无其他更优收益选择。就是在市场学上的品牌力量(branding power)或名牌效应。消费者往往选择价钱较高的名牌优质皮鞋,而不会选择低价而品牌形象较劣的鞋。

当L,L’战略是加大广告宣传,但售价及质量亦相应增高,所以销售者(参与者1)的收益增至3,而消费者(参与者2)的收益减低至1(设定是售价升一倍,其反比函数关系为战略R的收益2的一半,所以2×0.5=1)。

选战略R时参与者1及2之收益总和是2+2=4,而L,L’战略的纯战略贝叶斯均衡的参与者1及2之收益总和3+1=4,3-1=2。销售者明显占优于消费者。

L,R’战略是名牌劣质鞋,对销售者(参与者1)是损害声誉,所以收益是0;对消费者(参与者2)亦是无收益,所以亦是0,是严格劣战略。

M战略应该是市场学中的夕阳产品。例如:草鞋。销售者及消费者已尽力转往其他行业或其他产品,所以概率P?燮1/2,应认定到达这一节点的概率为0;P=0。

表1中有两个纯战略贝叶斯均衡:(L,L’,P=1)和R,R’, P?燮1/2),没有任何子博弈,因为原博弈就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ubgame-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M是信息集的严格劣战略时,表示销售者(参与者1)及消费者(参与者2)或发送者(sender)及接收者(receiver)选择另一战略都可以获得更高收益,所以按Chao和Kreps“直观标准”(intuitive criterion)(啤酒或热狗博弈)是均衡劣信号,所以直接定概率为零P=0。

三、理论验证

销售者(参与者1)、消费者(参与者2)对廉价鞋R战略、名牌皮鞋L战略及草鞋M战略之间的博弈出现需要广义的后博弈(continuation game)概念来代替子博弈的纳什均衡。因为参与者的战略要成为博弈的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它们不但必须是整个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而且还必须构成每一个后续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在这里按豪尔绍尼(1967)理解,可以把一个非完全信息博弈描述为一个非完美信博弈自然告诉参与者i(参与者1),于是参与者j(参与者2)就不知道博弈进行的完整过程。自然(Nature是用概率分布)可以为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强化贝叶斯纳什均衡,同样可以强化完全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并且在这里的信号博弈(signaling game)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广告宣传可以引用克雷普斯、米尔格龙(Milgrom)、罗伯茨以及威尔逊(1982)他们的分析:声誉(Reputation)在有限重复的囚徒困境中,阶段博弈有唯一纳什均衡的有限重复博弈,有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即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重复几次。但是重复几次并不能解决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承继”对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再精炼,所以要用赵和克雷普斯(chao &Kerps,1987)的直观标准(Intuitive Criterion)来解廉价鞋、名价皮鞋及草鞋的博弈。

廉价鞋、名价皮鞋及草鞋博弈必须合乎下列要求:第一,推断(believe)在信息集中不同节点的一个概率分布达到单一决策节的概率为1。第二,参与者1先决定不采用R战略,然后“序贯理性”(sequentially rational)必须是按最优反应决定继续博弈(也就是销售者选择了L还是R)有一个推断。R2,2即是2-2=0销售者无明显占优;“随后的战略”选择L。这样的推断就表示达到两个节的概率p和1-p,-p,此信息集处于均衡路径之上(on the equilibrium path)。第三,在处于均衡路径之上的信息集中,推断由贝叶斯法则及参与者的均衡战略给出。一个均衡在克雷普斯和威尔逊(1982)的均衡定义中不再只是由每个参与者的一个战略所构成,还包括了两个参与者在该他行动的每一信息集中的一个推断,但参与者的推断由其他参与者在博弈树更上端的行动所决定。在这里销售者选择L战略销售名牌优质皮鞋L’,3,1;另一路径(Path)L,R’0,0是名牌“非”优质皮鞋。第四,没有处于这一均衡路径之外的信息集,于是构成了一个精炼贝叶斯的均衡。因为M战略p

四、结论验证

这里“自然”(nature)首先行动:选择参与人的“类型”(Type)。被选择的参与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类型(“销售者”参与者1),而其他参与人(“消费者”参与者2)并不清楚,但知道各种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就是说概率分布函数是一种“共和知识”(common knowledge)。在“注意力经济”消费者(参与者2)面对资信泛滥、商品琳琅满目的例子中,“自然”首先选择销售者(参与者1)的类型——高成本还是低成本,名牌还是不知名商品;并且参与者1及2都知道高成本和低成本的可能性各为多少(廉价鞋、名牌鞋、草鞋是三种不同“类型”,并且三种成本高低的概率分布函数是一种“共同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海萨尼转换”(the Harsanyi transformation)把“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成“完全但不完美信息”(complete but imperfect information)。“自然”作出了它的选择,但其他参与人并不知道它的具体选择是什么,但知道各种选择的概率分布。贝叶斯(Bayes)是一位概率统计学家;海萨尼用“共同知识”定义了“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这样,注意力经济决策的目标是可以在给自已的类型和别人的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已的期望效用及期望价值(expected maximum efficiency and expected maximum value)。使销售者(参与者1)不选择R战略,而选择博弈继续以谋最优收益。

销售者(参与者1)选择L战略继续博弈就如美国载维.弗里德曼(David Friedman)在其生活经济学(Hidden Order: the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以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定义的“经济改善”为衡量基础时一样,如果变化带来了净收益,这就意味着受益者(销售者,参与者1)不但可以给损失者(消费者,参与者2)提供补偿(名牌带来的感emotional function,即是以广告提升消费者的满足感),并能有所盈余,而如果收益者在补偿损失者的同时还有盈余,那一定就是净收益(“战略稳定”纳什均衡)。

在廉价鞋、皮鞋、草鞋博弈中,销售者(参与者1)创造名牌优质鞋都是为更大收益来投资在广告宣传,使消费者(参与者2)得到的补偿就是穿名牌优质鞋得到的满足感及经历,正如到过中国万里长城或美国拉斯韦加斯赌城的旅游经历一样,使用名牌的经验亦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感受价值(emotional value),市场学者Stuart Crainer早已在1995年提出“广告创造品牌,而品牌成为消费者眼中的真理”(The brand can defeat reality which created by advertising)。从R战略到L或M战略的信息集是多个系统(类型、自然概率分布)一起逐步博弈至最优均衡。尽管把现实生活数字化或量化很像看似复杂,事实上却可用博弈论简化真实世界。英国画家贺隆(Patrick Heron)写道:“事物真正‘客观的’外表,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说,它只是以其实无限复杂微细的数据形式存在。散漫的‘混沌’(Chaos)涌入视网膜里,刺激视觉,人类的眼睛借此学习,‘注入某些偏好的秩序’。”所以“注意力经济”和博弈论之间的拓展空间应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成为“注意力秩序博弈”,而超出信息博弈及Chao & Kreps的“直观标准”。

五、结语

新的突破需要新的方法、新的思维。今天,研究社会发展究竟是单线还是多线已不足以表示现实。应该不单是多线而且更是多层。所以博弈应该是多层,在某一层中的解,不一定是适合另一层的解。基层社会的最优纳什均衡是R战略(廉价鞋);富裕阶层的最优贝叶纳什均衡是L,L’战略(名牌优质皮鞋),而被定为严格劣单战略的M,R’战略(草鞋),仍是农民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ubgame-perfect Nash equilibrium)。M,R’0.1。农民自己织草鞋(参与者2)的收益=1,销售者(参与者1)无销售机会,收益=0。

现今人类已经能够拥有“完备”信息,但却由于信息太多反而只达到博而不精的过程,而且“新”事物及“新”知识的周期愈来愈短。人类在管理信息,以便取得优势的能力亦愈来愈困难,所以忙忙碌碌的都市人,正面对生活节奏加快的烦恼及选择的烦恼。“注意力经济”基本上是市场学渗入“生活经济学”的论证,所以有很大机会突破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市场的研究,而从消费品市场拓展出新的岭域。多层次博弈应该用透视(perspective)解,而不单只是概率分布及“直观标准”。“近”(时间、空间)的事物较大和清楚,远的事物较小和模糊,不同高度(层次)有不同的景像,有如信息、价值及注意力的混沌共振。

【参考文献】

[1] 王则柯:解释的困惑[M].中信出版社,2003.

[2] 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 亚当.斯密:国富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8.

[4] David Friedman: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2002.

[5] Peter M.Lee:Bayesian Statistics an introduction[M].ARNOLD,1997.

[6] 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8] John Briggs and F. David Peat:乱中求序,混沌理论的永恒智慧[M].台湾先觉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