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者个性论文

消费者个性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者研究探析

摘 要:

结合中国市场形态发展阶段特征,运用普赖斯“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和关键词词频统计与聚类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脉络和理论架构。研究结果显示,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总体可以划分为:萌芽期(1979-1992)、成长I期(1993-2001)和成长II期(2002-2009)三个阶段;当前消费者研究理论架构由六大分支研究领域构成: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心理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研究、消费经济理论研究、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和策略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围绕上述分支展开的相关研究构成了我国消费者研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消费者研究;文献计量;发展脉络;理论构架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4-0040-11

引 言

作为营销学分支的消费者研究引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933年丁馨伯翻译的教材《市场学》①。但由于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消费者研究进展较为迟缓。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处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由国家计划分配,消费者研究被严重忽视。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三十多年间,我国消费者研究由弱渐强、从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逐步构建出当代中国消费者研究的理论框架。如今,理论总结的契机已然成熟。与此同时,我国当前正面临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型,消费者研究的现实需求快速提升,理论创新的任务亦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大陆地区1979-2009年的消费者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并简要剖析其发展阶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期为本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些有益和科学的参考。

(一)分析方法

本文的消费者研究(Consumer Research)是指围绕作为消费行为主体的人及其消费行为等所展开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对某一学科/领域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的常用方法有内容综述、专家访谈、课程和学位点设置考察,以及课题立项情况分析,等等。其中,基于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是最常用、最权威的方法之一,可以较为客观、系统地掌握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状况。

全文阅读

消费者文化理论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过去20年,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涌起了一股强调消费的社会文化、体验、符号和认知方面特性的风潮。基于此形成了消费者文化理论,其主要关注于消费周期的社会文化动态特性,并围绕消费者认同工程、市场文化、消费的社会历史类型以及大众传媒市场认知论和消费者的解析战略四个领域展开了研究。文章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价,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CCT 消费周期 认同工程

引言

目前“消费者文化理论”(CCT,Consumer Culture Theory)还不是一套系统理论,而是指涉一系列强调消费者行为、市场和文化意义之间动态联系的理论观点。尽管CCT的研究者们有着各种迥异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但他们仍然共享一种指向文化复杂性研究的公共理论标准,这种文化复杂性程度将其各自的研究努力联系在一起。

与其将文化视为共享情感、生活方式和由社会成员共享的统一价值(如美国人共享一种文化,而日本人则共享另一种文化),还不如说CCT更重在探索意义的同质贡献和重叠文化分群的复杂性。这种文化分群存在于更广泛的全球化和市场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性框架中。因此,消费者文化通过市场中介,为“生活文化”和“社会资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符号及其依附的物质资源”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社会安排。对市场制造商品和刺激渴望的营销符号的消费,是消费者文化的中心,然而这一系统的持续和再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日常生活中各人私人层面的自由选择实践(Holt,2002)。

CCT将文化定义为一种体验、意义和行为的结构。消费者文化及其传递的市场认知框定了消费者们可感知的行为、感觉和思维的标准,使消费者个体更可能制造出特定的行为方式和作出有意义的解析。CCT还强调消费者传统及生活方式有混和、碎化、多元化、流动性等动态特性。众多学者考察了CCT的心理科学基础和方法认知标准,并在具体领域探讨了该理论的贡献。这些研究带动了理论界从多角度对社会、文化以及发展关于消费者和消费间不同知识主体展开广泛研究。

CCT的研究内容

消费者文化理论围绕着一系列与以下关系相关的理论问题而展开:消费者的个人与集体认同;消费者现有世界创造和体现的文化;潜藏与表面之下的体验、过程和结构。不仅如此,CCT还展现了这些消费者文化动态特性的社会逻辑层级的性质和动态特征。在进行这项工程的过程中,CCT研究者整合了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主体,以此来发展新的解析理论框架,此框架可以详细阐释驱动消费周期的社会文化动态特性,又可以用于提出从四种内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内催生的理论探讨。

全文阅读

消费者个体行为偏好对在线评论真实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消费者的偏好、评价动机和文化因素对在线评论偏差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纠正偏差的条件。研究发现: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主动评价偏差以及评价行为的趋同性会导致在线评论的均值出现偏差,不能反映商品的真实质量。为了纠正偏差,让消费者购后主动撰写评论,并纠正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可以使在线评论的均值反映商品的真实质量。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偏好;在线评论;偏差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1.23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1-0105-05

Research of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onsumers Self

Selection Bias on Online Reviews

LI Yu-jie1,LIAO Cheng-lin1,LI Y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全文阅读

消费理论研究

摘 要:消费对于当今社会,是一个不可不谈的话题,然而在消费理论发展的几个世纪以来,消费理论不断的被人们重视起来,消费理论的模型也在不断的完善。各个时代不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都或多或少的对消费有着不同的见解。在整理疏通消费理论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于不同流派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分析了其异同点,最后指出了消费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消费理论;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比较综合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34-03

现代社会中,消费已然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方向日渐被人所重视,不但为经济学界及经济理论家所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实际部门及决策者的重视。

1 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

从消费理论的发展史看,古典经济学并未将消费问题纳入统一的“经济人”范畴,而对消费问题的论证有更多的人文色彩。由于消费者没有被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古典经济学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消费理论,在这一时期,关于消费的问题的讨论是散乱的分布在部分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全文阅读

基于消费价值模型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设计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研究文化产业的同时,开始关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本文在充分的文献述评之后,从消费价值理论的消费价值维度入手,探讨了利用消费价值模型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具体研究的技术路径和方法,相信这将开辟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文化产品 消费行为 消费价值

当前,各级政府都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文化产业的研究成为热点。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文化产品的生产,却对文化产业的终端—文化产品的消费的研究关注甚少。而只有深入理解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价值需求,文化产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一、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现状述评

1、一般消费行为研究理论相对成熟,但缺少对文化产品消费的针对性研究

有关的消费者行为的系统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如Nicosia(1966)、Howard和sheth (1969)、Engel、Kollat和Blackwell(1968)、Kotler(1999)以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为研究基础,分别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尼柯西亚模式、霍华德-谢思模式、EKB模式和“刺激-反应”模式。Sheth(1969)以处理家庭决策程序为基础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谢思家庭决策模式。Bettman以消费者处理信息的过程为基础,提出了贝特曼消费者选择信息加工模式。Sheth、Newman和Gross(1991)以消费者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sheth-Newman-Gross模式。

以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都针对一般的消费行为,但是缺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需要给予关注和专门性研究

全文阅读

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表达与市场营销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伦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今天社会消费文化的形成,而文化又反过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许多传统的营销模式与理论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消费文化发展的需要,失去其原有的效力。本文通过对当今消费文化的分析,总结出消费文化的特点及消费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针对现代消费文化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消费行为 消费文化 营销战略

一、今天的消费文化景象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应用的大众化、媒体技术的进步、新概念、新营销模式的不断出现以及世界文化的日益融合,今天的中国社会日益呈现出与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消费文化特征,人们用消解、非同一性、多元论等词语来形容,并冠之以“后现代主义”的名称。说穿了,今天的消费文化的核心呈现出对权威的挑战、对旧模式的批判、呼吁和提倡创新的特性并充满个性表达。今天,精英文化由于其精英本质而越来越远离大众,曲高和寡;而大众文化则因其仿真、拼贴、视像化的特征而与大众更加亲近。于是社会消费文化中的热点概念、流行与时尚、行为与方式愈加以平民或所谓草根来引发和创造,进而成为消费文化主流或标签。

二、消费者行为中体现的消费文化特征

今天的社会是典型的消费社会。与以往相比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饱含了文化内涵与韵味并在各个阶段形成独有的流行亚文化。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文化象细菌或病毒一样快速形成并渗透于全社会,日益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细胞。而它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造就了一个事实:今天的消费文化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中国的现状,改变着人们的感觉方式和知觉方式,反过来这些文化特征可以让我们从消费行为上得以印证。

从理论上讲,消费文化包括三个层面:表层,即物质层,包括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核心层,即观念层面,是消费的指导思想、消费价值取向、基本价值观念、消费目标追求和道德观念等;连结层,即制度层面,包括消费环境、消费的组织构架、消费的具体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规范力量等。今天,消费文化不仅在一、二线城市生根开花,而且已经从这些大中城市向其他地区蔓延,有学者认为,消费文化对中国全方位的渗透已成趋势。从北京的798艺术区、世界最新型业态的高级零售场所到上海的香奈儿文化展以及汇集了世界奢侈品牌的大型商场;从都市霓虹闪耀的巨型电子广告屏,到县城里参差不齐的品牌宣传牌;从物质消费上的“苹果控”,到精神消费上的“粉丝团”,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每时每刻都处在消费文化的漩涡中。除了个人的有形产品购买行为,人们还消费着来自各种媒体的信息和节目、面对着相关群体的讨论或追逐时尚的行为。这样的文化消费消费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天,体现了当代国人特定的存在方式和生活风格,也反映了社会消费文化的复杂性。

(一)消费行为呈现外显性特征

全文阅读

消费文化学理意义以及走向

目前,消费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切入消费文化研究。“消费文化”以及相关的“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不仅成为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题目的关键词,而且成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关键词。不过,从总体上看,消费文化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待澄清。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研究者往往在不同的涵义上使用消费文化概念,加上研究取向不明,对消费文化的价值评判时有南辕北辙的现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不利于消费文化研究的传承创新与深入发展。因此,本文拟就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研究取向加以扼要分析,以期对消费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一、消费文化的不同界定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最初,“消费文化”被理解为“居民消费中所体现的文化”,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价值观念”。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了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在讨论和此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的界定。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对此,尹世杰作了具体论述: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

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魏杰认为,“如果给消费文化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那么就应该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后来有论者说得更明确,“所谓的消费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稳定性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

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黄平指出,“所谓消费文化,或者如一些人所称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相继裹挟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作者后来又作了进一步阐释:“消费文化,准确地说是‘消费主义文化(cultureofconsumerism),它不同于经济意义上对物品的消耗。而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也成为人自我表达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对符号之意义的消费过程在不知不觉之中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上述三种定义表明,人们对于什么是消费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认识。第一种定义认为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十分广泛。于光远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嗜好文化等。尹世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三大类。这是一种广义界定。第二种定义则把消费文化限定为消费的观念形态层面。有学者指出:“消费文化既非这样那样的消费环境、消费资料,也非这样那样的消费活动”,“消费文化不过是作为消费反映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换言之,“所谓消费文化,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观念与传统。”这是一种狭义界定。

与广狭二义界定不同,第三种定义把消费文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联系起来,认为“消费主义是伴随西方现代性的产生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期仅仅局限于宫廷与贵族阶层。到了19世纪后半期,消费文化得以在中产阶级继而在市民阶层中迅速发展。”“等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消费文化被简化为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利润持续维系在所需要的足够灵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从而形成了以消费主义为内核的消费文化。在此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应当说是一个特指概念。

全文阅读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路径研究

摘要:从消费者态度矛盾性视角,依据ELM模型研究消费者自身矛盾态度与网络口碑之间的交互机制。通过两阶段实验研究发现,消费者的矛盾态度稳健地调节着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具体来说,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具有显著影响;高矛盾消费者受评论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即高矛盾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低矛盾者受评论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即低矛盾者主要沿着边缘路径改变态度。

关键词:网络口碑;矛盾态度;论据质量;评论数量;详尽可能性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24

中D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108-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ambivalence attitude, this paper explored how consumers with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cope with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formation based on ELM model. By a twostage experimental study, it proved that consumers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robustly moderated their processing to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Three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results. Firstly, argument quality and review quantity of eWO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s attitude. Secondly, more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cent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argument quality. Thirdly, less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periphe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review quantity.

Key words:wordofmouth ambivalent attitude; argument quality; review quantity;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作为研究热点的矛盾态度(Ambivalent Attitude)已经从社会、心理、政治和文化领域延伸到了消费情境中。现有研究认为消费者态度具有二维性,即对某一产品既有正面评价又有负面评价。当对一个事物的积极和消极评价达到一定程度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1]。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矛盾态度更加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在线商品,消费者无法接触或体验到真实商品,相比线下购买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矛盾态度。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外界信息来减少矛盾,降低购后风险。

网络口碑作为第三方信息在消费者决策制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网络口碑能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公正和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充当着“销售助理”的角色,已经成为了企业越来越重视的具有潜在价值的销售资产。网络口碑的质量和数量会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网络口碑的这两种属性对不同矛盾程度消费者的影响是否相同?高矛盾者和低矛盾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其矛盾态度如何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全文阅读

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与界定相关文献综述

摘 要 次贷危机后,各国均将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也在加快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构建。而有关金融消费者的相关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保护 文献综述

一、国际上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的研究

金融消费者保护在国际上很早就开始了理论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Michael Taylor在《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1995)提出的“双峰理论”(Two Peaks),他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的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目标。前者旨在保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后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与减少金融消费者受到欺诈与不公平待遇。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研究成为热门。其中,Sharon L. Tennyson在《Analyzing the Role for a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2009)中提到之前很多讨论都集中在消费者是不是非理性以及辨别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家长式的监管机构来进行“照顾”。而且不当的消费者保护是否会带来金融危机。而Sharon L. Tennyson认为这种讨论其实是错位的,消费者保护是金融市场中是必须的。因为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辨别金融产品的品质。而消费者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而Erik F.Gerding在《The Subprime Crisis and the Link between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Systemic Risk》(2009)一文从次贷危机入手,首先认为次贷危机的产生告诉我们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必须分离。其次,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个人进行风险保护,同时也可以防止系统性风险。该文所提到的系统性风险,是指在次贷危机中消费者借贷的高违约率,这种不可预测和高度相关的违约会使整个市场都处在风险之中。而金融消费者保护可以通过降低消费者借贷违约的层级、使违约更可预测、降低违约的高关联性等方法来缓和这种风险。Susan L. Rutledge在名为《Consumer Protec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Lessons from Nine Country Studies》(2010)的报告中考察了九个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与该国民众理财常识(Financial Literacy)的联系。该报告认为良好的消费者保护可以确保消费者做出较为明智的决定,并且不会受到到欺骗和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个人隐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基于这个原因,金融消费者保护也需要得到重视与加强。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基于各个角度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论述。Gail Hillebrand在《Before the Grand Rethinking: Five Things to Do Today with Payments Law and Ten Principles to Guide New Payments Products and New Payments Law》(2008)一文中从消费者分期付款的角度看到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是监管当局需要提供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原因。Bruce I. Carlin和Simon Gervais在《Legal Protection in Retail Financial Markets》(2009)一文中,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对金融机构时常提供信息服务给金融中介这种行为进行考虑,由此提出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不仅仅是法律上的义务,更是对市场参与和经济增长的有益驱动。Roman Inderst和Marco Ottaviani在《Consumer Protection in Markets with Advice》(2010)则着眼于中介的佣金模式,认为现有的佣金模式存在道德风险,会导致金融中介给予消费者不恰当的购买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

二、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的研究

相比国外,我国学者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通过建模来进行论证的较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法学或法经济学角度进行阐述。如吴弘、徐振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理探析》(2009)指出,由于金融市场上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经济实力、专业知识、产品信息等方面实质性的不平等,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会不断出现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现象,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整合立法、司法、执法资源,加大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同时,他们还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以及金融监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依据,认为经营者阶层与消费者阶层的利益冲突,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平衡;契约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矫正;逐步取代“经营者”的“消费者”,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保障。

全文阅读

试论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

论文摘要:消费者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的态度与奢侈品的优质性、自我延伸、享乐性三个变量显著相关,而炫耀性、稀缺性这两个度量与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上的面子意识显著相关。奢侈品企业据此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消费者购买意向。

论文关键词:奢侈品;合理行为理论;购买动机

合理行为理论是分析影响行为意向因素的理论,经常被应用到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研究中,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将结合合理行为理论对我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进行理论分析,为奢侈品动机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文献回顾

奢侈品是那些通过使用或展示某个特定品牌的产品而使拥有者受到尊重的产品,奢侈品与其使用价值没有必然联系奢侈品使消费者得到心理上和功能上的满足,而奢侈品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是奢侈品与非奢侈品、奢侈品与假冒品相区别的主要原因。奢侈品往往是与相应的品牌相联系的,品牌是奢侈品与非奢侈品相区别的最直接标志。Nueno和Quelch将奢侈品牌定义为那些功能性效用与价格比较低,而无形效用和情景性效用与价格比较高的品牌。

对于消费者获得奢侈品动机的研究最初认为人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消费者希望通过其消费行为营造出受欢迎的社会形象。也就是说,人们购买奢侈品是出于社会目的,一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突出其在社会中的突出位置,这种观点得到了炫耀性消费理论的支持。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讲到,“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和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因为尊荣只是通过这样的证明得来的。凡勃伦区别了炫耀性消费的两种动机。一种是歧视性对比,一种是金钱竞赛。前者指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区别于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而后者则指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力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来效仿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以期被认为是其中一员。奢侈品一方面具有价格昂贵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一定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对奢侈品的消费往往能够达到炫耀的目的。无论是为了区别于特定群体的歧视性对比,还是为了从属于特定群体的金钱竞赛,都是一种社会目的。消费者这种区别于特定群体和从属于特定群体的心理不仅表现在对财富的炫耀上,而且表现在对稀缺产品的渴求上。产品的稀缺会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忉当一个奢侈品因为其独特性而更难获得时,其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产品的稀缺使产品拥有者与非拥有者相区别,而从属于其他产品拥有者所构成的群体。

之后,学者们从更为广泛的视角研究了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这种观点认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不仅出于社会目的,而且出于个人目的,应该从社会导向和个人导向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从个人导向研究消费者购买动机主要从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后会获得的情感利益、象征利益和使用利益三个方面出发,从而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牌的个人原因包括:自我享乐;自我奖励;与内在自我相一致;质量保证。理论上说,奢侈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两方面的利益,一方面是个人导向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导向的。这些潜在利益的满足情况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奢侈程度的衡量标准。由于中国在文化上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中国文化更为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中国消费者和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二、理论模型建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