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校长论坛交流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构建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模式探讨

摘要: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研究生学术交流和创新人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的思路,重点探索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构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的主要措施。实践证明,多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术交流平台;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1-02

一、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及简单推理,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和他们对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当前,高校举办的一些专业学术讲座通常是门可罗雀,甚至部分研究生是“被安排”参加,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是常有之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由于我国工科研究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自身的“想”和“问”的能力欠缺。其次,由于很多研究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最后,学校方面缺乏系统的学术交流平台,部分学术活动流于形式化,使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定的盲点。

目前国内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较好的是一些“985”和发达地区的“211”高校。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出普及型的校内学术交流平台,研讨式、实践式和访学式学术交流模式;北京科技大学从学术活动的层级性、模块选择及整体规划三个方面,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普通高等高校甚至欠发达地区“211”高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均不太理想。

二、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思路

在总结学院学术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学术交流活动模式应突出创新理念,鼓励创新思维,以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为对象,依据培养现代科技发展创新人才为前提,主旨是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达到增强交流协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目标。

全文阅读

利用校园网络 促进英语教学

针对社会形势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学校创建了“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校园网络”和“英语沙龙”,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料,促进校园网络和英语教学的融合。依托网络,广大教师可以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广大学生可以快速搜索英语知识,广大家长可以便捷与家校的联系。

一、搭建教师教研平台,提升科研实力

学校校园网络为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和互助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学校校园网特地开辟了“夕拾论坛”栏目,并为每个教师开设了个人博客,促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科研实力。

1.夕拾论坛。校园网络内容丰富,教师们可以在“夕拾论坛”上畅所欲言,可以说说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提出教学进程中的困惑,可以说说听课、听讲座后的感触,等等。通过建立教师“夕拾论坛”,教师们将自己的工作记录下来,天长日久,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资源。老师们相互借鉴、反思经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通过论坛将网络中的各种学习资料收集起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教师间的教案、论文交流,教育教学课件、软件共享,在线英语的学习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2.教师个人博客。为每个教师提供及时反思、及时总结的机会。平时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不管是教学机制,还是学生见解,都可以记在博客中,并及时加以整理。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学习视野

校同网络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自然语言环境、多重感官刺激和选择。学生可以登陆“英语沙龙”,欣赏英语歌曲,阅读英语故事,下载音像资料,收看英语动画片等,在听、读、看、玩等多方位的视听感受中,学习更多英语知识。

1.听:校园网络“英语沙龙”中有难易不同的听力材料可供学生选择。听力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例如:学校的“雏鹰电视台”英语节目和“红领巾广播站”英语广播,内容丰富。我们应学生及家长的强烈要求,将每次的英语节目和广播都刻录成资料放在校同网络上,以方便学生反复收看、收听,扩大英语输入范同。同时校园网络还提供教学配套音像的下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时多接触英语。2.读。“英语沙龙”开设“英语知识”和“英语故事”栏目,提供了大量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故事。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同时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拓宽视野,丰富生活阅历。3.看。精彩的英语动画片、影片,能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同时纯正的英语发音、标准的英语字幕,能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视听感受。4.玩。游戏对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英语沙龙”的“英语游戏”专栏,结合学生的实际,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全文阅读

开展主题论坛活动 构建校本教研长效机制

摘要: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教师的培养成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为此,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构建稳健而长远的校本教研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主题论坛活动,既能充分利用“同伴互助”功能,又能促进“自我反思”的内在作用。可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论坛 思想 促进 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55

主题式的教研论坛是立足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 思想上实现三个“促进”、三个“转移”

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入手。所谓“三个‘促进’”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为本;以促进学校科研发展和解决教学问题为本;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为本。而“三个‘转移’”即实现“角色转移”――学校管理人员要转变角色,深入课改一线,成为新课程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实现“重点转移”――把学校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堂教学实施与研究上;实现“目标转移”――把教学研究目标转移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用科学方法研究新课程实验最需解决的问题,验证新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 目标上要实现三个“统一”、三个“加强”

通过主题论坛活动,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慵懒习性,师互帮互学思想;努力将教师思想统一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统一到学校科学发展的建设行动上来。

全文阅读

教师论坛贵在关切“校本”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瞄准课堂教学实际,针对性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师论坛”。在教师论坛中,如何关切校本实践,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一、教师论坛要 瞄准自己

《语文课堂有语文味》《文本解读个性化》《语文课的简约与实效》《作文源于生活》等,以上是我校语文组针对实际举办的教师论坛的几个专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论坛所搜索的“论点”来自哪儿?来自“校本”,也就是将研究的指向对象瞄准“自己”。我们倡导“重心下移”,凸显“草根研究”,将校本研究活动从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实实在在地转变到追求本质的、内在的、智慧的本体上来。

教师论坛,就是要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求效的问题。我们鼓励教师敢于暴露自身问题,善于发现差异问题,勤于交流理念与实践结合的难题。我校举办教师论坛的所有“专题”,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学期初,由教科室、教研组、学科小组进行排查,全面真实地了解收集本校教育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与困惑;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探寻问题;贯彻上级规定的重点工作的预测问题;依据本校工作思路设计需要加强的问题;承担“十二五”科研课题需要集中研究的专题等等。我们认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起步。因此,由教科室负责对所有提出的“专题”,进行认真评比并适当奖励。评比的重要条件就是“专题”是不是真正“瞄准自己”,能不能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让大家真心支持校本研究,能真情投入取得收获。

“教师论坛”采用分层管理办法,学期初选出的“专题”分别排入教科室、教研组、学科小组各个工作计划之中,以便让相关老师在“论坛”举办之前一段时间,开展行动研究,并进行反思总结,然后上交一份汇报材料。根据汇报材料,再确定每次 “论坛”的主讲人和主持人,酝酿论坛的实施方案。

二、教师论坛要立足“三研”

我们确定的教师论坛“专题”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往往分布在“三研”,即研究新课程,研究生态课堂,研究重点课题。

教师论坛立足“三研”,核心是对常态教学的问题研究。它由教科室与教学处协作组织实施,每两周一次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侧重点分层结合进行:①教材研究。如新教材的亮点与难点,新教材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研究。②教法研究。如新教法与新教材的适用性研究,新教法与传统教法的对比性研究,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效性的研究。③学法研究。如“合作学习”如何适应“大班额”,如何适应各学科,如何适应纪律状况不良的班级学生。

全文阅读

教育论坛:教科研培训的有效形式

教育论坛改变了传统的“少数人讲,多数人听”的现状,调动了所有参与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许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论坛的科研培训形式。我校一直开展以“谈身边故事,论教育真谛”为主题的教育论坛,下面将其做法简述如下。

论坛及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论坛并不是网络上的论坛,而是大家面对面地坐在一起针对某个主题进行自由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的校本培训形式。它是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特别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行政领导与名师专家的引领作用。论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言论自由,而交流、讨论的依据是“话题”,由“话题”导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

操作流程

1.制定计划

学校开学初将教育论坛纳入年度计划与学期计划中,由学校师资培训处制定相关培训制度,规定开展教育论坛的组织及相关负责人以及论坛次数等事项。论坛分多个组别,如由学校负责的骨干教师论坛,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年级组论坛,以学科为主的学科论坛,以备课组为单位的论坛小组以及以课题为单位的课题论坛小组等。每个论坛小组最好由学校行政人员负责或参与,其目的是便于组织与管理,学校不仅能了解论坛开展情况,也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

2.必备条件

确定论坛主题:每组织一次论坛活动都要确定一个主题,主题要紧贴实际,紧贴教师的教育生活,并提前告知大家做准备,参与人员可根据内容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形成自身对相关内容的思考,比如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以便在交流中提出,使大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全文阅读

北京国庆花坛中的科学与技术探秘

活动背景

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广场上的每一处变化都时刻引人关注,国庆期间的花坛自然不例外。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其节日花坛的布置,富有独特的风格与含义。每一年国庆花坛的主题都会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特点和大事件,并结合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进行设计布置,并力求表现出中国各领域日新月异的新面貌,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简约和循环利用,成为2010年以后广场花坛布置的重要理念。

本活动旨在通过资料查询、实地探究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身边花坛的奥秘,知道花坛中蕴含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启发孩子们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唤起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使命感。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花坛所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知道花坛采用的技术和养护知识,分析花坛象征的社会文化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与途径获取信息和整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参与花坛调查的乐趣,关注花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养成亲身参与的环保理念,为“绿色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作贡献。

活动对象与内容

全文阅读

教坛宿将评选通知

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为了加快培养和选拔我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构建老、中、青教师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教育系统人才管理办法的通知》(苍政办〔**〕224号)精神,经研究,决定评选**县中小学教坛新秀、教坛中坚和教坛宿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全县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在职在编教师。民办学校教师需在我县任教三年以上。幼儿园只评教坛新秀,评选办法另行单独发文。

二、评选条件

基本条件:

(一)遵纪守法,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模范履行职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没有有偿带生补课等行为,近三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二)教育思想端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关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全文阅读

中国科协第25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南昌召开

10月11~1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华东交通大学院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5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轻型材料连接新技术研究”在南昌召开。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史焕平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致欢迎词。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华东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近40名青年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由华东交通大学黄志超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詹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李永兵副教授、南昌大学刘勇副教授担任。

在论坛讨论中,西北工业大学詹梅教授介绍了焊管数控弯曲有限元分析,焊管数控弯曲变形约束与协调机制分析,焊管数控弯曲成形极限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李永兵教授介绍了多材料对汽车车身连接的挑战及先进连接工艺研发,介绍了SPR、焊接、胶接、先进高强钢磁控电阻点焊技术、异种材料自冲摩擦铆焊技术等先进新型板料连接技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方刚副教授介绍了铝型材的挤压焊合,详细阐述了金属材料塑性成形性能、材料塑性加工工艺的数值模拟、高温超导带材成形制造、机械设备及成形制造装备的现代结构;华东交通大学黄志超教授介绍了机械变形连接技术包括:实心铆钉、半空心铆钉、管状铆钉等自冲铆接技术以及无铆钉铆接技术的研究成果;南昌大学刘勇教授介绍了大块非晶/铜合金复合材料的挤压成形技术的相关研究,描述了该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技术方法;南昌大学赖家美教授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径向铆接研究中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和径向铆接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论坛围绕“轻型材料连接新技术”这一主题,在焊管数控弯曲、多材料对汽车车身连接的技术探索及先进连接工艺的研发、SPR、焊接、胶接、先进高强钢磁控电阻点焊技术、异种材料自冲摩擦铆焊技术、铝型材的挤压焊合、大块非晶/铜合金复合材料的挤压成形技术研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径向铆接等议题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论坛内容安排合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参会者讨论深入,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促进了国内从事材料连接技术事业相关研究单位的青年科学家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并拓宽了研究视野,受到与会青年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次论坛在提高板料连接领域学术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在轻型材料连接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达成共识。通过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主题的研究讨论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责任编辑:王以芳)

(来源:学会学术部供稿)

全文阅读

依托网络研修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摘 要】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课程改革也在逐步开展,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网络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影响,从不同的网络平台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各有侧重地阐述了不同的网络平台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方面的促进作用。重在强调网络平台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平台;专业成长;青年教师;教学教研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青年教师是教育战线上的生力军,其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给青年教师提出来新的要求和挑战。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投入的不断加大。

人们切实意识到网络平台在教师专业化成长及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平台的搭建与学习,已逐渐成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1. 培养校本研修网络化的意识

过去的校本研修活动,参加人员必须在同时间同地点才能进行,这对于现代高节奏、高效率的教育发展已经不太合拍;同时,由于时空条件的限制,往往影响互动参与,缺乏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也可能导致研修活动效果不佳。研修档案的形成往往是纸质化的材料,比如几年前成立的教研组档案室,里面主要摆放了教师个人业务发展档案袋和教研组档案,虽然通过梳理、积累的过程促进反思,为教师、教研组积累起宝贵的原生态的活动资料,尤其是一些获奖证书等,但它以后的作用能发挥多少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能只是一种材料的堆积,只是一种“静态”的档案,不能跨越时空,也就不能做到时空上的资源共享。

当今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专业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异常丰富,利用网络学习,无疑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为校本研修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路径。因此,校本研修网络化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校本研修方式,确立“以网络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瞻性理念,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研修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有以下的优势:

(1)校本研修网络化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校本研修网络化,以教师研究包、教师博客、教研组和学校研修等网络互动平台为载体,以教师的研究讨论为主要方式,让教师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在合作中真诚交流。一改以往单纯的即时性效应,给校本研修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次的网上回复、话题选择、文献推荐、观点讨论,所有细小的环节都保留网络平台上,呈现了互动式研修的整个过程,使网络校本研修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也发挥了长效功能,教师的听课和评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青年教师从中受益颇多。

全文阅读

软陶艺术在线:陶友的“快乐大本营”

经典的作品,实用的教程,专业的资料,畅通的交流,是大家喜欢这个网站和论坛的原因

在国内,人气旺盛的软陶论坛有几个,然而,最火的应数陶立方的软陶艺术在线。它不仅拥有超过7000个注册用户,上传的软陶作品更是个性十足,充满奇思妙想。可以说,这里是一个缤纷绚烂的世外“陶”源。

从论坛到陶友的“大本营”

“其实,我专业是学计算机的,不过从小就喜欢美术,对艺术类的东西还是很有兴趣,但从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学习。”在北京陶立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室里,软陶艺术在线创办人、总经理乐辉向笔者讲述起陶立方的成长经历。

“接触软陶也是很偶然的事情,我爱人是学校美术和陶艺教师,我帮她制作一个主题网站,当时就选择了软陶,这还是7年前的事情,软陶作为一种新型捏塑材料,进入中国时间不长,进入学校就更少了。但是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我发现软陶(polymer clay)在国外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而且有很多充满艺术特色的作品。同时我也感觉到,为什么我们没有这种材料的原创作品?为什么不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国人加入进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创意来表现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软陶艺术在线网站于2004年7月正式注册上线。

不过,刚刚建立的网上论坛人气不足。于是,乐辉从国外网站上转载了丰富的教程和作品,凭借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优势,全力推广论坛。同时,他还尽力寻找国内的软陶爱好者,鼓励他们创作。在随后的日子里,关注网站的陶友不断增多,软陶艺术在线的注册用户直线上升,论坛不断攀升的发帖量和上传的软陶作品,更让乐辉体会到艰苦付出后的喜悦。一个与陶友交流互动的平台终于建立起来了。“我在网络上和全国各地的陶友保持着联系,鼓励他们创作更多作品和教程,并把他们到论坛上,让更多的人能一起交流。”乐辉说。

当然,除了通过网站论坛、QQ群这些线上方式之外,定期的线下陶友聚会、陶友活动也成为陶立方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方式。“线下的方式应该说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很多商家并不愿意去做。但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的接触的感觉是任何网络方式也取代不了的。”乐辉认为:“国内的软陶圈子其实并不太大,我们连续举办5年的陶友聚会,实际上就是给大家一个集体一个组织的感觉。总结来说,经典的作品,实用的教程,专业的资料,畅通的交流,是大家喜欢网站和论坛的原因吧。”

如今的陶立方已是一家致力于手工艺术教育的中心。其业务涉及材料销售,DIY活动,展览培训,艺术品定制,粘土动画等等。7年中,陶立方以普及为责任,以艺术为标准,以引领为目标,推动着软陶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公司旗下软陶艺术在线网站(www.fimo-art.corn),更是通过7年的积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最专业、最具人气的软陶行业网站。同时在各项业务方面,他们与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公司企业,学校、陶吧、教育中心、个人爱好者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