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综合教案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目标,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工作目标:

1、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学期至少进行3个不同主题活动。其中至少有一个主题来自于“自行开发”。(与上学期的目标有所区别)

2、进行主题前,必须有相应的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学期末必须整理出至少3个主题的活动成果。包括(学生成果样品、整个活动过程记载)

3、从完善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入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打造一两节精品课

4、进行1~2次专题学习,使认识并能驾驭本课程的兼职教师达到90%,教师参与课程率达到100%;加强课程组织与管理,使学生活动参与率100%,安全事故率为0。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请求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当中,作为辅导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

全文阅读

班级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一、结合班级常规教学来开展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是抓好、抓实常规教学。因为常规教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基础夯实了,班级管理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顺利前行。常规教学通常包括社会生活常规、家庭生活常规、学校生活常规和课堂学习常规这几方面内容。对低年级班主任来说,首先得抓好学校生活常规和课堂学习常规,让学生养成初步的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良好的品行习惯。为了使入学不久的学生学会并掌握系红领巾、整理书包、整理课桌、整理餐盘、准备上课用品等五项学校生活技能而尽快适应小学学校生活,还特意开展了“自理五项大比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个人自理五项练习、小组自理五项评比、自理五项班级层面评比。让学生向家长、老师、学长等请教,学习最基本的五项学校生活技能;在班内开展小组合作,让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派能起示范作用的“志愿者”每天检查班级学生学习自理情况,记录并及时反馈。又如:班级里开展“我爱我的小书包”活动,活动分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先让学生猜一猜“我的书包有多重”,再现场测一测。并让学生思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结果?第二步,让学生展示“我的书包里有什么”,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第三步,“给我的书包减减肥!”,让学生们出出主意,谈谈怎样爱护自己的书包。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上述活动时,可以不必那么循规蹈矩地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分组分工等,那是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而要以充满童趣的活动为主,让活动在自由自在的气氛中开展,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哪怕效果不那么突出,也能为今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及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班级文化建设中树立积极向上、展现活力热情的精神风貌。因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文化土壤,而这恰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完全相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特色文化的物化表现,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班级的精神文化———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班主任可借此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设计和制作,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美化教室,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例如,有一个班级经过学生民主讨论决策都形成了共识:以“爱生活、爱阅读”为班级文化特色口号,除了学校统一的队角外,在教室里另行开辟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为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策划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发动全班学生都来参与“图书角”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系列活动,具体包括:1.图书角名称、图案征集;2.图书角板块设计;3.书架的设计;4.图书的来源与流转;5.图书的借阅与管理;6读书心得征集与展示等。在全员参与、人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最后每一块内容由一个小组(组长领衔,组员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活动有声有色。利用“百草园”来开展了以“植物保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由报名,分组研究“植物管理中浇水的学问”、“植物管理中施肥的学问”、“植物管理中光照、温度的学问”,通过小组研究掌握植物管理的方法。学生们采访了学校开心农场的负责教师和花工爷爷,邀请有经验的家长义工讲课,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管理植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笔者还引导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点滴的感受和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兴趣盎然,因为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在合作中分享快乐。

三、结合班级事务管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校长室、教导处、大队部等布置的各项活动,最终都得落实到班级。如果光靠班主任老师单枪匹马,累且不说,效果还不尽人意。要想班级管理工作有特色、出亮点、创和谐,班主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他们积极投身于班级管理、主动参与班级事务,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从服务于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设计目标

班主任老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喜好,在班级里选择一项具体的工作来负责,教师根据任务的难易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选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分工,定期实行考核和轮换。例如,在高年级以“让学生学会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为目标,进行了“班级卫生工作自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班级卫生工作目标分解—分组承包班级卫生—实践任务分解—制订班级卫生自主管理系统方案—实施班级卫生自主管理系统方案—监督、调整实施方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班级管理常态化。班主任老师把任务下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全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具体实施,再到后续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事情可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还使他们过剩的精力有了释放的空间和时间。

全文阅读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XX乡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省市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な榕嘌倒ぷ鞯耐骋话才藕筒渴穑苹SPAN lang=EN-US>2004年在全乡范围内培训300名农民绿证学员,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 培训目的:

在全乡范围选拔一批优秀农民参加此次培训。提高学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且通过学员的带动,使全乡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任务目标

2004年度计划在全乡培训农民绿证学员300人(具体见附件)

三、培训内容

按照省市下达的培训内容结合我乡农业开发项目和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求,我乡确定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两个专业,对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培训。

全文阅读

让师生个性绽放 让教育充满活力

为充分挖掘教师个体资源,“让师生个性绽放”,“让教育充满活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践行“生活教育”思想,建立一种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整合师资、教材、学生生活等诸多因素,尝试“以年段为主体,走班为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模式,两年的实践,已逐步取得一定成效。

1.创新组织,赋权于师生,“培植”主题活动

我们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总体目标。每学期初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实施意见”,年段主任负责制定“年级实施计划”,再由“走班教师”制定“各班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纲要,只对活动的基本理念、评价指出指导性意见,对年段主任活动管理提出要求。课程实施权力下放,让“走班教师”自行制定走班实施方案,自主性选择活动主题。“走班教师”更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方案的制定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的、有效的引导,从提出活动的主题到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方式,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去创新。

“年段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采取70分钟大课时,在每周五下午1:10—2:30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走班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活动。设定每周三午间半小时的体验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研究,各班主任老师参与指导、评价。一般在第九周后,进行第一次集中交流、或展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可以是成果报告会、上交作品、小报展示、社会与家长评议等。学期结束前一周,进行一次“红红火火中国年”实践成果大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2.拓宽途径,融合实践时空,“走活”实践活动

实施两年多来,全体走班教师,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年段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之路。

2.1整体推进主题活动与差异实现相结合

全文阅读

提高小班化电工综合实训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作者在专业课程动手方面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电工综合实训教学中,实行小班化教学既可以减轻任课教师的任务负担,又有利于提高电工综合实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班化 电工综合实训教学 技能训练实践活动

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多数学校面临小班化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来说,班级的结构、教育的对象、教育教学管理的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教师来说,过去的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小班化教学之所以比较流行,是因为其顺应时事的发展,特别在以培养学生技高多能的职业学校,更应该实行小班化教学,因为职业学校特别重视学生技能的锻炼。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及每学期的综合实训教学中,特别适合小班化教学,如此学生都有自己的实训设备、工具分配,在进行指导的时候也能更多地顾及,达到更精确的技能操作目的。由于每个班级分配的学生人数比较少,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技能学习和交流指导情况,通过教师有效的手把手的指导,并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体现教育“个别化”优势,关注每个学生的均衡发展。课后学生在教学考核平台上进行考核和提问,教师也能及时地进行答疑和评价,并针对课堂任务设置多层次的技能训练。我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多年,下面以电工综合技能实训教学为例,进行经验的总结,总结小班化电工综合实训技能教学的经验。

一、设计教学案例切实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问情境,以观看相关动画及相关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和积极地参与教学。例如在电工综合实训教学中,在教会学生进行灯的安装后,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的安装,并让学生小组的讨论,进行小组讨论发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意见,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另外,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学生进行技能操作中实行多表扬,少批评,多爱护,培养学生良好的技能操作习惯。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护。在电工综合实训中,我在技能指导的过程中适时地表扬赞美学生的电工接线工艺如何好,表扬学生的进步,让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改变传统评价方式,这样很多理论成绩差的学生就不会畏惧,很积极地投入电工实训的接线中。在电工综合实训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更喜欢动手实训,在实训中投入很大的热情,充满活力。另外,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勿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厌恶感。我在小班化教学中经常关注学生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例如颁发奖状、表扬信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增强教学效果。

二、模拟工作场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班化教学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例如在上课前发放任务书布置任务,让整个小组参与讨论,设计出新的方案,在上新课时老师先不讲,而是先安排学生进行方案的讨论,可以以视频、PPT等方式进行。布置的任务都有分工,也可以让学生模拟以后的工作场景,比如测量员、检测员、记录员、发言人等,主动参与整堂课的学习。如果小组进行比较顺利而且快速,那么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进去,不能掉队,这样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下,几乎没有学生开小差。小班化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少,让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就比较容易做到,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加以肯定。这样的教学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问题不畏惧,面对困难时勇敢挑战。

全文阅读

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综合素质测评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测评结果是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其中测评等第项目分为道德与修养、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和操作技能五大项,学校应根据本指导方案,制定具体操作方案,于4月25日前报市教体局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教科)。

一、指导思想

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有利于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长期、顺利地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发展;有利于改进传统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1、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惩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二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其中各类获得A等级的学生名单须在校内公示,如有异议,学校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2、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

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也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综合评语应当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老师评价、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反映的情况,由班级评定小组讨论,初三班主任撰写,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测评等第:主要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即:道德与修养;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探究与实践(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测评等第道德与修养分A、P等、其他四项为A、P、E三等(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不及格,总评等第最高为5A),等第由所在学校确定。

全文阅读

参加“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作者简介:张琦,男,(1976年),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气象信息化方向)在读

摘 要:气象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高度重视基层气象工作的发展,以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夯实基础。按照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要求和相关精神,开展新一轮县局长轮训工作,以全面提升县局长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

关键词:综改、素质、组织、管理、教学

按照2013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要求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开展新一轮县局长轮训工作,通过本轮培训,使县级气象局局长深刻领会党的十精神,提高对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中国气象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加深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等目标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县局长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于2013年10月21日-11月9日举办了为期3周的试点培训,我参加了本期试点班的全程跟班学习,现就主要学习体会和收获如下:

一、跟班感受

本次培训可概括为:一个中心――“提高县局长综合素质,加强决策执行力”为中心;二个切入点――“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加快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五种培训方法――综合运用“讲授、研讨与交流、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培训方法;八个教学模块――“入学教育、形势教育与党性修养、气象现代化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社会管理、基层综合管理、专题研究、专题讲座、考试与结业汇报”等8个模块作为脉络贯穿整个培训始终。

1.党组重视,培训规格高。一是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开班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干部学院院长许小峰做了重要讲话并给学员上了第一堂课;二是教学师资团队整容强大,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人事司司长胡鹏、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学浩等为代表的各职能司司长为主要授课教师,组成教学师资团队,保证了培训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全文阅读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估工作总结

经过近20天的工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胜利结束,现将我校评价工作做一总结,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留下可资借鉴的资料。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非常重视,早在本届学生还在高一时,就分别成立了学校新课程实施委员会和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

2、工作主动行动早。

本届学生在高一学年结束时,学校就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拟定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评定,这为今年高三的评定练了兵,积累了经验。(高二学年也准备了评价资料进行评定,由于省里的软件升级,最后评定没有完成。)

去年底,我们得到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要在今年月5号完成的消息,之后,即着手作了一些准备工作。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召开评价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印发评价方案。月12号,市教育局基教科召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会议后,学校根据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对学校先期制定的评价方案和细则作了修改,并再次召开了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和高三班主任会议,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了安排。布置高三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学生书写评价三年的学结,填写《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

二、落实方案,根据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工作总结

学校制定了《铜陵市第九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和《铜陵市第九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补充通知》,并将两个工作文件发到了领导小组成员和班主任手上,要求评价工作按照通知中的日程安排进行。

全文阅读

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形成与建立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学生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价值观、个性特点、专长爱好、智力与能力、体能等情况的原始记录,能够真实反映一个学生成长的客观过程。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积极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是每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形成与建立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每一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档案能够作为其在大学阶段的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摆在我们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形成

1、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概念。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指学生工作部门或辅导员、班主任把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书资料。反映了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客观过程,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一般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高职院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学校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等部门牵头,由院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相应成立“院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服务、监督和指导。辅导员、班主任所带班级应该成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和每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具体执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测评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3、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资料收集工作。高职院校学生档案记录的是他们大学期间数年的成长历程。鉴于档案材料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就业推荐与招聘工作的超前性,要从学生被录取那一天起就做好建档工作。对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技能大赛、等级考试、社会实践活动、入党材料、奖学金评定、评优获奖等活动材料应及时归档,及时、准确、完整地把档案材料收集到位。特别是对人才信息需要完善的档案内容,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学生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材料,及时补充进个人档案,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必要性

全文阅读

普通工科院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普通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工业提供大量“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任务。文章将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春艳(1978-),男,湖北荆门人,重庆科技学院数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算子理论与小波分析。(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37-02

我国在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之后,国民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人才,作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在过去的五年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十二五”规划中,怎样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需的大量应用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普通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在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我国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内涵

我国现有各类普通高校两千三百多所,其中高等工程教育分别由专门的工科院校、综合性大学中的工科院系和部分专业性大学(如师范、农业类院校等)中的工科专业承担。目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培养工程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的理工研究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二是以培养大量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普通工科院校;三是以培养工程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二层次的院校数量处于第一、三层次之间,但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中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普通工科院校所培养的工程应用人才始终处于生产的第一线,扮演着生产技术员的角色,担负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保障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把他们培养成怎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他们,是普通工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水平,在改造原有工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这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将带来对工程人员的新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新兴产业都不同于原有传统的单一产业,它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业系统,需要多学科、多个行业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的工程人员不仅仅只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或“能手”,还必须了解与他所从事的行业相关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应该成为普通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背景相互渗透的知识结构,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协调发展的能力素质,从而具备宽广的就业口径和适应面的人才。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