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单元教研: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质量

中小学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舞台,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能源,也是县级以上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托。为破解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力量相对单薄、形式相对单一、行动相对被动、效果相对不佳的困境,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精神,在义务教育县级管理为主的大背景下,实施了“3333”单元教研的改革创新策略,以期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质量。

一、 管理:三级互动

这里的“三级”主要是指县级、单元和学校。单元教研管理的“三级互动”为县级统筹、单元协调和学校强化。

(一) 县级统筹

县级,即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县级教研机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授权县级教研机构承担全县单元教研活动的布局规划、管理、评估等工作。工作重点主要是通过教研员联系定点制度,让其负责为单元教研提供信息支持、专业指导、过程监管和成果评估。

(二) 单元协调

县级教研机构根据“基地示范、板块融合、强弱搭配、地域临近”的原则,按学段的不同,将一定区域内的几所学校组成一个教研单元,由单元内最强势的学校担任牵头学校,命名为单元教研基地学校。教研单元主要承担基地学校的校本教研示范,教研活动开展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等工作。

(三) 学校强化

全文阅读

探索校县科技合作的创新模式

高校科技开发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校科技开发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集成高校科技渗入企业,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科技进步,校县(市)科技合作是实现科技开发合作的重要途径。武汉理工大学和玉环县政府的科技合作以求真务实,服务创新为基本指导思想,立足优势互补,突出区域产业优势和学校科技优势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校县科技合作的创新模式,提升区域产业自主创新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他们的这一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浙江省玉环县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在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水暖阀门和海洋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几年来,玉环县与武汉理工大学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推动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致力于双方优势的发挥和技术转移,着眼于玉环汽摩配产业群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合作。通过建立科技合作运作机制,制定科技合作政策,构建科技合作体系,开展系列的科技活动和创建嫁接科技平台,不断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使校县科技合作氛围在玉环逐步形成并稳步发展。

玉环县人民政府和武汉理工大学组成共同建立科技合作协调小组,下设由玉环县科技局和武汉理工大学科技部人员组成的科技合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合作事宜。每年十月下旬双方举行一次专门会议,互通科技合作进展情况,议定科技合作重大举措,商定并落实合作项目,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科技合作重大问题的决策。

双方确定以推进区域块状经济、特色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汽摩配产业群核心竞争力为工作重点,合作建立一批特色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在先进制造、新材料、交通物流等领域实施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形成玉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协助推进玉环县机电产品,特别是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品进入世界机电产品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并将科技合作的内容和方式细化为七个方面。

1.武汉理工大学利用其智力资源优势,组织相关专家,围绕玉环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纲要的实施,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汽摩配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咨询服务。帮助建立玉环汽摩配产业高峰论坛,为玉环县汽摩配企业进入主机厂采购链提供便利。

2.玉环县人民政府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推动玉环汽摩配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及重点骨干企业与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骨干研究所共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汽摩配产业技术开发中心、产品创新设计中心、技术孵化器,联合申报国家、省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省级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新产品试制计划等国家和省级各类以汽摩配产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项目。

3.为了加强技术转移工作,武汉理工大学在玉环县设立武汉理工大学玉环技术成果转移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鼓励校属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在玉环县建立创业(孵化)中心、专项技术孵化器及示范基地、研发中心、实验室等,独办或联办高科技企业,推动校属高科技产业向玉环县延伸。

4.武汉理工大学根据玉环汽摩配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组织科研力量开展关键技术开发和难题攻关;每年将组织上百名教授专家赴玉环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活动,聘请武汉理工大学资深专家、学者到玉环县担任各级政府的科技与经济顾问,到企业、事业单位兼(挂)职、任职;支持武汉理工大学在玉环县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毕业生实习基地、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鼓励武汉理工大学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来玉环县工作。学校邀请玉环汽摩配产业重点企业到武汉理工大学参观、考察、洽谈并提供信息服务,每年将为汽摩配产业企业骨干举办1~2期培训班,从总体上提高汽摩配产业管理水平,加速新知识和共性技术的推广普及,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录取时对玉环县推荐的生源进行政策性倾斜。

全文阅读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转型升级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宏观调控趋紧、各种制约加剧的情况下,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近年来,玉环县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两创”总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大增强了产业和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科技强县”荣誉称号。

一、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玉环企业量大面广,工业企业有1万余家,仅依靠企业的自发行为,难以实现全面创新,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才能强势推进。对此,玉环县委、县政府在充分总结以往做法与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政策引导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强化科技投入。为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玉环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创新资金安排给予优先考虑,并逐年提升科技事业经费投入在县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安排科技专项资金1􀆰1亿元,年均增长23􀆰4%,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强化政策驱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和《玉环县企业研发经费贴补(试行)办法》等7个政策,在全省率先实施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4%~7%的贴补,对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开发中心给予5万~20万元的奖励,对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给予5万~10万元的补助,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得到充分体现。注重用活用好上级的优惠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的“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等有关措施,在玉环县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执行。三是完善评价导向机制。将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亩均投入产出效益等指标纳入县百强企业评选,并逐年加大比重,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激励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加快实现做大做强。在政府主导作用的强力推动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有效释放。2007年,全县企业技术开发经费达5􀆰92亿元,其中研究与开发经费2􀆰7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41􀆰6%、269􀆰8%。今年上半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达1􀆰15亿元,同比增长8%。

二、强化科技合作,集聚创新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灵魂。针对玉环地处海岛、远离人才资源聚集地的区位特点,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根据区域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产业特点,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进原则,深化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着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努力形成全国资源为我所用的良好局面。比如,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玉环县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做法,从2006年开始成功举办了三届科技活动周。为提高科技对接的实效性,活动周之前,积极做好信息对称工作,在组织干部深入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及时向国内高校院所的同时,广泛收集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汇编成册分发给广大企业。活动周期间,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划出专门区域由高校院所摆设“科技超市”、现场为企业“把脉问诊”;开设产业发展论坛,专题为企业阐释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等措施,促进了校企的交流合作,拓宽了企业的知识信息面。活动周之后,互惠共益的校企双方自发建立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机制,开展载体共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实践等多方位、深层次地科技对接,深化和拓展了科技活动周的内涵与外延,无形的永不落幕的科技合作平台正在形成。据统计,三届科技活动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有2000余家企业与国内的100余所高校院所的1000余名专家教授进行合作、对接,共达成合作项目258项,合作金额2􀆰4亿元;并由此带动44所高校院所在玉环设立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2000余名高校科技人才为玉环企业开展日常,累计近150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强化科技攻关,提升创新能力。科技攻关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玉环县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玉环结合县域产业特点,编发了《玉环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工业科技方面,支持支柱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引导企业开展新材料、产品电子化、装备电子化和信息化生产技术攻关。农业科技方面,重点突出农业先进适用及种苗培育技术、高效安全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重点引导企业多方式、多途径建设创新机构,扶持社会力量建设科技创新基础服务机构。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科技创新基础服务机构33家,科技孵化器1家。2008年,全县共立项企业申报各类本级科技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8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项,各类省级重点重大项目9项,省级新产品74项。在这些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机构的牵引下,玉环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以来,全县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累计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0家,其中省级以上33家(国家级7家);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7个,累计达91个。2008年上半年,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额22􀆰3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总额的10􀆰86%。

四、强化平台构建,形成创新体系。就区域而言,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全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也需要全社会创新能力的增强,更需要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的保障体系。为推动产业从低成本优势竞争转向核心技术竞争,玉环县坚持点、线、面互动,构建科技创新的系统化平台。一是点上抓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成立研发机构110余家,覆盖所有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占规模企业总数的12􀆰3%,其中省级研发中心14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30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2008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利润总额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近30%。二是线上抓行业共性技术难关攻克。建立了5大公共服务平台,即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汽摩研究所、重庆汽车研究所浙江分所、武汉理工大学玉环技术转移中心、省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服务中心、中国家庭水系统产业研究基地。三是面上抓产学研一体化。深入开展校企对接活动,重点办好科技活动周。在前两届的基础上,今年6月下旬举行的科技活动周,更是创下4个“之最”:即参加对象最多,共有42所高校院所的148名专家教授与玉环县700余家企业、近2000人次的企业高管进行对接交流;合作项目最多,达成92项合作项目;合作金额最大,创下合同总金额8978万元的历史新高;项目涉及范围最广,涵盖了汽摩配件、阀门、机床、眼镜配件、水处理、海洋生物、医药包装、农业、林业、水产、水果等众多领域。与此同时,今年科技活动周期间,玉环县挂牌成立了高校(院所)玉环联合研究院,引进了中科院计算机所、华中科大、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10所国家重点高校院所,为玉环县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立了新的平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全文阅读

某县教学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与基本思路:掀学习高潮,重过程管理,破课改难题,创教研特色,出科研成果,提高阶段优秀率。

具体说就是要抓住一个中心(新课程改革),突出两个重点(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规范三大行为(教学视导、区域教研、教育科研),协调四方力量(学校、培研中心、教育行政、上级教研部门)、破解五大难题(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规范、新课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课堂教学评价),全面提高质量。

二、工作措施:

1、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责任。强化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学任何时候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花大力气抓教学永远没有错的观念。学校校长要精确定位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校本教学管理规范,为教务主任开展教学工作创立良好人文环境,指导、支持教务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育干事对本区域教学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2、建校本培训基地,抓实校本师资培训工作。各学校要按照《兴山县2005--2008年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落实培训规划,并按各自的规划组织好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做好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和相关的送培工作。要继续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课程培训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结合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掀起一个新的学习高潮。培研中心要将培训阵地前移到区域和学校,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并照顾到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3、各位校长和教育干事要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今年六月下旬将举办一期“校长论坛”,中心话题就是“新课程与校本化”。要求所有中学校长,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乡镇教育干事,人人参与,个个发言。

4、规范教学视导行为。要重新定位培研中心的工作的性质,强化服务,淡化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本年度要以求实效为主要目标,从视导模式改革做起,开展定单式服务与挂点式帮扶为主要方式的视导模式改革,促进工作方式转变。中心要向全县学校公布所有培研员的业务资料,包括研究学科、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个人资料,供学校选择,实现定单式服务。采用由服务对象确认为主要特点的管理办法,落实过程管理。上半年在部分乡镇和县直学校试点,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县推开。同时由培研员自主联系并申报挂点学校的教研组(非县直薄弱学科,可结合区域教研组安排),以挂点帮扶的办法开展工作,要求将挂点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教育科研的进步作为培研员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加以考评。

5、规范区域教研行为,促进校本教学研究。我县区域教研组建设是宜昌市在全省课改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介绍的成功举措,要进一步落实。针对前段时间区域教研组工作随意性过大,流于形式的情况,要尽快出台《兴山县中小学区域教研活动规范》,抓区域教研的规范运作,区域教研组指导成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每次活动的协调与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区域教研活动有效有序,从而促进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证。本学年要继续开展先进教研组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十佳教研组长和十佳教务主任,要进一步完善评选办法,以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全文阅读

教育局加强县委学校标准化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我县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决定从2009年起启动全县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目标,集中力量实施全县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我县普通中小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实现各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宜、设施完善、安全耐用,办学水平大幅提升,校际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县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其实施。各乡镇政府分别制定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县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结合城镇化建设、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等,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人口规模,统筹制定全县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分年度确定目标,分步实施、逐年推进。

3、突出重点,分清主次。重点解决我县学校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学校生均占地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不配套、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列入前3年建设的学校应是在区域范围内地处偏远、办学条件和水平相对低下、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学校。

全文阅读

基于农业产业创建现代农艺品牌专业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近几年,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应用行动导向教学、认知结构学习、构建主义学习等教育教学理论,面向本县农业支柱产业,着重从五个侧面探索研究现代农艺专业建设,以期达到创建品牌专业,提升培训学员职业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导演型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89-02

近几年来,中职教育开设的专业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对专业建设的质量仍重视不够,致使个别专业学生报考率、就业率低。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按照产业对中等人才的需求,打造品牌专业,以此推动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品牌专业是形成中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基础,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只有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品牌专业建设上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产业需求,划分农艺专业学习领域。

现代农艺专业是在对已有的或即将产生的相关职业进行职业分析基础上,归并和分类后形成的。可见,现代农艺专业不等于社会职业,也不是劳动岗位。是对涉农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进行分析归纳后,设置的基于现实职业发展趋势的教学专业。同一个职业有多个不同的岗位,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情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开发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学习领域,必须针对本专业主要职业工作岗位进行企业调研,并与现场专家共同研讨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意义及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才能确定专业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只有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才能划分出本专业的学习领域。

课题组依据这一理论基础,首先,对县域农业产业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分类调查,筛选确定了我县农艺工的六大典型工作任务,即柑橘生态栽培、高山蔬菜种植、核桃高效栽培、茶树种植与绿茶加工、花卉组培育苗和烤烟种植与烘烤等。接着逐个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后,制定出侧重于种植的农艺专业的学习领域。具体如下:

基础学习领域:由“说写”基础、“数理化”基础、“信息”基础和职业生涯规划四大模块构成,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重点。“说写”基础模块――开发《说写基础知识》校本教材,突出应用文写作、演讲、解说等“说写”基本技能。如,我县地处三峡库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英语课的教学形式是开展 “用英语话家乡” 主体活动,介绍当地旅游资源,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数理化”基础模块――主要突出“数理化”的基本常识,根据现代农业产业的需要编写数理化基本常识校本教材,如重点选择与使用农业机械相关联的物理常识,与使用化工产品有关的化学常识和与成本核算相关的数学知识。“信息”基础模块――主要内容是网络的使用、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基本知识,以学习电脑的操作技能为主。

全文阅读

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工作创新的研究

摘要:2009年,大城县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大力开展了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工作创新的研究。几年来,通过县域教研机构建设和教研工作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提升,确保了教研工作的规范与高效。

关键词:县域;教研机构;教研工作;创新

近年来,大城县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也得到蓬勃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先进省、市、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的问题:一是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之间存在矛盾。大城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6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4所,县教研室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一定的缺口,还不足以适应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二是教研室工作思路与学校发展、教师个体成长之间存在矛盾。教研室的工作思路更多的还是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教师本位。三是单一的教研模式与数字化教研不协调。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走进现场、小规模的、物理形态的教研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2009年,大城县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按照“义教课改重农村,学前教育抓特色,教研方式求创新,教学模式重实效,常规工作创品牌”的整体思路,大力开展了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工作创新的研究,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提升,确保了教研工作的规范与高效。

一、教研机构建设

1.大力加强了机关建设。承担“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以来,大城县教育部门力求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为目标,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硬的机关干部队伍。具体讲,通过长期坚持周五集中学习制度,提高了机关干部指导全县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通过明确职责任务,提高了履职能力;通过讲规范、讲程序、讲效率,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推进机关工作重心下沉,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了机关的服务效率;通过推动机关干部讲团结、顾大局,树立合作意识、“补台”意识,力求全面建设和谐型机关。此外,还全面加强教研室建设,为教研室配强人员、配足经费、配备车辆,为县域教研机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2.大力加强了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制订了《大城县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大城县校长、主任听课、评课制度》、《大城县教育局教研员联校制度》、《大城县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大城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大城县名师带动工程制度》等22项基本教研制度,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3.扎实地开展了教研队伍建设。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门类和课程要求,面向全县公开招录了部分学科教研员,并招聘159名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各中小学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管理办法》,完善了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为经线,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纬线的“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寻求特色化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面临的新形势,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从特色凝练、课程优化、就业导向3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以期实现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及扩大影响力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特色办学;安徽建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1104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同济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到2015年5月,我国设有城市(乡)规划本科专业的学校有207所,其中通过评估的高校有42所①。可以看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迅速,但水平差异较大,大城市、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发展良好,地方性、新办专业的高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2]。为此,2013年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等进行了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和定位增加有关教学内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3]。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要求。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凝练特色,将是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 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地方高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以安徽省为例,目前有8所高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除合肥工业大学属于部属院校,其他7所高校均为省属地方高校(表1)。从办学时间看,除了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外,其他高校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开办时间均小于15年。从办学背景看,5所高校是依托建筑学的工学专业,1所高校是依托地理学的工学专业,2所高校是依托农林学的工学专业。从招生数量看,年招生数量普遍在50~70人。这些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大部分依托原有相近专业开设,不同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自身特色,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表1安徽省高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简表高校名称专业名称开办时间学制专业类型招生数量/年是否通过评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19835工学60是合肥工业大学城乡规划20005工学50否安徽农业大学城乡规划20025工学60否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20085工学70否黄山学院城乡规划20114工学70否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20124工学30否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20075工学60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城乡规划20045工学100否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顾康康,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全文阅读

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方法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延庆县将队伍建设作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来抓,成立了延庆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工作站和监督站三站合一的综合部门。县水土保持部门主要负责全县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全县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水土流失监测,定期监测公报等。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水务站,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镇域范围内的相关水土保持工作。

2规划先行,统筹推进

始终将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从延庆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均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先后编制了延庆县水土保持中长期规划,《延庆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延庆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延庆县妫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延庆县白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延庆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划》,延庆县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等一批水土保持综合及专项规划。对水利、林业、农业、国土、环保、市政、交通等部门承担的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工作进行了统筹,有效地整合了各方面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建设、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水土保持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协作、广大群众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长效机制。

3部门联动,政策集成

认真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水土保持各项政策,形成部门联动、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1)围绕贯彻水土保持法,出台了《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延庆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实施细则》。2)围绕水源保护,出台了《关于禁止放牧家畜实施办法》、《关于生态作物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关于退稻还旱的补贴政策》。3)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施意见》、《关于退耕还林重点区域扶持政策》。4)围绕社会参与,出台了《延庆县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方案》、《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

4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严格前期工作、计划管理、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出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全文阅读

城镇教师支农教育工作意见

为促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07〕6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研究,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教育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县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经。各有关部门、乡镇和中小学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提高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城乡互动的原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城镇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支援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一)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县域内支教为主。支教工作由县教育局统筹规划,通过选派城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建立起校与校之间长期和相对固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全县农村学校的受援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

(二)需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城镇教师,主要是指武康建成区中小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学校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市、县级名教师和2000年以来被评为县教学中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

(三)支教形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