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域经济论文

蓝山毛织城迅速崛起探秘

——兼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在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开放的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是摆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课题。而透过对湖南省蓝山县经济的崛起,尤其是蓝山毛织城迅速崛起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对于我们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课题,做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背景一:“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全面启动

不久前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9 2”“泛珠三角”经济圈正式启动,并打造“1358”经济圈,即构建1小时(大珠三角)、3小时(广东)、5小时(大华南)、8小时(泛珠三角)人流、物流、休闲旅游圈。这是一个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强,GDP的1/3的超级经济体。对于与广东联系相当紧密,但又一直徘徊在广东珠三角经济圈外的湖南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正如周伯华省长在会上表示的:“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既是湖南的责任,也是湖南加快发展的捷径。”目前,充分发挥湖南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内环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后院”的作用,把外源性经济作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全面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背景二:蓝山经济发展的“三大反常”现象

近两年来,地处“楚尾粤头”的湖南省蓝山县,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迅速崛起了一座毛织城,并相继出现了“三大反常”现象,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一是“小水电”强县没电用。蓝山“小水电”在全省小有名气,是湖南唯一一个不归电力局管的县。上个世纪末,全县小水电装机3.5万千瓦,大量余电外卖郴州。近三年来水电装机增加2倍,总装机达10.8万千瓦,已竣工上网运行的有7.5万千瓦。但随着工商业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剧增,三年人均用电增加200度,达到人均用电500度,工业用电量翻了一番。目前,电力负荷缺口在2万千瓦左右。二是新建房主没房住。蓝山以毛织业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3年时间发展到300多家,县城人口3年增加2万人,县城房屋出租率提高了三成以上,近乎饱和,不少建了新房的人将房屋整体出租给别人办厂开店,自己却去租房子住。三是企业找不到“打工仔”。就业问题曾经是一个非常压头的问题。近年来,全县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用工缺口在1万人以上,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50家,可容纳5万人就业,目前用工3万多人,政府不得不派出几支队伍到外省外地招工、求助。三大“反常”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蓝山人气趋旺,发展加速的现状。有人把它称之为“蓝山现象”,或曰“蓝山效应”。

背景三:蓝山发展曾经历曲折

全文阅读

镇规划县域经济论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县域经济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与完备功能的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中观的区域经济性质的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HectorSeaman,1958)提出了“核心区———边缘区”理论;他认为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上,县域存在某种很强的地域特征,产业布局的位置分布有一种吸引力,它的引力强度与区位特征有关,而产业发展的最佳位置则应在区位特征最为明显的方向上。而在区域和城市的研究中,主要是讨论的就是这种城镇群体空间的组合,这种系统理论已成为城市群空间研究的重要模式。相对于国外的这些理论研究而言,对于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发达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的国家并没有系统专门的研究。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们国家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大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学对县域经济作研究分析。我国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从1980年开始的,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者们在研究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思想,提出了小城镇的发展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一观点,把小城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依次为基理在我国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对深入研究其发展的相关机理、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等方面问题还不够完善,对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策略方面的研究不足,应该深入去研究。

2.红格镇现状及优势

2.1城镇现状

红格镇位于盐边县东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26°25'~26°38'、东经101°51'~102°00'之间,东与新九乡、和爱彝族乡相邻,南面与会理县相接,西与仁和区隔江相望,北与益民乡接壤。省道310由东西向穿越本区域,雅攀高速公路位于北部边缘过境地段。现状基础设施水平较低,除省道310外,其他公路等级低,路面较差,以四级与等外公路为主,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混杂。市政工程设施不完善,尚无垃圾转运站、消防站等设施,城镇安全,环境卫生压力较大。城镇周边金沙江、雅砻江地表径流丰富,但利用难度较大,属典型的工程型缺水区域。地表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干季时期农灌用水、城镇生活用水以及景观用水都难以满足需求。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能力有限2012年的规划范围内城镇化率37%,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2%),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3%),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对入城农民的吸纳能力有限。红格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利用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服务攀西,创建国际社会性的旅游度假区,发展以生态第三产业为龙头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成为了红格镇面向国际研究和创新,会展,商务办公,教育和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了环境优良的度假休闲,娱乐和休闲,户外运动,生态旅游区,低密度生态性住宅开发重点区域之一。新的产业结构产生大了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的就业提供了支撑,为周边村镇人口的转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周边产业园区的工人和乡镇农村人口能够有序有质的向红格镇转移,有力地促进了红格镇的城镇化。同时,红格镇昔格达和金河红格村的特色水果产业,早春蔬菜等产业的销路也在持续的扩大。

全文阅读

县域经济论文:小议地方市区经济发展

作者:陈金松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县域经济整体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河南省统计局对108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评价结果显示,南阳市11个县(市)平均排名56位,没有一个进入全省前20位,排名最高的西峡县仅为第30位,大部分县(市)处于中间靠后的位置。以上数据表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比较落后的。同时,即使在全市范围内,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很不平衡:GDP最高的邓州市214.2亿元,相当于最低的社旗县2.8倍;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30559元,是人均GDP最低的方城县10280元的3倍。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是社旗县15.3亿元的3.8倍[3]。(二)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同质化严重,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经济形态,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创新举措,各县域经济主体也都将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但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工业园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只是简单的“集”,而很难形成产业“聚”的竞争力。(三)产业结构调整较慢2009年的南阳市县域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是21.4:51.1:27.5,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3.3个、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4.4个、6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二一三”的较低层次。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比,更是存在着较大差距。据全国县域经济网的相关数字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比例为: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比例最高的达31.2%,最低的是1.9%;二产比例最高的达77.7%,最低的是31.4%;三产比例最高的达43.7%,最低的是17.6%[4]。(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较低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农业的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主体,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富民强县的根本。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度,南阳市县域经济体内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8%,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23.0%,这两个数字均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南阳市县域经济内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均值24.31亿元,工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县市。

加快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物质闭环型经济形式,倡导以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单纯依赖资源消耗和投入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循环经济更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再生[5]。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综合的经济单元,兼有农村农业经济和城市工业经济两种形式,也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以农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面促进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融合,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资源,有效减少单位经济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发展农业和工业化的完美结合。(二)扶植重点产业,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县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三大产业。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全国的国民经济,不能追求“大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历史传统,努力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品牌。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正是发挥其历史文化传统和技术的优势,“无中生有”培育玉雕文化产业,如今,玉雕已经成为镇平县域经济中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突出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县域产业集聚区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缘于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和地区都具有其“比较优势”的产品。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践看,借助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和带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增长极”,各县域经济单元逐步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优势的集群化发展路子,如:南阳镇平县的玉雕产业、西峡县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桐柏的碱化工产业、社旗的白酒产业等,在全国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各县域经济单元也存在着没有注重产业的关联度和适应性,产业集群存在同质化等问题。县域经济主体一定要避免建设中的同质化,突出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6]。(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体不仅是市场调控和资源配置的主体,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考量上,不能单纯把县域经济规模的壮大和发展速度作为指标,要把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评。要注重市、县两级管理机制的创新,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主体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使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要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县域经济主体积极通过大力开发县域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才,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阅读

现代县域农业经济论文

1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基本模式

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应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区域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与地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论述给“三农”的发展指明方向。南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南城县农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

2.1南城县农业的地位

南城县是农业大县。南城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示范县、农村能源建设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全省第一个“吨粮田”县,江西省果业十强县之一。现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27家市龙头企业。应该说,南城县农业在省内还是有一定的位置。

2.2南城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短缺。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面积大、资金少,仅靠财政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农田、林网、路、渠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较慢,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等融资比较困难,资金不足仍是南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全文阅读

山区县域经济论文

一、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全文阅读

发展差异下县域经济论文

1研究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考虑到浙江省县域经济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为了能更好的反应研究结果,本文在指标选取上,根据空间尺度的差异,主要选取县域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其中2007~2012年的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

1.2研究方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莫兰(Moran,1950)提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研究区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还是相互独立;安索林(Anselin,1995)提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用于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聚集在一起的相似和相异的观察值。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浙江省68的县域的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县域经济发展聚类图(LISA)了解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集聚情况,发掘经济发展热点地区和滞后地区,寻求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途径,从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空间自相关是为了确定某一变量在空间位置上的关联性,一般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空间系数用来描述空间关联的程度,Tobler(1970)指出:“空间中任何事物都与别的事物存在相关性,距离较近的事物比距离较远的相关性强。”

2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2.1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Moran'sI法分析浙江省人均GDP的Moran'sI指数在近6年间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并保持较高的水平,从整体看,在2007~2009年间呈现一个小的上升期,说明浙江省各地县域与周边县域的空间相关性增强;在2009~2012年间呈现小幅下降态势,说明各个县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有所减弱;Z-Score保持较高的数值,整体态势跟Moran'sI指数相同,都在2009年达到一个波峰,之后再2011年出现一个波低。结合Moran'sI指数的含义判断,浙江省各个县域之间与其相邻县域之间的正相关性较为稳定,在经历了2009年后的短暂下降后,在2011年开始回升,说明浙江省县域经济单元的关联性得到提高。Moran'sI散点图是由横坐标标准化值和纵坐标空间滞后向量组成的反应空间样本单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图,散点图共由四个象限组成,反应地域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不同类型的空间相互关系,第一象限(高-高)代表人均GDP高值的县被其他高值的县所包围,这样的状态可以充分发挥经济发达的县的扩散效应;第二象限(低-高)代表人均GDP低值的县被高值的县所包围,一般这样的地区被称为过渡区,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作用;第三象限(低-低)代表人均GDP低的县跟低值的县相邻,一般这样的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第四象限(高-低)代表人均GDP高的县与低值的县相邻,这样有利于发挥中心县的极化效应。其中第一、第三象限反应各个县域单元与周边县域之间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区域之间的属性值相似,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第二、第四象限反应各个县域单元与周边县域之间具有空间负相关性,区域之间的属性值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另外从图2中发现,在第一、第三象限的县域占据了大多数,说明浙江省大多数县域之间具有集聚作用,在2009年浙江省各个县域之间的集聚现象达到一个波峰,之后集聚现象有所减弱,比如奉化、温岭、武义、金华市区、玉环等在2009~2012年间集聚效应下降,但值得说明的是,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县域间的集聚效应得到回升,不同县域之间在提升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应注重不同县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视角下县域经济论文

一、株洲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株洲县域经济包括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与醴陵市五个区域。四县一市行政区域面积10726.8km2,占全市的95.2%,常住人口280.19万人,占全市的72.6%,人口密度261人/km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42人/km2,城市化水平41.2%,比全市水平低14.3%;近年来,四县一市的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比全市水平分别高4.8%、40.3%。此外,醴陵不仅位于湖南省特色制造业重点县之首,还稳居全国百强县之列,攸县为全省十强县之一,炎陵入围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株洲县域经济特色明显。醴陵一直以来生产花炮、陶瓷,享有“中国花炮之都”和“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被称为中国“红官窑”所在地;近年来,醴陵的纺织服装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俗称“醴陵三辣”的辣椒、大蒜与生姜已成为醴陵农副产品的特产;醴陵的毛尖、草鸭、黑山羊等也逐渐被人认可;此外,醴陵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即出现了左权、李立山、宋时轮、耿飚等老一辈革命家,又有彭道儒、汤飞凡等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是一个旅游的好出处。总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株洲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开发区从无到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活跃,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商贸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凸显,为株洲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职业教育视角下株洲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1.政府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株洲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而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方应该是政府。然而,在该地区,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仍比较明显,在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较小,而且针对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与奖助贷力度也不大,效果并不明显,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缺乏合适的人才,劳动者的素质普遍不高,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人才紧缺。

近年来,株洲县域经济表现为现代新农村与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样的发展趋势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设置合适的专业。然而,从相关部门的专业设置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所设的专业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与数控技术等,其次为酒店管理、护理与计算机网络等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而涉及第一产业的专业则较少,这显然无法为现代农业与现代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无法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为现代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专业设置也没有很好地衔接当地经济发展。如醴陵市旅游资源丰富,很少有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即使有些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教学内容没联系到当地实际,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或旅游管理的一般知识,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专业化教学,显然无法明显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双师型”教师短缺,劳动者技能不高。

全文阅读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轨迹Logistic曲线的微分方程表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石油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等,是制约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于依靠县域科技创新,优化石油产业结构,做强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县域经济的功能转型。

关键词: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石油型县域是指主要依靠石油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15%以上的劳动人口以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1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依靠石油资源获得的行政区域。

我国典型的石油型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通常在一些大型石油型县域经济周边,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所辖的肇州县、山东的东营市所辖县市、陕西吴旗、志丹等县市、新疆的库车县等,数量为460多个,占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21%。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

从石油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加工的程度来划分,石油型县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准备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目前中国约2/3的石油型县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因此,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目前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客观要求。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协调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系统要素本身固有的“内禀自然增长”和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要素的反馈制约作用。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轨迹可用S型Logistic曲线来表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受到石油型县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禀增长率(科技进步率)和人口、资源、环境限制容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逐渐枯竭的石油资源、县域环境容量和科学技术水平。

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直接制约着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

全文阅读

财政支持的县域经济论文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支持的制约因素

(一)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层面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较低下。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源性、关联性、混合性和复杂性,县域经济既依靠当地资源以大农业为基础,又混合有加工型、商贸型、采掘型等多种经济发展类型。但是,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模式陈旧、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欠合理、资金和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等诸多制约因素,同时又多面临小农经济与规模化、山区经济市场化与边缘化、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特色经济与工业化等诸多矛盾,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发展步伐迈得太慢,县域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贫困线标准定得还较低,农村返贫率还很高,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发展环境缺失的偏远边缘化地域。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县域经济增加值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仍偏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依旧不足。2013年全国县域经济增加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约为21%、45%、34%,而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约为10%、44%和46%,第三产业的GDP占比第一次超越第二产业跃居第一。同时,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层次也普遍较低,以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多属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资源的消耗量较大,环境的污染度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较低,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效应不显著。

其次,县域经济间发展的差距日趋显著。我国幅员辽阔,各县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区位、要素禀赋、政策制度、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县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地理区位上,沿海地区或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原有基础好,再之引领改革开放,率先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地理位置边远的内陆地区或山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改革开放步伐较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域间要素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地理区位优越的县域因集聚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等形成的正能量促使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并与地理区位不占优势县域间的经济发展形成差距且日益扩大。政策制度上,虽然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了统一的政策法规,明确了基本框架或内容,但实践中各县域结合自身实情会将制度地方化、习俗化,其实施的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安排会差异于国家统一的政策框架,同时国家对一些区域实行以放权让利为前提条件的倾斜政策,会使这些地区的试点县域获得从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超前利益,进而扩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资源禀赋上,由于众多县域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上,而特色化资源工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短期内最易见效也是环境约束最少的现实选择,由此所形成的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各县域发展失衡的重要致因。产业结构上,由于各县域资源空间配置和产业要素聚集状态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其对未来一定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协调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形成了县域经济间的发展差异。社会文化属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文化风俗等差异性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并通过文化观念与文化价值体系等形式作用于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等,进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产业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而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最后,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且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特色经济发展趋同,工业投资规模缩减、交易市场容量有限、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减缓、科技教育投入不足等。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正步入黄金时期。目前,我国改革忽视了作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一产业的发展后劲战略,一些基础性和新兴的第三产业如计算机信息、科技服务等发展仍后劲不足,导致基础产业不基础,弱质产业仍不强。同时,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业务范围与实际职能不相符合,加之现行税收征管体系中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主要税种的征收税款大部分集中在中央及省级财政,县级政府则较少有独立稳定的税收收入致使县域经济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而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县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年龄长、体质弱、能力差的留守农业居民,且其多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不便、教育发展落后、收入水平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老少边穷县域,人才既进不来也留不住,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重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轻视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现象依旧存在,导致低学历者接受新鲜事物、创新创业能力较低,而高学历者劳动技能又不如低学历者,使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动力不足、活力不够、潜力不大。

(二)财政政策体系层面

首先,税收制度体系缺失。我国不尽合理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结构、城乡二元税制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是在1994年推广分税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它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行相对较低的税率和标准更宽的税前扣除政策,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企业待遇,对农民实施有别于城镇居民个人和企业的扣除一定成本后对利润征税的总收益征税,形成了县域非均衡的发展格局。同时,体现非市场性分配关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存有缺陷,人为操作痕迹明显,调节作用显现不足,实施效果不理想,政策过渡性意味较重:由于转移支付的初衷就是缩小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转移支付的层层配套下拨方式,不仅限制了中央财政政策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政府的可用财力,使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偏离了原定目标;税收返还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既得利益,化解改革阻力,而目前税收返还、基数返还、体制补助等成为转移支付主要内容的机制却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县域政府的财政自给率低下,大部分在60%左右,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域的财政自给率仅有10%左右,而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过度易产生思想惰性,使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等随之消减。

其次,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支持主要包括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即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除需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经济等层面下工夫外,还须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虽然各级政府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如国家在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发展中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政策、产粮(油)大县和生猪大县奖励政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同时各县域又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结合自身特点切合实际地实施农业扶持政策,如对粮食生产机械优先补贴等,这无疑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但是,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占比特别是其基本建设、技术信息等方面并没有持续攀升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致使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全文阅读

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论文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在一定的集聚区域中,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为依托,农村就业方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过渡,居住场所从传统的农村地域,向新型城镇地域迁移的过程。城镇化的标志是:在充分保证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逐渐缩减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例;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政策的扶持,以助其比重稳步上涨。农村城镇化的理想效果,是双向互动的。既是包涵着农村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向城镇方向流动、集聚,也意味着城镇中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人才,向农村方向的渗透和扩散。

(二)农民和土地间的关系问题是核心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必然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毋庸讳言,现下的土地征用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国家性质,规定了土地的部分权利属于农民,而真正掌控土地这一最大资源要素的是我们的国家。当然,平等的占有土地资源要素,是土地利用合理化的必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效保证了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土地的使用从高度集中到高度私有,有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在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警惕一些农民由于资金、农机设备等要素的缺乏,将手中的土地出售。避免在城镇进程中,出现像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

(三)城镇产业的发展

工业化是对供给环节的保障,而城镇化则保证了需求,二者的有效互动,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低耗、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广大中小城镇,在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的同时,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开创且善于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反之,农民增收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带动了周边小城镇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四)注重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的质量提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