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实主义文学光辉闪耀

摘 要:现实主义文学是伟大的,它真实,客观,给人以启迪,若文学界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迷人的光辉。本文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打赌》为例,以契诃夫、恩格斯和高尔基等人的观点为支撑,分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几个特点——人物典型化,笔法含蓄化,核心是人道主义。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契诃夫;打赌

《打赌》一文,简短的篇幅却让我对现实主义文学有了新的感悟,感慨于青年律师洞悉生命的毅然决绝,同时惊叹于契诃夫那敏捷的才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赌》是契诃夫于188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精巧而深刻的故事:有一个轻狂的银行家与一个年轻律师打赌,如果律师能在一间房里孤居十五年,足不出户,不许接见任何人,不同任何人说话,那么就能得到二百万。十五年间,律师在屋里不断地看书,从消遣娱乐书籍到古典名著再到语言、哲学、历史典籍,最后到《福音书》等,读了近百万册书。但就在十五年期限的最后几天,银行家反悔了,怕自己输得倾家荡产,于是决定谋杀律师。到了小屋,他发现桌子上一张律师写的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从而违反契约放弃二百万的声明,银行家含泪离开。第二天,律师果然不知去向,为了杜绝流言,银行家取走桌上那份声明,锁进了保险柜。

一、人物典型化

现实主义文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认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单个人,有鲜明的个性和其他人无法重复的特点。”高尔基认为“艺术典型不是阶级特征的简单表现,而是个性鲜明富于时代性的艺术形象”。

契诃夫在《打赌》中运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细节等描法塑造了银行家和青年律师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契诃夫构思精巧,概括力极强,描写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洗练。《打赌》中写到“那些从小窗口监视他的人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将青年律师内心的痛苦表露无疑。读完全篇,银行家贪婪、狂傲、阴险、狠毒、虚伪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同时,青年律师果敢、坚毅、低调、聪明的形象令我震撼。

二、笔法含蓄化

全文阅读

黑人文学中的现实主义

1黑人文学

从首批英国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开始,到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的这一个半世纪里,北美大陆上生活的人们与各个国家的殖民地之间的斗争经历培育了美国人。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组成代表各自族群的少数族裔,其文化、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各不相同,造就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和写作手法。承载着多元文化的文学作品,形成了少数族裔文学。占不可替代位置的是黑人文学。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受白人的压迫,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使黑人在美国的地位不断提高,拥有一定地位的美国黑人渐渐形成了自己社交活动模式,开始涉足文学作品的创作,形成黑人文学。代表是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

2赖特的《土生子》

赖特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出现的一名著名的“现实主义”和“抗议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土生子》结合了这两种写作特点的优秀作品。小说分为三部分“:恐惧”“、逃跑”和“命运”。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2.1小说中批判性写作手法的体现之前的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形象可分为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类型和受过良好教育并希望融入白人阶层的中产者类型。不同于以上两类,别格的这种反抗意识是逐渐被形成起来的,实际上是批判美国社会。赖特不仅通过对别格形象的塑造和描述创造出了“抗议小说”,同时这也彰显了其巧妙运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2.2小说中真实性描写写作手法的体现《土生子》取材于1638年芝加哥黑人尼克松谋杀一个白人妇女的案件。赖特以犯罪行为的发展为故事的主线,别格的悲剧是美国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表象上,作者描写别格的生活,实际上描写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小说第一部分的开头,赖特描写了别格的生活环境,并将其与白人的生活环境对比,使读者理解别格犯罪的心理变化和成因。小说中,赖特丝毫没有演示自己反对种族歧视的态度,并表达出对黑人的同情,是从细节对社会的真实描写,表现出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2.3小说中心理刻画写作手法的体现《土生子》还体现出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即运用心理描写以达到批判社会现实。别格的心理变化可按小说的格局被分为三部分,充分体现了别格的心理变化。

第一部分,别格说“我向上帝发誓,我就是受不了。……我们住在这,他们住在那。我们是黑人,他们是白人。他们什么都有,我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干啥都成,我们干啥都不成。”(P20)他已对白人与黑人有“区别”认知,为别格走向犯罪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里“谁能想到像他这么一个腼腆的黑人孩子,竟会杀掉和烧掉一个有钱的白种姑娘,却还能像那样坐在这儿等着吃早点?他越想越自鸣得意。”(P114)是别格杀人后的心理,真正接触到了白人的世界和感受到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区别”,震撼了他的心灵。杀马力时,别格存在一丝恐惧的,但在第二天,竟若无其事的去道尔顿家上班,希望自己从恐惧中逃亡出来,此时的别格已体现出真正抗议白人制度的一面,虽然这种抗议还停留在内心,但也预示着别格势必会走向抗议白人的道路。第二次杀人时,别格已不如第一次那么恐惧了,文中提到“这一辈子在他身上发生的两件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这两次杀人……”(P257)他已从心理上的抗议提升到具体行动上的抗议,发现自己杀人的行经败露,也是他真正与白人面对面抗议的开始,这场抗议给他带来的是一种兴奋感,一种价值体现。在他杀掉女友逃亡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描述“使他惊奇的是,他居然并不害怕。…...他紧握着枪,斗志昂扬,毫不畏惧“。(P285)第三部分,别格在被捕、接受调查审讯时的心理活动是全篇的点精之笔。刚被捕的别格是麻木的“,他已把整个事情都搁在闹后……他在心理上打定主意,决不对任何事物作出反应。”他心理依然仇恨存白人的心理并没有持续很久,别格被上电椅时作者描述到“是的,麦克斯已经离开了他。麦克斯不是他的朋友。怒火在他的心中涌起。但是他知道发怒是没有用的。”(P441)他已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但依旧抗议白人,甚至把曾经为他辩护的律师麦克斯列为“仇人”。虽说此时的别格的心理已经有些扭曲,但他并没有遗忘导致自己命运的根源——白人,别格是为了不被人杀掉而走上杀人这一道路的。正是当时特有的美国社会制度造就了这样的别格,导致了悲剧。作者运用对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变化的刻画,达到了最终批判现实的目的,体现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特点。

全文阅读

浅谈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摘 要:19世纪是世界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文流不断涌现,产生了许多代表性特征和风格的派别。其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较为鲜明的两个对立分支,浪漫主义侧重于个人的理想性想象的描绘和勾勒,而现实主义则强调现实性描写和情感的现实性抒发和表达,缺少浪漫主义的理想性成分,只是偏重于揭示现实世界的具体现象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哲学性反思和社会认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共同促进了19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

关键词:19世纪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风格特征

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其一,浪漫主义着重主观色彩的描摹,对主观思想的表现明显,侧重于抒发个人的对具体事物或现象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描绘。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比较注重个人主观感觉,轻客观揭示;注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模仿和客观性都不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主题,浪漫主义是强调鼓舞人民对现实的期望和想象的文学艺术形式。

其二,浪漫主义作品中多描写歌颂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心境的美好表现尤为突出。浪漫主义作家通常把自己头脑中勾画和描写的人物放在大自然美好宁静的大环境中,希望通过大自然的单纯无暇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得到一定的美好烘托,更加增添表现人物的人性、心灵美。另外,借用自然美丽的反衬,鲜明地折射出某些与自然相对立人物的丑陋特征,突出作家的中心和感情倾向。

其三,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喜欢借鉴中世纪的一些民间文学,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是流传于民间的具备民间普通大众理想化、自由化思想的色调,浪漫主义注重于人民理想世界的渲染和重现,更容易受到人民的推捧和欢迎。浪漫主义作家创作过程中,通常在事件叙述和人物刻画方面精细加工,事件需要开动想象思维,既能够表现主题又应该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应该具有可追求、可向往和实现的可能性。虽然,浪漫主义重视个人主观的感受,但是主观感受也是来源于具体的社会现实的。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基础,就是说认识是对实践现实的主观 能动性反映。立足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在浪漫主义上也有体现,认识是个人的真实期望,认识具有自由特征,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自由表达。浪漫主义作家是充分借鉴现实中的某些构成实践的,只是加以主观改造。

其四,浪漫主义创作相对于现实主义需要一定的理想化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的营造对于理性王国的表现是十分有必要的。艺术效果往往是通过许多修辞方式配合的,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反问等表现方法。比如在雪莱的《西风颂》的最后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歌的诗句。浪漫主义诗歌是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比较完善的文学形式,在诗歌中较为容易的进行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诗歌是抒发个人情感的有力载体,在表达方面具有直观性和有效性。这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修辞方法,但是仅是反问一种表现方式便可以代替烦繁重复杂的多种修辞的叠加效果,反问在表现上是强有力的。这句反问的回答一定是春天不会远了,冬天之后是春天符合逻辑现实,在表现希望存在并且希望在前方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点

全文阅读

试论如何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

【摘要】19世纪末,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二者开始产生对峙、冲突,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相互靠拢、相互吸取乃至相互整合的趋势。文章主要就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基本前提与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整合

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到整合,-是一个内在必然的过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是对科学主义霸权的一种回应。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与融合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都来源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在两个理念形成的初期,彼此都注重人的主体性,承认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和力量源泉,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逐渐彰显出来。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缩减等等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另外,由于文主义哲学的消弭,致使人文精神滑坡,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人类社会在精神层面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两者冲突产生的问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两大哲学思潮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整合的前提

2.1“人工自然’的本体论前提

“人工自然”泛指人类所能感知和变革的自然界,包括人类所能认识的自然以及人类所能变革的自然。对自然界的研究不仅要使用科学主义所主张的方法,而且调节文化世界中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采取人文主义的分析方法。

全文阅读

现实主义在校园文学中的表现

摘 要 青春文学的概念是模糊不清而饱含争议的,本文把目光主要放在“80后”作者的校园生活题材文学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的研究之中,提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潮流,从作品的题材着手进行分析,希望能发现一些现实主义的因素。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校园文学 主要表现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校园生活题材是青春小说走上文坛最初的选择,郁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以《花季雨季》点亮了青春文学的大舞台,也是现在青春文学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书写题材,毕竟,青春文学作家们在开始写作时还未能与社会进行接触,也尚不具有思考深度问题的能力。因此浪漫而甜美的校园生活成为他们最容易取材的角度。而校园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呢?在这里一直发生的爱恨喜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现实意义。

在校园题材的书写中,又可以细分成几种写作姿态:调侃书写、纯情书写以及冷酷书写。这三种书写方式以早期的郭敬明和韩寒为主要代表,孙睿、落落、笛安等作家也有很出色的表现。

先来看调侃书写。青春文学真正引起轰动是从韩寒的《三重门》开始的。当时还在上高中的韩寒以少年林雨翔的视角描写了他所经历的初中、高中的种种感情、学业、成长中的烦恼。这本书的轰动效应首先来自于它的真实性,许多学生都从林雨翔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完这本书便令人马上想到了钱钟书的《围城》,从对书题象征意义的考察,到书中俯拾即是的精妙比喻修辞,再到立意中对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暴露与讽喻,甚至方鸿渐与林雨翔作为主人公的典型性的呼应,不说韩寒在刻意模仿,也是深受影响。同样的感觉在孙睿的《草样年华》系列中也可以体会到,主人公的活动场所由高中变成了大学,爱情与批判大学的僵化是其主题,因此它还兼有纯情的一面,但调侃幽默的语调让其也在轻松中不露声色地升华了主题:青春就是这样地美丽而真实,成长就是这样地残酷而无奈。因此,这类调侃书写最能体现青春激情飞扬、叛逆而又渴望理解的本色,仿佛是在为每个80后遗失的美好立传,很容易引起共鸣。当然,这样的现实书写不可能长久,当作者们踏入社会,他们会很快地怀恋起校园时代的单纯,而过度的美化会引得读者感慨万千,但会对描写真实性产生质疑,《草样年华》后两部便有这种问题。

与调侃书写不同,另一些作家则是使自己沉溺于校园浪漫的氛围中,竭力创造一个貌似真实的纯爱世界。早期的郭敬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以奇幻题材登上文坛的,但很快就转入了对校园文学的书写中,交出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两部纯情校园作品。先不去管所谓的“抄袭事件”,《梦》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它拥有华丽的语言、波折的情节,清一色的美女帅哥的恋爱与友情,林岚、顾小北、陆叙等人的爱情故事曾引起很多人的憧憬。并且,《梦》的笔触从校园游走进了社会,郭敬明构造出一个别样的世界:权力、金钱、监狱、……种种成人世界才会拥有的东西开始侵袭校园,这些描写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突破,尽管有些情节有可以推敲质疑的地方。其后的《夏至未至》几乎是相同的模式。纯美校园的氛围营造,复杂社会的戏剧性书写,许多情节可以一眼看出是郭敬明自己经历的再塑造,是具有一定现实性的。此外,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则是纯情书写的典范代表,这部作品一步也不越出校园的边界。她在校园文学的现实主义探索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心理描写。或许是出于女生与生俱来的细腻,这本书的重点放在了青春期女孩宁遥在成长中的诸多小心思上,没有紧张的情节,却能触动女性读者最隐秘的地方。当然,与另外两种书写方式相比,纯情书写中的故事情节过于戏剧化、俊男靓女的模式化等局限使其更近似一种浅薄的浪漫主义,容易流于世俗的言情小说,无法在现实主义的向度上深入下去。

还有一种是残酷书写。少年时代本应是不识愁滋味的,但青春文学书写中一直存在“秋意甚浓”的问题,即使是纯美的爱情书写,往往也是以悲剧告终。这种模式继续发展,便到了一种残酷书写的阶段。郭敬明最后一部校园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便是其中的代表。不同于前两部书的校园阳光书写,郭敬明在《悲伤》中则是极致书写一个中学生所能遭受的所有黑暗。主人公易遥经历了父母离婚、怀孕、流产、与知己齐铭决裂、母亲死亡、被男友误解直至自杀一系列恶性事件,再加上本书中沉闷的语言运用以及作者刻意营造出的幽暗逼仄飞短流长的小巷生存环境,已经完全看不到校园温暖青春的影子。笛安的《告别天堂》,则是写男孩女孩们之间绵延恒久的爱恨纠葛、失恋、不良少年与不良少女、以及死亡,爱情成了无法把握和追求的东西,现实性地写出了一代人的成长与蜕变。这种任何人都无法规避的宿命感,或许是青春所能展示的最残酷想象。当然,这种种残酷书写中似乎有刻意标榜成熟之感,而能有多大比例的现实性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甚至有的作者在这样的书写中迷失自我,打着私密的招牌上阵,显得过于矫情甚至病态,另有一些人则是不断虚伪而空洞地编织自己的语言游戏,只是在技术操作层面书写而终无法深入下去,这也是现实性面对的很大问题。

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浅论论文

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哲学创新要注意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全文阅读

文学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韩少功也多次表示他的创作受到了现代派的影响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1985年后,他的小说存在大量的“魔幻”或“神秘”的意向。《爸爸爸》中绿眼赤体的蜘蛛、好淫丧生的毒蛇、偷吃胭脂的老鼠、大蝴蝶,还有被当做神明尊奉的丙崽;《女女女》书中,夫人感应的地震与所向披靡的鼠流。这些魔幻和神秘的内容,显然留下了《百年孤独》的烙印。从方法层次讲,这不是韩少功的独创,而是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从主旨来看,它们是用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芸芸众生的生存图像;从情理层面说,它们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性,但又在情理之中。

贾平凹以《商州初录》拉开序幕,接着陆续创作了《商州又录》《天狗》《妊娠》《古堡》等一系列中长篇,构成他独特的商州小说系列。对贾平凹来讲,故乡商州属先秦政治家商鞅的封地,历史悠久,山灵水秀。他的整个“商州”系列,是要全面展现故乡商州的神话传统。贾平凹曾说道:“就是马尔克斯和那个川端先生,他们的成功,直指大境界,追逐全世界的先进的趋向而浪花飞扬,河床却坚实地建凿在本民族的土地上。”

“我特别喜欢拉美文学,喜欢那个马尔克斯和略萨。”这使贾平凹结合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拉美文学的艺术营养,使他的创作根深叶茂。《烟》可以说是禅宗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结合的典型,其中的三世互观,谈神论鬼,打破主客观界限乃至采用意识流的手法又吻合魔幻现实主义。石祥的三世有着共同的嗜好:抽烟;三世一样的归宿:死。作家借用禅宗的智慧和魔幻手法,在一个充满佛理意蕴且充满神异魔幻的故事中寄寓了对人的本质和世界本原的神秘的玄思。可以说在贾平凹的商州系列中,既有老庄和神秘现象思维的交叉,又有禅宗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融合,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穿插交错。

在众多寻根文学作品中,莫言的作品无疑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两座灼热的高炉中》他曾这样说:“我在1985年中,写了五部中篇和十几个短篇,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如果把莫言的作品作为典型对象来透析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几乎可以发现在他的全部小说中,既有福克纳式的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又有马尔克斯式的象征、隐喻。丰厚的生活底蕴和非单一性的接受和吸纳,使莫言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在新时期作家中,借鉴与消融,达到浑然一体、运用自如。莫言从马尔克斯那里更多的是学到一种表现现实的手段技巧,他以年轻人的敏锐意识到,要想在文坛立足,就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叙述风格”。

马尔克斯这种透视现实世界的魔幻性描述手段唤醒了莫言自己对童年生活的记忆。莫言不止一次谈到童年时代家乡洪水及暴雨后的奇异景象,那情景确实显示了大自然的某些神奇性。莫言是崇尚感觉的作家,感觉中的客观世界和童年时代的想象杂糅在一起,把人带入似真似幻的境地。莫言在叙述再构现实时,总是以这种虚实杂糅的感觉为基调。在《球状闪电》中关于火球的描写,作家将视觉、听觉和幻觉混合在一起,如果从传统的真实观去判断,是不合生活逻辑的,但是莫言并不是要“摹写”客观现实,而是将感觉加以夸大,营造主人公活动的环境氛围。这在精神气韵上得力于马尔克斯。

综上所述,在形形的外国文学思潮被不加选择地引入中国的整体背景下,魔幻现实主义格外引人注目地被新时期的寻根文学作家所接受,其根本原因也是在于它契合了这一时期中国读者和寻根文学作家的期待视野。也可以说魔幻现实主义能够被“寻根文学”所接纳也是这些作家作为接受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

作者:刘欢单位:吉首大学

全文阅读

胡适的实验主义文学观与审美现代性

【摘要】在人们谈论文学现代性问题之时,反观五四文学革命成为必然选择,而胡适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可以说,胡适是把自己的理论和思想建立在实验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本文主要研究胡适作品的实验主义文学观与审美现代性。

【关键词】胡适;实验主义;现代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现代性问题一时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之一。文学现代性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在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才真正具备(虽然它像很多论者所说的那样,这种现代性不过是“初级的”,但是这种“初级的”的现代性却完全呈现出与古代性不同的面貌)。尽管现代性与古代性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有趣的是,胡适就把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并且致力于“整理国故”。),但是文学的现代性就是以它与文学古代性的剑拔弩张的姿态凸显出来的。这也正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区别之所在。新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尤以胡适为突出代表,更显胡适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间重要联系。

众所周知,胡适一生信奉杜威的实验主义,并将之等同于科学。胡适极为推崇实验主义,连打量文学也用上了实验主义的眼光。《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就是实验主义在文学理论方面的运用。他的文学革命的主张构成了他的实验主义的一种运用和表现,我不妨以《尝试集》为例做点说明。

《尝试集》也是在实验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尝试集》打响了白话诗运动的第一炮。胡适坚持以白话诗作为文学革命的旗帜与先锋,使白话诗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也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与此同时,胡适也在不断宣扬自己的新诗理论。胡适在新诗的经典理论文本《谈新诗》中提出了“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观点。也就是说,胡适在谈论新诗时,更注重的是用白文取代文言,关注的是语言的通俗、浅显、易懂,而忽视了诗歌本身最重要的审美属性和自律原则。因此,一方面新诗的“诗体大解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诗创作逐渐成为风气;另一方面新诗也经历了从“破”到“立”的摸索过程。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其中包括胡适的《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尤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美丽!

这是最先在中国现代诗坛上亮相的一首新诗。虽然这首新诗已经一反“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等派别的诗风,但是这首诗仍然像被洗刷过的“旧诗”。后来胡适也意识到这样的不足,他在《尝试集四版・自序》说:“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她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足时代的血腥肠子。”如果说因新生而显幼稚尚可谅解,那么胡适后来的诗歌创作和诗论也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尝试集》的“尝试”具有开创之功,但是诗味不足也为人所诟病。正如唐德刚所言:“单纯的自然科学精神,也许是中国人最迫切需要的,可是如此写诗,好不好就大成问题。所以他写诗,多是在发宣言,有所为而作,有意见要发表,就是有――message,而不是情感冲激的,也就不能以情移人。”“胡适的新诗,……清新者有之,朦胧耐人寻味者则无;轻巧者有之,深沉厚重则无;智能可喜者有之,切肤动人挚情者亦无。胡适主张作诗‘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要有剪裁’、‘意境要平实’,这虽是他中年以后所说,但仔细检讨他前前后后的作品,大致还离此不远。而缺点由此而生。过于水清则无鱼,过于剪裁则无自然流露,过于平实则浅淡,不能刻骨铭心,感人深切。”胡适把白话作为语言工具,却开始止步不前。成熟的白话文体并未真正建立。他以科学的“真”代替了文学的“美”,并且抹杀了传统诗歌中原本可以继承下来的优秀品质,这不能不说是新诗理论的重大缺憾。换言之,胡适以工具理性的“科学”来认识和规范文学,造成了审美现代性的缺席(“审美思维对差异或歧义的宽容恰恰正是审美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它呈现为多元性或多义的包容涵纳,它与科学思维追求唯一一种正确的解答不同”)。这样的后果与他的实验主义文学观有着紧密的关系。事实上,胡适真正关注诗歌创作也就是他说的“逼上梁山”那几年。他自己坦言做新诗不过是为新诗的发展开了一个头。至于如何进一步发展新诗,胡适并未给出具体的可行方案。他只是为自己的大胆“尝试”而自豪。胡适的实验主义文学观为新诗开辟了道路,但却未能对文学的有效发展增益。胡适的筚路蓝缕之功不能不说是极大的,但是胡适对于诗歌精髓的认识却不能不说是隔靴搔痒的。诗歌的情感真实远比生活真实重要,而胡适往往将两者颠倒过来,胡适将生活的真等同于文学的美。在谈到“美”时,胡适说道:“美在何处呢?也只有两个分子: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明白清楚之至,故有逼人而来的影象。除了这两个分子之外,还有什么孤立的‘美’吗?没有了。”胡适的观点显然是不无偏颇的,实验主义文学观难辞其咎。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电影《波特小姐》的现实主义文学解读

[摘要]大量文学作品通过电影诠释赋予新的生命,而有些电影结合文学的解读方法亦可增添艺术魅力。电影《波特小姐》在现实主义的文学解读方法下给予观众文学类似的感受。

[关键词]现实主义 文学解读 女性歧视 贵族文化

这几年随着文学作品大量地被搬上银幕,以作家生平为题材的电影也陆续推出。电影《波特小姐》描写了英国著名童书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的传奇人生,述说她创造出彼得兔的历程,以及她与出版商诺曼・韦恩(Norman Warne)问的一段爱情故事。影片选择了波特小姐作为片中的叙事人展开故事,并且选择了32岁――她的人生将要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刻开始。影片的时间是过去和现在的交织进行,不断地运用闪回将影片的镜头拉向过去,过去与现在的影像交替,犹如剧中人在回顾人生。

在观看这部似乎以自然。美,爱为主题的电影时,我们却很像在欣赏英国十九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英国小说在其18世纪创作开始,便与现实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该电影也正是通过剧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示了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现实社会中主要问题和典型的矛盾,并预示着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的萌芽。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女性平等的呐喊

电影对女性歧视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批判,通过描写作家的生平相对独立的抗争,把作家的先进思想与当时轻视妇女的社会环境做出强烈对比。

在18、19世纪传统的英国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看法是男女之间无平等可言,为了改善人类的社会组织,男人们既要做立法者,天赋的理智就要多一些,我们必须首先把这作为考虑问题的总的基础。因此。歧视女性的观念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在那个时代,贵族的女儿们讲究门第出身和言谈举止,穿梭于各种沙龙,制造或传播流言飞语,影片只用几个镜头就交代了这种贵族式文化的迂腐、乏味和无聊。在波特的时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和文化已然兴起,而贵族式文化则受到嘲讽。在时代精神巨变的时代,波特不仅不愿待嫁闺中,而且要将自己的绘画作品通过出版公之于众。她在谈成了出版事宜后,激动地说:“我们不能终日在家里度过,必须要向世界展示自己。”这自然是一种宣言,女性站在“人”的角度,对女性进行研究,否定男女之间的智力差异,从而表达男女平等的观念。

全文阅读

康拉德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亲缘

一、康拉德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亲缘

1.康拉德与福楼拜包括康拉德与哈代在内的一系列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或多或少都曾游历过法国。他的船队曾经在鲁昂(福楼拜的故居)停泊过一段时间,期间康拉德白天游历鲁昂,到了晚上就闷头窝在船舱里创作。康拉德继承了福楼拜的艺术主张,对与宗教、艺术等方面,二者有着如出一辙的看法。福楼拜曾经游历埃及、小亚细亚等地,在福楼拜晚年的回忆中,不止一次的提起这些地方,福楼拜还曾经说“我想再去哪里,遥远东方,我想在那里生活,死在哪里。”而康拉德自幼也就对神秘的海洋、东方充满了向往,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水手。在这一点上,二者都是极具冒险精神的先驱,地理大发现影响了福楼拜、兰波等一代人,这一代人对于冒险的向往又传承到康拉德这一代。在谈及对于艺术的态度的时候,两位所持的观点又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康拉德的父亲是一名伟大的斗士,为波兰的民族独立奋斗了终生。但康拉德却没有选择拿起武器继承父亲的道路,而是选择了离开。康拉德的前半生都处于一种飘泊不定的状态,康拉德小说中的人物也大多出于这种状态,可以算是康拉德自身形象的写实。纪德将康拉德的这种状态称作是“失根”,在后世的昆德拉、索尔尼仁琴等东欧流亡派作家的作品中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失根”的这种状态。“失根”的康拉德曾经一度认为波兰的独立要在英国完成,他认为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可以解救波兰。康拉德背离了他的祖国,全身心寄托于文学中,希望能够在文学中还原一个更为平等、更为真实的世界。康拉德认为文学的地位是极为崇高的,同福楼拜一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帕尔纳斯派的观点。福楼拜因为出生在外科医生家庭,对于艺术持有的是较为理性的态度,于小说而言,就是客观的描写,不流露哪怕是一点点的情感,康拉德继承的就是这种客观,这种客观也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心骨。

2.康拉德与巴尔扎克提及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不能跳过“现实主义文学之父”——巴尔扎克。康拉德自己也曾经说过,他受巴尔扎克影响更甚于福楼拜。在真实客观的细节上,康拉德承袭了福楼拜之风。在康拉德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康拉德更倾向于巴尔扎克主张的“典型”人物。“典型”指的是人物的要具备和他相似的人物身上的最鲜明的特征,“典型”是美的范本。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拉斯蒂涅、葛朗台等人物形象的典型就是西方刚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小市民,而康拉德笔下的吉姆、马洛等人的典型就是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各色水手。康拉德得益于他二十多年的海航生涯,他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手,这使得他不光能够抓得住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同时也使得他能够把握到水手这一人群的共同特质。这群人大多都背景离乡,所以康拉德笔下的人物总有着一种漂泊无根的斯多葛派的忧伤。巴尔扎克还善于利用小说环境背景衬托人物形象,在这一点上,康拉德也善于使用这样的技巧,他把小说的背景搁置于远离文明社会的大海之上,在船上再造了一个社会。这种“隔离”使得船这个“小社会”呈现的更有表现力,在这样的一个封闭却又真实的环境中,康拉德着重描写这些水手的生活,这些水手的形象也随着这一生活画卷的一点点展开而一点点呈现出来。

二、结束语

康拉德的水手生活一直都是康拉德的创作母题。康拉德的水手生活是从马赛的一条法国船开始,最后康拉德结束他的水手生涯,也是从一条法国船上岸。康拉德与法国有着不解之缘,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浪潮也是康拉德的文学启蒙。康拉德继承了这些大家之长,康拉德的作品至今还在不断的影响着后世的作家。

作者:游佳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

全文阅读